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社工复习资料剖析

合集下载

矫正社会工作重点

矫正社会工作重点

矫正社会工作重点1.你认为做矫治社会工作应具备什么技能?(1)个案技巧引导性技巧:引领性技巧是指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技巧。

运用引领性技巧的目的是促进案主在相关主题上做出较为具体、深入、有组织性的表达和探讨增进工作者对案主的认识和了解。

引领性技巧主要有澄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工作者解说自己所表达的不甚清楚的信息)、对焦(它是指将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谈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个话题收窄,找出重心。

(这在个案中常见的问题:案主或是故意、或者无意)、摘要(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简要重点的摘述)。

影响性技巧:影响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

影响性技巧主要有提供信息(工作者向案主提供)、自我披露(选择性地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从而使案主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作为处理自己问题的参考)、建议(工作者首先需要考虑清楚意见或方法的可行性、背后的理念及理论的正确性)、忠告(指出案主行为的危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针对较严重的事)和对质(行为、经验、情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疑义的技术)(2)自信心的训练(3)即时技巧。

直接、开放地讨论在面谈时正在发生的事情。

(4)表达技术。

.表达包括内容表达(社工的意见)、情感表达、内容反映(案主的观点,叙述)。

2.社会矫正、社区矫正与矫正社会工作的区别?3.矫正社会工作的界定?4.对老年认知健忘怎么看——记《被遗忘的时光》5.优势视角的主要观点?6.标签理论(全)?在实践中应用的优缺点?7.标签理论对越轨行为的重新解释?8.矫正社工的基本价值理念?接纳可塑性个别化9.对个案进行评价,你在资料中发现哪些东西存在?标签10.叙事疗法?11.行为治疗常用方法:放松训练12.家庭情感的案例分析?1.案主一:老蔡男48岁案主二:小蔡男23岁两人为父子关系2.案情:两人有一共同房子,30平方米,分歧:两人都希望“独占”房子。

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1、矫正:国家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是犯罪或者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和心理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其中的正常成员的过程。

2、矫正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者具有罪犯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社会矫正、信息咨询、就业哦诶寻、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福利服务。

3、社会工作的最基本理念就是相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而这种价值和尊严带给每个人不可剥夺的社会权利。

4、个案社会工作是针对个人以及家庭开展的专业方法,是专业社会工作者使用的工作取向、价值观体系和实务的类型,它将心理社会行为和系统概念转化为技巧,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帮助个人和家庭解决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社会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

5、社区矫正工作者是指依托执法权或专业知识,在社区内针对矫正对象开展管理和矫正工作的人员6人的本质马克思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规定。

一是从生产好生活实践出发规定人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人和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也是产生和决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根据。

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能够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动物的活动是按照其本能进行的,而人的实践活动则不同,人不仅把自然界作为自己活动的对象,按照人的本能开展对自然界的时间活动,而且还能把人自身作为自己活动的对象,按照人的尺度开展对人和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能动的改造自然,而且能够能动的改造人自身。

二是从人的社会关系的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规定。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对于动物来说,没有“关系”存在。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矫正社会工作复习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解析(圣才出品)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矫正社会工作复习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解析(圣才出品)

第八章矫正社会工作8.1复习笔记一、矫正社会工作概述1.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1)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①矫正的原意及司法含义a.矫正的原意矫正,又称矫治,原是医学上的专门用语,意指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使身体部位的形状或机能方面发生畸变的患者得到康复,以重新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过程。

b.矫正的司法含义将“矫正”概念引入社会领域,成为司法方面的专门用语,意指国家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严重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其中的正常成员。

②矫正社会工作的定义矫正社会工作是指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严重违法人员(如吸毒者),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刑释或强制戒毒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务,使其消除违法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2)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①针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功能与作用a.监管功能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矫正社会工作者(如美国的缓刑官、我国香港地区的感化主任等)被法律授予依法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的职责。

其目的:第一,通过限制一定程度自由的办法(如定期汇报、不可随意离开居住地等规定)对犯罪行为作一定补偿;第二,通过监管预防其再犯罪。

b.矫正功能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生理、心理、思想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其中的正常成员。

c.服务功能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特殊社会困难群体——罪犯或违法者。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心理辅导、就学就业指导、家庭关系调适等,服务手段包括直接的专业服务、转介性的间接服务等。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第一章矫正社会工作概述❑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矫正对象的特点和需要,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解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掌握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和功能,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和功能,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难点是矫正对象的特点和需要,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主要工作方法。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功能1、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又称感化工作,是指社会工作介入矫正体系及其过程中,运用专业的价值理念和方法对矫正对象实施矫正的理论和方法。

2、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对罪犯:监管、矫正、服务功能对社会:一是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二是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二、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1、工作对象的特殊性2、服务性质的福利性3、矫正作用的补充性4、矫正过程的专业性三、矫正社会工作的内容1.司法判决前的服务---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友2.监禁场所中的服务---在监服刑人员3.社区矫正中的服务---缓刑、假释和监外执行人员(最主要的服务)包括:4.刑满释放后的服务---更生保护四、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1、接纳---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2、可塑性---相信每个人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改变的3、个别化---任何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五、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个案工作方法(最常用的方法)1.以主动的姿态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2.制订矫正工作计划要有重点分步骤3.发掘矫正对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4.处理好保密与维护社会安全的关系第二章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社区矫正制度及实践;理解社区矫正的性质及理论基础;掌握社区矫正的概念、社区矫正的刑罚措施及适用对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区矫正的概念、社区矫正的性质、社区矫正的刑罚措施及适用对象;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

一、社区矫正的定义与性质1、社区矫正的定义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所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笔记(八)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笔记(八)

第八章矫正社会工作考点1: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1、矫正对象面临的问题(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情。

(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

(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2、服务对象的需要(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在本考点中,考生不仅要记忆矫正对象面临的三个问题和他们的三种需要,更重要的是要能根据案例分析出案主面临的是哪一个或哪几个问题,具有哪一种或哪几种需求,以便拟订服务计划。

比如,案主服刑15年后释放出狱,此时案主年届50,父母已去世,妻子带着孩子改嫁并中断联系,亲朋都与其划清了界限,案主四下寻找工作都因其年龄太大、“有前科”、缺乏工作技能而失败。

在此案例中,案主面临的问题有不被民众同情,缺乏物质、社会保障等资源,在生活、就业、住房、社会交往等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

而其服务需求则包含了获得心理辅导、行为纠正及就业培训等再社会化服务;参与就业;获得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或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住房条件等。

具体到服务方案的设计,包括为案主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重新适应社会生活,帮助案主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考点2: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矫正社会工作既有社会工作的共性,如注重专业知识、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等;又有其个性特征,即:福利性、特殊性、系统性、专业性。

这4个特性分别从工作的性质(福利性)、工作的服务对象(特殊的社会困难群体——违法或犯罪者)、工作所依托的体系(整个司法矫正体系,包括审判、监禁、社区矫正以及刑释等各个环节)、对服务提供方的要求(社会矫正工作者作为整个团队中的专业人员,要根据所面对的服务对象和具体情况熟练运用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等方式实施专业服务)这4个方面进行归纳。

对本考点的考核强调在对4个特点进行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要意识到矫正对象是社会的困难群体,需要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的价值理念,采用个案辅导、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专业方法,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包括审判、监禁、社区矫正以及刑满释放等各个环节的帮助。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之矫正社会工作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之矫正社会工作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之矫正社会工作第八章矫正社会工作一,矫正对象的需要: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二,矫正对象的问题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情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三,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一)福利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二)特殊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罪犯或违法者提供的福利服务(三)系统性:矫正社会工作是贯穿司法矫正全过程的社会福利服务(四)专业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四,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1.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写出一份有关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做审判参考.2.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1)为因事件发生而陷入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的家人寻找社会资源以维持生计.如帮助申请社会救助,帮助寻找暂时性工作等.(2)为因事件发生而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排生活照料.如寻找替代家庭或者收养机构;与学校老师联系以关注学业等.(3)为因事件发生而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成员提供辅导服务.(二)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四)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1.提供住宿场所;2.提供就业,就学辅导;3.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4.提供物质援助五,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司法判决前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撰写(1)在罪犯承认犯罪事实的基础上为法庭判决提供参考建议(2)报告包括三部分:犯罪事实的记录,前科,生活史2,服刑罪犯的个案辅导3,帮助在监服刑罪犯建立与社会的联系4,科学执行社会服务计划(服务方案设计)。

矫正社会工作资料讲解

矫正社会工作资料讲解

矫正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的方法包括(ABCD )。

A.社会工作行政B.个案工作C.小组工作D.社区工作E.心理辅导15岁的小亮,因抢劫罪被判缓刑2年。

矫正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亮6岁时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

由于其父拒绝承担抚养责任,导致家庭经济拮据。

小亮上中学后染上网瘾,母亲为此经常打骂他,母子关系紧张,一次与母亲爆发激烈冲突后,离家出走泡在网吧,后因无钱上网实施抢劫犯罪。

针对小亮及其母亲的上述情况,适合为他们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有(ACDE)。

A.生活保障服务B.法律授权服务C.就业培训服务D.改善亲子关系服务E.认知及行为矫正服务现代矫正社会工作起源于(A )。

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矫正社会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司法体系中的(B)。

A.社会服务B.社会福利服务C.监督管理D.社区矫正在司法判决前,矫正社会工作者介入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

A.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撰写B.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C.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D.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下面的服务内容中,属于社区工作方法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的是(ABD)。

A.社区工作者对A社区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B.社区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C.社区根据社区政策向矫正对象提供相应服务D.社区挖掘社会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E.社区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在矫正社会工作中,(A)是最普遍运用的服务模式。

A.个案辅导B.团体辅导C.外展服务D.社会工作者行政矫正社会工作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称感化工作,它是矫正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重要领域。

下列对于矫正社会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BCDE)。

A.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只在刑事司法过程的开端进行B.矫正社会工作者是刑罚执行团队中的一员C.矫正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D.从本质上讲它是在司法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E.服务对象是特殊社会困难群体矫正社会工作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可以达到的目的包括(ABD)。

《社区矫正》考试复习资料

《社区矫正》考试复习资料

社区矫正考试复习资料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缓刑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没有再犯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如果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

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的刑期以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对所在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将其附条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管制是指对犯罪人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

分类管理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犯罪人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犯罪类型,以及现实表现,采取分类,分级管理的方法。

分类管理分为严管、普管、宽管。

公益劳动是指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的活动。

社会志愿者是指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本人自愿申请并获得批准,在业余时间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公民。

实行社区矫正的意义:1、社区矫正符合刑法人道化发展趋势,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

2、社区矫正有利于克服监禁刑的弊端,避免服刑人员“监狱化”。

3、社区矫正有利于改善监管环境,提高教育改造效果。

4、社区矫正有利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降低行刑成本。

5、社区矫正符合刑罚政策的要求。

6、社区矫正有利于与国际司法领域通行做法接轨。

社区矫正现状和需要改的措施:现状:1、法律法规立法严重滞后;2、执行主体与管理主体脱离,不能统一;3、类型少,内容单一,流于形式;4、执行体系不够完善;5、对社区矫正的定性不准确。

措施:1、尽快立法;2、建立健全执行体系;3、建立健全分类机制;4、规定具体使用社区矫正的判断依据;5、规定相应社区矫正的救济程序。

2019年初级社工《工作实务》知识点辅导: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019年初级社工《工作实务》知识点辅导: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019年初级社工《工作实务》知识点辅导: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直接方法
(1)个案工作方法: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要着眼于服务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要妥善处理为案主保密的原则与维护社会安全的关系。

(2)小组工作方法。

①要针对服务对象带有共同性的问题和困惑设计小组活动的主题。

②要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出发选择小组工作实施模式。

③小组活动的时间安排宜与矫正工作的制度要求相结合。

④要善于从矫正对象中发现和培育小组工作的领导。

2.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间接方法
(1)社区工作方法:综合治理,改善生活环境;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

(2)社会工作行政:把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变成服务活动;加强社区矫正服务机构内部管理。

(3)社会工作研究:社区矫正相关问题逐个研究解决。

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考点:矫正社会工作

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考点:矫正社会工作

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考点:矫正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
复习引导
矫正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服务领域。

不管从价值理念、功能使
命还是服务方法上,都具有社会工作的共性。

但由于矫正社会工作服务
对象的独特性。

因此服务对象所面临的困难及需求也有其特殊性。

这决
定了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法都有异于其他领域社会工作服
务的特点。

本章有4 个考点,从数量上来说并不多,但是需要掌握的概念和内容却不少,并且大多数考点都需要考生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能够
灵活应用。

本章往年出题情况:2008 年1 题;2009 年1 题;2010 年1 题;2011 年2 题;2012 年1 题;2014 年1 题。

考点一: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在本考点中,新版教材增加了正常家庭生活需要这一内容。

考生不仅要记忆矫正对象四种需要和他们面临的三个问题,更重要的
是要能根据案例分析出案主面临的是哪一个或哪几个问题,具有哪一种
或哪几种需求,以便拟订服务计划。

1.服务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具体包括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或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住房条件:维持身体健康的
卫生医疗待遇等等。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要通过帮助其接受较好的教育来实现其有效就业,同时帮助其实现自新、自强、自立的目标。

(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鼓励和协助服务对象构建和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这既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对于正常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是为了创。

社区矫正知识复习资料

社区矫正知识复习资料

社区矫正知识复习资料一、社区矫正的概念我国的“社区矫正”,是与监禁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于非监禁刑和行刑制度的有关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种罪犯:1、被判处管制的罪犯;2、被宣告缓刑的罪犯;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被裁定假释的罪犯;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罪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当然,以上罪犯只有在判决时被判处非监禁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在行刑过程中被执行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行刑制度,纳入社区矫正适用范围,才能对其实行社区矫正。

三、社区矫正的特征(一)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活动刑罚执行是社区矫正的本质属性。

所谓刑罚执行是指刑罚执行机关根据审判机关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或者裁定,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将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刑罚执行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刑罚执行就是指刑罚执行机关根据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依照法律法定的程序,将确定的各种刑罚及其相关内容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它既包括对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执行,又包括对附加刑(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执行;既包括实刑的执行,也包括缓刑的执行,既包括本体内容的执行,也包括与刑罚有关的制度的执行,如监外执行、假释等。

执行主体的特定性、执行依据的法定性和执行方式的强制性是刑罚执行活动的三个固有属性。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学习资料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学习资料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学习资料社区矫正复习资料5.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答: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5种罪犯:(1)被判处管制的。

管制是指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人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时间的人身自由,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并依靠社区群众监督与矫正的刑罚方法。

管制刑是我国独创的刑罚种类,是限制自由的刑罚方法。

(2)被宣告缓刑的。

我国的缓刑制度是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确定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考验期内,如果没有再犯新罪,没有发现发生其他依法应当取消缓刑宣告的特定事由,考验期满后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项制度。

(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

监外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监狱监外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监狱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对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因出现了不适宜在监禁机构执行的法定的特殊情况,依法予以变更执行场所和方法,并将监外执行的期间算入刑期以内的一项行刑制度。

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①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②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③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被裁定假释的。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刑罚执行一定时间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刑罚执行制度。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人民法院适用的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附加刑,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应当把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作为重点对象,适用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知识复习资料

社区矫正知识复习资料

社区矫正知识复习资料社区矫正知识复习资料一、社区矫正的概念我国的“社区矫正”,是与监禁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于非监禁刑和行刑制度的有关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种罪犯:1、被判处管制的罪犯;2、被宣告缓刑的罪犯;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被裁定假释的罪犯;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罪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当然,以上罪犯只有在判决时被判处非监禁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在行刑过程中被执行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行刑制度,纳入社区矫正适用范围,才能对其实行社区矫正。

三、社区矫正的特征(一)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活动刑罚执行是社区矫正的本质属性。

所谓刑罚执行是指刑罚执行机关根据审判机关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或者裁定,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将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刑罚执行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刑罚执行就是指刑罚执行机关根据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依照法律法定的程序,将确定的各种刑罚及其相关内容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它既包括对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执行,又包括对附加刑(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执行;既包括实刑的执行,也包括缓刑的执行,既包括本体内容的执行,也包括与刑罚有关的制度的执行,如监外执行、假释等。

社区矫正管理实务复习资料

社区矫正管理实务复习资料

社区矫正管理实务复习资料社区矫正管理实务复习资料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旨在对犯罪分子进行社会化再教育,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社区矫正管理实务是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下面将从社区矫正的意义、管理模式、工作流程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整理。

一、社区矫正的意义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促进社会稳定:通过社区矫正,可以将犯罪分子重新引入社会,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避免再次犯罪,从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2. 保护公众安全:社区矫正可以对犯罪分子进行严密监管,确保他们不再危害社会和公众安全。

3. 降低刑罚成本:相比于监狱刑罚,社区矫正的成本更低,可以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刑罚执行效率。

4. 强化法律意识:社区矫正可以通过法律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增强犯罪分子的法律意识,使其认识到犯罪的严重后果。

二、社区矫正的管理模式社区矫正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监管模式和帮教模式。

1. 监管模式:监管模式是社区矫正的基本管理方式,通过监管人员对犯罪分子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遵守矫正规定和社区安全。

2. 帮教模式:帮教模式是社区矫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疏导、职业培训、法律教育等方式,帮助犯罪分子改正错误,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社区矫正的工作流程社区矫正的工作流程包括矫正计划制定、矫正措施执行和矫正效果评估三个环节。

1. 矫正计划制定:根据犯罪分子的个体情况和犯罪行为特点,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制定个性化的矫正计划,明确矫正目标和措施。

2. 矫正措施执行:根据矫正计划,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对犯罪分子进行监管和帮教,确保其按时完成各项矫正任务,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

3. 矫正效果评估:矫正结束后,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对犯罪分子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达到预期的矫正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四、社区矫正面临的挑战社区矫正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员不足: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的支持,但目前社区矫正机构的人员配置普遍不足,导致工作负荷过重。

陶毛毛矫正社会工作

陶毛毛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陶毛毛整理二〇一六年一月目录矫正社会工作 (1)第一章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1)第二章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来源 (2)第三章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 (2)第四章矫正社会工作模式 (4)第一节心理社会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4)第二节任务中心模式和现实治疗法 (5)第三节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网络干预模式 (8)第五章建立矫正关系 (10)矫正社会工作过程 (10)第一节建立专业关系 (10)第二节矫正资料收集与分析 (11)第三节矫正对象问题研究与诊断 (12)第四节计划与介入 (13)第五节矫正评估与跟进 (13)附件:浅谈从“矫枉过正”到“刚柔并济” (15)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整理者: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陶毛毛第一章矫正社会工作概述一、如何理解社区矫正与矫正社会工作的关系二、如何理解社区矫正的内涵我国的“社区矫正”,是与监禁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三、如何理解实施社区矫正的意义(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意义1、社区矫正有利于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2、社区矫正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3、社区矫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1.(12)矫正功能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是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人员得3)服务功能矫正社会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在司法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其服务贯穿整个刑事司法过程。

包括生活照料、经济支持、心理辅导等2、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1)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的家庭和社区环境;(2)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四、我国社区矫正发展历程现状(历史、措施、困境)困境:(1)对社区矫正制度的认同不够,过于重视刑罚的执行。

(2)法律规定的社区矫正种类过于少,社区矫正立法不完善。

社区矫治 复习资料

社区矫治 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矫治》复习资料 2012.11一、题型、题量、分值:1、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判断改错题(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

每小题3分,共15分)3、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4、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5、案例分析题(共12分)二、考核形式:闭卷三、考试时间:90分钟复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观察法的主要类型有哪些?(BCD )A.有限性观察与无限性观察B.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观察C.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D.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2、专业助人关系的特点有哪些?(ABD)A.目标性B.以服务对象为本C.平等性D.控制性3、社区矫正评估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ABCD)A.社区矫正评估的准备期B.设计社区矫正评估方案C.实施评估方案C.评估分析及总结4、下列各项哪些是社会工作者担任的角色?(ABCD)A.经纪人B.控制者C.倡导者D.管理者5、下列各项哪些属于社区矫正的主要阶段?(ABCD)A.社区矫正计划B.社区矫正介入C.社区矫正评估与跟进D.矫正对象问题研究与诊断6、下列哪种方法是最常用的资料分析方法?(B)A.因果分析法B.比较分析法C.结构-功能分析法D.归纳分析法7、选择社区矫正目的和目标的原则有哪些?(ABCD)A.目标须与矫正对象所需求的结果相关B.目标应有明确的且可测量的定义C.目标必须是可行的D.目标必须与矫正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巧相称8、社区矫正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ABCD)A.工作者本身的素质B.社会认可C.工作制度环境D.对象接纳程度9、专业关系的建立阶段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是什么?(ABCD)A.了解矫正对象的来源和性质B.促使矫正对象进入对象角色C.初步评估矫正对象的问题、需要和任务D.与矫正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建立关系10、整体上来看,备忘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AB)A.分析性内容B.描述性内容C.评估性内容D.总结性内容11、以下各项属于专业助人关系特点的有哪些?(ACD)A.目标性B.以提供服务者为本C.非平等性D.代表性12、社会工作者一般担任什么角色?(ABCD)A.经纪人B.使能者C.调停者D.教育者13、社区矫正评估的功能有哪些?(ABCD)A.把握社区矫正项目的实施过程B.考查社区矫正项目的实施效果C.提高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提升服务品质D.寻求社区矫正工作的未来方向14、社区矫正开展最重要的阶段是什么?(A)A.社区矫正介入B.社区矫正评估C.社区矫正资料收集D.社区矫正资料分析15、下列各项哪些属于专业关系建立阶段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ABCD)A.开始专业关系B.促使矫正对象进入对象角色C.决定如何开展工作D.与矫正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建立关系16、随着1925年通过的《联邦观护法案》的颁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矫正社会工作制度的是什么国家?(A)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17、选择社区矫正目的和目标的原则有哪些?(ABCD)A.目标须与矫正对象所需求的结果相关B.目标应有明确的且可测量的定义C.目标必须是可行的D.目标必须与矫正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巧相称18、督导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扮演的角色包括什么?(ABC)A.领航员B.教练员C.监察员D.运动员19、从社区矫正直接介入的主要内容来看,社区矫正直接介入包括哪些形式?(ABD)A.针对矫正对象个人的直接介入B.针对矫正对象群体的直接介入C.针对矫正工作者的直接介入D.针对矫正对象与其他社会系统互动方式的直接介入20、为搜集个人特定经验的过程及其动机和情感资料所作访问的方法是什么?(B)A.重点访问法B.深度访问法C.客观陈述法D.集体访问法21、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建立关系的过程如何?(ABCD)A.决定建立关系的范围B.自我介绍C.确立建立的合约D.自我管理22、社区矫正资料收集的方法有哪些?(ABCD)A.文献法B.访谈法C.问卷法D.观察法23、最初尝试对社会工作实践和知识系统化的学者是谁?(B)A.奥古斯塔B.里士满C.格雷沙姆D.哈贝马斯24、现代社会调查中最流行的调查方法是什么?(C)A.访谈法B.文献法C.问卷法D.观察法25、下列各项哪些属于选择社区矫正目的和目标的原则?(ABCD)A.目标必须与矫正机构的功能相符B.目标应有明确的且可测量的定义C.目标应用正向的语言叙述并注重促进矫正对象的成长D.目标必须与矫正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巧相称26、从事社区矫正工作所需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什么?(ABCD)A.相关政策法规B.相关社会服务机构资料C.社区矫正研究文献资料D.相关法律文书27、根据文献资料的形式,可以将文献资料分为哪几种形式?(ABCD)A.文字文献B.数字文献C.图像文献D.有声文献28、以问卷的用途为标准,问卷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AB)A.自填问卷B.访问问卷C.开放型问卷D.封闭型问卷29、资料比较分析方法包括哪些方法?(ABCD)A.横向比较法B.纵向比较法C.一致性比较法D.差异性比较法30、矫正社会工作者分析矫正对象及其相关资料的方法包括哪些?(ABCD)A.去粗取精B.去伪存真C.由此及彼D.由表及里31、社会工作的工作原则有哪些?(ABCD)A.个别化原则B.接纳的原则C.承认的原则D.期望关怀的原则32、问题诊断的意义是什么?(BCD)A.明确矫正主题B.明确矫正目标C.形成矫正动力D.问题诊断是实施矫正工作的转折点33、开展社区矫正最重要的阶段是:(D)A.社区矫正资料收集B.社区矫正计划C.社区矫正跟进D.社区矫正介入34、最古老、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是什么?(A)A.访谈法B.文献法C.问卷法D.观察法35、下列各项哪些属于从事社区矫正工作所需收集的资料?(ABCD)A.社区矫正工作依托的社会发展背景资料B.相关社会服务机构资料C.社区矫正研究文献资料D.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成果资料36、根据文献的加工程度,可以将文献资料分为哪几种形式?(AB)A.原始资料B.次级资料C.三级资料D.四级资料37、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哪些环节?(ABCD)A.把分析的资料置于一个系统中B.从质和量两方面分析资料在系统中的位置C.得出相应的分析结论D.从质和量两方面分析资料在系统中的作用38、矫正对象资料整理包括哪些内容?(ABCD)A.资料的审核B.资料的复查C.资料的分类D.撰写备忘录39、建立专业关系阶段的基本技巧包括哪些?(ABCD)A.感同身受B.订立目标C.制造氛围D.积极主动40、矫正对象分类问题的主要原则是什么?(ABCD)A.目的性B.可操作性C.清晰性D.对应性41、社区矫正的主要阶段有哪些?(ABCD)A.社区矫正专业关系建立B.社区矫正资料收集C.社区矫正资料分析D.矫正对象问题研究与诊断42、下列各项哪些属于社区矫正选择目的和目标的原则?(ABCD)A.目标必须与矫正机构的功能相符B.目标应有明确的且可测量的定义C.目标应用正向的语言叙述并注重促进矫正对象的成长D.目标必须与矫正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巧相称43、矫正对象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哪几类?(ABC)A.矫正对象个人的问题B.家庭问题C.社会问题D.邻里问题44、相较其他资料收集方法,文献法具有哪些特点?(ABC)A.稳定性B.客观性C.间接性D.直接性二、判断改错题1、在专业助人关系中,矫正社会工作者与矫正对象具有平等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司法矫正的含义:矫正制度;矫正机构;矫正主义;矫正工作。

矫正是针对罪犯或有犯罪倾向的人所确立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手段。

4.矫正社会工作的内涵: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福利服务;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18.社区矫正的含义: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或裁定规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1.英美法系含义:中世纪以来英国法律和在它影响下制定的各国法律统称。

因为美国独立后基本仿效英国法,故称英美法系。

又因表现为普通法形式,故又称“普通法系”。

(属英美法系的有英、美、加、澳、新西兰和亚非拉一些通用英语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

)22.大陆法系含义:古罗马的法律以及在罗马法基础上制定的各国法律的统称。

因首先盛行于欧洲大陆,故称大陆法系。

又因罗马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私法(民法),故亦称“民法法系”。

以成文法为主要形式,以私法最为完备。

(属大陆法系的有法、德、奥、比、荷、瑞士、意、西、日以及亚非拉部分法语国家和地区的法律。

)24.公法的含义: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是公法,宪法、行政法、刑法是公法。

25.私法的含义:调整和保障私人利益为私法,民法和商法归为私法。

在西方法学著作中,往往有“罗马法为私法之模范,英国法为公法之典型”的说法57.○日常报到:指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矫正期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监管制度的规定和要求,按时、定期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以及其他活动情况。

56.○矫正登记:社区矫正对象在判决、裁定、决定发生法律效力后规定的期限内即7日内或者离开监所之日7日内到居住地司法所登记、报到。

64.○人户分离:指社区矫正对象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属于同一乡镇(或街道)的情况。

65.经常居住地:指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乡镇(或街道)。

74.社区矫正直接介入的含义:针对对象采取的行动和直接的服务介入。

75.间接介入:对矫正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采取的介入行动。

如从家庭社区介入。

2.司法矫正活动:机构处遇—监禁处理;社会处遇—社区处理3.司法矫正的功能:惩罚、隔绝、威慑、改造5.矫正社会工作功能:1.监管功能;2.矫正功能;3.服务功能;4.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的家庭和社区环境;5.促进刑罚制度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发展;6.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6.○矫正社会工作基本内容: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修正、生活服务7.○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A.人道主义的哲学思想(人道主义提倡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深信人性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丰富的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机会和善加诱导,必能改变与发展,即使偶尔失足犯事,也绝不能受到轻视和唾弃,只要重新给予机会,定能改过自新。

这一哲学思想反映在刑罚观念上,就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残酷野蛮的刑罚制度,主张改善徒刑的监禁条件,给予犯人人道的待遇和改过自新的机会);B.社会防卫论的法学思想(主张以预防犯罪和保护社会为目标,顾及犯罪人权益和给予其人道待遇,注重社会防卫去改革刑事政策)。

8.○矫正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接纳而非批判,在社工领域,犯罪人同样是受助者,不应该遭到拒绝、排斥或批判,而应该受到接纳。

社会工作者应该把受助者本身和过去的犯罪事实接受下来,然后才能以客观的、体谅的心态,在平等地、安全的气氛中与之深入讨论问题并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9.矫正社会工作的两大类型:A.机构处遇;B.社会处遇。

即监禁矫正和社区矫正10.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工作领域):A.司法审判前的服务(内容及目的:通过与受助者及其家庭和周围社会的接触了解,写出一份有关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做审判参考。

调查报告包括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背景和性格,以及犯罪行为的成因和性质等资料。

调查报告的目的不是像律师一样为被告做无罪辩护,而是在承认犯罪事实的基础上为法庭判决提出建议参考。

将有助于法庭作出免于处罚、缓刑、社区处遇等有利于罪犯改过自新的判决);B.社会处遇中提供的服务;C.为在监服刑人员的服务(方法及内容:由于监狱环境造成与社会和他人的隔绝状况,因此一般采用个案辅导的方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面谈、诊断、辅导、报告);D.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更生保护”服务(内容:提供住宿场所;提供就业、就学辅导;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生活辅导;提供物质援助);E.对违法青少年的服务(内容:主要方法:院舍辅导;街头辅导)11.○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任职条件: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专业大学毕业并经过严格的岗前法律知识培训。

12.○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职责:1.改变矫正对象思想观念和心理结构,帮助重建健康的社会人格;2.协助对象认罪报洁,增强其自新向上的动机;3.疏通对象的情绪,消除负面心理反应;4.协助对象做出正确选择,确定适合其个人特点的行为模式;5.运用社会资源协助对象改善生活环境,解决其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13.○志愿者的任职条件:信誉、热忱、时间、健康。

14.○工作职责:一般承担较易完成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对罪犯的援助,如就业、就学和生活方面的辅导,较少做对罪犯思想、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辅导,即使从事这些方面的辅导督促,也要在专职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15.人类社会几种典型的刑罚方法(刑罚制度):A.报应刑论—生命刑、肉刑;B.自由刑论—监禁刑;C. 社会防卫论—非监禁刑(社区刑)。

16.自由刑弊端:1.监禁刑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2.监禁刑使被监禁人身心受到损害;3.负性互动影响监禁矫正效果;4.监禁使被监禁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断;5.监禁成本过高。

17.当今世界主导的刑罚方式:社区矫正19.社区矫正的优点:1.社区矫正有利于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2.促进了社会的稳定;3.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0.○现代刑法思想的基本主张:对犯罪人适用刑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改造犯罪人,使其不再犯罪,以达到保卫社会的目的,因而主张广泛适用保安处分和预防措施,反对短期监禁,提倡缓刑、不定期刑、罚金、假释等制度,帮助犯罪人尽早回归社会。

26.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1841,美国,约翰.奥古斯特斯被后人称为“感化工作之父”和“世界上第一个伟大的观护人”(严格地讲是志愿者),其大无畏的开创精神和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重大贡献27.○国外社区矫正制度的共同特征:1.方式方法多种多样;2.社区矫正法规完善;3.社区矫正决定机关独立正规;4.社区矫正执行专业规范。

28.中国罪犯矫正工作的特点:1.国家专门机关与社会相结合共同完成教育改造罪犯的任务;2.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贯穿于罪犯矫治工作的全过程;3.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相结合共同实现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目的。

29.中国特色的罪犯矫正制度(劳动改造制度)及中国独创的刑罚方式(管制)30.中国矫正社会工作的实践形式:1.社会帮教;2.工读教育;3.劳动教养(属行政处分,公平缺失,2013年废除);4.社会处遇;5.监禁矫正31.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 1、管制犯;2、缓刑犯;3、暂予监外执行犯:(1)严重疾病需要监外就医的;(2)怀孕或哺乳期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假释犯;(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32.○管制犯的减刑条件: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在抗御或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

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徒刑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33.○管制犯的法定程序: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过或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34.管制犯的执行机关:审判、检察、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参与监管的刑罚执行机制;35.管制犯的期限:3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超过3年;36.管制犯的待遇:劳动中同工同酬;37.社区矫正的工作任务:1.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2.采取多种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促其成为守法公民;3.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其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简言之,监督管理、教育矫正、生活服务38.累犯和惯犯的人格特征:(1)在错误人生观支配下,恣意追求反社会目标,刻意谋划和实施犯罪行为;(2)与社会处于对立状态,形成明确的反社会态度,并经常产生报复性动机,甚至形成犯罪习性;(3)犯罪人格一旦形成,其人格中可以对犯罪心理起到抑制作用的常态心理随之减退,以至实施犯罪活动的意志变得坚决。

39.人格矫正:(1)消除犯罪动机,矫正不良爱好,培养健康人生观;(2)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劳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出狱以后能够自食其力;(3)培养和保持良好生活规律,鼓励参加文体活动;(4)对于较为严重的强迫症患者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辅之以心理辅导。

40.未成年犯的人格特征:(1)过渡性。

半幼稚、半成熟期,即心理学上的“心理断乳期”;(2)动荡性。

自尊心强,但思维片面,容易偏激,激情成分很重;(3)可塑性。

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通过教育形成和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41.未成年犯的矫治对策:(1)人格矫正。

其犯罪人格相对容易改变,矫正难度相对较小而意义重大;如果受刑期间矫正不力甚至可能形成监狱人格,出狱后极易再犯。

(2)立法建立刑事污点消除制度。

42.○建立未成年犯“刑事污点”消除制度的意义:未成年人如果因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被定罪判刑,即被视为有“刑事污点”,意味着社会做出了对其不利的否定性评价,虽然该评价是基于过去所犯罪行而做出的,是过去的、历史的,但其影响却是现实的、延续的,甚至终生伴随。

“刑事污点”消除制度将维护未成年犯的合法权益、社会地位和道德名誉,消除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社会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为重新做人者告别过去、回归社会扫清道路;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挽救和改造”的刑事政策。

43.社区矫正对象接收前的准备工作A.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调研与排查:(1)摸清本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2)了解矫正对象的现实表现和他人反映;(3)了解对象的人户分离及人员流动情况;(4)了解对象和重点对象有违法、违纪倾向或苗头的基本情况;(5)重点了解和掌握下落不明或档案无记载但已在社会服刑的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B.社区矫正对象监督考察原始档案的梳理工作:(1)查阅原始档案是否有缺失情况;(2)做好建档准备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