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2019年高考生物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三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4
8
70 30
悟高考·真题演练
选择结果
类不一定有利
需求
速度
慢
快
内容
物种的形成
生物进化
标志 生殖隔离出现
基因频率改变
变化后与原
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也可能属
属于不同物种
生物关系
于不同的物种
联系
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新 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物进化过程
题组演练
考点研析
共同进化类型 包含类型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三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C目录 ONTENTS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考点
自然环境条件
人类
对生物自身生存有利,对人 满足人类各种
举例
长有细长吸管似口器的蛾与长
种间互助
不同物种之间
花矩的兰花
种间斗争 猎豹和斑马(捕食者与被捕食者)
生物与无机环 境之间
相互影响
地球最早为无氧环境→厌氧生 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 了氧气→出现好氧生物
题组演练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人数 78
高考生物复习重难点突破讲解(新教材):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进化与育种(解析版)
1专题9 生物的变异、进化与育种一、单选题1.(2023·湖南岳阳·统考模拟预测)下图表示人体内原癌基因转化为癌基因的三种途径。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人的卵细胞和精子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 .途径一中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C .途径二中基因种类未变化,没改变人的遗传物质D .途径三说明基因位置的改变会影响基因的表达【答案】C【详解】A、人的卵细胞和精子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A正确;B、途径一发生的变异为基因突变,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B正确;C、途径二中,基因多拷贝后,基因数量增多,改变了人的遗传物质,C错误;D、途径三基因移到新的位置,而过量表达,从而导致癌变,说明基因位置的改变会影响基因的表达,D正确。
2.(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模拟预测)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一种关键蛋白TKTL1仅有一个赖氨酸被精氨酸取代,就导致神经祖细胞的增加,让现代人较尼安德特人具有了显著优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遗传变异是尼安德特人进化的重要内部因素B.神经祖细胞属于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分化能力C.关键蛋白TKTL1的改变是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的结果D.TKTL1基因可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C【详解】A、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因而是尼安德特人进化的重要内部因素,A对;B、神经祖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分化能力,因而属于干细胞,B正确;C、题中显示,一种关键蛋白TKTL1仅有一个赖氨酸被精氨酸取代,这种取代应该是由于相关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替换导致的,不会是基因中碱基对增添导致的,C错误;D、题中显示,一种关键蛋白TKTL1仅有一个赖氨酸被精氨酸取代,导致神经祖细胞的增加,即引起了该细胞的增殖过程的发生,据此可推,TKTL1基因可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调节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讲染色体变异和育种课件
(4)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 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可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5)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 体联会行为有关。( )
(6) 用秋水仙素处理某高等植物连续分裂的细胞群 体,分裂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
答案:(1)× 提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 有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2.填表比较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
项目 染色体易位 交叉互换
发生位 发生于非同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置 源染色体之间 _____________ _______ 染色单体间
原理 属于染色体变异 ___________ 属于基因重组 _____________
解析:除草剂敏感型的玉米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 突变体若为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 则缺失片段中含有 敏感基因,说明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A 错误;若 为基因突变所致,则抗性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其与敏感基因的碱基序列一定不同,B 正确;若为染 色体易位所致,如果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则四分体时 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C 错误;若为一对碱基缺失所致, 则该抗性基因可能不编码肽链, 也可能编码的肽链发生改 变,D 错误。 答案:B
_____ 受精卵
—
_____ 受精卵
①茎秆粗壮 ②叶、果实、种子较大 ③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____个 ≥3
2
__个
(4)在育种上的应用。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①图中Ⅰ和Ⅲ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
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 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花药离体培养。 ②图中Ⅱ过程是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 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09 变异、育种和进化【考向解读】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8.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中频考点:生物进化低频考点:基因重组、育种【命题热点突破一】三种可遗传的变异例1.(2016·高考天津卷)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答案】A【解析】据表可知,核糖体S12蛋白结构改变后,突变型枯草杆菌的核糖体不能与链霉素结合,而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为100%,说明突变型枯草杆菌对链霉素具有抗性,A项正确;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B项错误;突变型是因为S12蛋白第56位的赖氨酸替换为精氨酸所致,该基因突变属于碱基对的替换,C项错误;链霉素不能诱发基因突变,只是对枯草杆菌起选择作用,D项错误。
【特别提醒】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个氨基酸或不改变【变式探究】团头鲂(2n=48)是我国一种名贵淡水鱼类。
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
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杂合子,少数为纯合子。
新培育的团头鲂( )A.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C.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基因重组D.纯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答案】C【易错点睛】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问题辨析1.关于“缺失”问题。
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DNA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高考生物总复习命题区域3 遗传的分子基础与基本规律、变异、进化、育种 第3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一部分命题区域3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课时跟踪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解析:选A 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才是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A项错误;各大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B项正确;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项正确;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说明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进化的,D项正确。
2.(2019·陕西宝鸡质量检测)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D.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改变解析:选A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并非只有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C错误;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D错误。
3.(2019·内蒙古鄂尔多斯一模)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选B 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因基因突变、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等因素的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A错误;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过程,因此,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B正确;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而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高考生物复习:变异、育种与进化
一个氨基酸不同,因此突变型的产生是碱基对替换的结果,C项错误;该题中
链霉素只是起到鉴别作用,能判断野生型和突变型是否对链霉素有抗性,并不
能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D项错误。
返回导航
模块二 专题八 变异、育种与进化
核心拓展 1.明确三种可遗传变异类型与生物类型、细胞分裂方式的关系(填表)
变异类型
返回导航
模块二 专题八 变异、育种与进化
2.突破生物变异的三大问题(填空)
(1)关于“互换”问题:
①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参与互换
的基因为“__等__位__基__因___”;
生
二 轮
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参与互换的 物
复
习 基因为“__非__等__位__基__因___”。
(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①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__同__一__种__氨__基__酸___。 ②基因突变为__隐__性___突变,如AA→Aa,也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返回导航
模块二 专题八 变异、育种与进化
题型突破
题型1 考查三种可遗传变异
1.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物
轮 复 习
(20)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
(21)共同进化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 )
返回导航
模块二 专题八 变异、育种与进化
真题回放
考向1 生物变异的类型
1.(2018·天津卷)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
(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变异、育种和进化相关
化学物质或病毒等。
染色体变异的意义
03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能导致生殖障碍
、遗传疾病和物种形成等。
变异在生物体中的普遍性和意义
变异在生物体中的普遍性
变异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基因突变还是染 色体变异,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
变异的意义
变异对生物体的适应性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生物提 供了更多的遗传信息和更强的环境适应性,有助于物种的 生存和繁衍。
02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材料,使得生物在适应环境
变化时能够产生新的特征和性状。
变异是不定向的,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基因突变是
03
最主要的变异来源。
育种是人工选择的过程
1
育种是通过人工方法选择和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 个体,以获得符合人类需求的品种的过程。
2
人工选择可以加速生物进化过程,通过选择性繁 殖,将有益基因组合传递给下一代,从而改变物 种的遗传特征。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 习课件变异、育种和 进化相关
contents
目录
• 变异 • 育种 • 进化 • 变异、育种和进化的关系
CHAPTER 01
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偶然变化,通常是由化学物质、辐射或 病毒等外部因素引起的。
基因突变的类型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插入/删除突变,其中点突变是最常见 的类型,涉及到单个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变异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之一,它有助于形成不同的 生物种群和物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
CHAPTER 02
育种
传统育种方法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生物基础知识专题汇编(全国通用)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生命现象—要语强记1.基因重组(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2)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生重组(发生于四分体时期)。
(3)基因重组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其结果是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2.基因突变(1)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等。
(2)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提供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2)染色体数目变异①染色体组:细胞中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②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界定:可依据发育起点界定二倍体、多倍体与单倍体。
起点为“受精卵”时,依据“染色体组数”确认二倍体、多倍体,起点为“配子”时,直接认定为单倍体。
4.生物育种的原理(1)诱变育种——基因突变;(2)单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3)多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4)杂交育种——基因重组;(5)基因工程育种——基因重组。
5.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6.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引发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的五大因素: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8.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即共同进化。
(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理性思维—混漏清零1.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辨析不清(1)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①无丝分裂、原核生物的二分裂及病毒DNA复制时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专题09 变异、育种和进化(知识串讲)-合格考2018-2019学年新高一生物必备知识串讲与模拟试题(解析版)
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知识串讲解析版知识网络重难突破一.基因突变1、概念: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等变化(基因结构改变,数目和位置未变,DNA碱基组成发生改变)2、原因:内因:复制偶尔出错---自发外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损伤DNA)诱发化学因素:碱基类似物、亚硝酸(改变碱基)生物因素:病毒(影响宿主DNA,把自己的DNA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3、时间:间期(有细胞周期的突变率高)。
4、特点:①低频性②不定向性③随机性④普遍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
⑤多害少利性:有害或者有利由环境决定,是对该生物本身,而不是对人类而言。
5、结果:产生等位基因---新基因6、意义: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③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7、类型诱发突变:外界作用自发突变:复制错误或者DNA分子损伤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性状1)密码子的简并性2)一种氨基酸由多种密码子决定3)隐性突变4)改变氨基酸种类,但不影响蛋白质功能5)由多个基因决定性状6)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7)发生在非编码部位镰刀型细胞贫血基因突变谷氨酸变缬氨酸可用显微镜观察的特例基因突变体细胞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生殖细胞有性生殖传递(突变率比体细胞高)典例1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B.基因中碱基对的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的减少D.染色体中基因重复【答案】D【解析】染色体中基因重复不属于基因突变。
典例2基因突变发生在什么过程中()A.DNA复制B.DNA形成信使RNAC.信使RNA翻译成蛋白质D.RNA的逆转录过程【答案】A【解析】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
二.基因重组有性生殖、真核(核基因)形成配子时存在,受精作用中不存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一对等位基因间不存在)类型减I前期(交叉互换)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人工重组:转基因技术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意义:①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丰富的来源;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材料;③是形成生物体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联系1)都产生可遗传变异2)基因突变为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是基因重组的基础3)均产生新的基因型。
2019年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08-变异、进化与育种(教学案,含答案)
【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三种可遗传的变异的分析与判断(1)关于“互换”问题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图1交叉互换图2染色体易位(2)关于“缺失”问题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DNA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3)关于变异的水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属于亚细胞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4)涉及基因“质”与“量”的变化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不改变基因的量;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一般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的量;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
二、生物的变异类型1.探究某一变异性状是否是可遗传的变异的方法思路(1)若染色体变异,可直接借助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结构是否改变。
(2)与原来类型在相同环境下种植,观察变异性状是否消失,若不消失则为可遗传的变异,反之则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3)设计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变异性状的基因型是否改变。
2.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可以选择突变体与其他未突变体杂交,通过观察后代变异性状的比例来判断基因突变的类型;对于植物还可以利用突变体自交观察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进行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判断。
题型二染色体变异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例2. (2017年北京卷,30)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
(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因此在____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______。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06 变异、育种与进化
专题06 变异、育种与进化1、【2019·海南卷】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等生物中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B. 基因突变必然引起个体表现型发生改变C. 环境中的某些物理因素可引起基因突变D. 根细胞的基因突变是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的2、【2019·天津卷】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
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3、【2019·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4、【2019·江苏卷】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5、【2019·辽宁省本溪高级中学二模】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种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D.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会引起基因数量的改变6、【2019·山西省忻州市静乐一中模拟】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捕食关系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B.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长期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D.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间停止基因交流7、【2019·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第三次模拟】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黑色)和s (浅色)控制。
2019-2019全国高考考真题之--变异、育种及进化参考答案(教师版)word资料11页
2019-2019全国高考考真题之--变异、育种及进化参考答案1、(2019江苏卷)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原染色体之间变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ACD【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所以选ACD。
2.(2019安徽卷)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 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答案】C【解析】考察生物变异。
131I作为放射性物质,可以诱导生物变异。
但不是碱基的类似物,不能插入或替换DNA的碱基,发生基因突变。
放射性物质产生射线,可以诱导基因突变,但发生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3.(2019山东卷)8.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染色体数目个别增添或缺失相关知识。
如果多的或少的是同源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如果多的是姐妹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由于没有性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而细胞中又多了一个相同基因,而正常体细胞中是等位基因,所以多了姐妹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所以A正确。
三年高考2019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含解析)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2018海南卷,14)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答案】A【解析】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位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重组,其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
2.(2018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答案】A3.(2018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答案】C【解析】突变体M需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可以说明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可能丧失,从而不能自身合成氨基酸甲,而导致必须添加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B正确;M和N的混合培养,致使两者间发生了DNA的转移,即发生了基因重组,因此突变体M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是由于细菌间DNA的转移实现的,而不是突变体M的RNA,C错误,D正确。
2019年高考生物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
2019年高考生物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1.化学诱变剂羟胺能使胞嘧啶的氨基羟化: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
育种学家常用适宜浓度的羟胺溶液浸泡番茄种子以培育番茄新品种。
羟胺处理过的番茄不会出现( )A.番茄种子的基因突变频率提高B.DNA序列中C—G转换成T—AC.DNA分子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D.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解析】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并没有改变DNA 中嘌呤与嘧啶进行配对的规则,所以不会出现DNA分子中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的情况。
【答案】C2.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
研究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中有四倍体植株。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B.“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38条染色体的配子C.“嵌合体”不同的花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D.“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条染色体【答案】D3.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图)。
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解析】从题中信息可知,突变植株为父本,减数分裂产生的雄配子为和,后者不育。
正常情况下,测交后代表现型应都为白色性状,而题中已知测交后代中部分为红色性状,推知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含B基因的可育花粉,而产生这种花粉最可能的原因是减Ⅰ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故D最符合题意。
三年(2017-2019)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总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2019•天津卷•T6)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
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区频率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P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 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0.7=0.49,而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0.9=0.81,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2.(2019•江苏卷•T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答案】C【解析】基因重组是在有性生殖的过程,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会导致后代性状发生改变,A 错误;基因突变会导致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发生改变,B错误;二倍体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高度不孕,但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使得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为可育的二倍体,且肯定是纯种,C正确;多倍体的染色体组数如果奇倍数的增加(如三倍体),其后代遗传会严重的不平衡,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此不利于育种,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2019年高考生物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1.化学诱变剂羟胺能使胞嘧啶的氨基羟化: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
育种学家常用适宜浓度的羟胺溶液浸泡番茄种子以培育番茄新品种。
羟胺处理过的番茄不会出现( )A.番茄种子的基因突变频率提高B.DNA序列中C—G转换成T—AC.DNA分子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D.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解析】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并没有改变DNA 中嘌呤与嘧啶进行配对的规则,所以不会出现DNA分子中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的情况。
【答案】C2.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
研究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中有四倍体植株。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B.“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38条染色体的配子C.“嵌合体”不同的花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D.“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条染色体【答案】D3.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图)。
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解析】从题中信息可知,突变植株为父本,减数分裂产生的雄配子为和,后者不育。
正常情况下,测交后代表现型应都为白色性状,而题中已知测交后代中部分为红色性状,推知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含B基因的可育花粉,而产生这种花粉最可能的原因是减Ⅰ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故D最符合题意。
【答案】D4.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D5.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雄蜂是单倍体,雌蜂是二倍体,二者不属于同一个物种C.与二倍体水稻相比,单倍体水稻植株弱小、籽粒较小D.恶劣环境中多倍体植物较多,说明多倍体植物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较强【解析】单倍体体细胞中可能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在自然状态下,雄蜂和雌蜂交配后可以产生可育后代,因此属于同一个物种;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一般不会产生种子;恶劣环境中多倍体植物多,可说明多倍体植物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较强。
【答案】D6.现有小麦种子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
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
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 )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C.c的培育不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解析】欲获得a,应利用①和②品种间杂交,A错误;欲获得b 应对③进行诱变育种,B错误;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基因,因此a、b、c都可以通过诱变育种获得,C错误;基因工程可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D正确。
【答案】D7.如图表示培育新品种(或新物种)的不同育种方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②③过程的育种方法能产生新的基因型,⑥过程的育种方法能产生新的基因B.④⑤过程的育种和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均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C.②③过程自交的目的不同,后者是筛选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子D.图中A、B、C、D、E、F中的染色体数相等,通过⑦过程产生的新物种的染色体数是B的两倍【答案】D8.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组和B组都利用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B.A组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Ⅰ可以直接用于生产C.B组育种过程中,必须用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秋水仙素等物质D.C组育种过程中,必须用γ射线处理大量的高秆抗病植株,才有可能获得矮秆抗病植株【解析】育种过程中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一般是纯合子,在杂交育种过程中F2矮秆抗病植株有两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只占1/3,杂合子占2/3。
【答案】B9.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共同进化仅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持续选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减小D.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答案】C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害的,所以基因突变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分别是两个种群,但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C.因为马和驴杂交后产生了骡子,所以马和驴这两种生物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因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所以物种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解析】基因突变有害还是有利,取决于环境,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分别是两个种群,但它们仍属于一个物种,B正确;生殖隔离是指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它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由于骡子是不可育的,所以马和驴是两个物种,这两种生物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通过多倍体育种形成新物种,D错误。
【答案】B11.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物种最终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b迁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内因是种群的基因库不同C.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D.欲判断d与b是否为同一物种,只需看b与d能否自由交配即可【解析】由图可知,物种a经过地理隔离,最终形成不同的物种b、c,产生了生殖隔离,A项正确;b和c是不同的物种,它们的基因库有很大的差异,所以b、c不进化为同一物种,B项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项正确;判断两个种群是否为同一物种,要看它们之间能否自由交配,若能自由交配,还需看它们交配后产生的子代是否可育,D项错误。
【答案】D12.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下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B.曲线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D.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答案】C13.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富含V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
下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该培育过程中不可使用花药离体培养B.③⑦过程必须使用秋水仙素C.⑤的亲本不是同一物种D.⑥过程得到的个体是四倍体【答案】C【解析】图中②过程中可用花药离体培养,再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AA的个体,A错误;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均可导致染色体数加倍,B 错误;⑤的亲本中,AA为二倍体,AAAA为四倍体,不是同一物种,C 正确;⑥过程为基因工程导入抗虫基因,获得的仍是三倍体,D错误。
14. 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原种群中黑毛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
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a最终达到cB.①②③④⑤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b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若环境变化后,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5/11【答案】A15.人类有23对染色体,黑猩猩有24对染色体。
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的祖先在大约500~600万年前分家,走上独立的演化道路。
下列关于人类与黑猩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和黑猩猩进化的原材料完全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B.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可能在约500~600万年前出现生殖隔离C.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一定是因地理隔离而导致的生殖隔离D.当代的人类与自己祖先相比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没有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人类和黑猩猩进化的原材料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题干16.如图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请分析回答:(1)图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
(2)AS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遗传病。
父、母方第15号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作用机理分别如图所示。
①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在神经组织中UBE3A基因表达才会被抑制,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________性。
②由于UBE3A基因和SNRPN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它们的遗传关系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③对绝大多数AS综合征患者和正常人的UBE3A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
患者…TCAAGCAACGGAAA…正常人…TCAAGCAGCGGAAA…由此判断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突变。
(3)人类第7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可发生相互易位(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发生变化)如甲图所示,乙图为某痴呆患者的家族系谱图。
已知Ⅰ-2、Ⅱ-2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后代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某一片段有三份),则表现为痴呆,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失),后代早期流产。
Ⅲ-3已出生且为7/9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含有A+、B-易位染色体)的概率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