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解决问题》一章,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章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连加、连减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连加、连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连加、连减。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连加、连减的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实例和问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用具: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如:“小明买了2个苹果,又买了3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运算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实录(新
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 1. 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 2. 能够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一步一步递进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课本:《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新人教版;
2.教学课件:包含一些例题和解题思路;
3.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挂图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出示一道连加、连减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
•老师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3. 练习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巡视并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连加、连减问题,并指导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
•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反馈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方法。

五、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六、教学反思
老师应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
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录,《连加、连减解决问题》这一知识点将更加清晰地呈
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连加连减的三种方法

连加连减的三种方法

连加连减的三种方法连加、连减是数学中常见的运算方法,它们在解决问题和简化计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三种使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包括累加、累减和差值法。

一、累加法累加法是通过连续加法的方式,将一系列数值相加得到总和的方法。

它适用于求解多个数的和以及计算序列数的累积值。

下面是一个例子:假设有一个数列:1、2、3、4、5。

我们可以使用累加法求解这个数列的和。

我们将第一个数1加上第二个数2,得到3。

然后,将3与第三个数3相加,得到6。

再将6与第四个数4相加,得到10。

最后,将10与第五个数5相加,得到15。

因此,数列1、2、3、4、5的和为15。

累加法不仅可以求解一般数列的和,还可以用于求解等差数列的和。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累加法计算1到100之间所有整数的和。

这个和等于(1+100)*100/2=5050。

二、累减法累减法是通过连续减法的方式,将一个数值逐步减去一系列数得到差值的方法。

它适用于求解一个数减去多个数的差值以及计算序列数的递减值。

下面是一个例子:假设有一个数列:10、2、3、4、5。

我们可以使用累减法求解这个数列的差值。

我们将第一个数10减去第二个数2,得到8。

然后,将8减去第三个数3,得到5。

再将5减去第四个数4,得到1。

最后,将1减去第五个数5,得到-4。

因此,数列10、2、3、4、5的差值为-4。

累减法不仅可以求解一般数列的差值,还可以用于求解等差数列的差值。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累减法计算100减去1到99之间所有整数的差值。

这个差值等于100-(1+99)*99/2=-4851。

三、差值法差值法是通过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得到其他数之间的差值的方法。

它适用于求解数列中相邻数之间的差值以及预测数列中缺失数的值。

下面是一个例子:假设有一个数列:1、3、6、10、15。

我们可以使用差值法求解这个数列的差值。

我们计算第二个数3减去第一个数1,得到2。

然后,计算第三个数6减去第二个数3,得到3。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解决问题专项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解决问题专项

1、小明要做90道口算题,再做27道就完成了,小明已经做了多少道口算题他做了的比没做的多多少道
2、工人叔叔要修一条长86米的公路,再修19米就修完了,工人叔叔已经修了多少米修了的比没修的多多少米
3、学校开家长会需要摆放73把椅子,再摆25把就摆完了,已经摆了多少把摆了的比没摆的多多少把
4、一共有72棵树,第一天种了26棵,第二天种了35棵,还剩多少棵没种(用两种方法解答)
5、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用两种方法解答)
6、停车场原来有82辆车,先开走36辆,又开走15辆,现在还剩多少辆车(两种方法解答)
7、要修一条长6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24米,第二天修了19米,还剩多少米没有修(用两种方法解答)
8、小明有100元钱,买水彩笔花了34元,买文具盒花了29元,小明还有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9、车上原来有67人,在南山站有25人下车,又有28人上车,现在有多少人
10、合唱队原来有58人,有24人毕业,又新加入19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11、商店有63个文具盒,第一天卖出48个,第二天又新进了56个,现在有多少个。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之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之解决问题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连加、连减 和加减混合运算
完整课件
直接使用
1.掌握用加、减法计算来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 题的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养成连贯思考的习惯。
3.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与人合作,体会学习数 学的乐趣。
1.
2.
兔妈妈比小兔多采了 9个蘑菇。兔妈妈采 了多少个蘑菇?
车上原来有52位乘客,下去了 11 位,又上 来了13位,现在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方法三:52+(13-11)=54(位)
为什么用52加上 13-11的差?
乘客上来的多,下去的少, 所以车上人数就比原来的 52多了。
如果下去的多,上来的少,那么 车上人数就……
车上原来有52位乘客,下去了 11 位,又上来了13位, 现在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现在坐得下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还要下去几位乘客?
限乘50人
52-11+13=54(位) 54>50 坐不下。
54-50=4(位) 口答:还要下去4位乘客。
12+9=21(个)
图书角有故事书35本,科普 书比故事书少11本,科普书 有多少本?
35-11=24(本)
你知道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吗?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知道了什么?
有 14 名女生,男生
比女生少5人。
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 是……
12元
42元
一本字典比一个书包便宜多少元?
42-12=30(元)
我折了37只。
红红
你们一共折了多 少只? 37+15×=52(只)
我比你多折了15只。
平平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连加、连减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不够清晰。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不太会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连加、连减的问题,并能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识别连加、连减的问题,并能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例题和练习。

2.学习材料:准备练习题和游戏道具。

3.教学环境:布置教室,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

展示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小明买了2个苹果,又买了3个香蕉,一共买了几个水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连加、连减的例题,如:“小明有2个苹果,又来了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连加、连减的练习。

小学数学中的连加和连减技巧

小学数学中的连加和连减技巧

小学数学中的连加和连减技巧数学在小学阶段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为他们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连加和连减是基础而重要的技巧,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中的连加和连减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

一、连加技巧连加是指将一系列数值相加的操作。

在小学数学中,学生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连加问题。

以下是一些连加技巧的例子:1. 递推法:递推法是一种通过找到数值之间的规律,从而简化连加的方法。

例如,求1+2+3+...+10的和,可以发现每个数值与其后一个数值之间的差都是1,因此可以通过递推法得到答案:1+2+3+...+10 = 1+ (1+1) + (1+2) + ... + (1+9) = 10 + 9 + 8 + ... + 1 = 55。

2. 分组法:分组法是将一系列数值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从而简化连加的方法。

例如,求1+2+3+...+100的和,可以将这些数值按照10个一组进行分组,得到10组,每组的和都是55(1+2+3+...+10 = 55),因此可以通过分组法得到答案:1+2+3+...+100 = 55×10 = 550。

3. 借助公式:有些连加问题可以借助已知的数学公式来求解。

例如,求1+3+5+...+99的和,可以发现这些数值是奇数,且相邻奇数之间的差都是2,因此可以借助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来解决:1+3+5+...+99 = (1+99)×(50/2)= 2500。

二、连减技巧连减是指将一系列数值相减的操作。

在小学数学中,学生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连减问题。

以下是一些连减技巧的例子:1. 递推法:递推法在连减中同样适用。

例如,求10-9-8-...-1的差,可以发现每个数值与其前一个数值之间的差都是1,因此可以通过递推法得到答案:10-9-8-...-1 = 10- (1+1) - (1+2) - ... - (1+9) = 10 - 9 - 8 - ... - 1 = -45。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问题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问题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问题简介本文档旨在解答小学二年级学生关于10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问题的疑问。

连加连减混合问题是指同时出现连加和连减运算符的数学题。

通过本文档的解答,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类问题。

问题解答1. 连加和连减是什么意思?连加和连减是什么意思?- 连加表示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

- 连减表示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2. 如何解决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混合问题?如何解决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混合问题?- 首先,观察题目中的运算符是加号还是减号。

如果是加号,则把两个数相加,得出的结果再与后面的数相加,继续进行运算,直到没有数可加为止。

如果是减号,则用前面的数减去后面的数,得出的结果再与后面的数相减,继续进行运算,直到没有数可减为止。

- 其次,根据题目的要求,合理安排计算的顺序。

一般来说,先计算连减部分,再计算连加部分,这样可以避免产生负数。

- 最后,将得到的结果与题目中给出的结果进行比较,检查是否计算正确。

3. 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 假设有一个题目:25 + 10 - 6 = ?- 首先,按照题目要求,先计算连加的部分:25 + 10 = 35。

- 然后,再计算连减的部分:35 - 6 = 29。

- 最后,将29与题目中给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计算正确。

4. 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帮助解决这类问题?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帮助解决这类问题?- 首先,可以尝试将题目中的数分组,然后先计算每组的连加或连减部分,最后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加减运算。

- 其次,可以使用括号来分明计算的顺序。

括号内的运算优先进行,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混淆。

5. 如何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如何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预先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结果,可以帮助提高解题的速度。

- 多做一些练题,熟悉不同类型的连加连减混合问题,可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总结通过本文档的解答,我们了解了小学二年级10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数学《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连加连减》是一种求解数学问题的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反复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将给定的数列转化为等值但更易处理的形式。

在本文中,我将对《连加连减》解决问题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连加连减》的思路理解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的初期,我需要更加详细地解释《连加连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可以通过实例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连加连减》的实际运用和优势。

同时,我也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发现规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解题技巧。

其次,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运用《连加连减》解题时存在一些困惑。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转化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方法。

同时,我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连加连减》的应用场景和意义认识不够充分。

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更好地与学生分享《连加连减》的实际应用。

可以通过介绍《连加连减》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同时,我也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或者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连加连减》在问题解决中的实际效果。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连加连减》的认同和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的来说,《连加连减》是一种有效的数学问题求解方法,但在教学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更加详细地解释《连加连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加强对《连加连减》实际应用的介绍和体验,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连加连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改进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第六单元 《10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解决问题(1)

第六单元 《10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解决问题(1)

思考题
28
思维训练
每个小组分7个面包,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组?还剩
几个面包?
连加 7 + 7 + 7 + 4 =25(个)
我做了25个面包。
表格 组数 1
2
3
面包 数 7 14 21
箭头 7 +7 14 +7 21
连减 25 - 7 - 7 - 7 =4(个)
感谢您的聆听!
学校:XX小学
班级:XX年级X班
7 + 7 + 7 = 21 (天)
2)五月有4个星期零3天,五月一共有多少天?
7 + 7 + 7 + 7 + 3 = 31 (天)
思维训练
想一想, 和
代表的数各是几?
( 10)
=( 4 )
田字本 课本80页第6题,另加两题
97-60+5= 82-(6+4)=
——适 用 学 校 教 育 / 教 育 机 构 / 教 师 课 件 等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游戏: 找朋友
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 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我用加法解答。
6 + 6 + 6 = 18 (个)
我列表解答。
我用画箭头的 方法解答。
三种方法, 你最喜欢哪
种?
人数 1 数6
23 12 18
6 +6 12 +6 18
巩固练习
1、
8 8 8 24 条
8 16 24 24
巩固练习
2、每条龙舟上有9个人,有3条龙舟,一有 多少个人?
9 + 9 + 9 = 27(人)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说课稿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说课稿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节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可能还不是很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多个条件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动画等,辅助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连加、连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PPT课件,直观地展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设计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数学《连加连减》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通过连续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来求解。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需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加法和减法的顺序和次数,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在这篇反思中,我将回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应用《连加连减》方法。

首先,我发现在引入这一方法时,有必要向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目标。

有时候,学生可能会迷失在大量的计算中,感到困惑和不安。

因此,我认为要成功地应用连加连减方法,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这一方法的核心思想,即通过重复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来逼近所需答案。

同时,还需要明确问题的要求和目标,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更加有序地进行计算,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进行足够的练习。

《连加连减》是一种需要反复练习和熟悉的方法。

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方法的原理,熟悉运算的规律,并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练习环节的设置,适当安排更多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这一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

此外,我还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正确的答案是非常重要的。

与其他数学方法一样,《连加连减》也需要有正确的答案作为对比和纠正。

通过对比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每个问题的最后提供正确答案,并鼓励学生与答案进行对比,找出错误之处,分析原因,从而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我还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生完成问题后,我会及时检查并批改学生的答案,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如果学生的答案错误,我会指出错误的地方,并告诉学生如何进行修正。

如果学生的答案正确,我会适当地表扬并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一年级下册连加连减求解问题

一年级下册连加连减求解问题

一年级下册连加连减求解问题问题描述连加和连减是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档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理解和解决连加和连减问题。

连加问题连加是指将一系列数字相加求和的过程。

一年级学生通常会遇到简单的连加问题,例如:1. 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小芳有2个苹果。

他们一起有多少个苹果?2. 今天早上,小明吃了2个苹果,小红吃了3个苹果,小芳吃了1个苹果。

他们本来一起有多少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为了解决连加问题,学生需要将给定的数字依次相加,并得出最终的结果。

连减问题连减是指将一系列数字相减的过程。

一年级学生通常会遇到简单的连减问题,例如:1. 小明有7个糖果,他送给了小红2个糖果,小红吃了1个糖果。

小明还剩下几个糖果?2. 小明有9个橙子,他送给了小红3个橙子,小红吃了2个橙子。

小明还剩下几个橙子?为了解决连减问题,学生需要从给定的数字中逐个减去所给的数字,并得出最终的结果。

解决连加和连减问题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连加和连减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简单的方法:1. 使用图表:将问题中涉及的数字用图表形式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使用数字框代表苹果数量,将每个人拥有的苹果数目用不同颜色的框表示。

示例图表:| 人物 | 小明 | 小红 | 小芳 |2. 按顺序计算:学生应该按照问题中给定的顺序进行计算。

对于连加问题,从左到右依次将数字相加;对于连减问题,从左到右依次将数字相减。

3. 使用手算或计算器:学生可以使用手算或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4. 反复练:通过反复练连加和连减问题,学生可以巩固相关概念并提高计算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一年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连加和连减问题。

总结一年级下册的连加和连减问题是学生数学研究中的基础内容。

通过使用图表、按顺序计算、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反复练,学生可以增强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档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效果有所帮助。

以上为一年级下册连加连减求解问题的简要介绍。

一年级下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一年级下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1、
有35个苹果,8个装一盒,可以装满几盒?
2、有25个桔子,每人分5个,可以分给几个人?
3、小明有28元钱,日记本9元一个,可以买几个日记本?
4、乒乓球一盒9个,3盒乒乓球一共有几个?
5、超市的牛奶一箱装30盒,3箱一共有多少盒?
6、小明有25个苹果,要装在盒子里,每盒装6个,可以装满几盒?
7、超市有34箱牛奶要运走,小车每次运8箱,至少需要运几次?
8、小明买了4盒水彩笔,每盒20支,小明一共买了多少支水彩笔?
9、一组有6个人,新学期每个人发了5本新书,一组一共发了多少本新书?
10、学校买了23个篮球,5个装一箱,可以装满几箱?
11、学校买了5箱篮球,每箱装5个,总共买了多少个篮球?
12、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有6支队伍参加,每队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13、18个苹果装在篮子里,每个篮子装5个,可以装满几个篮子?
14、端午节超市卖了5盒粽子,每盒装10个,超市一共卖了多少个粽子?。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练习题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练习题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练习题在数学中,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是一种常见的运算方法。

通过练习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旨在巩固和提高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中的技巧。

题目一:小明每天跑步训练。

第一天,他跑了5公里;第二天,他比前一天多跑了3公里;第三天,他又比前一天多跑了5公里;第四天,他比前一天少跑了2公里。

请问,四天中小明一共跑了多少公里?解答:首先计算小明跑步的变化量:第二天比第一天多3公里,第三天比第二天多5公里,第四天比第三天少2公里。

所以,小明的总跑步距离可以用下列算式表示:5 + 3 + 5 - 2 = 11公里。

因此,小明四天中一共跑了11公里。

题目二:一个班级参加了一个数学比赛,总共有30个学生参加比赛。

第一轮比赛后,有5个学生被淘汰了;第二轮比赛后,又有8个学生被淘汰了;最后只剩下了10个学生。

除去被淘汰的学生外,还有多少个学生参加了比赛?解答:首先计算被淘汰的学生数量:第一轮比赛淘汰了5个学生,第二轮比赛淘汰了8个学生。

所以,总共有 5 + 8 = 13个学生被淘汰了。

因此,除去被淘汰的学生外,还有 30 - 13 = 17个学生参加了比赛。

题目三:小华在一家咖啡店打工。

这个月她的工作时间有所变化。

前5天,她每天工作8小时;接下来的10天,她每天工作6小时;最后的15天,她每天工作4小时。

这个月她总共工作了多少小时?解答:首先计算小华每天工作小时变化量:被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每天工作小时数分别为8小时,6小时和4小时。

所以,小华这个月一共工作的小时数可以用下列算式表示:(5 * 8)+(10 * 6)+(15 * 4)= 40 + 60 + 60 = 160小时。

因此,这个月小华总共工作了160小时。

题目四:一个运动队进行了连续5天的训练。

第一天,队员们每人跑了2公里;第二天,队员们每人比前一天少跑了1公里;第三天,队员们每人比前一天多跑了3公里;第四天,队员们每人比前一天少跑了2公里;第五天,队员们每人比前一天多跑了4公里。

三位数的连加与连减的应用练习题将连加与连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来做些应用题吧

三位数的连加与连减的应用练习题将连加与连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来做些应用题吧

三位数的连加与连减的应用练习题将连加与连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来做些应用题吧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是我们无处不在的朋友。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三位数的连加与连减,并将它们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做一些有趣的应用题。

1. 问题一:小明的汽车行驶了128公里后,由于剩余油量不足,他在一家加油站加满油,然后继续行驶。

他又行驶了76公里,此时,汽车还剩下的油量是多少升?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小汽车的油耗,假设它是每百公里消耗8升油。

那么,行驶了128公里后,小车消耗了128/100*8 = 10.24升的汽油。

然后,在加油站加满油,所以剩余的油量是100 - 10.24 = 89.76升。

接下来,小车又行驶了76公里,同样按照每百公里消耗8升油的速度,小车在这段路程上消耗了76/100*8 = 6.08升的汽油。

所以,到达目的地时,小车还剩下89.76 - 6.08 = 83.68升的油量。

2. 问题二:王先生正在修建一个花园,他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栽种花卉。

他先在第一天种下三颗花,之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种两颗花。

请问经过五天后,共种下了多少颗花?我们可以用连加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在第一天王先生种下了三颗花,那么第二天就是3 + 2 = 5颗花,第三天则是5 + 2 = 7颗花,以此类推,第四天是7 + 2 = 9颗花,第五天是9 + 2 = 11颗花。

所以,经过五天后,王先生共种下了3 + 5 + 7 + 9 + 11 = 35颗花。

3. 问题三:小明每天早上都骑自行车去上学,他发现每天上学的时间比前一天早5分钟,一周共上学5天。

请问他本周早上上学的时间是多少?我们可以用连减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设小明这一周的上学时间为x分钟。

那么,由题意可知,每天上学时间比前一天早5分钟,由此可得:第二天:x - 5第三天:x - 5 - 5 = x - 10第四天:x - 10 - 5 = x - 15第五天:x - 15 - 5 = x - 20根据问题条件可知,一周共有5天上学,所以最后一天为x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王丽娜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连加连减应用题以及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连加连减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笔算方法的教学。

纵观整节课,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
一、本节课的优势: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情境。

采用了情境导入,将第六单元的几个信息窗的情境串联起来,既对本单元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和复习,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了新课的情境中来,学生兴趣盎然,跟着老师一起走进了海滩“买纪念品”。

运用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

本节课的设计灵活运用了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

教材中先讲解的连减算式后讲连加算式,可是按照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思维发展的程度来说,对加法的理解更好一些,因此本节课将这个顺序做了一下调换,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新知,不至于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而产生恐慌心理。

2、整节课都是运用“海滩买贝壳”这一个情境一串而下,包括跟踪练习等,让学生能够完全的融入情境中而不会为理解题意带来新的麻烦。

学生自主的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讲解连加连减算式的笔算时,没有给学生进行限制,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因此课堂上出现了多种富有想法的笔算方法,这是学生思维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

对于多种方法,我没有直接给出评价,而是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想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从而找出了最优的方法。

二、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
应用题的教学首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应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

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可是对数量关系分析不够。

对于连加连减的数量关系分析的太少,可能有些孩子能列出算式,可是对连加算式的意义并不理解。

如:在分析“买一只海豚玩具、一个贝壳和一个海螺一共需要多少元钱?”这个问题时,应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已知三个部分要求全部用加法”,应围绕4个问题来分析:(1)这里面有哪几个量?(2)谁是全部,谁是部分?(3)这是知道了什么求什么?(4)用什么方法计
算?学生列式:“23+25+13”。

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教学一直困扰着我,首先我刚接手一年级没多久,自己本身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不是很透彻;其次也因为自己平时的努力不够,平日教学中没有注意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因而出现这种状况,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改进的一个方面,努力冲破这个难关。

请领导和老师们多批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