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圣吉:企业家的修炼

合集下载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Personal Mastery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Building Shared Vision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 Team Learning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Systems Thinking )五项修炼的整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五项修炼实际上是改善个人与组织的思维模式,使组织朝向学习型组织迈进的五项技术。

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是紧密相关、缺一不可的。

这五项修炼是: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厘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的过程。

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精通“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于艺术一样,全心投入、锲而不舍,并不断追求超越自我。

有了这种精神动力,个人的学习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项目,而是一个永无尽头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而组织学习根植于个人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也会不断学习。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 )“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是把镜子转向自己,发掘自己内心世界深处的秘密,并客观地审视,借以改善自身的心智模式,更利于自己深入地学习。

壳牌石油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地度过七、八十年代石油危机的巨大冲击,并成长为全球首强,主要得益于学习如何显现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并加以改善。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Building Shared Vision )2500年前,孙子在《孙子兵法·计篇》中就讲到“五事七计”首要的因素就是“道”。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

”故“上下同欲者胜”。

千百年来,组织中的人们一直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上下同欲”枣即建立共同的愿望、理想、远景或目标(愿景)。

彼得-圣吉

彼得-圣吉
彼得.圣吉
彼得.圣吉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 泉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整体 竞争能 力。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 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 组织--学习型组织。通过酿造学习型组织 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引领不断学习, 不断进 步,不断调整的新观念,从而使 组织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了他的《第五项 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 推动人们刻苦修炼,学习和掌握新的系统 思维方法。此书一出,反响强烈,使它连 续3年荣登全美最畅销书榜首,被《哈佛 商业评论》评为过去二十年来五本最有影 响的管理书籍之一,他本人也被称为继彼 得.德鲁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
1978年,在斯隆管理学院获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位。 1990年,在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创立"组织学习中心"。 1990年,《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出版。
《第五项修炼》 1992年,《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获世界企业学会(World Business Academy) 最高荣誉开拓者奖(Pathfinder Award);《美国商业周刊》称圣吉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 一"。 1994年,出版《第五项修炼--实践篇》,《第五项修炼--寓言篇》。 1997年,《第五项修炼》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过去75年中影响最深远的管理书籍之一。
个 人 履 历
1999年,出版《变革之舞:学习型组织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同年,圣吉被《经营战略》评为20世纪对商业战 略影响最大的24个伟大人物之一。 2000年,和他人合作出版《学习的学校》。 2001年,彼得·圣吉与彼得·德鲁克的对话《领先于变革时代》(Leading in a Time of Change)出版。同年,圣吉 被《商业周刊》评为世界十大管理大师之一。2002年9月,首次访问中国,其后多次到中国参加论坛和演讲。 2017年,彼得·圣吉和丹尼尔·戈尔曼共著《三重专注力:如何提升互联网一代最稀缺的能力》。

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圣吉

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圣吉

20 世纪 60 年代首先在西欧、北美等国出现的, 而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的社会大众价值观变化的 现象,即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正在取代物质主义 价值观。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物质主义价值观 相对立,它主要指在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 择中,倾向非物质性价值取向,如增加决策的 基层民主参与、美化环境、关注个人责任和自 我发展等观念。而且,在对一些西方国家的研 究中,学者们也提出,在经济和安全得到保障 的时期,年轻一代特别倾向于更高意义上的非 物质性价值取向
3.1改善心智模式
“改善心智模式”是心理学的常用概念。它指的是 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许多设想、信念或图像、图式、 认知结构等主观的思维方式。心智模式是人们心中根 深蒂固的观念系统和知觉系统,它源于过去的经验和 认识过程,但又时时刻刻参与我们对现实事物的认识, 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和对待事物的态度。
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求组织成员必须学会用新眼睛 看世界,具体要求为:第一,把镜子转向自己是心智 模式修炼的起步,学会发掘内心世界的图像,使这些 图像浮于表面,并严加审视;第二,有效地表达自己 的想法;第三,以开放的心态容纳创新的观点。
知识经济和后物质主义 价值观是导致学习型组 织产生的技术和人文条 件,因而,学习型组织 是社会生产力和新的人 文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 时代产物,是培育知识 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新 人——“终身学习人”的 组织新形式。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浪 潮,代表着知识经济时代悄然来临。 经历了大约300年的工业经济,被以不 断创新的知识技术为主要基础发展起 来的知识经济所取代,社会财富的源 泉正逐步从土地、资本、普通劳动力 等有形因素向无形资产——知识和人 的学习能力转移。
2.2自我超越
01
02
03
“自我超越”是学习型 组织成员实现自己理想,不 断突破自己的极限、自我实 现的动机和行动的技巧。自 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型组织 的精神基础和支柱。

彼得圣吉的管理哲学

彼得圣吉的管理哲学

彼得圣吉的管理哲学摘要: 彼得·圣吉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

他的管理哲学从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管理手段与管理目的、管理组织系统与管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四个维度全面揭示了管理科学的发展取向,深邃而富有内涵,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彼得·圣吉;管理;管理哲学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 是“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 1 ] ,他在系统思考和组织学习等方面颇有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先进而独特的管理哲学。

他的管理哲学最大特点在于其善于从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出发,以企业的管理经验为研究对象,从哲学的高度对管理实践加以概括。

它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管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问题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问题直指管理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存在的价值,是管理哲学的首要问题。

彼得·圣吉的管理理论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逻辑进路,坚持以实践为中心的管理本质论,实现着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成功结合,对现实的管理实践产生深刻影响。

1. 彼得·圣吉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彼得·圣吉是一位理论家,但他首先是一位实践家。

他在在对企业进行辅导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更新愈来愈快的环境变化使得组织管理已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变迁,任何企业都得面向未来主动学习,以便将新的知识应用于不断创新的管理。

“最强有力的学习出自直接经验”[ 2 ] (P25) ,彼得·圣吉以十余年的时间对数千家企业进行了详细研究或联合研究,这些经验直接建构起其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主体的理论体系的基础。

2. 彼得·圣吉的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在理论的定位上,彼得·圣吉先后提出了“学习型组织与行动密切相关”,[3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是一种神妙和高不可及的艺术,而是有其具体可行的做法、技巧,与经由不断修炼便能熟能生巧的艺术”[ 2 ] (P17)等著名论断;甚至将其力作《第五项修炼》的副标题都取名为“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Personal Mastery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Building Shared Vision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 Team Learning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Systems Thinking )五项修炼的整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五项修炼实际上是改善个人与组织的思维模式,使组织朝向学习型组织迈进的五项技术。

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是紧密相关、缺一不可的。

这五项修炼是: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厘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的过程。

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精通“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于艺术一样,全心投入、锲而不舍,并不断追求超越自我。

有了这种精神动力,个人的学习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项目,而是一个永无尽头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而组织学习根植于个人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也会不断学习。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 )“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是把镜子转向自己,发掘自己内心世界深处的秘密,并客观地审视,借以改善自身的心智模式,更利于自己深入地学习。

壳牌石油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地度过七、八十年代石油危机的巨大冲击,并成长为全球首强,主要得益于学习如何显现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并加以改善。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Building Shared Vision )2500年前,孙子在《孙子兵法·计篇》中就讲到“五事七计”首要的因素就是“道”。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

”故“上下同欲者胜”。

千百年来,组织中的人们一直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上下同欲”枣即建立共同的愿望、理想、远景或目标(愿景)。

彼得圣吉五项修炼

彼得圣吉五项修炼
共同的愿景就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
愿景可以凝聚公司上下的意志力,透过组织共识, 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个人也乐于奉献,为组织目标 奋斗。
Exceltek Electronics (HK) Ltd Confidential
《第五项修炼》中,彼得·圣吉精微地分析了奉 献、投入、遵从之间的区别: “投入是一种选择成为某个事物一部分的过程”, “奉献是形容一种境界,不仅只是投入,而且心中 觉得必须为愿景的实现负完全责任”, 他认为没有共同愿景的组织往往只会导致员工对上 级对组织的被动式的遵从,而决不会导致对组织的 真诚奉献。
心智模式的七项原理:
1.人人都有心智模式 2.心智模式决定我们如何看和看见甚么。 3.心智模式导引我们如何思考和行动。 4.心智模式导致我们把自己的推论看作事实。 5.心智模式总是不完整。 6.心智模式影响我们得到的结果,而结果又 会增强了心智模式。 7.心智模式的寿命常比其有效时间来得长。
Exceltek Electronics (HK) Ltd Confidential
蝴蝶效应是气象动力学 家洛伦兹在建立地球天气计 算机模型时发现的。他多次 用12个方程组成的一个方程 组进行计算,得出了一个空 气流蝴蝶状的计算机模型 (见图)。1979年12月29 日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 会主办的一次演讲中他说: “可以预见,一只蝴蝶在巴 西扇动翅膀,可能会在美国 的德克萨斯州引来飓风。”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和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 景,它们形成向上的张力。如果一个企业当中每个员工、 每个团队都能不断自我超越,就有向上的力量。如果一个 企业、一个组织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大家都奔着这个共同 愿景努力,就可以向上发展。
彼得·圣吉认为第五项修炼最为重要。一个人或一个组 织事业成败都与能否系统思考有关。

彼得圣吉地学习型组织理论

彼得圣吉地学习型组织理论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反思与应用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彼得·圣吉教授的名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出版为标志,学习型组织理论首先出现在西方管理学界。

同时,它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

在我国,学习型组织理论引进的比较晚,但在我国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却是惊人的。

与此同时,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影响也已超出管理界,辐射到整个社会。

各种以“学习型”打头的名称,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学校”等等,也纷纷出现在各种传媒中。

但学习型组织理论毕竟是产生于西方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之下,西方有一套自己的系统完整的解读。

这套理论在引进中国之后,还需要一个结合我国实际,深入研究,不断吸收、消化提炼上升的过程。

这方面要做的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活动上形式化,理论上的泛化和实践上虚化倾向。

由此,关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中国化反思必然要成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学习型组织发展所依赖的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为其中国化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可行路径参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从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西方文化背景下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本质和内涵;反思之后的一些可行性操作等三个方面来论述学习型组织理论。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一,我国在实践学习型组织理论存在的问题1.1未能西方管理思想丛林中理解学习型组织1.2未能在中国文化视野下中理解学习型组织理论1.3未能结合本企业组织的客观情况现实条件理解学习型组织1.4学习型组织理论和五项修炼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切忌就某一方面片面修炼一,我国在实践学习型组织理论存在的问题1.1未能西方管理思想丛林中理解学习型组织西方管理思想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并伴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以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亚当斯密,泰罗,法约尔,梅奥,马克思韦伯等人将管理思想由经验开始变为科学。

彼得圣吉

彼得圣吉

价值观取向反思活动
心灵反思 ——走进学生的心 一次疏漏改变了学生一生命运 一次私心造成了学生终身遗憾。
优质反思的特质
是对话而不是争辩 是探询而不是追究 是坦诚而不是固执 是责任而不是应付 是互动而不是单向 是集思而不是指令 是引导而不是替代 是长效而不是一时
疟疾为什么越治越猖狂?
反思价值观
对自己,对别人诚实 尊重别人与别人的观点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日日自问
换位反思 ——和谐的医患关系 市民健康的守护神 “爱心献病人、方便让病人、实
惠送病人、温馨留病人。” “走在铃声呼叫之前,想在病人
需要前,做在病人开口之前。”
《QBQ》反思活动
反思交流会流程 一、开场 —— QBQ情景剧 二、对话 —— QBQ的争论 三、结语 —— QBQ在身边
(获得书本知识是学习基础) Questioning:善于提出问题
(提出有鉴别力的问题是学习的灵魂) (问得愈多,愈会问,学习的速度就越快。)
L=P+Q+A+R
Action:实践行动(对话、想法、感觉) (实践行动是学习重要课堂)
Reflection:反思 (反思是学习的重要工具)
反思式开放
不断挑战自己的“思考结论”的思考 不断审视自己行动背后的心智模式
在外部世界发生快速变化的时候,如果我们 把思想禁锢了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做出适 当的回应。超越这种限制的唯一的办法就是 反思,尤其需要的是集体的反思,不同的人 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集体的反思就会形 成新的智慧。
L≥c
Learning:学习速度 Change: 变化速度
L=P+Q+A+R
Learning:学习(学习力) Programmed knowledge:程序化知识

如何塑造现代企业新型魅力——与享誉全球的新一代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畅谈“成功企业与社会责任”

如何塑造现代企业新型魅力——与享誉全球的新一代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畅谈“成功企业与社会责任”

彼得说 了一句话 : 学校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 。没有花 时间体验 、没有 修 练 :学 习型 组织 的艺术 与实务 》 ( e T h 花时间印证 . 组织学 习就好像我上一次谈过的国王的故事 . 了许多学者专 Ffh Di il e.T e Ar a d Pa t eo h 谈 请 i s pi t c n h t n rc i f t e c

C Rain 。所 以 他们首 o e li g z
先组织这些跨 国公司的参与者去参观巴西农场 , 实地体 验这个供应链的源头出了什 么问题 7两个月后 们各 他
自提 出一些观察 与报告 ,他们称 为 体验 日记” ,进行
了1 天的分享与讨论 。 2 有一位高阶 主管是这么说的: 他 问 自己 这些在巴西农场失业的年轻人该怎么办7如果 他们持续找不到工 作 , 大都市 中又受到挫折 , 后可 到 最 能会走向制造街头暴力或社会冲突的歧途 , 那么我们岂
不是成为制造恐怖主义的元凶了吗7这种经过实际的体
验产 生的反思是很 有建设性意义的 ,因为他们感 受到
” 我是 其中的一部分 “ 。
维普资讯

_ENG _ RN lA 。
■ 彼得 ・ 吉 ( ee M. 圣 P t r
S n e eg )
表层的。企业家对彼得 的观察的确有 比较深刻的体验 。 在两天的论坛 中 . 我们体会 到组织学习不是靠演讲 或是说 明的形式就能知 道所以然 ,对于没有经历过对话 、讨论 交流的人来说 . 度会谈就只是一个 深 新名词而已 , 天有许多人问:什么是组织学习7什么是深度会谈7百思不得 今
其解 为什么呢?
质 或者说资本 主义 的典范 (a dg Pr im)有 了变化 了.企业必须改 变心智模式 。 资深讲 师. a 也是该 学院 “ 组织学习与变革”

《企业家修炼》PPT课件

《企业家修炼》PPT课件

第五章 领袖修炼
如何让那些使个人成功和出名的思想、智慧、道德感、价值观、使命感和能 力变成组织中每个人的思想、智慧、道德感、价值观、使命感和能力,从而成就 组织的永续成功!
第一节:超越自我
1、认识自己并战胜自己。克制私利、私欲,克服以“我”为中心的本性,放弃 一切自我为出发点的执着。利他之心,超越自我。上升到佛学的无我境界。己欲 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
与一场战斗并无二至,所以许多军人成为了优秀的企业家。企业执行力必须向军
人执行力学习,用西点军校的模式,使思 维、行为、作风彻底改变。领导者必须
在下属心目中有较高的名望和威信,使下属愿意自觉、自愿、主动地追随领导,
并主动改变自己的态度、价精值选和pp大t 度。
9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三、第五项修炼
精选ppt
6,正值——做合理合法的事情。诚信意味着不管外界压力如何与自己背道而驰 ,也要永远讲真话、行正道。正直意味着既要保持道德上的完美无缺,也要忠于 你自己的内心。
7,勇气——直面恐惧、危险和逆境。勇气不是说没有恐惧,而是一种克服恐
精选ppt
7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二、《公司精神》
惧去做该做的事情的勇气,它有身体上的和道德上的两种形式,好的领袖则是两
第一章 人类愿景的制约因素
1、资源制约。石油有2001年的18.7美元/桶提升到2008年150美元/桶;太阳 能行业发展缓慢,与现在的电、汽、油的价格现对便宜有关;2030年中国将有 3亿辆汽车,石油?废弃?农村有3.2亿人喝不到清洁水。
2、环境制约。
第二章 商业模式的社会价值
1、创业基因的社会价值——要做大企业,必须考虑你的企业是否具有社会价值 。
1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大师之彼得·圣吉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大师之彼得·圣吉

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彼得·圣吉彼得·圣吉,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斯隆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L)创始人、主席。

彼得.圣吉1970年在斯坦福大学获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士学位,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取得社会系统模型塑造硕士学位,进而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师从系统动力学奠基人佛睿斯特教授,研究系统动力学整体动态搭配的管理理念。

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彼得.圣吉一直致力于发展出一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 --在其中,人们得以由工作中得出生命的意义、实现共同愿望。

他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深度对话与模拟演练游戏融合,透彻领悟了导师深奥理论的要义,同时着力使系统动力学的要领简单化、通俗化和可操作化,从而发展出了影响世界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

通过酿造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引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调整的新观念,从而使组织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了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推动人们刻苦修炼,学习和掌握新的系统思维方法。

此书一出,反响强烈,使它连续3年荣登全美最畅销书榜首,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过去二十年来五本最有影响的管理书籍之一,他本人也被称为继彼得.德鲁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

彼得·圣吉在研究中发现,要使企业茁壮成长,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即将企业变成一种学习型的组织,并使得组织内的人员全心投入学习,提升能力在本职岗位上获得成功。

因此,《第五项修炼》这本书不仅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研读,只要是从事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创造财富的人都应该了解和深入研读。

彼得圣吉五项修炼PPT课件

彼得圣吉五项修炼PPT课件

学校管理
❖ 学校管理也可以引入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 当今国际上较有影响的专门研究学习型组织 的机构有三个,包括 、上海同济大学、台湾 中山大学。这些研究机构正在积极致力于把 自己的学院建设成学习型学院。这些学院的 员工工作积极性很高,他们对学习型的学院 的建设充满了热情。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圣吉继续留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开始和一群工作伙伴及资深的企业界人士,探讨有关系统思 考与企业实务的交叉作用问题。
他们认识到,不管是个人还是整体组织,只有不断开发潜 能,才能达到所要获得的成效。他们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将系 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深度对话 与模拟演练游戏融合,从而发展出一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 蓝图——“学习型组织”,希望在这样的组织中,通过学习 培养适应变革和创造的能力。
3、学习型组织的应用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使当今很多著名企业重新 焕发了生命的活力。比如,在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 业80%都采用了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
所以,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作用来看,学习型 组织管理理论都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
同时,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一个宏观的管理 理论,这主要是因为“组织”的范围非常广泛。学 习型组织管理理论适用的范围大到一个国家,小到 一个家庭。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是核心,改善心智模式和团 队学习如果不进行系统思考就不能打好基础。自我超越和 建立共同愿景这两项修炼如果不放在一个系统中来进行系 统思考,就不可能产生向上的张力。
❖学习是心灵的正向转换,企业如 果能够顺利导入学习型组织,不 只能够达致更高的组织绩效,更 能够带动组织的生命力。

彼得圣吉的思想及影响

彼得圣吉的思想及影响

彼得圣吉的思想及影响伴随着人类社会有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社会财富源泉逐渐由有形资产向智力资产转移。

企业间竞争制胜的关键已不再是企业先进的设备。

厂房等有形资产,而是知识产权,信誉,员工具有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学习能力等智力资产。

与此同时,作为西方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基础的人性假设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在管理思想发展和实践中,不同的人性观念衍生出不同的管理理论。

在管理研究中曾相继出现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文化人,学习人等多种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

而学习型组织理论正是在学习人人性假设理论背景下提出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最大的本质在于学习,学习对于组织而说,事关其生死存亡。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带来的新要求,使管理科学重新审视传统组织管理形式,寻找新的符合新人性的组织模型。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广泛流传的概念,关于它的研究也有很多,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一个能够通过学习不断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1)学习型组织的着力点和重点——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不断的“学习机制”。

组织成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习成为工作新的形式。

(2)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团结、和谐的组织人际关系。

管理学普遍认为组织学习存在“学习智障”,因为个体自我保护心理,因此必然造成团体成员间相互猜忌和斗争,这种“办公室文化”普遍的特征就是高智商个体,但组织群体反而效率低下。

从这个意义上说,班子的团结,组织上下协调以及群体环境的民主、和谐是建构学习型组织的基础。

(3)组织学习的基础——团队学习。

团队是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

许多组织不乏就是组织现状、前景的热烈辩论,但团队学习依靠的是深度汇谈,而不是辩论。

深度汇谈是一个团队的所有成员,摊出心中的假设,而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

深度汇谈的目的是一起思考,得出比个人思考更正确、更好的结论;而辩论是每个人都试图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同意的过程。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反思与应用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彼得·圣吉教授的名着《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出版为标志,学习型组织理论首先出现在西方管理学界。

同时,它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

在我国,学习型组织理论引进的比较晚,但在我国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却是惊人的。

与此同时,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影响也已超出管理界,辐射到整个社会。

各种以“学习型”打头的名称,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学校”等等,也纷纷出现在各种传媒中。

但学习型组织理论毕竟是产生于西方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之下,西方有一套自己的系统完整的解读。

这套理论在引进中国之后,还需要一个结合我国实际,深入研究,不断吸收、消化提炼上升的过程。

这方面要做的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活动上形式化,理论上的泛化和实践上虚化倾向。

由此,关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中国化反思必然要成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学习型组织发展所依赖的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为其中国化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可行路径参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从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西方文化背景下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本质和内涵;反思之后的一些可行性操作等三个方面来论述学习型组织理论。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一,我国在实践学习型组织理论存在的问题未能西方管理思想丛林中理解学习型组织未能在中国文化视野下中理解学习型组织理论未能结合本企业组织的客观情况现实条件理解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理论和五项修炼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切忌就某一方面片面修炼一,我国在实践学习型组织理论存在的问题未能西方管理思想丛林中理解学习型组织西方管理思想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并伴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以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亚当斯密,泰罗,法约尔,梅奥,马克思韦伯等人将管理思想由经验开始变为科学。

彼得圣吉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他的管理哲学从管理理...

彼得圣吉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他的管理哲学从管理理...

摘要: 彼得·圣吉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

他的管理哲学从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管理手段与管理目的、管理组织系统与管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四个维度全面揭示了管理科学的发展取向,深邃而富有内涵,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彼得·圣吉;管理;管理哲学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 是“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 1 ] ,他在系统思考和组织学习等方面颇有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先进而独特的管理哲学。

他的管理哲学最大特点在于其善于从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出发,以企业的管理经验为研究对象,从哲学的高度对管理实践加以概括。

它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管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问题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问题直指管理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存在的价值,是管理哲学的首要问题。

彼得·圣吉的管理理论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逻辑进路,坚持以实践为中心的管理本质论,实现着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成功结合,对现实的管理实践产生深刻影响。

1. 彼得·圣吉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彼得·圣吉是一位理论家,但他首先是一位实践家。

他在在对企业进行辅导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更新愈来愈快的环境变化使得组织管理已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变迁,任何企业都得面向未来主动学习,以便将新的知识应用于不断创新的管理。

“最强有力的学习出自直接经验”[ 2 ] (P25) ,彼得·圣吉以十余年的时间对数千家企业进行了详细研究或联合研究,这些经验直接建构起其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主体的理论体系的基础。

2. 彼得·圣吉的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在理论的定位上,彼得·圣吉先后提出了“学习型组织与行动密切相关”,[3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是一种神妙和高不可及的艺术,而是有其具体可行的做法、技巧,与经由不断修炼便能熟能生巧的艺术”[ 2 ] (P17)等著名论断;甚至将其力作《第五项修炼》的副标题都取名为“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小度写范文_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经典著作系列模板

小度写范文_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经典著作系列模板

_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经典著作系列基本资料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经典著作系列作者:彼得?圣.. 夏洛特?..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定价:45.00装帧:ISAN:内容简介彼得.圣吉的畅销书《第五项修炼》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引发了一场管理实践的革命。

《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指导手册,彼得?圣吉博士从理念走向实际层面。

它阐释了如何创建由学习者组成的组织,如何激活大家的记忆和梦想,让每一个努力都流动着协作的血脉,并让艰难的质疑得到无畏的探寻。

书中的故事显示了各类公司、企业、学校、代理机构甚至各类社群团体,如何克服“学习障碍”并完成优秀的业绩。

假如有一本书是名副其实的“实操手册”,那就是本书。

彼得?圣吉和四位合著者的论述包括以下所有领域:再造人际关系;忠于事实真相;自我超越修炼的策略;建设共同愿景;在组织中进行系统思考;设计深度汇谈会议;团队学习的策略;作为社群的组织机构;设计组织的指导思想。

本书从开篇就将让你感受实际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历程。

正如其书名,《第五项修炼?实践篇》的构架会让你在会议进程中、规划研究中、反思过程中或遇到其他冲突或挑战时,随时翻阅参考。

书中随处可见的图标和参考提示,会帮助你界定问题的性质,并进一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可以在书中做记号和标注,在空白处写下评语、画出草图和构思、记录看似不着边际的梦想。

随着你积累自己的实践笔记,你就将完成自己的实操手册,并掌握组织学习实践的各项修炼。

书目:举报失效目录搜狐书库《第五项修炼.实践篇》相关资料很多企业界人士告诉我们,在各项学习修炼中他们最看重自我超越,他们不但希望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希望提高周围人的能力。

这种慷慨大方令人鼓舞,他们认识到组织是和组织的成员一同发展的。

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意识到这项修炼的核心信念:没有人能提高别人的自我超越能力。

我们只能创造适当的条件来鼓励和支持人们提高他们自我超越的能力。

国际顶尖管理大师彼得 圣吉:MBA五项修炼法核心

国际顶尖管理大师彼得 圣吉:MBA五项修炼法核心

国际顶尖管理大师彼得·圣吉:MBA五项修炼法核心MBA理论:五项修炼彼得·圣吉在研究中发现,要使企业茁壮成长,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即将企业变成一种学习型的组织,并使得组织内的人员全心投入学习,提升能力在本职岗位上获得成功。

因此,《第五项修炼》这本书不仅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研读,只要是从事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创造财富的人都应该了解和深入研读。

《第五项修炼》的五项修炼概括地说: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是深刻了解自我的真正愿望,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对客观现实正确的判断。

通过学习型组织不断学习激发实现自己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并全心投入工作、实现创造和超越。

此项修炼兼容并蓄了东方和西方的精神传统,修炼时需要培养耐心、集中精力,对于学习如同对待自己的生命一般全身心地投入进学习型组织。

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对事物作出价值评价,沉积在自我心灵深处的印象等;我们通常不易察觉。

心智模式影响自我表现出来的行为;通常在刹那间决定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这就是心智模式在发挥着作用。

改善心智模式我们把自己工作组织看成学习的场所,把自己工作组织看作是转向自己的镜子,这是心智模式修炼的起步,我们学习发掘内心世界的潜在能力,使这些能力浮在表面,并严加审视。

它还包活进行一种有学习效果的、兼顾质疑与表达的交谈能力——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指的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在一个团体内整合共同愿景,并有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的内在的动力,将自己与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联系在一起,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

组织都在设法以共同的愿景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作为个人要建立善于将领导的理念融入到自己心里,在组织中为实现共同的愿望而努力,通过努力学习,产生追求卓越的想法,转化为能够鼓舞组织的共同愿景。

案例一:啤酒生产和销售的“啤酒游戏”——彼得·圣吉博士[美]彼得·..

案例一:啤酒生产和销售的“啤酒游戏”——彼得·圣吉博士[美]彼得·..

案例一:啤酒生产和销售的“啤酒游戏”—— 彼得·圣吉博士[美]彼得·圣吉博士的“啤酒游戏”在教室与管理训练讲习会中被玩过了好几千次。

在五大洲都有人玩过这个游戏,参加的人有不同年龄、国籍、文化和行业背景。

这是有一定程度的仿真游戏。

在这一游戏中,扮演生产者和销售者角色的人们,往往按常规做:如果需要啤酒,就向上游发出订单;如果订货的啤酒没有按预期时间送到,就要发出更多的订单。

游戏中,若客户有个微小的需求波动,如增加4箱啤酒,一级批发商可能就要增加80箱,依次波及二级批发商、制造商。

由于啤酒零售商向批发商订购啤酒的数量总是得不到满足,于是就不断增加要货量,而批发商也向生产商不断追加计划,从而引起啤酒工厂产量的不足,而当工厂增购设备生产出了批发商所需要的啤酒时,因为实际的客户需求并未增加多少,零售商不得不停止了要货,最后造成啤酒工厂产品、批发商、零售商库存的大量积压。

令人感到惊异的是,每次玩这个游戏,总会发生相同的危机。

首先是大量缺货,整个系统的订单都不断增加,库存逐渐枯竭,欠货也不断增加。

随后好不容易达到订货量,大批交货,但新收到的订购数量却开始骤降。

到结束之前,几乎所有参加游戏的人,都在为他们无法降低的庞大库存而一筹莫展。

其实,消费者的需求是相当稳定或仅有过小的增加。

然而,以上所言“欠货—存货”的循环变化仍然发生。

问题:1. 从以上资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2. 需求真实性是如何被放大的?3. 为什么人们对需求的表达、理解的误差,有“顽固性”、可重复性,会放大需求,产生误导,从而导致“过热”?案例二:St.Dismas医疗中心是市区一家非营利性的康复中心,拥有450张床位。

目前入住病人开始明显减少。

St.Dismas的使命是致力于重伤和重病的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的康复。

尽管病人人数每月不同,但St.Dismas理事会却感到住院病人在缓慢且稳定地下降。

医院市场调研人员报告,由于汽车安全带和自行车/摩托车头盔的普及,重伤人数越来越少。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对我们有何启示?P354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不在于描述组织如何获得和利用知识,而是告诉人们如何才能塑造一个学习型组织。

他说“学习型组织的战略目标是提高学习的速度、能力和才能,通过建立愿景并能够发现、尝试和改进组织的思维模式并因此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这才是最成功的学习型组织。

” 圣吉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模型。

自我超越——实现心灵深处的渴望。

它是学习如何扩展个人能力,创造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并且营造一种组织环境,鼓励所有的成员自我发展,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和愿景。

组织应强化个人对于组织是真正有益的观念并提供支持个人发展的组织环境。

组织与成员之间应建立“和谐、优美与均衡”的“盟约”关系。

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二、改善心智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

所谓心智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每个人理解和看待周围世界的思维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长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形成的,是以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为基础的。

心智模式影响我们的认知方式,而通常人们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

因此,“学习如何将我们的心智模式摊开,并加以检视和改善,有助于改变心中对于周遭世界如何动作的认知。

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三、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

共同愿景,即共同愿望的景象,是能感召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

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并激发组织成员形成不断向前超越的力量。

它要求正式组织领导和员工拥有共同的使命感,组织领导必须愿意同员工交流个人观点,鼓励员工对未来作出卓越贡献,从而取代员工对改革的抱怨,以及对领导个人愿景的被动服从。

四、团队学习——激发群体智慧。

圣吉认为,现代组织的基本单位就是工作团队,学习的基本单位也由个人变成团队。

只有会学习的团队,才有可能发展出善学习的组织。

团队学习是建立“共同愿景”和“自我超越”的修炼之上的。

但是在一个组织中,只有共同愿景和有才能的组织成员还不够,还需要团队学习来转换对话模式及集体思考的技巧,从而促使产生一种“完善的协调和一体的感觉”,使群体的能力远远超过个人才能的总和。

一个人该如何发展自己的领导力《生命觉者》彼得圣吉第四辑

一个人该如何发展自己的领导力《生命觉者》彼得圣吉第四辑

一个人该如何发展自己的领导力《生命觉者》彼得圣吉第四辑一个人该如何发展自己的领导力《生命觉者》彼得圣吉第四辑嘉宾简介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之父当代最杰出的管理大师之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资深教授《第五项修炼》作者点击视频观看《生命·觉者》彼得·圣吉第四辑精彩对话NO.1关注本身就是改变的力量梁同学: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你认为这个世界是可以变得越来越好的,所以改变世界才有意义的。

还是认为其实世界越改越坏,还不如以前。

或者有第三种世界观认为,世界只不过是一遍又一遍的循环。

你认为哪种世界观是你的世界观?彼得·圣吉老师:很多时候人们问我,你觉得自己是乐观主义还是悲观主义?我说都是。

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正在变得越来越坏。

比如说生态问题、社会问题、人与人,人与自然失去了联系。

无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很幼稚的。

但单纯地认为一切都好、不必担心、科技会来拯救我们,虽然不知道以什么样的形……也是不可行的。

似乎很多人都持有这种观点,但我觉得这种观点有点太宿命论了。

我们其实对未来有选择权,我们可以决定到底把精力聚焦在哪里。

因为我们关注什么,把精力投注在哪里,并不是命运注定的,而是我们自主选择的。

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选择把注意力投注在你希望创造,希望看到成长起来的东西,与此同时也不去否定,也不过分关注那些你不愿意看到的东西。

我相信,当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所有一切事物,总结所有存在的问题的时候,事实上我们会发现,一切希望这个世界呈现的东西都已经存在了。

就像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说的那样——“未来已经降临,只是还未完全展开”。

所以我相信,当我们选择去关注那些我们希望被创造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就已经存在了。

而且这种关注本身就是改变的力量,就已经创造出了不同的结果。

NO.2领导力养成唤醒人性修炼内在梁同学:什么样的性格,是更适合做一个领导?换句话说,一个人该如何发展出自己的领导力,如何修炼他的领导力?彼得·圣吉老师:我们与美国军方有十年的合作伙伴关系,我觉得我从军队中学到了关于领导力和培养领导力的知识,比在任何其他组织中学到的都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圣吉:企业家是一种修行
关于企业家寻找心灵家园、企业家与宗教哲学之间关系的话题,当代最杰出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有着独特的视角—作为西方人,他曾师从著名佛学大师南怀瑾,对东方文化有深入体认,这让他能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融合。

在有关企业管理的专业建设里,他致力于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深度对话与模拟演练游戏融合,发展出一种学习型组织的蓝图。

彼得〃圣吉在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创立了“组织学习中心”,对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微软、福特、杜邦等,进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辅导、咨询和策划。

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不仅带动了美国经济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浪潮。

近几年来,彼得〃圣吉特别着迷中国的儒、道、佛思想,2003年-2006年间,他4次拜会南怀瑾,就禅宗的修持方法、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等进行了深入对话。

2010年1月13日,彼得〃圣吉接受了《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的书面专访。

宗教哲学对企业家有怎样的影响?
彼得〃圣吉:实际上,宗教哲学一直对企业家有着重大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表面上并不易察觉。

企业家精神在于挖掘人们的集体创造力,伟大的企业家总是能够将强烈的个人意志与他人的愿景与能力调和一致,这些都关乎精神领域与集体智慧,总是受到牵涉其中的人们的理念与宗教信仰的深重影响。

有意思的是,如今在中国,这种影响可能变得更加明确,这既是由于中国悠远而丰富的哲学传统,也是由于当下的特殊需要—世界对于产品性质、工艺流程与商业模式激进变化的需要。

您认为,中国的道家思想或者佛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能够成为“第六项修炼”吗?或者,它可以运用到您的五项修炼当中?
彼得〃圣吉:不,我不认为这些能够成为“第六项修炼”。

因为这些哲学体系异常的广泛而深刻。

特别是如果将儒家思想也算在内的话。

实际上,他们从不同程度上都被融合于这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中。

佛教对于理解“思维模式”—我们形成概念与行动的认知过程—有着不同寻常的贡献。

道家思想对于自然系统,特别是人类如何能够更充分的融入一个真正的“自然系统智慧”,有着同样深刻的见解。

儒家思想是一种基于社会现实的哲学基础,对于促进团队学习与建立共同愿景很有裨益。

但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有这些哲学传统如何相辅相成,并且可能在实践中极大的丰富与深化五项修炼的意义?也许最重要的是培养整体精神,这是作为一个有效管理者与企业家的基础。

我在过去几年中发现,人们试图“使用五项修炼”,仿佛这只是另一套管理工具,这也许是人们对此最大的误解。

实际上,我们之所以选择“修炼”这个词,是因为它源自于拉丁语中的“学习”,并且指出了坚定、持续、深入学习的必要性。

有很多人有天赋的能力,但是却缺少修炼而无法实现人类真正的自我提高。

作为一位管理学大师,您为什么会对中国的宗教哲学感兴趣?您从中得到了那些启发?在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中,关于宗教修行与商业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彼得〃圣吉:我对中国以及亚洲文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我还是一个孩子时,生长在洛杉矶,在那里我最好的朋友是日本人,并且经常呆在他家里。

我不断地从东方文化学很多东西。

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设法超越东西方表层的交流而进行深层的整合。

我相信,在对自然界的分析理解与提高组织效率方面,西方文化有着巨大贡献;但是我也相信,东方文化在对自然界的更深刻的直觉认知方面,有着同样重要的贡献,甚至有更为全面的意义。

比如,儒家的理想是不断努力造福全民,当然这也是佛教与道教的核心主题,而这一点在西方管理传统中却是一个很大的缺失—后者的重点在于个人利益,有过分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冲突的倾向。

这不仅扭曲了组织的宗旨,同时也导致了人们的集体创造力难以被发掘。

您觉得一位商界人士成为一个修行者,是基于哪些诉求?
彼得〃圣吉:一个商人首先是一个人,他们跟所有的人一样,想要从宗教与哲学当中获得归属感、敬畏感以及对于人的存在意义的深层认知。

对于商人来说,真正的挑战在于他能否理解以上问题?这是他们在商业上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在《第五项修炼》当中,我们的做法是强调集体精神、想象力、耐心、互利意识以及大局能力,这些都是建立学习型文化的要素。

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我们逐渐加深了对以上问题的理解,这源于我们对于低碳能源的迫切需求,源于消除浪费与毒物的循环经济以及企业开始担当创造社会财富的和谐角色。

行将结束的工业时代曾经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给生态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不平衡。

这不能再继续下去。

政府对于新时代的开创责无旁贷,但来自于商业领域的创新力与领导力同样无可替代。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其中的成功者将是那些具有很高学习能力的企业。

您已经能够做到将修行作为生命的中心了吗?您写书,做巡回演讲,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吗?
彼得〃圣吉:我已经尽我所能将修行作为生命的中心。

这始于自我行为规范的坚守。

从十几年前开始,我便每天至少静坐冥想一到一个半小时。

到如今,已经很难想象有哪一天不是从我一小时的静坐冥想开始的。

同时我也很幸运,所从事的工作能成为自我修行的一部分。

比如,有一个为期3天的领导力研习班在我的项目里持续存在25年了。

这属于深层次的个人经验的探索,与人们的先天领导潜力有关—定期创建一个“空间”,在这里人们越发回归他们的本来面目,这已经成为一项核心的实践修行,设法使人们从个人与集体意义上都达到最佳状态,从而通过在工作中追寻意义的方式将他们天生的修行意愿与更高的自我实现的意愿结合起来。

在您所熟悉的管理人士当中,包括美国的与中国的,有没有人因宗教信仰或者自我修行,而引起了自己人生或者职业的变化?
彼得〃圣吉:在美国与中国我都见到过很多这种公司高管,他们的生活都受到宗教与精神信仰的深重影响。

比如,在《第五项修炼》里经常被提到的汉诺瓦保险公司总裁欧白恩。

他也是我的良师益友,是个无比投入的天主教徒,一直致力于宗教实践。

而且很重要的是,他总是用批判的精神对待自己以及自己所属的“教会组织”。

我认为这是一种高级的宗教实
践方式。

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是完美的,尤其是宗教组织,尽管他们有着指导人们修行与遍播人类福祉的更为宏大的使命,却更容易倾向于狭隘与教条。

欧白恩是一个将宗教信仰融入到自己的管理实践中的杰出典范。

比如,每年他都会以在过去一年中的公司会谈为基础,写一本关于他管理哲学的册子。

这些小册子的主题围绕着开放、本地化(所有的决策应当由本地人作出,除非他们无法决策)、优点、缺点以及更高层次的成熟等等。

例如,在欧白恩的一本册子里,他谈到自己对于人们成长驱动力的认识。

他认为公司之所以致力于推动人们的成长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因为我们相信,随着人的成长,我们的组织也会成长,我们实现目标的能力也在增长。

第二,人的成长本身也是有价值的。

他表述了一个基本的观点,那就是我们的眼光不能局限于人的发展带给公司的工具性层面的裨益,同时要看到这才是人与公司彼此相辅相成共同成长的正确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支持人们自身成长的信念与佛教以及很多其他宗教传统的基础理念是直接相通的。

它代表了一种深刻而持久的信念,而这正是欧白恩的公司理念关键所在。

经过20年的副总裁与首席执行官的生涯,到1992年欧白恩退休的时候,汉诺瓦保险公司从当初几近破产成长为全美国最出色的保险公司。

能否跟我们谈谈您与南怀瑾先生的交往?他令您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哪里?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思想对您有哪些影响?
彼得〃圣吉:我有幸在一生当中结识了很多伟大的导师,他们都活跃在商界、学术界等等其他不同的领域。

在过去的十年中,南怀瑾大师的修为与智慧一直激励着我。

像我一样跟南怀瑾大师有过更近距离的师生之谊的人会知道,他对佛家、道家与儒家思想那生动而鲜活的理解是对我们更重要的东西。

我相信南怀瑾大师是将形形色色的中国智慧融会贯通的伟大整合者,他博大精深的学识使他能够成为东西方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

比如,我们最近完成了一个关于中国哲学传统与西方科学理念之间的关系的系列对话。

我希望在未来的几年里这个系列对话能够继续下去,以更广泛的分享现代物理、现代认知科学与中国哲学之间潜在的互补性。

我希望这不仅能够
促进东西方智慧之间的融合,并且能够让人们认识到,这才是支撑人类文明成长的唯一重要的支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