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系统分析
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系统分析赵晓义;胡毅;林立红【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提高对其的诊断水平。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对患者进行TNM分期诊断,并与病理分期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T期的整体准确率为77.4%,N期的整体准确率为72.6%,M期的整体准确率为88.7%,与病理分期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6.7%、66.7%、81.8%、84.2%;N0、N1、N2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2.0%、73.7%、72.2%;M0、M1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0.6%、77.8%。
结论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观察到肿瘤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准确了解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判断生存预后方面提供较多的信息,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285-287)【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癌;术前分期;应用价值【作者】赵晓义;胡毅;林立红【作者单位】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放射科;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胃癌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位,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及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
目前临床上对于胃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TNM分期、组织学类型以及分化程度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
能否清楚了解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以及病情的发展程度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胃癌术前TNM分期对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估计预后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对胃肠病变的诊断效果
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对胃肠病变的诊断效果【摘要】摘要:本文探讨了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技术结合三维重建术在胃肠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通过介绍技术原理及方法,分析了其在病变诊断中的优势,并通过临床研究案例分析和影响诊断效果的因素探讨,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结论部分展望了该技术在胃肠病变诊断中的潜在应用,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胃肠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有望成为未来胃肠病诊断的重要辅助工具。
【关键词】胃肠病变、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诊断效果、技术介绍、优势、临床研究、案例分析、影响因素、前景展望、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胃肠病变的诊断意义胃肠病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胃肠道息肉、胰腺疾病等。
及时准确地进行胃肠病变的诊断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胃肠病变的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患者就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而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对胃肠病变的诊断水平,其高分辨率、准确性和无创性成为临床上不可或缺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胃肠道的解剖结构,准确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和性质,并且可以及时发现小的病变,提高了胃肠病变的检出率。
通过该技术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胃肠病变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评估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 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概述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是一种通过连续旋转X射线源和检测器进行扫描,实现对胃肠道结构及病变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单层螺旋CT扫描技术,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显著降低造影剂的使用量,减少放射线剂量,并提高图像质量及诊断灵敏度。
多层螺旋ct技术现状及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 ct技术现状及临床应用CT在临床医学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自上世纪70年代CT技术问世并投入到临床治疗和诊断当中以来,极大程度的推进了影像医学的发展,通过可视化的医疗和诊断,增加了准确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CT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从最早的CT技术过渡到螺旋CT技术再到双螺旋CT技术,20世纪末,CT技术已经实现了半秒和多层扫描,而在21世纪初,多层螺旋CT技术问世,提升了CT的扫描速度和工作效率,使得CT技术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多层螺旋CT技术的特点多排探测器系统多层螺旋CT技术是单排螺旋CT技术的升级,单排螺旋CT技术在图像的清晰度以及锐利度上面还有一定的欠缺,主要原因是因为单排螺旋CT技术的探测器在CT仪器内部呈直线排列,其扫描的厚度由准直器来决定,在扫描的过程中,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呈散射状,可能引发容积效应,这就会导致图像清晰度不够,给临床的诊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而多层螺旋CT技术则很好的规避了单排螺旋CT 技术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将原本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单排探测器改成4排、8排、16排等多排探测器并存,每一排单独有一个控制开关,这样就能灵活的调整准直器,控制扫描厚度,既能够获得一组低厚度多角度的图像,也能够获得一份高厚度单一角度的图像,增加了图像的清晰度,给诊疗提供了方便。
重建及后处理系统在重建技术方面,单排螺旋CT技术采用的是线性插入式,由于探测器单一线列排布,扫描厚度受限,层面敏感曲线变得更宽,纵向的分辨率就会下降,很容易在成像的过程中出现伪影,给图像的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了一些误判的发生。
而多层螺旋CT技术的重建方式为锥形束重建技术,这种技术提高了纵向的采集效率和分辨率,使得图像更加清晰,尤其是对图像的边缘来讲,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能够显著去除伪影。
此外,由于多排螺旋CT技术的数据采集量很大,这样扫描出相同的图像所需要的X射线剂量就会大大减小,也能减少对球管的磨损,节约了维护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进展
M d及 C P r灌注 成像 技 术 为近 年来 发 展较 为 迅 速 的成 像方 法 。C ’ 注成像 ( T prs ni ̄ n ) I 灌 C eui g 是指 在静 脉 内注射对 f o m
i gn a ei o tn eee c d v lefr l ia ig o i n dt at n .We rve tel eau e o mut s c T i gn n u ma ig h v mp r t frn e au o i c lda n s a r cn sa r me t e e iw h i r tr f l -l e C ma ig a ds m- t i i mai h l ia x r n d po p c f T p f s n i gn ,s e il o e b d oi ra r e t e ci c le et ta rs e t e u i z n me n oC o ma ig p cal frt o y s l og n. y h d
营 养 物 质 输 送 给 组 织 细胞 的 重 要 功 能 . 一 定 程 度 上 能 反 映 在 器 官 组 织 的 血 流 动 力 学 状 态 和 功 能 情 况 。通 过 影 像 学 手 段 1 1 评 价 脑组 织 的 灌 注 状 态 . C T灌 注 成 像 在 评 价 脑 组 织 灌 注 状 态 方 面 应 用 较 早 , 尤
【 关键词 】 灌 注成 像 ; 功能成像 ;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中 图分 类 号 :8 44 R 1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 0 12 l)7 07—0 10 —9 1 (oo o —16 3
Cii l p la oswt l・i eel T pr  ̄ nh fa l c pi t n il n a a ci IMutsc h  ̄a C ef o m rg i le u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癌TACE前后血供变化的价值探讨
【 关键词 】 肝癌 ; 注成像 ; 灌 体层摄影术 , 线 计算 机 x
中图分类号 : 757 R 1 . R 3 . ; 84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6—9 1(OO C —10 —0 10 0 12 1)r 03 3 7
The v l fm u t・lc pia aueo lisi e s r l CT e f ln m a ig n dIIg s o o d s pl fhe t c l l r c r i m a be o e a fe p ruso i gn i al e f blo up y o pao el a a cno f r nd a tr u
【 bt c】 O j teT uyh M C rs nng gn b ea ao m d ai c ne ohpoeu r i r - A s at r b cv:o t e STp f i mi l tn f eoy mc h g ac la ei s d t euo i n it v u i oh e n a s e t ll n n a f 0af
要 】 目的 : 研究 M C 灌 注成像在评价 原发性肝癌 T C 术后血 流患者 T C 7 AE
术 前及术后行 C ' I 灌注扫描 。计算 肝血 流量 ( B ) 血容量( B ) 平均通过时间( T )毛细血管表 面通透性 ( S 。根据 H F、 HV、 M F、 P) 各灌 注参 数值 。评 价肝癌 T C A E术后 血流 动力学 改变 。结 果 : 肝癌在 T C A E术后 , B 、 B H F H V值 (6 .9±9 .6 1 .5± 17 8 6 0 ,4 9 1 .) 5 1较肝癌 T C A E术前值 (5 .9±195 ,44 205 2. 2. 6 4±2 .3 减 少 , M F P 00) 而 T 和 s值在 肝癌 T C A E术 前 、 术后 无显著 性差 异。 结论 : 肝脏灌 注参数 ( B 、 B ) H F H V 可有效 的评价 T c A E术后肝癌组织的血流灌注 改变 , 具有重要 的临床应用 价值。
多模态CT 成像结合影像组学技术助力胃癌精准TNM 分期
多模态CT检查技术和影像组学等方法已在胃癌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分级、疗效评估、治疗后再分期及随访监测等方面显示出较大的优势,为个性化精准诊疗提供了关键信息和依据,是胃癌的一线影像学评估手段,与此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
只有以患者为中心和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原则设计好不同成像模式下的CT检查技术和影像组学研究方案,充分发挥不同成像模式检查的优势,结合影像组学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发挥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源于临床、用于临床和高于临床的目标,真正推进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肿瘤。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胃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数均居第三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近年来,不同成像模式下的CT检查技术,包括常规CT成像、CT能量成像以及CT影像组学已广泛应用于胃癌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分级、疗效评估、治疗后再分期及随访监测,为个性化精准诊疗提供了关键信息和依据,是胃癌的一线影像学评估手段。
胃癌精准TNM分期是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肿瘤是否侵犯邻近结构或器官,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是精准判断临床TNM(cTNM)分期的关键。
常规CT检查常难以得到准确诊断,这直接影响cTNM分期的准确性,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本文中,重点评述CT成像和影像组学在胃癌TNM分期诊疗中的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一、提升胃癌T分期预测能力对于胃癌T分期的判断,目前主要基于常规横断面CT 增强、CT 能量成像等技术。
基于常规CT增强横断面图像判断胃癌浸润深度,多是依据强化的肿瘤与低强化的正常胃壁间强化的差异,但存在容积效应的干扰,且在小弯侧及大弯侧常不能显示胃壁全层,难以准确判断T分期。
文献报道的胃癌T分期的准确度差异较大,在20%~91%之间,可信度有待商榷。
需要指出的是,T3期与T4a期胃癌的鉴别诊断一直是业界的难题,目前常以浆膜轮廓和胃周脂肪征象判断,但精准诊断困难较大。
CT、MR多种成像技术在肝癌随访中的综合应用
CT、MR多种成像技术在肝癌随访中的综合应用史丽静;郭勇;解伟斌;张琨;左拥军;王守海;王楠【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ombined use of CT and MRI routine scan and functional imaging techniques in the follow-up proces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ethods 44 cases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radiofrequency ablation,and gamma-knife radiotherapy) were enrolled.All patients received CT and MR scanning for follow-up assessment after treatment.The results of conventional scanning (including CT plain scan and dynamic enhancement,MRI T1 weighted imaging,T2 weighted imaging and MR dynamic enhancement) and functional scanning (CT perfusion,MR perfusion and MRI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in the follow-up study of liver cancer were analysed.Out of 44 patients,the examination in 16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ocused around the area of tumor recurrence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after surgery.In 28 patients with non-surgical treatment,the examinations focused on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activity of the lesion.Results Definite diagnosis was obtained in all of 44 patients undergoing the CT and MR conventional and functional imaging scanning.Among 16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tumor recurrence at incision margin was found in 3 cases,and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reaction or abnormal focal hepatic perfusion was diagnosed in other 13 patients.As for the 28patients with non-surgical treatment,complete tumor necrosis was found in 13,and incomplete tumor necrosis was diagnosed in 15.Conclusions CT and MR functional scan,such as CT perfusion scanning,MR DWI scan and MR perfusion scanning can be used as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for routine scan and dynamic enhanced scan in follow-up assessment of liver cancer to improve diagnostic accuracy.%目的探讨CT、MR常规扫描与功能成像在肝癌随访中综合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2年12月在海军总医院接受手术或非手术(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射频消融、伽玛刀)治疗的44例肝癌患者,采用CT和MR技术进行随访评估,分析常规扫描(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MR常规T1WI、T2WI以及动态增强扫描)和功能扫描[CT灌注扫描、MR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和MR灌注扫描]在肝癌随访中的综合应用价值.其中16例肝癌术后患者着重对术后肿瘤复发和术区周围炎性反应进行评估,28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对肝癌病灶治疗后活性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44例患者经综合CT和MR常规及功能扫描后得到比较明确的诊断.16例肝癌术后患者,3例诊断为切缘旁复发,13例诊断为术后炎性反应或局灶性灌注异常.28例非手术治疗患者,13例诊断为肿瘤完全坏死,15例诊断为癌灶坏死不完全.结论 CT和MR功能扫描可作为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的有益补充,提高肝癌随访评估的准确率.【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38)006【总页数】6页(P506-511)【关键词】癌,肝细胞;磁共振成像,弥散;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作者】史丽静;郭勇;解伟斌;张琨;左拥军;王守海;王楠【作者单位】100043北京海军总医院磁共振室;100043北京海军总医院磁共振室;100043北京海军总医院磁共振室;100043北京海军总医院磁共振室;100043北京海军总医院磁共振室;100043北京海军总医院磁共振室;100043北京海军总医院磁共振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影像诊断是肝癌诊断和治疗结果评估的重要手段,但患者对生存质量的高要求使常规CT、MR的平扫及增强扫描越来越难以满足精细的临床诊断需求。
多层CT及其临床应用
多层 CT及其临床应用近几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多先进的影像学技术都被应用到了临床的诊治过程中,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救助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在五花八门的影像技术中,又以CT设备的发展与应用最为引人注目。
1.多层CT设备与其技术发展1972年,CT技术首次登上了医疗应用的“大舞台”,此后不管是CT设备还是技术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与提升,从常规的CT螺旋技术慢慢延伸到了多层螺旋CT技术,从一开始的4排逐渐过渡到了8排、16排、32排乃至现今的64排,同时设备的扫描速度也有了改进,一台多层CT设备最快的扫描速度可达0.33~0.35s,而采集的层厚则可达0.5mm,二者的不同提升使得设备检测速度与分辨率都有十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数据的处理方面。
已有了非常高效的众多后处理功能,使得CT设备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为受检者实施一次覆盖全腹部范围的多排CT扫描,仅仅只需要10余秒即可完成,这就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实际应用中,CT设备的技术进展主要还是集中在了探测器、多功能球管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
现在绝大多数的CT探测器的材料都是稀土陶瓷的,与其他的材料相比它的稳定性更好,光输出率也更高,同时还具有余辉短、X线利用率高等优势。
随着CT设备扫描速度的加快以及扫描层数的增多,在为受检者实施大范围的薄层扫描及动态扫描时,数据量自然而然有了相应的增加,换言之从图像的扫描、采集再到传输、处理重建以及储存等都将产生巨大的数据量,而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些数量来提升临床应用中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并开发、建立起一套成熟、有效的数据管理平台就成为了CT技术数据处理工作中的重点。
现在一些先进的医疗专用软件已经可以在扫描的同时进行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最大及最小密度投影等处理,这意味着临床上可以直接收集到对应的二维及三维等图像,应用范围不再受到限制,变得更加便捷。
可以说自从CT技术中引入了自动化工作流程后,多层CT扫描技术的整体流程就得到了十分显著的优化,解放了人力,大大提高了应用过程中的效率。
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2 1 胃肠 腔 内充 液扩 张 : . 胃肠道 是 一个 连 续 的 中 空 肌性 器 官 , 常处 于不 同 的收缩 状 态下 , 胃肠 壁 的 厚 度 也 随 之 发 生 改 变 。2为 了能 判 断 胃 f ] 肠壁 的 真实厚 度 及发 现 异 常 的 病 理 改 变 , T 检 查 时 必 需 服 用一 定 量 的 C 对 比剂使 胃肠 腔 充分 扩张 , 或灌 注 一 定量 的 液体 使 结 肠 腔 扩张 高密 度 对 比剂 ( 2 一3 碘 溶 液 ) 胃肠 壁 之 间 的分 辨 能力 下 降 , 会遮 蔽 部 含 与 还 分 胃肠壁组 织 , 其 壁显 示不 清 , 以 判定 其确 切 厚度 和形 态 , 果不 佳 。 使 难 效 但 它 可用 以标 记小肠 的存 在 。低密 度对 比剂 ( 温水 ) 胃肠 壁组 织 间无 论 与 在平 扫或增 强 时都 能十 分 清楚 地加 以分 辨 , 不会 产 生 伪影 , 胃肠 C 且 是 T 检查 时理想 的 腔 内对 比剂 。正 常情 况下 , 胃肠腔 被温 水充 盈均 匀 扩张 后 , 胃肠 壁 的厚 度 仅为 1 rm。我 们认 为 传 统 C 书上 所 写 的 常规 采 用 高 —2 a T 密 度碘 液作 为 胃肠 腔 内对 比剂 以 及> 5 1 mm 作 为 胃肠 壁 异 常 标 准 的 — 0 提 法都 是不 恰 当 的。 2 2 应 用低 张 药物 : . 胃肠 道 是 运 动 着 的器 官 。对 没 有 禁 忌 症 的 患 者 , T 检查前 5 1 ri 用 东 莨菪 碱 ( 5 —2 2 m C — 0 n a 6 4 ) 0 g肌 注 后 , 可暂 时 性 地 抑制 其 蠕动 , 减少运 动 伪影 , 提 高 图像 质量 有 好处 。且 低 张后 的 胃和 肠 对 也 能使 患者 容易 耐受 胃肠 腔 的被 动 扩张 , 对病 变 的显 示有 利 。 2 3 胃肠 道 C 检查 的 特 殊体 位 : . T 胃肠道 的 位置 及 形 态 复 杂 多 变 , 因人 而 异L 对 胃各 部 的 检 查 可 采 用 各 种 不 同 体 位 。Z r o n 曾 提 出 3 ] eh u i 用液 体 对 比剂 扩 张 胃作 C 检查 时 , 察 胃底 部 及 胃 食管 连 接 部 应 取 左 T 观 侧位 , 胃体 部 的检查 要 取仰 卧位 , 胃窦 部则 需取 右 侧位 。如 按这 一 要求 而 作全 胃检查显 然 不切 实 际 多年 来 我们 采 用 仰 卧 右后 斜 体 位进 行 胃 C T 检查 , 得 良好 效 果 , 要 胃 内充 液 恰 当 , 0 以上 患 者 都 能在 一 次 C 取 只 9 T 连续 扫描 中将 全 胃显示 满 意 。且 不影 响 胃外 其 它脏 器的 观察 。可 作 为 常 规检 查体 位 。肠道 ( 小肠 和 结 肠 )的 C 检 查 , 采 用 仰 卧 位 + 俯 卧位 。 T 都 小肠 充盈 底密 度对 比剂 ( /或 ) 肠 灌 注温 水 ( 高密 度对 比剂 ) 作全 和 结 或 后 腹部 连续 扫描 直肠 位 于 盆 腔 后 方 , 躯 体 中 线 , 骶 骨 弯 曲呈 纵 行 走 居 顺 向, 常规 仰 卧位横 断 面 扫描 在判 断 病 变位 置 , 犯 范 围 与 周 围组 织 关系 , 侵 及测量 癌 肿距 肛 门缘 的真 实 距 离 方 面均 不 理 想 。在 条 件允 许 的情 况 下 ( T机 的机 架孔 径 7 c 以 上 , 查床 与 机架 孔最 小工 作 间距 为 1 m , C 0m 检 5 m) 可取坐 位 C T直 接 冠 状 位 扫 描 。对 提 高 直 肠 癌 C 分 期 的 准 确 性 大 有 T 帮助 。 3 结果 3 1 MP . R及 C R 胃肠 管成 像 成 功 率 为 10 , P 0 均清 楚 显 示 胃肠 道 病 变 , 位诊 断准 确率 为 1 0 , 因 诊断 准 确率 为 9 . %。其 中 胃肠 疾 定 0 病 38 病病 因 , 5 可疑病 例 中 胃肠 疾病 引 起 4 5例 3例 , C MS T诊 断 4 0例 , 中 3 其 8 例 与临 床 相 相 符 , 2例 误 诊 。 其 中肠 梗 阻 或 肠 套 叠 1 5例 ; 胃肠 道 穿 孔 4 例; 消化道 出血 5例 ; 系 膜上 静 脉 血栓 2例 ; 肠 癌 8例 ; 肠 结 小肠 间 质瘤 3 例; 急性 阑尾 炎 1例 。2例误 诊 为 腹 内疝 。 全 部 病 例 均 经手 术 或 临 床 随
多层螺旋CT原理及临床应用
1s Single 1
0.5 s
0.42 s
Dual
Quad 8
2
4 8
4
8 16
16
16
32
38
2. 时间分辨率高:由于实现了全周扫描小于0.5秒,扫 描速度明显提高,总扫描时间缩短,病人闭气时间大 大缩短,胸腹部扫描几乎没有运动伪影,
3. 扫描切层更薄,空间分辨率高
目前多层螺旋CT Z轴的分辨率在0.50.75mm,使成像体素成为一个立方体,实 现了真正的各向同性成像,各向同性体素 的最大优点在于使多平面法(MPR)重建 出的图像,具有轴位图像一样的空间分辨 率,三维图像(SSD、MIP、VR)更加平 滑细腻,基本上消除了阶梯状伪影,有利 于显示冠状动脉及其细小分支。
3)
自动mA设置。不再使用正位定位像,仅采用侧 位定位像来决定身体不同部位的扫描mA值,包 括设法降低敏感器官的剂量,大约可降低25% 左右的扫描剂量。
可变速扫描和期相选择性曝光技术。二者均是
4)
用于降低心脏扫描剂量的技术。可变速扫描技
术是根据病人的心动周期,特别是心律不齐者, 调节扫描速度的方式。期相选择性曝光则可在 心电门控下仅选择舒张期曝光,收缩期不曝光 的节省剂量的扫描方式,尤适于冠状动脉的观
非等宽型探测器层面厚度的选择
多层螺旋CT基本结构及原理—不同宽度探测器组合
这种探测器设计最宽5mm,最窄1mm,通过探测器组合即可 确定层厚
根据探测器单元的尺寸及相邻单元组合,
可实现0.5、1.0、1.25mm或5、10mm层厚
选择。以下图所示的4层16排等宽型探测器
阵列为例,它的最薄层厚为1.25mm,最厚
1985年,滑环技术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胃癌诊断及分期中应用论文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胃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的螺旋ct征象及其在诊断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50例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螺旋ct表现。
结果:胃癌ct主要表现为病变区胃壁增厚、软组织块影,合并溃疡时表现为增厚胃壁及肿块内的腔内龛影。
螺旋ct可以同时发现胃癌的邻近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结论:螺旋ct 检查对胃癌诊断及分期有很大价值,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胃癌;诊断;分期;螺旋ct【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22-01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前2位[1]收集本院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胃癌50例,探讨螺旋ct(sct)在胃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0例胃癌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30~70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
病变位于胃窦20例,胃底贲门部10例,胃体部12例,全胃癌或广泛型3例。
早期胃癌5例,余均为进展期胃癌。
1.2 检查方法嘱患者空腹6~8h以上,检查前10~20min肌注654-2(10~20mg),并口服温开水800~1000ml。
使用西门子sensation 16排螺旋ct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胰下,厚度5mm,螺距1:1。
平扫后,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80~100ml,注速:3.0~3.5ml/s。
分别于注射开始后25~30s(动脉期),70~80s(门脉期),240s后(延迟期)扫描[2]。
1.3 判断标准胃癌的ct判断标准局部或弥漫性胃壁增厚>5 mm并伴异常强化[2]。
胃壁厚度>5 mm而无明显肿块影者称为胃壁增厚,有明显肿块影者称为胃壁肿块。
分期标准:胃癌ct分期以胃壁局限性增厚为ⅰ期,单纯胃壁肿块突出于腔内外为ⅱ期,胃周有肿大淋巴结或病灶周围结构不清为ⅲ期,腹腔内有远处转移或广泛转移为ⅳ期。
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分别与 A F P的差值 进行相 关性 分析。[ 结果] 原发 性肝癌 患者 3 3 例, 化疗前肿瘤组 织较 周 围正常肝组 织, H A P 、 H A P I 和T L P升 高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P < 0 . 0 5 ) , P S和 P V P改 变差异无统 计学意 义( P > 0 . 0 5 ) ; 化 疗第 2 疗程 治疗后 , 肿瘤 H A P 、 H A P I 和T L P下降差异有统 计学 意义( P < O . 0 5 ) , P S
分析化 疗前 后 HA p、 P V P、 HA P I 、 T L P及 P s差值与 A F P差值 的相 关性 。应 用统计软件 包对 化疗前肿瘤组织 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血 流灌注采用 独立样本 t 检验; 对化疗前后 肿瘤组 织的血流 灌注 变化 采用配对样 本 t 检验 进行显 著性分析 ; 对化疗前后 HA P、 P V P、 HAP I 、 T L P和 P s的差值
关键词 : 原发性肝癌 ; A F P ; C T灌注; 体层摄影术 ; x 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R 2 5 6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5 0 9 ( 2 0 1 3 ) 0 1 - 0 0 2 5 - 0 4
Cl i ni c a l Ap pl i c a t i o n o f CT Pe r f u s i on I ma g i ng i n Es t i ma t i n g t h e Ef ic f ac y o f Ch e mo t h e r a p y o f He p a t o c e i l ul a r Ca r c i n o ma J i n Pi n g , L i n Mi n, J i a n  ̄
多层螺旋CT原理及临床应用
X线束
Raw data file
24 mm 准直模式
8X 3.0 mm 8 channels
X线束
Raw data file
课程内容
多层螺旋CT的技术原理
多层螺旋CT的技术改进 单层螺旋与多层螺旋CT的比较 多层螺旋CT的优势
图像后处理技术简介
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
目前多层螺旋CT Z轴的分辨率在0.50.75mm,使成像体素成为一个立方体,实 现了真正的各向同性成像,各向同性体素的 最大优点在于使多平面法(MPR)重建出的 图像,具有轴位图像一样的空间分辨率,三 维图像(SSD、MIP、VR)更加平滑细腻, 基本上消除了阶梯状伪影,有利于显示冠状 动脉及其细小分支。
左肾静脉
(扫描层厚1mm) 左肾动脉
二、临床应用扩展
1. 在高危人群普查
1) 肺癌普查:长期以来,对肺癌的普查一直采用X线平 片,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胸部平片正位观察时,将有 20%~25%的肺野被遮蔽; 侧位观察时会有15%~20% 的肺野被遮蔽。多层面螺旋CT(4层~16层)可实现低 剂量扫描,国内外的研究已证实,可用20~30mA的条 件可获得与传统高mA条件相同的疾病信息,并且可 根据需要作横断、冠状、矢状及其他需要的层面的薄 层重建,消除了平片检查中的盲区。
• 射频雷达信号传输技术: • 在旋转过程中无任何
粉尘
• 不增加图象噪音
• 传输速度快 • 图象质量高
课程内容
多层螺旋CT的技术原理 多层螺旋CT的技术改进
单层螺旋与多层螺旋CT的比较 多层螺旋CT的优势及临床应用扩展 图像后处理技术简介
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
三、单层螺旋与多层螺旋CT的比较
多层螺旋CT扫描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应用的疗效分析
多层螺旋CT扫描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应用的疗效分析发布时间:2022-04-27T10:37:00.79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期作者:张家燊[导读] 目的:针对结肠癌患者的术前分期诊断张家燊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211【摘要】目的:针对结肠癌患者的术前分期诊断,探究常规CT与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的效果。
方法:按照随机选取原则抽选本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中收治的结肠癌患者共60例参与临床诊断实验,将以上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取进行CT扫描,观察组(n=30)则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CT诊断结果准确率以及分型诊断准确率。
结果:观察组CT扫描术前分期结果如下:N0:1;N1:10;N2:12;N3:6,检出率为96.67%(29/30);对照组CT扫描术前分期结果如下:N0:1;N1:8;N2:9;N3:4,检出率为73.33%(22/30),观察组检出诊断率远高于对照组;察组术后CT检查显示乙状结肠癌11例,升结肠癌9例,降结肠癌8例,分型检出率为93.33%(28/30);对照组术后CT检查显示乙状结肠癌8例,升结肠癌7例,降结肠癌5例,分型检出率为66.67%(20/30),说明观察组检测诊断结果更加准确,且P>0.05。
结论:与常规CT扫描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扫描更加先进,具有无创、快速等特征,该技术得到的图像更加形象,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体内肿瘤的形态,明确患者结肠癌术前分期情况,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改善患者的治疗情况。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扫描;结肠癌术前分期;应用效果引言部分结肠癌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部位位于人体直肠与乙状结肠交汇处,同时也多发于升结肠部位。
结肠癌属于消化系统肿瘤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患病之后并未及时诊断就医,导致之后出现严重临床症状,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2-09-29T03:25:33.321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7期作者:王晨洋[导读]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与三维重建技术,王晨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青浦区 201700【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与三维重建技术,应用结肠癌术前诊断中价值。
方法在2021.1-2022.5期间选取我院均拟行多层螺旋CT检查与三维重建技术诊断50例结肠癌术前患者,以手术和病理结果为准,进行肿瘤分期及肠系膜血管受累与术中情况分析比较。
结果经MSCT诊断T分期正确40例,诊断准确率为80.00%,MSCT术前诊断结肠癌病理结果与T分期一致;MSCT术前评估肠系膜血管受累与符合术中情况所见44例,MSCT术前诊断准确度为88.00%。
结论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MSCT与三维重建技术,有效评估术前肿瘤分期准确度与肠系膜血管分布情况,诊断准确率较高。
【关键词】三维重建;术前诊断;多层螺旋CT;结肠癌结肠癌属于消化内科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主要治疗方式是采用手术切除,结肠癌患者中约80%选择手术治疗[1]。
因此术前需掌握肿瘤分期、肠系膜血管受累情况,对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参考,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影响重大[2]。
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不断发展,在术前诊断与分期结肠癌利用影像学进行评估应用逐渐广泛,因此本文研究多层螺旋CT检查(MSCT)与三维重建技术,应用结肠癌术前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21.1-2022.5期间选取我院均拟行多层螺旋CT检查与三维重建技术诊断50例结肠癌术前患者,男女患者比例为24例:16例,年龄25-64(45.82±2.23)岁。
纳入标准:(1)手术前均拟行MSCT检查,术后进行病理检查;(2)年龄不超过70岁;排除标准:(1)身体其他部位并发恶性肿瘤;(2)既往腹手术史;(3)麻药过敏或过敏体质等手术禁忌症者。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肾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15 统计 学方法 : . 用卡方检验、检验 , P< .5为有统 t 以 00
计学意义 。
2 结 果
径、 深度 、 围 , 范 机体 可获 取 足够 的氧供 应 , 加机 体组 织储 增
氧量 , 增加 血氧弥散 , 改善 血液 流变 学 , 降低 血 液黏 滞稠 度 , 增加红细胞脆性 , 恢复正 常的血液循 环 , 改善微循 环 ; 提高脑
[ ] 刘青乐 , 4 杨益主. 高压氧治疗 基础 与临床 [ . M] 上海 : 科学技术
出 版社 ,0 5 10—1 8 2 0 :7 7.
[ 收稿 日期 ]0 0— 9— 7 2 1 0 0
[ 责任编辑 ] 李
洁
文章编号: 0 — 992 1)l 07 — 2 1 1 54 ( 1o 一 07 0 0 0
管成像 , 角度观 察 , 解 肿瘤 血管 , 握 肾脏 的血供 特点 , 多 了 掌 观 察 患 肾 有 无 副 肾动 脉 , 静 脉 及 腔 静 脉 有 无 癌 栓 , 侧 肾 肾 健
手 术 治 疗 , 例 肾静 脉 有 癌 栓 的 患 者 因 合 并 肺 转 移 而 放 弃 手 1 术 。余 4例 患 者 均 得 到 了手 术 证 实 并 因 术 前 的 充 分 准 备 均 未 发 生 难 以 控 制 的 血 。更 为 重 要 的 是 MS T 在 一 定 程 度 CA 上 可 以 区 分 下 腔 静 脉 壁 受 侵 的 癌 栓 和 在 下 腔 静 脉 内 游 离 生 长 的 癌 栓 , 者 的 预 后 存 在 明 显 的 差 异 , 果 切 除 受 累 的 下 两 如 腔 静 脉 , 活 率 可 提 高 。本 组 1 肾静 脉 及 腔 静 脉 同时 有 存 例 癌 栓 患 者 MS T 显示 下 腔 静脉 壁 受 侵 而 放 弃 手 术 。 CA 保 肾单 位 手 术 的 术 前 准 备 , 求 掌 握 肾 段 动 脉 血 供 的解 要
多层螺旋CT对胃癌诊断及T分期价值探讨讲课文档
病 理
胃 窦 部 中 分 化 腺 癌
第二十三页,共36页。
第二十四页,共36页。
Case 9
胃窦大弯侧后壁局限性增厚,并形成一 直径约3cm左右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凸向胃腔, 表面凹凸不平,平扫CT值35HU左右,早期 增强扫描即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80 -110HU,浆膜面光整,相邻脂肪间隙清楚。 此外胃角小弯侧局限性粘膜缺损,宽径约 1cm左右,局部胃壁较厚,且静脉期强化较 明显。稍厚区见一胃小弯侧见数枚小淋巴结 及稍大的淋巴结。肝门区及腹膜后区未见肿 大的淋巴结。
第二十五页,共36页。
Case 10
胃小弯侧胃壁局部异常增厚、 形成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灶, 大小约60X30mm,边缘不光 整。网膜囊内见数枚肿大淋 巴结,最大直径约30mm。
Case 11
徐德宝 ,男,49岁。
胃窦处胃壁不规则增厚,最厚处约15mm,局部胃腔狭窄,注 射对比剂后病灶不均匀强化,胃壁内层均一强化。
(
低
Case 3
分
化
腺
癌
)
第十四页,共36页。
Case 4
第十五页,se 5
Case 6
第十七页,共36页。
第十八页,共36页。
Case 7
第十九页,共36页。
第二十页,共36页。
胃镜
仿真内窥镜
第二十一页,共36页。
胃
窦
部
病
Case 8
灶
第二十二页,共36页。
第七页,共36页。
胃癌MSCT术前T分期与病理对照
有人把胃癌MSCT术前T分期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发现MSCT诊断T1期胃癌的准确率为33.3%;T2期 的准确率为42.9%;T3期的准确率为66.7%;T4期的准 确率为85.2%。MSCT对胃癌T分期总体准确率为62.2%。
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胃癌患者病理分级及肿瘤因子的关系
·139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DEC. 2022, Vol.20, No.12 Total No.158【第一作者】吕广营,男,主管技师,主要研究方向:放射技术。
E-mail:********************【通讯作者】吕广营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SCT Perfusion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12月 第20卷 第12期 总第158期的性别与年龄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需要声明的是,本文的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同时也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了通报并获得了同意。
1.2 方法1.2.1 MSCT灌注成像参数采集入试胃癌患者均在检查前12h处于禁食状态,在患者行MSCT扫描前15min给予患者盐酸山崀菪碱注射液(国药准字H12020889 ,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1mL:10mg)20mg肌肉注射、行MSCT扫描前5min给予患者1000ml温水口服,并对患者进行呼吸指导,嘱患者尽量保持呼吸平稳,在行扫描时保证患者的图像清晰。
首先进行腹部的常规CT 扫描,获取患者肿瘤的大小、位置等相关信息以确定灌注扫描的靶层面后给予患者碘普罗胺肘静脉缓慢注射后进行MSCT扫描,收集患者的灌注参数,即达峰时间(TTP)、血流量(BF)、Patlak表面通透性(PPS)及血容量(PBV)。
1.2.2 肿瘤因子 抽取所有入试者的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分离,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的AFP、CA72-4、CA19-9、CEA、TNF-α水平。
试剂由上海联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供应,并严格遵循试剂的使用规范和流程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比较胃癌患者组间的MSCT灌注各参数的差异,各组间的AFP、CA72-4、CA19-9、CEA、TNF-α的差异,并分析胃癌患者MSCT灌注成像参数的与患者的病理分级及肿瘤因子的相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 以促进肿 瘤血 管生成 ,新生毛 细血 管 内皮细 胞连接
大 了灌注 范 围,而且 降低 了曝 光时 间,整个过 程仅 需 要十几秒 的曝光时 间,减少 了辐射 剂量 。本研 究发 现,
胃癌灌注参数 B B 、 S 胃癌分化程度、 NM 分 期、 V、 F P 对 T 病 理分 级、转移 淋 巴结 的灌注 等方面 有重 要意义 ,为 临床 提供准 确和丰 富 的术 前诊断信 息。随着 MS T的 C 广泛 应用 和灌注 软件 的不 断改进 , 胃灌 注成像 技术 和
年龄 、性别无关 。而本研 究发现肿瘤 P S在有无远处转 移 的 胃癌 患者之 间差异 也有统计 学意 义 ,其原 因可 能 为P S高 胃癌 的微 血管通透 性增加 ,肿瘤细胞更容 易通
C T灌注成像辐射剂量是一直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中采用
轴位扫描,su lm d ,间隔扫描,转速 0 s,不 但增 h t oe t e ./ 4r
均有统计学意义 。 胃癌 的预后与 淋 巴结转 移、手术 时淋 巴结 是否彻 底清扫 明显相 关 ,因此,术 前正确 评估 胃癌淋 巴结对
细胞 和微循环水平揭示局 部微血管 的血流动力 学改变 。 根 据数 学模型 计算靶 组织 的各 个参 数值 , 目前 的数学 模 型主 要是非 去卷积模 型和 去卷积模 型 ,前者概 念相
疏松 ,基膜 发育 不完全 , 内皮 细胞 问隙增大 、通透 性 增加 ,更容 易渗透 大颗粒 ,肿瘤细 胞更 容 易向深层浸
润 ,通 过血 管、淋 巴结转移 ,这整 个过程 中还 时常发
生加 速通透性 改变的炎症反 应 】 S能反 映肿 瘤血 管 ,P 的上述特 点。因此 , 肿瘤浸润程度越 高、 分化程度越差 、 T M 分期越 高,局部肿瘤新生血 管的数量就越 多,通 iaI gn hns un l f dclma ig J
・ 9 53
放 射 诊 断 学 Di n sc a ilg a ot do y g iR o
蹴
一
| 。 I
i
_
本研究 中也显示 了 B F在 I 期与 Ⅱ、 Ia比较 , I 与 I I 期 1b I 比较 ,差异均 有 统计 学意 义; V 在 I期 与 ] 、 V期 I B
过血 管、淋 巴管 向远 处转移 。因此 ,P S可 以为 胃癌术
前分级提供有价值 的信息 。 本研 究结果显示 ,B F在 I期与 Ⅱ+Ia 问、 I I 期 I 期 与 Ⅲb +Ⅳ期 间差 异 均有 统 计学 意义 ; V 在 I期 与 B Ⅲb +Ⅳ 期间、 Ⅱ+Ⅲa期与 Ⅲb +Ⅳ期间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原因可 能为肿 瘤血管 的血液 供应是 肿瘤 生长和 转移 的必要 条件 ,随着 肿瘤 浸润 进 展,B V、B F随之
Ib I 期 比较 , Ⅱ、 Ia 与 Ib I 期 比较 ,差 异 亦 I、 V I I 期 I I 、V I
31 C . T灌注成像 原理
C T灌注 成像是在 注射造影 剂
的 同时对 选定 的层面 连续动态 扫描 ,获得 该层面 内每 像 素的 T DC曲线 ,利用 不同的数学模 型计算 出各项 灌注 参数 ,能反 映局部 组织 的血流灌 注状 态,从组 织
能成像 的 图像清 晰度 和分 辨率 较 常规轴 位 C T图像 低
很 多 ,对 于 一些 细微病 变 的显 示也 要结合 常 规 C T图 像 。需要 患者长 时间 闭气仍是 阻碍灌注 成像 发展 的瓶 颈 。部分患者 胃腔充盈欠佳时, 在气 一 液交界面产生伪影 。
透性越大 , 胃癌灌 注 P s值越大 。康秀梅 叫研 究指 出, 6 4层螺 旋 C T灌 注成像 能准 确反 映 胃癌灌 注参 数 的改 变 ,P S值 与淋 巴结转 移、T NM 分 期、组 织 学类 型之 间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与远处 转移 、浆 膜浸润 、患者
后 者注射 速度要 求不 高,计算 原理更 接近组 织 的实 际 灌注状况 。本研 究采用后 者, 以使灌注值更准确 。
3 C . 2 T灌 注成 像 评价 胃癌 的价 值 本研 究发 现 ,低
分化 胃癌组 P S值 明显 高于高分化 组,肿瘤 Ⅱ、 Ⅲa期 P S值 高于 I期, Ib I 、Ⅳ期 P I S值高 于 Ⅱ、 Ia 中晚 l, I 期 胃癌 P S值 高于早期 胃癌 ,淋 巴结转移 组 P S值高 于
无淋 巴结转移组 , 远处转移组 P S值 高于无远处转 移组, 其 原 因可 能为 胃癌 组织 中有大 量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子,
提 示转 移 性淋 巴结 ; 则考虑 淋 巴结反 应性 增生 。故 否 对 胃癌 原发灶及 淋 巴结的灌注 参数 分析有助 于 胃癌 转 移淋 巴结 的诊 断 ,而不 是传 统方法 依靠淋 巴结 的大小
对简 单,便于理解,但 易低估 B ,对 比剂注射流率大 ; F
手术和 预后有 指 导意义 。传 统方 法一般根 据淋 巴结 的 大小来判 断是 否转移 。胡荣剑等 ” 认为 胃癌 大淋 巴结 也可 以是反应 性增生 引起 ,小淋 巴结也有 较高 的转移
率,若切 除则 降低 了患者术 后 的抵 抗力 。本 研究 通过 灌注成 像分析 显示 , 胃癌转 移淋 巴结与 胃癌原发 灶灌 注参数 值 B V、B F呈 正相关 ,指 出 胃癌原 发灶与 胃癌 转移淋 巴结 具有相似 的灌注 现象 ,因此术 前可对 淋 巴 结灌注参数值 与 胃癌 原发灶进行分析 ,若参 数有相 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