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电解质赵朝锋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课程是高中高一化学必修课程中的一堂课,主要内容是电解质。

学生已经在前几个课时学习过水的离子化性质,本次课程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电解质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1.确定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掌握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电解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探究法;3.互动讨论法;4.全体讨论法;5.团队合作法。

讲授法是本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感受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并逐步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实验探究法也是本次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在实验中,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电解质的性质和现象,更加深入地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讨论法和全体讨论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取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自主探究知识。

团队合作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将本堂课中的实验内容分配给小组,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并分享实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课堂的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良好的电解质是什么样的?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解质的概念,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理论知识部分在理论知识部分,主要讨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通过向学生简单明了地介绍电离程度和电解质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高一化学下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下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教案、教学设计
3.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电解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讨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电离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电解质在调味、防腐等方面的作用。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接着,我会列举一些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如酸、碱、盐和有机物等,并通过表格对比它们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判断一个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3.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如何影响其导电性的?
每个小组可以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提出疑问。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四)课堂练习
在这一环节,我会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题目将涵盖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电离过程的描述等。我会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即时的反馈和帮助。
4.分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电解质在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形成一份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电解质的应用实例、作用原理、对环境的影响等。
5.结合课堂实验,思考以下问题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中观察到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导电性现象有哪些?
-通过实验,如何判断一个溶液是否为电解质溶液?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导电性的差异及其原因。
高一化学下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掌握两者非电解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三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三课时教案

第2节电解质第3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包括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的检验,离子共存,除杂等问题。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离子反应的实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既是新课,也是习题课。

对本节课内容的探讨,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巩固,也是进一步的深化。

电解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们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有更深刻的体会,也为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判断给出离子方程式的正误;2、能检验常见的几种离子;3、能分析离子共存的问题;4、能分析除杂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共存难点:离子检验【复习回顾】1、什么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的条件是什么;3、(投影)作为氯碱工业原料的原盐(食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有害离子,这些杂质进入电解池中易生成氢氧化镁等不溶性杂质,堵塞隔膜孔隙,同时这些有害离子也会影响成品的纯度,因此,必须在电解之前对食盐进行精制处理。

精制时根据原盐中Ca2+、Mg2+、SO42-的含量加入适量的BaCl2、Na2CO3和NaOH,使Mg2+转化成Mg(OH)2,Ca2+转化成CaCO3,SO42-转化成BaSO4等沉淀从食盐水中分离出去,最后再加入盐酸调至中性,即可得到精制的食盐水。

请写出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

点评学生答案,指出常见的错误。

《电解质》第一课时学案

《电解质》第一课时学案

第2节《电解质》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掌握离子反应条件和离子方程式含义。

学习重点:离子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复习回顾:H2SO4、Ba(OH)2、CH3COOH 、NH3·H2O电离方程式学习过程:[观察·实验]据课本P43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现象1 现象2 现象3 将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中电流计指针读数由_____到_____溶液颜色由_____变_____有___________解释现象离子浓度__________碱性__________ 产生__________[总结·归纳]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

一、离子反应1、定义:。

2、条件:。

[迁移应用]从电解质电离角度分析下列溶液相互混合后反应的实质⑴、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的反应。

⑵、NaCl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

⑶、KCl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1、定义:。

【总结】NaCl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与KCl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的共同特点。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CaCO3与HCl反应为例)①写(化学方程式)。

②改(改写化学方程式)。

离子:。

即、、分子:。

③删(删除)④查(检查、)[迁移·应用]NaCl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

KCl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

3、离子方程式的意[迁移·应用]请按上述方法,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氯气跟水反应:写。

改。

删。

查。

结论:。

钠跟水反应为:写。

改。

删。

查。

结论:。

NaOH溶液与HCl溶液:。

NaOH溶液与CuSO4溶液:。

Na2CO3溶液与HCl溶液:。

[迁移·应用]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为两个不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Cu2++2OH-=Cu(OH)2↓②CO32-+2H+=H2O+CO2↑③CaCO3+2H+=Ca2++H2O+CO2↑【课下练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Fe+2HCl=FeCl2+H2↑。

化学22《电解质》教案(鲁科版必修1)2

化学22《电解质》教案(鲁科版必修1)2

第2节电解质一. 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二. 教学目的1、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知道酸、碱、盐发生电离3、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响的离子方程式4、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三. 教学重点、难点1、电解质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四. 知识分析〔一〕电解质的电离物质导电的情况:a、金属导电: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b、化合物〔熔融或水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1、电离:〔1〕定义: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条件:溶于水或熔化2、电离方程式:用符号来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叫电离方程式。

练习:写出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B a(O H)2=Ba2++2OH-Fe2(SO4)3=2Fe3++3SO42-(NH4)2CO3=2NH4++CO32-3、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4、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合物化合物能否电离能不能溶液中的存在形式阴、阳离子分子物质类别酸、碱、盐等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等举例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铜二氧化碳、甲烷〔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含义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在水溶液里局部电离电离条件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全部局部溶质粒子种类阴阳离子分子和离子化合物种类强酸强碱和大局部盐弱酸弱碱和水实例H2SO4 B a(O H)2NaCl CH3COOH NH3•H2O扩展: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a、写出CH3COOH、H2CO3的电离方程式〔多元弱酸分步电离〕:CH3COOH⇌CH3COO-+H+H2CO3⇌HCO3-+H+HCO3-⇌ H++CO32-b、写出NH3•H2O、Fe(OH)3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Fe(OH)3⇌Fe3++3OH-练一练:〔1〕以下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弱电解质的是〔〕,非电解质的是〔〕A、KIB、乙醇C、氨水D、蔗糖E、HClOF、硫酸氢钠G、NH3•H2OH、液氯I、CO2J、硝酸K、Na2O〔2〕以下电离方程式错误的选项是〔〕A、Al2(SO4)3=2Al3++3SO42-B、NH3•H2O =NH4++OH-C、NaHCO3=Na++HCO32-D、H2SO4=2H++SO42-〔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NaCl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Cl—B、溶于水后电离出H+的化合物是酸C、HCl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HCl不导电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4〕把0.05mol的NaOH固体分别参加以下100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自来水B、0.5mol/L盐酸C、0.5mol/L醋酸D、0.5mol/LNH4Cl溶液答案:〔1〕AFJK;GE;BDI 〔2〕C 〔3〕C 〔4〕BD小结:1、电解质必须是本身电离出离子2、常见的强电解质:强酸:HCl HNO3H2SO4强碱:NaOH KOH Ca(OH)2Ba(OH)2盐:NaCl K2SO4KClO3 FeCl3金属氧化物:CaO Na2O常见的弱电解质:弱酸:CH3COOH H2CO3HClO弱碱:NH3•H2O H2O〔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响1、离子反响:〔1〕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响称为离子反响。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三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三课时教案

第2节电解质第3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包括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的检验,离子共存,除杂等问题。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离子反应的实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既是新课,也是习题课。

对本节课内容的探讨,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巩固,也是进一步的深化。

电解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们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有更深刻的体会,也为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判断给出离子方程式的正误;2、能检验常见的几种离子;3、能分析离子共存的问题;4、能分析除杂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共存难点:离子检验【复习回顾】1、什么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的条件是什么;3、(投影)作为氯碱工业原料的原盐(食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有害离子,这些杂质进入电解池中易生成氢氧化镁等不溶性杂质,堵塞隔膜孔隙,同时这些有害离子也会影响成品的纯度,因此,必须在电解之前对食盐进行精制处理。

精制时根据原盐中Ca2+、Mg2+、SO42-的含量加入适量的BaCl2、Na2CO3和NaOH,使Mg2+转化成Mg(OH)2,Ca2+转化成CaCO3,SO42-转化成BaSO4等沉淀从食盐水中分离出去,最后再加入盐酸调至中性,即可得到精制的食盐水。

请写出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

点评学生答案,指出常见的错误。

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备课纸-高中化学-《电解质》-教学详案+试讲答辩

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备课纸-高中化学-《电解质》-教学详案+试讲答辩

电解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解质的概念判断方法;2.能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在探究体验中构建概念,培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2.运用观察、实验、查阅等手段获取信息,提高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解质和电离概念的形成和理解【教学难点】:电解质和电离概念的形成和理解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①出汗之后使用电器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这是为什么呢?②人体在剧烈运动之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学生讨论)【学生】:①出汗后体表有更多的盐分,这些盐分在汗起到了导电的作用;②人体在剧烈运动之后,体内的Na、K和Cl伴随水分一起流失,出现电解质浓度失衡、紊乱,产生恶心、肌肉痉挛等症状,故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

(引出电解质)环节二:新课讲授【板书】——电解质【学生探究实验】使用电源、导线、小灯泡及金属片进行HCl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老师提前准备,学生当堂探究)【老师提问】学生书写实验结果哪些溶液导电,哪些不导电呢?【学生回答】导电:HCl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不导电:酒精溶液、蔗糖溶液【老师】NaOH和NaCl不仅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加热至熔融状态也可以导电。

在化学中将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板书】——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碱、盐)【老师提问】PPT展示4个问题:①金属、石墨可以导电,说明“C”是电解质,是否正确?②盐酸可以导电,说明盐酸为电解质?③硫酸钡不溶于水,因此硫酸钡不是电解质?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气溶于水导电,所以它们均为电解质?【学生回答】请出四位同学分别作答,总结出①“C”是单质,不是电解质;②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所得溶液,所以氯化氢为电解质,盐酸属于混合物,不在化合物的范畴;③紧贴概念,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所以这一类难溶盐也属于电解质;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气与水反应所产生的物质溶于水导电,并非它们本身,所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气不是电解质。

《电解质》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

《电解质》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

《电解质》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面试指导、笔试指导、题库大全、教案大全、教育知识、备考知识、素质知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such as interview guidance, written test guidance, question bank encyclopedia,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educational knowledge, test preparation knowledge, quality knowledge, leg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电解质》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一、教学目标1.能完成对于电解质的概念判断,能从电解质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

高中化学第14节课教案

高中化学第14节课教案

高中化学第14节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2. 了解电解质溶液中电离生成的离子及其导电性。

3. 了解伏打定律及其应用。

4. 能够解释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子传递过程。

5. 掌握电极、电解槽、电解反应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重点: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2.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性。

3. 伏打定律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 解释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子传递过程。

2. 解题过程中的应用能力提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验展示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实验结果,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2. 讲解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分类,电解质溶液中电离生成的离子及其导电性。

3. 讲解伏打定律:伏打定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电极上发生的电荷量与电解质中溶解电子的浓度成正比,通过实例演示伏打定律的应用。

4. 解释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包括阳极和阴极反应过程。

5.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习题训练,巩固和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电化学相关知识,包括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性、伏打定律等内容。

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子传递过程,提升解题应用能力。

七、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本节课内容。

2.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知识点。

3. 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八、板书设计:电化学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2.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性3. 伏打定律及应用九、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导入、讲解、实例演示、习题训练等环节,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化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1.2.1电解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2.1电解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电解质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电解质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化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电解质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理解程度不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理解程度不够,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和关注。
2.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可能导致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和时间分配。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发现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考虑引入更多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电解质的现象。
-理论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研究电解质的性质。
9.电解质的学习方法:
-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电解质的现象。
-对比和归纳:通过对比和归纳学习电解质的性质。
10.电解质的学习意义:
-电解质是化学的基础知识,对学习化学有重要作用。
-电解质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对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意义。
4.问题解决:学生能够运用电解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合作沟通: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中,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沟通,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6.学习兴趣:学生对电解质的学习产生兴趣,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7.学习习惯:真复习等。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电解质的概念,掌握电解质的特点,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理,以及能够判断强弱电解质。

2018-2019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一课时教案

2018-2019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一课时教案

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化合物进行分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学生来讲都是陌生的话题。

最好通过实验让学生去追寻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

教科书只是在知识点击里介绍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离子反应要侧重于对概念和发生条件的认识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好难度,侧重于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思路通过对化合物进行新的分类,引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并强调概念。

通过设计溶液导电性实验(氯化钠晶体、熔融氯化钠、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比同是氯化钠但是不同状态的物质是否导电总结出导电的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最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电离的概念及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含义,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2.明确电解质导电的条件,认识到溶液导电的实质3.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2、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和谐教学重点难点电离及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可以导电的实质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究法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实验、常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过物质的分类中,纯净物分为单质及化合物,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例如溶液是否导电,化合物又可分为什么?回答:化合物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即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下能否导电,又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直接引入主题板书第2节电解质自学完成学案填空PPT展示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学生听课,并在教材上划出定义强调定义【强调】:电解质:①一定是化合物;②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导电;③条件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二者居一即可。

省级高中化学优质课:必修1 第二章 第二节 电解质 教案2

省级高中化学优质课:必修1 第二章 第二节 电解质 教案2

第二章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和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领域,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这个认识领域。

物质进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这些对学过初中化学的学生来说,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同时第二章也是在学习初中知识及第一章对化学物质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物质的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中重要基础理论的一章,而这一节内容是在刚学习了物质的分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对化合物的另一种分类方法——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以及相关的知识点,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二、【教法说明】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2、问题探究3、比较归纳在教学方法上以设疑、引导、小结、归纳为主,并通过使用演示实验、多媒体动画模拟等教学辅助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

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着实验——观察——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主线,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在熟悉的内容或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建立新认识,让学生充分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概念。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离和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水中能发生电离2.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3.能初步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与动画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物质导电的原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前后对比,归纳分析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2.认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设计思路】以生活中的现象引入NaCl,对NaCl进行结构探究,加以实验探究引出电离的概念。

通过对电离发生的条件、电离的过程、电离的结果、电离的表示形式等内容的研究掌握“电离”。

省级高中化学优质课:必修1 第二章 第二节 电解质 教案

省级高中化学优质课:必修1 第二章 第二节 电解质 教案

第2节 电解质第1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 理解电离的定义和电离的条件。

3. 理解酸、碱、盐的含义及其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质疑”、“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2.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电离及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通过对案例“电解质”教学设计的实施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教学重难点能够突破,教学环节流畅有序,教学效果良好。

本节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以及多个问题探究让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认识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概念,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本节课循序渐进,衔接自然,环环相扣,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逐步加深,如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折两个概念讲解时,先从水溶液中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然后通过加热固体硝酸钾的导电实验,引出熔融状态下也是电解质导电的条件之一。

在探究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看到实验现象,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比老师直接讲授效果要好很多。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学语言不够简练,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启发学生思维,学生评价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安徽高中化学优质课电解质(教学设计)(蚌埠四中)

安徽高中化学优质课电解质(教学设计)(蚌埠四中)

安徽高中化学优质课-电解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根据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能例举一些典型的非电解质。

2.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书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能了解强弱电解质及区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推理、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难点:电解质及电离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设疑、讲授、练习、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课型:新授课五、教学设计说明:本节概念多且抽象难懂,重点是电解质、非电解质及电离等概念,为了顺利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设计突出了以下几点:①多比照:如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②多讨论:通过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③多训练:教学中及时安排针对性练习,以稳固和强化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六、教学过程:[导课]以班级同学为例,引入分类角度不同导致分类结果不同。

[过渡]: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

今天,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化合物是不是还有其它分法呢请大家把目光投向大屏幕,看看下面的实验,对大家有没有什么启示[播放实验动画][过渡]大家不光眼睛不能闲着,嘴巴和手也要跟上啊![互动]学生边看边答复,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学案上。

[过渡]下面我们接着看第二个实验,看了以后告诉我,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又说明了什么[学生答复]看到灯泡亮了,说明加热硝酸钾至熔融能导电。

[过渡]现在大家是不是还有几个空没填啊,那到底这些物质能否导电呢我们现在可以把书翻到40页,仔细阅读,看看有没有答案。

[过渡]通过阅读,你们又获得了哪些信息谁先答复[学生答复][引导]那现在老师建议你们可以纵向看看你们刚刚的记录,发现氯化钠,硝酸钾和氢氧化钠都怎么样它们不仅在熔融态可以导电,而且在水溶液中也可以导电。

2022年 《第二节电解质1》优秀教案

2022年 《第二节电解质1》优秀教案

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第一课时〕
谢明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因,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实验中分析得出电解质电离等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大胆推理、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电解质的电离
[教学难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教学过程]。

安徽高中化学优质课:电解质(教学设计)(安徽五河一中)

安徽高中化学优质课:电解质(教学设计)(安徽五河一中)

安徽高中化学优质课-电解质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因,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引出电解质的概念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分析建立电离等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通过身边的化学介绍,使学生更加关注化学与生命的联系,更加热爱化学。

【教学重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的电离【教学难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引导分析、讲练结合、善于对比【教具准备】0.1 mol·L-1盐酸、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0.1 mol·L-1氯化钠溶液、0.1 mol·L-1醋酸溶液、蔗糖溶液、酒精溶液、电解质溶液导电装置、食盐、橘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很多人喜欢逛超市,走进超市可以看到饮料区的货架上总是放有运动饮料,顾名思义,运动就可以喝运动饮料;还有人说身体有汗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再看这里,一个橘子,插入电极接入电路,也能导电。

以上这些都是为什么?因为它们都含有一类物质----电解质,也就是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设问那么究竟什么是电解质,它有什么特点呢?推进新课演示实验做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蔗糖水溶液、酒精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引导学生描述现象,找出差别。

师也就是说,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有些不能。

据此,我们又可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放映化合物引导让学生观察实验中物质的类别,初步得出:酸、碱、盐等是电解质,蔗糖、酒精是非电解质。

接着,再对概念做进一步分析,请学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电解质,要注意哪些方面?学生分析(教师评价,并结合对比事例、实验,加深理解。

)介绍大量实验证明:酸溶于水能导电,碱、盐溶于水和受热熔化时都能导电。

(动画展示)总结强调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电解质》一节概念辨析很重要,教学中以实验探究引出问题、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思考问题,最后通过互联网搜索和实验探究和交流探讨等方式回答问题。

本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落实了新课标,效果不错。

二、教学课题化学必修1《电解质》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
四、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
教材: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
《电解质》是《物质的性质与分类》一章中的重要内容。

建构主意认为,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该课主要教学目标如下:
①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会辨析二者。

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
的电离。

②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新知,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

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科感情和学习兴趣。

2 教学设计思路
①总体思路: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突出学生探究问题的的方法和过程,更过地把晦涩的概念以实验的形式突破,学练结合。

②流程:实验探究→引入提出问题→探讨交流练习→辨析新概念→实验探究→探究原因→阅读、交流→总体巩固深化→交流、总结要点
③方法:学习时采用实验探究、讨论探究等合作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师】请看大屏幕
屏幕幻灯片内容
【师】请分组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物质的导电性,并完成上述表格。

【实验与探究一】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约四分钟。

然后两名学生先后发言,分别展示和讲述他们设计的装置图和实验结果,最后老师请一名做得好的学生综述结果。

老师给予评价。

【学生展示】
【师】象HCl、NaOH、NaCl这样,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板书】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给学生迅速上网搜索两个概念)
/q?word=%B5%E7%BD%E2%D6%CA%BA%CD%B7%C7%B5%E 7%BD%E2%D6%CA&lm=0&fr=search&ct=17&pn=0&tn=ikaslist&rn=10
(一)定义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意图:通过学生进行探讨和实验探究引出并突破新的概念,把新概念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化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上。


【点评:这样导入新课开宗明义,实验突破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练习】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① KNO
3
②稀硫酸溶液③ Fe ④氢氧化铁胶体⑤乙醇⑥蔗糖【生】踊跃回答(答案丰富多彩,答案不对、不全者很多)。

【师】电解质:①,非电解质:⑤⑥,②③④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点评:同学们得出的答案和题目正确答案不同,这样激发了同学们进一步弄懂概念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热情。


【生】通过讨论,同学们得出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注意事项: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辨析。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这是判断前提。

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类物质和Na
2O、Al
2
O
3
等部分金属氧化物也是电
解质。

③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意图:通过同学们分组讨论和教师引导纠错得出理解两个概念的注意事项,让大家更加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生】思考与练习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与否
①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②固态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③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④CO
2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所以CO
2
是电解质。

⑤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点评:思考与精练更好地让同学们辨析二者,巩固了同学们对概念的深刻理解。


【实验与探究二】探究给出物质的导电性。

设计成如下演示实验。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会交流,形成可行性实验方案后分组实验。

【生】
【师】KNO
3
是不是电解质?让学生上网搜索
/q?word=KNO3%CA%C7%B2%BB%CA%C7%B5%E7%BD%E2% D6%CA%A3%BF&ct=17&pn=0&tn=ikaslist&rn=10&lm=0&fr=search
【生】是。

【师】给予评价。

我们知道金属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KNO
3

液和熔融态KNO
3
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生】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三名同学回答,再请一位同学总结原因。

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师】屏幕幻灯片内容
固体KNO
3不能导电说明期中(有或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KNO
3
溶液能导电,说明溶液里(有或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我们把电解质离解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成为电解质的……
【生】电离(师生齐声回答)。

【板书】电解质的电离
【师】我们如何用化学的语言来表述电解质的电离搜索电离的概念
(/q?ct=17&pn=0&tn=ikaslist&rn=10&word=%B5% E7%C0%EB&fr=wwwt)呢?
【生】离子方程式。

【板书】离子方程式
自己阅读教材P30~P31(三分钟)后分组交流讨,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①HCl ;H
2SO
4
;HNO
3
②NaOH Ba(OH)
2
;KOH
③NaCl ;Na
2CO
3
; NH
4
Cl
【师】利用多媒体投影设备投影部分同学的佳作并作简单点评。

老师提出思考问题。

请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生】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三名分别回答,最后一名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总结出酸、碱、盐的定义。

【板书】酸、碱、盐的定义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大家总结一下。

学生思考、总结,然后两名学生作总结发言。

【生】
1、会辨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了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导电的原因(电离)
3、重新定义了酸、碱、盐,会写一些电离方程式。

老师点评。

屏幕幻灯片投影完成巩固练习内容,学生练习,答案对照。

【师】这节课我们就讨论到这里,今日作业。

①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Cu 、NaCl固体、NaOH固体、K
2SO
4
溶液、CO
2
、蔗糖、NaCl溶液、H
2
O、酒精
②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
Al
2(SO
4
)
3
、CuSO
4
、NaHSO
4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围绕两个实验探究和三个问题展开。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体验,注重实验探究和探讨探究等科学探究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的探究和体验过程的教学目标,在一些问题上设计上冲利用互联网得搜索功能,很好的落实了
新课标的要求。

该设计也不拘泥于教材,注重了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多样化教学探索。

在认真听取多为专家、同行的建议后,我觉得该设计还略显不足,如在教学中若能把物质分类的思想加进来,即更好的体现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效果也会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