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契约VS心理契约
调整劳动关系的双重机制——劳动契约与心理契约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劳 动 关 系 的 基 本 特 点 之 一 。 劳 动 关 系 的 契
约化在我 国有着特殊 的意 义。改革 开放后 ,随着社 会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建 立 ,劳 动 力 市 场 逐 步 形 成 ,劳 动 关 系 形
式 也 出现 多样 化 的局 面 ,但 劳 动 关 系调 节 方 式 的 契 约 化 是
本 上 只 局 限 于 经 济 性 交 易 的 r ,而 很 难 对 劳 动 关 系 中 的 a容
非 经 济 性 交 换 内容 ( 道 德 、 情 感 等 ) 加 以 规 制 。 并 且 劳 如
动 契 约 对 于 经 济 性 内 容 的规 定 也 都 是 原 则 性 的 ,这 些 都 使 得 劳 动 契 约 不 能 很 好 地 满 足 劳 动 关 系调 整 的 激 励 性 原 则 , 而只能起到 “ 健作 用” 保 。三 是 劳 动 契 约 的 内容 具 有 静 态 性 和 稳 定 性 的 特 点 ,使 其 不 能 够 适 应 劳 动 关 系 动 态 调 整 的 要
施 以来 ,劳 动 契 约 已成 为 企 业 雇 佣 关 系调 整 的 最 重 要 手 段 。
约 ,提 高 员 工 和 企 业 对 彼 此 的 正 确 认 知 ,增 强 企 业 的凝 聚
力 ,构 建 企 业 和 谐 的劳 动 关 系 。 心 理 契 约 理 论 是 近 来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领 域 中兴 起 的~ 个 热 点 理 论 , 它将 劳 动 关 系 管 理 在 管 理 学 中 的 地 位 提 高 到 了
一
20 0 8年 出台的 劳动合 同法》 更推 动和规范 了劳动 关系的
契 约 化 , 是 我 国规 范 企 业 劳 动 关 系 的 重 要 法 律 , 它 在 明确 劳 动 合 同 双 方 当事 人 权 利 和 义 务 的 前 提 下 ,重 在 保 护 劳 动 者 的合 法权 益 ,为 构 建 和 谐 稳 定 的劳 动 关 系 提 供 法 律 保 障 。
劳动契约VS心理契约
火爆的劳动合同应对策略培训和突发性的人事对策折射了企业对新《劳动合同法》的恐惧与担心。
企业主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看到的是在新《劳动合同法》下,企业的用工成本高了、试用期短了、对员工的约束少了、违约金不能乱收了、裁员不能随便了等等负面因素。
这种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过分了,企业主和人力资源管理者整天研究如何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最主动、如何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便能随时抓到解除劳动合同的借口、如何制订协议限制员工离职行为、如何将劳动合同期限限制在无固定期限条款的10年之内,那么,我想这种效果肯定是适得其反的。
如果这样操作,在员工眼里,这是一种不信任,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已有的默契——心理契约被破坏了,企业和员工成为了猫和老鼠,用劳动合同规定的利益关系取代心理契约的精神互动是十分危险的。
一、劳动合同与心理契约的功效差异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其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经济契约而言的。
员工加入一个组织,都要和组织签订一个经济契约(劳动合同)经济契约规定,劳动者及甩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用来约束双方的劳资关系。
与此同时,双方还根据经济契约、企业通行惯例、招聘者的许诺等各种信号,形成心理契约。
简单地说,心理契约就是员工个体对雇用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
其核心成分是雇用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
心理契约的内容相当广泛,而且随着员工在组织中工作时间的加长,心理契约涉及的内容会越来越广。
1.劳动合同是外显的,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劳动合同是外显的。
聘任合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文化文本,具有法理意义,故要求有规范的表达格式,用语措词必须仔细斟酌,力求准确、简洁,不产生歧义,可用于见证第三方。
要劳动合同,更要心理契约
签 “ 约”方法
如 何共 建 企 业 的 “ 理 契 约 ”并 在 心 今 后 的 工作 中维 持 好 ,可 从 以 下几 个 方
面 加以 尝试。
秀 员工得不到发展,他的选择只会是跳
槽。
因 此 ,我 们应 在 企 业 发展 的 不 同阶 段 和 不 同的历 史 时 期, 根 据 已掌 握 的人
几 乎 所 有 的 矛 盾 都 是 沟 通 原 因造 成 的 ” 。 如 员 工职 称 晋 升 、婚 育 、病 伤 、 分 配 、 学 习 锻 炼 、 岗位 竞 聘 、人 才 选 拨 、 奖 励 、 评 选 先 进 、表 彰 、人 员 分 流 、 工作 环 境 等 等情 况 和 问题 , 无不 涉 及 到企 业 与 员 工 之 间 的心 理 契 约 。这 些
效率 , 开发 人 力 资源 潜 力, 实现 企 业 不 断创新 的重要 保证 。 企 业给 员 工 创造 空 问 ,员 工 则为 企
够胜任不断出现的新工作、新任务,能
高效 完成 多种 工作 , 既 需 要企 业为 员 工
业创造价值 。人是企业的最最基本 的财 富。 “ 企 无 “ 人”,则 。 止”,这是 最形象的比喻。我应该从这个比喻中悟
利 益 追 求 息息 相关 , ~ 个人 的 相 当一 部
良好 的 “ 理契 约 是保 证 员 工 创 心
外部 环 境 变 化是 发展 压 力 , 内部 知 识 不足 是 发展 的 动 力 。职 工培 训要 与 职 业生 涯设 计 密 切 配合 ,这 是 增 强 员工 在
造高 水平绩效 的 内在 动力,在 此驱动 下,员工将会对企业作出更多的承诺,
D 62鲫 蕾 埘 I黯 ¨. ,
企业的成就感、归属感,提高工作满意
《员工关系管理》第四章考点手册
《员工关系管理》第四章员工心理契约与满意度管理考点17 心理契约的内涵及其与劳动合同的关系(★★★一级考点)1.最早使用“心理契约”这一术语的是组织心理学家阿吉里斯,他在1960年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将心理契约这一概念首先引入到管理领域。
2.“心理契约之父”莱文森提出,心理契约是“组织和员工之间隐含的、未公开谠明的相互期望的总和”,它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并且处在不断的改变之中。
3.组织行为学家施恩在其《组织行为学》中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在任一组织中,每一成员与该组织的各种管理者之间及其他人之间总是有一套非成文的期望在起作用。
”4.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家、卡内基梅隆大学商学院教授丹尼丝·卢梭在《组织中心理的与隐含的契约》一文中提出,心理契约实质上是当事人(主要是雇员)的一种主观信念,是一个在交往实践中逐步建构的过程。
5.【心理契约】【1501、1801、1910名】是组织和个人双方彼此对对方应该付出什么同时又应该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组织和个人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
6.心理契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联系:劳动合同签订是心理契约产生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劳动合同,也就无所谓心理契约。
区别:(1)劳动合同是外显的,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2)劳动合同是客观的,心理契约是主观的;(3)劳动合同简单枯燥,心理契约复杂而丰富;(4)劳动合同带有交易性质,心理契约具有纯洁性。
7.劳动合同中标明的内容一般有:企业和员工当事人双方的基本情况、聘任合同的期限、被聘员工的工作内容或岗位职责、劳动报酬及其他福利待遇、合同的变更条件、违约责任等。
8.心理契约是丰富的。
对员工方面来说,到企业工作,除了获取经济报酬之外,还有组织的认同、群体的归属感、人格上受到尊重与信任、工作得到认可、获得荣誉赞扬、个人成长的可能、自我价值与理想追求的实现等,这些内容不可能在劳动合同中详细写出,但恰恰又是大部分员工都有的正常期盼。
试论劳动合同与心理契约的关系
心理 契 约 就是 员 工 个 体对 雇 佣 关 系 中
彼 此对 对 方应 付 出什 么 同 时又 应得 到 什么 的一 种主 观 心 理 约定 。其 核心 成
一
心 理 契 约是 内隐 的 。心 理 契 约是
种 双 方 的 心理 承诺 ,双 方 所诉 求的 期望 或 允 诺 不见 诸 文 字 ,没 有 记 录 ,
要 和 组织 签 订 一 个 经济 契约 ( 动 合 劳
自的权 利 、义务 和 责 任而 订 立 的共 同
遵 守 的条 文化 文 本 ,具 有 法 理意 义 ,
故要 求 有 规 范 的表 达格 式 ,用语 措 词
必 须仔 细 斟 酌 ,力 求 准确 、简 洁 ,不 产生 歧 义 ,可用 于 见证 第 三 方 。劳 动
容 、 劳 动 保 护 和 劳 动 条 件 、 劳 动 报
酬 、 劳 动 纪 律 、劳 动 合 同 终 止 的 条
同 ) 经 济 契约 规 定 , 动者 及 用 人 单 , 劳 位 的权 利 和义 务 ,用 来约 束 双 方 的劳 资 关系 。 此 同 时 , 方 还 根据 经济 契 与 双
有 内 隐性
劳 动 合 同 是 外 显 的 。聘 用
合 同 是 企 业 与 员工 之 间 为 了确 定 各
内容 、劳 动保 护 和 劳 动条 件 、劳动 报 酬 、 动 纪律 、 劳 劳动 合 同终 止 的条件 、 违反 劳 动合 同的 责任 等 。 心理 契 约这 一 概 念 是相 对 于 经济 契 约 而言 的 。员 工 加入 一 个 组 织 ,都
试论劳动合 同 与心理 契约 的关 系
一 吕雅 英 杭 州 市 第 七 人 民 医 院
火 爆 的 劳 动 合 同 应 对 策 略 培 训
劳动契约与心理契约的综合管理模型设计
交 易 内容 上 的经济公 平性 ,它 是一种 纯 物质性 的契
约 ,与双 方 的经济 内容有关 ,而与契 约 双方人 的 因
成 立 劳 动 关 系 的证 明 , 同时 ,又 可 以作 为 解 决 劳 资
纠 纷 的依 据 。第二 ,客 观性 。劳动 合 同是企业 与员 工 之 间为 了确 定各 自的权 利 、义务 和责任 而订 立 的 共 同遵守 的条 文化文 本 ,具有 法理 意义 ,故要 求有
目前 ,劳 动 关 系 具 有 经 济 契 约 的性 质 已 经 得 到
同 时 也 包 含 一 定 程 度 上 的 心 理 需 要 和 社 会 交 换 。 在
规 范的表 达格 式 。劳 动合 同 中写 明合 同期 限 、工作
内容 、劳 动 保 护 和 劳 动 条 件 、 劳 动 报 酬 、 劳 动 纪
律 、劳动 合 同终 止 的 条 件 、违 反 劳 动 合 同 的 责 任 等 ,作 为一 种客 观依 据存放 着 。第三 ,静态性 。劳 动 合 同 中 ,权利 、职 责 和义 务都 是 明确 而稳 定 的 ,
素 无 关 ,这 种 契 约 是 以制 度 的形 式 体 现 出来 。 在 劳 资 关 系 中 ,劳 动 契 约 主 要 表 现 为 两 种 形 式 :一 是 劳 动 者 与 雇 主 签 订 的 劳 动 合 同 ;二 是 劳 动 者 团 体 代 表
劳 动者与雇 主签 订 的集 体合 同 。 劳动契 约 的特 点 主 要体 现 在 :第 一 ,显 性 化 。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作用及实践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作用及实践方法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在雇佣关系中达成的一种默契约定,旨在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双方的行为,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促进员工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从作用和实践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重要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作用1.明确权责: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能够明确企业和员工的权利和责任。
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使员工清楚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2.增强凝聚力: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能够增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凝聚力。
通过合同的签订,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和关心,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3.保护权益: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能够保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益,如员工的工资待遇、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以及企业的权益,如员工保密、竞业限制等,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有效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4.促进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能够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通过合同的签订,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激励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员工的个人价值。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实践方法1.明确合同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内容应该明确具体,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福利待遇、保密义务、竞业限制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特殊条款,如奖惩制度、培训发展计划等。
2.双方协商: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签订应该是双方自愿的结果,需要进行充分的协商和沟通。
企业应该尊重员工的意愿和诉求,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制定合理的合同条款,既满足员工的需求,又符合企业的利益。
心理契约的概念
心理契约的概念
心理契约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约定或期望,它涉及到个体之间在行为、态度、信任等方面的互动。
心理契约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它在人际关系和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契约可以存在于各种人际关系中,如家庭、友谊、恋爱关系、同事关系等。
在组织中,心理契约则涉及到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关系。
心理契约可以有明确的规则,也可以是隐含的期望。
心理契约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互相尊重和关注:人们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得到尊重和关注,希望他人关心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2. 诚实和透明:人们期望他人诚实地对待他们,没有欺骗或隐瞒。
3. 公平和公正:人们希望在交往中得到公平和公正对待,不受歧视或不公平待遇。
4. 信任和保密:人们希望能够相互信任,保守对方的秘密。
5. 互惠和支持:人们期待在需要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并愿意回报对方的支持。
6. 个性和自由:人们希望在交往中被接受和尊重自己的个性和自由。
心理契约对人际关系的稳定和良好发展至关重要。
当心理契约被破坏或受到忽视时,可能引发冲突、失望和不满,甚至导致关系的破裂。
因此,了解并遵守心理契约对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契约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心理契约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契约是指员工与组织之间的非正式协议,涉及到双方对于工作内容、职责、权益、期望和责任的理解和约定。
在员工关系管理中,心理契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契约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什么是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一种非正式的、隐性的、个人化的信念系统,是员工对于组织的期望和责任的主观理解。
它不同于正式的雇佣合同或劳动法规定的权益和义务,而是基于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形成的一种默契。
心理契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内容和职责:员工对于自己工作内容和职责的理解和期望。
2.薪酬和福利:员工对于薪酬和福利的期望和对应的付出。
3.发展和晋升机会:员工对于个人发展和晋升机会的期望和努力。
4.工作环境和氛围:员工对于工作环境和氛围的期望和需求。
心理契约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契约在员工关系管理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激发员工积极性:心理契约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当员工对于自己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益有清晰的理解和期望时,他们更容易投入到工作中并且愿意为组织做出更多的努力。
2.增强组织凝聚力:心理契约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当员工与组织之间存在一种共同的默契和理解时,他们会更加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并且更愿意为组织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促进沟通和信任:心理契约促进了员工与组织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当员工对于组织的期望和责任有清晰的理解时,他们更容易与组织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建立起互信和合作的关系。
4.减少冲突和不满:心理契约能够减少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冲突和不满。
当心理契约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时,员工更容易满足自己的期望,从而减少了产生不满和冲突的可能性。
结论:心理契约在员工关系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组织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组织凝聚力,促进沟通和信任,并且减少冲突和不满。
因此,组织应该重视和尊重员工的心理契约,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管理来实现心理契约,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心理契约对劳动关系的作用机理研究
心理契约对劳动关系的作用机理研究近年来,心理契约在劳动关系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心理契约是指员工对于组织的期望与组织对员工的期望之间的默契共识,它不同于书面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而是一种双方心理上的期望与承诺。
心理契约的形成和履行对于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和提高组织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契约对劳动关系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心理契约对于员工的工作动机和承诺起到重要的影响。
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并表现出更高的工作动机。
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回报,因此更愿意为组织付出更多。
同时,心理契约还能够增强员工的组织承诺,使他们更加忠诚于组织,减少离职意愿,提高员工的留任率。
其次,心理契约对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也具有重要影响。
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回报时,他们会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并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心理契约能够满足员工的期待,使他们感到组织关心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第三,心理契约还能够促进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时,他们会更积极地参与组织内部的活动,并愿意为组织提供额外的努力。
心理契约能够增强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更愿意为组织的利益着想,从而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
最后,心理契约对于员工的工作绩效也具有积极影响。
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表现出更高的工作绩效。
心理契约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综上所述,心理契约对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机理。
它能够影响员工的工作动机和承诺,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他们的组织公民行为,以及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
因此,组织应该重视心理契约的形成和履行,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共赢。
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
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契约是指员工对于组织的预期和承诺,包括如何被对待、如何被奖励、什么样的工作条件、工作安全等。
与传统的“雇佣契约”比起来,心理契约着重于平衡组织与员工之间的需要与期望,而不是简单地预示着工资、福利和权利等方面的前景。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契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员工的承诺和期望:晋升机会、培训机会、职业发展、灵活的工作时间等。
2. 对员工的奖励和激励:员工福利、绩效评估、奖金等。
3. 对员工的声誉和尊重:在组织中的地位、员工文化、企业形象等。
4. 对员工的责任和义务:维护组织的声誉、参与企业文化、保持工作积极性等。
心理契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让员工感到他们对于组织的贡献是有价值的,组织也能够保证给员工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通过心理契约,员工能够对组织感到更加关注和认同,从而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进而带来更好的业绩。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
它能够激励员工的学习、发展和创新,并且有助于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同时,心理契约也要求企业在承诺方面要有所约束,不能轻易打破契约,否则会对员工的信任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企业不能履行承诺,就需要与员工协商解决,并且当务之急是重新为员工设定可行的承诺。
一个成功的心理契约建立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
为了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心理契约,企业应该寻求员工的反馈,以此来制定更多符合员工期望和需求的承诺和安排。
在实现心理契约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保持透明和公正,避免在承诺和奖励方面出现异见或歧义。
最后,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契约是一项长期过程,并不是一时的功效。
它需要企业在与员工的沟通中不断持久,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才能够让员工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人心向着企业的合理方向,让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长期的互信互惠关系。
心理契约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及其管理
心理契约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及其管理心理契约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及其管理心理契约是指员工与雇主之间相互约定的、关于职业发展、工作环境、待遇和关系的心理契约。
它不仅是一种默契,也是一种基于双方期望和信任的契约关系。
心理契约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
首先,心理契约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作用是激励员工参与工作并提高工作绩效。
通过心理契约,员工感受到雇主对他们的认可和关注,从而增强工作动力,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
同时,心理契约也为员工提供了职业发展机会,使他们感到自身努力会被认可和回报,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心理契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互信关系。
当企业与员工之间通过心理契约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关系时,员工会感到被尊重和重视,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同时,心理契约也促使企业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确保员工的工作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此外,心理契约还有助于预防和解决劳动关系的冲突和矛盾。
当心理契约被充分理解和遵守时,员工与雇主之间的期望和责任变得明确,减少了双方之间的不确定性和误会,减少了潜在的冲突发生。
同时,通过有效管理心理契约,及时解决发生的问题和纠纷,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管理心理契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透明的沟通机制,确保员工能够了解和理解心理契约的内容和原则。
其次,企业应该履行承诺,确保心理契约的实施和执行。
同时,企业还需要根据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不断调整和优化心理契约。
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心理契约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综上所述,心理契约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激励员工、建立信任关系和预防冲突等方面发挥作用。
合理、有效地管理心理契约对于维护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绩效是至关重要的。
《员工关系》试卷及答案-10
《员工关系管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1.在美国,1947年通过对工会的权利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是()A.《济贫法》B.《产业复兴法》C.《国家劳动关系法》D.《劳资关系法》2.员工在劳动过程中有服从管理方指示的义务,体现了员工关系的()A.平等性特征B.不平等性特征C.对等性特征D.不对等性特征3.员工关系管理强调的沟通多采用的手段,以下不常用的一项是()A.柔性B.激励性C.强制性D.非强制性4.在组织中,管理方与员工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称为()A.合作B.冲突C.成本D.沟通5.以下哪个学派提出了“结构不公平化”的理论()A.新保守派B.管理主义学派C.激进派D.自由改革派6.一元论观点强调()A.机会主义B.承认冲突C.资方的管理权威D.核心价值观7.目前最典型的一种劳动关系管理类型是()A.传统型企业B.精明的家长型企业C.精明的现代型企业D.标准现代型企业8.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程过渡。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A.第一次技术革命B.第二次技术革命C.工业革命D.产业革命9.将现代管理学的发展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的学者是()A.约翰·莫尔斯B.弗雷德里·泰勒C.彼得·德鲁克D.哈罗德·孔茨10.劳务派遣起源于()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11.管理者把纪律管理视为增强行为的一种要求,认为员工之所以顺从劳动纪律,是因为他们惧怕强制措施或处罚办法。
这是下列哪种理论的观点()A.X理论B.Y理论C.行为调试理论D.内外控制理论12.劳动仲裁委员会的组成,采用“三方性”的组织原则,不包括()A.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B.工会代表C.企业方面代表D.法律机构代表13.我国《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的工资报酬不低于工资的()A.150%B.200%C.250%D.300%14.《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A.7天B.10天C.15天D.30天15.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拨缴工会经费为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A.1%B.2%C.5%D.10%16.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建立的是()A.劳动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务关系D.非劳务关系17.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约定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18.冲突最为激烈与明显的形式是()A.怠工B.罢工C.不服从D.协商19.员工关系的外部环境不包括()A.市场环境B.政治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20.法律明确规定对超过一个月劳动者仍拒签书面合同的处理方式错误的是()A.口头开除B.支付经济补偿C.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D.每月支付两倍工资,并补签书面合同21.不为公众所熟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可称为()A.隐私权B.商业秘密C.知识产权D.专利22.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前提条件是()A.事前约定B.需要时约定C.事中约定D.事后约定23.以下哪一个属于解决劳动争议的最重要的原则()A.及时处理原则B.合法原则C.公正原则D.平等原则24.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第一步是( )A.制定调查方案B.收集调查资料C.计划实施时间D.取得管理层的支持25.对纪律处分的“烫炉法则”,理解错误的是()A.员工一旦犯错,最好能在30秒的速度之内飞速给予反馈B.“烫炉法则”强调的是批评的即时性C.提出警告但不给予处罚D.这种处分方式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能令员工深刻记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企业如何建立与员工的心理契约
企业如何建立与员工的心理契约摘要:目前企业大多重视通过与员工建立劳动契约关系来确定员工与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利益关系,而对于以心理契约作为调节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重视不够,不能与员工一起建立共同的愿景,在共同愿景基础上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使员工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不能与企业同心同德。
本文重点论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应如何建立以心理契约为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关键词:劳动契约心理契约劳动关系一、心理契约心理契约即是一种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指群体或他人对个体所扮演角色的期望行为模式,也就是群体或他人认为,承担某种角色的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中应当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一般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伴随着正式契约或协议建立的同时,双方存在的一种不成文的心理约定,这种约定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对对方所抱有的一系列微妙而含蓄的期望——预料和期待双方将会满足自己的某些需要。
这种心理契约规定了劳资双方的期待。
比如,企业期待员工认真工作,忠于企业,听从指挥等;员工期待能公平对待自己,合理分配任务,提供工作条件等。
心理契约大多隐藏于人们的心里,有待双方细心体察、领悟和估测。
当员工心理契约中所蕴含的角色期待不能满足时,就会使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受到消极影响。
因此,企业要想实现利润目标,提高工作绩效,必须满足员工对企业的角色期待,即要建立和实现彼此的心理契约。
二、与员工建立心理契约的意义企业通过与员工建立心理契约,使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吸引,员工愿意接受企业的目标并为企业贡献自我的能力。
1、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企业如果和员工建立了心理契约,企业与员工之间了解彼此所期望的行为模式,员工一方面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明确企业的发展和员工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得员工认识到企业和员工之间是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彼此之间应建立共同的愿景,在此基础上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使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信任和承诺关系,从而增加对企业的认可度和认同感,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心理契约理论概述及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影响研究
心理契约理论概述及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影响研究【摘要】心理契约理论是一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员工与组织之间关系的理论。
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理契约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探讨了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如何通过管理实践来维护和促进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契约关系。
接着分析了心理契约理论对员工绩效、组织文化和员工流失的影响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心理契约对组织和员工的重要性。
总结指出心理契约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心理契约理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应用, 影响研究, 员工绩效, 组织文化, 员工流失, 重要性, 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心理契约理论概述心理契约理论是指个体与组织之间的隐性协议,包括员工对于组织的期望以及组织对员工的承诺。
这种非书面的契约关系在员工和组织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和组织的绩效。
心理契约理论强调了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了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在心理契约理论中,员工期望得到组织的支持和关怀,同时组织也期望员工忠诚、努力工作。
当员工感到组织没有履行承诺时,可能会导致员工不满、离职意愿增加。
相反,当组织感到员工没有达到期望时,也可能会采取惩罚手段,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
心理契约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员工关系。
通过遵守心理契约,组织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心理契约理论也能帮助组织预防员工流失、提升组织文化,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背景在传统的劳动关系理论中,员工和雇主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基于物质契约,即以工资和福利来换取员工的劳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加剧,传统的物质契约逐渐显露出种种问题,如员工流失率上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等。
心理契约理论的提出为深入探讨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注重心理契约管理 营造和谐劳动关系
这种心理上 的默契能够帮助组织与员工・ 企业成长与员工个人发展 的双重 目标统一起来 . 注重对员工个人 得到进一步 强化。并且 ,
式签订 的经济契约 为背景 . 以相互问的关系为纽带 . 以个人的知觉 感知和主观判断为基础所形成 的对雇用关 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
什么 , 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 . 约定的核心成分是 是个体对于组织未能完成其在心理契约 中应承担 的责任的认知评
雇用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当员工与组织的心理契约遭 价。而 心理 契约 的违背”则是指个体在组 织未能充分履行心理
彼此间的了解 . 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织与员工相互问的认知 . 提高
保 持高度的献身精神和工作热情 使他们能真 正做 到心 情舒畅 、 过建立 良好的心理契约能有效地促进 组织 与员工问的沟通 . 增进
不 遗余 力地 为企 业 创 造 业 绩
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 , 劳动者与组织间的劳动 彼此问的信任度 . 从而减少劳动 关系 中的冲突与摩擦 。 关系一旦成立. 劳动者个体 与组织实际上就签订了两份契约 一份 总之 , 良好的心理契约必然会促进劳动关系的不断改善 . 而和
写在纸 面, 不同于经济契约, 但却 同样影响着企业劳 动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 良好的心理 契约意味 着组织与 员工间达成 了心 灵
的默 契 , 对构 建 和 谐 劳 动 关 系有 积 极 的促 进 作 用 , 心理 契 约 的破 裂与违 背则 会 引 发 员工 负性 情 绪 , 它 而 带来 消 极甚 至 敌 对 的后
员工心理契约的四种类型
员工心理契约的四种类型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趣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员工心理契约。
这玩意儿听上去可能有点拗口,但其实就是员工和公司之间那种隐形的约定。
就像两个人的默契,虽然没写在纸上,但心里都有数。
那么,心理契约到底有哪些类型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看看这些类型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体验。
2. 心理契约的四种类型2.1 传统型契约首先,咱们来说说传统型契约。
这个契约就像是老一辈人的观念,强调的是稳定和安全。
你想啊,很多人刚入职的时候,心里就想着“我只要好好干活,老板就会给我加薪、升职。
”他们希望公司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期待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认可。
不过,问题来了,万一公司没做到这一点,员工就会觉得受到了背叛,这时候可就麻烦了。
2.2 交换型契约接下来是交换型契约,这种契约就像是市场上的交易。
员工和公司之间是有来有往的。
员工觉得“我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你得给我相应的回报。
”如果公司能满足他们的期待,比如通过奖金、福利等,那大家都是心满意足的。
然而,若是公司忽视了这一点,员工就会感到被辜负,甚至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觉得“这份工作不值得了。
”2.3 发展型契约再来聊聊发展型契约。
这种契约更像是一场长跑,员工希望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学到新东西。
很多年轻人都特别看重这个,他们觉得“我不光是为了工资而来,我还想提升自己!”公司如果能够提供培训、晋升机会,员工就会感到无比满足,心甘情愿为公司付出更多的努力。
但如果公司对此视而不见,员工很可能会选择离开,去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2.4 灵活型契约最后,我们得提提灵活型契约。
如今的工作环境变化太快了,员工们越来越希望能够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地点。
这种契约强调的是信任和自由。
员工希望公司能够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比如说可以在家办公或者调整工作时间。
只要有了这种灵活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如果公司过于严格,员工就会觉得窒息,甚至会反感工作。
心理契约名词解释
心理契约名词解释心理契约是指一种双向沟通的形式,它可以帮助平衡期望,包括情感和行为,以此来支持和鼓励在某个特定环境中有效地工作。
心理契约通常体现在一个正式的文件中,它描述了两方关于一起分享和促进有效工作的承诺。
心理契约通常与关系发展有关,并用于有效地促进社会和情感的发展。
要理解心理契约的概念,首先要明白其定义。
心理契约可以定义为一种形式的双向沟通,以支持在某个环境中实现有效地工作。
它旨在帮助建立信任和理解,以及合理的行为和责任。
心理契约通常由老师和学生或父母和孩子之间签署,以便透明地说明两方的期望,包括特定的行为和情感。
在心理契约的正式文件中,一般会涵盖以下内容:双方之间的关系,包括期望的行为和情感。
提供帮助如何表达和处理不良行为和情感。
重要的时间表,以及未来将发生的情况。
如何解决冲突和问题。
心理契约有很多具体目的,可以帮助建立双方之间的良好关系。
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包括自律和责任在内的行为准则。
这样,双方就可以共同同意关于双方行为的一致性,并帮助建立信任。
另一个重要目的是解决任何出现的问题,并使契约有效地协调双方的期望和关系。
心理契约可以通过建立可以量化和可衡量的目标来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契约可以提供一个模型,以表明哪些行为会得到肯定和有奖励,哪些行为会得到反馈或惩罚。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确定做什么是正确的。
心理契约也可以帮助提高工作场所的关系。
它可以确保双方之间存在很强的沟通,以便可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心理契约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使双方都能够在有效的、友好的和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总之,心理契约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当事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增强有效工作。
它旨在帮助当事人更好地了解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它也有助于创建可以将行为和回报可视化的模型,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组织行为学测试试题库与答案
组织行为学测试试题库与答案1、沟通是组织协调各方面活动实现科学管理的手段,要达到科学管理,管理者必须了解( )的信息。
A、组织内部B、政府行政管理部门C、竞争者D、顾客答案:A2、与劳动契约相比,心理契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
A、书面化B、正式化C、非书面化D、非正式化答案:C3、(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命题:学的比别人快的能力,是未来企业唯一的核心竞争力。
A、彼得.圣吉B、斯特恩C、亨利·法约尔D、马科斯·韦伯答案:A4、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的。
A、波特B、劳勒C、斯金纳D、洛克答案:C5、马克思认为阶级是当时社会中最重要的类别,是_____的主要矛盾(A、群体冲突B、团队冲突C、社会冲突D、家族冲突答案:C6、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 )。
A、不成文的被动规范B、口头的规范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D、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答案:D7、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派管理理论。
A、实践主义B、实验主义C、经验主义D、实证主义答案:D8、团队与组织的结合有两种主要形式:嵌入职能组织结构的团队和嵌入( )组织结构的团队。
A、流程B、管理C、技术D、审查答案:A9、影响组织学习的外部因素有:社会经济价值的变迁、社会运动、社会和经济制度的转型、市场信号的分析与采纳以及( )。
A、个体因素B、团队因素C、组织因素D、技术愿景想象和技术发展答案:D10、目标本身具有( )作用。
A、动力B、励志C、催促D、激励答案:D11、当组织遇到大的生存挑战,不采取强烈措施和手段,难以解决当前的组织问题时,往往会采取( )。
A、全面改革策略B、局部改革策略C、全面调整策略D、局部调整战略答案:A12、个体创新研究主要以( A )和( )为研究对象。
A、个体创造力B、个体组织能力C、个体创新行为D、个体创新资源答案:C13、在不同维度上,学习型组织对( )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爆的劳动合同应对策略培训和突发性的人事对策折射了企业对新《劳动合同法》的恐惧与担心。
企业主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看到的是在新《劳动合同法》下,企业的用工成本高了、试用期短了、对员工的约束少了、违约金不能乱收了、裁员不能随便了等等负面因素。
这种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过分了,企业主和人力资源管理者整天研究如何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最主动、如何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便能随时抓到解除劳动合同的借口、如何制订协议限制员工离职行为、如何将劳动合同期限限制在无固定期限条款的10年之内,那么,我想这种效果肯定是适得其反的。
如果这样操作,在员工眼里,这是一种不信任,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已有的默契——心理契约被破坏了,企业和员工成为了猫和老鼠,用劳动合同规定的利益关系取代心理契约的精神互动是十分危险的。
一、劳动合同与心理契约的功效差异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其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经济契约而言的。
员工加入一个组织,都要和组织签订一个经济契约(劳动合同)经济契约规定,劳动者及甩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用来约束双方的劳资关系。
与此同时,双方还根据经济契约、企业通行惯例、招聘者的许诺等各种信号,形成心理契约。
简单地说,心理契约就是员工个体对雇用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
其核心成分是雇用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
心理契约的内容相当广泛,而且随着员工在组织中工作时间的加长,心理契约涉及的内容会越来越广。
1.劳动合同是外显的,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劳动合同是外显的。
聘任合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文化文本,具有法理意义,故要求有规范的表达格式,用语措词必须仔细斟酌,力求准确、简洁,不产生歧义,可用于见证第三方。
劳动合同以及相关制度明确规定员工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它是员工称职的最低的底线。
例如,有的企业规定,当月请假两次以上停发奖金。
对于员工来说,根据公司制度,只要不请假、不迟到、不早退、不矿工,你就该发我工资。
心理契约是内隐的。
心理契约是一种双方的心理承诺,双方所诉求的期望或允诺不见诸文字,没有记录,甚至口头上都未曾表示过。
“不见其形、不闻其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微妙而含蓄,深藏于心,只可意会,而难于言说。
企业和员工之间有良好的心理契约,员工虽然请了两天假,但是他会主动把自己应该做的补回来,以达到自己心理上的平衡。
2. 劳动合同是客观的,心理契约是主观的劳动合同是客观的。
它是合同双方都能看明白的约定。
聘任合同中白纸黑字写明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作为一种客观依据存放着。
因为劳动合同客观,所以,相同的工作有统一的规格要求。
企业和员工核对劳动合同,只有两种结果,有违劳动合同还是不违劳动合同。
心理契约是主观的。
由于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特征,所以对于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的认知,是一种主观感觉,是契约主体对双方之间交换关系的理解,而不是相互权利、义务与责任的事实本身。
对于心理契约,不同的企业和员工都有各自独特的体验和见解。
员工由于个体因素的差异,对企业文化的感知不同,对企业领导的暗示的领悟和对企业理想化的特殊期望,会形成各自独特的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因为主观,所以内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不同员工或者同一员工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和期望。
当员工觉得自己的得到尊重了,会有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给企业更多的回报。
3.劳动合同简单枯燥,心理契约复杂丰富劳动合同是枯燥的。
聘任合同中标明的内容一般有:企业和员工当事人双方的基本情况、聘任合同的期限、被聘员工的工作内容或岗位职责、劳动报酬及其它福利待遇、合同的变更条件、违约责任等。
这些内容规定员工工作的最简单要求,最低的报酬待遇,最小的违约责任。
合同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的底线。
聘任合同中,权利、职责和义务都是明确而稳定的,一旦签订即生效,并对双方都产生制约作用,它不因合同主体一方的主观意愿想改变就改变。
心理契约是丰富的。
对员工方面来说,到企业工作,除了获取经济报酬之外,还有组织的认同、群体的归属感、人格上受到尊重与信任、工作得到认可,获得荣誉赞扬、个人成长的可能、自我价值与理想追求的实现等,这些内容不可能在聘任合同中详细写出,但恰恰又是大部分员工都有的正常期盼。
同样,企业也希望所聘员工有比聘任合同中规定的责任义务更好的表现,做出更佳业绩。
员工在一个企业中工作的时间越长,心理契约所涵盖的范围就越广,相互期望的隐含内容也就越多。
心理契约的本质却是一种心理期望,没有固定的内容和形式,弹性余地大,它会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当企业的内外环境条件改变了,员工的工作状况以及主导需求改变了,彼此之间的信任、期望、要求都将发生变化。
4.劳动合同带有交易性质,心理契约具有纯洁性企业与员工的聘任合同更多的带有商业买卖合同的痕迹,有明显的交易性质。
它规定甲方付出什么,得到什么,乙方付出什么,得到什么,如果一方违约应该得到何种赔偿和惩罚。
心理契约有更多高尚纯正的特征,员工到企业工作除为了获取报酬之外,还有着获得工作经验,提升个人能力,获得终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愿望。
有的员工还希望能在平凡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为组织方的企业,同样以服务社会为已任,以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价值取向,并不是想从员工身上获取更多的劳动剩余价值,而是为顾客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获得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组织中心理契约的维护劳动合同作用重大,心理契约则更加重要。
劳动合同显于外,心理契约隐于内;劳动合同是企业和员工双方合作的开始,心理契约是企业和员工良性互动的保证;劳动合同约束员工的行为表现,心理契约支持员工的精神状态;劳动合同事事看文字规定,心理契约处处显员工个性;劳动合同是双方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心理契约则是双方精神上的依恋和融合。
因此,详尽的合同管理十分重要,构建和维护良好的心理契约则至关重要。
对于心理契约的维护研究,学界至今还没有形成很有说服力的系统理论或操作模式,笔者认为,事物的特征是该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本质属性的体现,从心理契约的特征视角去设计心理契约的维护策略,有一定合理性和可行性。
从前文分析可知,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主观性,丰富性,多变性,差异性和纯洁性。
1.根据心理契约微妙而含蓄的内隐性特征,企业一方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期望,使员工正确接收与理解,只要这种期望是合适的、真诚的,就能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
企业可以通过有形与无形的规范来明示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对员工的期望包括工作职责要求,最好编有详细的岗位工作说明书,奖励条例、培训规划、晋升制度要尽可能合情合理、具体可行,使员工乐于接受。
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员工提出意见、发表心声的平台与机制,使员工内心的需求得以外显,便于企业及时了解。
只有双方心理期望产生交融,平衡考虑彼此的付出和所得,才能保持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
2.根据心理契约的主观性特征,企业与员工要加强沟通与理解。
企业通过开诚布公、深入访谈等途径,了解彼此的主观期望,尽可能使彼此期望趋向接近。
对可能出现的违约现象要作出合理归因或解释说明,以取得对方的理解和谅解。
研究表明,一方认为对方对心理契约故意违反,最容易导致心理契约的破坏,如果理解为“事出有因”,或是由于认知上的不一致造成的心理契约违背,负面影响就较小。
3.根据心理契约内容丰富性的特征,企业不能把聘任员工理解为,“我出钱、你出力”的简单交换关系。
员工加入企业组织获取的物质利益仅仅是一种外在“报酬,而大多数员工渴望得到的是工作的”内在“报酬,如工作的意义、发展机会、群体归属感受、他人的肯定、信任、尊敬、荣誉等,这种精神方面的需求对员工更有持久的激励作用。
任何企业都不缺乏这种精神性资源,投入成本又低,并且只要用心开发,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完全可以达到员工满意的程度。
4.根据心理契约的多变性特征,企业管理者应当明确,心理契约是一个“建立—修订—再建立”的动态循环过程。
只要一方感到彼此的投入与获得发生变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其它参照对象发生变化,心理契约的内容就随之变化。
它永远处于不断形成、不断修正之中,这种变化过程可以是公开的,也可能是在内心完成的。
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敏锐地观察到这种变化,就有可能导致心理契约的裂痕。
因此,企业管理工作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要有权变思想,管理方式要根据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方式,适时引导和更新彼此的期望,以形成新的心理契约。
5.根据心理契约的差异性特征,企业管理应当以人为本,重视个性化关怀,尊重和尽可能满足每个员工带有个性特征的正当需求,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分别进行教育和引导。
心理契约形成的基础不是刚性制度,而是伦理道德、人际信任等人文因素。
有人认为企业管理者要具有“超制度”管理能力、“差异化”管理能力,就是基于对员工个体差异性假设而提出的。
企业适当采用一些弹性管理、柔性管理,有利于心理契约的维护。
6.根据心理契约的纯洁性特征,企业管理者要十分重视营造企业文化,提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使提升自我、服务社会成为企业和员工的主导思想,以此为核心建立共同愿景,提倡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员工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观。
企业与员工一旦成为“生命共同体”,即使其它方面不尽如人意,也能得到充分谅解,遇有困难会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与帮助,心理契约也会更趋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