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5年,决定一生差距_这5年,要做好人生第一次晋升--从新丁到将才,总要跨过升职的坎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升,这是每一个职场人的目标。不过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人人都想晋升,但人人都晋升却是不可能的。一般来说,如果你跟你的老板既不沾亲也不带故的话,那么你总要表现得比别人突出一些才能获得老板的赏识,才有晋升的希望。因此,请从入职的那天起就规划好自己的晋升之路,给你的老板一个提拔你的理由。

想晋升,先得学会像老板那样思考

只有当你像老板一样思考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得到老板的赏识而被提拔,也只有当你像老板一样思考的时候,你以后才有可能自己成为老板。

职场上,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老板应该比员工更积极,因为那是他们的公司。这种错误认识使得很多员工不能像老板一样积极地为公司着想。

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中,作为一名员工,只有当你真正地像老板一样思考的时候,你才能深刻地体会到老板的过人之处,深刻地感受到老板的不易;只有你真正地像老板一样思考,你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只有当你像老板一样思考的时候,你才能够真正地领悟到企业的各种战略,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只有当你像老板一样思考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得到老板的赏识而被提拔,也只有当你像老板一样思考的时候,你以后才有可能自己成为老板。而如果你仅仅只是把自己看做一个"打工仔"的话,那么恐怕你也就只好做一辈子打工仔了。

在斯瓦布出任卡耐基钢铁公司董事长期间,当时对美国金融界有巨大影响力的摩根财团提出要与卡耐基联合经营钢铁产业的要求,斯瓦布的老板安德鲁·卡耐基对此并没有理会。J·P·摩根为此很恼怒,扬言要与卡耐基的竞争对手合作,打击卡耐基。

听到这个消息,安德鲁·卡耐基有些慌张,急忙列了一份清单,找来斯瓦布,说:"按这上面的条件,你尽快去跟摩根谈联合的事情。"

通常来说,老板既然已经发话,那么员工只要照做就好了,即便公司遭受了损失,自然有老板承担。但是,斯瓦布却不一样,他接过清单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对安德鲁·卡耐基说:"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来看,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糟。摩根与我们竞争对手的联合不会一蹴而就。但是,如果按这些条件去和摩根谈判,我们将会遭受很大的损失。"

卡耐基对斯瓦布提供的信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结果发现自己的确高估了摩根。于是,卡耐基全权委托斯瓦布同摩根谈判,斯瓦布不负所托,争取到了对卡耐基公司有绝对优势的联合条件。面对斯瓦布的咄咄逼人,J·P·摩根觉得自己吃了很大的亏,就对斯瓦布说:"现在合作的条款已经拟好了,明天叫安德鲁·卡耐基来我的办公室签字吧!"

次日早上,斯瓦布再次来到J·P·摩根的办公室,向J·P·摩根转达了安德鲁·卡耐基的话:"从第51号街到华尔街的距离,与从华尔街到第51号街的距离是一样的。"

J·P·摩根半晌没说话,最后终于吐出几个字:"那好吧,我过去签字就好了。我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打工者。"实际上,在此之前,J·P·摩根从未屈尊到过别人的办公室。

事实上,像老板一样思考是对员工能力的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员工像斯瓦布那样站

在老板的立场和角度上思考、行动,把公司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思考。它不仅是企业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更是员工提升个人能力的重要方式。

以老板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可以让一个人在职场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这其中包括: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更加重视对顾客的服务;心智得到更大的提高;赢得更加广泛的尊重;取得更多的合作机会,等等。而对于斯瓦布所效力的卡耐基钢铁公司来说,拥有一个能像老板一样思考的员工,也是公司的幸运。

在IBM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有一种意识--我就是公司的主人,并且对同事的工作和目标有所了解。员工主动接触高级管理人员,与上司保持有效沟通,对所从事的工作更是积极主动,并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而固步自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万事大吉的员工在IBM是没有市场的。

"像老板一样思考"这种工作态度,源于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先生的一次销售会议。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阴雨连绵的下午,老沃森在会上先介绍了当前的销售情况,分析了市场面临的种种困难。会议一直持续到黄昏,气氛很沉闷,一直都是托马斯·沃森自己在说,其他人则频频看表,焦躁不安。

面对这种情况,老沃森突然之间不说话了,大概10秒钟后,大家突然发现情形有点不对劲的时候,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Think"(思考),然后对大家说:"我们共同缺少的正是Think,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别忘了,我们的薪水都是从公司的利润里来的,我们必须把公司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思考。"之后,他要求在场的人开动脑筋,每人提出一条建议。实在没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阐述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谁不发言都不许走。

结果,这次会议开到了很晚,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许多问题被提了出来,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此,"思考"便成了IBM公司员工的座右铭,而能够像老板一样思考则是成为IBM员工的必要条件。

每一位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可以像自己一样,随时随地都站在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来为公司创造利润。然而由于角色、地位和对公司所有权的不同,员工的心态很难与管理者完全一致,很难不与管理者产生"代沟"。在许多员工的思想中,"公司的发展是由员工决定的"之类的话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这是他们拒绝以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主要理由。因此,他们总是在私下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如果是我自己的公司,我会做得更好。但是很可惜,他们真的不具备管理公司的能力。

毫无疑问的是,当你以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时,你会自然而然地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成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你深入思考,积极行动,那么你所获得的评价一定也会提高,只要你按照老板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很快就会脱颖而出,得到晋升。

只要比别人多做一点点

如果你想在自己的行业中做出一番事业来,那么你就必须记得,自己需要永远比别人多做一点,这一点,可以保证你在你的上司眼里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这一点,可以让你很快从

众人中脱颖而出。

从普通员工晋升成领导的过程,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天的生活中的过程。这个世界上的成功人士永远只是少数。如果你想在自己的行业中做出一番事业来,那么你就必须记得,自己需要永远比别人多做一点,这一点,可以保证你在你的上司眼里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这一点,可以让你很快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永远要比别人多做一点,这几乎是每一位成功人士所共有的特点。

可是在现实中,很多人在工作中特别喜欢锱铢必较,他们认为自己多做一点又没有额外的报酬,觉得非常吃亏,不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情,你让他去做,简直像要了他的命。实际上,这是一种短视。我们多做一点,等于是获得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们的领导、同事和客户都会关注我们、信赖我们,从而给我们更多的机会。

美国著名出版商乔治·齐兹12岁时便到费城一家书店当营业员,他工作勤奋,虽然年纪小,但是所承担的职责却一点都不比那些成年人少,而且常常积极主动地做一些分外之事。他说:"我并不仅仅只做我分内的工作,而是努力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一切工作,尽可能地比别人多做一点,并且是一心一意地去做。我想让我的老板承认,我是一个比他想象中更加有用的人。虽然我从事的只是一份微不足道的工作,但我就是要在平凡中干出一番事业来。"

事实上,如果我们也像乔治·齐兹那样时刻比别人多做一点点,我们同样也可以像他那样从众人中脱颖而出。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名叫"多一盎司定律"的职场规律。"多一盎司定律"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仅仅只是"多一盎司"。一盎司是多少呢?一盎司只相当于1/16磅,连一两都不到。但是,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区别,就可以把我们和那些平庸的同事区分开来。在商业界、在艺术界、在体育界,在所有的领域,那些最知名的、最出类拔萃者与其他人的区别在哪里呢?答案就是多勤奋、多努力那么一点儿。谁能使自己多加一盎司,谁就能得到千倍的回报。

亨利·雷蒙德刚开始在美国《论坛报》做责任编辑时,他一星期只有区区6美元的薪水,每天却需要工作整整10个小时。这样的工作环境,如果换作是别人,早就辞职不干或者消极怠工了。但亨利·雷蒙德不一样,虽然他赚的比别人少,干的活却比别人多,他平均每天要工作13至14个小时,往往是整个办公室的人都走了,只剩他一个人还在伏案工作。"为了获得成功的机会,我必须比其他人更积极、更勤奋地工作。"关于他的工作心态和工作方式,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当我的同事们在剧院看戏时,我必须在办公室里工作;当他们熟睡时,我必须在家里学习。"正是这种"比别人多做一点点"的积极态度,让亨利·雷蒙德的工作能力和在圈内的知名度急剧提升。后来,他成为了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时代周刊》的总编,成为了在岗位上创业的一大经典案例。

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的人,我们称之为"合格的员工"。但是,要想出类拔萃,让领导重用你、提拔你,仅仅做到"合格"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再"多加一盎司",那么你就成为了一个像亨利·雷蒙德那样的高人一等的"优秀的员工"。主动在工作中"多加一盎司"的人,每天都在向人们证明自己更值得信赖,而且自己还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