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接通“地气”才能有底气

合集下载

基层干部要练好“气功”

基层干部要练好“气功”

基层干部要练好“气功”作者:胡建川来源:《当代党员》2013年第08期基层干部是惠民政策的“代办员”,是群众矛盾的“调解员”,是和谐社会的“助推员”,所从事工作虽繁杂琐碎但举足轻重。

不少基层干部在处理低保、社保、征地拆迁等涉及利益纠纷的问题时,容易被利益受损方误读,造成“上级不满意、同级不配合、群众不认可”的状况。

因此,要当好一名基层干部,必须紧扣群众脉搏,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在服务群众中赢取支持和信任。

要接“地气”,密切联系群众。

基层干部下基层,驻村入户,听言纳谏,有助于增进群众感情、掌握真实情况、提供决策参考。

但有的干部距离群众远、情感基础差、缺乏亲和力,有的没站好角度、不了解实情、接不上“地气”,这些都会导致执行政策走样、落实措施生硬。

唯有主动接好“地气”,才能把准基层需求,让群众满意。

一是要带“真情”。

就是要身临其境、亲临一线与群众多交流、多互动,感同身受、原汁原味了解基层实情,寻求感情共鸣。

二是要有“真心”。

要注重细枝末节,看一看群众的冷暖,听一听群众的怨气,摸清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三是要讨“真经”。

经常听取偏远地区、困难地方群众的呼声,多总结化解矛盾和解决困难的经验。

要聚“财气”,推动经济发展。

一些基层干部存在观念保守落后、小农意识浓厚、创新精神不足、坐而论道等现象,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障碍,必须解放思想,破旧立新。

一是要富脑子。

围绕文化、政策、技术等内容深入学习,掌握经济发展规律,学会研究分析市场,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二是要想法子。

摒弃经济发展中花钱靠“化缘”、办事靠“支援”的落后观念,要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因地制宜为群众提供产业发展的良策和惠及民生的服务。

三是要探路子。

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理清思路,从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环境优化等方面找准经济发展路子,帮助基层群众找到增收致富的经济实体。

要扬“正气”,保持作风纯洁。

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中央提出了八项规定,市委出台了实施意见,基层干部要以此为契机,将作风转变内化为精神追求和工作习惯。

涵养“四气” 亲躬先行走好群众路线

涵养“四气”  亲躬先行走好群众路线

涵养“四气”亲躬先行走好群众路线王炳杰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

全党上下都做了充分准备,下了很大决心,对“四风”之垢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参与者,组工干部理应在践行群众路线上当先锋、走在前、作表率,在群众家门口涵养好底气、地气、硬气和正气“四股气”,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亲躬先行走好群众路线。

一、加强学习,增强“底气”把方向。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组织工作线多面广,组工干部要走好群众路线,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学习,深刻领会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增强走好群众路线的底气,始终把好群众路线的方向。

要切实把十八大精神与党章上的内容学深学透,并把群众观点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党性教育作为学习重点,采取分散学、集中学等方式,不断提高做好服务群众的实际本领。

要立足本职钻研业务,发扬“安、专、迷”精神,在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的同时,向身边人学,取长补短、高压“充电”,从而适应“市场”需要服务好群众、服务好发展,在服务中提升素质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深入基层,接牢“地气”炼党性。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组工干部要练就过硬的基本功,要将学习一以贯之地长期坚持下去,除了向书本学和实践学习,还要多深入基层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在实践中锻炼,做到知行合一。

要扑下身子,带头到基层蹲点调研,用脚步丈量民情,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心贴心交流,把课题写在田间地头上,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摸清基层真实情况,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真正为群众办好实事。

要在接“地气”中从基层汲取营养,从群众生动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改造世界观,打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基础,更加坚定“三个自信”的充分理由和充足底气。

三、迎难而上,炼就“硬气”敢担当。

勇气是一种担当,是一种攻坚克难的品质。

群众利益无小事,而且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往都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处理起来比较棘手,一般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而且有时群众情绪比较激动,甚至有些过激言行。

加强电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电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电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多年来,党组织建设一直是围绕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各级领导不断要求加强的重点问题,到底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如果继续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将会失去创新的优势。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增强企业组宣干事办事的“七要”精神组宣干事是加强电力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基层力量,更应该带头落实上级要求,带头争作党性纯洁的表率,更应该做到“七要”。

一要记得住事业。

组宣干事的党性,首先表现在对企业的忠诚,要忠诚于组织宣传工作,忠诚于从事岗位的工作职责。

我们完成的一项项工作不等于完成了事业,组宣干事要时刻牢记并长期坚持履职尽责,打造一番组织宣传工作的事业。

二要想得着大局。

善弈者,谋势;善谋着,顾大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首先,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组宣干事要知全局、晓大势,时刻注意学习把握党中央及上级党组织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阶段性的重大任务,以更好的指导自己在大局下开展工作。

其次作为组宣干事既不可眼高手低,也不可手高眼低,要眼往高处看,手往低处做,高处是大局,低处是职责。

三要站得稳脚跟。

站稳脚跟需要的是定力,而定力来源于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来源于员工的信任。

这就需要组选干部深入基层党支部,深入群众,不能单靠书本和经验,要深入实践,了解实情,开阔眼界,真正的做到知民情、晓民意、解民困。

只有接地气,做事才有底气;只有连地力,做人才有定力。

四要付得出心血。

在很多人眼里,组宣干事的工作比较神秘,这虽然是对组织工作的一种不全面的评价,但是也包含了这种工作的特色和神圣,这就需要具备甘于付出的品格,做到有功劳不伸手,有苦劳不计较,有疲劳不抱怨,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和健康的工作心态。

五要耐得住寂寞。

每位组宣干事都要把耐得住寂寞作为一种品格、一种境界去历练、去追求。

始终做到甘于奉献,守住清贫,淡泊名利,甘为人梯,自觉做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拿的不拿,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员工的利益为重。

党员干部应着力培育“五气”

党员干部应着力培育“五气”

党员干部应着力培育“五气”作者:严水泉来源:《领导之友·综合版》2016年第12期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首先要有精气神。

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在“去官气”中“蓄底气”,在“接地气”中“得人气”,将“四讲四有”要求化为行动,让群众切切实实看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要深入基层接地气。

我们党的事业,根基在群众,力量在群众,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在群众。

只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党员干部才会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党的事业才会有必胜的力量和光明的前景。

接地气,关键在“接”。

不接触地中活力之气,就不能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和力量。

在古希腊神话中,力大无比的安泰俄斯力量来源于大地母亲,当他被赫拉克勒斯举在空中,长时间离开大地,就失去了反击的力量,被轻而易举地扼死了。

这个神话也蕴含了这样一个哲理:不论英雄人物力量如何强大,只要脱离力量的源泉,就注定要失败。

对党员干部来说,基层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离群众越近,离真理越近。

只有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放下架子,甘当学生,与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他们学习,才能够汲取丰富的营养,开阔视野胸襟,增长知识才干,提高能力素质,想事情、作决策也才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要勤于学习长才气。

学习是修身之要、成事之基、做人之本,是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

一个人能力素质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能否锲而不舍地坚持勤奋学习。

不论什么时候,不加强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生活就会腐化,能力就会弱化。

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就必须不断修学储能、躬身历练、提高本领,牢固树立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和追求,一种能力和素养。

通过学习,坚定信念,丰富学识,提升能力,增长才干。

只有不断提高学习力,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能力才会有所增长,工作才会有所创新,才能拥有担当的资本和底气。

要把学习当作工作要事,绝不能把学习与工作分割开来。

“接地气”才叫实干

“接地气”才叫实干

“接地气”才叫实干作者:唐剑锋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3年第10期什么叫“接地气”?形象地说,就是“人往基层跑、钱往基层花、物往基层送”。

在“接地气”中养成自觉并擅长与群众打交道的好习惯,才能理清群众工作思路,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办好群众要求的事情。

基层群众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要想不脱离群众,就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

因为他们最了解实际情况,最善于思考,最富有创造精神。

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就是我们要接的“地气”。

只有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物质和心理需求,我们才能明确工作的方向,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掌握决策需要的第一手材料,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领导干部要有做事、做成事的责任意识。

没有实干的责任意识,几年下来,一届任满,却是山河依旧,面貌未变;有了实干的责任意识,就会产生赶超跨越的紧迫感。

什么叫实干?为人民谋事、做事、做成事,才叫实干。

有位省级领导在《人民日报》撰文说:“对一个领导干部而言,工作中很多缺点是可以原谅的,但不为老百姓干事是不能容忍的。

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要扎扎实实干一番事业,把琢磨个人发展转变为谋划区域发展,不要有浮躁之气,一两年就想挪个地方。

”人是一切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一个地方要加快发展,关键靠人,没有人的思想解放和深刻变化,就没有持久的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尽快改变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面貌。

领导干部只有把联系群众、“接地气”当成一种工作常态,才能增强责任感,进而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为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奋斗。

群众是最讲究实际的,他们最反感领导干部“今天激动、明天慢动、后天不动”。

因此,领导干部要坚决去掉急躁、浮躁之气,以脚踏实地的精神状态,为群众的利益忘我工作。

新形势下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是我们过去工作中没有遇到过的。

诸如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征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一系列问题,群众反应强烈。

我们只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来想问题、找办法,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讲正气葆锐气聚和气添生气接地气增底气

讲正气葆锐气聚和气添生气接地气增底气

讲正气葆锐气聚和气添生气接地气增底气找准政协工作的着力点在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攻坚阶段、依法治国处于关键节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基层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要履行职能,做好工作,必须切实找准开展政协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

一是增强定力讲正气。

坚持党的领导是基层政协组织和委员适应新常态、传递正能量、开创新事业的前提。

要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二是服务大局葆锐气。

要在新常态下有所成就,必须把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履职第一要务。

基层政协组织和委员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探索破解发展难题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使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更符合客观实际和发展大局。

三是增进团结聚和气。

切实增进团结,把人民政协建设成团结之家、民主之家,是新常态下保持政协生机与活力的根本。

基层政协组织和委员要自觉将促进和谐作为履职重点,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地方改革发展积聚强大“正能量”。

四是开拓创新添生气。

面对发展新常态,创新才是推动政协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基层政协组织和委员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活动载体。

在协商民主上,要善于用小题目去做大文章,理性提出有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民主监督上,要寓民主监督于支持工作中。

在参政议政上,要踩准点子、跟上节奏,全面真实地反映问题,客观公正地发表意见。

五是关注民生接地气。

履职为民是基层政协组织和委员的崇高使命,也是新常态下履职更接地气的基本要求。

要做到带着感情和责任“沉下去”,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看看他们远虑虑什么?近忧忧什么?要做到带着呼声与建议“浮上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据,不道听途说;言之有理,不主观臆断;言之有度,不偏激偏执;言之有物,不大而化之,真正为民建好言。

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与改进措施

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与改进措施

中, 我们 的党 员同志 “ 父母且不顾, 何 言子与妻 ”克服家庭 困难 走在最前面; 在非 典来袭 、 禽流感 弥散、 抗洪救灾、 地震救灾 的 阵地上 , 也是我们 的党员走在最前面, 他们不惧危 险, 即使死亡
1基层党组织现状与存在问题
1 . 1党组织基本概况
大 内科党总支下设l 2 个 党支部, 截止2 0 1 4 年7 月底, 共有党 威 胁还是从容面对 ; 在分 院筹 建上、 在科 学研 究 上、 在 学科建
党 的基层组织 是团结带领 群众 贯彻 党的理论和路 线方针
坚 定的阶级 性, 挖掘这样的先行、 先导、 先锋, 他们 的行 动中体 人物事迹, 引导 “ 爱国、 敬 业、 诚信、 友善 ”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以点带面, 推进 思想道德建 设, 深化精神文明建 设, 反映仁
党龄1 0 年( 含) 以 下1 6 8 人, 1 1 至2 0 年( 含) 9 g , 人, 2 1 至3 0 年( 含) 2 7 者和代 言人 。 这样的模范具有鲜活 的时代性 、 广泛 的代 表性和
委 能及 时往下传达 , 总支也能及时 向支部布置 , 在 完成上级 交 料, 防微杜渐 , 发现隐患, 降低不 良影响, 避免错 误发生 , 才能 代 的任 务方面 , 落 实较 好。 支 部忙于 临床 具体事情 , 有 时懒于 向上级 反映真实的基 层隋况, 便于领导决策 。
向总支 汇报 , 认 为没有必 要汇报 ; 有 时疏 于汇 报 , 往往认 为不
江 苏省人 民医 院是江 苏省规模 最大 的综 合性 三级 甲等医 医仁 术境界 , 体现党 员的先锋 模范带头作用 , 从而彰显组织先
院, 担负着全 省医疗、 教学和科研三项中心任 务, 各职能部门为 进 性。 这种 先进性体现 了在业务能力上的创新, 在 公益事业 上 临床 一线 服务, 医 院宗旨是提 供 以病人 为中心优质 、 高效、 便 的奉 献, 在 构建 和谐医患环境上 的能力, 更加容易 引起群众 的 捷、 温馨 的医疗服 务, 医院工作 重点工作也是围绕 业务展开, 履 共 鸣, 得到患者和 同行的认可。 行公益责任 , 守护人民健 康 , 培育 医学人才, 致力科 学研 究, 各 2 . 2下基层, 接地气, 密切联系工团政 项考核 多与业务挂钩 , 涉及个人社会地位、 业务地位、 个人待遇 密切联系群众 是我 党三大作风之_。 党的作风 建设的核心 也与考核结果挂钩 。 而党务工作另成体系 , 虽有考核指 标, 但在 问题 是保持党 同人 民群众 的血 肉关 系。 接地气 , 就是要广泛 接 以医疗、 教学、 科研 为主的医疗机构 来讲 , 支部书记 不像科主任 触临床一 线普通群 众的医疗、 教学 、 科 研活动环 境 , 与 临床 的

下基层、接地气心得

下基层、接地气心得

下基层、接地气心得作为一名从事基层工作的人员,我深刻地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基层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政府与人民的连接纽带,也是政策落地和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径。

接地气则是基层工作的核心要求,意味着必须紧密联系群众,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

基层工作需要勤奋、细致和耐心。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工作,有时甚至需要加班加点。

这是因为基层工作往往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时刻待命,随时回应群众的需求。

而且基层工作需要细致入微,因为涉及到的问题往往是小事,但对群众而言却是重要的。

因此,我在工作中总是注重细节,力求做到面面俱到。

另外,耐心也是基层工作所必需的品质。

很多时候,群众需要倾诉、导向和解决困难,而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耐心倾听和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耐心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基层工作需要与群众紧密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

为了做到接地气,我常常与群众进行面对面沟通。

这样可以直接听取他们的声音,并了解他们的需求。

有时,我会组织一些座谈会、调查问卷或走访活动,以更全面地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

在我的工作中,我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如社交媒体和在线调查等,与更多的人群进行多维度的互动。

这种紧密联系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把握群众的需求,从而开展相关工作。

在接地气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广泛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性。

基层工作往往需要向群众传达政府的政策、法律和信息。

因此,我会通过各种途径,如宣传画展、发放宣传材料或举办宣传活动,告知群众相关信息。

同时也要注重教育群众,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生活质量。

例如,我会组织一些培训班,教授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提高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宣传和教育,我希望能促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基层建设和社会发展。

基层工作旨在改善民生,因此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是工作的核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常常利用各种资源,如政策支持和社会组织,协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

例如,在教育领域,我会与学校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心得体会】党员干部要有良好“精气神”

【心得体会】党员干部要有良好“精气神”

党员干部要有良好“精气神”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作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更需要有这样一种敢闯敢干、勇于担当、不甘落后的“精气神”。

深入基层接地气。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房子漏不漏,住户最知道,政策好不好,百姓最清楚。

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关键在干部。

“接地气”既是优秀党员干部的必备素质,也是对转作风、干实事的切实要求。

如果整天只跟电脑和文字材料打交道,很少接触基层、接触实践,就难免理论脱离实际。

党员干部只有在感情上、工作上、方式上贴近群众,真正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当家业,多下基层、真下基层、乐下基层,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所怨,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只有敢于、乐于、善于“接地气”,在基层实践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自己才会有底气、长灵气,才能更靠谱。

敢于担当提底气。

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和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将“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五条标准”之一。

敢于担当,就是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敢于担当需要勇气,需要奉献,需要智慧,更需要实力。

党员干部无论何时何事何地,都要把担当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勇于面对矛盾和问题。

要不断坚定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提升能够担当的能力,增强敢于担当的底气,自己才能有担当、能担当、敢担当,才能在服务群众中取得好成绩。

清正廉洁扬正气。

名吏包拯在《书端州郡斋壁》里写道“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古人尚且作出清正廉明的表率,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要坚守做人为官的底线,给自己念好“紧箍咒”,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强化公仆意识,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组织是党和政权的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必须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

同时建立有效的纪检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严格纪律要求确保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

要依靠整改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加强组织和工作纪律,加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执行纪律和守纪律,使各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拒腐防变、清正廉洁。

二、提高组织领导效能,加强基层队伍建设要紧密贴合事业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深入推进基层工作创新,积极培养青年骨干,培训基层管理干部和青年管理干部,加强职能培训和岗位能力建设。

三、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干部作用建设基层组织的关键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落实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要注重发现和选拔好干部,指定合适的人选担任组织工作岗位,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四、完善考评机制,激励基层组织的发展要完善考评机制,加强对基层组织的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强调鼓励创新,培养创新人才,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五、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群众思想觉悟要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宣传组织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基层组织建设中来。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宣传工作者在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用先进的思想观念引领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精神文明建设,让大家从心底认同党员和干部特殊工作地位和作用,激励党员干部立足本职作贡献。

今后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组织领导效能,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干部作用,完善考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推进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

只有把握全局,准确把握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全面提高党员和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化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刘云山:“接地气才能有底气”《环球人物》(2013年第1期)“我们党开了一个好的会,有了好的纲领,定了好的目标,重要的是以好的作风、好的学风、好的文风,使大会精神入耳入脑、深入人心,变成精神力量、变成实际行动,真正落到实处。

”1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到北京市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如何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听取基层意见建议。

这是十八大以来,又一次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的座谈会。

会上,再次体现了中共新一届最高领导层倡导的清新的作风、会风。

在11月15日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65岁的刘云山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

从北疆边陲到首都北京,从新华社记者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一路走来,始终给人谦和务实稳健的印象。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这既是他常用来要求下属的话,也是他多年主管中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工作的心得写照。

历经基层磨练保持深厚百姓情怀祖籍山西忻州的刘云山,出生在古称敕勒川的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学习、成长都在内蒙古自治区这个边疆省份。

参加工作之初,他在农村学校做过教师,在农村参加劳动锻炼。

1975年至1982年,刘云山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当了7年“农牧口”记者。

7年间,他走遍内蒙古农牧区,走近农牧民,采写了大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报道。

他31年前采写的《夜宿车马店》,至今仍被中国新闻界视为范文。

这篇不足千字的通讯,生动记录了他夜宿车马店的所见所闻,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牧民“丰收的喜悦”。

这篇报道的写作手法被当时的新闻界争相模仿,此文还被作为名篇收入新闻院校教材。

改革开放之初,中共提倡选拔任用年轻干部,1982年刘云山离开记者岗位,调任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之后担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在1985年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年仅38岁的刘云山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此后,历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赤峰市委书记,区党委副书记等职。

添“元气”强“底气”接“地气”

添“元气”强“底气”接“地气”

人, 收集并汇总意见建 议 10余条 , 0 这些 意见不少在今年 1 月初
召开的人代会上 已经转化为代表们的书面意见。据 悉,像这样
8项工作制度一 为代表履职增强“ 底气”
如何使代表工作沿着制度化、规范 化的轨道有序前行是常 委 会考 虑的又一 重要课题 。为此, 尚在代表选举之时 , 常委会就 成立了课题组 , 围绕代 表工作建章立 制开展专项调研 。课题组 在深入调研 的基础上 , 出了《 提 关于加强代表 工作 的意见》 《 、 关
于 加 强和 规 范 区 人 大 代 表 在 闭会 期 间 活 动 的 意见 》 《 于 社 区 、关 ( ) 大 代 表 联 络 室 工 作职 责 》 8项 制 度 草 案 。 去年 年 底 , 街道 人 等 区一 届 人 大 常委 会 第 四 次 会 议 上 委 员 们 在 审 议 制 度 时 指 出 , 这 些 制 度 规 范 既 反 映 了原 黄浦 、 湾 两 区 历 年代 表 工 作 的积 累 , 卢 也 体 现 了形 势 变 化 、 时俱 进 的要 求 , 与 为代 表 履 职 提 供 了有 力 的 保
区领 导就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情况进行通报 , 帮助 代表更 好 地掌握履职实务 、了解依法 履职的总体要求和 方式方法 , 尽
快 熟悉 区情 区政 , 为代 表 履 职 增 添“ 元气 ” 。
心的热点、 点 问题 。据统计 , 3 1 难 有 3 名市 、 区人 大代 表采取座
谈、 访 、 走 调研 等 形 式 前 往 社 区 开 展 活 动 , 系 社 区 群 众 1 0 联 50余
常委 会能切 实抓好制度 的落 实 ,在 实施的过 程 中不 断加 以检
验 , 据 实 际 情 况 进 行 审 核 、 订 和 调 整 , 之 真 正 成 为 规 范代 根 修 使 表 工 作 的 重 要 保证 。

平时接地气 工作有底气

平时接地气 工作有底气

年度 绩 效考 核办 法 》 , 强化 干部 作风 了……” 张清晨 笑着说 。日
( 作 者单 位 : 八 师新 疆天 筑建 工 集 团有限公 司)
今年 以来 , 天 筑建工集 团公司为 建设 。截至 目前 , 集团公司 2 0 个基层 党 支 部 共征 集 意 见 、 建议 2 5 0 余条 ,
气” 的工作熟悉 了环 境 、 了解 了团场 ,
群众交朋友 , 经 常深 入 基 层 了解 情 得到不断提高 。
组 工干 部只 有 不断 增强 服 务群 想、 生活状况 , 只有把 群众 当“ 家人” ,
渐渐地 我发 现 , 基层 走访经 历竟成了 况 , 深 入到老党 员家中 了解他 们 的思 我最宝贵的“ 财富” 。
平时接地气
■陈青 山
工作有底气

还记得 刚从事组 工工作时 , 领 导
气、 聚民气 , 坚持眼 睛向下看 、 身子往 学 习 , 倾 听群 众 呼声 、 汲 取基 层干 部
总说 , 组 工干 部要 多 下基层 走走 、 了 下沉 , 提 升服 务群 众水 平 , 增 强做 好 群众 智慧 , 掌握群 众 工作 方法 , 提 高 解 干 部 群 众 的情 况 。 因此 , 每 年 春 群 众 工作 的本 领 。 同时 , 还 要 放 下 与群 众打 交道 的能 力 , 更好地 密切党 播、 秋收 下基 层 我都 十分 珍 陪 , 通 过 “ 架子” 、 俯下“ 身子 ” , 只有真 正 沉下 群干 群 关系 。同时 , 以学 促 用 、 以用 走 访 调研 、 挂 钩 帮扶 等一 系列 “ 接 地 去 、 融进 去 , 与群众 “ 零距离 ” 接触, 和 促学 , 使 自身 的党性 修养和业 务能力

培训“接地气” 干部“有底气”

培训“接地气” 干部“有底气”

50组织建设● 组工联网“以前出去培训,天天都坐在教室里面上课,听专家学者讲些前沿知识,听的时候倒是激情澎湃,但是一回到村里,又感觉学的东西用不上。

”说起过去的培训感受,眉山市仁寿县方家镇哨楼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君深有感触。

如何避免村(社区)干部培训“跑偏”,一味热衷于“开眼见”“高大上”?近年来,眉山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治眉兴眉怎么看,乡村振兴怎么干,基层治理怎么办”三大主题,瞄准当前村(社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瓶颈难题,让村干部培训更务实、接地气。

秉持“带着问题去,找到办法回”理念,眉山市建立“三个三分之一”的培训模式,即“理论学习三分之一,现场观摩三分之一,情景教学三分之一”,让课堂不仅在教室,还可以在田坝院落、街头巷尾,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理论学习枯燥,方式方法老套一直是培训中的老大难问题,村干部习惯用“群众语言”“基层语言”,因此培训中采用什么方式,使用什么语言就显得非常重要。

鉴于此,眉山在理论课程定位上坚持“本土”特色,研发出具有“眉山味道”的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领域理论课程44期,建立包括“三农”领域专家、领导,20余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在内的“本土师资库”。

“他们会农语、讲农话、说农事,不会就理论讲理论、就精神讲精神,能让我们这些村干部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

”眉山市东坡区艾光村后备干部梁菊秀在评价“本土师资库”中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土专家”时说。

如何才能避免走马观花,确保学到真本事?眉山市的做法是:既看热闹,更看门道;既看成果成效,更看经验教训。

现场参观点位多选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这些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一线,并且必须与眉山有相近、相似之处,有学习借鉴和对比的意义。

现场解说不仅讲亮点,也谈存在问题、困难以及汲取的失败教训。

换言之,不仅要看到光鲜亮丽的一面,其背后的艰辛、探索也要尽可能了解。

现场观摩学习之后就轮到了实战演练,眉山市大胆探索情景式教学,每期培训班结合培训主题,安排4堂以上情景模拟教学,让村干部置身于情景之中,参与角色扮演,带来最贴近真实的感受。

只有接地气才能有生气

只有接地气才能有生气

只有接地气才能有生气作者:李灿明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4年第8期中共榆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灿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接地气”很重要。

“地气”一词,出自于《礼记·月令》,接地气实际上就是要走进和贴近群众,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反映群众的愿望、诉求和利益。

在当前,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尤其需要接地气。

开展理论宣讲,想让人们既能听得进又能听得懂,就必须接地气;采发新闻报道,想让人们既想看又爱听,就必须接地气;创作文艺作品,想让人们既叫好又叫座,就必须接地气;创建文明城市,想让人们既便于参与又乐于互动,也必须接地气。

可以说,宣传思想工作只有真正接地气,才能增强底气,激发灵气,催生正气,焕发生气,才能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在接地气中找准定位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能否实现预期目标,找准定位是关键。

定位解决的是为谁干、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找不准定位,就会“输在起点上”,所干的工作就可能“跑偏”、“走神”、“散光”,甚至会费力不讨好。

那么宣传思想工作该如何定位呢?习近平同志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同时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这一论述非常明确清晰地阐述了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定位问题。

一方面,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要定位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

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要善于知悉全局、把握大局,自觉围绕中心和大局来谋划并开展工作,力求做到贴紧中心、融入中心、引领中心,而不是游离中心、偏离中心、脱离中心。

具体讲,就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路要与经济工作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要与经济工作扭在一起,着力突出主题主线;宣传思想工作的安排要符合经济工作发展的需要,做到帮忙不添乱、鼓劲不泄气;宣传思想工作的力度要有利于经济工作目标的实现,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

深入基层“接地气”贴近职工“面心实”——市民政局工会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展现新作为

深入基层“接地气”贴近职工“面心实”——市民政局工会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展现新作为
2 0 1 3. 9. 中旬 A Vl 基W OF L ABO UR U l ON8
经验借 鉴
深 入基层“ 接 地气 ’ ’ 贴 近职工“ 面 心实’ ’
市民政局工会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展现新作为
◎韩锋 姚 昌德
到企 业 、 到班组 、 到 职工 中去 , 接
点 、创 先争优 以及 文明 大行动 等 相结 合, 广泛开展“ 走基层 、 听 呼声 、 解 难 题、 融感情 ” 走访调研 活动 。活动期 间 ,
救 助。通 过一系列活 动的开展 , 即了解 了一 线职工 所需 所求 ,也学 会 了如何 用 群众语 言与 职工交 流沟 通 ,基本 实 现 了“ 两 摸清 ” , 为工 会 组织 更 好 地 服
政 队伍核 心价值 观教 育和 形势 政策教
育活 动 , 加 大职工 教育培 训力度 , 推动 企事业全 面发展 和进步 。
二、 强化工会 职 工之 家建 设 ,

做好“ 面 心 实" 服 务 职 工
活动 中心 , 广 泛开 展赞美 劳动 、 歌 颂 劳 动 的职工 宣传 和文化 活动 ,组 织职 工
文 艺小分 队演 出进基 层 、 进班 组活 动 ,
提 升 干部职 工 素质 ,从 夯 实 基 础 设 施 上 展 现 新 作 为
唱响“ 劳动光 荣 , 工人 伟大 ” 的主旋 律 ,
打造文化型企事 业 、 知识型 员工。二是
难职工、 劳动 模 范 、 离退 休 老干 部 , 坚 持对 职工 的红 白喜事进 行协 助处 理和 参与操 办 ,坚 持发 放 困难 补 助并 建立 特 困救 助机制 等等 。工会 及 时在 职工
怀和帮 助 , 为其解 除后顾之 忧 。一 系列 的“ 送 温 暖工 程 ” 既 密 切 了干 群关 系 , 又把 温 暖送到 职工 的心 坎上 ,不 仅赢 得 了广大 职工 的称 赞 ,更坚 定 了职 工 建 功立 业 的信 心 。局工 会在 建好 “ 大 家” 的同时, 更 把 重 点放 在 车 间 、 班组 的职 工小 家建设 上 , 力 求形 成 以“ 建小 扶 、职 工教 育培 训等 制度 ;抓 运行 规 范, 有 序推行 各级 工会 运作模 式 , 在 基 层 工 会 中大力 开 展 先进 基 层 工 会 、 模 调机制 , 切 实维护职工合 法权益 。局工 会 主动协 调相关 部 门 ,共 同开展 职工

基层宣讲“接地气” 凝聚民心“有底气”——记长春市二道区东盛街道亚泰社区“五老理论宣讲团”

基层宣讲“接地气” 凝聚民心“有底气”——记长春市二道区东盛街道亚泰社区“五老理论宣讲团”

2017年第4期长春市二道区东盛街道亚泰社区通过组建“五老理论宣讲团”,用“大白话”讲好“大道理”,深入浅出地帮助群众理顺了心气、鼓舞了士气、提升了底气,有效地化解了群众的心理矛盾,疏导了群众的不满情绪,解开了群众的思想疙瘩,形成了“有问题问宣讲员、有情况向宣讲员反映、有困难让宣传员帮忙”的良好局面。

一、主动作为,做基层理论的探路者亚泰社区“五老理论宣讲团”成立于2012年4月,主要由居民中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老干部、老模范组成,现有成员30余人,年龄最大的77岁。

宣讲团内设“党史党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雷锋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防安全”“金融常识”“医疗、保健知识”和“运动·健康·快乐”七个宣讲组。

几年来,宣讲团先后开展宣讲1750余次,受益群众20余万人次。

2015年10月,亚泰社区“五老理论宣讲团”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社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受到了中宣部的表彰。

“五老理论宣讲团”是“二道信仰讲堂”的重要载体之一。

2013年,二道区委着眼于破解信仰危机带来的系列问题,对加强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思路、机制和方法进行了大胆创新,创设了“二道信仰讲堂”。

“五老理论宣讲团”在上级的具体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职业优势、特长和兴趣爱好确定选题,针对居民群众“想听的”“困惑的”“不懂的”“一知半解的”知识和问题进行宣讲和解读,用“身边人”“身边事”和老百姓“顺耳”的“大白话”,使“大道理”烙印在居民群众的心坎儿里,将政策理论根植在居民群众需求的沃土上。

宣讲团党支部为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着力构筑“三心”工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落实党课制度,构筑“同心工程”。

为实现“打铁首先自身硬”,保证所属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宣讲团党支部以每月一次集体上党课为主渠道,由党支部书记、委员轮流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轴心”开展学习。

接通地气,才有底气

接通地气,才有底气

接通地气,才有底气
刘玉瑛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上榜理由:2011年,江西、山西、贵州、江苏、重庆等地部开展了干部下基层活动,与群众交朋友、结对子、拜人民为师。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首先要“接通地气”。

【总页数】1页(P24-24)
【作者】刘玉瑛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52
【相关文献】
1.接通地气,更添底气
2.“接地气”才有底气——河北省石家庄市质监局新华区分局服务企业提升质量工作纪实
3.接地气的职业教育才有发展的底气
4.接通“地气”,才有底气
5.接地气才有底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要做好基层工作就得让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做。至少1000字

要做好基层工作就得让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做。至少1000字

要做好基层工作就得让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做。

至少1000字基层工作就是得让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做,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要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把城乡社区组织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好,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基层治理包含方方面面,正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所有关乎群众利益的事情,都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

服务好群众就是夯实基层治理基石的最好方式。

要想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就必须长期坚持带着感情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对待群众要热情,要关心群众,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使群众的困难得到解决,生活得到保障。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是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

做好基层工作需要深入群众,广接地气,身上多沾“泥土味”,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更好地开展工作。

传达国家各项政策规定上善说“土”话。

毛泽东同志提出要让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做的军事理论提炼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群众语言,自然贴切、便于理解的同时,含义深刻、寓意深远。

做好基层工作就要主动学习群众语言,适应群众语言,工作中少点书生气,努力将严肃的政策语言转化为群众的通俗语言,做群众工作时说乡土话,了解民情时说家常话,自觉融入农村生活,和当地群众生活同步,以“村民”身份接地气。

服务群众的具体工作上善说“土”话。

面对生产一线的人民群众,做好基层工作的水平并不在于能说出多少大道理,或是用了多么华丽的辞藻,而是在于说出的道理有多少群众能听得懂,有多少群众愿意听、喜欢听。

做好基层工作就要主动转变观念,要主动适应“泥土味”,工作接地气。

多深入群众家中,多走上田间地头,善用群众的“大白话”开展工作,同群众说“一家话”“连心话”。

解决矛盾的现实问题上善说“土”话。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我评柳永词的新变“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这句话是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时常告诫自己的下属和自己的一句话。

这句话含义深刻,充满智慧。

的确,接地气就是要深入社会生活,摒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治学方法。

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童庆炳先生曾经指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换句话说,在文学创造中,无论是侧重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还是侧重社会精神的揭示;无论是侧重于作家内心生活的抒写,还是侧重于外部生活的描绘,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一切源泉,接触社会生活,才能够让自己的文学创造有了底气,长了灵气。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

他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是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他创用词调,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词至柳永,体质始备。

他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他还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进行大胆的革新,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炼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他还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

柳永在词创作上做的这些突破,与他对于社会生活的悉心学习和认真挖掘,即接地气,是分不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组织建设接通“地气”才能有底气吴桥县自响应省委号召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以来,各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积极主动、深入扎实地投入到这项活动中。

在人民群众的通力协作下,基层建设年工作蓬勃发展,初见成效。

温家宝同志曾说:“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民情、民心、民意。

”只有真正深入群众才能够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戴。

基层组织建设更要接通“地气”,才能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全县各单位严格按照省委书记张庆黎同志“十个一定要”的要求,紧紧围绕办好“十一件实事”,协调配合,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群众工作经验。

要增强贴近群众的亲和力,善于用群众的语言做群众工作,与群众说话要说得上去,做群众思想工作要做得下来,群众的意见要听得进去。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首先要接“地气”,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带着感情和责任,深入了解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

我县从县委领导到乡镇党委书记、牵头单位一把手,都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抓调研、抓督导,积极主动帮助驻村工作组排忧解难,支持农村工作。

我县驻村工作组成员在活动开展中也涌现出很多感人
事迹,有的个人垫资为帮扶村修路,有的舍小家顾大家,为帮扶村跑项目、筹资金,有的夫妻双双驻村帮扶、毫无怨言等等。

接通了“地气”,才能及时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接通“地气”做群众工作才有底气。

当前我们有少数干部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淡薄、政策法纪观念淡薄,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甚至胡乱作为,与民争利。

结果必然是见到群众心里发虚、没有底气,不知道怎样去做群众工作,这种状况一定要改变。

我县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积极作为,尽量避免了此类现象的发生。

我县各级干部积极主动与群众沟通交流中,想群众所需,急群众所盼。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至今,活动成效已逐步显现。

目前,帮扶村项目帮扶工作进展迅速,有的帮扶村多年来吃水难、行路难、拆迁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对活动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通过活动的开展,我县领导干部通过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拉近了与人们群众的关系。

接通了“地气”,才能有底气,各级领导干部牢牢树立群众观念,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切实的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里,让群众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推动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取得更大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