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课件岳麓版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发达的古代中国的农业(共56张PPT)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发达的古代中国的农业(共56张PPT)
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条件、特点、评价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原始农业的起源 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最早培植水稻和粟—考古; 神农氏是中国农业的始祖—传说)
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 农作物 南稻北粟
粟、稻、黍、稷、 麦(五谷)桑、 麻等
命题趋势 侧重于不同时 期国家农业政 策的变化、农 业发展的阶段 性特点,农业 发展的影响; 古代手工业的 成就、经营模 式及其特点
经济结构:
(1)经济结构的概念: 即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也就是生产关 系的总和。 (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商业为辅的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 (3)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 特点——农业发达、手工业先进、商业繁盛; 发展轨迹——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走向落后
图示解史
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3)农田水利
①水利工程:战国时期出现了__都江堰__,汉朝出现 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②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时创制 __筒车__, 宋朝时出现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③西汉时期: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 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④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 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 ⑤经验总结:在300多种古代的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 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农业
古代中国经济 的基本结构
构成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手工业 商业 是其发展的基础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 慢发展 阻 碍 古代中国的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海禁、闭关锁国
知识结构梳理
农业起源: 耕作工具、方式、技术: 农作物品种: 特点: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资料50页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资料50页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农业的主 要耕作方 式
手工业的 发展
2019年山东文综第10题,福建文综第14题,2019年 天津文综第1题,海南单科第3题均有考查,主要考 查的是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备考时要关注:①精 耕细作的传统农业;②古代耕作技术、生产工具的 改进;③小农经济的成因及特点;④古代农业经济 的基本特点。
③两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 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④南北朝时期:出现灌钢法。到16世纪以前,中 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
(2)制瓷业 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②东汉至唐朝: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 成熟的白瓷,唐朝时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③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五大名窑。
②消极影响: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商品经济 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障碍,是近代中国停 滞不前、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典例1 (2019年山东文综)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 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解析] 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和牛耕, 故A、C两项错误;图片无法体现雇佣关系的特征, 故D项错误;从图片信息看,汉代农民使用四齿 钉耙修整土地,体现我国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的特点,故选B项。
(2)石器锄耕:商周时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 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 犁。
(3)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 广。
②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犁壁和耧车。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 作方式。
③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的经济 第13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的经济 第13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课件 新人教版

5.(2014·海南单科,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 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解析】材料中“波斯锦”“胡锦”“番锦”等通过丝绸之路 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加深,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太绝对;B 项 说法与题干意思相反;C 项在材料中没有显示。
【答案】C
4.(2015·广东六校联考)《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 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 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
【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到农业的地位,不能体现“重农”的思想, 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提到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能体现 “靠天吃饭”的观念,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应当按时进行农 业生产,不能体现“不误农时”的思想,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深耕 细锄,厚加粪壤”是指通过深耕细作来增加土壤的肥力,“地力盛者, 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是指增加了肥力的土地产量 更高,这些都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属于“精耕细作”的范围,故 D 项 正确。 【答案】D
3.(2014·广东文综,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 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 当时(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解析】材料中“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被“违法卖买”, 说明唐代推行的均田制中的“口分田不允许买卖”的规定遭到破坏, 即均田制受到破坏,C 项正确;井田制是周代实行的土地制度,春秋战 国时期就已经瓦解,A 项错误;分封制是政治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B 项错误;“市”属于工商业经济的内容,不属于土地制度,D 项错误。

《金版学案》2019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金版学案》2019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栏目导航
结束放映
3.“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 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 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 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 质性问题是( D )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探究】 两则史料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你如何看待春秋战国 时期工具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栏目导航 结束放映
史 料 信 息 解 读
判出处 明关键 理层次
“战国”“《吕氏春秋》”“春秋战国”
史料一中的①“整地、改土、保墒、除草”等反 映精耕细作;史料二中②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 铁农具 第一则史料反映的是精耕细作;第二则史料体现 的是铁农具,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精耕细作 的传统农业得到发展
栏目导航
结束放映
N o . 3 应 用 • 练 经 典 、 验 能 力 , 一 一 落 实
1.(2016· 包头市模拟)《荀子· 富国篇》认为“今是土之
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夫天
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这反映出古代农
民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方法是( B ) A.种植五谷 B.精耕细作
1、轻巧识记——古代农业经济
一种 模式
两种耕 作方式
小农经济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四大 特点 五种 工具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自给自足、封闭分散
耒耜、耦犁、翻车、曲辕犁、筒车
栏目导航
结束放映
2、易误辨析——“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其中“足”并非富足, 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 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

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因:
根本: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 井田制,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民得买卖……”
-------《汉书·食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白渠
漕渠
漕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活学活用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
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
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
C 出现于(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C D.北宋
• 最能反映唐朝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是
☆思考: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 之勤”的记载;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司 马耕字子牛,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确切的是
③隋唐时江东出现 曲辕,安犁装了 犁评 我国耕犁已相当 完善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定型 ,
一直为后世沿用。
时期 战国 汉朝 曹魏 唐朝 宋朝 明清
工程或工具
都江堰 漕渠、白渠、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都江堰建 于公元前三世 纪,是中国战 国时期秦国蜀 郡太守李冰及 其子率众修建 的一座大型水 利工程,是全 世界至今为止, 年代最久、唯 一留存、以无 坝引水为特征 的宏大水利工 程,至今仍发 挥巨大效益,
(3).原因: 1、铁犁牛耕的出现; 根本原因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四时之间,亡日休 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 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加之土地兼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发达的中国古代农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发达的中国古代农业

史料解读
精耕细作
耕夫务多种,而耕暵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 但务修其功力。
——《晋书·傅玄列传》 史料解读
解读: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 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 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 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 话描述的农具是( )
(2)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 反映了当时( A )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第(2)题
解析:卜辞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它
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材料中的“受禾”“有年”“有
足雨”可知该卜辞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故A项正确;农业收成受自然
条件、农业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与祭祀活动并无密切关系,故排
除B项;巫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自然环境
恶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故排除D项。
(3)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耕作技术
一张图学透 精耕细作的 传统农业
耧车
一张图学透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2
以一年一熟为主。
两汉
宋朝以后
江南逐渐形成稻麦 轮作的一年两熟制, 有些地方形成一年 三熟制。

(高考一轮复习)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

的演进,即全球史观。
总之,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和人类社
会交往的发展(全球化)是经济史发展的两
根主轴。
.
4
学习方法点拨
如何学习经济史? 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 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 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 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 经济发展原因、表现、总体特征及影响 四大块。
.
15
结论
生产工具的改进, 骨耜 青铜镰 铁农具(春秋 ) 大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也大大的促进农业的进步。
耦犁(汉)
曲辕犁(隋唐)
耙(魏晋)
耱(魏晋)
但总体上看中国农业生产 工具在隋唐完善、定型, 一直没有很大变化,科技 含量低。
.
16
翻车(曹魏) 筒车(唐)
自变主式学训习练
《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 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 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材 料体现该水利工程的功能不包括( )
历史必修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是什么?
➢“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 为“管理、治理家庭财物” 今天来说,简单的说就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本册的主题是“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 会生活领域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
1
历史必修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 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 问题之根本。
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B
.
13
自变主式学训习练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

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课后限时集训 岳麓版

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课后限时集训 岳麓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课后限时集训(十三)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临汾高三训练)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

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

这说明( )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B.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D.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D[考古不是历史记述正误的唯一佐证,故A项错误;文献资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铁犁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佐证了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故D项正确。

]2.《国语·周语》谓:“宣王即位,不籍千亩,虢文公谏,王弗听。

……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

仲山父谏曰:‘民不可料也!’王卒料之。

”这反映出周宣王时( )A.高度集权,独断专行B.荒废生产,征收重税C.形势变化,旧制动摇D.诸侯反叛,分封制瓦解C[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故B项错误;由于宣王忙于连年战事,无睱顾及农事,面对“公田”大量私有的社会现象,拒绝了虢文公的谏言,不再举行传统的“籍礼”仪式,这表明宣王已经认可了公田的私有化,也表明了长期推行的井田制已遭到严重的破坏,无法再进行修复,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动摇了,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西周的分封制,故D项错误。

] 3.(2017·珠海高三质检)《四民月令》一书中记述了东汉后期地主田庄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

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学案 岳麓版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学案 岳麓版

第13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_____[时空坐标__单元概览]________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1)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1)两汉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4.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了筒车,宋朝出现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①生产方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②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

③生产结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评价①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贡献。

②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十分脆弱。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在牛犁耕作未出现以前,此种以手持木器或木石结合的器具刺土起土“并用耒耜而耦耕”的方法,是使用时间极长的普通耕作方式……宋代叶梦得说:“古耕而不犁,后世变为犁法。

耦用人,耕用牛。

”至春秋战国之世,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中国经济通史》史料二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史料解读](1)史料一信息“古耕而不犁,后世变为犁法。

耦用人,耕用牛”说明牛耕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的耕作方式,有利于农业耕作效率的提高,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史料二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涉及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灌溉工具以及农书等多个方面,体现出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突破+史论互证+高考研习)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岳麓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突破+史论互证+高考研习)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岳麓版必修2

家庭手工业商品化加深

以来(yǐlái)




明中
后期
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返回导航页
第十一页,共40页。
结束放映
4、思维升华——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xiǎonóng jīngjì)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 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 产生了冲击。
展。
返回导航页
第十六页,共40页。
结束(jiéshù)放映
史论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2.水利(shuǐlì)技术的革新
[史料(shǐliǎo)] 农田灌溉工具:翻车、高转筒车。
史证 该史料体现了水利对古代农业的发展地位重要和人民重
视(zhòngshì)水利工具的革新 。
返回导航页 第十七页,共40页。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 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 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返回(fǎnhuí)导航页 第十二页,共40页。
结束(jiéshù)放映
5、整体图示——古代(gǔdài)手工业的 进步
返回(fǎnhuí)导航页
第十三页,共40页。
流通方 式
武器军用品 和官府贵族 生活用品
不在市 场流通
民间消费 的产品
自己消费和交 纳赋税的产品
在市场 流通
剩余部分 出售
返回导航页
第十九页,共40页。
结束放映
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 细。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

西汉
赵过推行____代__田__法____
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 也采用耕耙技术
(4)耕作技术:
①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________稻轮麦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
成一年三熟制。
(5)灌溉技术:
①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______都__、江汉堰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清朝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3.享誉世界
(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 迎和赞誉。
(2)表现:
①西汉: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
“__________”。
丝绸之路
②唐朝:中国________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瓷器
③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的销量更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
材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 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此其分事也”的本质含义?
提示: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的生产模式。
材料三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 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03

考点突破
考点1
发达的古代农业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百口之家可以无饥 矣。
——(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1.材料一中划线部分主要论证了什么现象?
提示:古代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和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发达的古代农业 最新课件(经典)

发达的古代农业  最新课件(经典)

高中历史课件
(四)评价 积极方面: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 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 出了重要贡献。 消极方面: 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 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高中历史课件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
——[唐]聂夷种《咏田家》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
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
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以及农民生活的艰辛。
——晁错《论贵粟疏》
高中历史课件
3.孟子“论说王道,丁宁(叮咛)反覆(复),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 无失其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数十字而已”。据此可知,孟子 认为(A )
A. 应该保护小农经济 B. 农业生产环境优越 C. 农民生活富足安稳 D.需要改进生产技术 4.元末明初沈梦麟在一首《竹枝曲》中写道:“缫丝才罢妇犹髽(古代妇女 服丧时用麻扎成的发髻),两足如霜踏水车。”此竹枝曲反映了( A ) A. 耕织结合的小农生产 B. 小生产者生活的艰难 C. 元代发明了灌溉工具 D.封建国家赋税的沉重
高中历史课件
(3)特点: ①组织形式:以 一家一户 为单位。 ②生产结构:男耕女织,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 缴纳赋税 。 (4)评价: ①地位:是一种 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②进步性: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局限性: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期
春秋战国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秦汉
耧车 选种、育秧
魏晋南北朝 隋唐
翻车 《齐民要术》 筒车、曲辕犁 踏犁
— — —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元朝政府颁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 —
宋元
《农桑辑要》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信息“古耕而不犁,后世变为犁法。耦用人,耕用牛”说明牛耕的使用 改变了过去的耕作方式,有利于农业耕作效率的提高,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史料二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涉及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灌溉工具以及农 书等多个方面,体现出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3)评价 ①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
精耕细作作出了贡献。
②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十分脆弱 。
[轻巧识记]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发展演变
史料一 在牛犁耕作未出现以前 , 此种以手持木器或木石结合的器具刺土起土
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 时期 春秋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 西汉 东汉 隋唐 赵过推广耦犁 ; 出现犁壁和播种工 具——耧车 耦犁推广到 珠江流域 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工具 发展状况 出现并推广
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 汉朝以后,
方式 耕犁已相当完善, 一直为后世沿用
2.耕作技术 (1)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 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 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 (1)两汉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4.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了筒车,宋朝出现水力高转筒车,明清 时出现 风力水车。
[概念阐释]
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 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 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 土地生产率。
“并用耒耜而耦耕”的方法, 是使用时间极长的普通耕作方式……宋代叶梦得说: “古耕而不犁,后世变为犁法。耦用人,耕用牛。”至春秋战国之世,耕用牛犁, 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中国经济通史》
史料二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内容 牛耕、铁农具 备注 — — 有利于安排农事 提高播种效率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经济政策
(1)古代中国以农立 (1)古代中国纺织 国,农耕文明长期 业、 制瓷业和冶铸 居于世界先进水 业生产长期领先
(1)古代中国商业 (1)重农抑商是古代中国历代 的发展促进了经 封建王朝推行的最基本的经
济的进步。 商业与 济政策。 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 农业、 手工业的发 社会经济的发展, 封建社会后 展紧密相联, 相辅 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相成 的发展
商政策的压制, 始 济因素的成长, 导致中国错失 终作为农耕经济 的补充而存在 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 变的机遇
主旨 归纳
古代中国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 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基础, 手工业和商业依附于农业,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征
第 13 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
考点 1| 田园风情——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对应学生用书第 104 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生产技术——由粗放生产到精耕细作 1.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 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
模块一 政治成长历程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3讲 发达的古代农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栏目 导航
三大高考能力培养 两大学科前沿讲练 课后限时集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空坐标__单元概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精耕细作是我 世界, 产品享誉海 整体感 国传统农业经济的 内外 知 一个基本特征 (2)官营、民营和
(2)小农经济是我国 家庭手工业三种 古代农业生产的基 经营形态并存, 官 本模式,是古代中 营手工业占有特 国文明的经济基础 殊地位
(2)古代中国商业 (2)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 长期受到重农抑 锁国” 政策抑制和阻碍了新经
二、经营方式——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1.集体劳作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 地私有制确立。 (2)特点 ①生产方式:以家庭 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②生产目的:主要满足 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 ③生产结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如何理解春秋战国时期“耕用牛犁”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 突破”? [提示] 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耕牛的运用,节省了人力。它们都推动
了农业的发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2)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史料二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 面。 [提示] 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
结推广农业经验。
[史论归纳]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 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 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 气。
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