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风格论

合集下载

《人间词话》中的王国维的文学批评思想

《人间词话》中的王国维的文学批评思想

《人间词话》中的王国维的文学批评思想施雪琼程元岳浩然(中国矿业大学)摘要: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王国维率先把我国的传统古典文论与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想相融合.一反数千年来儒教道统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和批判模式.以一种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来观照和点化中国古典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中西批评思维方法的汇通.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艺批评现。

本文力从王国维个人经历入手.探讨他的理论选择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基础.并选取典型角度分析他的批评思想的中外文学资源.最后梳理一下王国维及其文学思想对当时及后人的启示。

关键词:《人间词话》中国诗学西方诗学启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新1日读者中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地位。

一、知人论世王国维批判思想新旧色彩驳杂.体现了文学批评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性。

这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性特征息息相关,时代造就了王国维。

王国维生活的年代,正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大冲突、大裂变、大融合的时期。

学无东西的经历使他能把西方诗学与中国古代诗学融合起来.把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与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学术研究。

他本人“体素赢弱,性复忧郁”.多病的人生恰逢多难的时代,使得他对人生问题的体察尤为细微和深沉。

他的《人间词》基本主题是人间无凭,人世难以思量,人生短促,这也是王国维对宇宙人生一贯的哲学态度和艺术感觉。

因此.叔本华悲观主义唯意志论哲学之所以和王国维一拍即合,不仅因为王国维哲学的社会批判色彩,高扬生命意志的异端精神。

顺应当时的时势思潮.还因为在“悲观主义人生论”上.二人有着深度的契合点。

二、《人间词话>的中国诗学诗学渊源(-一)“境界”说与“神韵”说、“兴趣”说的关系《人间词话》核心理论是“境界”说。

这一概念古已有之,并非王国维首创.但是他把境界升格为审美批评的高级的核心的概念,以此涵括统摄传统批评的其他审美范畴,诸如风骨、气象、神韵、趣味等。

读《人间词话》赏古典诗词

读《人间词话》赏古典诗词

03
在《人间词话》中,古典诗词不仅表达了爱情的情感,还蕴含着对爱情的思考和哲理。这些诗词揭示了爱情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无常,引导读者思考爱情的本质和意义。
爱情表达
离别之痛
古典诗词中,离别是一个常见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对亲人、友人或爱人的依依不舍和思念之情。离别的痛苦和无奈是诗词中常见的情感基调。
王国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在苏州、上海等地接受新式教育,并游学日本、美国等地。他的学术研究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的巨匠”。
作者介绍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该书以“人间”为名,通过对历代词人的评价和赏析,探讨了词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规律,并对词的发展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读《人间词话》赏古典诗词
目录
《人间词话》简介 《人间词话》中的诗词赏析 《人间词话》中的诗词理论 《人间词话》中的诗词风格 《人间词话》中的诗词意象 《人间词话》中的诗词情感表达
01
CHAPTER
《人间词话》简介
作者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和戏曲理论家。他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也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落花意象
酒在诗词中常常作为诗人排遣忧愁、抒发豪情的方式,也是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佳酿。
总结词
在《人间词话》中,酒意象常与诗人的情感和心境相联系,如“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通过饮酒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豪情。
详细描述
酒意象
06
CHAPTER
《人间词话》中的诗词情感表达

《人间词话》赏析

《人间词话》赏析

王国维《人间话》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王国维是我国近、现代相交时期的著名学者,功力之深、治学之广,为近代所仅见。

《人间词话》是一部文学评论,宣统庚戍九月脱稿于京师定武城南寓庐,1908 年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

一直以来,该著极受学术界重视。

【上卷】一、词以境界为最上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造境与写境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注】欧阳修(一作冯延巳)《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陶潜《饮酒》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元好问《颖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四、优美与宏壮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20世纪最伟大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人生的三种境界,古今凡成大事者,必经此三境。

这三种境界皆出自宋词之中,自经出现便成为有大志,大抱负者的人生指导思想。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它出自北宋大词人晏殊的《蝶恋花》,由词人被宋真宗赏识时所写。

这一句要告诉我们的是要想成功必须先立志,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有站的足够高你才能看清远方的路。

一个“独”字也写出了在立志变强的过程中必定是孤独的,这跟尼采的观点相同,只有孤独的人,才会有真正的时间去思考。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它出自北宋大词人柳永的《蝶恋花》。

这句看似在写至死不渝的爱情,但王国维要告诉我们的是坚持。

当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后,就要坚持走下去,为了理想,就算满身伤痕又如何。

自古成大事者,哪个不是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若无坚韧不拔之志怎会轻易成功。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句也是写爱情。

王国维称其是人生最终之境与于辛弃疾之意有些矛盾,但也恰到好处,成大事者,注重积累,积小步,而千里。

只要努力去做,达到一定程度,便会豁然开朗,成功便在眼前。

境界之说只可意会,玄之又玄。

要想达到这人生三境的确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与其一天碌碌无为,何不由此一试,感受王国维大师所说的境界之说。

浅谈《人间词话》与王国维的美学体系

浅谈《人间词话》与王国维的美学体系

种 是 融 情 于 景 , 么 第 二 种 便是 即景 维所 阐述的“ 那 纯粹形式” 。然而 , 当我们
意志 论 哲 学 中 的非 功 利 色 彩 , 王 国维 生 情 了 。 国维认 为 , 审 美静 观 中 , 将 二者联系起来 时,却有相近的 内涵。 使 王 在 往
学美 思想 以超功利 为审美判 断的主要 往有来 自客体方面的强大吸引力 , 而 这正是他受康德 、 从 叔本华 的形式 主义美 特征 。他给美 下的简单定义就是“ 可爱 激起 主体的情感波 动 ,寻求 与物 的一 学 的影响。 所以 , 将此二者结合起来 , 才
学形式 的阐释 , 作他 的哲 学文章 , 他 思绪。 作
的 美 学思 考 。
在直观 中获得 的 ,这两种 境界互 为因
第二 , 即景生情 。《 间词话》 人 将境 果 , 又相辅相成 , 由此形成 了他的二境
关于境界说 ,人间词话》 出 :词 界分为“ 《 提 “ 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 说。 二境说 中的“ 有我” 无我” 和“ 是就观
王 国维在《 人间词话 》 , 中 他尝试吸
话 的评 点 式方 式 , 所 评 述 的对 象 是 中 他
动, 是不 纯 粹 的认 识 活 动 。而 “ 可爱 玩 ” 果 。 即景生情 , 以景引情 , 是为静观审美 收 中国美学成就 , 采用 中国古代诗话词
悠然起 “ ” 爱 之心 , 而生“ 之意 , 玩” 这便
者 。在他的人生 中, 于美学 的文章并 式 。 关
他 在《 间词话 》 人 里追求 的 “ 辞脱 口而
不多 , 相对于他对古文字 、 西北史地 、 蒙
无矫揉妆束之态。” 的境 界。 也正是 第一 , 融情于景。《 人间词话》 “ :有 出, 在《 间词话》 王国维一再强调 人 中,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美学思想探究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美学思想探究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美学思想探究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诗集,它引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着美好梦想的诗歌世界。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就是以自然和宁静的美感来表达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首先,王国维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

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类极具美感的宝库,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源泉,他热爱从大自然中获取美的感受。

他的诗歌中,经常能看到他对自然的热爱,他把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美丽的风景,还有生机勃勃的鸟兽描绘得非常生动,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其次,王国维也极尊重宁静之美。

他认为,宁静是所有美的根源,是人们心灵的安身之所,也是灵感的源泉。

他的诗歌里,常常能看到他对宁静的追求,他把梦中的宁静海洋、宁静的湖泊、宁静的夜晚等描绘得非常细腻,让读者感受到宁静的恬淡美感。

最后,王国维也认为,人们应当以理智的审美来衡量美的真谛。

他的诗歌中,有许多抨击空洞的浮华,赞美纯粹的审美,他认为,只有经过理智审美的过滤,才能把美的真谛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美的感受。

总的来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将浪漫主义的美学思想和理智审美完美融合起来,把自然和宁静的美感发挥到极致。

他的诗歌激发了读者对美的追求,也指示我们正确认识和追求美的真谛。

《人间词话》中的文学理论

《人间词话》中的文学理论

《人间词话》中的文学理论“境界”说王国维“境界”说是他在《人间词话》里提出来的。

《人间词话》开宗明义就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在他自撰而托名樊志厚的《人间词乙稿序》里他又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

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

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

”从以上引文,可见“意”与“境”二者之重要。

王国维“境界”说应该有以下的内含:①有“境界”、“意境”之作应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特征,能引起读者多重的联想与想象。

②有“境界”、“意境”之作应具有真实自然之美,所谓“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③有“境界”、“意境”之作不仅要求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平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即应具有“不隔”的自然真切之美的特点。

④最好的有“境界”、“意境”之作不仅能达到“有我之境”,还能达到“无我之境”。

“隔”与“不隔”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还提出了“隔”与“不隔”的说法,主张文学作品应该“不隔”。

所谓“不隔”,当是指语言清新平易,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自然真切之美,不见人工雕琢之痕。

反之,“隔”则是指语言雕琢,用典深密,精工修饰而缺乏平淡自然之美。

“不隔”的思想吸纳了西方重视艺术直觉作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更是受到了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如钟嵘的“直寻”、司空图的“直致”、严羽的“妙悟”、王夫之的“现量”、王土禛的“神韵”等理论观点的影响,并加以继承和发展,使之与西重视艺术直觉作用的美学思想融会贯通。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还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

他说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从他的论述和所举的例子来看,所谓“有我之境”即是在作品中能比较明显地看出作者主观色彩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是诗人主观色彩较为隐晦、物我完美地统一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

《人间词话》中的王国维的文学批评思想

《人间词话》中的王国维的文学批评思想

《人间词话》中的王国维的文学批评思想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位系统地运用结构主义文论方法
的文学批评家。

他曾任艺术家、作家、思想家及文化评论家,作品最
著名的是文学著作《人间词话》(1906年)、《新青年词话》(1913年)以及多篇文学评论。

王国维一生致力于把学究式文学批评引入中国文坛,他将结构主
义文论应用于审视文学作品,他注重应用文学理论分析结构和语言特征,他运用文体分类和比较的评价方法,偏重揭示作品的文学成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充分展示了他对文学批评的独到见解,
他强调要从审美、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他认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
中抒发的关于人生理想的情感才是真正的艺术,而不是单纯的文学形式。

王国维他指出,文学作品是艺术家的意志的体现,他的文本不仅
是文学的价值,还是作者的思想的跃动。

他坚持以艺术家本意为准则,力图鉴赏出作品的艺术资质。

学术界认为,继承清代的传统,王国维拒绝自由派文学评论,他
按照自己的理论标准,将艺术家的创作方式作为文本评价的依据。


种思想,极大地催生了中国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体系的发展。

总之,
王国维在文学批评理论上的极大贡献,为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探析王国维作品中的美学标准与美学思想 以《人间词话》为例

探析王国维作品中的美学标准与美学思想  以《人间词话》为例

二、王国维美学思想的传统文化 精神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传统文化 精神的精髓。在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中,“境界说”是最为核心的理论之一。他 认为,一个好的作品必须要有真实、深刻和独立的意境和情感,只有这样才能 触动读者的内心深处。这种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相得益 彰,体现了王国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一、《艺概》对《人间词话》的 直接启迪
《艺概》是刘熙载对自己历年来谈文论艺的札记所做的集中整理和修订,是中 国传统文艺理论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而《人间词话》则是王国维的代表作之一, 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作品。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大量引用了 《艺概》中的内容,这无疑证明了《艺概》对《人间词话》有着直接的启迪作 用。
概述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一部重要著作,成书于20世纪初。这部作品集中体现 了他的文学思想和美学观点,对中国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人间词话》 中,王国维对美的本质、文学的价值、诗人的使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 我们提供了研究他美学标准与美学思想的宝贵资料。
分析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传承与创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既强调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主张 创新。他认为,诗人在创作时应深入学习古人精华,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勇 于创新。只有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文学价值。
参考内容二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典 诗词理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从现代美学观念出发,把传统的"境界"说进行了 一番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现代审美与艺术实践的需要。
探析王国维作品中的美学标准 与美学思想 以《人间词话》

“画屏金鹧鸪”——王国维论温庭筠词的风格

“画屏金鹧鸪”——王国维论温庭筠词的风格

“画屏⾦鹧鸪”——王国维论温庭筠词的风格王国维在《⼈间词话》(据书⽬⽂献出版社1983年版《〈⼈间词话〉及评论汇编》)“本编”⼀⼆中指出:“画屏⾦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

“弦上黄莺语”,端⼰语也,其词品亦似之。

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这⾥,王国维分别以“画屏⾦鹧鸪”、“弦上黄莺语”和“和泪试严妆”来喻指温庭筠、韦庄和冯延巳词的艺术风格,揭⽰出了他们的词作在艺术风格上的不同和各⾃的鲜明个性,这不仅很贴切、⾃然,⽽且还很新颖、别致,⼜富于亲切感,很容易唤起读者的联想。

“画屏⾦鹧鸪”⼀语出⾃温庭筠的《更漏⼦》⼀词:柳丝长,春⾬细。

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

画屏⾦鹧鸪。

⾹雾薄,透帘幕。

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帘垂。

梦长君不知。

这⾸词描写⼀位⼥⼦因夜闻更漏⽽产⽣的相思与惆怅,“画屏⾦鹧鸪”⼀句,是⽤来描写⼥⼦所居住的环境的,并且从中透露出主⼈公苦闷孤独的情怀,与温庭筠《菩萨蛮》中的“双双⾦鹧鸪”可谓同⼀机杼。

然⽽李若冰却说:全词意境尚佳,惜“画屏⾦鹧鸪”⼀句强植其间,⽂理均因⽽扞格矣。

(《栩庄漫记》)李若冰所说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俞平伯却看中此句,他曾指出:“塞雁”“城乌”是真的鸟,屏上的“⾦鹧鸪”却是画的,意思极妙。

(《唐宋词选释》)说得很有道理。

艾治平在此基础上进⼀步分析说:⼥主⼈的孤寂之情由此句轻轻逗出。

这“⾦鹧鸪”连夜⾬中的“塞雁”“城乌”都不如了。

“⾹雾薄,透帘幕”。

室内环境温馨清幽,⽓氛却是⼀⽚孤寂。

“谢家池阁”。

或有暗⽰她的⾝份意。

结以⼥主⼈在惆怅难遣中黯然⼊梦——复归于万籁俱寂了。

低徊婉转,蕴藉含蓄,幽怀要眇,情思⽆限,如“画屏⾦鹧鸪”般的,⼀切皆在默默⽆⾔中。

(《婉约词派的流变》,辽宁⼤学出版社2000年版)王国维拈出“画屏⾦鹧鸪”⼀句,来形容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们很⾃然地会从中体味出温庭筠词浓艳凝重的特征。

的确,温庭筠词题材极其狭窄,他的词⼏乎全是描写爱情相思,并且多⽤⼥⼦声吻,是典型的“男⼦作闺⾳”,格调和境界均不⾼。

王国维《人间词话》美学方法论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美学方法论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美学方法论解读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人间词话》审美意境解读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开篇第二则中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心领于理想故也”。

王国维了解西方的近代文论,他所说的“造境”,相当于西方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侧重于以艺术的幻想和虚构,营造神奇瑰丽的超现实境界,藉以表现作者的激情和理想。

王国维从创作方法角度论词,是对古代文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事实上,在三百多年的宋词创作史上,从欧阳修、晏小山到苏轼、秦观、黄庭坚、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直到刘克庄、吴文英等,都有堪称浪漫主义的名篇佳作,我认为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苏、辛。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任何一首优秀的词作,必表现作者彼时彼地的情感,这种情感因何而发,会抒什么情感成了读者要解读的重要内容,因此了解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就成了理解词的重要一环。

在理解词作中所写物象,必须发挥想象,境充空白,揣摩词作主旨。

所谓“物象”,就是指客观事物,是被作者人格化的描写对象。

词作者塑造物象主要为言志、言情、言心声。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诗”是不错的,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因此要了解作品的主旨不妨先从词中的物象入手。

词的语言精炼,是高度浓缩的语言,词作讲究简洁、含蓄,以少少许胜多多语,有时甚至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达到“情在词外”的审美标准。

而词的这种空灵之美、含蓄之美正需要读者借助于自己的创作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来填充,对字里行间的底蕴作深入的探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词系元代词人马致远《天净沙》小令。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六十三则中评价道:“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法。

有元一代词家,皆在能办此也”。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

三、
整体把握
• 本单元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四方面 内容: • 第一则为总纲,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 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 • 第二至八则,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 第九则,比较说明前人文艺批评提出的观点 • 第十则,品评李白诗歌。
第一则
1.词以 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 成高格,自 有名句。五 代北宋之词 所以独绝者 在此。
《人间词话》,青年们 读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 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 首词,读此书也就无 用。……我个人认为中国 有史以来,《人间词话》 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 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 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 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 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 也鲜矣!
——《傅雷家书》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作于1908~1910年。 作者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 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 批评中。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 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 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 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 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 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王国维的 “境界”说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艺术境界内在的特殊矛 盾,说明了文艺的本质特征。与前人相比,这是一个新的 贡献。
班超投笔从戎?东汉初期有一位受命出使西域经过艰苦斗争重新打通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历史上继张骞之后为促进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英雄他就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人间词话》十则
教学目的
一、了解国学大师王国维生平。 二、研读《人间词话》部分内容, 领会王国维的“境界说”及他的人生三境界 。

《人间词话》中“悲剧”式的批评风格

《人间词话》中“悲剧”式的批评风格

《人间词话》中“悲剧”式的批评风格作者:李焱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5期摘要:王国维作为引进西方悲剧理论的第一人,在他的作品与人生中,“悲剧”得到了一以贯之的展示。

《人间词话》中萧索落寞的批评风格,是他对“悲剧”独特的个人偏好。

本文从词集的命名、批评的标准、批评的特色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悲剧”在《人间词话》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悲剧悲剧起源于希腊酒神的祭祀仪式,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四章点明:“悲剧是酒神颂歌队领队的即兴口诵,悲剧的前身是萨提儿剧。

”悲剧表演的是不幸与灾祸,给予怜悯和恐惧的宣泄,但却带给观众振奋与崇高之感,一种“形而上”的审美快感。

王国维作为将西方悲剧引入中国文学的第一人,悲剧理论在他的作品中运用得可谓淋漓尽致,王老一生都与“悲剧”紧密联系,他的经历、他的作品、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被打上了“悲剧”的标签,而《人间词话》中“悲剧”式的批评手法也是他强烈个人风格的展现。

一、萧索“人间”:悲剧式的词集命名王国维作《人间词》《人间词话》均以“人间”命名,亦曾以“人间”为字号。

他之所以对“人间”二字如此偏爱,可从《文集续编·自序》中窥见一二——“体素嬴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

”王国维幼年丧母,且体弱多病,少年时期父亲望他考取科举重振家声,但他却不喜名利,厌恶八股,只一心追求真知,求学不能科举不成,给性禀忧郁的王老带来极大的苦闷。

加之他出生在中国近代史上变故最多的一个时代,甲午海战、戊戌政变、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北洋军阀混战不一而足,国家的动荡破碎也促使王国维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终极问题,而他对此有情醒的认识“惟知力之最高者,其真正之价值不存于实际而存于理论,不存于主观而存于客观,端端焉力索宇宙之真理而再现之。

”(《静安文集·叔本华与尼采》)所以,与其说是哲学探究的人类生存之终极使王国维醉心其中,倒不如说是他骨子里的悲天悯人驱使他妄图在哲学中找到出路,与其说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对王国维左右至深,还不如说缘是王老之所思所想,才情关怀与叔本华有相似之处,才能对叔本华等西方哲学“心甚喜之”。

人间词话的内容解读

人间词话的内容解读

人间词话的内容解读《人间词话》是清代著名文学家王国维所著,是他在诗歌理论方面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包含了他对诗词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其中涵盖了诗词的本质、风格、意境和写作技巧等方面。

一、诗词之本质王国维认为,诗词的本质是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词是诗人对世界的感悟和体验,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因此,诗词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们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而不在于它们的语言和形式。

二、诗词之风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隔”与“不隔”的概念,认为诗词的风格应当是“不隔”。

所谓“隔”,就是用晦涩难懂的词汇和复杂的意象,使得读者难以理解和感受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而“不隔”则是用自然、流畅的语言,以明快、直接的意象表达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三、诗词之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诗词的意境之美。

他认为,好的诗词不仅要有明确的主题和情感,更要有深远、悠远的意境。

意境是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等手段,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氛围。

好的意境能够让读者深入感受诗词的情感和主题,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四、诗词之写作技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探讨了诗词的写作技巧。

他认为,好的诗词需要有自然的节奏和韵律,要注重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创造。

此外,他还提出了“起承转合”的法则,即诗词的布局应当有起有承,有转有合,使得整个作品既有整体性又有变化性。

同时,他强调诗词应当注重表现力的发挥,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总的来说,《人间词话》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理论著作,王国维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诗词的本质、风格、意境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奥秘。

这部作品不仅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重北宋轻南宋”的思想倾向及成因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重北宋轻南宋”的思想倾向及成因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重北宋轻南宋”的思想倾向及成因尹荭【摘要】Studies have been made around Words for Human World in academic circle from more perspectives than one. In summary, they include work sorting and compilation, realm theories, writers'commentary, and relations with Western philosophy. WANG Guo-wei makes comments on poems of various periods, which show his inclination of valuing North and belittling its South counterpart. This inclin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spute concerning lyrics of North and South Song Dynasties and his poetic thought.%一直以来,学界围绕《人间词话》展开了多角度、多层面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作品整理辑佚、境界说、具体作家评论、与西方哲学之关系。

王国维在《人间词适》中品评了各个时代的词作,其词论明显透露出“重北宋轻南宋”的思想倾向。

他的这种思想倾向主要与清代南北宋词之争和自身词学主张密切相关。

【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7)001【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人间词话》;词论;重北宋轻南宋;原因【作者】尹荭【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王国维品评各朝代词作时,他明确表示“予于词,五代喜李后主、冯正中而不喜‘花间’。

浅析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浅析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浅析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作者:郭瑞英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19期内容摘要:评价一篇文学作品,依据和标准有很多,但什么依据才是主要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给出了答案。

“词以境界为最上”,其它都在其次。

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都是由境界决定的。

境界的深浅又折射出作家人品的高低。

王国维这种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品的文艺评论方法,非常值得赞赏和研究!关键词:境界意境真情实感思想内涵人品《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著述中最为人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离西方理论的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

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

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佳作。

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以境界说为中心,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可以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

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本人尤其对《词话》中用“境界”说来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感兴趣。

作者在评价作品时,非常重视作品的思想内涵,而且还非常重视作品创作者的人品。

作者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品的文艺评论方法,非常值得赞赏和研究!一.“境界”就是渗透在作品中的真情实感王国维在《词话》中很准确地阐述了“境界”的基本涵义,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人间词话》王国维白话版

《人间词话》王国维白话版

人间词话白话版第一则评论诗词以境界为最高标准。

一首词如果有境界,自然显得格调高迈、超逸不群。

这也正是五代和北宋期间的词之所以独到绝妙的地方啊。

第二则从词人的表现手法上看,境界可以分为“造境”和“写境”两种,这也是西方“理想派”和“写实派”得以区分的缘由。

但两种境界比较难以分别。

因为大诗人通过想像所构造出来的境地,是一定要与现实生活相符的;而通过写实所描摹出来的境地,也必定是接近于理想化的。

第三则从创作的主体关系上看,境界又可以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

譬如: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之句、秦观《踏莎行》词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之句,都是属于“有我之境”;而陶潜《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元好问《颍川留别》诗中“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之句,则都是属于“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站在作者本人的角度去观察认识事物,借物抒怀,所以事物全部显现出作者本人的色彩。

“无我之境”则是站在事物的角度去观察认识事物,物我两相忘,最后都分不清哪里是作者,哪里是事物了。

古人作词,一般写“有我之境”的比较多,但并不是说就没有人能够写“无我之境”,这在豪迈杰出的人当中自然能够得到完成。

第四则要写“无我之境”,词人只有在超脱世俗、散淡静谧的心境中才能得到。

要写“有我之境”,词人却必须是在强烈情感的动态作用下,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抒发才能得到的。

所以,前者显得优美,后者显得宏壮。

第五则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限制的。

但如果将它们体现在文学或美术作品当中,必定要遗弃这些联系和限制的地方。

所以说,写实家其实也是理想家。

另外,不管怎么去虚构出一种境地,它所用的这些材料,又必然来自于现实中的自然界,而且其中的构造还必须遵从自然界的法则。

所以说,理想家其实也是写实家呀。

第六则我们所谓的“境”,并非单指景物一种,喜怒哀乐,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境界。

所以,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的,就叫有境界;否则就是无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 国维《人间词话》中的风格论
幸莉莉 (湖北 民族 学院文 学与传媒 学院 湖北恩施 445000)
【摘 要 】风格是 一个时代 、一个 流派或一 个人的文 词 的风 格 也 更 大 气 ,自由 奔 放 。李煜 最 优 秀 的 作 品 多数 作
艺作品 的格调和气派。王 国维在《人 间词话》里 ,论及很 多 于降宋以后 ,也就是他从一个 国君沦 为宋朝 的阶下囚 ,感
而在四十八条里王国维借他人之口即周济评价史达祖词里喜欢用偷这个字这就足够说明他的风格和人品了刘熙载评价周邦彦感情放荡而史达祖意趣贪婪他们主要是由于周史二人的人品低下因此认为其作品的风格也粗俗王国维认为令人解颐可见对于周史两人词的艺术价值还是肯定的并没有简单的把人品强加于词的风格之上
文学 与艺术
第 二卷 第一期
价 ,关 于 我 国 古 代 诗 词 的 风格 方 面 的讨 论 ,有 很 多新 颖 独 西风 消 息 。’虽格 韵 高绝 ,然 如 雾里 看花 ,终 隔一 层 。梅 溪、
到 的观 点值 得我 们 好 好 学 习。
梦 窗诸 家 写 景 之病 ,皆在 一 ‘隔 ’宇。北 宋 风 流 ,渡 江遂 绝 ,
衣》两首词 ,仍然好像隔雾 看花 ,令人感到遗 憾”⑦。姜夔
晚 唐 时 期 五 代 割据 ,政 局 混 乱 ,社 会 动 荡 ,唐 王 朝 逐 和 史 达 祖 、吴 文 英 等 词 人 写 景 的 弊 病 ,都 在 于 一 个 “隔 ”
一 、 词 的 时 代风 格
抑 真有 运 会 存 乎其 间耶 ?”( 王 国维 认 为 姜 夔 的 写景 词 虽
(人间词话 >里 主要评价 了五个时期 的风格 ,晚唐五 然“格调 虽高 ,然 无一语 道着 ”,“觉 白石<念奴娇 ><惜红
代 、南 唐 、北 宋 、南 宋 、明末 清 初 。
表 现 出 时代 的 、民 族 的 和 阶 级 的 属 性 。 从 这 个 可 以 看 出 , 南 唐词 风,比如刘 熙载在<艺概 ·词 曲的 ,是 某 时代 某 流 派 某 人 所 专 有 的。我 们 晏 同叔 得 其 俊 ,欧 阳 永 叔 得 其 深 。 ”这 就 是 说 欧 阳 修 的 词
唐 ,由 于社 会 政 局 和 经济 发 展 的 变 化 ,使 得 每 个 阶 段 的诗 不 失 五 代 风 格 ,而 堂 庑 特 大 ,开 北 宋 一 代 风 气 ”( 是 一 致
都 有 着 专 属 于 那 个 时 代 的风 格 ,是 附庸 于 那 个 时 代 的产 的。北 宋 的 欧 阳修 、秦观 、周 邦 彦 的 词 是 王 国维 所 推 崇 的 ,
不 同的诗词风格 ,具有独到的见解,对我们 学习研 究古代 情 千头 万绪 ,他 抚 昔 思 今 ,满怀 哀 怨 ,心 里 抑 郁 难 抑 ,只 有
诗词有很 高的指导作 用。笔者尝试归纳整理 了王 国维《人 借 助 写 词来 抒 发 自己 的哀 怨郁 闷 ,和 追 忆 昔 日奢 靡 的 君
间词话》里关 于风格 的言论 ,以求探 究并 学习王 国维的风 王 生活 ,所 以这 一 时 期 创 作 的 成 果颇 丰 。这 就 是 时代 社 会
在 小 学 时 学 习诗 词 的 时 候 就 已经 知 道 ,仅 唐 诗 就 可 以按 继 承 了 冯延 巳词 情 致 深 沉 的特 点 ,但 是 欧 阳 修 的 词 还 有
照 社 会 的繁 荣 划 分为 四个 发 展 阶 段 :初 唐 、盛 唐 、中唐 、晚 开 阔 的情 怀 ,豪 放 。 这 就 和 十 九 条里 所 说 的 “冯 正 中词 虽
同 ,又 因 为创 作 时主 题 形 成 的 特 殊 性 和 表 现 方法 的 习惯 迁 ,词 人 风格 也 有 所 转 变 。
性 ,因 而 不 同 的 作 品 便 形 成 不 同 的 风格 ,而 这 种 风 格 往 往
北 宋 前 期 的 词 作 ,大 体 上 仍 沿 袭 了晚 唐 五 代 尤 其 是
出 的格 调 和 气 派 。因 为作 品 是作 家 或 艺术 家创 作 出来 的 , 后 主都 突 破 了 花 间 词 的风 格 。代 表 了 词至 南 唐 时 代 ,风 格
由于 他 们 个 人 出 身 、生 活 经 历 、文 化 教 养 、思 想 感 情 的 不 的 转变 。说 明从 晚唐 五 代 发 展 到 南 唐 时代 ,由于 世道 的变
格 论 思 想 。
的 变化 影 响 了作 家 的风 格 。
【关键词 】风格 ;王 国维;《人 间词话》
十 九 条 里 说 “冯 正 中词 虽 不 失 五 代 风 格 ,而 堂 庑 特
大 ,开 北 宋 一 代 风 气 ”,( 王 国维 认 为 冯 正 中 的 词 气 象 恢
风 格 ,按 照 辞 海 里 的解 释 ,是 “某 个 时 代 、民 族 、流 派 宏 ,是 北 宋 词 风 的 代 表 ,即他 认 为北 宋 词 的特 点 就 是 气 象
的 风 格 ,李 白的 风 格 是 豪 爽超 迈 ,而 杜 甫 的风 格 以沉 郁 为 界”⑤ 。
主 ,即 使 是 同 为 婉 约 派 的 代表 的 李 清 照 是 缠 绵 凄 怨 ,柳 永
三 十 九 条 “白石 写 景 之 作 ,如 ‘二 十 四桥 仍 在 ,波 心
的词则艳丽。王国维的<人 间词话>里 ,对历代 诗词做 了评 荡 、冷 月无 声 。 数 峰 清苦 ,商 略 黄 昏 雨。 “高 树 晚 蝉 ,说
或个人 的文艺作品的特 色。”①也 即某一时代、某一流派、 恢 宏。十 九 条 里 ,冯 延 巳词 虽 然 还没 有失 去 五 代 词 的风 格
某 一个 人 的 文 艺作 品 在 思 想 内容 和 艺术 形 式 方面 所 显 示 特 色 ,文辞 华 美 ,然 而 气 势 恢 宏 ,境 界 开 阔 ,和 南 唐 中主 、
物。宋词则可 以分成 豪放派和婉约派 ,风格 更是迥异,豪 王 国维 认 为 他 们 的 词 是 情 动 于 中发 而 为 词 ,真 实 ,而 且
放 派 气 势 恢 宏 ,婉 约 派 则 儿女 情长 。每 个 作 家 都 有着 自己 “不 隔 ”。 王 国维 评 价 “能 写 真 景 物 、真 感 情 者 ,谓 之 有 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