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导学案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从事实上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加深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关系的理解;2.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和解释某些现象,培养解运用知识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认识到科学原理要经过事实或实验的检验,才能成为真理。
二.知识复习1.列出求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算式,并求出5.4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
2.列出求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算式,并求出8.8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
3.质量守恒定律的描述:4.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也就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即原子本身不会发生改变。
化学反应是反应物的原子分散后重新构成了生成物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改变,数目不会增减,质量也不会改变,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前相等。
5.质量守恒定律的完整理解:(1)物质:(2)元素:(3)原子:(4)分子:6.把医用脱脂棉隔绝空气加热时,能生成碳和水,推断脱脂棉由哪几种元素组成?为什么?三.典型题讲解1.已知某一种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试回答:(1)从生成物分析,该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什么元素?可能含有什么元素?(2)今将9.6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为10.8 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 g.计算该9.6 g有机物中都含有哪几种元素?各多少克?(3)计算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4)计算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并写出化学式。
2. 密闭容器内有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 可能是催化剂B.表中x 为4.64C.c 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 、b 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D.若a 与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a 与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四. 学以致用,加深理解1. 2009河南中考19.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课题一:质量守 恒定律
课型
预习展示
学习目 标
1、 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明白质量守恒定律的成因 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预 设 知 知识点 1: 提出问题; 识
明确目标 检测 导 学
师生实验展示
小组合作
展示拓展 学 法 指 导
穿插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与验证实验 阅读教材 我们通过前面碳、硫、磷的燃烧,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电 90—92 页 解水等化学反应的学习已经深入体会到化学反应前后物 质的种类肯定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 总质量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呢? 猜想与假设: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 生成的物质的总质 ②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 生成的物质的总质 生成的物质的总质 阅读教材 90 页活动与探究, 课上注意观察与记录实验 现象, 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进行判 断
知识点 3:利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成因(重点) 思考:一切化学反应都遵 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为什么呢? 总结 化学反应的过程 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 前后原子 没变、原子 没有增减,原子 也没有改变,所以化 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讨论:93 页 1----3 知识点 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课后作业第 3 题 拓展总结:化学反应中的“5 个不变” 、 “2 个一定变”和“一个可能变” 原子种类 物质的种类 5 个不变 : 原子个数 2 个 一定变 : 分子的种类 原子质量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一个可能变: 分子的个数
3
课堂检测题: A 组: 1、某法轮功大师说: “我一 发功就能使水变成油(油中含有碳元素) 。 这种说法科学吗?为什么? 。 2、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 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 可能含有( )元素。 3、3X2 ﹢ Y2 = 2M 反应中,M 的化学式为 ( ). 利用水分解挂图分析讲解。 A 、XY B 、XY2 C 、X2Y D 、X4Y2 注意形成知识网络。 B 组: 3、 氢气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还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 H2 ﹢ Cl2点燃 === 2 HCl ,若用“○”表示氯原子, “●”表示氢原子,则上 述反应可表示为:( ) A 、 B、 + + = =
化学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化学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设计人:审核人:
学习过程
检学:成功让我自豪!
检学(独立完成,组长检查后互相批阅)
一、基础巩固
1、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克镁关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2、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二、能力提升
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
2、将24.5g氯酸钾与2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9g,则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
为,同时生成氯化钾。
(提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篇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编定人:张丽丽审定人:张丽丽学习目标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 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一.自主学习:1.1673年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将金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两个小时后打开密闭容器,进行称重,物质的质量增加了,而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由此得到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原因是什么?2.化学实验中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二.课内探究:实验探究一:请按照指导完成实验并将实验记录填入表中:(表格见课本P94)。
思考:在红磷的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的细沙起什么作用?气球起什么作用?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实验探究二:思考:1.有气体参加和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什么体系中进行?2.蜡烛燃烧后蜡烛变小;铁生锈后质量增加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探究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分析:电解水的微观过程结论:1.水通电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没有改变,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守恒的原因)练习1.现有一反应A+B有10gA和5gB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g?练习2.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三.课堂小结四.当堂检测1.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碳酸钠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R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3O2述正确的是()2CO2+4H2O,则有关R的组成叙A.只含有碳、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D.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3L水,这句话对吗?篇二: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从微观角度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表现和微观本质,认识到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增减。
3.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和解释某些现象。
学习过程:
一、前知回顾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反应现象?
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②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③铁在氧气中燃烧。
二、课前思考
1.阅读教材
P90《活动与探究》“方案一”思考:此实验方案中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上端系一个小气球?如果玻璃管上端不系小气球会导致什么后果?
2.阅读教材
P90《活动与探究》“方案二”思考:此实验方案与方案一有何不同?为什么?
3.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的各种物质的等于的各物质的。
4.阅读教材
P92[实验5-1]、[实验5-2]根据你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若要使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应怎样改进实验装置。
5.大胆猜想:
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水平,若请你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会怎样设计实验?
6.阅读教材
P93第一段请考虑,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中,___可分,__不可分。
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不变。
你能利用宏观的事物对这一微观现象进行模拟演示吗?
三、预习反馈:
请试着完成课后习题:1.(1); 2; 3。
四、预习感想:。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会从微观角度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
2. 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3. 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一些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推测物质的组成元素
【重点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解释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探究导学】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
【实验探究1】观看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视频,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反应物生成物反应前后质量关系
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白磷燃烧,产生大量,冷却后称量天平。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填=、或)
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实验探究2】完成90页方案二的实验--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铁+ 硫酸铜硫酸亚铁+铜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参加反应、不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不计算在内。
【实验探究3】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碳酸钠 + 盐酸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Na2CO3 + HCl NaCl + H2O + CO2
实验步骤:
1. 将装有小试管(内有稀盐酸)的塑料瓶(已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小心地放在天平左盘上(碳酸钠和稀盐酸不要混合)调整天平使其平衡;
2. 取下塑料瓶(砝码不动),倾斜塑料瓶,使试管中的稀盐酸和碳酸钠混合,观察现象。
再将锥形瓶放回天平左盘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
871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的测定,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2、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实际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
【预习导航】(阅读教材90-93页完成填空)1. 无数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______ _而生成其它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因为____________不变, ____________不变, ____________不变,所以宏观表现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1、①该定律的运用范围是指一切化学反应(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②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如体积、分子个数、密度等其它面的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不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算在内。
④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些物质为气态,在计算物质质量时,不能被忽略。
2、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①无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可在敞口装置中进行。
②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
③为确保实验成功,有时装置上系气球来缓冲减压,防止胶塞松动来保证装置的密闭,如红磷燃烧实验,但若气球最终不能恢复原状,气球产生的浮力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合作探究】1、正确、全面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现有下列各项:就化学反应前后进行比较,将下述各项内容填在横线上:①元素种类;②原子种类;宏观不变③分子种类;④物质种类;不变⑤原子质量;⑥原子数目;六个“不变”⑦分子数目;⑧元素质量;⑨元素化合价;不变⑩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A B C D化学反应过程 一定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一定改变 可能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可能改变2.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里,(1)反应发生时主要的现象是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4.3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2.观察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发现规律;
3.合作交流能力: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组员共同解决问题;
4.思维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提出疑问,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原子、分子的知识;
2.提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让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怀;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4.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策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系统地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5.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
2、理解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3、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能正确应用该定律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断。
二、复习旧知:1、在测定质量守恒定律的白磷燃烧的实验中,我看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玻璃管上的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测定质量守恒定律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中,我看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___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____________。
这个规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新知:(一)、探究质量守恒的原因。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节课的两个实验,白磷燃烧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以及以前学习的水的电解,请大家想一下,在化学反应的前后,为什么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探究。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1)、请同学们分组完成书上P 94,5-1实验:按要求完成实验,并讨论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表达式:2322Na CO HCl NaCl H O CO +→++↑②、指针为什么向右偏转?减少的质量是什么物质的质量?此实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
2.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解释。
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中探究,当堂训练。
一、预习导学案:1、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不能再分;其实质是分裂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即原子的重新组合。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并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呢?由探究实验一和探究实验二可得: 质量总和等于物质质量总和。
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是: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就没有变化。
二、课堂导学案:知识回顾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即原子的重新组合)。
(一)、质量守恒定律:1、探究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探究1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变大后又缩小,天平平衡。
探究2现象: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平衡。
结论:反应前的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的物质总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就没有变化。
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实验现象:(二)、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和、跟”,“→”表示“生成”。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意义:(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质)(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量)点燃如: C + O2========== CO2(1)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碳;(质)(2)表示每12份碳和32份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44份二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一: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思考(1)为什么要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 沙?
(2)实验中为什么要在锥形瓶上端系一个小气球?
※文字表达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二:自主实验探究
阅读教材P106实验探究5-1填表:结合演示实验小组自主设计实验步骤
※文字表达式
实验现象
2.试思考下列各题:
a.1g氢气与10g氧气反应,其中有2g氧气未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_____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3L水。(判断)_____
c.2g水加热后变成 2g水蒸气,这个过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判断)_____
【交流评价】
想一想: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4.蜡烛燃烧后生成了CO2和H2O,则蜡烛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__________; 可能有的元素:____________。
3.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2: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为什么?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创设】
前置检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思考: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原子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试完成P105活动天地1,推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4.3质量守恒定律
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学习目标】1.通过对几个化学反应的实验测定和实质分析,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 初步培养学习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动手实验,敢于提出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本质。
难点: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课前完成知识链接和自主学习部分,上课时通过实验现象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合作探究并选取代表展示、点评、质疑。
【知识链接】——课前准备,奠定学习基础1.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在电解水的反应中,水分子分解成和,每个结合成一个氧,每个结合成一个氢。
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下同),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和,生成的新粒子是和。
可以表示的意义有:;;2.CO2;。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白磷在氧气中燃烧:(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阅读课本112-113页的内容并完成以下空白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从化学反应的微观角度得到解释: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只是,生成,反应前后原子的和都没有改变。
可见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不变。
3.化学变化中的三“不变” , ,针对训练:1、在化学反应A+2B=C中,1.5gA与适量的B充分反应生成9.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 3gB 9.5gC 8gD 4g2.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等于镁带的质量B 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质量C 水的质量和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质量相等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质量轻放电3.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较少的O2转化为臭氧O3,3O2==== 2O3,若有30gO2参加了化学反应,则生成臭氧的质量为()A 20gB 30gC 60gD 45g4.下列“化学反应前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B 元素的种类不同B 物质分子的个数相同 D 原子的个数相同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将药品与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的质量为9.5g,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A 9gB 10gC 8.5gD 8g【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生成的各【实验4-8】物质的质量总和吗?请同学们动手完成课本111页【实验4-7】、和【实验4-9】,并小组讨论填写下表:实验序号反应原理实验现象反应前称量反应后称量实验4-7 碳酸钙 + 盐酸→(CaCO3) (HCl)氯化钙+ 二氧化碳+水(CaCl2) (CO2) (H2O)实验4-8实验4-9 氢氧化钠 + 硫酸铜→(NaOH) (CuSO4) 硫酸钠+ 氢氧化铜(Na2SO4) (Cu(OH)2)【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1.下列各项:①物质种类②物质的总质量③元素种类④分子种类⑤分子数目⑥原子种类⑦原子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①②⑥⑦ B.②③④⑥⑦C.②③⑤⑥⑦D.②③⑥⑦2.下列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增加了B水结成冰C 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煤的质量减轻了D 用12 g碳作原料可制得44 g二氧化碳3.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4X+6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是()A.NO B.NO2 C.N2O3D.NH34.1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A 等于1gB 小于1gC 大于1gD 无法确定5.实验证明X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水生成,仅根据此结果,对X的成分推测正确的是()A X是氢气B X是氮气C X含有氢元素D X含有氢、氧两种元素6. 蔗糖在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碳和水,则可推断蔗糖的组成元素是( ) A 只有碳 B 只有碳、氢 C 只有氢、氧 D 碳、氢、氧【拓展延伸】在2X+Y 2=2Z 的反应中,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Y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Z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32 B 40 C 56 D 64我的收获: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 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五个不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微观 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两个一定改变宏观。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质量守恒定律一、目标与策略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目标:●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的结论;●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特别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质量关系的计算。
重点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认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学习策略:● 此章是对化学用语的学习,要注意分清不同的符号代表的不同含义。
● 学习了化学方程式可以自己总结一下以前学过的化学方程式,同时总结配平的好方法。
二、学习与应用(一)100ml的水和100ml酒精放在一起,体积是200ml吗?为什么?如果改为100克的水和100克的酒精呢?为什么?(二)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重新结合形成新的过程。
可见化学反应是分子可分,不可分。
(三)下图是电解水中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请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1);(2);(3);(4)。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实验一:白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方案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白色物质反应的表达式白磷+氧气铁+硫酸铜+硫酸亚铁碳酸钠+盐酸氯化钠+ +水镁+氧气反应前总质量m1反应后总质量m2填写上表并分析比较两个实验得出结论:m1m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和。
思考:所有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实验三: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放在天平上,如图13-3所示,加砝码调节平衡;小心把小烧杯倾斜,使盐酸与碳酸钠接触,发现有气泡冒出,反应一段时间后,把小烧杯放在托盘上,观察。
【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4.3质量守恒定律》
4.3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个化学反应的实验测定和实质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本质。
教学难点: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课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二、新授【探究活动】【实验4-7】与大气相通的锥形瓶中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4-8】封闭锥形瓶中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4-9】封闭锥形瓶中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观察讨论】记录实验现象并从中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讲述】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几点说明:(板书)1、是指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参加反应的物质”是指反应过程中已经消耗的反应物,若某些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有剩余,则剩余的部分质量不能计入守恒关系中。
3、“反应生成的物质”仅指该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质量,与此物质在反应前已经存在的量无关。
【讨论与交流】思考课本113页《讨论与交流》的问题。
【提问】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总结】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变。
三、练习课本113页练习四、作业《课堂练习册》对应习题五、板书4.3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微观解释三、化学反应中不变的有:(微观)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宏观)元素种类、质量总和改变的有:(微观)分子种类(宏观)物质种类可能改变的有:分子数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策略与反思 纠错与归纳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课前完成知识链接和自主学习部分,上课时通过实验现象 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合作探究并选取代表展示、点评、质疑。 【知识链接】——课前准备,奠定学习基础 1.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 和 结合成一个氢 , 每 个 ,在电解水的反应中,水分子分解成 结合成一个氧 , 每 个 (填“水分
【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吗?请同学们动手完成课本 1 11 页【实验 4-7】 、 【实验 4-8】和【实验 4-9】 , 并小组讨论填写下表:
实验 序号
反应原理
实验现象
反应前 称量
反应后 称量
2
实验 4-7 实验 4-8 实验 4-9
两个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4
针对训练: 1、在化学反应 A+2B=C 中,1.5gA 与适量的 B 充分反应生成 9.5gC,则参加反 应的 B 的质量为( A 3g ) B 9.5g C 8g D 4g )
2.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 物的质量等于镁带的质量 B 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质量 C 水的质量和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质量相等 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质量轻 放电 3.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较少的 O2 转化为臭氧 O3, 3O2 ==== 2O3,若有 30gO2 参加了化 学反应,则生成臭氧的质量为( A 20g B 30g C 60g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阅读课本 112-113 页的内容并完成以下空白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从化学反应的微观角度得到解释: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只 是 ,生成 ,反应 前后原子的 和
1
都没有改变。可见在化学变化过程中 不变。 3.化学变化中的三“不变” , ,
3
【拓展延伸】 在 2X+Y2=2Z 的反应中,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Y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Z 的相对 分子质量是( A 32 B 40 ) C 56 D 64
我的收获: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 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宏观 元素的种类不变 五个不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微观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氢分子” “氧分子” ,下同)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和 ,生成的新粒子是 ;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和 ; 。 。 ;
2.CO2 可以表示的意义有:
(2)白磷在氧气中燃烧: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4.3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1.通过对几个化学 反应的实 验测定和实质分析,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 定律的含义。 2.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 初步培养学习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动手实验, 敢于提出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本质。 难点: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D 45g )
4.下列“化学反应前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 B 物质分子的个数相同 B 元素的种类不同 D 原子的个数相同
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将药品与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 药品的质量为 9.5g,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A 9g B 10g C 8.5g D 8g )
碳酸钙 + 盐酸→ (CaCO3) (HCl)
氯化钙)
氢氧化钠 + 硫酸铜→ (NaOH) (CuSO4)
硫酸钠 + 氢氧化铜 (Na2SO4) (Cu(OH)2)
【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
1.下列各项:①物质种类②物质的总质量③元素种类④分子种类⑤分子数目⑥原子 种类⑦原子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①②⑥⑦ B.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⑤⑥⑦ D.②③⑥⑦ 2.下列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增加了 B 水结成冰 C 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煤的质量减轻了 D 用 12 g 碳作原料可制得 44 g 二氧化碳 3.根据化学方程式 4NH3+5O2====4X+6H2O,可推断 X 的化学式是 ( A.NO B.NO2 C.N2O3 D.NH3 4.1g 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 A 等于 1g B 小于 1g C 大于 1g D 无法确定 )
5.实验证明 X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水生成,仅根据此结果,对 X 的成分推测正确的 是( ) A X 是氢气 B X 是氮气 C X 含有氢元素 D X 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6. 蔗糖在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碳和水,则可推断蔗糖的组成元素是( ) A 只有碳 B 只有碳、氢 C 只有氢、氧 D 碳、氢、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