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海洋开发 4_5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素材 湘教版选修21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
4.3海洋与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海洋资源和海洋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些年探明,南海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已日趋成熟。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为领海B.c为专属经济区C.a为领海D.b为专属经济区2.开发利用可燃冰产生的环境效益有()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①没有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①可部分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①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
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A.人类生活污染B.陆上工业生产排污C.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D.港口建设4.对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B.使沿岸地区干旱面积扩大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D.使水温降低5.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来自A.生活污水排放B.海岸活动C.海轮泄漏D.陆地上的生产过程下图为世界某海区表层水温等温线图,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形成,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四地在该季节发生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A.① 地盛行偏南风B.① 地气温较高C.① 地日温差变小D.① 地降水较多7.珊瑚对其生存环境的要求极高,图中所示海区曾是珊瑚的重要分布区,但现在约有90%左右的珊瑚死亡,其原因最合理是()A.海洋运输污染海域B.风暴潮与海啸摧残C.洋流改向破坏生态D.风卷沙尘沉积掩埋南海也称南中国海,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的重要航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的分布区。
我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课时22海洋与人类
课时22海洋与人类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1.海洋生物资源概念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种类约有20万种,主要有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作用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可以生产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2.海洋矿产资源(1)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2)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3.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①运输空间: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
②海上生产生活空间: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③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
思考海洋空间利用难度大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它的环境和生态条件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人类活动在近海和海洋表面,要应对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活动要能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1.主要影响方式:捕捞、养殖、生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污染。
2.主要影响地区:海岸带。
3.产生的问题:海洋环境问题包括海洋生态破坏和海洋污染两个方面。
4.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让海洋长久地为人类服务。
思考海洋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案①人口和资源对海洋的压力巨大。
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口的急剧增加,使资源的需求量相应增加,但陆地资源具有稀缺性,人类不得不到海洋中去获取资源。
②现代技术的应用。
例如,人类排放的放射性污染物进入海洋,通过食物链富集,辐射整个海洋环境,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同步练习:第四章 海洋开发 本章测验(湘教选修2)
本章测验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海上交通是人类对海洋空间利用的最早方式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海洋运输要素的是()。
A.码头B.船舶C.航道D.定位系统解析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轮船的定位与导航,但它本身不属于海洋运输要素。
答案 D2.下列地理事物出现最早的是()。
A.海底光缆B.海底隧道C.远洋航行D.海底管道解析海运是历史最悠久的海洋空间利用形式,目前仍是洲际联系的主要方式。
答案 C读“四个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题。
3.四幅图中,表示沟通两大洋且航运价值最高的海峡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①图为马六甲海峡;②图为里海附近;③图为土耳其海峡;④图为白令海峡。
答案 A海洋是地理环境中水圈的主体,是大气热量及大气运动的能源区,它对地理环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输送起着重要作用。
海洋是巨大的“蓝色宝库”,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也是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据此回答4~6题。
4.有关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①重塑海岸地貌②三大水循环都以洋面为水源地③调节全球气候④是大气下垫面的热源之一⑤海洋是地球生命的发源地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解析只有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以洋面为水源地。
此题考查了海洋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答案 D5.我国海洋产业已跃居世界第一的是()。
①海洋盐业②海洋运输业③海洋渔业④海洋油气业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状况的了解。
答案 B6.我国第一大渔场舟山渔场冬季的鱼汛是()。
A.墨鱼汛B.带鱼汛C.大黄鱼汛D.鲐鱼汛解析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夏季墨鱼汛。
答案 B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上许多风光旖旎的海滨、海岛和海域已开发为旅游胜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滨海旅游资源的主体是()。
①阳光②沙滩③海水④海岛⑤新鲜空气⑥海底世界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解析主要考查海洋旅游的主体,基础性较强。
高中地理第四章海洋开发4.5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素材湘教版选修2(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四章海洋开发4.5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素材湘教版选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章海洋开发4.5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素材湘教版选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章海洋开发4.5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素材湘教版选修2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海洋开发4.5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相关素材未来海洋城不是梦海洋-—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没有了占全球面积71%的水,我们的世界将既无过去,也无将来。
尽管人类用"地球"来为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命名,但海洋却是食物的来源,并蕴藏着无数宝藏和许多有待揭开的秘密.为逃离一个人口负荷过重的星球,在几十年后,我们可能潜入海底生活。
到那时,海洋将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
你也许看过一部电影《水世界》,或许仍对电影中的水下世界回味无穷。
在提到海洋城时,人们多会联想到用钢材和玻璃建成的海底住宅.尽管这是幻想,但不失为现代化的一大挑战;如何开发利用海洋来促进人类活动的发展。
其实人类几年前就已开始认真地考虑修建海洋城了。
1995年,在摩纳哥由”展望2100年”组织召开的海洋城大会上提出的修建大阪海洋城走廊的建议,就是极好的证明。
日本人打算在距海岸100米处建一条环海湾走廊.交通要道和技术服务设施都在地下,表面只有一系列小岛,建成有居住区的小的海洋城市,但也有面积较大的商业口岸、机场和娱乐场所。
这是一种海上和海底的两重性的城市,城市庞大但很传统。
以色列正在研究如何扩大疆域问题,国家基础设施部长沙龙在特拉维夫提出了建设该国未来"宝岛”的计划。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2.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对开发海洋工程具有充分实力的“日本海洋开发建设协
会”,在充分估计了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后,提出了一
个“21 世纪向海洋索取空间”的计划,计划中的某些部分已
经在实施中。
(1)日本在实施该计划的过程中,将面临的海面难题是( )
A.风浪
B.高压
C.缺氧
D.低温
(2)在该计划中,海底仓库是计划中的一部分,海底仓库具有
材料二 须德海围海造陆工程示意图。
(1) 荷 兰 花 费 大 量 的 资 金 大 面 积 围 海 造 陆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什 么? (2)目前,荷兰又将围垦的一些低地“退陆还海”,主要原因 是什么? (3)荷兰等欧洲国家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为什么?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围海造陆的原因及危害。荷兰人多地少, 人地矛盾突出;围海造陆不当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 题;《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量。 答案:(1)荷兰地少人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海造陆不仅可以 缓解人口对土地面积的压力,同时还可增加生存空间。 (2)荷兰地势低平,围海造陆往往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海 水入侵、土地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3)《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 升,荷兰等国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量的国土。
海上交通是人类对海洋空间利用的最早方式之一。结合所
学知识完成 4~5 题。
4.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海洋运输要素的是
A.码头
B.船舶
C.航道
D.定位系统
()
解析:海洋运输包括海港码头、运输船舶和海上航道等要素。
答案:D
5.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近代才出现的海洋交通与通讯方式的是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高中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大气环境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高中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第三节人口迁移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高中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高中选修一第一章宇宙探索第一节认识宇宙的历程第二节不同的宇宙观第三节宇宙大爆炸假说第四节恒星的演化第二章认识星空第一节恒星天空第二节星座第三节认识星空第三章天体系统第一节宇宙中的星系第二节太阳系第三节太阳概况第四节九大行星第五节月球第四章地球的演化第一节地球的年龄第二节地球的内部结构第三节大地构造假说第四节地表形态的变化高中选修二第一节海水温度和盐度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三节“海-气”的相互作用第二章海底形态和构造第一节海底形态第二节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第三章海岸和海岸带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第三节海平面变化和海岸带第四节我国海岸带的开发第四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水水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第四节海洋动力资源第五节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第五章海洋灾害与海洋资源环境问题第一节海洋灾害第二节海洋污染第三节海洋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我国的海洋第三节我国的海洋权益第四节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高中选修三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第三章旅游规划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第三节旅游规划第四章文明旅游第一节做合格的旅游者第二节出游前的准备第三节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第四节旅游安全高中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城市化第三节城市环境问题第二章城乡分布第一节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第二节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第三节区域城镇体系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概述第二节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第三节城镇整体布局第四章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第一节人居环境第二节商业布局与居民生活第三节城市交通与居民生活第四节城市文化设施布局与居民生活高中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特点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高中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第三节人类与环境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第四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第五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第三节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第四节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高中选修七第一章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第一节地理信息与地理学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构成与功能第二章地图与遥感(RS)第一节地图投影与地图特点第二节遥感工作原理第三节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第四节遥感应用第三章全球定位系统(GPS)第一节GIS概述第二节GIS基本操作第三节地图数字化第四节GIS查询与分析第五节专题制图与地图输出第六节GIS展望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一节GPS的产生第二节GPS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第三节GPS接收机第四节GPS的应用第五章3S(RS、GPS、GIS)技术综合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第二节数字地球。
高中地理第四章海洋开发4.2海底矿产资源教案湘教版选修2
4.2 海底矿产资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充分认识海底矿产资源的丰富性。
2.掌握滨海砂矿、石油和天然气、锰结核这三种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地区、特征及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与填图,分析海底矿产分布的规律。
2.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油气分布状况和开发状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高科技是提高开发海底矿产资源效率的重要保证及新兴的海底矿产开发产业的发展前景。
2.关注我国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现状、规模和前景。
[教学重点]1.滨海砂矿的分布、特点及开发状况,2.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开发状况,尤其海底油气资源是的开发价值。
3.海底锰结核的特征及分布地区[教学难点]各种海底矿产资源的成因[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浩瀚的海洋是资源的宝库”,不仅海水中蕴藏丰富的资源,而且海底也是个“聚宝盆”,可利用的矿产种类之多、储量之大、分布之广,在许多方面是陆地上难以比拟的。
从离我们较近的海岸带,到离我们较远的洋盆,都分布有矿产资源。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海底矿产资源》。
【板书】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复习提问】海底地形的分布,并画出示意图。
【学生回答】略【投影】海底剖面图【板书】一、滨海砂矿【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2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在滨海地带的矿层中蕴藏着哪些矿产?(2)滨海砂矿中,含量最多的矿产是什么?有何利用价值?(3)简要说明金刚石和独居石的特点和利用价值。
(4)滨海砂矿有何特点?(5)说明我国滨海砂矿的分布特点。
【点拨】(1)在滨海地带的矿层中蕴藏着大量的金刚石、金、铂、石英,以及金红石、锆石、独居石、钛铁矿等矿物。
(2)滨海砂矿中含量最多的矿产是石英。
石英可以用来提取硅。
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工业和宇航工业等方面。
(3)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金刚石也是一种半导体,已应用于电子工业和空间技术等方面。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基础知识梳理+学法考点指导(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教师版)4.1 水循环 >知识梳理<水循环知识概览:知识点一 “水的行星”: 1. 从形态上看:(1)水呈固态、液态、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大气之中,形成各种水体。
(2)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 从分布上看:(1)海洋水特征:海洋水是主要的,它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2)陆地水特征: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 (3)大气水特征: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海洋水96.53%陆地3.47%大气0.001%冰川水1.74%地下水 1.69%其他永冻土底冰冰0.022%土壤水 0.001% 湖泊水 0.013% 沼泽水 0.0008% 河流水 0.0008% 生物水 0.0001%3. 从利用上看:(1)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2)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目前人类利用的很少。
知识点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2. 动力: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相互转化,形成了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
3 . 自然界的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其中海陆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得到持续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知识点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 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2. 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水循环还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 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4. 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作业:第4章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探究点题号海水的温度1、4、5、6、7、8、11、17(1)(2)海水的盐度2、9、10、16海水的密度3、12、13、14、15、17(3)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于2019年10月15日从深圳启航,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下图所示)。
完成1~2题。
1.(区域认知)“雪龙2”号经过的海域中,海水温度最高的是()A.深圳沿海B.赤道海域C.霍巴特港D.中山站沿海答案 B解析纬度越低,海水温度越高,所以“雪龙2”号经过的海域中,海水温度最高的是赤道海域。
2.(区域认知)从赤道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A.由低到高B.由高到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答案 C解析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降低,所以从赤道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升高后降低。
3.(综合思维)影响表层海水密度最明显的因素是()A.盐度B.深度C.径流D.温度答案 D解析影响表层海水密度最明显的因素是温度。
读国家海洋局海水温度预报图(单位:℃),完成4~6题。
4.(区域认知)图示海域温度分布的总体特征是()A.由南向北递减B.由东向西递减C.由西向东递减D.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海域水温由南向北递减。
5.(综合思维)造成我国海域水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昼长B.海水运动C.纬度D.海域形状答案 C解析我国海域水温由南向北递减,主要取决于纬度。
6.(区域认知)在我国近海海域中,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的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等温线分布最密集的海域是渤海,且该处水温具有明显的西高东低的变化,说明渤海海域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
读图,完成7~8题。
7.(综合思维)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A解析海水温度在0~1 000米深度内,海水温度随深度递减明显;在1 000米以下深层海水中,基本保持着低温的状态,故A项正确。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4.5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学案设计(无答案)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2.了解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情况,以及围海造陆等扩大生活空间的状况。
3.了解海洋环境问题。
二、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综合分析法,从气候、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来说明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2.分析海洋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预防、解决措施,提高和增强海洋意识。
三、德育目标1.通过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
2.正确认识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可持续利用海洋的观念。
【学习重点】1.海洋空间利用和港口建设。
2.海洋环境保护。
【学习难点】1.海洋港口建设与交通运输、经济状况等是密切相关的,应注意其关联性。
2.海洋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思想教育的渗透。
【学习过程】一、海洋空间利用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以下三方面内容:(1)开发海洋空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3)海洋空间利用领域的拓展。
补充材料1:海洋空间利用形式(1)交通运输空间海洋交通运输的优点是连续性强、成本低廉,适宜对各种笨重的大宗货物作远距离运输,如粮食、矿石、石油等。
缺点是速度慢,航行受天气影响较大。
(2)生产空间海上生产项目建设的优点是可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用代价低;交通运输便利,运费低,能免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冷却水充足,取排方便,价格低廉,可免遭热污染危害。
缺点是基础设施投资较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3)储藏空间利用海洋建设仓储设施,具有安全性高、隐蔽性好、交通便利、节约土地等优点。
(4)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指海底电缆。
通信电缆包括横越大洋的洲际海底通信电缆、陆地和海上设施间的通信电缆;电力输送电缆主要用于海上建筑物、石油平台等和陆地间的输电。
(5)文化、生活、娱乐空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各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重视开发海洋空间的旅游和娱乐功能,利用海底、海中、海面进行娱乐和知识相结合的旅游中心综合开发建设。
高中地理 第四章 海洋开发 4.5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教案 湘教版选修2
4.5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海洋空间的构成,开发利用的领域及主要方式。
2.了解海洋运输和生活、生产的海洋空间利用情况。
3.了解海洋旅游业发展条件、现状及发展前景。
4.理解海洋空间开发对人类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举例说明海洋空间开发的重要性,评价海洋空间利用各个方面的优点。
2.举例和用图片展示人类在海洋空间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3.探讨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海洋空间开发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的意识观念。
2.通过了解人类对海洋空间利用状况,产生自豪感和树立向海洋进军的雄心壮志。
3.关注未来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海洋意识,增强热爱海洋的情感。
[教学重点]1.海洋空间利用的重要性。
2.人类对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领域及显著成就。
3.海洋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教学难点]设想末来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景象。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不仅是因为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还因为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
【板书】第五节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一、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读书讨论】阅读课本63页内容,讨论以下问题;(1)你阅读了“海洋——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这一材料后,有什么感想?如何理解这句历史名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2)陆地上的空间危机为什么会产生?(3)海洋空间开发是否可行?(4)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有何优点?【学生回答】略【点拨】(1)从历史的角度证实:是否重视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对一个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
因为控制了海洋,就控制了航线;控制了航线,就控制了贸易;控制了贸易,就控制了财富。
因此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2)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地矛盾尤其是沿海地区更为突出,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就显得更为迫切。
2013-2014高二地理4.5《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同步课件(湘教版选修2)
所。
答案 A
二、综合题 6.国家计划在渤海海峡建蓬莱——长岛——旅顺“南桥北隧”
公、铁两用交通线。蓬莱与旅顺市中间有庙岛列岛成一线 摆开,平均水深25米。新通道建成后,将使环渤海“C”型 运输变为“I”型直达运输。读图,回答问题。
( )。
A.滨海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特点
B.滨海旅游资源有历史文化价值
C.滨海旅游资源有美学价值
D.滨海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增长知识
解析 滨海旅游是旅游的一种形式,是旅游空间扩大化和
旅游形式多样化的体现。因此滨海旅游也具有美学价值、
科学价值,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消遣,因此上述四个
答案中,A、B、C的叙述都是正确的。
第五节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
据英国《卫报》2010年3月16日报道,英国皇家资产管 理局与苏格兰政府联合宣布,要在苏格兰北部沿海的奥克 尼郡和彭特兰湾周边海域投资40亿英镑,建立10个总发电 能力达120万千瓦的波浪能和潮汐能发电站。今年晚些时 候,他们还有可能宣布更多发展海洋能的发展计划,以及 具体选址。
了解海洋空间的构成、开发利用的领域及主要方式。
掌握海洋运输和生活、生产的海洋空间利用情况。
海洋旅游业发展条件、现状及发展前景。理解海洋空间开 发对人类的意义。
一、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1.原因:随着人口的增加,_经__济__活__动__的展开,地球上适合 人类活动的_空__间__越来越小。
2.优势 (1)地价便宜。 (2)不需要__搬__迁__人__口_ 。 (3)海底隐蔽性能好。 (4)海中_温__度__也比较稳定。
图4-16 海洋空间规划利用模型 点拨:由图4-16可知,海洋空间利用将立体化,从海洋 表层向海底、海洋上空发展,包括生产、居住、仓储、交 通运输、科研各个领域。生产方面包括海洋捕捞、海水养 殖、海底石油开采、海底采矿、海上工厂、海水淡化等等。 居住方面主要是人工岛城、海底村庄等。仓储主要是石油 储存。交通运输包括海运轮船、海上飞机场等。科研包括 海洋开发中心、海洋资源调查飞机、海洋资源卫星、海洋 调查潜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海洋开发
4.5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
相关素材
未来海洋城不是梦
海洋--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
没有了占全球面积71%的水,我们的世界将既无过去,也无将来。
尽管人类用"地球"来为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命名,但海洋却是食物的来源,并蕴藏着无数宝藏和许多有待揭开的秘密。
为逃离一个人口负荷过重的星球,在几十年后,我们可能潜入海底生活。
到那时,海洋将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
你也许看过一部电影《水世界》,或许仍对电影中的水下世界回味无穷。
在提到海洋城时,人们多会联想到用钢材和玻璃建成的海底住宅。
尽管这是幻想,但不失为现代化的一大挑战;如何开发利用海洋来促进人类活动的发展。
其实人类几年前就已开始认真地考虑修建海洋城了。
1995年,在摩纳哥由"展望2100年"组织召开的海洋城大会上提出的修建大阪海洋城走廊的建议,就是极好的证明。
日本人打算在距海岸100米处建一条环海湾走廊。
交通要道和技术服务设施都在地下,表面只有一系列小岛,建成有居住区的小的海洋城市,但也有面积较大的商业口岸、机场和娱乐场所。
这是一种海上和海底的两重性的城市,城市庞大但很传统。
以色列正在研究如何扩大疆域问题,国家基础设施部长沙龙在特拉维夫提出了建设该国未来"宝岛"的计划。
主要内容是,在沿岸一带的水下不到10米处建设一批面积为一平方千米的人工岛。
最雄心勃勃的计划是由日本一家研究机构提出的。
该计划提议建一座半圆型海洋城市,能容纳7万居民,并且设施完善,有饭店、停车场、学校、公园、体育场、垃圾处理站以及水产养殖场,一应俱全。
这一结构意味着2000亿美元的巨额开支,其深度接近海底,并靠重物支撑其稳固性。
其实,任何存在城市人口过多问题的国家都对修建海洋城充满兴趣。
但是海洋城也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缺点。
据海洋城的倡导者说,海洋城的优点很多;它的底座足以抵御风暴、抗震性能强,而且只要需要,想继续扩大也毫无问题。
为加强自给,可以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甚至于海面和海底的温差产生的能量--海洋热量。
但是修建海洋城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巨额开支、地面不牢固、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干扰等。
最棘手的问题是法律问题,因为有些海域是公海,要得到准予开发的特许权不是件容易事。
环境保护也是一大问题,因为要避免城市居民将垃圾排放到海里,污染原来就不太清洁的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