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淮阳中学化学组夏伟
• 分类的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 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
简单分类 的方法 单一分类 法 树状分类 法 交叉分类 法
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树状分类法
金属单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 纯净物 钅(汞)
物质
混合物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一元碱
二元碱
弱碱:其他
多元碱
盐的分类
按阳离子分 按阴离子分 按组成分
钾盐: 钠盐 铵盐 钡盐
碳酸盐 硝酸盐 硫酸盐 盐酸盐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复盐
氧化物的分类
按组成元素分 按阴离子分
金属氧化物:CuO、Fe2O3、 Na2O 非金属氧化物:CO、P2O5、 H2 O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工业
金属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
Fe、Cr、Mn
其他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
其他
酸的分类
是否含氧
含氧酸: H2SO4、HNO3、 H3PO4、H2CO3 无氧酸: HCl、H2S
提供氢离子 数目
一元酸:HNO3、 HCl
强弱
强酸:H2SO4、HNO3、 HCl、HBr、HI、HClO4
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3、HCl
二元酸: H2SO4
弱酸:H2CO3、H3PO4
不挥发性酸:H2SO4
多元酸: H3PO4
碱的分类
是否溶于水
可溶性碱:NaOH、 KOH、Ca(OH) 2、 Ba(OH)2、NH3· H2O 难溶性碱:Cu(OH)2、 Mg(OH)2、Fe(OH) 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考点 1物质的组成1.元素:具有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4.离子是带电荷的。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二、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1H、2H、3H 3 种原子,即 3 种核素。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概念数相同,数由同种元素组成分子式相同,结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不同的原子(核素)的不同不同的化合物相差一个或多个-CH2的化合物化学式元素符号表示不同元素符号相同,相同不同分子式不同对象原子单质化合物化合物举例1H、2H、3H03、02 P(红磷)正丁烷异丁烷苯和苯的同系物P4(白磷)考点 2物质的分类一、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无固定的熔、沸点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

注意:分子式为 C5H10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1)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 O2、O3。

由不同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如12C 和13C 组成的石墨是纯净物。

(2)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①NaHSO4、CuSO4、NH4Cl 的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②Na2CO3、NaHCO3的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三、氧化物的分类酸性氧化物: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氧化物注意: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O2 不是酸性氧化物。

四、酸和碱的分类酸:碱:五、盐的分类六、电解质及其分类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注意:CO2、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它们是非电解质。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H2SO4、NaOH(酸碱)——腐蚀品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ⅰ)Na2CO3在BaCl2之后;(ⅱ)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 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三、离子的检验: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a2++SO42-=BaSO4↓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Ag++Cl-=AgCl↓。

③CO32-:(用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必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NH3、大多数有机物)3、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部分盐、活泼金属氧化物)4、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酸、弱碱、水)5、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6、SO2 、NH3 、CO2 、NO2等的水溶液虽然可以导电,但电导电的离子不是其自身产生的,故这些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7、金属单质(或石墨)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溶液导电是因为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知识点二离子方程式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可以拆成离子形式的有:六大强酸(H2SO4,HCl,HNO3,HBr,HI,HClO4)、四大强碱(KOH,Ca(OH)₂微溶,NaOH ,Ba(OH)2 )、可溶性的盐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全能溶于水中间,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酸盐类多不溶,易溶只有钾钠铵,碱类能溶钾钠钙钡铵,诸酸多溶解,硅酸不在内。

②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若为澄清溶液拆成离子,若为悬浊液写化学式;若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并且加沉淀符号;③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如NaHCO3能拆成Na+和HCO3-;而强酸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要拆开写,NaHSO4要拆成Na+ 、H+ 和SO42-。

④氨水作为反应物,书写成NH3·H2O;氨水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在浓溶液中生成,则书写成NH3↑+H2O,若无加热条件或在稀溶液中生成,则书写成NH3·H2O。

2、“六查”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①“一查”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而不生成Fe3+。

②“二查”“===”“⇌”“↓”“↑”是否使用恰当。

③“三查”电解质拆分是否正确。

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第一节: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化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就是物质的量,而物质的量是使用摩尔(mol)来表示的。

如果我们拿一摩尔的物质,它的质量就是我们所定义的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

第二节:分子式和结构式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当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方法,而结构式则更加详细地展示了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结方式。

通过分子式和结构式,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分子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摩尔质量与理论计算通过摩尔质量的概念,我们可以进行理论上的计算。

例如,知道了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我们就可以通过称量来确定实际的质量。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精确测量化学物质的摩尔质量,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数据。

第四节: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而化学方程式则是将化学反应以化学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对质量关系。

第五节: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电子的转移,其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可以了解到电子转移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物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任何化学反应中,质量都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进行化学计算,例如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质量比例等等。

第七节:浓度和溶液的稀释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与溶剂或溶液总体积之间的比值。

通过浓度,我们可以量化地了解溶液的性质和浓度的变化。

而溶液的稀释则是指通过增加溶剂的量来减少溶质的浓度,这样可以改变溶液的性质和浓度。

结尾: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的知识点涵盖了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分子式和结构式、摩尔质量与理论计算、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浓度和溶液的稀释等内容。

必修1化学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修1化学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修1化学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Fe(oH)3胶体的制备: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一、钠1.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1)物理性质有哪些?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 ★(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②加热条件下:2Na+O2 Na2O2★(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④钠与盐的反应(钠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单质)如: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不能,2Na + 2H2O = 2NaOH + H2↑ , 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一般规律:钠与酸溶液反应时,钠直接与溶液中的酸反应,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但当钠与其它盐溶液反应时,一般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看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否与原溶液中的溶质反应!(3)钠的保存方法是什么?①钠必须保存在隔绝空气和水的环境,实验室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②钠着火的处理?用干燥的砂土扑灭(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5)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2Na + Cl2↑2.钠的化合物(1)氧化物Na2O Na2O2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物质种类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氧元素价态-2 -1生成条件4Na+O2==2Na2O 2Na+O2∆Na2O2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O2↑+2H2O稳定性不稳定: 2Na2O+O2∆2Na2O2稳定提示:Na2O2与H2O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Na2O2+ 2H2O = 4Na+ + 4OH- + O2↑实质: Na2O2+ 2H2O = 2NaOH + H2O22H2O2= 2H2O + O2↑实验现象:产生气泡,试管壁发烫,溶液(滴加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注意:与H2O、CO2的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是过氧化物Na2O2的用途:做漂白剂(强氧化性漂白),呼吸面具或潜艇中的供氧剂。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分散系
分散系
溶液(<1 nm) 胶体(1~100 nm) 浊液(>100 nm)
科学探究 (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胶粒运动
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胶粒带电荷
胶体的介稳性和凝聚现象
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
(1)加入电解质溶液 (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的胶体 (3)加热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常见胶体 烟、云、雾 、有色玻璃、淀粉溶液、豆浆、蓝黑墨
水、牛奶、血液、黄河水、大气中的飘尘、工厂废气 中固体悬物、矿山开采的粉尘、纺织厂或食品厂弥漫 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纳米材料等
化铁胶体的烧杯,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
象。并完成下列表格:
硫酸铜溶液
光束氢照氧化射铁胶时体 的现象
Fe(OH)3胶体
有光亮通路
CuSO4溶液
无光亮通路
产生的原因----光的散射
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
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 灯光射入暗室形成的光柱
胶体的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
光的散射
胶体的运动学性质----布朗运动
分散系 分散质 主要 粒子大 特征 小
能否通 能否通 过半透 过滤纸

举例
溶液 <1 nm
稳定 均一

能 NaCl溶液
胶体
1~100 nm
介稳定 均一
不能

豆浆、牛奶 墨水、血液

人教版 高中 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人教版 高中 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溶液或水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B.煮沸的蒸馏水C.NaOH浓溶液D.NaCl浓溶液第二节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如:Al2(SO4)3=2Al3++3SO42-二、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难电离物(如水、弱酸、弱碱)。

②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离子的价态发生变化。

(如Fe放入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6.两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 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这样可以克 服依据单一标准对物质分类的局限性。
②举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Na2CO3进行分类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钠盐 Na2CO3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碳酸盐 按其溶解性来分类,属于易溶性盐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 1 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图1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图2
图书馆使用分类法对书籍进行分类
当你走进大型商场的时候,会很顺利地购买到自己称心 如意的商品;当你走进图书馆的时候,会很快借阅到自己需 要的书籍,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总是把大量 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所谓分类,就是根 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研究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 的逻辑方法。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种物质,请 思考一下,我们是如何对其进行分类的?分类的依据是什 么?
在不同的物质和它所属的类别之间进行连线 某些盐的交叉分类
某些碱的交叉分类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 ①化合物的树状分类
②石油加工产品及其用途的树状分类
7.分类法的应用 分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科学方法,合理的分类可以帮助 我们对事物的处理举一反三,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 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要比死记硬背强多了!
(2)由于科学分类系统反映了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联系,因 而可以根据系统的特性推出某些未被发现的事物的性质,进 而为科学预见奠定基础。
3.分类的主要规则 (1)每次分类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 (2)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 (3)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知识点(1)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知识点(1)

一、填空题1.已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MnO2+4HCl(浓)ΔMnCl2+Cl2↑+2H2O,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MnO2+4HCl(浓)ΔMnCl2+Cl2↑+2H2O(3)有一种“地康法”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①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工业生产中常用氨气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Cl2泄漏。

若Cl2有泄漏,可以观察到有大量的白烟(为NH4Cl固体生成,同时会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1)在标准状况下,4g H2、11.2L O2、1mol H2O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

(2)实验室常用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mL、质量分数为36.5%。

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mol·L-1;若20 g 密度为 d g/mL 的硝酸钙溶液里含 1g Ca2+,则3NO 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1(3)容量瓶上除标有规格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4)在标准状况下①4.48L CH4②6.02×1022个HCl分子③10.2g H2S ④0.15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的关系是(用序号填空):a.体积:___________ b.密度:_________ c.质量:____________ d.氢原子个数:_________(5)18g水中溶解________g的NaOH才能使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离子。

(6)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

再和酸反应。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题组训练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1.实验室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然后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
油,再用小刀切开观察。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不能得出的钠的物理性质是( B )
A.钠在常温下是固体 B.钠的熔点很低 C.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D.金属钠很软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研习二 氯化钠和过氧化钠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自读教材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一、氧化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____白__色______;状态:__粉__末__状__固__体____。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2.化学性质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7.(2021·南京检测)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钠单质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铁单质 B.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能说明钠的熔点低,且与水反应放热 C.钠与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实质是钠与 H2O 的反应 D.将 4.6 g 金属钠投入 95.4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 8%
C.过程④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D.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是 NaOH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5.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B )
A.煤油
B.干燥的沙土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
解析: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因此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 通常用细沙灭火。
解钠的主要性质。
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
2.了解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019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019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1)表达式:V =Δc /Δt(2)单位:mol/(L·min)或mol/(L·s)3、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1)测定原理:利用与化学反应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相关的可观测量进行测定。

(2)测定方法①直接观察测定: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等。

②科学仪器测定: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本身有较明显的颜色时,可利用颜色变化和显色物质与浓度变化间的比例关系测量反应速率。

4、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1)公式法:v =Δc Δt =Δn V Δtv (反应物)=-Δc反应物Δtv (生成物)=Δc生成物Δt (2)运用同一反应中“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m A +n B===p C +q D,v (A)=-Δc A Δt,v (B)=-Δc B Δt,v (C)=Δc C Δt,v (D)=Δc D Δt,且有:vA m=v B n=v C p=v D q。

(3)“三段式”法①求解化学反应速率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转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计算:反应:m A(g)+n B(g)=p C(g)起始浓度/mol·L -1:a b c 转化浓度/mol·L-1:xnx m px m 某时刻(t s)浓度/mol·L -1:a -xb -nx mc +px m再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式求算:v (A)=x tmol·L -1·s -1;v (B)=nx mtmol·L -1·s -1;v (C)=px mtmol·L -1·s -1。

高一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复习要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复习要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复习要点高一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复习要点在期中考试来临之前再来复习一下要点吧!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整理了高一化学第二章复习要点,希望你可以掌握。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 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3)、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反应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B、反应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C、反应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化学必修1第二章基本知识总结

化学必修1第二章基本知识总结

化学必修1第二章基本知识总结化学必修1第二章基本知识总结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总结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分类的方法1、交叉分类法:2、树状分类法: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起容纳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2、分散系的分类①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可分为9种分散系。

(参照课本第26页图2-4)②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3、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外观实例分溶液均一、透明食盐水糖水CuSO4溶液<1nm离子、分子胶体均一、透明Fe(OH)3胶体淀粉液体墨水1~100nm多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浊液不均一、不透明泥水混合物油水混合物>100nm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直径组成能否透过滤纸能否透过半透膜稳定性散质粒子三、胶体的概念及性质1、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2、胶体的性质①丁达尔现象: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现象。

应用:利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②电泳:由于胶粒带有电荷,所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就会向某一极(阴极或阳极)做定向移动。

这种运动现象叫做电泳。

应用:冶金厂的大量烟尘可用高压电除去,就是利用了胶体电泳的这一性质。

第二节离子反应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3、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解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4、电离方程式: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请你动手做一做】写出HNO3H2SO4HClNaOHBa(OH)2KOHKClNa2CO3NaHCO3K2SO4KHSO4的电离方程式5、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①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1②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③盐: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请你做一做】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MgCl2晶体B、NaCl溶液C、液态HClD、熔融的NaOH2、下列物质:Fe、O2、Na2SO4固体、乙醇、HNO3、干冰、熟石灰、生石灰、CH4、NH3,其中,①是电解质,②是非电解质,③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法: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及其组成
①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②组成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系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2.分散系的分类: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Ⅱ)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

对比如下:
3.胶体(牛奶、豆浆、墨水、血液、果冻、 蛋清、胶水)
Ⅰ)胶体的分类: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Ⅱ)Fe(OH)3胶体的制备
[实验步骤]取一烧杯,加入25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1~2mL 。

继续煮
沸,待液体呈红褐色后,立即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实验现象] 液体由黄色变成红褐色,且澄清透明。

[实验结论] FeCl 3+3H 2O = Fe(OH)3(胶体)+3HCl 4.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实验步骤] 用光束分别照射Fe(OH)3胶体和CuSO 4溶液
[实验现象] 在于光束垂直的方向看到Fe(OH)3胶体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CuSO 4溶液中无光现象 [实验结论] a)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① [科学探究3:胶体的净化]
5.胶体介稳性的原因
主要原因:胶粒吸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易聚沉。

次要原因: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 6.胶体的聚沉
[实验步骤] 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 [实验现象] 有沉淀析出
[实验结论] 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胶粒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析出 能促使溶胶聚沉的外因有①加电解质(酸、碱及盐)、②加热、③加带相反电荷的微粒。

7. 胶体的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实验步骤] 在盛有红褐色Fe(OH)3胶体的U 形管的两个管口处插入一个电极,通直流电 [实验现象] 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 阳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浅。

[实验结论] 红褐色的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流作用下向阴极移动 8.胶体的应用
① 盐卤点豆腐 ② 肥皂的制取分离 ③ 明矾、342)(SO Fe 溶液净水 ④ FeCl 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⑤ 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⑥ 水泥硬化 ⑦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⑧ 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