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初报

合集下载

试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地理分布、演化和成因

试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地理分布、演化和成因

助生物媒介维持病原 体在 脊椎 动 物间 的 传播 、 延续 ; 类感 染 人 多 由于进入 N I N I F 或 F 扩散 波及所致 。N I F 特殊地理生态 学环
境常需经数百万年的协 同进化 才能形 成稳 定的 顶级生 态系统 。 HF S主要 宿主为哺乳纲 啮齿 目、 R 食虫 目等 , 介生物 为节肢动 媒 物 的革螨 、 恙螨 和蚤 类 等 9种 ] 其起 源 、 化 、 布决 定 了疫 , 演 分 源地 的分布 。
欧洲 、 非洲迁移 j 。鼠科为 仓 鼠进 化包 括姬 鼠属 、 鼠属 和家 小 鼠属等均 为重 要宿主 , 鼠属 1 姬 3种 , 中我国有 6种 , 其 为分 布在 : 残国和东北亚 特有 地 理种 群 。我 国最早 鼠科 化 石为 中新 世 :0 80万年 ) 姬 鼠属为 中更新世 ; , 北京猿人发 现地 出土许多 鼠类 化石 , 小家 鼠, 大家 鼠等现生 种属 已 出现 , 鼠属为 小型啮齿类 姬 在地史演 化中作为标志性化石 作用 不大 而未受 重视 , 至今未 见 报告 , 但作为 进 化较 早 的 鼠种应 不成 问题 。小 家 鼠起 源 于 亚 洲, 人类共 同生存 数 世纪 后 随其 他啮 齿类 扩散 到 全球 , 与 大家 鼠为野生 褐家 鼠后代起 源 于亚 洲 ,7 1 纪分别 迁 移至北 美 1 ,8世 和欧洲 。根据 已经发 现的 化石 年代顺 序推 断 鼠科 自南 方 向 北方 迁移 ; 贵州监 测发 现姬 鼠属 宁波亚 种 和华 北亚 种并存 的现 象 也支持此论 点。H V广泛分布 于亚洲 、 欧洲及非 洲 、 北美 南
维普资讯
地 方病 通报 2 0 0 6年 第 2 1卷 第 5期
E dmi Dsae B lt 0 6 V 12 ,N . n e c i s u en2 0 o. 1 o 5 e s li

某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地区、发病时间与鼠密度分布特点答案

某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地区、发病时间与鼠密度分布特点答案

某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地区、发病时间与鼠密度分布特点答案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本病常见于农民,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地区:本病疫区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3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欧部分国家,疫源地则遍及世界五大洲70余个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受HFRS危害最严重的国家,HFRs发病人数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90%以上。

年发病人数波动在4万至6万这一较高水平,是除病毒性肝炎之外危害最大的病毒性传染病。

目前除青海和新疆外,全国其余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道。

传染源啮齿类动物包括鼠类,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狗、猫、猪,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带毒的鼠排泄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垂直传播,HFRS具有季性和周期性。

鼠密度分布特点:黑线姬鼠:11~1月、大林姬鼠:7~9月、褐家鼠:3~5月。

每隔数年周期性发作一次。

发病时间:姬鼠传播者11月至1月为发病高峰,家鼠传播者以3月至5月为发病高峰。

潜伏期为4~46天,一般为7~14天,发病前两个月内进入疫区并且与鼠类或者其他宿主动物接触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此病防鼠灭鼠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手段,在流行区预防接种也会使发病率大大下降。

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

临床表现复杂,临床类型多样,典型病例呈五期临床经过,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渗出、出血、肾损伤。

易和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急性肾衰竭等多种疾病相混淆。

病死率与诊断、治疗迟早密切相关,故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至关重要。

病史采集要点流行病学资料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疾病流行季节(黑线姬鼠:11~1月、大林姬鼠:7~9月、褐家鼠:3~5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特别是职业特征,着重询问患者当地有无该传染病流行,是否接种过出血热疫苗及接种时间。

病前是否有鼠类或其他宿主动物接触史。

临床特征关键掌握。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三种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程的五期经过。

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概述与临床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概述与临床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概述和临床表现
1
疾病简史
➢ 1931~1942年在黑龙江流域中俄边境的日本和俄 国军队中有该病发生。误诊为“出血性紫斑”、“异型 猩红热”、“急性肾炎”、“出血性斑疹伤寒”等。以发 生地点命名为“二道岗热”、“孙吴热”、“虎林热”、“黑 河病”、 “间岛热”。
➢ 1941年据日本军队报告,在出兵中国东北的百万日 军中,约有万人患出血热,病死率高达30%。
• 感染后大多发病并获得稳定的免疫力
12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地区性 疫源地:欧亚大陆,我国疫情最重,与宿主鼠种的 分布有关 疫区分布:平原和丘陵地带 姬鼠型疫区 农村和林区,病情较重 家鼠型疫区 城市及陕西、河南等农村
季节性 黑线姬鼠 11~1月为高峰,5~7月为小高峰 家 鼠 3~5月为高峰 林区姬鼠 夏季高峰
Etiolog y
血清型:
➢ 至少可分16型
汉滩病毒(野鼠型) 汉城病毒(家鼠型) 普马拿病毒(棕背鲆型) 希望山病毒(田鼠型)
➢ 汉滩病毒、汉城病毒、普马拿病毒、贝尔 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引起人类HFRS
➢ 我国主要流行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Ⅰ型) 和汉城病毒Seoul virus(Ⅱ型)
界性分布
林鼠型 欧洲棕背鼠 普马拉病毒 芬兰等北欧及东欧
一些国家
14
流行病学
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 流行地区隐性感染率可3.5~4.3%。 Ⅰ型特异性抗体维持1~30年。 Ⅱ型特异性抗体多数在2年内消失。
15
我国EHF流行的地区分布特点
16
引自《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手册第二版》P40,44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肾综合征出血热1、什么是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啮齿类动物携带汉坦病毒而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主要表现。

2、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的发病状况,肾综合征出血热首先于1932年在前苏联的远东滨海区发现。

该病在我国也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早年报道很少~直至1955年在我国内蒙林区及西北的秦岭山区暴发流行本病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始了广泛全面的调查研究。

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地区~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病例发生在中国。

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有哪些,鼠类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在国内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东北林区的主要传染源是大林姬鼠。

城市的主要传染源是褐家鼠~实验动物室的主要传染源是大白鼠。

4、肾综合征出血热通过哪些途径传播,本病传播途径有以下5种。

,1,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可导致感染。

,2,呼吸道传播:鼠类带毒的排泄物可污染尘埃~形成气溶胶~人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发病。

,3,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和胃肠粘膜而感染。

,4,虫媒传播:从寄生于鼠类的革螨体内分离到本病毒~并证实病毒可在螨体内经卵传代~成为储存宿主之一。

此外~恙螨能够自然感染和通过叮刺传播及经卵传递病毒~对该病的传播作用也不容忽视。

5,母婴垂直传播:在患病孕妇的流产死婴的肝、肾、肺,等脏器内~以及疫区黑线姬鼠、褐家鼠等的胎鼠中~也均分离到本病毒。

说明本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宿主动物中病毒垂直传播对保持自然疫源地有一定意义。

5、肾综合征出血热有哪些表现,发热同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多表现为头痛、腰痛、眼眶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颜面、颈有明显充血~似酒醉貌。

上胸部潮红~球结膜水肿、充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软腭、腋下可见散在针头大小的出血点~有时呈条索状或抓痕样。

始发于延安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6例临床分析

始发于延安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6例临床分析

1 4 5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Zhe W . Y a ta H . Gi t el um ou of n o in an c l t r bo ne: t he
l n — e m e u t o r a m e t b u e t g n b n o g tr r s l s f t e t n y c r ta e a d o e
陕 西 医学杂 志 2 1 0 0年 1 月 第 3 1 9卷第 1 期 1
[ ] Ni osnNC,R mpWK,K e l s ta.Hy rg n 3 c lo h a n i ,e 1 sj do e
p r xi i bis gint c l t o a o t bls e o de nhi t a e l um r nd se a t
meaoi n vt [ ] Ci to , 1 9 , ( 4 ) tb l m i i o J . l Orh p 9 8 3 7 : s r n
2 — 0. 50 26
gat E] o eJ itS r ( r ,2 0 ,8 ( ) 1 — rf J .JB n on ug B ) 04 6 2 :2 2
地 区 有 下 述 特 点 : 近 年 来 无 大 流 行 发 生 , 以散 在 发 病 为 主 , ① 而
以1 1月 至 次 年 4月 小 发 病 高 峰 , 中 以 1 3月 份 发 病 为 多 其 ~ 8 . 3 ( / ) 与 我 区 以 家 鼠 型 为 主 有 关 _ 。② 农 民 与 城 镇 非 3 3 5 6 , 1 ] 农 业 人 群 发 病 比例 各 占 5 , O 3例 城 镇 非 农 业 人 群 均 为 居 住 平
例。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试题及答案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试题及答案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24题)1.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D﹞?A.腔道大出血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C.心肌损害D.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2.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期血象变化情况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B﹞?A.出现异型淋巴细胞B.白细胞总数增高C.中性粒细胞增多D.红细胞数减少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不包括(A)?A.早期低血压休克B.消化道出血C.ARDSD.肾脏自发性破裂4. 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鼠类是主要传染源B.是由一种RNA病毒引起的C.都是具典型的五期经过D.具季节性和周期性5.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D﹞?A.立克次体B.支原体D.病毒6. 有关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描述正确的是﹝B﹞?A.临床上都有五期经过B.血小板常减少C.热退后症状减轻D.外周血白细胞常减少7.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理损害最明显的脏器是﹝D﹞?A.肝脏B.肺C.心脏D.肾脏8.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的五期经过顺序正确的是﹝B﹞?A.发热期、出血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恢复期B.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C.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恢复期D.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少尿期和恢复期9.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治疗,下列哪项是不适宜的﹝A﹞?A.高热中毒症状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B.纠正电解质紊乱C.纠正酸中毒D.解热镇痛剂10. 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点﹝D﹞?A.出血性皮疹B.眼眶痛D.杨梅舌11.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痛是﹝D﹞?A.头痛、关节痛和腰痛B.头痛、腹痛和腰痛C.头痛、全身痛和腰痛D.头痛、眼眶痛和腰痛12对确诊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哪项最有意义﹝D﹞?A.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损害B.血象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C.尿中出现膜状物D.特异性抗体IgM阳性13. 确诊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依据是﹝B﹞?A.鼠类接触史B.特异性IgM抗体滴度升高C.异型淋巴细胞增多D.三痛和三红征14. 以下哪项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染源﹝A﹞?A.黑线姬鼠B.鼩鼱C.刺猬D.患者15. 有关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血液透析是少尿期治疗的有效手段B.鼠类为主要传染源C.发病机制和基本病变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16. 中国流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毒主要是﹝C﹞?A.Puumala Virus和Prospect Hill VirusB.Prospect Hill Virus和Sin Nombre virusC.Hantaan Virus和Seoul virusD.Thailand Virus和Seoul virus17. 欧洲流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毒主要是﹝A﹞?A.Dobrava-Belgrade Virus和Puumala VirusB.Prospect Hill Virus和Sin Nombre virusC.Hantaan Virus和Seoul virusD. Puumala Virus和Prospect Hill Virus18. 美洲流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毒主要是﹝B﹞?A.Puumala Virus和Prospect Hill VirusB.Prospect Hill Virus和Sin Nombre virusC.Hantaan Virus和Seoul virusD.Thailand Virus和Seoul virusE.Dobrava-Belgrade Virus和Puumala Virus19. 患者男性,25岁,农民,因发热.头痛.呕吐6天,于12月5日来诊。

肾综和征出血热PPT课件

肾综和征出血热PPT课件
探索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病毒如何利用宿主细胞 资源进行复制,以及宿主免疫系统如何应答病毒感染等,有助于发现新
的治疗靶点。
针对病毒基因变异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病毒变异规律,预测病毒变异趋 势,为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指导。
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病毒 复制周期中的关键环节,寻找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是 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重要手段。同时,需要关注药 物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
社会宣传
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预防知识,引导 公众科学预防。
专家指导
邀请专家进行指导,为政府和公众提供科学、 专业的防控建议。
05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深入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包括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 病毒复制周期、病毒基因变异等方面,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 展过程,为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肾综 合征出血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治 疗策略,如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免疫治疗等。
免疫治疗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调节机体免 疫系统,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目 的。例如,利用免疫调节剂、抗体等手段,提高机体 的免疫应答水平。
并发症与后遗症
肺部感染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容 易并发肺部感染,表现 为咳嗽、咳痰、呼吸困
难等症状。
心脏疾病
感染后病毒可引起心脏 疾病,如心肌炎、心包
炎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系 统并发症,如脑炎、脑
膜炎等。
后遗症
部分患者治愈后可能遗 留一些后遗症,如肾功
能不全、高血压等。
03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与治 疗

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肺损伤患者HMGB1、PTX3、FRT、MPO、APN和HBP的表达水平

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肺损伤患者HMGB1、PTX3、FRT、MPO、APN和HBP的表达水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9月第5卷第26期临床医学DOI :10.19347/ki.2096-1413.202026002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No.2018JM710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No.2017ZX10204401-002-005)。

作者简介:李璟(1983-),女,汉族,青海西宁人,主治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及救治。

*通讯作者:杜虹,E -mail :50578934@.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急性传染病。

HFRS 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重症HFRS 合并多脏器损伤的患者。

临床常规多以实验室参数[尿素氮(BUN )/肌酐(Cr )]对HFRS 患者进行检测,但该指标对于重症化的预测效力不足[1]。

在现有实验室参数基础上,深入探索新的炎症标记物,对合并急性肺损伤(ALI )的重症HFRS 发生及预后进行早期预判,指导医师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对策十分重要,对提高危重HFRS 患者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对HFRS 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动态反映,正五聚素3(PTX3)可因HFRS 严重程度产生异常高表达,铁蛋白(FRT )可对HFRS 疾病的分型情况进行反映,髓过氧化物酶(MPO )可作为辅助判断该病的预后因素,脂联素(APN )可对HFRS 疾病进行早期预警,肝素结合蛋白(HBP )可对该病患者是否出现休克进行预测。

为知悉上述指标在HFRS 中的实际效用,本研究探讨血清HMGB1、PTX3、FRT 、MPO 、APN 和HBP 在HFRS 患者ALI 发生时的表达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唐都医院传染科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收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肺损伤患者HMGB1、PTX3、FRT 、MPO 、APN 和HBP 的表达水平李璟,王临旭,连建奇,杜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陕西西安,710038)摘要: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急性肺损伤(ALI )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正五聚素3(PTX3)、铁蛋白(FRT )、髓过氧化物酶(MPO )、脂联素(APN )和肝素结合蛋白(HBP )的表达水平。

肾综合征出血热整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整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赵良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也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伴有肾脏损害的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

在临床上是以短程发热,既而出现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临床症候群为其主要特征。

【历史回顾】孙吴热,二道岗热。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朝鲜出血热(Korean Hemorrhagic Fever, KHF)出血性肾病性肾炎和流行性肾病(hemorrhagic nephrosonephritis, HN; nephropathia epidemica, NE)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1982年)无肾综合征出血热:新疆出血热、登革热、埃搏拉。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 HPS, 肺综合征出血热1993年)【病原学】汉滩病毒76-118株(Hantaan virus 76-118)汉城病毒(Seoul virus SEOV)A9株R22株一、归属和命名: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目前其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一种新属,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 HV)。

根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子结构、抗原抗体的交叉反应性和核酸的同源性将汉坦病毒分为9型。

核酸的差异性小于5%者为同型病毒,差异性在5-25%者为不同亚型,差异性大于25%者为不同型。

二、形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的正二十面体结构。

直径85-120nm。

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

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

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啮齿动物(如鼠类)传播给人类。

该病的特点是高热、出血、肾功能受损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HFRS的传播,制定一个全国范围的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以便及时应对疫情。

1.监测目标:-监测HFRS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监测疫情的暴发和传播情况。

-监测病例的分布和高风险区域。

2.监测内容:-病例监测:建立完善的病例报告系统,包括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登记和报告。

-病毒监测:对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患者、啮齿动物和环境样品进行汉坦病毒的检测。

-知识监测:监测公众对HFRS的认知水平和疫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疫苗供应监测:实时监测疫苗的生产和供应情况,并做好储备工作。

-卫生设施监测:监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设施的防控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3.监测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暴发区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获取病例的相关信息,并确定病例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

-病例报告和通报:建立HFRS病例的报告和通报机制,确保病例能够及时上报和公开。

-采集样品:对医院、农贸市场、居民区等可能存在汉坦病毒的地方进行采样,并发送到指定实验室进行检测。

-调查表和问卷:设计调查表和问卷,了解公众对HFRS的认知和防控措施的掌握情况,以便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宣传。

4.监测机构和责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全国范围内的监测工作,制定监测方案和政策。

-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监测方案的具体实施,建立和维护病例报告系统,协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

-实验室:负责样品的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医疗机构:负责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并向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病例情况。

5.监测结果的利用:-及时通报: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给社会各界和公众,提高大众对HFRS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针对性干预: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和政策,针对高风险区域和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肾综合征出血热培训试卷及答案

肾综合征出血热培训试卷及答案

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控知识考试卷单位:姓名:分数:(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肾综合征出血热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二)填空题(每题4分)1.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基因L编码,M编码,S编码。

2.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v主要有两种血清型即和,分别由鼠和鼠传播。

3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可分为, , , , 。

4.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分为,,。

(三)选择题(每题4分)(1)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可通过下列途径但除外: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输血传播 D.母婴传播 E.虫媒传播(2)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全身小血管损伤 B.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C.全身毛细血管病变 D 全身感染而致的循环衰竭 E.全身血容量降低(3)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血常规改变的特点A.wBc增高 B.血小板降低 C.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 D.异形淋巴细胞出现 E.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患者男性,38岁,发热5d,尿量减少3d,于2001年2月入院,体查:T 38℃,球结合膜充血,水肿,可见出血斑,腋窝处皮肤可见条索状出血点,右臀部皮肤可见5×8cm瘀斑,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小板21×109/L,BuN 34.5mmol/L。

(4)为明确诊断,下面哪项检查最重要:A.查异形淋巴细胞 B.肝功能检查C.骨髓穿刺检查D 肾综合征出血热V特异IgM抗体检查 E.头颅cT(2)病人目前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败血症C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流行性出血热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四)问答题:(10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控知识考试卷(一)名词解释1.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HFRS病毒引起,由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css syndrome,ARDs):是由于肺间质水肿导致的严重低氧血症.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动脉氧分压明显降低,小于60mmHg。

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迁徙与洪涝灾害关系的探讨

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迁徙与洪涝灾害关系的探讨

( 稿 日期 :0 1 8 1 ) 收 2 0 . .6 0
( 文 编 辑 :杨 莲 芬 ) 本
上丹 , 见表 2 。 3讨 论 : 1 19 ( )98年 洪 涝 灾 害 后 , 涝 灾 区的 讷 河 、 南 洪 甘
造成流行强度增加 。随着灾后生 态环境 的修复 , 洪涝边缘地 区的龙 江 及 富 裕 HF S发 病 率 19 R 99年并 未降 低 , 而较 反
l9 9 8年 增 加 , 由 原 来 的 H R 低 发 病 县 ( 病 率 ≤ 5 并 FS 发 /


文 献
2 陈化新 , 李全乐
中国历次谟 涝灾害对肾综 合征出血 热流行的影
响 中 国公 共 卫 生 ,9 9 1 :6 .6 19 ,5 6 66 7 3 宋干 , 编. 主 流行 性 出 血 热 防治 手 册 第 2版 北京 : 民卫 生 出 版 人
杜 ,9 8 5 19 .5
脒 化新 . 涝 和 干 旱 灾 害 对 肾 综 合 征 出 血 热 流 行 影 响 和 防 治 措 施 洪 建 议 中 国公 共 卫 生 ,9 9,5 6 5 19 1 :6 作 者 单 位 :610 黑 龙 江 省 齐 齐 哈 尔 市 卫 生 防 疫 站 流 行病 科 1 06
鼠密度 的增加 , 以及在过去带病毒率 为零 的龙江 和富裕 检 出 携带 汉坦病毒抗 原阳性 鼠, 明洪涝灾害后 边缘地 区具 备成 说 为 自然疫源地 的条件 _ 。( )9 8年洪涝灾区及洪涝边缘地 ] 2 19 J 区的 HF S发病 率均较 19 R 9 7年 上丹 , 是由 于洪涝 灾 害后 这
维普资讯

12 ・ 5
Q 生 旦蔓 鲞蔓 2 塑 旦堂 j 垦

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要点

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要点

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要点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不依赖人类即能在自然界生存繁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传染给人的疾病。

一些地区具有这类疾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这种地区时,可以被感染得病,这些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包括鼠疫、布鲁氏菌病、炭疽、肾综合征出血热、森林脑炎、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狂犬病等。

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症状:不明原因的高烧、全身不适、厌食、乏力等症状,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二)传播途径:蜱虫叮咬被认为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感染病人的血液或血性分泌物也可引起感染。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2周内有丘陵、山区、森林等地区旅居史的人,感染发病风险较高。

(四)防控措施:1.清洁环境:保持居家、工作、禽畜圈舍环境卫生,避免蜱虫滋生。

2.提倡圈养:家畜、家禽等采用圈养,减少野外放牧,若发现家中宠物、牲畜有蜱寄生时可以用杀蜱的药剂进行药浴。

3.防蜱叮咬:户外游玩、劳作时不要在草地上长时间坐、卧;不要穿凉鞋;提倡穿长袖衣服;裸露的皮肤可以涂抹驱避剂。

4.做好防护: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及陪护亲属要戴口罩、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及分泌物而感染,若不慎接触应及时清洗消毒。

5.早诊早治:被蜱虫叮咬或不慎接触病人血液、分泌物后,如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诊治,避免延误病情。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一)症状:突然发病,畏寒,高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可有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困倦无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多在近期有老鼠或其排泄物接触史或被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咬伤史。

(二)传播途径:1.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被人吸入。

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 论 通过此次调查, 可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确定延 安地区为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及新疫区。 依据有: 个案调查结果表明, 延安市 2001 年发生 的 7 例患者病前 2 月均无 H FR S 疫区旅居史, 属
表 2 延安市洛川县交口河镇鼠密度及鼠种调查结果
调查地点
布夹个数 捕鼠只数 鼠密度 (% ) 褐家鼠
4 鼠密度及鼠种调查 4. 1 选择调查点: 疫情发生后至本次调查 前, 安塞等疫区已大面积捕鼠及接种疫苗, 甘泉、 洛川、黄陵的 4 例患者无法回访。延安洛川县交口 河镇位于洛川、黄陵两县交界区, 延安炼油厂为当 地大型企业。 发病患者为当地长期居民, 村中居 住, 厂里工作, 故确定洛川县交口河镇为主要调查 地区, 选择交口河镇 2 个自然村和延炼厂居民区、 镇中心河滩蔬菜地及镇周糜家河畔农田为重点调 查点。 4. 2 鼠密度及种类调查: 野外放置捕鼠夹。 鼠夹选放在黄豆地与杂草丛生的田埂、居民区及 室内鼠经常出没和活动的地方。 在野外田埂等布 放鼠夹, 夹距 5m , 行距 20m 左右; 居民区内每间 房 (15m 2) 放鼠夹 1 个, 晚放早收, 诱饵用新鲜油 炸面团。将捕获鼠装在塑料袋内, 编号、分类, 逐只 记录捕获日期、地点、生境、种类、性别和成幼。 根 据放夹数和捕获数计算鼠密度判断优势鼠种。 4. 3 采集鼠肺及鼠血标本: 将捕获鼠分类编 号, 按顺序摆在解剖台上, 腹面朝上, 用 2% 碘伏 将胸部消毒, 剪开胸壁, 取肺放入塑料离心管内, 封口编号; 同时用编号的滤纸条沾血, 风干后放入 塑料离心管内。 鼠肺和血标本均放进液氮罐中冷 冻保存。 5 鼠感染汉坦病毒 (HV ) 情况调查[4、5 ] 5. 1 鼠肺汉坦病毒抗原的检测 (冰冻切片免 疫荧光法) : 取冻存的鼠肺标本块直接在冰冻切片 机上制成 4~ 10Λm 厚的冰冻切片, 电风扇吹干, 冷丙酮固定 10 m in, 用 0. 01M PB S (pH 7. 2~ 7. 4) 漂洗 1 次, 再用蒸馏水漂洗 1 次, 吹干。 加人阳 性 IgG 血清 (陕西省疾控中心病毒室提供) , 37℃ 结合 45m in, PB S 振洗 3 次, 蒸馏水漂洗 3 次, 吹 干; 肺片上滴加用伊文思蓝2PB S 稀释的羊抗鼠 IgG 荧光抗体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 37℃结合 45m in, PB S 振洗 3 次, 蒸馏水漂洗 3 次, 吹干, 用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
(01J K213) 3 延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3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染病防治中心 3 3 3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5. 21% , 林产、矿产资源丰富。 近年来延安市一 直有输入性 H FR S 病例发生, 2001 年 1 月发现并 确诊首例本地发生 H FR S 病例[6], 其后 1 年内共 发现 7 例。H FR S 疫区是否迁移扩大到延安市, 引 起了卫生部专家及陕西省防疫部门和医务工作者 的高度重视。 为了进一步确定延安是否为 H FR S 自然疫源地及新疫区, 2002 年 8 月, 我们选择病 例发生地之一的洛川县交口河镇开展疫源地调 查, 现将初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124
陕西医学杂志 2003 年 12 月第 32 卷第 12 期
果均为强阳性。 进一步行血清学分型检测尚在进 延炼厂居民区、镇中心河滩蔬菜地、镇周糜家河畔
行中。
农田共布放鼠夹 1610 个次, 捕鼠 22 只, 居民区捕
表 1 延安市洛川县交口河镇人群
获 16 只、延炼厂居民区花园捕获 4 只、农田捕获
6
1
3
表 3 延安市洛川县交口河镇鼠感染汉坦病毒 (HV ) 检测结果
鼠种
检测只数 HV 抗原阳性只数 ( IFA 法)
抗 HV 抗体 IgG 阳性只数
间接 IFA 法
EL ISA 法
感染率 (% )褐家鼠Βιβλιοθήκη 120小家鼠
6
黄胸鼠
1
大仓鼠
3
合 计
22
0
0
0
0
当地感染; 野外鼠密度低, 未发现黑线姬鼠, 室内 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主; 虽然鼠肺抗原检测均为阴 性, 但 5 例鼠血抗体阳性, 说明当地鼠感染了汉坦 病毒; 245 例健康人特异性 IgG 抗体检测, 50 例阳 性, 提示延安市洛川县交口河镇存在较高人群隐 性感染。 疫区类型分析: 患者均为春季发病, 家鼠 为当地主要鼠种, 且抗体阳性鼠均为家鼠, 推测可 能为家鼠型疫区, 目前人血清标本的分型检测及 鼠肺组织 HV 的核酸检测正在进行, 其结果将为
性数 (% )
13 46. 43
7
25. 00
12 11. 65
2
40. 00
2
33. 33
12 17. 65
1
50. 00
0
0
1
100. 0
50 20. 41
4 鼠密度及鼠种调查情况 在交口河镇和
2 只, 其 中 家 鼠 19 只、野 鼠 3 只, 鼠 密 度 为 1. 37% , 见表 2。此前 1 年半内该地区曾组织 3 次大 规模捕鼠, 共捕鼠 1000 余只, 捕获率约 10% , 主 要鼠种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等。 5 鼠感染汉坦病毒 (HV ) 的检测结果 22 份鼠肺及鼠血标本 HV 抗原为阴性; HV 抗体间 接 IFA 法阳性 1 例, EL ISA 法阳性 5 例, 见表 3。
主题词 出血热, 流行性 流行病学 @ 汉坦病毒 鼠科
肾 综 合 征 出 血 热 (H em o rrhag ic fever w ith rena l synd rom e, H FR S ) 是 由 汉 坦 病 毒 (H an taviru ses, HV ) 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啮 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 其携带病毒的排泄物经 接触、呼吸道、消化道和虫媒等多种途径传播给 人, 引起发病。 临床上以发热、充血、出血、低血压 休克和急性肾功衰竭为主要表现。该病流行于亚、 欧、美洲等至少 78 个国家, 我国为主要疫区。该病 发病率高, 表现复杂, 病情变化极快, 若不能得到 及时、正确的诊治, 病死率很高。 近年来该病疫区 不断迁移扩大, 新疫区不断出现[1~ 3 ]。
缓冲甘油封片, 荧光显微镜检查。 5. 2 鼠血清抗汉坦病毒 IgG 抗体的检测
( IFA 法) : 用 0. 01M PB S (pH 7. 2) 稀释待测血清, 取 10Λl 加在抗原片上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 染病科实验室馈赠) , 置湿盒内, 后同上步骤洗涤、 加荧光抗体、吹干、封片及镜检。
陕西医学杂志 2003 年 12 月第 32 卷第 12 期
1123
检测汉坦病毒 (HV ) 特异性 IgG 抗体。 被检者均 为当地长期居民, 无发热、充血、出血、低血压休克 和肾病肾炎及肾功衰竭病史, 未接种出血热疫苗。
3 3 例患者回顾性调查 回访安塞 2 例、洛 川 1 例患者, 抽静脉血 5m l, 分离血清, - 20℃保 存, 检测抗 HV 特异性 IgG 抗体, 并进行血清学 分型。
6 间接酶联免疫法 (EL ISA 法) 检测汉坦 病毒 IgG 抗体[5 ]
6. 1 人血清抗汉坦病毒 IgG 抗体的检测: 采用夹心法检测特异性 IgG 抗体, 具体操作简述 如下: 首先应用纯化 HV 病毒抗原包被聚苯乙烯 微板, 4℃过夜孵育后常规洗板, 加入 1∶20 稀释 的待检人血清 37℃温育 30m in 后常规洗板, 与抗 人 IgG 单克隆抗体过氧化酶结合物 (兰州生物制 品研究所试剂批号为: 20020703) , 最后常规显色 并以酶联读数仪测定波长 450nm 时每孔的吸光 值 A。 结果判断: 阳性对照血清 OD 值≥临界值 (Cu toff 值) , 阴性对照血清 OD 值≤0. 110, 试验 结果成立。 计算 2 孔阴性对照血清 A 值的平均 值, 若均值小于 0. 090 按 0. 090 计算。临界值= 0. 100 + 阴 性 对 照 A 均 值。 待 检 样 品 的 A 值 ≥ Cu toff 值判为阳性, 小于 Cu toff 值判为阴性。
HV 隐性感染率调查结果
人群类别 居住 工作地点
农民
交口河镇 1 组 交口河镇 2 组
环卫工人 延炼厂区及周围
电话班工人 延炼厂区及周围
冶炼工人
厂区内
食堂职工 厂区内食堂
学生
交口河镇 2 组
司机
延炼厂
医务人员 交口河镇 2 组
合计
检测 人数
28 28 103 5 6 68 2 4 1 245
抗体阳隐性感染率
材料与方法 1 人间疫情调查 查阅延安市疾控中心疫 情资料, 采访病例发生地卫生、防疫有关人员了解 疫情及其后疫情发生地处理情况; 查看延安大学 医学院附属医院、延安炼油厂职工医院收治 5 例 本地发生 H FR S 患者病历, 回访患者及有关医务 人员, 了解患者生活、工作环境、发病情况及诊治 经过。 2 人群隐性感染率调查 选择延安市洛川 县发病患者居住地洛川县交口河镇的 2 个自然村 及其工作单位延安炼油厂为调查点。随机抽取 16 ~ 60 岁工人、农民、学生、医务人员及居民等共 245 例, 抽静脉血 3m l, 分离血清, - 20℃保存备
6. 2 鼠血清抗汉坦病毒 IgG 抗体的检测: 操作方法及结果判断同上, 其中待检标本为鼠血 滤纸条缓冲液浸泡液, 羊抗人辣根过氧化物酶购 于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结 果 1 人间疫情调查 2001 年发现的 7 例病人 分布在延安市南、北 4 个县区 (安塞 2 例、甘泉 1 例、洛川 2 例、黄陵 2 例)。患者发病前 2 月均无外 地旅居史, 属当地感染, 临床表现典型, 无疫苗接 种史, 急性期经出血热诊治权威机构 (陕西省疾控 中心和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染病科) 进行血 清学检测确诊; 病后 1 年余检测 3 例患者血清抗 HV 特异性 IgG 抗体, 仍为阳性。 2 人群隐性感染率调查结果 检测 245 例 人血清标本汉坦病毒特异性 IgG 抗体, 阳性 50 例, 其中农民 20 例、工人 16 例、食堂工作人员 12 例、学生和村医各 1 例, 人群隐性感染率为 20. 41% , 见表 1。 3 3 例患者回顾性调查 回访安塞 2 例、洛 川 1 例患者, 检测血清抗 HV 特异性 IgG 抗体, 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