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菩萨

合集下载

八识规矩颂图解

八识规矩颂图解

《八识规矩颂》图解《八识规矩颂》乃法相唯识宗精髓,唯识宗巨匠玄奘大师所作。

奘师留学印度十几年,得那烂陀寺住持戒贤大德心传,尤其在唯识、因明上造诣极深,于曲女城无遮擂台上立论,历时十八天竟无一人敢于出来辩难,因而不战而胜,声震五印,获“大乘天”之美称。

回国后组织宏大译场,潜心从事翻译,同时授徒释疑。

在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八识体系融会贯通、倒背如流,中文表述字字珠玑、得心应手,在此炉火纯青之时,用四组十二首七绝,将这包藏宇宙、探玄窥微之庞大哲学体系,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式地和盘托出,令无数后学获宝鈅如探囊取物,抄捷径直趋金矿银山。

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首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此为五识。

其所缘之境。

于三境中。

惟是性境。

其能缘之量。

于三量中。

惟是现量。

其业性则通乎善、恶、无记三性。

(次句)在有情界九地之中。

鼻舌两识,惟第一五趣杂居地行之。

二地以上则不行矣。

眼耳身二识。

则以第二离生喜乐地为居止之所。

三地以上亦不行矣。

(三句)其相应心所。

共有三十四个。

为遍行五。

别境五。

善十一。

(末句)中随烦恼二。

更有大随烦恼八个。

及根本烦恼之贪嗔痴三者。

(首句)此五识所依而发之根。

其形状各殊者,为浮尘根。

若就胜义根言。

则同依于肉眼不见,天眼方见之清净色法所成之根无别异也。

(次句)识虽依根而发。

苟缺他缘,亦不能显。

故统论其依缘。

则眼识,须藉明空等九缘。

耳识,则藉除明外之八缘。

鼻舌身三识;则藉除明空外之七缘。

小异大同。

好相邻近也。

(三句)至于对境而观五尘世间。

须根境相合者,为鼻舌身三识。

须根境相离者,为眼耳二识。

其观察尘世之不同有如此者。

(末句)对境生情。

熟为其主。

彼小圣之愚于法相者,尚难分别是识根。

况凡夫耶。

此五识之情状。

所以日用而鲜知也。

菩萨五十二阶位之欧阳数创编

菩萨五十二阶位之欧阳数创编

一个凡人若证到初地菩萨的果位,一切就发生了质变,他能在一刹那顷产生一百个化身(意生身),去一百个净土面见百佛尊;一刹那顷获得百佛加持亦能明清了知;以神通力了知有住世的必要时,则以自己的功德力加持寿命,使之住寿历经百劫……菩萨,是梵文的音译(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垛”。

它的意思,“菩提”是觉,“萨垛”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

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命。

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都可以称为菩萨。

亦即,从最初的发心发愿,直到成佛为止,都可称为菩萨,所以有凡夫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

按华严之说,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信位是凡夫,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是贤位菩萨,只有后十二个阶位是圣人,也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

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妙觉菩萨就是佛。

或者说,地前者称菩萨,地上者则称大菩萨,七地以上即称菩萨摩诃萨。

通常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都是指圣位菩萨,也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

我们最熟悉的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便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菩萨五十二阶位1,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

2,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

3,十行心:即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

4,十回向心:即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坏回向心、等一切佛回向心、至一切处回向心、无尽功德藏回向心、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如相回向心、无缚解脱回向心、法界无量回向心。

5,十地心:即四无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胜心、现前心、无生心、不思议心、慧光心、受位心。

6,第五十一地之心称为入法界心,即为等觉。

7,第五十二地之心称为寂灭心,即为妙觉。

《八识规矩颂》简释——南怀瑾之欧阳美创编

《八识规矩颂》简释——南怀瑾之欧阳美创编

《八识规矩颂》颂文唐三藏法师玄奘作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第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八识颂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了解了上面这些基本道理,现在再来研究玄奘法师所作的《八识规矩颂》。

他把八识分成四类,每一类各作三颂。

现在先讲前五识:(一)“前五识颂一”【性境现量通三性】: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所缘的只是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中的性境;能缘的只是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中的现量;而它的业性,则通于善、恶、无记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前五识如果以禅定的境界来讲,进入初禅的时候,鼻、舌两种识还有轻微的作用,到达二禅以上,就完全停止作用;而眼、耳、身这三种识,二禅还有作用,三禅以上就停止了。

道家在静坐中要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密宗要打通三脉四轮,都是为了要进入初禅的准备。

这些气脉打通以后,才可以在定中达到停止呼吸。

怎样才算真的停止呼吸呢?我们可以把灯草或鸡毛,放在入定的人的鼻子前面,灯草与鸡毛都不动了,才算是真的停止呼吸。

在定中停止呼吸,并不死亡,他与死亡最大的区别,就是身体非常软而带温暖,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修道的人,要恢复到婴儿的状态,婴儿就表示柔软。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八识规矩颂义贯六离合释法式义贯目次﹁相宗系列总序──何谓唯识学一、相宗的根本经典与传承二、﹁相宗系列﹂撰注缘起三、何谓唯识学?、从﹁唯识﹂二字看、从五位百法看1.从﹁有为法﹂及﹁无为法﹂看2.从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来看3.从心所有法看①从行心所看②从别境心所看③从善心所、烦恼心所、及随烦恼心所看④从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看…⑤从无为法看…八识规矩颂义贯目次﹁八识规矩颂义贯﹂引言︵修习唯识学的研读次第︶八识规矩颂︵原文︶八识规矩颂义贯第一章释颂题…第二章释颂文…第一节前五识颂1.颂凡情︵共八句︶2.颂圣果︵共四句︶第二节第六识颂1.颂凡情︵共八句︶2.颂无漏︵共四句︶第三节第七识颂…1.颂凡情︵共八句︶2.颂圣果︵共四句︶第四节第八识颂1.颂凡情︵共八句︶2.颂圣果︵共四句︶六离合释法式义贯目次六离合释法式︵原文︶六离合释法式义贯甲?释论题…乙?释论文一?总论二?别论1.依主释2.持业释3.有财释4.相违释5.带数释6.邻近释三?结论附一佛教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心理学之比较甲?弗洛伊德心理学概说一、﹁意识﹂与﹁潜意识﹂二、梦的解析三、﹁意识流﹂与﹁自由联想﹂四、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乙?佛教心理学概说…一、﹁心﹂与﹁识﹂二、八识与根、尘A?前五识…B?第六识C?阿赖耶识︵第八识︶…D?末那识三、如来藏与八识之生起丙?唯识学与弗洛伊德心理学之比较一、七识二、﹁睡眠﹂与﹁梦﹂A?睡眠B?梦三、结论丁?随机对话录…1.真如本性2.唯识学之应用3.性善、性恶、致良知、与末那识4.﹁良知﹂与﹁如来藏﹂5.﹁遗传﹂与﹁业力﹂6.﹁理论﹂与﹁实际﹂7.﹁名利﹂与﹁进步﹂8.业力与杀生9.禅与禅的受用附二唯识学在世界学术上的辉煌成就…一、相宗的根本经典与传承要了解相宗(即法相宗、又称瑜伽宗,或唯识宗),也必须稍微了解一下中观学派;因为正如唐代义净三藏在其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所言:「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

佛用事实证明听经闻法当下证果

佛用事实证明听经闻法当下证果

佛用事实证明听经闻法当下证果(2016-06-23 20:51:17)[编辑][删除]转载▼佛用事实证明听经闻法当下证果时间:2016-5-5 10:08:31 作者:来源:查看:1 评论:0内容摘要:佛用事实证明听经闻法当下证果分别:你对这些法明白的多与少、深与浅,由此所得到的功德不一样。

就是〈药草喻品〉所讲,「一雨所润,随分受益」。

老天爷下雨是平等供养,但是大树、中树、小树,大草、中草、小草,它们的根机不一样,所以得到的受用也不一样,叫作〈分别功德品〉。

《法华经》讲...佛用事实证明听经闻法当下证果分别:你对这些法明白的多与少、深与浅,由此所得到的功德不一样。

就是〈药草喻品〉所讲,「一雨所润,随分受益」。

老天爷下雨是平等供养,但是大树、中树、小树,大草、中草、小草,它们的根机不一样,所以得到的受用也不一样,叫作〈分别功德品〉。

《法华经》讲记——分别功德品(1)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得大饶益。

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听懂了〈如来寿量品〉——无量众生当下「得大饶益」。

有没有讲:闻佛讲了〈如来寿量品〉之时,大家回去修行了三年,然后集中在一起,佛给大家发聘书,你们证到什么什么果位——有没有啊?没有。

而且是当下,没有离开会场、没有离开课桌、没有离开板凳,「得大饶益」。

下面就具体地来说明得到什么大饶益。

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百千万亿无量旋陀罗尼;复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不退法轮;复有二千中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清净法轮;复有小千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八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四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四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三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三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二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二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指南]礼佛仪式

[指南]礼佛仪式

[指南]礼佛仪式礼佛仪式礼佛仪式(或昼夜六时或日三时或晨昏二时)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弘赞编(今时礼拜多乖仪则。

不符教旨。

或称名失次。

而罔谙称扬赞叹佛之胜德。

或欠存敬。

而不知忏悔发愿回向。

若不解法。

何由捐埃获福。

以招极果。

故经论俱陈五法。

而深尚礼敬赞德。

先须至于香台。

端身息虑。

思念圣德。

目睹尊容。

双膝着地。

手擎香炉。

而举偈言)。

戒香定香解脱香。

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

闻香普熏证寂灭。

(此偈出华严经。

是五分法身之香。

今为成颂。

故文略慧香解脱知见。

香。

香为佛使。

故先献之。

或如常香花云偈。

亦得但改云。

及诸独觉仙。

若有鲜花。

即用擎以供养)。

普礼三宝(先当赞德。

随礼何佛菩萨圣僧。

依德而赞。

然其赞词。

可取诸经论中偈颂。

以为申叹。

若其赞词。

不称人称德者。

方可依经旨自述偈赞。

今略取贤圣所集一百颂偈。

以赞三宝。

又凡为礼拜。

必须先敬三宝。

三宝是最胜吉祥。

良祐福田。

能消众生业垢。

却诸魔障。

所作善事。

皆获成就也。

赞佛云)。

稽首一切出世间。

三界最尊功德海。

智者能烧烦恼垢。

正觉我今归命礼(若能诵礼佛灭罪咒。

然后礼之。

大善。

咒曰)。

娜谟达奢(书何切)那?(一) 菩陀俱致那?(二) 乌?(三)(二合) 户噜户噜(四) 悉?嚧者你(五) 娑啰婆啰他(六) 娑达你(七) 娑婆诃(宝幢胜经云。

此咒十俱致诸佛所说。

我今亦为怜愍一切众生。

持此咒者。

能令一切嗔恶众生。

悉皆欢喜。

若能日日三时诵咒礼拜者。

胜礼千万俱致诸佛功德。

命终之后。

得生西方无量寿佛国。

又云。

临命终时。

得诸佛来迎。

未来贤劫千佛。

一一皆得亲承供养。

但有人能常诵此咒者。

最是不可思议也)。

一心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世尊(须五体投地。

两手迎空。

示接佛足之相。

乃运想云。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十方诸佛影现中。

我身影现诸佛前。

头面接足归命礼。

若礼本师应云。

释迦如来影现中。

礼余佛菩萨圣僧。

准上应改。

赞法云)稽首能?生死险。

普竭忧恼贪痴海。

破彼尘劳罪业山。

我今归礼妙法宝。

菩萨璎珞工艺考——以山西繁峙公主寺壁画中的菩萨璎珞为例

菩萨璎珞工艺考——以山西繁峙公主寺壁画中的菩萨璎珞为例

第28卷第2期2022年5月Vol.28No.2May 2022菩萨璎珞工艺考*——以山西繁峙公主寺壁画中的菩萨璎珞为例史宏蕾1,2,张雨晖2(1.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2.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以山西繁峙县公主寺东、南、西三墙壁画中菩萨所佩戴的璎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主寺壁画中菩萨璎珞的形制、纹样,以短璎珞为主,繁复程度不同。

同时,在文化融合进程中,璎珞从菩萨的严身之物逐渐发展为具有象征意味的流行饰品,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时的宗教世俗化。

关键词:公主寺壁画;菩萨璎珞;分类研究中图分类号:K 879.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62(2022)02-0059-050引言“璎珞”,通常指菩萨严身饰物。

该词由梵文意译而来,在佛经中与之相对应的梵文通常有如下几词:“muktā⁃hāra ”意思是“用珍珠等串成的首饰”;“Keyūra ”指首饰中戴在手臂上的手镯、臂钏等饰品;“Ratnāvali ”意为“一连串的宝石”;“Rūcaka ”是“华鬘形的首饰”;“Kusuma-mālā”有时也被译为“璎珞”,实际上是华鬘。

[1]由此可见,璎珞是装饰在菩萨像头部、颈部、胸部以及手脚等部位的华丽饰品,一般由宝石、珠玉等贵重材料穿组而成。

璎珞并非中国本土饰品,而是古代印度贵族日常佩戴的金属装饰物。

因佛教中的菩萨像以释迦牟尼尚未出家时的悉达多王子形象为蓝本进行创作,故菩萨像的服饰也在一定程度上沿袭当时印度贵族的衣饰形制。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璎珞也作为佛教图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人们所了解。

山西得益于佛教文化在当地的持续发展与独特的地缘优势,自魏晋以来便是佛教圣地。

山西省内现存已发掘的古代寺观数量相当多,保存相对完好的寺观壁画数量也十分可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山西的寺观壁画,而公主寺壁画作为山西明代寺观壁画的代表作,与其相关的主题研究更是丰富。

白衣观音、四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各有什么不同?

白衣观音、四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各有什么不同?

白衣观音、四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各有什么不同?往期内容回顾方式: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九,是日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圣诞日。

作为户户弥陀佛,家家观世音的汉地,观世音菩萨同汉地有情有着极大缘分,在这个殊胜的一天,利美教言平台为您准备各种观音菩萨化身的简介。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

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

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

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所以观世音菩萨应不同众生根器有千百亿种化身显现!《图画普门品》中描绘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三身”,以白衣观音的形象,最使人肃然起敬。

这尊像又名“大白衣”、“白处观音”。

因其身穿白衣,又在白莲之中,因而就其衣饰名为“白衣”,就其住处名为“白处”。

白衣显示圣洁、淳净的菩提之心。

《大日经疏》说:“半拏啰嚩悉宁,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为名......白者,即是菩提之心。

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也。

”《观世音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也有这样的说法:“若造像观音,坐华屋,着五色衣,胡跪拿掌,面向佛看,听佛说法。

下作毗陀,天女互跪坐,手奉花冠,着白衣,上向菩萨。

”穿白衣而听佛说法,用以表示听从心地的纯净无邪和对佛的尊崇。

白衣观音于经轨有据,有梵名,且是显密都所奉。

白衣观音白表清净菩提心,因而住白莲花着白衣,密号为离垢(离苦)金刚,系令一切苦恼消除,转不吉为吉祥的菩萨。

天下崇奉观音的善男信女,往往不远千里万里,特地到长白山拜白衣观音。

慈城罗珠堪布——菩萨的见、修、行、果

慈城罗珠堪布——菩萨的见、修、行、果

菩萨的见、修、行、果大乘菩萨的见解、修行、行为和结果,是菩萨道行人修行的方法和目标。

我们都自以为是大乘行人,如果对这些都一知半解,修行就无从下手。

社会上有很多人不愿意进这个门,这是因为福报不够、根基浅薄、机缘不成熟的缘故。

而我们虽然愿意进这个门,却对菩萨的见解、修行、行为不看、不学;或者仅仅将之作为研究课题,虽然学了一点理论上的东西,明白了一些道理,却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在行为上仍然是敷衍了事。

如果这样,则永远也无法体会到佛法的微妙之处。

所以,仅仅了解还不够,还要从现在起,循序渐进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实践。

身体力行很重要,能否做到不是最强调的,关键是去做。

走上这条道路以后,即使做得不是很圆满,在发心和行为上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改观。

下面,我将对这四个问题分别进行讲解:一、见解菩萨的见解包含显宗和密宗的见解。

密宗的见解今天不讲。

简单来讲,显宗菩萨见解的基础,就是深知所有的众生都曾经是自己的父母。

这个观点在经书中也有记载,它并不是一种善巧方便,实际上就是这样。

无始以来,众生在六道轮回的时空隧道中穿梭,历经了无数次的生死轮回,所有的众生都曾经无数次地互为父母,这是事实,不是修行的方法。

所以,所有的众生都曾作过我的父母。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这一点。

我们不能认为空性和大光明是菩萨特有的见解。

空性和大光明虽然是菩萨的观点,但却不是菩萨所特有的、不共的观点。

这在经书中讲过,阿底峡尊者也特别强调过。

大、小乘共同的法都讲空性,只是大乘的空性更深广而已。

声闻、缘觉得四向四果,都以证悟空性为前提。

从证悟空性方面来讲,大乘、小乘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有解脱道,就必须有空性,因为空性是通往解脱唯一的道路。

菩萨特有的、不共的见解,就是知母、念恩、报恩。

这个见解的根源,首先就是要毫无疑问地明白:所有的众生都曾经作过自己的父母;其次还要意识到,这些众生在作我们父母时,与现在的父母一样,宁可自己挨冻受饿、造作恶业,也要让我们吃饱穿暖,对我们恩深似海;具有这些见解后修出的结果,就是无条件、无自私心地报答众生、利益众生。

成佛路上果位的划分——关于佛教果位的知识浏览

成佛路上果位的划分——关于佛教果位的知识浏览

成佛路上果位的划分——关于佛教果位的知识浏览⼀、佛、菩萨、罗汉的说法是按照⼤⼩乘做的简单划分。

如按⼤乘圆教之义,则把成佛路上的果位分为五⼗⼆个阶位。

从低到⾼分别是: 1、⼗信:也叫“⼗信⼼”,即信⼼、念⼼、精进⼼、慧⼼、定⼼、不退⼼、回向⼼、护法⼼、戒⼼、愿⼼。

2、⼗住:也叫“⼗⼼住”,即发⼼住、治地⼼住、修⾏⼼住、⽣贵⼼住、⽅便⼼住、正⼼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住、灌顶⼼住。

3、⼗⾏:也叫“⼗⾏⼼”,即欢喜⼼⾏、饶益⼼⾏、⽆嗔恨⼼⾏、⽆尽⼼⾏、离痴乱⼼⾏、善现⼼⾏、⽆著⼼⾏、尊重⼼⾏、善法⼼⾏、真实⼼⾏。

4、⼗回向:也叫“⼗回向⼼”,即救护⼀切众⽣离相回向⼼、不坏回向⼼、等⼀切佛回向⼼、⾄⼀切处回向⼼、⽆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切众⽣回向⼼、如相回向⼼、⽆缚解脱回向⼼、法界⽆量回向⼼。

5、⼗地:也叫“⼗地⼼”,即四⽆量⼼、⼗善⼼、明光⼼、焰慧⼼、⼤胜⼼、现前⼼、⽆⽣⼼、不思议⼼、慧光⼼、受位⼼。

6、第五⼗⼀位;称为⼊法界⼼,即为等觉。

7、第五⼗⼆位:称为寂灭⼼,即为妙觉。

即是最⾼圆满的果位——佛。

⼆、补充说明: 1、⼀般说的阿罗汉是⼩乘四个果位中的最⾼果位,其初果须陀洹断惑的程度等同于圆教初信位菩萨,但是神通智慧与圆教初信位菩萨⽆法相⽐。

同理,⼆果斯陀含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三信位菩萨,三果阿那含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五信位菩萨,四果阿罗汉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七信位菩萨。

辟⽀佛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信位菩萨,权教菩萨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九信位菩萨。

圆教初住以前的⼗信位菩萨没有证得法⾝,也叫“假菩萨”,⼗信位圆满则明⼼见性,⼤彻⼤悟,进⼊圆教初住位,即是法⾝⼤⼠,才是“真菩萨”。

2、在佛教中,最低的果位是⼤乘初信位菩萨,即⼩乘初果,证得此果位,则已⼊圣流,不再是凡夫,虽然未出六道,但永不堕落三恶道,天上寿命终尽,降⽣⼈间,⼈间寿命终尽,上升天上,如此七次往返,即证得阿罗汉果位,出离轮回,永⽆分段⽣死。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诸菩萨闻此最胜微妙地其心尽清净一切皆欢喜皆从于座起踊住虚空中普散上妙华同时共称赞善哉金刚藏大智无畏者善说于此地菩萨所行法解脱月菩萨知众心清净乐闻第二地所有诸行相即请金刚藏大慧愿演说佛子皆乐闻所住第二地尔时金刚藏菩萨。

告解脱月菩萨言。

佛子。

菩萨摩诃萨。

已修初地。

欲入第二地。

当起十种深心。

何等为十。

所谓正直心。

柔软心。

堪能心。

调伏心。

寂静心。

纯善心。

不杂心。

无顾恋心。

广心。

大心。

菩萨以此十心。

得入第二离垢地。

佛子。

菩萨住离垢地。

性自远离一切杀生。

不畜刀杖。

不怀怨恨。

有惭有愧。

仁恕具足。

于一切众生。

有命之者。

常生利益慈念之心。

是菩萨。

尚不恶心恼诸众生。

何况于他。

起众生想。

故以重意。

而行杀害。

性不偷盗。

菩萨于自资财。

常知止足。

于他慈恕。

不欲侵损。

若物属他。

起他物想。

终不于此。

而生盗心。

乃至草叶。

不与不取。

何况其余。

资生之具。

性不邪婬。

菩萨于自妻知足。

不求他妻。

于他妻妾。

他所护女。

亲族媒定。

及为法所护。

尚不生于贪染之心。

何况从事。

况于非道。

性不妄语。

菩萨常作实语。

真语时语。

乃至梦中。

亦不忍作覆藏之语。

无心欲作。

何况故犯。

性不两舌。

菩萨于诸众生。

无离间心。

无恼害心。

不将此语。

为破彼故。

而向彼说。

不将彼语。

为破此故。

而向此说。

未破者不令破。

已破者不增长。

不喜离间。

不乐离间。

不作离间语。

不说离间语。

若实若不实。

性不恶口。

所谓毒害语。

麤犷语。

苦他语。

令他瞋恨语。

现前语。

不现前语。

鄙恶语。

庸贱语。

不可乐闻语。

闻者不悦语。

瞋忿语。

如火烧心语。

怨结语。

热恼语。

不可爱语。

不可乐语。

能坏自身他身语。

如是等语。

皆悉舍离。

常作润泽语。

柔软语。

悦意语。

可乐闻语。

闻者喜悦语。

善入人心语。

风雅典则语。

多人爱乐语。

多人悦乐语。

身心踊悦语。

性不绮语。

菩萨常乐思审语。

时语实语。

义语法语。

顺道理语。

巧调伏语。

随时筹量决定语。

是菩萨。

乃至戏笑尚恒思审。

何况故出散乱之言。

性不贪欲。

菩萨于他财物。

他所资用。

不生贪心。

不愿。

不求。

关于净土判释疑难的探究——以西方极乐世界为中心

关于净土判释疑难的探究——以西方极乐世界为中心
昧经》《大品般若经》 《大 般 涅 槃 经》 《大 方 等 陀
罗尼经》中阿閦佛的妙喜国;《法华经》《金光明
最胜王经》《大 智 度 论》 中 释 迦 牟 尼 佛 的 灵 山 净
土;《维摩诘经》《大般涅槃经》《大方等大积经》
中释迦牟尼佛的 娑 婆 世 界; 《华 严 经》 《梵 网 经》
《长阿含经》中毗卢 遮 那 佛 的 华 藏 世 界。 净 土 思
所摄,对应化身佛。
净影寺慧远将净土分为事净土、相净土与真
净土,其中事净土又分为 “凡夫求有之净业所得
净土”与 “凡夫求 出 世 之 净 业 所 感 得 净 土”, 分
别以兜率净土与 弥 陀 净 土 为 两 种 事 净 土 的 代 表,
慧远将弥陀 净 土 判 为 凡 夫 净 业 所 感 之 果。⑤ 智 顗
变,由因位所修的利他因缘成熟变化为净土和秽
土,以度 化 未 登 地 有 情。 遁 伦 《瑜 伽 论 记 》 卷
21 说:“化 净 土 谓 秽 土 中 暂 化 净 相, 如 《维 摩
经》中足指按地显净土相。有说反 (按:久)化
净土有别处所,如 极 乐 国 九 品 往 生。”④ 按 照 唯 识
家的划分,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属于变化土
践 有 所 区 别。 自 昙 鸾 始, 净 土 宗 “别 业 ” 之
便是按照 “三乘共十地”的标准,往生净土的最
“别”便聚焦在 “仗 佛 愿 力” 的 要 旨 上, 这 也 是
凡夫。所以,《瑜 伽 论 记》 才 会 将 《佛 说 无 量 寿
为易行道与难行道的争论。昙鸾同时也强调,行
低标准也应该是亲证无生的圣者,其中并不包括
持”须自身努 力 修 行。 智 顗 《净 土 十 疑 论 》 似

佛教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什么?

佛教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什么?

佛教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什么?佛陀,这是古代印度梵文的音译。

佛陀,含有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而无所不知无时不觉的意思,所以,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偏知觉。

佛陀,简译为佛是在我们这个世界,距今约二千五百八十九年(西元前六二三年),生于印度迦□罗卫城的释迦太子,成道之后,称为释迦牟尼。

释迦是族姓,意为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对于圣者通用的尊称,意为寂默。

这就是佛教的教主。

但是,从释迦牟尼的言教中,使我们明白,在现有历史的记载中,虽然只有释迦一人是佛,可是过去久远以前,这个世界曾经有佛出生,未来的久远以后,这个世界仍将有佛出生,现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多佛的存在。

所以,佛教不以佛陀是独一无二的,佛教承认过去、现在、未来,有著无量无数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众生(动物)不论信佛与否,将来都有其成为佛陀的可能,因为佛教相信:佛陀是以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

在境界上,凡圣虽有不同,在本质上,佛性一律平等,所以,佛教不将佛陀当唯一的甚来崇拜,也不承认另一个宇宙的创造神的存在。

所以,佛教徒是无神论者。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

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

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那也就是动物。

萨□是觉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情一切众生的痛苦,进而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

所以,通俗都将乐善好施及扶困济恶的人,称为「菩萨心肠」。

菩萨的本义,和民间的观念不大相同,菩萨是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

所以,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绝对不能称为菩萨。

菩萨是众生成佛的必经身份,众生要成佛,必须先发大愿心,最主要的有四条,称为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们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可见,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菩萨,并不容易。

不过,从最初的发心发愿,直到成佛为止,都可称为菩萨,所以有凡夫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

佛、菩萨、罗汉的等级以及关系

佛、菩萨、罗汉的等级以及关系

作者弥勒内院看门人这个问题要先说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因为在两者中,对待这个问题是有区别的。

一、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乘,是承载或道路的意思,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佛教教义的解释和理解有分歧。

小乘,保持原来的教义,以释迦牟尼为教主,以《阿含经》为主要经典;大乘,则对原来的教义有所修改和发展,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的佛,并已《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为主要经典,小乘派认为自己是正统,大乘派则认为自己有创新。

二、(1)佛的含义佛,佛陀的简称,意思是觉,觉者,和知者。

佛教认为,觉有三种涵义:自觉,觉他(使众生顿悟),和觉行圆满。

其中,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就是达到这种最高境界的觉者。

另外,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专用做对释迦牟尼的尊称;而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2)佛分类A.释迦牟尼三身佛:法身佛,居中;报身佛,居左;应身佛,居右。

B.三世佛:佛教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有横三世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居左,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居中,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居右)。

竖三世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过去佛燃灯佛,未来佛弥勒佛)之分。

注:1.佛释迦牟尼佛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此三者合称“释家三尊”2.药师佛左胁侍日光菩萨,右胁侍月光菩萨,此三者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3.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三、菩萨是只达到自觉和觉他两个境界,尚未达到觉行圆满需到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寺院中常供奉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

四、罗汉全称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

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

佛教中按觉悟程度的最高级别称为“佛”。

山西早期古建筑:宋塑瑰宝长子法兴寺

山西早期古建筑:宋塑瑰宝长子法兴寺

山西早期古建筑:宋塑瑰宝长子法兴寺法兴寺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兴寺原位于山西长治市长子县城东南17公里的慈林山上,风景优美,自古为当地名胜,可惜,在上个世纪因为采煤塌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搬迁至原址西侧对面的翠云山,即现在的位置——长子县慈林镇崔庄村北山坡上。

搬迁工程从1984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96年完全完工,历时12年。

法兴寺位置示意图关于法兴寺的历史沿革,早在1995年,山西省长治市博物馆的田素兰老师就曾做过详细合理的考证,发表于1995年8月15日的《北方文物》期刊之上,我认为该考证合理且有据,在此,我还是主要采用田素兰老师的观点,将法兴寺历史沿革记录如下:法兴寺,据寺内所存北宋宋神宗年间龙图阁学士王益柔所撰宋碑《法兴寺新修佛殿记》记载,该寺创建于北魏同期的后凉神鼎年间(401-403),按理当时法兴寺所在的长治一带属后燕,但记载用了后凉的年号“神鼎”,还称之为北魏神鼎,百思不得其解,而学界有人推测可能记录的人为后凉人,所以用了后凉的年号。

法兴寺最初的寺名,按照现存俗称“响碑”的署名“僧洪满”撰写的唐碑《郑惠王石记(石字下疑阙塔字)》碑文推测,原名可能为“智乘寺”,常见的所谓慈林寺的说法,不见记载。

唐代时,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任潞州刺史,郑惠王任潞州刺史的时间颇值得研究,因为它与法兴寺舍利塔的建造有关系,按照《新唐书》与《潞安府志》的记载,郑惠王于贞观十年(636)任潞州刺史,永徽四年(653),潞州刺史已变更为唐高祖的另外一位儿子徐王李元礼。

那么,郑惠王元懿担任潞州刺史的时间应当在贞观十年(636年)至永徽四年(653年)之间,按照唐碑记载,舍利塔建造于郑惠王元懿担任潞州刺史之时,那么舍利塔当建造于此时,此时,法兴寺寺名还是“智乘寺”。

到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改名为“广德寺”。

唐代时,因为郑惠王李元懿任潞州刺史时对法兴寺的重视,法兴寺鼎盛一时,五代时逐渐倾颓,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建隆(960-963)初年法兴寺进行了重建,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建造了三门(即山门),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改名为“法兴寺”,元丰四年(1081)圆觉殿重建工程竣工,同年正月五日王益柔撰写碑文《法兴寺新修佛殿记》勒石铭记,北宋政和元年(1111),圆觉殿内造像完工,后各代均有修缮,但基本保留了宋代时的样子。

根本智与差别智

根本智与差别智

南老师开示:根本智与差别智时间:2013-12-14 07:30:34 来源:作者:南怀瑾南怀瑾老师开示:佛学对于得道,名为“根本智”,明心见性所获得“赤子之心”就是根本智。

但得道以后,并不就是一通百通,也就是说,不是只要打坐一悟了道,什么都会知道——电机工程也懂了,或者制造原子弹也懂了,一切就像制造咸鸭蛋一样制造出来。

事实并非如此。

这些人世间的各门各类知道,名为“差别智”。

不过得到了根本智,学起差别智来会更快学会,可以说能到达一闻千悟。

对同一件事,普通人要听一百句话才能懂的,而有了根本智的人,只要听一句话就全懂了。

如果说连一句话也不听就懂,是不可能的。

但在宗教界,往往产生这种错误的观念,尤其学佛学道的年轻人常会有这种幻想,以为打坐悟了道,宇宙间的任何事都会知道,其实一切仍然是要学的。

孟子后来讲的“博学而详说之”,就是指差别智而言。

(以上录自:东方,《孟子与离娄》P274页)“变相观空唯后得”,你要修道,一个人修道,得了道、悟了道、证得菩提、开悟了,前五识能够“变相”,起变化的作用、起大变化的作用。

简单地、勉强说,拿我们中国儒家的文化,气质变化了,前五识的作用与普通人不同了。

譬如说,真得了道、禅定功夫到了,到达了真正定力够了以后,近视眼的不近视了、好了;老花眼不老花了。

一切都变了,譬如前五根返老还童了。

这是他的前五根的变相。

乃至前面前五根变成三神通了:天眼通、天耳通、身体有神足通。

比方,到这个时候,需要怎么样呢?修到身能够空,空掉了,身根空了,眼、耳、鼻、舌,五根都能够观空,都证得了空性。

由空以后,性空以后缘起,再修妙有。

这样才能够证到这个报身,色身、身体与五官转变成佛身、报身的佛身,要得到“后得智”的人才办得到。

得“根本智”还做不到。

悟道明心见性是得“根本智”。

到十地菩萨、八地菩萨以后的程度,得“后得智”,才能够做到《楞严经》上佛所说的:“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这是要实证的,不是空洞讲理论,(那是)不行的啊!“变相观空”唯有后得智的人,得了“后得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地中由相续无差别义」。

我们说过,烦恼是一层一层的,去掉了外层,内层自然就显现。

当我们把俱生的烦恼障都消灭以后,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事呢?就是有「下乘般涅槃障」,这个「五地」要对治下乘般涅槃障,这「下乘」就是二乘。

四地的菩萨调伏心中的躁动以后,他心中当然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寂静,也就是说,在五地之前的菩萨,他对于二乘涅槃的寂静,有时候是有所好乐、有所羡慕的。

菩萨戒就说:菩萨不能生起一念的二乘之心,否则就犯戒。

当然,佛陀会制戒,就表示众生的确有这种心态。

所以在五地之前,虽然我们立定了目标──成就万德的佛果;但是在过程当中,妄想是难免的,偶尔都会打打妄想,好乐小乘的涅槃,想说:那么辛苦干什么?到小乘的地方休息该有多好!菩萨的辛苦,有时候自己会产生质疑。

到「五地」的时候,他对下乘般涅槃的这种好乐,完全被消灭了,证得了「相续无差别义」,这个「相续」指的是生命的存在。

当然生命的存在是跟涅槃相对立的,「五地」所证得的真如叫作生死即涅槃的真如。

我们解释一下。

法执有六相的执取:生、灭、垢、净、增、减。

第一个所要面对的就是「生灭」的问题。

「生」指的是生命的存在,这当中也代表了无量的烦恼罪业跟躁动,所有的躁动相、所有的苦恼相,就是因为有生命;涅槃代表的是寂静安乐。

身为一位凡位的菩萨,我们好乐寂静、厌恶生死,这个是可以理解,而且是正确的抉择。

但是当你到五地菩萨的时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应该知道:所谓的生死,是因为你一念的迷而有生死;所谓的涅槃,是一念的悟而有涅槃:生死、涅槃是一念心所变现的一体二面的东西。

我们刚开始对生死、涅槃的理解,是心外求法的,生死就决定是苦恼相,涅槃就决定是安乐相,这种对立的思考,会障碍我们到三界来广度众生、积集更殊胜的功德。

所以「五地」的菩萨,在法上的抉择,已经通达了不二法门──生死即涅槃,他真实觉悟不生不灭。

所以,他不再需要进入偏空涅槃,他认为在生死就是在涅槃,你只要善用其心。

所以这「五地」的真如,就不可思议了,他在法上的操作,更加的圆融无碍,当然他所带动的功德,就更加的殊胜圆满。

所以一个人对真理的了解往前踏出一步,他整个生命会产生很大变化。

「第六地中由无杂染清净义」,这个地方(六地)他所觉悟的真理、他所破的障(前面第五地是对治下乘般涅槃障)是对治「粗相现行障」。

这个「粗相」指的是杂染相跟清净相:就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观察十二因缘,无明而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因为有烦恼的活动,就会产生罪业的造作,就会招感生老病死的痛苦果报,这叫杂染相;因为我们修行我空观、法空观,消灭心中的无明,所以整个生死都结束,这叫「清净」相。

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是以清净相对治杂染相,所以我们过去的思考,染净是汉贼不两立的;但到「六地」的时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要知道所谓的杂染相、清净相是一念心的变现,所以他证得了不垢不净的真如。

前面是证得不生不灭,这个地方是不垢不净。

因为不垢不净的关系,菩萨能够用更圆融的善巧,示现杀盗淫妄的病行,来广度一切众生,这个是他以前不敢尝试的。

到六地的时候,他的菩萨道就更加的广泛,他的量就更圆满。

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的道理提升,他真实了解到杂染、清净是不二的,完全是一念心所变现的。

「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

「第七地」所破的障叫「细相现行障」,其实这个相也是杂染相、清净相,只是它比较微细了。

这个「第七地」的不垢不净,跟第六地的不垢不净有什么差别呢?是粗、细的差别的。

第六地的不垢不净,是偏重在杂染的生死跟清净的还灭这一部分来作一种对立;这个地方,第七地是比较微细的法,就是佛法跟世间法的对立。

我们总是觉得:这是佛法,这是世间法;佛法是尊贵的,世间法是卑劣的。

但是到第「七地」的时候,他真实地了解:菩萨能够通达一切法都是佛法。

这个第「七地」,「法无差别义」,他能够有这个不垢不净的真如,来资持他的道理。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

前面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个讲「不增不减」。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

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我们是安住在增相来对治减相:我不断地修行,我的功德会增加;我如果懈怠,我的功德就会减少。

所以我们好乐增加、厌恶减少,刚开始是以这样来激励自己的。

但是到「八地」菩萨的时候,他知道:所谓的增减,其实是一念心的变现。

所以八地菩萨已经破除「无相中作加行障」,他可以在空性当中,任运地加行,不必一定要止观的入出才能够产生增减。

也是说「八地」菩萨的不增减真如,使令他空观能够任运地现前,所谓的动静一如。

你说我们凡夫菩萨偶尔要闭关修行几年,才会增加功德,你要是整天外面散乱,你的戒定慧就会有所退失。

但八地菩萨是无功用行,他闭关、不闭关,对他是没有差别的,他的功德是任运增加的。

为什么呢?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真如」。

由于「不增不减真如」的摄受,他会产生二种的依止,二种附带的功德:第一个「相自在」,第二个「土自在」。

这个「相自在」,就是「八地」菩萨「不增不减真如」的摄受,他能够随心所欲地变现任何的相状来受用,这个叫作「定自在所生色」。

在「八地」之前的禅定所变现的相状,是不能真实受用的,八地之前的神通道力变现的东西,外表看,你说把石头变现成一个苹果,外表是一个苹果,其实还是一个石头。

但是「八地」菩萨的三昧力所变现的,是可以真实受用,他真地是把石头的本质变成了苹果,他有这个相自在。

第二个「土自在」,这个更广大了,他能够依止他的愿力,变现任何的国土来摄受众生,他能够庄严他的国土。

这个就是「八地」菩萨附带的功德──「相自在、土自在」,这种功德是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

「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义」。

这个五、六、七、八,把菩萨的法执──生灭的执取、垢净的执取、增减的执取,已经都把它铲平了,所以他在生灭、垢净的增减当中,他运用得更加「自在」。

当他这样「自在」以后,他还有什么努力的空间呢?「智自在依止义」。

这个「智自在依止义」,它所对治的是「利他中不欲行障」。

这个八地菩萨,在《华严经》上说:有时候有沉空滞寂的障碍。

因为他空观的智慧太强烈了,无相的空观太强烈,所以他有时候就安住在不动。

不过这个地方不动跟涅槃不同,他不是刻意要入涅槃,而是暂时的休息。

所以这个时候八地菩萨,《华严经》上说:经常要有十方菩萨的现前劝导、加持,来启发这个菩萨:你还记得吗?你以前因地时,发愿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

这个时候菩萨忆念本愿,又从沉空滞寂当中,就再醒过来。

到第「九地」就不同了,他已经成就「利他中不欲行障」,他能够任运地不会懈怠,勇猛精进地度化众生,这个时候他所证的真如叫「智自在」,就成就了四种无碍的辩才──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乐说无碍。

所以他通过前面法执的消灭,他的智能也不断地增长。

「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

」「第十地」所对治的障碍是什么呢?「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

当然菩萨约自受用来说是自在,但是菩萨的自利,只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还有利他的目标。

菩萨在利他当中,身口意在十地之前还是有所不自在;所以到了「十地」菩萨,他身口意完全得大自在,他能够应以何身得度,他就能够任运地显现何身为其说法,令其解脱,真实达到恒顺众生、普门示现的大威德力,这个就是十地的「业自在」。

这种「业自在」有二种附属的功德:第一个「陀罗尼」,第二个「三摩地」。

这个「陀罗尼」就是智慧,他有无量无边的「陀罗尼」,有无量无边的抉择、智慧,也就是他能够摄持一切的法义。

第二个他在摄持法义的时候,内心是跟禅定、寂静相应的,不是躁动的,这二个是附属的功德,那主要的真理就是「业自在」,身口意度化众生的大自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