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改善心肌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合集下载

针刺抗心肌缺血实验研究进展

针刺抗心肌缺血实验研究进展

G MP一10含量显著下降 , 4 二者呈显著 负相关 。以上结果提示 ,
针 刺 可 以 减 轻心 肌 缺 血再 灌 注 损 伤 的程 度 ,对心 肌 细 胞 有 良好
的 保 护 作用 。 3 针 刺 对 心 肌缺 血 生物 活 性 物 质 的 改变
1 针 刺对 心肌 缺 血 能量 代谢 、 微 结 构 及 细 胞 凋 亡 的改 善 超
量 显 著 升 高 ,使 T K 比值 趋 于 正 常 ,改 善 缺 血 心 肌 组 织 的 损 /
氏等 [发现 , 6 1 电针 内关可提高三磷酸腺苷含量 , 从而改善心肌功
能 , 较 预处 理 水 平 为低 , 示 针 刺 对 心 肌 缺 血 的保 护 作 用 其 作 但 提 用机制可能与腺苷酸的参与有关 , 由腺 苷 酸 降解 产 生腺 苷 , 而 从 对心脏发挥内源性保护作用。 田 氏等 …发 现 , 型 组 出现 典 型 的心 肌 细 胞 凋 亡 峰 , 亡 率 模 凋 明显 升 高 , 刺心 包 经 穴 组 的凋 亡 率 有 明显 降低 , 模 型 组 比较 针 与 差 异 显 著 , 示 针 刺手 厥 阴 经穴 能 有 效 地 抑 制 心肌 细胞 的凋 亡 , 提 从 而 减 轻 细 胞 凋 亡 导 致 的 心 肌 损 伤 。其 采 用 免 疫 组 化 方 法 分 析
本正常 , 嵴数 目增 多 , 多 数 呈 板 层 状 形 态 , 见部 分 轻 度水 肿 ; 大 仅
其结果表 明,电针手厥阴经穴可 明显减轻线粒体超微结构 的病
理变化 , 在一 定 程 度 上 对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心 肌 起 到 保 护 作 用 。 林
不饱和脂肪酸 ;G P P F 是 G合成 的中间产物 , 在对心血管 的作用 方面 , 能使心率增快 , 收缩增强 , 并能直接作 用于血管平滑肌而 舒张微 动脉 , 使局部血流量增加和血压下降 。 氏等[ 林 1发现 , 2 J 电

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CK、CK-MB影响的研究

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CK、CK-MB影响的研究
条件 : 空调房 间 , 温度 1 ~2 ℃, 8 4 相对 湿 度 6 o~7 %。 0
2 方法
有 。异 丙 肾上 腺素 可 引 起 大 鼠心 肌 缺血 , 模 后 的血 成 流动力 学和 心肌代 谢 的改变 与冠 心病 患 者心肌 缺血 时
有某 些相 似之 处 。 因此 , 实验 通 过 异 丙 肾上 腺 素 引 本
SR C C国药 集 团 化 学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 号 : 货 3 112 , 号 LtN .2 00 1 ; 酸 异 丙 肾 上腺 素 0 92 8 批 o. o T 07 3 9 盐
由上 海禾 丰制 药 有 限公 司生 产 , 准 文 号 : 批 国药 准字
疗组 1 只 , 白组 、 0 空 模型组每天灌 胃生理盐水 , 治疗组 每天针刺、 通电( 如上法)连续 1 d 于第 1 d , 0 , 0 治疗后
摘 要: 目的 : 察针刺预 处理对 盐酸异 丙 肾上腺 素 所致 的大 鼠缺 血心肌 的保 护作 用 。方法 : 3 大 观 将 0只
鼠随机 分 为 3组 : 白组 、 空 模型 组、 电针 治 疗组 , 白组 和模型 组每 日灌服 生理 盐 水 1  ̄ /g针 灸治 疗 空 0n/ k, 组针 双心俞 穴 , 电 , 通 连续 波 , 率 10H / i,0mn 日 1 , 疗 1 频 2 zmn2 i, 次 治 0日。末 次治 疗 结束 3 i , 0mn后 将
制。
1 材料
22 实验 分组及 模 型 制备 治疗 前 大 鼠先做 心 电图 . 检查 , 弃去 S —T段 、 T波有异 常 改变 者 和心 律失 常 者 , 将 3 大 鼠随机 分 为 空 白组 1 、 模 组 1 、 0只 0只 造 0只 治

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

例如,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中医药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中药方剂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比如,经典方剂丹参饮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现代研究发现,丹参饮中的丹参、檀香、砂仁等成分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再如,炙甘草汤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其具有益气滋阴、补血复脉的功效。

方中炙甘草、人参、大枣等可以益气健脾,生地、麦冬、阿胶等滋阴养血,桂枝、生姜温通心阳,诸药合用,共奏养心复脉之功。

除了中药方剂,中医的针灸疗法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也有一定的效果。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例如,针刺内关穴可以调节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降低心率,改善心肌缺血。

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减轻西药的副作用。

长期服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西药,如降压药、降脂药等,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

而配合使用中药,可以减轻这些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医药还注重对患者的整体调理。

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存在心理压力大、睡眠质量差等问题。

中医通过情志疗法、中药调理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睡眠,从而促进病情的恢复。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案例不胜枚举。

有一位患有冠心病多年的患者,经常感到胸闷、胸痛,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经过中医的辨证论治,给予活血化瘀、通阳散结的中药方剂,并配合针灸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检查也有了明显改善。

针刺疗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针刺疗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针刺疗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张宇1,淡一航1,王婷1,牛小伟2,白明21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00;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甘肃省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摘要:冠心病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亟需更多简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远期预后。

目前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疗法可通过改善心肌微循环、调节心肌酶和保护性受体表达、调节神经元活性、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与自噬等途径发挥心脏保护效应,从而对冠心病起到治疗效果。

针刺疗法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与标准西医治疗结合,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远期预后,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

深入研究针刺疗法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机制,对于减少冠心病急性发作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针刺疗法;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3.024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3-0093-04冠心病往往是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血管内脂质沉积于冠状动脉内皮,引起管腔狭窄和阻塞,造成冠脉血流与心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脏疾病[1]。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在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疾病的进展,心脏功能进行性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

针刺疗法是运用中医理论,将针刺用于疾病防治的一种方式,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具有温通经脉、散寒驱邪的功效。

针刺疗法的历史悠久,汉代《说文解字》所言“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为玉,可以为箴”,说明在石器时代人们就以石制针进行针刺治病[3]。

随着人类智慧与工艺的发展,针具由石针、骨针、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发展到现代的不锈钢针,后又出现电针,均可刺激穴位,发挥针刺疗效的目的。

针刺内关穴治疗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

针刺内关穴治疗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第15卷第6期 World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andWesternMedicine 2020,Vol 15,No 6·综述·DOI:10.13935/j.cnki.sjzx.200647基金项目: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青年科研基金(2017-q3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518503)作者单位: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100038;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通信作者:荣培晶,Email:drrongpj@163.com针刺内关穴治疗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石力1,2 方继良3 陈媛媛3 吴华芹3 宋庆桥3 荣培晶2【摘要】 心肌缺血性疾病(IHD)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针刺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西医治疗共同起到协同治疗作用,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本文对近年来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在药物及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内关穴治疗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隐匿性心肌缺血,其疗效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药物及手术治疗。

基础研究也证实,针刺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慢性心肌缺血均具有改善效应。

另外,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与心肌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章总结了针刺内关穴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关键词】 心肌缺血;针刺;内关穴;述评【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心肌缺血性疾病常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

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心肌细胞坏死,心肌组织纤维化,心室重构,最终导致心功能下降,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环境的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肌缺血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

中医针灸穴位现代研究

中医针灸穴位现代研究

2017—9—30经穴现代研究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曲泽艾灸曲泽穴可以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得心搏量、心搏指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动物实验提示,针刺“曲泽"、“膈俞",对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有抑制损伤发展得作用,使心电图ST段升高受到抑制,并且起针后ST段电位有自然下降趋势。

表明针刺“曲泽”等可加速动物缺血性心肌损伤得恢复过程,有保护心肌得作用。

动物实验,针刺“曲泽”,其神经分布在脊髓,为颈6-胸1与肌皮神经与桡神经传入有关。

ﻫﻫ郄门穴研究经穴现代研究之一。

针刺郄门穴对心脏功能有调整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针刺“郄门”、“胃俞”,能促进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得恢复,心电图得ST、STaVF段升高不显著,起针后ST段恢复亦较快。

临床观察,针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得郄门穴,用传统针刺手法激发循经感传,有得过肘,有得达胸前区、此时观察心动阻抗微分图,结果表明,感传达胸前区者,心血管功能即时疗效显著提高。

针之也可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增强。

针刺郄门穴也有调整肺功能得作用。

在开胸手术中,针刺郄门穴瞧到手术侧虽有开放性气胸存在,肺脏萎缩;但动脉血氧分压升高,不致缺氧。

仅二氧化碳有不同程度得升高,即郄门穴可以调整血氧饱与度。

临床研究表明,郄门穴对胸部手术有显著得镇痛作用、在二尖瓣扩张中,应用三阳络透郄门,具有良好得针麻效果。

镇痛作用得强弱与针刺得刺激量强弱有关,以电脉冲输出强度较大者效果好。

ﻫ间使穴研究ﻫﻫ经穴现代研究之一。

针刺间使穴对心脏功能有显著得调整作用、临床实验表明,针刺冠心病患者得间使穴,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心电图,使左心室舒张期终末压降低、电针间使、内关穴,可使冠脉流量与心肌血氧供应量增加,冠脉阻力、心肌氧提取率降低,最大冠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值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从而改善、调整心肌对氧得供求失衡,有利于濒危区缺血心肌损伤程度得减轻,减少心肌坏死区。

针刺郄门穴对心肌缺血大鼠作用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

针刺郄门穴对心肌缺血大鼠作用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

针刺郄门穴对心肌缺血大鼠作用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蒋莉娅;黄继人;诸静芬;戴建良;张卫东【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郄门穴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针刺郄门及合谷穴后的各组指标变化.结果:针刺治疗后,郄门和合谷组心脏动力学指标均改善(P<0.01),两者血浆NO均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心肌细胞中Bcl-2/Bax比值升高(P<0.01),且郄门组改善均较合谷组显著(P<0.05).结论:针刺郄门穴可改善心脏动力学指标,增加血浆NO释放,并通过调节Bcl-2和Bax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19)004【总页数】4页(P439-442)【关键词】郄门穴;针刺;心脏动力学;一氧化氮;合谷穴;凋亡【作者】蒋莉娅;黄继人;诸静芬;戴建良;张卫东【作者单位】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无锡 214002;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江苏无锡214041;无锡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无锡 214001;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江苏无锡214041;无锡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无锡 21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31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缺血性心脏病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其中冠状动脉梗塞引起的心肌缺血是缺血性心脏病中最重要的致死原因。

心肌缺血可以启动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过程,导致心脏功能障碍。

冠脉梗塞后尽早对缺血区进行有效的血液再灌注,是减少心肌细胞死亡、改善心脏功能惟一有效的方法。

中医治疗经验提示,针刺郄门穴可稳定心律、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但其机制临床却少见报道。

研究[1]表明,电针郄门穴可明显减慢室性心动过速模型大鼠的心率,升高其血浆中一氧化氮(NO)含量,其可能机制是电针郄门穴通过抑制心脏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增加NO的释放,最终减慢心率。

针灸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

针灸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

针灸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卢森堡国家健康研究中心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佰瑞福世联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宁教授、医学博士针灸学是中国独创的一种治疗体系,是中医最主要的非药物疗法。

其特点是:针灸对多个功能系统均有调节作用,能够发挥比药物更符合生理规律的调控效应,其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

1、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针刺产生的镇痛效应可分为局部镇痛和全身性镇痛。

在同神经节段水平,针刺只要能兴奋穴位的A类纤维就有明显的镇痛效应。

其机制为粗纤维的传入在脊髓对痛敏神经元起抑制作用,从而关闭了伤害性信息向高位脑中枢传递的闸门。

也就是说,针刺只要激活较粗的传入纤维就能产生节段性的镇痛效应。

针刺引起全身各部位的镇痛效应,是因为针刺激活了机体的抗痛系统。

只有较强的针刺激,在Aδ类或/ 类传入纤维能被兴奋时,才能有效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的有关结构,并在临床和实验条件下已观察到了明显的广泛性镇痛作用,从而揭示了局部与全身性镇痛作用的机理。

2、针刺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的研究人类的许多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过敏性疾病(哮喘)、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等,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而针灸对这些疾病都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由于这些疾病的表现大多以数个脏器或多个功能系统受损,针灸经络的特异性联系不很明确。

因此,针灸经络的作用还涉及到整体非特异调节效应,这种效应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发挥治疗作用。

例如:海洛因依赖者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

在女性患者,99.8%月经异常,尤以闭经或周期延长为多见。

海洛因依赖者对免疫系统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包括非特异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刺调整其免疫功能,对海洛因依赖女性患者药物戒断和月经功能恢复,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经、穴—脏腑相关机制的研究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常常可在穴区皮下触到结节状或条索状物,这些现象常与内脏的某些病理变化有关。

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实验方法1.动物分组: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MI/R 组)、电针组(EA组)和电针预处理组(PEA组),每组10只。

2.建立大鼠MIRI模型:使用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法,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的分叉处进行结扎,持续60分钟,随后复流120分钟,使大鼠产生缺血再灌注损伤。

3.针刺操作:EA组和PEA组大鼠分别在“神门”和“丰隆”两穴位上进行电针治疗。

PEA组在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前,进行7次电针预处理治疗,每天为一次,持续7天。

针灸持续30分钟,电针强度为2-3mA,频率为20Hz。

4.实验指标:观察四组大鼠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等指标变化。

实验结果1.血清cTnI含量:MI/R组cTnI含量明显高于NC组,EA组和PEA组cTnI含量显著低于MI/R组。

2.SOD活性:MI/R组SOD活性显著降低,EA组和PEA组SOD活性显著高于MI/R组。

4.心肌组织超微结构:MI/R组心肌组织出现严重的坏死和异型界限,EA组和PEA组心肌组织坏死程度较轻。

实验分析本研究发现,针灸预处理可显著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中电针预处理效果最佳。

具体表现为:缩小梗死面积,降低cTnI含量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改善心肌超微结构。

研究表明,针灸预处理可能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改善微循环等机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此外,针灸预处理还可以调节一系列心血管相关因子,如冯坦马素、一氧化氮、内皮素、细胞因子等,对心脏功能产生保护作用。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电针预处理可以显著保护大鼠心肌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中心肌损伤指标和心肌超微结构改善效果最佳。

针灸预处理可能通过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微循环等多种机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这些发现为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研究进展心脏病作为近年来世界各国最常见的致死疾病之一,早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

传统的西医药疗法在心脏病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副作用和局限性也不可忽视。

相对而言,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之一,对于心脏病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前景。

本文将围绕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研究进展展开探讨。

一、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基本原理中医药治疗心脏病注重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通过调理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心脏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心气不足、血瘀、痰湿等因素导致。

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艾灸等,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改善心脏病的症状和病情。

二、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发现,某些中药具有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脏血液循环的功效。

例如,桂枝、草果等中草药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血液供应;丹参、山楂等中草药则具有抗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另一方面,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脏病治疗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调节心脏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问题。

三、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研究难点与挑战然而,中医药治疗心脏病仍然面临着一些难点和挑战。

首先,中医药治疗的机制和疗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验证。

尽管已有一些临床试验对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有效性提供了支持,但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争议。

其次,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产品研发和标准化仍然比较薄弱。

有效的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产品开发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流程,这对于产业化推广中医药治疗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四、展望与建议对于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研究,我们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国内外合作,推动中医药在心脏病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同时,政府、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应该加强对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确保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温和灸加浅针治疗心肌缺血60例

温和灸加浅针治疗心肌缺血60例

数 , 8 次 为度 。 达 1 22 对 照 组 : 双 侧 内关 、 门 , 规 消 毒 后 , . 取 神 常 毫 针针刺穴位 , 平补平泻手法 , 施 留针 2 i , 问 0mn 其 行针 1次 。
功 能性改 变 ( 痉挛 ) 致 的心 肌短 暂性 缺 血 或缺 氧 导 所 引起 的 ,发 作 性胸 痛 或 胸部 不适 为主 要 表现 的
关键 词 : 肌 缺 血 : 和 灸 : 针 ; 刺 心 温 浅 针
中 图分 类 号 : 2 61 R 4.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 4 5 2 ( 0 8 0 — 0 6 0 l0 — 6 7 2 o ) 10 4 — 2
冠 心 病 是 由 于研究指导原则》 。① 主要症状疗
效判 定 标准 和 心 电图疗 效 判 定标 准 , 照 17 参 9 9年 中西 医 结合 治疗 冠 心病 心 绞痛 及 心 律 失 常座 谈会
的《 冠心病心绞痛及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② 中 。
医证 候 疗 效 判 定标 准 : 效 : 床 症 状 、 征 明显 显 临 体
临床综 合 征 , 其发 病 进 展快 , 已成 为 危害人 民健 康 的严 重公 共 卫 生 问题 。近 2a我 们 对 冠 心病 心 肌
缺血 的患 者 采用 温 和灸 加 浅针 治 疗 , 疗效 较 好 , 现
报道 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2组病 例 均每 日治疗 1次 ,2次 为 1 疗 程 , 1 个
作 者 简 介 : 芳 (9 7 ) 女 , 任 医师 , 林 15 一 , 主 主要 从 事 针灸 I 研 究 。 艋床
疗前 积 分 × 10 0 % 32 结 果 : . 见表 1 ~表 3 。

中医针灸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医针灸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医针灸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疾病之一。

传统的中医针灸是中国古老的疗法之一,具有独特的疗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针灸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医针灸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一、中医针灸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1. 缓解心绞痛: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针灸可通过调节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脏供氧量,减少心肌缺血,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

2. 改善心动过缓与心律失常:中医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心脏自律性,改善心动过缓与心律失常,使心脏节律更加稳定。

3. 降低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医针灸可通过调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平衡,改善血管张力,降低血压。

4. 预防血栓形成:中医针灸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 提高心功能:中医针灸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脏泵血能力,增强心血管系统的适应能力。

二、中医针灸对心血管疾病治疗作用的机制研究1. 调节神经系统:中医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包括自主神经、神经内分泌、神经调节等,从而达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2. 调节免疫系统:中医针灸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免疫状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3. 调节生理活性物质:中医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如乙酰胆碱、血管活性物质、内啡肽等,从而对心血管疾病产生治疗效果。

4. 改善微循环:中医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微循环,改善血流量、代谢物质供应,促进局部组织修复,从而起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5. 抗氧化应激:中医针灸可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与损害,提高抗氧化能力,保护心血管系统免受氧化损伤。

三、结语总之,中医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针灸预处理

针灸预处理

针灸预处理的预防性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黑龙江省第五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工农大街116号黑龙江省第五医院邮编:150018目的:揭示针灸预处理的预防性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为缺血性心脏病的防治开辟新途径,提供新的更加便捷安全有效方法。

方法:6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0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手针预处理组、电针预处理组、艾灸预处理组,后三组又分为日1次,日2次。

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组织超微结构、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Bcl-2mRNA、BaxmRNA、HSP70mRNA和蛋白表达、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MDA含量,比较各组梗塞范围。

结果:①针灸预处理组同缺血预处理组一样,能明显减少缺血后心肌细胞凋亡数目,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②针灸预处理组Bcl-2、HSP70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增多,Bax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减少,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差异显著。

③针灸预处理后SOD活性明显增强;MDA含量显著下降,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④光镜电镜观察针灸预处理组更有效减轻心肌损伤及梗塞范围。

⑤针灸预处理日2次组比日1次组更有效。

结论:①针灸预处理可以延缓或者阻断缺血性心脏病的发展进程,并且具有提高心肌组织在缺血时对一系列代谢紊乱的耐受能力,增加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改善预后的作用。

②针灸预处理可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③针灸预处理可通过上调细胞凋亡基因Bcl-2mRNA,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Bax 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缺血心肌组织细胞凋亡。

④针灸预处理日2次组更有效预防心肌损伤。

⑤针灸预处理可通过内源性抗氧化物质的增加对缺血缺氧心肌组织起保护作用。

论文所属领域:内脏疾病。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多种常见疾病。

传统的医学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药物容易产生依赖和副作用。

而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经被证实可以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而且不产生明显的副作用。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和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压,改善血液供应,减少心脏负荷,提高心功能。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针灸师会根据个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手法,每次治疗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方法,不会对人体产生负荷和副作用,相对来说更加安全和可靠。

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增加体内内啡肽等内源性物质的释放,起到镇痛和抗炎的作用,这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此外,针灸还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对于缓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负担也有着辅助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性。

例如,有一项研究发现,针灸可以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增强心脏的耐缺血能力。

还有一项研究显示,针灸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血管功能。

此外,针灸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并非一种单一的疗法,而是需要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该配合药物治疗,遵从医生的指导,坚持治疗,减少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

此外,应该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针灸师进行治疗,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减轻症状。

它具有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和应用。

针灸如何有助于改善冠心病症状

针灸如何有助于改善冠心病症状

针灸如何有助于改善冠心病症状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在治疗冠心病的众多方法中,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逐渐受到关注和研究。

那么,针灸究竟是如何有助于改善冠心病症状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针灸改善冠心病症状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刺激神经系统,释放出一系列神经递质和生物活性物质。

这些物质能够调节心脏的节律和收缩力,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

例如,针刺内关穴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当针灸刺激这个穴位时,能够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活性,从而使心脏的节律更加稳定,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针灸还可以调节血脂代谢,这对于预防和改善冠心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脂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这有助于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一些常用的降脂穴位包括足三里、丰隆等。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 8 寸,条口穴外 1 寸,胫骨前嵴外 2 横指处。

此外,针灸对于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也有显著效果。

冠心病患者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心理负担,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心理压力。

这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同时,针灸还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微循环。

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1. 实验设计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I/R组、针刺组(Acu组)和假针组(ShamAcu组)。

每组均有13只大鼠。

SHAM组行假手术,其余组实施I/R操作。

Acu组和ShamAcu组在I/R操作前均行针刺操作。

术后24小时,收集血浆和心肌组织样本,进一步评价各组心肌I/R损伤程度。

2. 实验方法2.1 术前处理大鼠随机分组后,Acu组和ShamAcu组分别在正中线处和股部穴位(距股动脉2厘米处)进行电针操作。

电针参数为2Hz频率,0.1毫秒脉宽,1毫安电流,15分钟每次,共3次。

SHAM组和I/R组均不做任何处理。

2.2 I/R操作除SHAM组外,其余组在麻醉状态下通过左侧胸骨旁开胸,用缪氏线绑扎冠状动脉以达到心肌I/R模型。

SHAM组未做任何处理。

I/R组、Acu组和ShamAcu组I/R模型操作相同,即在心肌I缺血45分钟后再灌注2小时。

2.3 采集样本术后24小时,大鼠在麻醉状态下取样。

采集3毫升静脉血,离心后得到血浆。

并取心室肌组织样本,分别用于光镜下观察和西方免疫印迹分析。

3. 结果与分析3.1 心肌损伤评价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I/R、Acu、ShamAcu组心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坏死,而SHAM组无明显异常。

进一步检测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心肌细胞肝型酶含量,发现I/R组心肌I/R损伤明显高于SHAM组,而Acu组和ShamAcu组心肌I/R损伤程度均低于I/R组。

与ShamAcu组比较,Acu组心肌I/R损伤降低程度更为明显。

3.2 炎症反应评价炎症反应是心肌I/R损伤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我们进一步检测血浆中的炎症介质水平。

结果显示,I/R组血浆中的炎症介质水平显著高于SHAM组,而Acu组和ShamAcu组的炎症介质水平均低于I/R组。

与ShamAcu组比较,Acu组炎症介质水平降低幅度更大。

针刺预治疗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及其可能机制

针刺预治疗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及其可能机制

针刺预治疗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及其可能机制秦联萍;高俊虹;逯波;付卫星;崔海峰;王玉敏;喻晓春【期刊名称】《针刺研究》【年(卷),期】2007(032)006【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心肌细胞内钙、心肌细胞连接因子、心肌缝隙连接电导特性与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以及上述因素在介导针刺预治疗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针刺预治疗在防治心肌缺血性损害中的临床意义,针刺对交感神经的影响及其与缺血预处理的相似性,针刺与缺血性心律失常中钙离子、缝隙连接以及电导特性的关系等,试图为针刺预治疗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提供可能的线索,进一步为针灸防治缺血性心律失常开辟一条可能的新途径.【总页数】6页(P419-424)【作者】秦联萍;高俊虹;逯波;付卫星;崔海峰;王玉敏;喻晓春【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100700;辽宁医学院药理教研室,锦州,121001;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相关文献】1.针刺预治疗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抑制心肌细胞内钙振荡的发生 [J], 秦联萍;高俊虹;付卫星;逯波;崔海峰;王玉敏;喻晓春2.院前预通知流程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预后 [J], 张美霞;陈智才;张睿婷;史飞娜;楼敏3.针刺与针刺配合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改善临床症状及免疫学指标的对比观察[J], 付铁彦;贾国志4.基于谷氨酸能系统障碍探讨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可能机制 [J], 贾曼;陈喆思;李晓丹;郭太品5.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临床意义及机制探讨 [J], 高俊虹;秦联萍;逯波;付卫星;崔海峰;王玉敏;王洪新;喻晓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预处理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

针灸预处理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

针灸预处理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陈晨;孙忠人;吕晓琳;冯秋菊【摘要】对近5年国内电针预处理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缺血预适应角度探讨电针预处理对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进一步研究针灸治未病的理论并进行分析,希望为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6(032)011【总页数】5页(P102-106)【关键词】电针;针刺预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缺血预适应【作者】陈晨;孙忠人;吕晓琳;冯秋菊【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指在心肌细胞缺血的情况下,挽救处于可逆期的心肌细胞的过程中所引起的损伤[1]。

MIRI 表现为线粒体功能障碍,心肌细胞的凋亡、坏死、脂质过氧化物的大量堆积,自由基的增加等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如何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研究重点。

近年来,缺血预适应成为防治MIRI的有效措施[2]。

1986年Murry等[3]首次提出心肌缺血预适应(Myocardi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MIPC)的概念,指心肌经过几次反复短暂的缺血/再灌注后,对随后致死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增强[4]。

心肌缺血预适应是通过缺血刺激诱发心脏合成并释放大量的内源性心肌保护物质,作用于心肌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发挥内源性心肌保护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机体本身具有内源性适应性的机制。

预处理目的在于使机体产生适度应激,启动机体内源性适应机制预防或减轻随后疾病的损伤[5]。

针灸实验报告

针灸实验报告

针灸实验报告篇一:针灸实验报告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实验实训报告篇二: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

(一般在25~40min左右)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Ch T eAc p n t r & M o i u to i ws u u cu e x b s in.Au . 0 2.Vo . 2 No. g20 12 8
, - -’+ 4-
’ +
”+
”+
一+
。+ ‘号 :2 52 3 ( 0 2 0 —5 60 0 5 —9 0 2 0 ) 80 6 —4
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 。
[ 主题词] 心肌 缺 血 / 灸 疗 法 ; 针 中枢 神 经 系统 / 灸效 应 ; 血 管 系统 药 针 心
Su v y o u e n e ha s sofA c r e f St diso M c nim upu t r d M o bu to i m pr v m e y c r a s nc u e a n xi s i n n I oe ntofM o a di lI - c e i hm a
[ btat Su is nmeh ns f cp cuea dmoiut ni i rv me t f oada i hmi ee t1 A s c] tde c a i o u u t xb si r o ms a n r n o n mpo e n crils e ai rcn 0 o my c n
[ 要] 综 述 近 1 摘 0年 来 针 灸改 善 心 肌 缺 血 作 用机 理 研 究 。针 灸 通 过 中枢 神 经 系统 、 血 管 活性 心 物 质 、 肌 局 部 调 节及 抗 氧 自由基 等 方 面作 用 , 善 心 肌 缺 血 后 心 脏 血 流 动 力 学 紊 乱 , 进 心 肌 恢 心 改 促 复 正 常代 谢 , 整 心肌 收 缩 力 , 正 心律 失 常 。今 后 , 灸 改 善 心 肌 缺 血 的 机 理 研 究 可 进 一 步 深 入 调 纠 针
L n i Ro g,Wa g Y ig (n tue f u u cuea dMo iut n Chn cd myo M , e ig10 0 Chn ) n o n Isi t p n tr n xb si , iaA a e f t o Ac o TC B in 0 7 0, ia j
大 量 临 床 实 践 证 实 针 刺 治 疗 冠 心 病 疗 效 肯 定 , 多 实 验 许
室 对 针 刺 改 善 心 肌 缺 血 作 用 机 理 进 行 了 深 入 研 究 。 现 将 近 l 0年 来 有 关 研 究 综 述 如 下 。
可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加 强 电 针 对 育 亨 宾 可 显 著 削 弱 电 针 对
y a s we e r v e d . e s u i n i t h t a u u c u e a d mo i u t n c n i r v a d a e o y a c i u — e r r e iwe Th t d e i d c e t a c p s a n t r n x b si a mp o e c r i c h o m d n mis d sr t b n e,p o t e v r ft e n r a t b l m fmy a d u ,r g l t y c r ilc n r c i i t n o r ta r y h ac r mo e r c e y o h o m l o me a oi o o r i m s c e ua em o a d a o ta t l y a d c r e r h t — bi c mi h o g h e t a e v u y t m ,1c l y c r i e ult n,e h n i g a t o ia in a d o h r .I u u e h at ru h t ecn r n r o ss se l o a o a d a r g a i m l o n a c n i x d t t e s n f t ,t e n — o n r
和左 室 内压 ( v 的作 用 , L P) 和 L vP 的 作 用 。 表 明 当
r M 内 a 受 体 被 兴 奋 时 , 针 “ 关 ” 缺 血 心 肌 电 活 动 VL 2 电 内 对
及 机 械 活 动 的 良性 调 整 作 用 , 到 某 种 程 度 的 加 强 。 得 吴 氏 发 现 急 性 心 肌 缺 血 时 , 髓 中 c M P、GMP、 延 A c
中图分 类号 :2 6 1 R 4 . 文献标 识 码 : A
: 综

述 :
.+ . 一+ 一+ .+ . .
4-一 + -
.+ .
.+ .
针 灸 改 善 心 肌 缺 血 作 用 机 理 研 究 概 况
李 容 王友 京
( 国 中 医研 究 院 针 灸 所 , 京 10 0 ) 中 北 0 7 0
1 中枢 神经 系统 的作 用
1 1 下 丘 脑 的 作 用 .
下 丘 脑 是 内脏 活 动 的 高 级 中 枢 。 实 验 证 实 , 毁 视 前 损 区一 丘脑前 部 ( 下 AH) 削 弱 电 针 作 用 , 激 F A 则 增 可 刺  ̄- H 强其作 用 。采 用微 电极细 胞外 记 录发 现 , 电针 “ 关 ” 区 可 内 穴 调 制 大 部 分 P AH 神 经 元 因 心 肌 缺 血 引 起 的 反 应 。 O- 研 究 表 明 _ , 丘 脑 后 区 ( HA) 与 针 刺 “ 1下 J P 参 内关 ” 心 血 对
me h ns h u df rh rb t de r m e la d moeua e es c a i s o l u te esu d fo c l ra l l rlv l. m i n c
1 yw l s My cr a I h mi/c pte;C nr ro yt / cpef ado acl g ns Ke od J oad l s e aau h r e t Ne u S s i c l a v s m e au f;C r i su A e t v r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