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损心脏体外循环过程中复苏困难的处理
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与手法选择
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与手法选择在医疗急救中,心肺复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它能够挽救生命。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困难情况,如何处理这些困难情况并选择合适的手法,是每个急救人员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谈谈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
在实施心肺复苏时,有时会遇到心跳骤停的患者存在严重的胸廓畸形,如胸骨骨折或胸腔积液等。
这些情况会对心肺复苏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处理这些困难情况时,我们首先需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可以采取头后仰、下颌提拉等方法来维持气道通畅。
其次,对于存在严重的胸廓畸形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改变心肺复苏的手法,如采用侧压胸廓的方式进行心肺复苏,以提高复苏效果。
另外,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还包括气道难以维持、胸外按压困难等问题。
当患者气道难以维持时,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气道支持设备,如喉罩、气管插管等,来确保气道通畅。
对于胸外按压困难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替代性的心肺复苏手法,如机械心肺复苏装置或手动胸外按压器等,来提供持续而有效的心肺复苏。
除了处理困难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也是心肺复苏中的关键。
在实施心肺复苏时,我们可以选择传统的手动胸外按压,也可以选择使用自动胸外按压器。
传统的手动胸外按压需要急救人员不断施力,而自动胸外按压器可以提供持续而稳定的按压力度和频率,减轻了急救人员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效果。
然而,自动胸外按压器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如存在严重的胸廓畸形或气道难以维持的患者,传统的手动胸外按压可能更为合适。
此外,在心肺复苏中,还有一种手法被广泛应用,那就是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组合。
这种手法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心肺复苏,同时也增加了复苏成功的机会。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法。
对于气道难以维持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以避免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
而对于气道通畅的患者,我们可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组合,以提供更全面的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气道梗阻心脏骤停等特殊情况的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气道梗阻心脏骤停等特殊情况的操作流程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气道梗阻、心脏骤停等特殊情况的操作流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医学操作,用于救治心跳停止的患者。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虽然大部分情况都可以顺利进行,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情况,例如气道梗阻或心脏骤停等特殊状况。
本文将介绍如何应对这些特殊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流程。
一、气道梗阻的处理流程气道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心肺复苏困难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以下是处理这一情况的操作流程:1. 观察:首先,要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的窒息迹象,如无声的呼吸或刺激哮喘样的呼吸声。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是否发红或发紫,表示氧气供应不足。
2. 询问:询问患者是否可以说话或咳嗽,如果患者能够作答,可能是部分气道梗阻,可以让患者自行咳嗽去除阻塞物。
3. 发动背部救护:如果患者无法说话或咳嗽,可以发动背部救护。
具体操作为:让患者俯卧在你的手臂上,用拳头轻轻地敲打患者背部,力度适中,一直到阻塞物排出或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4. 压腹手法:如果背部救护无效,可以使用压腹手法进行处理。
具体操作为:让患者翻躺在你的腿上,用手掌贴在患者的腹部中央,施加向上的压力,重复进行5次,直到阻塞物排出或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5. 高级气道管理: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可以考虑进行高级气道管理。
这包括使用喉罩通气方法或内窥镜技术进行气道置换。
二、心脏骤停的处理流程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以下是处理心脏骤停的操作流程:1. 快速反应:发现患者心脏骤停后,立即叫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确保自己的安全(如戴手套)。
2. 确认心脏停搏:检查患者是否没有意识、没有脉搏和没有正常呼吸。
3. 心肺复苏:进行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即按照30:2的比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4. 自动体外除颤器:如有条件,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击复苏。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复苏困难的原因分析
—
足够 的能量 底 物 及 氧供 , 免 因室 颤 引 起 大 量 能 量 避 消耗 。放慢 降 温速 度 , 别对 主动 脉 瓣 病 变 患 者 尤 特
可以降低冠状血管阻抗及对血管 内皮损伤 , 02 ) .7 。转流 中监 测桡 动 脉 压 、 中心 静 脉 压 、 注 其重要 , 灌
维普资讯
20 0 7年 2月
中国民康医学
Me ia o r a fC i e e P o l g He t d c l u n lo h n s e p e a h J l
Fe 2 7 b,00 Vo .1 FHM No 2 1 9 .
瓣置换术 1 , 3例 法乐氏四联症 8例, 复苏困难 9例 身 的 因素外 患者 心功 能较差 , 电解 质 紊乱 、 酸碱 失衡 中 , 间 隔缺损 2例 , 乐 氏四 联症 1例 , 瓣 置换 及 术 中心肌保 护效 果 不佳是 造 成术 后复 苏 困难 的 常 室 法 双
术 6例 , 功 能 Ⅱ 一Ⅵ级 。均 使 用 S O 心 T C人 工 心 肺 见 原 因 。
机 和西京鼓 泡式 氧合 器 。术前 、 动脉 阻 断前 、 主 主 升 动脉 开放前 分别 测定 血气 分析 仪和 电解 质水平 。 12 体夕循 环 方 法 .
复苏 困难 的多为 风湿性 心脏 病 瓣膜 置换 术 的患 者 ] 。此 类患 者一 般病 程较 长 , 心功能 较差 , 脏扩 心
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常见情况的监测处理
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常见情况的监测处理心脏外科手术是一种高风险且复杂的手术过程。
在手术中,由于心脏停搏而无法供应生命必需的氧和营养素,因此需要使用体外循环术来维持体内的血液循环。
但是,体外循环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情况,需要进行监测和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情况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1.体温控制:在体外循环术中,患者的体温会下降,尤其是术中心脏停搏时间较长的患者。
因此,术后必须进行体温监测和控制,保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可以通过加暖设备、调整室温和监测血液温度来控制体温。
2.循环功能:体外循环术过程中血液是通过机器进行循环,因此手术后需要监测患者的循环功能。
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心律、中心静脉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可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液体输注速度、药物使用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等方式来维持循环功能。
3.呼吸功能: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水肿和呼吸困难等情况。
因此,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呼气二氧化碳含量等指标,并及时处理呼吸困难的原因,如通过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纠正酸中毒或调整通气参数等。
4.出血和凝血功能:术后可能发生出血和凝血功能异常。
因此,需要监测患者的出血量、血红蛋白和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等。
可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输血、输液和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处理。
5.尿量和肾功能:体外循环术后,尿量减少常见,可能是由于心脏停搏和低血压导致的肾灌注不足。
因此,需要监测患者的尿量和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和肌酐等,以及调整液体输注速度,并及时处理肾功能异常。
6.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术后可能出现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情况。
因此,需要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浓度,如钠、钾和氯离子等,并及时处理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如输注电解质溶液或调整药物使用。
7.疼痛控制和恢复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和术后恢复的问题。
因此,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疼痛缓解和舒适的环境,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和康复。
在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科学的监测和处理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困难情况处理策略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困难情况处理策略心肺复苏(CPR)是一种急救技术,用于在心脏骤停或心跳骤停的情况下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虽然CPR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救治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情况。
本文将探讨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困难情况处理策略。
一、困难情况之通气困难通气困难是指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无法有效地向患者的肺部输送足够的氧气。
这可能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如气道阻塞、面罩不合适或不当使用等。
在面对通气困难时,以下是一些处理策略:1. 确保气道通畅:检查患者的气道是否被异物堵塞,例如舌头或其他物体。
如有异物存在,应及时清除。
2. 调整面罩位置:确保面罩正确贴合患者的面部,以便有效地输送氧气。
如果面罩不合适,可以尝试更换成另一种尺寸适合的面罩。
3. 检查呼气阀:呼气阀(如果可用)应进行检查,确保其工作正常。
如有必要,更换故障的呼气阀。
二、困难情况之胸外按压困难胸外按压是CPR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但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胸外按压困难的情况,如脂肪过多的患者、肌肉萎缩、严重骨折等。
在面对胸外按压困难时,以下是一些处理策略:1. 调整位置:尽可能将患者的身体放在平坦坚硬的表面上,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力。
在硬板上或在地面上进行按压,可能会更容易实施胸外按压。
2. 使用辅助装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CPR辅助装置,例如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或机械胸外按压装置。
这些装置能够提供稳定的胸外按压,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
3. 调整按压位置:对于脂肪过多的患者或肌肉萎缩者,可考虑下压的位置调整。
在患者的下胸部或腹部进行按压,可能会更有效。
三、困难情况之除颤困难除颤是CPR中恢复正常心律的关键步骤,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遇到除颤困难的情况,如电极粘附不良、电极位置不正确等。
在面对除颤困难时,以下是一些处理策略:1. 优化电极粘附:确保电极贴附在患者的皮肤上,保持良好的接触。
如有必要,可以清洁患者皮肤,并更换粘附不良的电极。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复苏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内容摘要:作者:费华华,王元星,刘赞,仝梅作者:费华华,王元星,刘赞,仝梅【关键词】体外循环;温血灌注;心脏复苏困难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手术中心脏复苏困难时有发生,原因很多,尤其常见于心脏扩大、心肌肥厚、心功能不全、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而心脏能否顺利地复苏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本院采取尽快排除原因并结合再次温血灌注进行处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于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开展ecc心内直视手术共301例,发生心脏复苏困难15例。
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
年龄3~54岁;体重10~68 kg。
其中8例为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或心肌肥厚,3例为先天性心脏畸形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2例,室缺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3例术中出现严重高血钾,1例冠状动脉气栓。
1.2 ecc方法全部病例均在浅、中低温下行ecc,13例在阻断升主动脉后经主动脉根部灌注4∶1氧合血全钾停搏液(4℃~10℃,k+:22~25mmol/l),灌注流量为200~300 ml/min,灌注压力为80~100 mmhg;2例给予晶体冷停搏液灌注,灌注流量为100~200 ml/min,灌注压力为40~60 mmhg。
首次灌注量均为20 ml/kg,20~30 min后以4∶1氧合血半钾停搏液复灌一次,剂量为10 ml/kg。
1.3 复苏方法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比较多,我们针对不同原因进行处理。
1.3.2 有3例患者开放升主动脉后肉眼见气体进入冠状动脉,心脏收缩无力,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
立即抽取50 ml盐水在主动脉钳夹的瞬间快速从根部注入,可在主动脉根部形成高压力冲走冠状动脉内气体。
然后再以合适的双腔气囊导尿管插入冠状静脉窦逆灌单纯氧合血将气栓驱除,成人灌注流量为150~200 ml/min,灌注压力为40~60 mmhg,小儿灌注流量和压力稍小。
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与应对策略
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与应对策略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情况。
本文将探讨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与应对策略,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首先,心肺复苏中最常见的困难情况之一是患者体位不当。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患者应处于平躺位,胸部暴露,以便进行有效的按压和通气。
然而,在现实中,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特殊原因(如脊柱损伤、肥胖等)无法采取标准体位。
面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侧卧位进行心肺复苏,即将患者侧卧,通过施压于胸骨下缘的方式进行按压,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其次,心肺复苏中另一个常见的困难情况是呼吸道堵塞。
在进行人工通气时,如果患者的呼吸道受到阻塞,将无法有效通气,影响心肺复苏效果。
因此,及时清除呼吸道的阻塞物是十分重要的。
医护人员可以采取头后仰法,即将患者的头部向后仰,以扩大呼吸道通畅度。
同时,可以使用吸引器或手指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确保通气顺畅。
此外,心肺复苏中还可能遇到心脏电活动异常的困难情况。
心脏电活动异常包括心室颤动和无脉搏电活动等,这些情况下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需要进行电除颤或药物治疗。
对于心室颤动,应立即进行电除颤,以恢复正常的心脏电活动。
而对于无脉搏电活动,应首先排除可逆因素,如低血糖、低氧血症等,然后根据情况考虑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在心肺复苏中,还可能遇到心脏骤停原因未明确的困难情况。
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
在遇到原因未明确的心脏骤停时,医护人员应尽快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查明患者的病史、药物使用情况等,以便确定可能的原因。
同时,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心电图、血气分析等,以进一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综上所述,心肺复苏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情况有很多,但只要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应对,采取合理的处理策略,就能够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对于体位不当的患者,可以采取侧卧位进行心肺复苏;对于呼吸道堵塞,应及时清除阻塞物;对于心脏电活动异常,可以进行电除颤或药物治疗;对于心脏骤停原因未明确的情况,应进行评估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救治措施。
再次停搏温血灌注在体外循环手术心脏复苏困难治疗中的应用
ME NG Fa ・ a , H n h o Z ANG J n q a , H NG Xi— n,A e —o u —u n Z A n l Y NG F n y u i
( et l o i lfC iaN t n l e oem C roai , a ga g0 5 0 , . . hn ) C n a s t h ai a P t l o rt n L nf n 6 0 0 P R C ia r H p ao n o r u p o
a d C B assa ti ftee p rme t ru r h r rta h t f o to go p P<0 0 .T ed s fd p mie n P sitn meo x e t h i na go pwees o e nta nrl u ( l t h oc r . 5) h oeo o a n
i h a o l nr bps C B)w r rno l d ie t epr et r p n=1 )adcnrl ru ( =1 ) wt eri u o a yas( P dpm y ee adm y i ddi o xei n g u ( v n m a o l 5 n ot op n 5 . og
A src: jc v T vla eap ctne et f eb c ear n an bodrp r s ni dfcl bta t0bet e oea t t pl ao fc —l kt ot adw Yl l ee ui ii t i ueh i i or o h a o f o n u
h a a ,te a ra wa ca e e r be t h o t sun l mp d. W h ra h o r Xg o p c s swe ede brlae t e e st e c nta r u a e r f i lt d.Re e t Al a e r ep re i s lc s swee d a td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中心脏复跳困难6例处理体会
体外循 环下心 内直视术 中心脏 复跳 困难 6例处理体会
胡 志斌 毛 文 帅 葛根 贤
摘 要 目的 : 分析体 外循 环下 心 内直视 术 中心脏复跳 困难 的原 因并总结救 治 处理经验 。方 法 : 回顾性
分析我 院 2 0 1 0年 1月至 2 0 1 2年 8月体外循 环下心脏 手术后心 脏复跳 困难 6例 临床 资料 , 其救 治处理方 法 包括 : 纠 正酸碱 失衡及 电解质 紊乱 , 提 高灌 注压 , 给 予利 多卡 因和胺碘 酮等 药物辅 助 以及 反复 电击除颤 等 。 结果 : 所有 患者经救 治处理后 均成功复跳 . 顺 利脱 离体 外循环 。结论 : 体 外循 环下心 内直视手 术 中心脏 复跳 困难 的原 因 多与心脏 本身 病 变程度 ( 如 严 重主动脉 瓣膜 病 变、 巨大左心 室 ) 、 术 中心肌保 护 欠佳 、 开放 主 动 脉 时灌注压 不 高等 因素有 关。及 时纠正 酸碱 失衡 及 电解质紊 乱 , 提 高灌 注压 , 以及利 多卡 因和胺碘 酮等 药 物联合 应用后再 电击除颤 有助 于心脏复跳 。
3 讨 论
我 院 自实施 自行设计的“ 分 离式” 微温含钾 氧 合血持续灌注方法进行心肌保护后 ,心脏手术 患 者在主动脉开放后心脏 自动复跳率多能达到 9 0 % 以上 ,未成功复跳患者也多数经 1 次心 内电击 除 颤后很快恢复节律跳动 ,只极少数患者心脏 复 跳 困难 , 需 救 治 处理 。对 于体 外 循 环 下 心脏 手 术 心 脏 复 跳 困难 , 我们定义为鼻咽温在 3 5 以上 , 心 内 直视手术后主动脉开放 2 0 m i n以上及经 3 次以上 电击除颤 ,多种处理措施心脏仍不 能复跳 或复跳 后又反复出现顽 固性室颤者[ 。 本组 出现此种复跳 困难情况 6 例 ,约 占统计 总数的 2 . 0 1 %。分析其中复跳 困难的原 因主要为 : ( 1 ) 术前存在严重心肌损害。 例 1 、 2 、 3 、 6 术前心功
心脏复苏的困难情况处理
心脏复苏的困难情况处理心脏复苏是一项紧急救护措施,用于恢复心跳和呼吸功能。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心脏复苏可能面临一些困难,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心脏复苏困难情况的处理方法。
一、气道阻塞困难在进行心脏复苏时,气道阻塞是一个常见问题。
如果患者的气道被阻塞,氧气无法进入肺部,导致无法有效进行心肺复苏。
这时需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处理气道阻塞困难。
1. 头后仰法:将患者头部后仰,可以尝试开放气道。
但是需要小心不要过度后仰,以免引发其他问题。
2. 声门上抬法:可以使用抱头后仰法,将患者的咽后伸展开,以便气道通畅。
3. 气道吸引法:使用气道吸引器吸除阻塞物,以保持气道通畅。
二、心电监护异常心电监护是心脏复苏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判断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心电监护可能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处理。
1. 导联脱落:如果心电监护的导联脱落,可以用湿纸巾擦拭患者的皮肤,然后重新粘贴导联。
2. 心电图无法识别:如果心电图无法正确显示,可以调整心电监护仪的位置,或更换电极,以确保信号的质量。
三、血流循环困难在心脏复苏过程中,血流循环的困难可能导致复苏效果不佳。
以下是一些处理血流循环困难的方法。
1. 肺充盈:通过提高胸外按压的深度和频率,确保心脏能够充分充盈,从而增加心输出量。
2. 药物治疗:在复苏过程中,适当使用药物,如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等,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频率。
3. 换位胸外按压法:对于难以进行常规胸外按压的患者,可以尝试换位胸外按压法,即在改变患者位置的同时进行按压。
四、复苏后处理心脏复苏成功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的处理工作,以确保患者的恢复和稳定。
1. 监测:对复苏后的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包括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及心电图的持续监测。
2. 气道管理:复苏后需要详细检查和管理患者的气道,确保气道通畅,并进行必要的气管插管操作。
3. 抗心律失常药物:根据患者的情况,可能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以维持心脏的稳定。
体外循环意外及处理原则
体外循环意外及处理原则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是一种通过机器实现心肺功能以维持患者生命的技术。
这种技术常用于心脏手术、肺手术和其他需要维持人体血液循环功能的手术中。
然而,体外循环也会带来一些意外情况,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出血、感染和血栓形成等。
因此,在体外循环中,及时处理这些意外情况十分重要。
1.密切监测:在体外循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特别是血压、心率、心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监测数据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以便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2.及时调整:对于出现的意外情况,需要立即调整体外循环装置,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可通过调整血流量、输注药物和维持电解质平衡来实现。
3.多种手段并用:针对不同的体外循环意外,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处理。
例如,在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低血压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体外循环血泵的转速、预冲血量和输注药物等措施来恢复血压。
对于出血情况,应及时进行止血措施,并输注血液制品来补充失血。
在感染和血栓形成方面,应注意预防措施,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4.强调团队合作:体外循环意外处理需要一个有经验的、高效的医疗团队。
在处理意外情况时,不同的专业人员需要密切合作,协同工作,以确保及时的诊断和处理。
例如,心胸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心脏循环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等都需要共同努力。
5.预防为主:体外循环意外的最佳处理方法是预防。
在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是相关疾病和手术风险因素。
在术中,需要严格操作,减少与体外循环相关的感染和血栓形成风险。
此外,术后的护理也很重要,包括合理的液体管理和药物使用。
总之,体外循环意外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体外循环装置,综合运用多种处理手段,并强调团队合作和预防为主,是处理体外循环意外的原则。
只有当上述原则得到充分遵守和执行时,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
体外循环后并行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我院 2 0 0 4年 1月~ 0 8年 7月 实 施体 外 循 环 下 心 内 直 20 视术 患者 2 5例 , 中 复苏 困难 1 ( 颤 3次 以上) 占总 2 其 8例 除 , 数的 8 %。现就 我 院体外循 环 下心 内直 视 手术 复 苏 困难 的原
因进行 分析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临 床 资 料 .
3讨论
重 度 肺 动脉 高 压 f 间隔 缺 损 2例 , 间 隔 缺损 合 并 主动 脉 室 室
窦 瘤 冠 状 动 脉气 栓 。
1 . 外 循 环 方 法 2体
全 组 病 例 均 在 全 麻 浅 、 低 温 下 行 心 内 直 视 手 术 , 用 中 选
并 动态 监 测 血糖 浓 度 : 其次 加 强 利尿 , 钙 1 2g 同 时还 给 补 ~ , 予5 %碳 酸 氢 钠 联 合 应 用 .安 装 超 滤 器 .快 速 滤 出 含 高 钾 血 液 。血钾 降至 正 常 以 2 0J除颤 2次 心脏 复跳 , 利停 机 。 顺
2 结 果
13复 苏 方 法 .
采 用再 次 阻断 升主 动脉 . 二次 温 血停 搏 液灌 注方 法 取得 良好 效果。 二次 温血 停搏 液 可 以为 已发生 潜在 缺血 性损 害 的心肌 提 供 充分 的氧 供 , 于 恢 复 受损 害 的心 肌组 织 , 且 二 次可 用 并 冲洗代 谢 酸性 产物 , 为心 脏复 苏 创造 良好条 件 。同 时做 好左 室 减 压 . 分 的 左心 引 流 降 低左 心 室 内压 及 张 力 . 充 减少 心室 做 功 。在手术 过 程 中尽 量避 免 心脏 过 分牵 拉 . 助循 环 时心 辅 脏 不 宜过 胀 。 免损 伤 心肌 纤 维 . 量 减 少 电击 除 颤 等机 械 以 尽 性 操作 的损 伤 . 少 心 律 失 常 的发 生 , 体外 循 环 下 患者 顺 减 对 利 复苏 有很 重要 的 意义 。 体外 循环 中 血钾 高于 55mm l . o/ L为高钾 血 症 。 高钾 血症
体外循环后并行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体外循环后并行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论文关键词]体外循环;温血灌注;心脏复苏困难[论文摘要]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并行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7月心内直视手术18例心脏复苏困难患者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处理方法包括• 再次阻断升主动脉温血灌注、纠正酸碱电解质失衡、药物辅助及反复电击除颤等。
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
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与心脏木身病变、气栓、酸碱电解质失衡等因素有关。
我院2004年1月〜2008年7月实施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患者225例,其中复苏困难18例(除颤3次以上),占总数的8%。
现就我院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复苏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组发生心脏复苏困难病例18例。
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
年龄3〜81岁;体重9〜71 kgo其中,9例为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心肌肥厚;3例为先天性心脏畸形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4例术中出现严重高血钾症;2例出现冠状动脉气栓。
1. 2体外循环方法全组病例均在全麻浅、中低温下行心内直视手术,选用乳酸林格液、4%琥珀酰明胶作为基础预充液。
术中采用浅中低温(23〜32°C),中高流量[2. 0'2. 5L/(min ・m2)],中度血液稀释(Het0. 22〜0.26)。
转流中监测挠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灌注压、鼻咽温、肛温、尿量、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根据结果随时调整灌注流量,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13例在阻断升主动脉后经主动脉根部灌注0〜4°C 4 : 1氧合血全钾停搏液,5例给予晶体冷停搏液灌注。
1. 3复苏方法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比较多,我们针对不同原因进行处理。
1.3.1有9例巨大心脏、心肌肥厚的瓣膜病患者,开放升主动脉时鼻咽温34〜35.5°C,血气、血生化均正常,而心脏不能自动复跳,给予电击除颤20〜30 J , 3〜7次后心脏仍不能恢复搏动,或仅有几次搏动后,又转为室颤,时间长达12 min以上。
心脏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
心脏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心脏复苏是一项紧急且关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生命。
然而,在实施心脏复苏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情况。
本文将对心脏复苏中的困难情况进行讨论,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气道阻塞在进行心脏复苏时,患者的气道通畅是必要的。
然而,有时会遇到气道阻塞的情况,如舌根后坠、异物梗阻等。
处理气道阻塞的方法包括:1. 手法清理:将患者的头后仰,用手指或手掌清除堵塞物。
2. 抽吸装置:使用抽吸器进行抽吸,清理气道。
3. 气道导管插管:如条件允许,可进行气管插管,确保气道通畅。
二、心肺复苏质量不佳心肺复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复苏效果。
以下是处理心肺复苏质量不佳的方法:1. 加强胸外按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深度为5-6厘米。
2. 合理给氧: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
3. 避免按压中断时间过长:尽量缩短按压中断时间,保证复苏效果。
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复苏过程中常见的困难情况之一。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心律失常及其处理方法:1. 室颤或室速:立即进行电除颤,恢复正常心律。
2. 心室停搏: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并考虑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3. 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可尝试进行电复律或药物治疗。
4. 器械相关性心律失常:检查设备连接是否正确,如果需要,更换合适的设备。
四、药物困难在心脏复苏过程中,用药是常见的处理手段。
但有时可能出现药物困难的情况,如无法找到静脉通道、药物过敏等。
处理方法如下:1. 寻找其他途径:如果无法找到静脉通道,可以尝试肌内注射或骨内注射。
2. 注意药物过敏:了解患者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3. 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根据需要,可以组合使用不同的药物,提高复苏效果。
五、困难的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心脏复苏的重要环节,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如插管困难、通气不畅等。
以下是处理困难人工呼吸的方法:1. 重新调整气道:确认气道的开放性,重新调整头颈位置。
2. 检查气囊:确认气囊的完整性和连接性,确保气囊通畅。
怎样做心脏复苏急救措施
怎样做心脏复苏急救措施如果有人突然从你身边倒下,不再呼吸或有心跳,那么他们可能正在经历心脏骤停或心肺复苏(CPR)必要。
这时候你需要采取紧急救护措施,以增加其生存率。
下面是你需要知道的关于心脏复苏急救措施的建议和指南。
1. 目睹状况寻找证据首先,确认患者的不规则状态,并且检查患者是否响应。
如果患者不再有呼吸或心跳,通知急救医生立刻前来。
如果你不确定患者是不是处于心脏骤停状态,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
询问患者是否感觉不适或出现其他症状。
寻找周围环境在告知大家状况前,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安全问题。
如果有安全问题,首先要处理。
这可以保护现场所有人安全,提供给救援人员更好的治疗条件。
2. 按照步骤进行急救手术台安放准备一张平硬表面的手术台,患者要平躺在上面。
准备好人工呼吸气道,并确保在操作过程中更加顺利。
呼吸急救如果患者不再有呼吸,那么需要立刻进行呼吸急救。
很多人不会擅自进行口对口的呼吸急救,因此可以使用呼吸面罩或口罩塞入患者的口中,进行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比起呼吸急救,胸外心脏按压可能会更有效。
让患者平躺,在患者的下半部分,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他心脏的下部。
接着,双手握拳,将两个拳头垂直固定在两个手掌上,压住患者心脏下方,用身体重量,施加向下压力并快速松开,重复进行按压操作,每分钟大约压动100次左右。
继续循环按压喘息至救援品到达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呼吸急救,让患者继续保持在生命状态。
根据推荐,建议持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呼吸急救,直到急救车到达。
在完成复苏急救措施后,如果患者已经意识到,那么要保持其平稳状态,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结论心脏复苏是需要及时采取行动的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
在等待救援人员前,按照上面的具体步骤来进行心脏复苏急救措施,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生存。
心脏复苏的现场应对策略
心脏复苏的现场应对策略心脏停跳是一种突发的并且危险的状况,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应对。
在现场应对心脏复苏时,正确的策略和处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心脏停跳现场应对过程中常用的策略和技巧。
一、判断心脏停跳首先,应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心脏停跳。
常见的判断方法有检查意识、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听取心音等。
如果患者完全失去意识,没有呼吸,或者听不到心音,很可能是心脏停跳。
在判断为心脏停跳之后,应尽快启动急救程序。
二、呼叫急救人员在确定发生心脏停跳后,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急救人员通常会要求提供详细的现场信息,如具体地点、患者状况等,以便他们能够准备好所需设备和药物,迅速赶到现场。
三、开始心肺复苏在急救人员赶到之前,应尽快开始心肺复苏。
首先,确定患者的胸部没有异物,并迅速找到合适的位置开始进行心脏按压。
按压位置通常位于胸骨下缘的正中央,两手交叠,掌心紧贴胸壁。
按压的频率应为100-120次/分钟,按压力度要大而均匀。
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每隔30次按压进行两次呼吸。
四、查明患者背景信息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量查明患者的背景信息。
了解患者的身份、健康状况、过去的疾病史等能够帮助急救人员更好地判断原因和处理方式。
五、电除颤及药物应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除颤。
AED能够检测和分析患者的心律,并根据需要提供除颤电击。
同时,在医疗人员赶到之前,也可以考虑使用呋塞米、肾上腺素等药物辅助治疗。
六、协助医疗人员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后,应积极与其合作,提供所需的信息并协助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医疗人员可能会进行其他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插管等。
在这个过程中,与医疗人员的紧密配合能够最大化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总之,心脏复苏的现场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判断心脏停跳、呼叫急救人员、开始心肺复苏、查明患者背景信息、电除颤及药物应用以及协助医疗人员。
掌握这些策略和技巧,并在实际应急情况中合理运用,能够为心脏复苏提供更好的救治效果,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体外循环意外及对策
体外循环常见意外、问题及其处理一、体外循环中进气
二、血凝
三、突然停泵
四、泵压增高
五、泵管崩脱或破裂
六、不祛泡
七、氧合不佳
八、液面过低
九、停机液面突然增加
十、变温器漏水
十一、变温器异常
十二、体外循环中高血压处理
十三、体外循环中低血压的原因和处理
十四、恢复冠脉循环后心脏不跳的原因、诊断及处理
十五、给停跳液后心脏机械活动频繁的原因和处理
十六、心内回流多原因和处理
十七、代谢性酸中毒:(pH<7.30、BE<-3)
十八、代谢性碱中毒:(pH>7.45,BE>3)
十九、呼吸性酸中毒(pH<7.35、Pco2>45mmHg)
二十、呼吸性碱中毒(pH>7.45、PCO2<35mmHg)
二十一、高钾(k+>5.5mEq/L)
二十二、低钾的原因和处理(K+<3.5mEq/L)
二十三、低钙原因和处理(Ca2+<0.90mEq/L)
二十四、水肿原因和处理
二十五、心内回流多原因和处理
二十六、肛温变化缓慢的原因和处理
二十七、体外循环中的溶血
二十八、无尿或少尿原因和处理。
体外循环意外及处理原则
体外循环意外处理原则及操作中注意事项一、体外循环中进气产生原因:1、氧合器排空2、排气不彻底3、复温时血温和水温的温差过高4、低流量灌注时,动脉端有分流5、泵速突然加快、排空处理原则:1、气体未进入病人体内时,应尽快将管内气体排空。
2、大量气体进入体内时,应进行逆行灌注及脑保护措施。
注意要点:1、保持一定液面;2、将滤器排气通路关闭;3、复温时,水温和血温的差值应<10℃;4、低流量或停机前应关闭滤器排气管三通,严禁低流量灌注时放血。
二、凝血1、病人未肝素化2、预充液未含肝素3、病人因素:如ATⅢ缺乏,肝素耐药4、体外循环时间长,肝素消耗5、鱼精蛋白拮抗后仍用右心吸引6、水温高于42℃7、未肝素化库血或含钙的溶液混合处理原则:1、停机;2、更换氧合器或微栓滤器;3、血栓已进入体内应采取脑保护治疗措施。
注意要点:1、确认全身肝素化,ACT达360s插管,ACT>480s,转机,20min后应再查ACT,以防肝素消耗;2、预充液给肝素:成人2000U,小儿1000U(加血例外);3、库血预充加肝素5000U/dl;4、ACT300s以上用右心吸引;5、CPB10min以后抽ACT标本,以后再隔30min抽血测ACT;6、给鱼精蛋白后不能再用右心吸引。
三、突然停泵1、突然停电2、保险丝烧断3、泵槽内有异物4、泵管挤压过紧,使泵管在泵槽内扭折5、氧合血泵管交叉扭曲6、机器故障处理原则:1、用紧急摇把转泵头,注意摇动方向,根据氧合器液面和动脉压进行调整。
预防:1、备好紧急摇把;2、备好保险丝;3、泵管卡应压紧,泵头和泵管挤压适度;4、将氧合血泵管在泵槽内理顺;5、定时检查机器运转情况,有问题及时通知有关人员;6、体外循环中一些小杂物放在盘内。
四、泵压增高1、氧合器,滤器质量问题2、主动脉夹层3、动脉插管细小4、血液凝固5、动脉钳子未开放6、阻断升主动脉时阻断钳夹住动脉插管7、动脉插管扭折或贴壁处理原则:1、必要时启用滤器旁路;2、停机重新插管,准备好右心吸引;3、适当减少流量或更换管道;4、更换氧合器,加大肝素剂量;5、开放动脉端钳子;6、与术者联系调整插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心脏复苏关键词:心脏复苏;体外循环危重瓣膜病人体外循环(CPB)中的心肌保护一直是手术中的重点和难点。
这部分病人因长期的容量及压力负荷加重,大都存在明显的心室功能损害,术中较易出现复苏困难。
若患者在术前即出现室颤等危重状态,心肺复苏过程中实行急诊抢救手术,则术中更易出现心脏复跳困难且更顽固。
2003年6月23日我院一名患者在手术室突发顽固性室颤而进行急诊体外循环,术中出现心脏复跳困难。
在体外循环、麻醉科、心外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使患者心脏成功复苏,现将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体重51kg,体表面积1.61m2,因活动后心悸、气急十余年,近期明显加重而入院。
入院后晚上偶有不能平卧及双下肢浮肿。
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中度)。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93mm,收缩末期内径66mm,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均为11mm,右房室及三尖瓣、肺动脉瓣未见异常。
LVEF48%。
患者冠脉造影无异常,心胸比例为65%。
血生化结果显示尿素氮14.4mmol/L,肌酐139μmol/L,尿酸590μmol/L,拟行双瓣置换术。
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诱导后,突然发生室颤,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脏曾复跳,但不能维持。
紧急施行股静脉-右房插管引流和股动脉供血,建立股-股转流。
迅速开胸,建立上下腔静脉引流,阻断升主动脉,经左冠状动脉灌注4:1含血心肌保护液1000ml,经右冠状动脉灌注含血心肌保护液900ml,心电活动静止。
由室颤发生至心电活动完全静止共经历23min。
患者行双瓣置换术,主动脉阻断100min。
术中经左右冠状动脉间断灌注4:1含血心肌保护液,维持心电活动静止。
心肌保护液温度为18~20℃,钾含量为22mmol/L。
手术进行到主动脉瓣瓣膜缝线打结时,手术医生发现左室室壁(室间隔部位)挛缩,经灌注含血心肌保护液无缓解。
遂尽快完成手术操作,开放升主动脉。
主动脉开放前,已将血气、电解质调整在正常范围。
主动脉开放后,心脏有颤动,但不活跃。
30w/s电击除颤两次,50w/s电击除颤一次,均未复跳。
二次阻断升主动脉,灌注温血含钾心肌保护液。
灌注泵压180mmHg(管道压力衰减约为80mmHg),灌注量1500ml,心电活动仍存在,且左室挛缩未缓解。
立即决定心腔内注射维拉柏米 2.5mg,经主动脉根部保护液灌注针向冠状动脉内注入ATP40mg,硝酸甘油5mg。
患者心肌逐渐完全舒展,挛缩消失。
此时改为36℃氧合温血灌注,灌注压不变。
心脏逐渐出现较规律心电活动时,开放升主动脉。
心脏自动复跳,且心电图无缺血性变化,无传导阻滞。
主动脉二次阻断时间为34min,心脏复跳后,以临时性心脏起搏器起搏,起搏频率70~80次/min。
辅助循环期间,调整血气、电解质、酸碱度,均匀复温,缓慢降低辅助流量。
2 结果体外循环293min时,顺利停机,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经仔细止血关胸后,安返ICU。
回ICU4h,清醒。
3 讨论[!--empirenews.page--] 多次电击除颤后心脏仍不能恢复搏动,持续处于室颤状态,或仅有几次搏动后,又转入室颤,是心内直视手术心脏复苏的危险情况,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则意味着复苏失败,患者将因此而死亡[1]。
研究资料表明,造成心内直视手术心脏复苏困难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手术误伤传导束,置换的瓣膜型号及位置不当,冠状动脉栓塞,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术前心功能状况及术中心肌保护效果不佳[2]等。
本例患者心脏复跳后,心电图波形无明显异常,所以,认为心脏复苏困难主要是由于患者心功能损伤较重,心肌细胞能量储备严重不足所致。
患者术前即出现左右心衰的体征,左心室极度扩张,室壁厚度已达正常上限,心肌氧需增加,对缺氧的耐受性降低。
手术开始前又突发室颤,且不易复律。
由室颤出现到灌注心肌保护液使心电活动静止,历时23min,在这一阶段中,我们虽已采取了体表降温,辅助循环等措施,但患者心脏仍然存在明显的缺血缺氧过程,心肌细胞的能量储备严重耗竭。
患者的左心室扩大且增厚,单位心肌内的毛细血管数量相应减少,能量储备少,对缺氧更为敏感。
由于心肌细胞内ATP耗竭,不能使肌动-肌球蛋白横桥分离;同时ATP耗竭,使依赖ATP的离子通道功能失调,肌浆网内钙离子大量释放,造成左室壁部分心肌出现缺血性挛缩[3]。
对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苏困难的处理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已有数篇相关报道,相比而言,我们对本院的这例病例所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措
施中有以下几点有创新之处: 3.1 解除心肌挛缩心肌挛缩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非常棘手而又危险的现象。
挛缩心肌中,血管床部分甚至全部闭塞,心肌保护液无法有效通过,挛缩心肌得不到足够氧供和代谢底物。
此时,若一味增加电击除颤次数,不断提高的除颤能量、心室的持续颤动都会使心肌损伤进一步加重。
我们二次阻断升主动脉,灌注温血含钾心肌保护液,并当机立断在心脏局部应用维拉帕米、ATP和硝酸甘油,以扩张血管,补充能量,让心肌充分休息。
结果证明,这一措施是切实有效的,心肌挛缩成功解除。
3.2 氧合温血持续灌注心肌挛缩解除后,考虑到患者心肌能量耗竭严重,心肌损伤程度较重,若立即二次开放升主动脉,会使心肌面临低压力灌注和高需求量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心脏复苏。
故决定延长二次阻断时间,使患者心肌有充分的时间摄取氧和能量底物,增加能量储备,改善组织间及细胞内环境。
而继续长时间灌注温血含钾心肌保护液可能会造成患者血钾升高,同样不利于心脏复苏。
所以,我们改为36℃氧合温血持续灌注,即可保证心脏有足够的灌注压力和灌注流量,又不受灌注时间和灌注总量的制约。
主动脉二次阻断34min时,患者心脏出现较规律心电活动,开放主动脉,心脏自动复跳。
3.3 复跳后的心脏辅助措施患者心脏刚复跳时,心率较慢,接临时心脏起搏器进行起搏。
此时由于体外循环系统全流量支持,不需要心脏过多作功,故维持心脏空搏状态,有利于心肌偿还氧债。
所以,起搏心律调整在70~80次/min,以免增加心脏作功。
以后,随着辅助时间的延长,心功能的恢复,可适当提高起搏心率。
由于考虑到患者心功能受损较重,我们适当延长了辅助时间,并密切观察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和桡动脉波形的变化,调整内环境,缓慢降低辅助流量,避免心脏遭受再次打击。
患者心功能逐步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最终顺利脱机。
[!--empirenews.page--] 总结这例患者心脏复苏成功的经验,我们认为,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积极灵活地采取适当措施,体外循环、外科和麻醉医生密切配合,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