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精品资料专题07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教学案(教师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变异与进化》说课ppt课件
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答案 A
2.(2015· 海南卷,19)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答案 (1)纯
(2)低频性、多方向性 (3)选择 纯合化 年限越长 矮茎∶中茎∶高茎=9∶6∶1
(4)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染色体变异)
8.(2014· 广东卷,3)某种兰花有细长 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 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 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 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7.(2015· 浙江卷,32)某自花且闭花受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 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 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 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D 、 d , E、 e)控制,同时含有 D 和 E 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 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 合子。 ( 2 )若采用诱变育种,在 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 是基因突变具有 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等分离世代 中 抗病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 手段,最后得到 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据此推测,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 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 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 。请用遗传图 解表示其过程(说明: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 型及其比例)。 【试题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多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分析。意在考查学生 的理解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教案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变异的概念及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实例。
3. 掌握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物进化的相关实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遗传、变异的概念及类型,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难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实例,生物进化的证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抽象的概念。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遗传、变异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遗传与变异:讲解遗传、变异的概念,举例说明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中的普遍性。
3. 可遗传变异的类型:介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生物进化:讲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内在机制。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收集生物进化的相关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探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如种群遗传学、分子进化等。
2. 介绍我国生物进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如澄江生物群、大熊猫演化等。
3. 分析生物进化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如杂交育种、疫苗研发等。
七、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生物进化辩论赛:正反双方就生物进化是否有利于物种生存展开辩论。
八、教学评估:1. 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遗传变异和进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实例。
(2)理解变异的类型,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阐述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生物变异实例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变异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变异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2)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及实例。
(2)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实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变异的图片,如不同颜色的玫瑰花、不同形状的南瓜、不同毛色的兔子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生物的变异。
2、知识讲解(1)变异的概念举例说明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就是变异。
比如,一个人的眼睛颜色可能与父母不同,同一株植物上的叶子形状可能有所差异。
(2)变异的类型①可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例如,基因突变导致的人类镰状细胞贫血,基因重组产生的多种多样的花卉品种,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无子西瓜等。
②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导致,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的变异。
比如,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同一个品种的小麦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产量不同。
(3)基因突变讲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即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通过具体的例子,如人类的白化病、血友病等,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结果。
(4)基因重组解释基因重组的概念,即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以杂交水稻为例,说明基因重组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生物的变异教案
复习生物的变异一. 教学内容:复习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的变异化引起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变二. 学习重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人工诱变的应用,多倍体育种及单倍体育种。
三. 学习过程:(一)基因突变:1. 概念:由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实例:镰刀型贫血症。
2. 结果:形成等位基因。
3. 时期:在DNA复制时——有丝分裂的间期、减数分裂的间期。
4. 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5. 特点:(1)普遍性:各种生物体均可能发生。
(2)随机性:生物体的各个细胞随时可能发生。
发生在体细胞不可遗传给后代,发生在生殖细胞可能遗传给后代。
发生时期越早,对生物个体性状影响越大。
(3)突变率低:(4)多害少利:利、害不是绝对的,依据环境的变化而定。
(5)不定向:变为何种等位基因不确定,并且突变是可逆的。
6. 突变分类:自然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
人工诱变:人为诱发产生的,提高突变率,提供更多的变异性状以便选择。
方法:物理——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化学——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太空技术——特殊环境条件(二)基因重组:1. 时期:减数分裂: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受精作用:不同的精子和不同的卵细胞结合。
2. 意义: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生物个体性状的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为变异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3. 基因工程:不同生物的基因进行重新组合。
比较: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工程DNA复制(间期)有性生殖(减Ⅰ、受精作用)细胞外人为处理等位基因互变非等位基因重组(同种生物)不同生物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三)染色体变异:1.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概念: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7生物的变异与进化教学案含解析
中突变基因表达的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种。
③基因型为,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
(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
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答案】(1)相对显 Aa aa (2)两 AA 1/4 (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4)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5)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25%的该基因纯合子。
型为AA。
(3)由实验1、2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到:AA个体为腹部有长刚毛且胸部无刚毛,Aa个体为腹部有长刚毛,可以得到腹部有长刚毛与A基因有关,但当有两个A基因时,则又会导致胸部无刚毛(4)根据突变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小,由此可以判断突变基因的相对分子长度也应缩短,所以其基因应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现象(5)由于实验2中后代性状分离比和基因型比例相同,所以,如果胸部无刚毛是新的基因突变,则其后代中的新性状胸部无刚毛的个体不可能是占后代比例1/4的纯合子。
14.(山东卷.28)(14分)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
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教案优化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生物的变异》详细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索生物的变异现象,理解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基本特征,并探讨变异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刻理解变异的概念,区分并掌握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主要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变异知识解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引导学生认识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角色,强化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变异的原因解释各种生物现象。
重点:区分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例图片、实物模型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
学具:为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以及探究活动的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自然界中生物变异现象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概念讲解:以生动的语言介绍变异的定义,并细致区分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3. 实例剖析:分析具体的实例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4. 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变异现象,并尝试分析其原因。
5. 变异的意义: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6. 应用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变异现象遗传变异不遗传变异原因基因变异环境因素特点可遗传不可遗传实例农作物农作物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结合实例,说明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 题目:运用变异的知识,解释一个具体的生物现象,如熊猫的黑眼圈的形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思考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调查附近的生物变异现象,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解释。
【苏教版】高考生物总复习必修2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教案
第19讲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考点一 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实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图示中a 、b 、c 过程分别代表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
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a(填字母)过程中。
(2)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碱基对由=====T A 突变成=====A T 。
2.基因突变的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基因结构的改变。
3.基因突变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DNA 复制时(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也可因外来因素影响而随机发生。
4.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连线)类型 举例 引发突变原因(1)物理因素 A .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Ⅰ.影响宿主细胞DNA(2)化学因素 B .某些病毒 Ⅱ.损伤细胞内DNA(3)生物因素 C .紫外线、X 射线 Ⅲ.改变核酸碱基答案 (1)—C —Ⅱ (2)—A —Ⅲ (3)—B —Ⅰ5.基因突变的特点6.基因突变的结果和意义教材 VS 高考1.高考重组 判断正误(1)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2018·江苏卷,4B )( )(2)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与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分布所用核心技术相同(2016·全国卷Ⅲ,2C )( )(3)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 1突变为B 2可能是由于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2013·海南卷,22A 改编)( )(4)在诱导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同时发生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2013·四川卷,1C)()提示(1)×无论基因突变是有利还是有害,均会改变基因频率,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2)×前者应用诱变育种技术,后者应用染色剂着色技术。
(3)√(4)√2.教材·拓展·拾遗(1)(教材P87“内文”拓展)为什么夏天外出人们常涂防晒霜,做X射线透视的医务人员为何要穿防护衣?提示因为紫外线、X射线均会诱发基因突变,从而诱发癌变,故有必要做“防护”。
复习二轮复习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学案
第3讲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内容标准] 1.阐明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阐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及意义。
3.描述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发生癌变。
4.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5.说明自然选择导致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
6.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为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史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7.阐述变异、选择和隔离可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网络构建·理主干][教材细节·全扫描]1.镰状细胞贫血症能够遗传,突变后的DNA分子复制,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带有突变基因的生殖细胞,并将突变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必修2 P81思考与讨论2) 2.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必修2 P81正文)3.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必修2 P82正文)4. 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
(必修2 P83正文) 5.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为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必修2 P83小字) 6.对生物体来说,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体有害。
但有些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利或中性的。
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使生物有可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因此,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必修2 P83正文)7.基因组编辑的CRISPR/Cas9系统包括:作向导的与被编辑的DNA序列结合的短链RNA 和切断DNA双链的核酸酶Cas9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系列教案—生物的变异
2009届生物高考二轮复习系列教案生物的变异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注意:“可遗传”≠可育:三倍体无子西瓜、骡子、单倍体等均表现“不育”,但它们均属可遗传变异——其遗传物质已发生变化,若将其体细胞培养为个体,则可保持其变异性状——这与仅由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由着本质区别。
如无子番茄的“无子”原因是植株未授粉,生长素促进了果实发育,这种“无子”性状是不可保留到子代的,将无子番茄进行组织培养时,若能正常授粉,则可结“有子果实”。
一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基因突变(分子水平)1、定义:指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改变,包括DNA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其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通过观察性状) 如图所示:2、实例: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资料:1910年赫里克医生接诊了一位黑人贫血病患者。
所有治疗贫血病的药物对他无效。
镜检时发现其红细不是正常的圆饼状,而是镰刀形,后称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949年,美国鲍林博士首先意识到,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的异常引起红细胞变形。
1956年,英国科学家英格拉姆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的肽链上,有一处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1)症状:是一种红细胞形状异常(镰刀状)的疾病,由于这种形状的红细胞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导致血液循环异常、内出血、发炎、疼痛;异常的红细胞还容易发生破裂,导致患者缺氧(2)病因:血红蛋白的一条多肽链上的一个AA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3)病因分析:根本原因是碱基对改变(或A变成T),发生在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编码区的外显子区域(4)基因型种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简写为(BB、Bb、bb)Hb A Hb A正常,易感疟疾Hb A Hb S携带者,轻度贫血,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Hb S Hb S患者,严重贫血,在儿童时期死亡例题分析:(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变异育种和进化PPT教案
第110页/共56页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12-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题组训练
2.DNA分子间的变异 一看染色体数目:若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可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确 定是染色体数目的“整倍变异”还是“非整倍变异”。 二看基因位置:若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数目均未改变,某基因从原来的染 色体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应为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 三看基因数目:若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不变,则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结果,属于基因重组。
机①移正常向基两因极纯,合所细以胞产生②的 突变子基细因胞杂的合细染胞色体③组突变成基情因况纯可合能细胞为 1 号和 3
号 和A.、①4 号②1 号组和合B.①时4③号,产、生2的号子和细3胞号是、突2 变号基和因4 杂号合。细其胞中;,11
号和 号和
3 号、2 号 4 号组合时,
产C.生②③的子D细.①胞②是③正常基因纯合细胞;2 号和 3 号组合时,产生的子细
第189页/共56页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20-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题组训练
思维拓展
变异与育种存在的误区 (1)育种原理和育种方法分辨不清,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原理是育种的理论依 据,如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 (2)单倍体育种和花药离体培养相混淆。花药离体培养只能获得单倍体,而单倍 体育种最终要获得正常个体。 (3)不同的育种方法获得的新品种能否遗传的问题。凡是依据基因突变、基因 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原理获得的新品种都是可遗传的,如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的无 子西瓜的“无子”性状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而通过涂抹生长素获得的无子番茄是 不可遗传的变异。
第1290页/共56页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
2.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实质和特点。
3.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
难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实质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内因是什么?(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变异。
2.学习生物变异的概念(1)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教材,了解生物变异的定义。
3.学习生物变异的类型(1)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了解生物变异的类型。
(2)讲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实质和特点。
(3)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生物变异。
4.分析生物变异的意义(1)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变异对生物进化有什么意义?(2)讲解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如提供原材料、促进生物多样性等。
5.课堂实例分析(1)展示几个生物变异的实例,如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基因重组产生的优良个体等。
(2)引导学生分析实例,理解生物变异的实质和特点。
(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介绍生物变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基因编辑、育种等。
7.作业布置(1)熟记生物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
四、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结合实际操作加深对生物变异的理解。
3.适当调整教学节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吸收知识点。
五、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2.辅助材料:生物变异实例、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图片等。
3.网络资源:生物变异相关论文、新闻报道等。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在导入环节,可以这样设计对话: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内因,那么你们知道是什么推动了生物进化吗?生:是遗传和变异。
师:非常好。
那么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生物的变异。
你们对变异有什么初步的认识呢?(2)在学习生物变异的概念时,可以这样进行对话:师:请大家翻开教材,阅读关于生物变异的定义,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高中生物变异进化讲解教案
高中生物变异进化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变异进化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部分;2.掌握生物变异的概念和形式;3.了解生物变异进化的意义和影响;4.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1. 生物变异的概念和形式;2. 生物变异进化的意义和影响;3. 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1. 生物变异的概念和形式;2. 生物变异进化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变异进化的重要性;2.讨论互动: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展开思维碰撞,积极参与教学过程;3.图表演示:借助图片、图表等视觉工具,生动展示生物变异进化的过程和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或展示有关生物变异进化的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二、学习生物变异的概念和形式(15分钟)1.讲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2.介绍生物变异的形式,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三、探讨生物变异进化的意义和影响(20分钟)1.讨论生物变异进化对生物种群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性;2.分析生物变异进化在物种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
四、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15分钟)1.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引导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2.讨论变异进化对生物种群遗传的影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进化的机制。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生物变异进化在未来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馈:1.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对生物变异进化的理解;2.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帮助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改进。
教学资料:1.生物学教科书;2.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3.案例分析等相关资料。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教师观察和评价学生对生物变异进化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收获,以便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案精选:高三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教学设计
四、基因频率的计算
例题5、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交换过程示意图(左:交换前的染色体;右:交换后的染色体)
A.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4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
B.若不考虑该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那么该生物产生的配子有2种基因型
C.若上图是该生物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由它产生的配子类型有4种
D.若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减数分裂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
。
随堂练习:
1、一个色盲女人和一个正常男人结婚,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此染色体畸变是发生在什么之中?如果父亲是色盲,母亲正常,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假如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色盲,则此染色体变异发生在什么之中?其中正确的是( )
A.精子、卵、不确定B.精子、不确定、卵C.卵、精子、不确定D.卵、不确定、精子
2、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①杂交育种②基因工程③诱变育种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右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其抗性的产生是由于基因上的密码子发生了改变
C.其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228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中的A被G代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考纲解读】(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Ⅱ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Ⅰ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Ⅱ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Ⅰ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Ⅱ (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Ⅱ 【知识网络构建】【重点知识整合】一、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判断 1.生物变异的类型2.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项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适用范生物 种类 所有生物自然状态下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生物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围方式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交叉互换、自由组合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原因DNA复制(有丝分裂间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过程出现差错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内外因素影响使染色体结构出现异常,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开出现异常实质产生新的基因(改变基因的质,不改变基因的量)产生新的基因型(不改变基因的质,一般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的量)基因数目或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不改变基因的质)关系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基因重组提供原始材料。
三种可遗传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1)理清基因突变相关知识间的关系(如下图)(1)(2)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突变间接引起密码子改变,最终表现为蛋白质功能改变,影响生物性状。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隐形突变等情况也可能不改变生物的性状。
(3)基因突变对子代的影响若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则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生殖将突变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则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
4、理清基因重组相关知识间的关系(如下图)。
5、染色体变异(1)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可以通过观察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染色体的形态进行判断(2)其中相互易位与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要注意区分,易位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发生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
染色体数目变异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也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选择中期细胞观察。
(3)染色体组数的判定染色体组是指真核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几条: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但源于同一个祖先种。
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该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6、染色体组和基因组a.有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组包括一个染色体组的常染色体加上两条性染色体。
b.没有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组与染色体组相同。
7、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多倍体由合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属于单倍体还是三倍体,要依据其来源进行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二、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常见的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项目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常用方法①杂交→自交→选优→自交;②杂交→杂种辐射诱变等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加倍,得到纯合体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优点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可提高变异频率或出现新的性状,加速育种进程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器官巨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具有不定向性①技术复杂;②与杂交育种相结合适用于植物,在动物中难于开展新品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①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
②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其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③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可用单倍体育种方法。
④若要提高品种产量,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可用多倍体育种。
⑤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可用诱变育种。
⑥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如土豆、地瓜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
2、动、植物杂交育种中应特别注意语言叙述:植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通过逐代自交的方法;而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不通过逐代自交,而通过双亲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间交配,选F2与异性隐性纯合子测交来确定基因型的方法。
三、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1).定义法:根据定义,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2).不同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若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若某基因只出现在X染色体上,则:(3)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3)已知AA或aa的基因型频率,求A或a的频率经常用到开平方的方法。
即:A(a)=(对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的伴性遗传除外)(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设一对等位基因为A和a,其频率分别为p与q(p+q=1)。
亲代AA和aa自然交配后F1具有AA、Aa、aa三种基因型,其频率如下列公式:p(A)+q(a)=p2(AA)+2pq(Aa)+q2(aa),即AA的基因型频率为p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pq,aa的基因型频率为q2,产生A配子频率为:p2+1/2×2pq=p2+pq=p(p+q)=p,产生a配子频率为:q2+1/2×2pq=q2+pq=q(p+q)=q。
可知F1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上式揭示了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使用它时,种群应满足以下5个条件:种群大;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没有新基因加入;没有自然选择。
满足上述5个条件的种群即处于遗传平衡。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
基因库代代相传,得到保持和发展。
(2)种群中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3)不同的基因在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是不同的。
(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3、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
其中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
(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3)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4)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
(5)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2)自然选择淘汰不利变异,保留有利变异。
(3)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即导致生物朝一个方向缓慢进化。
5、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种群物种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单位。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范围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由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种生物的许多种群组成判断标准种群具备“两同”,即同一地点,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联系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如同一种立于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中,形成一个个彼此呗陆地隔离的种群;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能成为不同的亚种(或品种)。
进而形成多个新物种。
6、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判断例1、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变式探究】2008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B.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值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变式探究】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考点二、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例2、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
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 ( ) 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B.用被γ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变式探究】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
请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________幼苗。
(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_______,获得纯合_______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进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如果_______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
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等知识,同时考查了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和遗传规律的应用。
花药离体培养是单倍体育种的基本手段,γ射线具有诱发基因突变的能力,体细胞突变一般经过无性繁殖才能保留该突变性状,所以需要运用组织培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