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原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锥形束伪影(cone beam artifact)
锥形射线束效应
锥形射线束内插(对原始数据内插和重建 采用新的算法)
MX8000 尖端的飞焦点技术
创造超高分辨率的图像
MX8000 多层面技术的佼佼者
数据量采集提高 一倍 24LP/CM的超高 分辨率
DFS Sampling
Conventional Sampling
区别在于精细组织结构的显像
MSCT优点3
层厚各向同性 isotropic
任意平面成像 各种三维显示
各种影像处理技术
再形成(Reformating or MPR) 矢状、冠状、斜面 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投影 曲面再形成 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 表面显示 虚拟或仿真内镜 CT灌注(perfusion)
多层CT优点1
扫描快 减少运动伪影:儿童、创伤、急诊 多时相增强扫描:肝3期增强扫描 动脉早期20″ 动脉后期(门脉流入期) 30″~35″ 灌注成像 平衡期(3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SCT优点2
增加扫描范围 CT血管造影 主动脉与周围动脉 胸-腹主动脉 颈动脉,颅内动脉 冠脉
扫描速度
1 slice/10分 1 slice/1秒 1 slice/0.75秒 2 slice/0.8秒 4 slice/0.5秒 16 slice/0.42~0.5秒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199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X线管 High-power X-ray Tube
16×1.25mm 0.5625 11.25mm/360° 1.375 27.5mm/360° 重建1.25,2.5,3.75,5,7.5,10mm
扫描后二次重建 image-reconstruction
SSCT
重叠重建,层厚不变
MSCT 再重建不同层厚,不同层间距图像 重建层厚可任意改变,但要大于扫描层面 准直宽度
多层螺旋CT原理
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 Multidetector Multirow 单(排)层螺旋CT Single-Slice spiral (SSCT)
CT发展大事记
1972 发明CT第一代EMI Mark I,2个平行 探测器,1次2层 1985 滑环技术,1秒扫描 1989 螺旋CT 1991 CT twim(2排探测器) 1995 亚秒扫描 1998 多层CT,0.5秒扫描
MSCT放射曝光量>SSCT
overshoot
MSCT局限性
数据负荷量显著增加,1000幅以上
近似各向同性成像
前景
平板探测器代替多排探测器 Flat panel detectors, multiple-array 1~2圈 扫描时间<150msec 1次扫描可覆盖全身
多层螺旋CT螺距
Pitch=S/d S:床移动速度 例:15mm d:探测器准直宽 例:5mm X线束准直宽 20mm
Pitch= 15mm/ 5mm=3:1
螺距和图像质量
HQ mode 0.75:1 高质量
HS (speed) mode 3:1 高速度
16×0.625mm
0.5625:1 5.625mm/360° 1.375 13.75mm/360° 重建0.625,1.25,2.5,3.75,5
探测器
单排
多排
螺距
SSCT pitch=床移动距离(360°)/层厚 MSCT
Beam pitch=床移动距离T(360°)/准直宽度 W Detector pitch=T/D 探测器 P* Beam pitch=Detector pitch/N 射线束 P N:detector数
热容量 5~8兆 Heat Unit 散热率高 原石墨支持阳极靶盘(大的热容) 旋转阳极(直径>200mm),油冷 金属管套用陶瓷绝缘 寿命10,000~40,000小时(常规CT X线管 1000小时)
超高速的螺旋扫描 最先进的电磁驱动方式
快60%
0.8秒/360度
0.5秒/36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