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考考点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复习(共15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复习(共15张PPT)

随堂练习 P 161
7、(2015·福建文综,30)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 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 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 上述文字( )。
A. 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 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 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随堂练习 P160
3、(2016·天津卷,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 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 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 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 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
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注意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仅指中华文化能和外来文化和 睦相处,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成分,也指中华各 民族文化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彼此吸收、借鉴各民族文 化的积极成分。
②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 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入其他文明。
专题三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真题引路
最新考纲
1、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考点一:中华文化的特点(基本特征)
侧重强调中华文化的发 侧重强调中华文化的成就和
展历程
魅力
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 标志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课时)全章概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理解中华文化的古代辉煌历程(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源远流长的特点及原因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纵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特点,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我们本课来探究神奇的中华文化。

(二)进行新课一、中华文化的古代辉煌历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2-63页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些材料说明,中华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上溯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宋元明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宋明理学。

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 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第6、7、8点组合)6.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高考政治 (必修ⅲ)一轮复习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考政治 (必修ⅲ)一轮复习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①成因: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②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
区域性 的关系: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 着各自的特色。③具体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
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4)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 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5
误区: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 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注意: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呈现多种 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中华 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 的中华文化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的传承 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主要得益于汉字的承载、
史书典籍的传承和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故②③④正确。
①说法错误,故选D。
[答案]D
8
4.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的认
域特征。
3
(2)不同区域的文化的关系。 既_渐__趋__融__合__,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1)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 展作出了_重__要__贡献。 (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_共__性__,又有各自的民族_特__性__。它们都是 中华文化宝库中的_瑰__宝__,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021高考一轮复习: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2021高考一轮复习: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2021高考一轮复习: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考纲考情素养二、知识体系构建三、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的见证(侧重发展历程)汉字 史书典籍作用(意义)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用重要见证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提醒文字与汉字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命题点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典例1(2019·江苏高考)“犁”的古文字如图,反映了农民驱使耕牛耕种的画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对丰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

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先民们在田地里艰辛劳作的身影。

由此可见()①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犁”的古文字内涵丰富,体现了汉字的特点,②正确;古“犁”字反映了中国农民的辛苦耕耘,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排除①④。

2.博大精深的表现(侧重成就和魅力)独特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①文学艺术: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②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命题点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典例2(2019·全国Ⅲ)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共1 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复习(共15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复习(共15张PPT)
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 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 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却 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 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 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 涵的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 那么你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 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 食不知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都是你 身边的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 能持续发力。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 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 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 烦躁中怎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 那个沉睡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点汇总.docx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点汇总.docx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教案《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点汇总《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点汇总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6、7、8组合)6、中华文化的独特性:(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清单)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清单)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古代辉煌的历程(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汉字和史书典籍见证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文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汉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1、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借鉴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4)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推进文化创新。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1、文学艺术:(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2)中华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1、成因: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考点透析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考点透析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2020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课件:文化生活 考点透析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共15张PPT)
2020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课件:文化生活 考点透析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共15张PPT)
答案:B。先后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来自不同的地区, 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其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 民族文化的基因,①④正确切题。社会实践是文化创 新的源泉和动力,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社会 实践,而非品牌的认定,②说法错误;中华老字号的 文化价值会受到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响,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020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课件:文化生活 考点透析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共15张PPT)
2020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课件:文化生活 考点透析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共15张PPT)
▪ 例题:
2. (2016·天津卷)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 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 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 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区域的 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 持着各自的特色。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了解)
考试要点: 选择题,博大精深的表现,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
度讲的,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和 科学技术的特点。
问答题,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 注意:独特性是从不同文化形式上看的,主要通过文学艺术 和科学技术表现出来;区域性是从不同地区上看的;民族性 是从不同民族的角度看的。我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是在古代 不是在现代。文学艺术展示的是精神世界,科学技术强调的 是实用。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示范课件)-备战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人教版)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示范课件)-备战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人教版)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汉字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上编撰的
籍 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①文字和汉字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源 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其丰富的内涵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 ,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中华文化是相对于外来文 化而言,中华文化既包含传统文化,也包含现代文化
中华文化两大基本特征的比较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字面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根底深年10月,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的一处距今两千多年的汉代
墓葬中,发现墓中一人的右臂上,绑着一块色彩鲜艳的蜀锦(见下图)。在蜀锦的彩色纹样间,绣着8
个篆体汉字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一重大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见证民族间交融,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 化的关系
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包容性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在对待外来文化上,包容性主要体现在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 化
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树立文化自信,要充分肯定中华文化的价值,坚定对中华文化生 命力的信念,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就需要求同存异、兼收 并蓄,正确处理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
B
②展示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促进世界文化发展
③复原古代经济社会生活,确立中华文化自信
④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必修三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考总复习政治PPT课件(原文)

必修三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考总复习政治PPT课件(原文)

①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②中华老
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③中华老字号的文
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④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 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先后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来自不同的地区,具
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其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考点展示
1.中华文化源远流 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 性 3.中华各民族对中 华文化的贡献
素养链接
1.政治认同:通过理解中华文化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树立文 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增强政治认 同 2.科学精神:通过对中华文化包容 性的理解,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和外来文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 历程的把握,促使学生自觉投身到 振兴中华文化的实践中去
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文化具有地域性,不同区域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
答案:D 始终显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从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
[针对训练] 2.《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 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 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 陆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 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 角色,它(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 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 的重要体现
【想一想】 答案1:一万年和五千年等——源远流长;多个区域 文明等——博大精深;多个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 等——包容性。 答案2:该标识通过书法和汉字的丰富内涵展现了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强调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

必修3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必修3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高考考点(1)中华文化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③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二、考向定位: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中华文化这一主线,重点考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包容性等2.从试题类型上看:题型以体现类、意义类、措施类选择题为主。

材料题主要立足文化发展,具体分析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三、复习策略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以“中华文化”为主线,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

“是什么”强调中华文化的三大特点。

“为什么”强调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

“怎么做”强调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

2.此课时的核心在于凸显中华文化的力量,所以复习中一定要立足中华文化,掌握展现文化力量的时事材料。

①结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结合各地文化节的举办,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节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结合海峡两岸的文化、经济等交流活动,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力量。

④结合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汉语影响的不断扩大,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认识中华文化发展的原因。

课前复习案【考点梳理】依据下列问题,整理教材相关内容。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古代中华文化发展的辉煌历程:(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文字:(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B、史书典籍:2.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1)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2)如何再创辉煌?(结合教材P55)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1)文学艺术:A、文学艺术的独特作用:B、我国文学艺术的特点:(2)科学技术:A、科学技术的地位:B、科学技术的特点:2、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的原因:3、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是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
.
5.厘清几点认知。 (1)文字≠汉字。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 富成果(文字与文化关系角度);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文字与文明关系角度)。而汉字为书写中 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而不是 文字。
必修三 文化生活
.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考点突破 盲点清除
.
解题模板 术语必背
考纲点击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
特别关注 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关注“汉语热”和考古发 现。 2.重视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理解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3.重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
3.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时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1)在分析具体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时, 可以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来思考。 (2)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 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 借鉴与融合。
.
(3)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 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 也并非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①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 C。
【答案】 C
.
命题点2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金题对点练 2】 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 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 世。精美绝伦的青瓷体现了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唯我独尊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体现时代,摒弃传统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3.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必修3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3.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必修3

2.为什么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怎样做 重塑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随着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 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我 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 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 性,又体现时代性。
K 考点突破 盲点清除
析考点 除盲点 练透命题点
核心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1.是什么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中,汉字与史书典 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体现。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有明显的区域特 征。 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 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如何正确理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各族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民 族心理和共存共荣的意识,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中 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中国各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 就是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历史。 (2)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越地域、超国界 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高频考点集+易错易混警示集+好题拓展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必修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高频考点集+易错易混警示集+好题拓展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必修3

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的。 中华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不 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质。它体现在三个方面:
(1)独特性:中国的文学艺术和古代科学技术等显示了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为整个人类文 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之一。
(3)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 聚力。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 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早在西周时期, 中华先民就具有文化心理的自我确认。
【例】(师大附中模拟考试卷)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 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各 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 主要显示了( )
③这种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 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中华民族在汉民 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丰富多彩 的中华文化。
④中华文化不仅善于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 精华而日臻博大,而且还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 秀文化。对外域文化,中华民族最终亦能敞开其博大 的胸怀,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佛)、道 三者长期并存,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包容性的历史事实。
从不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而是以非凡的包容性来丰 富和完善自己。
②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 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例如,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互相驳难,却又互相吸收,吕不韦主持编 撰的《吕氏春秋》体现了总揽百家的思想。“天下同 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易传·系辞下》)正反映了先 秦百家学说互相包容的历史事实。
(2)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 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 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发明于几千年前 的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为中华各民族所通用,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标志。

高三政治《第0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

高三政治《第0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

(山东卷•20)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 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 工作。这是基于 ① 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 见证 ② 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 物质力量 ③ 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 保护传统文化 ④ 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 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B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①独特性 ②区域性 ◆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各地区的自然条 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 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 域牲。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 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①独特性 ②区域性 ③民族性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 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 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①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②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 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 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 分。 ③作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 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 族文化的理解。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汉字 (2)史书典籍 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
见证。
②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 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考直击】
7、(2017江苏卷19)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 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 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 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 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 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具有划 时代意 义
儒家思 想成为 正统思 想
进入气 度恢弘 的全盛 时代
宋明理 学对后 期封建 社会影 响较大
中国传 统文化 面临冲 击
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强调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史书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未中断过。 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要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 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要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坚持求同存异、兼 收并蓄。
【高考直击】
(2015江苏卷37)材料一: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 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 2014”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 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 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
【高考直击】
6、(2017天津卷7)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 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 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 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 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 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高考考点:1、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理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3、了解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二、考点整合第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古老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1)殷周时期:、“”思想的影响,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

(3)秦朝时期:促进了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汉代:确立了至尊地位。

(5)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进入了。

(6)宋元明时期:古代中华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产生了。

(7)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的冲击。

★2、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指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从未发生过中断。

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间虽经战乱和外敌入侵,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和东亚各国人民的思维习惯、行为生活方式。

★★和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最有说服力的见证。

(2)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

(3)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

中国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例1】、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③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强势文化”⑤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例2】、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中华文化经历衰微的过程提示: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从内部因素来说,主要是因为封建统治日益没落和政治腐败造成的,从外部因素看,则是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冲击的结果。

这启示我们,实现文化复兴,必须要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2)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弘扬中华文化,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要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第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注意:文学艺术,不仅仅是指文学,还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曲等多种形式。

)(1) 文学艺术的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展示人们的有独特的作用。

(2)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科学技术的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具有和的特点。

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1.原因:我国,各地,,导致各地区的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带有明显的。

2.特点: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这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点。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做——民族性1.表现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意义: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提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必须平等地对待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尊重,不断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例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重要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B.我国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成功体现了我国科技处于世界前列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例4】、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地域性B.差异性C.民族性 D .结构性【例5】、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

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

由此可以看出()①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水火不容③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④各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文化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第三、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即、。

(1)含义:求同存异就是;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优越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增强对的认同、对的理解。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注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文化面临西方各国“强势文化”的冲击。

(1)在当今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中,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华文化确实在遭受西方各国“强势文化”的冲击。

(2)面对冲击,中华文化要发扬其“包容性”的优点,既要“求同存异”,又要“兼收并蓄”。

在文化交往中既要与其他各国的文化和谐振相处,又要吸收、借鉴其他各国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自主性,这样中华文化就不会走向衰弱,而会走向辉煌。

【例6】、中华文化的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③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④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易混知识: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注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注意: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注意: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课后练习:1.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

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①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②中国自夏商以来,留有的丰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征,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4.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3世纪被定为印度国教,并开始向国外传播。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民族关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中国的主要宗教教派,其主要原因是()A.中国没有自己的宗教B.中国本土的宗教没有生命力C.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强D.中国文化源远流长5、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制作精美的陶器,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铸造精良的青铜器,无一不在向世界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这说明了中华文化的()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D.开放平和,面向世界6.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

这表明()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③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可以向世界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7.一位英国学者在对著名科学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这一结论说明()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②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④中华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2008江苏卷23)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

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

这说明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9、(2008江苏卷2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10、(2008广东卷18).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

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11.不定项(2008广东卷33)在唐代,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融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从而形成我国元宵节观灯习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