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目标病种:根据医院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一个具备代表性和市场竞争优势的病种作为目标。

2.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由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临床科室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病种质量管理的策划、实施和监控。

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1.分析病种特点:对目标病种的患者群体、临床特点、疾病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病种相关教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求。

2.制定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病种的病情发展规律和最佳临床实践,制定病种的临床路径,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明确的治疗协议。

3.定义指标和标准:根据目标病种的治疗目标和临床路径,制定评估指标和标准,包括科研指标、临床指标、患者满意度评价等。

三、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措施1.宣传教育: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班、讲座等方式,向医务人员普及病种的最新治疗技术和质量管理的理念,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

2.病例讨论和规范化治疗:定期组织临床医师会诊、病例讨论和规范化治疗,通过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提升治疗水平和病例质量。

3.患者管理:建立患者档案管理系统,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和跟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4.临床路径管理:严格执行病种的临床路径,包括入院前评估、手术治疗、术后康复等环节,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四、评估和改进1.收集数据和统计分析:建立病种的数据采集和统计系统,定期收集和统计相关数据,包括病种发病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2.进行评估和反馈: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定期进行质量评估,评估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医务人员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改进措施。

3.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持续优化和改进病种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修改临床路径、优化医疗流程、提升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通过实施以上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也可以为医院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5个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5个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5个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针对其中一特定疾病的质量控制和改进工作,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下面是五个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示例:
1.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和指南:针对特定疾病,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流程和指南,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同时,也要定期更新指南,保持其与最新的临床实践相一致。

2.建立多学科团队:组建由医生、护士、药师、营养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共同制定和执行单病种治疗方案。

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和交流,能够综合各种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和关怀。

3.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包括对临床操作的监测和审核、对医疗文件的审查、对药物使用的监控等。

同时,也要定期进行病例讨论和质量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不足之处。

4.加强患者教育和康复指导:针对特定疾病的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通过宣传教育和个体指导,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程、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和康复能力。

5.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面、准确的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和分析特定疾病的相关数据。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比对,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改进。

这些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方案的实施,旨在提高特定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风险和并发症发生。

同时,也能够促进医院的管理优化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

单病种 实施方案

单病种 实施方案

单病种实施方案一、背景。

单病种管理是指医院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或病种,采取全程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包括疾病预防、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康复护理等一系列措施,旨在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单病种管理已成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满足患者需求的重要手段。

二、目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单病种实施方案,明确单病种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为医院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指导,以提高医疗质量,满足患者需求。

三、内容。

1. 诊疗流程,明确患者就诊、诊断、治疗、康复的具体流程,包括门诊预约、初诊检查、确诊治疗、康复随访等环节,确保患者在全程卫生服务管理模式下得到全面的医疗服务。

2. 医疗资源整合,整合医院内部各科室资源,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提高疾病治疗的综合效果,避免重复检查和治疗,降低医疗费用。

3. 患者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向患者宣传疾病知识、预防方法、治疗方案等,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发生。

4. 质量评估,建立单病种管理的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诊疗流程、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管理措施。

5. 信息化建设,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病历、远程会诊、医患沟通平台等,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单病种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2. 制定单病种管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诊疗流程、医疗资源整合、患者教育、质量评估、信息化建设等内容。

3. 进行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单病种管理的顺利实施。

4. 建立单病种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完善数据采集和管理,为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5. 定期开展单病种管理的绩效评估和经验交流,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

五、总结。

单病种管理是医院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患者需求的重要举措。

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单病种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病种质量管理是指医疗机构针对特定疾病,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诊疗流程、规范化的操作和监控方法,提高疾病诊疗的质量和效果。

本方案旨在通过有效的组织、指导和控制,提高我院病种诊疗效果,提升医疗质量。

二、目标与原则目标:提高病种诊疗的质量和效果,减少患者的感染率和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

原则:以患者为中心,以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手段,以数据为依据,以全员参与为前提。

三、实施步骤1.明确责任主体明确质控委员会牵头负责,配合相关科室定期开展质控工作。

质控委员会成员由不同科室的主任和相关医务人员组成,由质控委员会主任统一协调。

2.制定管理方案制定病种质量管理指南和操作规程,明确诊疗流程、护理操作、药品使用等细节。

并将制定的方案及时传达给相关科室,确保全员学习和遵守。

3.培训与教育为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包括提供诊疗流程、操作规范等培训材料,并组织相关科室的培训课程。

定期开展学习交流以及病例讨论,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控意识。

4.执行与监控按照诊疗方案和操作规程执行工作,对每位患者建立电子健康记录,实时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同时,由质控委员会定期对各科室进行监控与评审,对存在问题的科室提出改进措施和要求,并进行跟踪。

确保诊疗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5.评估与总结定期评估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进行数据分析与总结。

通过统计并比较相关指标,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不断优化病种管理的质量。

6.改进与优化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并推广。

及时修订管理方案,完善诊疗流程和操作规程。

组织相关科室开展内部培训和交流。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病种管理的效率和流程。

7.持续改进定期组织病种管理工作的培训与交流,分享医务人员的经验与教训。

通过持续改进的方式,不断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资源保障1.质控委员会:由医院领导组成,定期召开会议,指导、协调和推进病种质量管理工作。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修订。

一、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对公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

二、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由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具体实施,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任副组长,组员包括科内医疗人员、护理人员、临床药师和其他相关责任人。

三、科室的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每月对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个人,督促整改落实,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一)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二)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
(三)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
(四)经济指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耗材费用。

五、科室建立单病种管理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单病种管理的相关信息。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组织体系
1.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单病种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院的相关部门、学术权威和临床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和改进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并
监督其实施情况。

2.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职责,并
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和标准。

二、流程
1.诊断阶段:通过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方法,提高疾病的早
期诊断率和准确率,并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治疗阶段: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推广和应用符合国家和地区指南
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3.康复阶段:建立完善的康复管理制度,包括康复评估、康复方案制
定和康复治疗等环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程度。

三、评估指标
评估是单病种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指标来评
估诊断、治疗和康复效果。

1.定量指标:包括疗效指标和安全指标。

疗效指标主要包括病情好转率、治愈率和复发率等;安全指标主要包括不良事件率和并发症率等。

2.定性指标:包括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评价等。

患者满意度可以通
过问卷调查和随访等方式来评估;医疗质量评价可以通过专家评审和医疗
事故统计等方式来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的反馈和改进依据,通过不断的
评估和改进,提高单病种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案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全
面贯彻质量管理的流程和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

只有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共
同努力下,才能够提高单病种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单病种管理实施细则范本

单病种管理实施细则范本

单病种管理实施细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提高服务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 保障患者权益, 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单病种管理是指在特定病种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费用的差异, 对患者进行差异化管理的制度。

第三条单病种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规范治疗流程和控制费用, 保证医疗质量, 在可控范围内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四条单病种管理实施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

第二章单病种管理的主体第五条医疗机构是单病种管理的主体, 应设立专门的单病种管理团队, 负责相关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病种管理科室, 负责单病种管理的统筹工作, 包括病种的规范诊疗流程、医疗费用的控制、患者的教育和管理等。

第七条单病种管理团队由医生、护士、药师、医疗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组成, 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接受相关培训。

第三章单病种管理的内容第八条单病种管理包括病种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第九条针对不同的病种, 制定相应的诊疗流程和治疗方案,明确治疗目标和时间节点, 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调整。

第十条单病种管理要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育和指导, 使患者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合理用药等, 提高管理效果。

第十一条单病种管理要加强对药品的合理使用和费用的控制, 推广使用经济有效的药品和治疗技术, 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项目。

第十二条单病种管理要加强患者的康复管理, 建立康复档案和长期随访机制, 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四章单病种管理的实施流程第十三条单病种管理的实施流程包括以下步骤:(一)患者登记和管理: 在患者就诊时, 将其登记为病种管理的对象, 并建立个人病例档案, 跟踪管理病情和治疗过程。

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

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

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患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单病种质量控制成为了医疗领域的重要议题。

单病种质量控制是指对单一病种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以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本文将探讨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的重要性、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

一、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的重要性1、提高治疗效果:通过针对单一病种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能够集中医疗资源,优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提升患者满意度:单病种质量控制有助于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患者诊疗的精准度和及时性,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3、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单病种质量控制有助于发现并解决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的实施策略1、制定诊疗规范:针对单一病种,制定详细的诊疗规范,包括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评估等,以确保治疗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强化医护人员培训:针对单一病种,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对病种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3、实施质量控制: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监督和检查单一病种的治疗过程和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建立患者反馈机制:建立患者反馈机制,收集患者对治疗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的效果评估1、疗效评估:通过对单一病种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了解质量控制方案的实施效果。

可以采用量化指标如治愈率、好转率等进行评价。

2、患者满意度评估: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包括医疗服务质量、医护人员态度、治疗效果等方面。

3、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根据质量控制小组的检查结果和患者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总结: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和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需要制定诊疗规范、强化医护人员培训、实施质量控制和建立患者反馈机制等措施。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一病种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推动医疗质量的全面提升。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计划一、引言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计划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而制定的。

本计划将针对某疾病,通过全面的质量管理手段,以改进患者护理质量、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为目标,力争实现优质健康医疗服务。

本文将阐述该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的范围、目标、措施和实施时间等。

二、范围本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计划针对某疾病的全过程管理进行设计和实施。

包括疾病的预防、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多个环节,涵盖医院内外的各个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目标1.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优化患者护理方案,加强护理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提升患者的护理体验。

2.优化医疗流程:优化各流程环节,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协同性,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3.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定期培训和学习交流,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制定并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手术室、药房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监控和风险控制,降低医疗事故风险。

四、措施1.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方案:根据该单病种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案,明确工作内容和任务分工。

2.优化工作流程: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信息化建设等手段,优化工作流程,减少环节和冗余,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内外部协同合作:建立跨部门、跨单位的沟通协作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推动协同工作模式的建立。

4.持续改进和教育培训: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回访,开展学术讲座和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质量意识。

5.加强患者安全宣传:通过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形式,加强患者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医疗风险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五、实施时间本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将按照以下时间表实施:1.质量管理方案的制定:XX年X月-XX年X月2.工作流程优化的实施:XX年X月-XX年X月3.内外部协同合作机制的建立:XX年X月-XX年X月4.持续改进和教育培训的开展:XX年X月-XX年X月5.患者安全宣传的推行:XX年X月-XX年X月六、总结本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计划通过制定明确的范围、目标和措施,旨在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加强患者安全管理。

六个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六个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六个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单病种质量管理是指对其中一单一疾病进行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旨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

下面将为您介绍六个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明确单病种质量管理目标和指标体系明确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目标可以包括减少不必要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

指标体系可以包括病情评估、治疗方案执行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病例的成功率等。

二、制定标准化诊疗路径制定针对该疾病的标准化诊疗路径,明确治疗的标准流程和操作规范。

通过制定诊疗路径,可以提高医疗质量的统一性和可比性,减少误诊、漏诊和治疗错误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三、建立多学科团队合作机制建立多学科团队合作机制,包括专家会诊、护理团队配备、手术室团队配备等。

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专业的专家和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的医疗服务,提高治疗效果。

四、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包括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远程会诊等。

医疗信息化可以实现病案资料的快速准确录入和查询,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五、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和绩效考核定期组织质量管理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技能。

设置定期的质量绩效考核指标和周期,对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根据绩效情况进行奖惩,并及时反馈整改意见。

六、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患者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患者的合作性和依从性,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医疗风险。

总结: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明确目标和指标体系,制定标准化诊疗路径,建立多学科团队合作机制,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和绩效考核,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等。

这些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完整word版)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完整word版)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改进与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综合医院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更好地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现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组织领导(一)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为加强对六个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总体研究和协调工作:组长:成员: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在单病种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政策支持及奖励建议。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务科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

(二)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

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指导评价小组工作职责:根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提出改进与修订服务流程、制度及诊疗规范的建议。

规范所负责病种的临床诊疗行为,组织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努力达到该病种的质量控制标准。

(三)各临床科室成立单病种实施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科室医疗组长及业务骨干为成员。

单病种实施小组工作职责:认真执行相关诊疗规范,杜绝相关病种诊断和治疗的随意性,提高出院诊断准确率;准确完整地记录住院病历的相关信息,保证病案信息、医嘱信息的准确与完整性;加强随访及健康教育工作。

三、工作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六个单病种的临床诊疗常规和质量控制指标,逐步掌握如何应用医院优化服务管理工具,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进医院的服务流程,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单病种的临床医疗行为。

四、多科协作机制每年召开全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向临床相关专科和职能科室汇报六个单病种的收治情况,动员相关收治科室做好单病种的质量管理和上报工作,并与职能科室落实在单病种管理中的职责。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案1. 引言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案是为了提高单一病种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通过系统性的管理和有效的控制,可以减少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效果,满足患者的需求。

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保障单病种医疗服务的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具体目标如下:提供规范化且高效的病种治疗方案减少医疗误诊和漏诊的风险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服务的成本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质量3. 管理与控制措施3.1 临床路径管理通过制定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临床路径,规范单一病种的诊疗流程和治疗方案。

临床路径应明确患者的入院、治疗、出院等各个环节的标准要求,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3.2 医疗审核设立医疗审核部门或委员会,对医疗行为进行审核和监督。

医疗审核包括对诊断、治疗方案和手术操作等进行质量评估,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和安全性。

3.3 质量评估与监测建立质量评估与监测机制,通过收集和分析病例数据、患者满意度调查等途径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3.4 教育与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病种诊疗的最新进展、临床路径的实施、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5 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通过制定风险预防和处理方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医疗纠纷的产生。

4. 实施与监督本方案的实施需要整个医疗机构的支持和配合。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并且定期进行评估和监督。

5. 结果与效益通过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案的实施,可以达到以下效果和效益: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服务的成本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质量6.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案是提高病种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一、目标本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

通过建立规范的流程、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有效控制并降低住院费用,提升医疗机构的竞争力和声誉。

二、步骤1.识别重点疾病或手术:通过统计分析和专家评估,确定需要进行单病种质量管理的重点疾病或手术,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

2.制定规范的临床路径:与科室医生和护理人员紧密合作,制定详细的临床路径,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指南和工作要求。

确保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避免因个体操作差异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3.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病案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和医院绩效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便于对病例数据进行回溯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制定质量评价指标:根据质量管理的目标和临床路径的要求,制定明确的质量评价指标。

包括疗效指标、安全指标、满意度指标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周期。

5.定期组织质量研讨会议:定期组织质量研讨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和医务人员参与。

通过病例分享、经验交流等形式,共同讨论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升级。

6.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持续的数据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

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推行策略1.制定明确措施的时间表:为了保证实施方案顺利推行,需要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并向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时落实和执行。

2.加强人员培训:组织专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病例管理、临床路径规范、病案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激励机制的建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

可以通过制定绩效考核指标、设立奖励制度等方式,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单病种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单病种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单病种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是卫生部要求的重要措施,可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改进医疗服务水平。

我院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制度:
一、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由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具体实施,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二、各科出院病历实行病案首页的计算机管理,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

三、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要建立单病种管理登记簿,记录患者进入或离开管理的相关住院信息。

四、单病种质量考核与督查的控制指标包括诊断质量指标、治疗质量指标、效率指标和常用指标。

五、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严格执行专科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坚持三级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合理用药、
控制院内感染、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使用适宜技术和合理检查、调查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六、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负责检查全院各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实施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和考评奖惩。

七、各临床科室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由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负责执行。

八、临床科室的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每三个月对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每半年进行专项考评,定期向卫生厅上报单病种质控资料。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一种医疗质量管理的手段,旨在提高特定疾病诊治的水平和医疗质量,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方案背景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实施背景是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

在特定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医生和医疗机构需要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满意度。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提高单病种诊治的水平和医疗质量,减少误诊误治,提高患者满意度。

2. 原则:(1)科学性:依据最新的疾病诊治指南和临床实践经验,制定诊疗方案,保证诊断和治疗的科学性。

(2)规范性:遵循医疗行为规范和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医疗活动的规范性。

(3)综合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专业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提高诊治效果。

(4)持续性:跟踪评估和改进,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三、实施步骤1. 确定单病种:选择一个常见的且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疾病作为目标病种,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2. 制定诊疗指南:依据最新的疾病诊治指南和临床实践经验,制定该疾病的诊疗指南,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和随访等方面。

3. 建立专家团队:组建由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负责制定诊疗指南、审核医疗过程和结果,并提供学术支持。

4.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措施、质量评估方法等,用于监测和评估医疗过程和结果。

5. 开展培训和教育:为参与单病种诊治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和教育,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6. 开展医疗指导和审核:由专家团队对参与单病种诊治的医生和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指导和审核,确保医疗活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7. 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定期对单病种诊治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8. 发布和宣传成果:将单病种诊疗的成果进行整理和汇总,通过会议、研讨会、宣传册等形式进行发布和宣传,提高医疗机构的信誉和影响力。

四、资源投入1. 人力资源:组建专家团队,包括临床专家、管理人员、统计分析师等,负责制定诊疗指南、监测和评估医疗质量。

2023年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____年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单病种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手段,可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提升医患满意度。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方案对于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单病种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提升医患满意度。

2. 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协同性、全员参与。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1. 建立质量管理团队:由医院管理层、临床科室主任和质控专家组成的质量管理团队,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单病种的质量管理工作。

- 成立专门的单病种质量管理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 指定专人负责单病种质量数据统计和分析。

2.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 制定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政策、制度和流程,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和要求。

- 建立并完善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南、操作规程和数据报送标准。

3. 开展专业人员培训:- 组织专业人员参加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培训和学术研讨会。

- 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病例讨论和经验交流,提高诊疗技术水平。

4. 加强数据采集与分析:- 建立健全的单病种质量数据采集和统计系统,包括入组条件、数据采集要求和时间节点等。

- 对单病种的质量数据进行定期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评估疗效,并及时采取对策。

5. 推进临床路径管理:- 制定并实施针对单病种的临床路径,明确诊治流程、病程观察和转归评估等关键环节。

-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诊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

6. 强化宣传和教育:- 宣传单病种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单病种治疗的理解和配合度。

7. 加强评估和监督:- 定期进行单病种质量管理的评估和考核,对各级医疗机构进行绩效排名和奖惩。

单病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三篇)

单病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三篇)

单病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单病种管理工作,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单病种管理是指根据患者所患特定疾病的特点,通过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以提高临床效果和降低医疗费用的一种管理模式。

第三条单病种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医疗满意度,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第四条单病种管理适用于特定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第二章机构管理要求第五条单病种管理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注册合法的医疗机构,具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和人员,能够提供符合单病种管理要求的医疗服务。

(二)设立专门的单病种管理科室或专业团队,负责单病种的管理工作,包括患者的筛查和评估、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治疗过程的全面管理和康复指导等。

(三)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患者的就诊、检查、治疗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评估。

(四)组织开展单病种管理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六条单病种管理机构应设置单病种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单病种管理机构应制定单病种管理的规范操作流程和工作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和操作规范。

第三章患者管理要求第八条患者应按照医疗机构的要求进行单病种管理,配合医疗人员的工作,接受相应的检查、治疗和康复指导。

第九条患者应主动向医疗机构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健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疾病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

第十条患者应按照医疗机构的要求接受患者的评估和筛查,以确定是否符合单病种管理的条件。

第十一条患者应按照医疗机构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如需调整治疗方案应及时向医疗机构反馈并征求医生的意见。

第十二条患者应按照医疗机构的要求进行康复指导和随访,定期返院复查,提交相应的检查和化验结果。

第四章诊疗管理要求第十三条单病种管理的诊疗过程应包括以下环节:(一)患者的初步评估和筛查,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相关检查等。

单病种管理实施细则(3篇)

单病种管理实施细则(3篇)

单病种管理实施细则单病种管理是一种以特定疾病为中心的医疗管理模式,旨在通过严格的医疗流程和协调的医疗资源来提高病患的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单病种管理的实施细则进行详细阐述。

一、单病种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提高病患的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益。

2. 原则:(1)以病患为中心:将病患的需求和权益置于首位,提供全面、连续、协调的医疗服务。

(2)科学决策:根据疾病的特点和病患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方案。

(3)全程管理:从疾病的早期预防到后续的康复护理,实施全程管理。

(4)协同合作:医疗机构、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之间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合力。

(5)信息化支持: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二、单病种管理的具体措施1. 疾病预防和早期干预:(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特定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开展疾病筛查和健康体检,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早发现和干预。

(3)建立预防工作台账,定期检查和评估预防工作的实施情况。

2. 临床路径管理:(1)制定科学、规范的临床路径和操作指南,明确疾病的诊疗流程和治疗方案。

(2)建立标准化的病历记录和信息管理系统,实时记录和分析病患的临床数据。

(3)实施医生轮岗制度,确保医生按照临床路径进行诊疗,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3.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1)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及性。

(2)建立多学科协同诊疗机制,通过团队合作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3)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减少患者因就医而产生的费用和时间浪费。

(4)鼓励医院和医生实施分级诊疗,分担医疗资源。

4. 康复护理和患者教育:(1)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为患者提供全程的康复护理。

(2)开展康复护理指导,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展和康复的关键环节。

(3)组织患者康复教育活动,提高患者的康复自我管理能力。

(4)建立康复护理评估和效果跟踪机制,评估康复护理的效果。

单病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单病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单病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管理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推出了单病种管理制度。

单病种管理是指针对某一特定慢性病,在医疗机构建立专门管理团队,通过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本文旨在制定单病种管理实施细则,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医疗机构的发展。

二、管理对象本次单病种管理的对象为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并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

三、管理团队组成和职责分工1. 主治医师:全程负责患者的诊疗工作,包括诊断、用药、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2. 管理护士:负责为患者提供日常的护理服务,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和随访。

3. 药师:负责药品的采购、配送和用药指导,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正确。

4. 饮食师:负责为患者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

5. 心理咨询师:负责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四、管理措施和执行步骤1. 首次就诊:患者在医疗机构首次就诊时,由主治医师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2. 诊断确认: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由主治医师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用药指导:药师负责为患者提供药品的取用和用药指导,包括药物的剂量、时间和不良反应的注意事项。

4. 饮食调整:饮食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偏好,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包括低盐、低脂、高纤维等。

5. 健康教育:管理护士定期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相关疾病的知识、生活方式的改善和长期用药的必要性。

6. 生活干预:饮食师和心理咨询师通过定期随访和交流,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7. 随访和复查:管理护士负责定期随访患者,了解其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并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和检验。

8. 疗效评估:由主治医师负责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改进与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综合医院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更好地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现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组织领导(一)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为加强对六个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总体研究和协调工作:组长:成员: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在单病种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政策支持及奖励建议。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务科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

(二)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

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指导评价小组工作职责:根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提出改进与修订服务流程、制度及诊疗规范的建议。

规范所负责病种的临床诊疗行为,组织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努力达到该病种的质量控制标准。

(三)各临床科室成立单病种实施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科室医疗组长及业务骨干为成员。

单病种实施小组工作职责:认真执行相关诊疗规范,杜绝相关病种诊断和治疗的随意性,提高出院诊断准确率;准确完整地记录住院病历的相关信息,保证病案信息、医嘱信息的准确与完整性;加强随访及健康教育工作。

三、工作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六个单病种的临床诊疗常规和质量控制指标,逐步掌握如何应用医院优化服务管理工具,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进医院的服务流程,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单病种的临床医疗行为。

四、多科协作机制每年召开全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向临床相关专科和职能科室汇报六个单病种的收治情况,动员相关收治科室做好单病种的质量管理和上报工作,并与职能科室落实在单病种管理中的职责。

医务科:负责监督单病种质量控制科室执行该病种的诊疗规范,建立与有关病种相适应的急诊“绿色通道”以及辅助科室的连贯服务流程与规范。

病案室:负责监督单病种的病历首页规范化管理,保证疾病编码的准确性,配合临床科室单病种上报的病案统计和调阅工作。

护理部:组织制定单病种护理规范及工作流程,协助医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保证临床科室护理人员认真落实。

药剂科:制定单病种的用药规范,并负责监督。

麻醉科:负责制定单病种手术麻醉的规范和工作流程,并保证落实到位。

信息科:协助解决各病区单病种上报链接问题;统一科室代码,规范归口管理;利用电子病案或信息系统获取单病种上报的相关数据。

质控办:根据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评价标准,监控临床医疗与服务过程,促进服务流程的完善和临床服务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采用历史对照法(实施前后数据分析对比)或对照组方法(不同医院或本院不同病区间进行数据分析对比),进行定期效果评估。

五、工作内容和安排(一)基线调查和动员工作(2013年1月-2014年3月)1、以六个单病种为单位,分别与全院主要收治该种疾病的科室进行调查和动员工作,了解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动员相关科室人员积极参与单病种质量控制。

2、根据六个单病种的ICD编码,检索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底的六个单病种收治情况,初步了解我院2013年度单病种的基本质量控制指标。

3、12月,召开全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向临床相关专科和职能科室汇报2013年度六个单病种的收治情况,动员相关收治科室做好单病种的质量管理和上报工作,并与职能科室落实在单病种管理中的职责。

医务科:负责监督单病种质量控制科室执行该病种的诊疗规范,建立与有关病种相适应的急诊“绿色通道”以及辅助科室的连贯服务流程与规范。

病案室:负责监督单病种的病历首页规范化管理,保证疾病编码的准确性,配合临床科室单病种上报的病案统计和调阅工作。

护理部:组织制定单病种护理规范及工作流程,协助医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保证病区护理人员认真落实。

药剂科:制定单病种的用药规范,并负责监督。

麻醉科:负责制定单病种手术麻醉的规范和工作流程,并保证落实到位。

信息科:协助解决各病区单病种上报链接问题;统一科室代码,规范归口管理;利用电子病案或信息系统获取单病种上报的相关数据。

质控办:根据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评价标准,监控临床医疗与服务过程,促进服务流程的完善和临床服务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采用历史对照法(实施前后数据分析对比)或对照组方法(不同医院或本院不同病区间进行数据分析对比),进行定期效果评估。

(二)策划和落实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单病种质量管理是多学科、多科室、多专业协作完成的诊疗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受阻,都会影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顺利完成。

如何保证单病种的质量控制尽快达到卫生部要求的六个单病种核心质量控制指标,需要各科室加强协调与沟通,特别是加强医疗、护理、医技及行政后勤的跨部门合作。

尤其是“接口”流程的衔接、绿色通道的建立、各项辅助检查的时限完成等,需要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团队合作,保证所有环节和人员都能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任务。

1、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

临床各专科和相关的医技辅助科室在医院部署的总体要求下,认真分析医院或科室工作中存在的未能达到单病种质量控制要求的问题,对照目前的工作测算需要的资源投入,制定“单病种质量管理”的诊疗规范或流程改造的计划和方案,并落实执行。

各科室将六个“单病种质量管理”的诊疗规范或流程改造的计划和方案在2014年2月28日前交医务科。

再由专家组组长汇总,在2014年3月1日前完成相关单病种的实施方案。

2、积极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诊疗规范和上报工作,强化科室单病种管理。

(1)各专科成立单病种质量控制实施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主任、护士长、医生及护士等。

主要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诊疗规范的具体执行和落实工作。

(2)确定单病种质量控制信息上报专人负责制度,并将信息报送人名单告之医务科。

(3)从2014年3月1日起,各专科正式开展六个单病种的信息上报工作,制定单病种统计表,每月20日后将信息统计表报病案室,单病种质量分析表交医务科。

3、逐步建立和完善我院单病种质量控制体系(1)由质控办协同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

采用定期督查;例会通报;限期整改;纳入科室绩效评估等形式进行质量控制。

重点评价指标为:六个单病种质量的过程(核心)质量指标达标率。

(2)加强单病种医疗质量的统计分析和质量控制,对所有符合上报条件的病例,进行检查和考评。

根据预先制定的评价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该病种是否已达到规定标准,进行状态分析和反馈,促使临床科室不断改进。

二、急性心力衰竭(ICD-10I05-I09,111-I13,I20-I25,伴+I50)(一)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ACEI或ARB。

(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三)出院时继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四)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

(五)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出院时情况。

(六)患者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

三、A、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成人(ICD-10J13-J15,J18.1)(一)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二)氧合评估。

(三)病原学诊断。

1.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2.住院24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

(四)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五)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1.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2.非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3.目标抗感染药物的治疗选择。

(六)初始治疗后评价与处理。

(七)抗菌药物疗程(用药天数)。

(八)为患者提供戒烟咨询与肺炎的健康教育。

(九)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

(十)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出院时情况。

B、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ICD-10J13-J15,J18,不含新生儿及1-12个月婴儿肺炎)1、住院时间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2.氧合评估。

3.病原学检测。

4.抗菌药物使用时机。

5.起始抗菌药物选择符合规范。

6.住院72小时病情严重程度再评估。

7.抗菌药物疗程(天数)。

8.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

9.疗效、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元)。

四、脑梗死(ICD-10I63)(一)接诊流程。

1.按照脑卒中接诊流程;2.神经功能缺损评估;3.完成头颅影像学检查(CT)、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急诊生化、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ECG)、胸部X线等项检查。

(二)到院后首剂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有适应症、无禁忌症患者)。

(三)到院48小时内抗血小板治疗: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症者使用氯吡格雷。

(四)吞咽困难评价。

(五)血脂评价与管理:使用他丁类药物(有适应症,无禁忌症者)。

(六)住院1周内接受血管功能评价。

(七)预防深静脉血栓。

(八)康复评价与实施。

(九)为患者提供戒烟咨询与脑梗死的健康教育。

(十)出院时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十一)出院时伴有房颤的脑梗死患者口服抗凝剂(如华法林)的治疗。

(十二)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五、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52)膝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4)(一)实施手术前的评估与术前准备。

(二)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三)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四)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五)术后康复治疗。

(六)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七)手术后并发症治疗。

(八)为患者提供髋、膝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

(九)切口Ⅰ/甲愈合。

(十)住院21天内出院。

(十一)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ICD9-CM-336.1)(一)实施手术前的评估与术前准备。

(二)手术适应证与急诊手术指征。

(三)使用乳房内动脉(胸廓内动脉)。

(四)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五)术后活动性出血或血肿的再手术。

(六)手术后并发症治疗。

(七)为患者提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健康教育。

(八)切口Ⅰ/甲愈合。

(九)住院21天内出院。

(十)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