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学政治课是通过教学来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这三方面的任务的。
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自觉性,将知行统一,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通过近些年来的摸索,我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一尝试实现:一、教师不要独占课堂时间时间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时间一切便无从谈起。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时间观。
现代时间观念以快节奏、高效率为标志,以定向争时、有效求时、优势夺时为特征。
它要求教师在利用时间表上走向文明规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好好设计:你准备给学生多少时间。
要将尽可能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块时间表的“自留地”。
二、建立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学达到共振的前提。
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有的学生看见教师就先敬惧三分,上课静态地等待教师的讲授,有了疑问不敢提出,更不必说提出不同的意见与老师讨论了。
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难以调动起来的,更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要塑造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要以爱换爱,以情感培养情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与学生共同求真理、同解疑难。
只有这样,师生间教学交往的情感渠道便会自动打开,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同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歧视差生,只有善于循循诱导,努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建立民主、和谐、融洽的“双向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
这是构成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让学生自读预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心理学认为,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想把科学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
教师的职责是要疏导学生动脑、动手,使其获得知识。
在思品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思品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
而每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
因为对每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教学无疑会有帮助。
由于政治课的许多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假如让学生直接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
单凭教师的讲授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也往往比较被动,因此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成立兴趣小组和开展社会小调查。
在兴趣小组里,我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报刊,让大家了解、熟悉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
另外,也适时地开展了社会小调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激发学生能动学习和质疑学习的潜能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认识世界、掌握规律和运用规律改造世界两个方面。
但若把这一概念浓缩在学生学习的范围内,就是学生去学习、认识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在分析、归纳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运用掌握的概念、原理和学习技巧去解决这些问题。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那么,提出问题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在阅读、分析教材过程中的积极思考,也可以说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但又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相应的思考题,题目应由易到难,注意层次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实践中。
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摘要】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设定开放性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共同探讨问题。
开展个性化学习任务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措施,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主体性,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开放性氛围、学生参与讨论、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任务。
1. 引言1.1 引言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该在教学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辩能力和品德素养。
本文将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探讨。
设定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会感到自由和舒适,更容易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安排一些讨论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倡导学生参与讨论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与他人交流观点,思维得到碰撞和启发,从而促进他们的思想成长。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开展个性化学习任务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以上几点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需要设定开放性的课堂氛围,倡导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个性化学习任务等多种途径。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基本国情教育的一门社会学科。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必须改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多与学生交流、鼓励和尊重学生,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一、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老师看作教学主体,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按照自己的思路讲,学生被动地听,所以“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使得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学生不愿学甚至上课睡觉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这种现状,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在课堂上,教师应从“中心”位置“退居二线”,成为“幕后策划者”和“引导者”。
当好一名“导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
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乐于参与,提高其求知欲。
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点燃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讲《珍爱生命》一课时,采用案例法和配乐朗诵法,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不爱惜生命给自己、家人、社会带来的伤害和负担的实例,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重要。
之后,让学生有感情的配乐朗读《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使学生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一个高尚的人哪怕生命最后一分钟也能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虽死犹生,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做权利、义务的主人。
我还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表演法、竞赛法、生活实践法等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营造和谐课堂,让学生感受主体地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
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和谐课堂的基础。
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高台子中学张立峰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高台子中学张立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自主探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谈谈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一、更新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机器,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提供自主学习时间和环节,获得发挥主体性的的机会。
按主体教育的观点,学生只有获得了大量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才能获得“积极主动学习”的条件。
首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思想品德课要向45分钟要效率,只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才有全员参与的可能性,才便于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思想品德课最容易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地方,是联系实际运用观点的部分,但往往由于教学结构安排不当,最后只剩三五分钟,匆匆而过,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都不能得以很好的发挥。
成功的经验表明,思想品德课的开头要简洁、明快、巧妙,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主题上来,切忌拖拉或绕远。
结尾要精练,这时,学生已对本课内容十分熟悉,教师只要画龙点睛、突出重点或提出希望即可,切忌冗长。
此二项不可占用过多时间。
“讲明观点”是一节课的主要任务,通过教师质疑,使学生对本课道德观点“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有一个初步的明确的认识。
这一步最长不能超过20分钟。
因此,内容要精选,条理要清楚,环节要紧凑,提问要准确,小结要精练,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时间。
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事关课堂教学的成败。
可是,在现实的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好,依然以自我为中心,讲授为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表达的机会很少。
很多教师不去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缺乏学学习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学习。
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学生的学科素养就很难形成。
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这方面,我们政治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一些做法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一、处理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课堂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渠道。
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发挥到极致。
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离不开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把握。
所以,我们的政治教学必须从学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项课堂的重要任务。
教师的教学理念正确了,才会有实际的行动,才去实践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握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二要处理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要把握好教材,引导学生借助教材把握知识结构,掌握政治课基本理论,提高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水平。
处理好与教材的关系,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发挥好。
教师研究教材,要心中有人,这个人就是学生。
教师要经常想学生原有的基础状况,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能让学生适应,新授课达到什么水平学生才能接受等等。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头脑中时刻装着学生,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备课,带着学生的疑惑处理教材。
如此下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能确立,教师才能用好教材,活教教材。
二、创造和谐课堂气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师生关系的维系需要和谐的课堂气氛。
和谐的气氛需要师生共同创造,而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政治教学中,有的教师总不愿意把活动交给学生,总愿意让学生回答的问题与自己的见解一致,课堂上一副严肃的面孔,使得学生没有一点活泼和自由。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一堂思想品德课的成功与否,其关键点已经由教师的“一言堂”转移到如何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上。
那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本人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及体会。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前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构成者之一,尊重学生是教育原则和教育本质的要求。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个性,在其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个性特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的品质。
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
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并创造各种条件引发他的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让学生体会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
比如,我在讲授七年级第一课“我上中学了”时,先让学生联系实际讨论回答问题:你们现在是中学生了,同以前相比有哪些新的变化?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挖掘潜能,主动思考,然后畅所一言。
这样课堂就活跃起来了。
这样尊重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性,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使一节说教课上成了互动交流课,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转换角色,当好导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解决好教师角色意识问题是关键。
长期以来,我们受着“教师中心论”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是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对学生主体认识,理解能力的开发,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思想品德课教学上的师生关系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课堂上,教师应从“中心”位置“退居二线”,成为“幕后策划者”。
教师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思想品德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各种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社会情感交流等方面上来。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论文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全面展开。
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思想品德课仍然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动、学生不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发挥,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如何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动”起来,积极思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本人作了一些尝试。
一、创建民主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习。
教学活动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的一个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动”起来,成了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样学生就不爱学习,甚至还会出现逆反心理。
因此,要使学生“动”起来,我们教师就要更新观念,努力创建一个民主教学氛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
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一言堂,包办代替。
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甚至与教材不一致的见解,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与教师进行辩论。
教师对学生的见解、观点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保护学生的探索创新的欲望。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消除了对教师的畏惧感,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这样学生就敢“动”了,敢于参与到教学中来。
学生在劲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思维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知识来源于生活。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资源,要尽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
我们的教学资源如远离了学生,就很难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同感,学生就会认为思想品德课是空洞的说教课,在课堂上就不会积极思考,更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就难以“动”起来,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死气沉沉,缺泛活力,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摘要: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等教育理念。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转变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活动,创设开放性的问题,大量运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主体作用初中政治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上充分依靠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而服务。
一、政治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对学生不放心,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地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同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活动。
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初中政治课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观念,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二、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个体倾向性的表现,也是一种较为稳固的心理趋向。
学生一旦拥有了某种兴趣,就成为主体性在这一方向得以发挥的动力源泉,主体性的确立光靠教师观念的转变还不够,最终需要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
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准确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文化知识结构、情感体验、能力特点等实际状况,要选择那些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和普遍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就会主动、自觉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
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它对于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改变传统备课方式,增强参与意识备课是教师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传统的备课,主要是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而在新的形势下,备课不仅应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热点来备课。
要求教师不仅应做到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而且应注意观察生活实际,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
传统的教学过程仅仅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每次上课前,我将快要讲到的篇章以及需要思考的问题提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去讨论,与我同步“备课”。
同时,还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和分析一些社会生活中现象。
因为教师与学生都“备课”了,所以上课时,教师就不是独角演员了,学生也不仅仅是观众,课堂就变成了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交流的大舞台,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学到了应有的知识和能力。
二、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学习乐趣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
课堂气氛民主、轻松,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才能使学生敢于大胆地说,积极地问,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于政治教学来说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利用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将讲授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将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感受到和谐的教学氛围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憧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生动、形象,以此调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问题的设计都应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建构。
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或见解。
浅议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各种兴趣小组 有 计 划 地 开 展 活 动 , 织 组 的 活动 形 式 丰 富 多样 比如 , 展 演 讲 比 开
,
。
组织 学 生调 查有 助于 发 挥
一
展示, 一节思想品德教育课就变成了一堂
生 动活 泼 的音 乐课 ,学 生 表 现 积 极 主 动 ,
嬲
一
:
爨
懑
臻
l
l科教 园地
浅议如何在思 品德课 中 想 发挥学 生 的主 用 体作
◎文/ 晓莉 祝
传 统 的 课 堂教 学 就 是 老 师 讲 学 生 听 , 这也 是 师生 的 双边 活 动 , 是 活 动 的 形 式 只 式 进 行 教 学 ,才能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趣 。 首 先 要 把 课 前 调 查 的材 料 运 用 到课 堂 教 决 的疑 难 问题 。 讨 论 中每 个 学生 都 有 发 在 表 自 己观 点 与看 法 的 机 会 , 学 会 倾 听他 要
歌 声 、 声 一 片 , 学 生 感 受 到 了 祖 国 大 笑 让
赛 辩 论 会 、 事 会 、 例 说 法 、 爱 心 活 故 案 献
,
、
学 生主体作 用
组织 和 引 导 学 生进 行 社 会 调 查 , 能增 加 学 生 的 感性 认 识 , 深 对 所 学 知识 的理 加 解和 运用 , 能够 开 阔 学 生 的视 野 , 养 学 培
根据青 少年学生思维活跃 乐于 展 现
,
班级, 学校、 社会进行调查, 收集生活中存
在 的真 、 、 的事 例 。 时认 清 社 会 中的 善 美 同 假 、 、 的现象, 恶 丑 了解 改革 开 放 以来 身 边 发生 的变 化 。 实践 证 明 , 过 组 织 学 生 进 通 行 各 种 方 式 , 种 渠 道 的调 查 研 究 , 学 各 使 生 真 正 走 进 社 会 、 识 社 会 , 观 地 接 受 认 直
政治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政治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急切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鼓励并倡导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组织、帮助下,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就初中政治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初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我们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并在情感交流中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民主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经常听学生反映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空洞。
在课堂,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不喜欢政治课。
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应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地解放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最终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活动中,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有限的时间贯穿到具体的目标学习中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问题的情境,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交叉进行,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的主动参与包括独立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和合作交流讨论以及完成课堂练习等。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涉及学生的人次是否广,要使每名学生都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三、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
在一堂课的设置中,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堂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在一堂课的开端就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地参与投入,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共3页word资料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一、教师转变观念,确立学生中心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满堂都在讲,学生跟着教师思路走,这样,学生成了被动学习的机器,缺少主动思索的空间,学得吃力且效果不好。
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无论是学生的知识还是能力都不能得到很好的积累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基本上是空谈。
这种弊端教师都意识到了,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思维习惯和教学习惯的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不理想。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意识,敢于放手,充分尊重、相信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改变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1.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使教师思路僵化,讲课难出新意;另一方面学生长期在一种教学模式下学习,容易厌倦疲惫,思维僵化。
而新课改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进入教学过程,轻松学习,快乐学习。
初中政治课通俗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况且初中政治课本较为有趣,学生乐意学习,所以我们不妨让学生多自学。
但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其加以引导,自学之前教师要提出学习要求,列出提纲,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才更有针对性,目标才能更明确,学起来才能更用心。
这样,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另外,自学过的知识学生掌握得较牢固,自学能力在实践中也得以培养。
2.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核心,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分析探讨中获得新知识,培养自身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问题探究式教学是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发现的问题我们拿出来讨论,学生没发现的问题教师拿出来讨论,在合作讨论中解决问题。
三、学生合作探究,凸显主体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集体力量,发挥集体智慧来帮助自己积累知识,提高能力,而小组合作是不错的选择。
思想品德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思想品德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思想品德课主要的任务并非传授知识,而是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奠基石。
而要完成道德教育的目标,关键是优化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一、导入新课环节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好的开头,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
教师可设计各种各样的课堂导入,如故事导入、小品导入、新闻导入、谜语导入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学中,首先请同学们演唱歌曲《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歌曲演唱完后,由老师谈谈自己听了这首歌的感受:小草是默默无闻的,无论是在平坦的地面上,还是在岩石的夹缝中,或是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只要给它一点阳光、一滴水,它就可以装扮大地。
小草是顽强的,我们赞美小草的顽强。
接下来老师可以问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生命?请谈谈你的理由好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发言。
此时,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及时引入新课。
二、新授课环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没有学就无所谓教。
学生是活生生的、具体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
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尝试运用了各种方法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创设情境法初一思想品德新教材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离开了学生这一主体来谈心理教育,不仅是无的放矢,也会使教师的种种努力付诸东流。
浅议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浅议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涟源市龙塘镇珠梅中学谭东阳【内容提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具有现实意义,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能培养学生学生勤思考、爱钻研,动手、动脑的刻苦精神;通过发挥学生参与预习,学生参与新课的学习,启发学生参与讨论,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要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要确保主体作用有效性发挥,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关键词】学生主体发挥高中政治课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过程。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下才能落实和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帮助其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充分认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意义(1)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能让学生动脑、动手、动情,在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和学会本领,从而使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现在的高中课本中理论层次有所降低,可读性增强,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问题,结合教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2)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武装学生,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的知识体系比较抽象,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自学、讨论、探究、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形式积极“参与”,在师生共同活动基础上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能培养学生学生勤思考、爱钻研、动手、动脑的刻苦精神以往的传统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板书、学生抄板书,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也就难以达到教学三维目标。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贵州省赫章县第一中学蒋华舟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主体服务的。
但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有意无意间转换了身份和主体角色,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忽视了教师是在为学生服务的本质要求。
因此,树立起学生主体地位特别重要,尊重、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一、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
坚持“以服务学生为目的”,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
观念正确了,教学设计合理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充满良好的学习环境中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教学活动才会取得实效。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修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本领。
并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等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教师在钻研教材、编写教案、设计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头脑中要有学生,要时刻考虑到这样的教学学生能不能接受?简单地说,就是要带着学生的实际水平去钻研、处理教材,才能在课堂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的用好、用活教材。
二、坚持“思维碰撞”,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时,借用媒体充分地利用脑、眼、手等感觉器官,反复地去体验。
在理解教材、领悟人生意义,才能不断地提学生高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调整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及时设疑,解疑。
在学生紧张又兴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充满情趣,充满活力。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在师生互动中产生思维碰撞,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
【初中思政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初中思政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都是在课堂上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
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地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的前提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即我们所面对的是处于生命中最佳时期的儿童和少年,充满着多方面需要和发展可能,是充满生命活力和潜力的特殊群体。
作为一名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把学生看成是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参与教育活动的人,他们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
应充分认识到我们的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主人的教育行为,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一种途径。
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
二、提供自主学习机会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关键1、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
只有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结构,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才有全员参与的可能性,才便于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成功的经验表明,开头要简洁、明快、巧妙、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主题上来,切忌拖拉或扯远。
结尾要精炼,这时学生已对本课内容十分熟悉,教师要画龙点睛,突出重点或提出希望即可,切忌冗长。
“讲明观点”是一节课的主要任务。
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对本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有一个初步的明确认识,这一步最多不能超过20分钟。
浅析初中思品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浅析初中思品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初中思想品德,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学生心里思想品德课往往和枯燥,无味,繁杂这样的词汇练习着。
面对新教学理念、太多的教学方法,对怎样渗透和选择感到盲然,不知从何下手。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思想品德课正常有序开展的关键。
一、生动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如何上好一节思想品德课,一直以来是我思考的重点,以为备好课就可以上好了。
虽然每次都认真备了,但是一到上课课堂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比如学生不想学习,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者有些学生什么都听不懂。
出现这些现象往往是导入时不够生动,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结果。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才可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我介绍自己比较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一)引言导入法,新编思品教材语言生动活泼,读来琅琅上口,尤其是每一课的开头都有一段十分耐读的“引言”,读来更是亲切、感人。
如“为正义高歌”一课,教材的引言这样写道:“当你每天背着书包按时到校学习时;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求救,诚实而不自欺时;当你看到同学的笔坏了而主动递上一支时;当你吃完一支冰糕,小心地将包装纸投入垃圾桶时;当你乘车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身边的老人时……”(二)承上启下导入法,思品教材在编排时往往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每一单元、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框之间全都环环紧扣、丝丝相连。
教师在讲授每一节新课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前一课学习的内容,以前一课时的内容为引子,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的内容,实现教学的承上启下和平稳过渡。
承上启下导入法是用学生已知的知识做铺垫,符合陶行知先生揭示的“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
( 三)歌曲导入法,歌曲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者/苏文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教法,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自主探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谈谈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是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改变”灌输”的”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学习、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探究和发现知识,从而使学生享受真正的学习乐趣。
教师应该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内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乐于求索、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展示自己的才能,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其次,要做到先易后难,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学生感觉到思想品德是一门既好学又好玩的学科。
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积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处理教材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指导学生学好教材,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了解社会生活实际,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时,我经常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记得有一节课上,我请一位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都笑了,为什么呢?说她无论什么课上都是不回答问题的,那位学生低着头,我启发了好几遍,她终于开口回答了,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位学生也激动地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全面推进,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人的个性张扬和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生活,强调实践,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关注受教育者道德情感的激发,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和保证。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所谓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不是简单的态度和蔼,面带微笑,而是指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创新。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
”如果没有课堂的民主,根本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试想,在课堂上,老师讲什么,学生便听什么,机械地记什么,也就没有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人云亦云,机械模仿,照本宣科,僵化保守。
因此,我在课堂上大胆地进行民主教学,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而不是揣摩教师期望的标准答案。
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便没有对真理的追求。
”要把书本上的理论融入生活中,离不开创设理论运用的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
因此,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感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生成问题,这实质上就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构建知识,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学习能力审视学习内容的过程。
例如在《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框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图片《水滴与大海》《三个和尚没水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的引入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点明本节课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小水滴离开大海为什么干了?大海没有小水滴会怎么样”“为什么一个和尚有水喝?”“为什么和尚越多反而没水喝?”等。
这一学习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穿插故事,吸引学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故事,不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而且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如讲《不言代价与回报》一框时,我适时地补充“苏珊”、“弗兰克”的动人故事,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表现,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从而增强承担责任的意识。
3.讨论探究,释疑明理。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实施途径。
教师作为讨论课题的组织者,要采取“抛砖引玉”等方法,尽快使学生参与讨论课题。
如讲《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框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出示自学提纲,分组讨论:“①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是什么?②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什么?③关爱集体的意义是什么?④关爱集体的表现?”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最后汇报总结,通过讨论探究,使学生很快地掌握教材内容和要点。
三、坚持以情感教育为中心,以情导行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
因此,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1.教师身先士卒,作出表率。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教重于言教”。
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典范,用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带动学生,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以情启思,明理践行。
如讲“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内容时,我列举大量事例,表明具有责任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又出示邓颖超的话,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学生争先恐后地述说自己的想法,并且决心在实际行动中
争做一名负责人的公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