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六第1课送李愿归盘谷序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传状 方山子传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方山子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方山子传[宋]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B.折.节读书折:改变C.方山子亦矍然..矍然:欣喜的样子D.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解析】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
【答案】 C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B.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C.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D.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解析】“余既耸然异之”主干为“余……异之”,后面停顿,排除AB项;“独念方山子少时”中“念”的宾语是“方山子少时”,排除D项。
【答案】 C3.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民聚居的地方,汉代称之为“闾里”,可能包括城中的“闾”和郊外的“里”,“闾里”也常借指平民或邻居。
活动专题-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活动专题-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一、散文选读教学目的散文作为文言文中的一种重要文体,是学生文化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选读,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适用对象本教案适用于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以上学生,同时也适用于对唐宋文化和古代文学感兴趣的读者。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选取了唐宋八大家的代表性散文作品,包括:1.韩愈《进孔岩覆没殉难者墓志铭》2.柳宗元《与众僧谈禅》3.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韩愈《师说》5.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州》6.白居易《大林寺桃花》7.欧阳修《醉翁亭记》8.王安石《临江仙·滟滟随波千万里》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理解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同时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和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阅读和讨论学生可以先阅读散文原文,并对其中的生僻字和句式进行学习和掌握。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文稿中的主题、寓意、修辞手法和结构等,进一步理解每篇文章的含义和意义。
2.课外拓展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外,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讲解、演讲、诗歌创作等活动,继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水平,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考评,以检验教学成果。
六、教学建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同时还应注意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让教育更加人性化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七、教学成果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文言文基本阅读能力,理解唐宋八大家散文的文学价值和深层含义,增强阅读说理能力和文化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二第1课进学解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过关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札.(zhá)纂.言(zuǎn)补苴罅..漏(jū xià)B.继晷.(ɡuǐ) 幽眇.(miǎo) 佶.屈聱.牙(jié áo)C.纡.余(yū) 瑕疵.(cī) 跋.前踬.后(bá zhì)D.崇庳.(bēi) 卓荦.(luò) 岁靡廪..粟(mílǐn)解析:选B。
佶读jí。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行成于思毁于随.(因循随俗)B.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行列)C.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走路)D.记事者必提其要.(重要的,纲领)解析:选C。
读hánɡ,道路。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贪多务.得内立法度,务.耕织B.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C.长通于方.,左右具宜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D.然而公不见.信于人宰臣不见.斥解析:选B。
B.侍奉;A.追求/从事;C.礼法/治国方术;D.表被动/指对自己怎样。
4.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情况与其他各句不.一样的是()A.月费俸钱,岁靡廪粟B.补苴罅漏C.名一艺者无不庸D.踵常途之促促解析:选A。
A.“月”“岁”是名词作状语;B.苴;C.名;D.踵,都是名词作动词。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选段,完成问题。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 散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28页 0087页 0119页 0205页 0245页 0274页 0333页 0366页 0422页 0536页 0680页 0694页 0744页 0758页 0772页 0842页
辩论 *桐叶封弟辩 留侯论 进学解 *日喻 *丰乐亭记 越州赵公救灾记 游记 游褒禅山记 书序 《伶官传》序 赠序 送董邵南序 奏议 教战守策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上枢密韩太尉书
辩论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原毁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桐叶封弟辩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朋党论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日喻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杂记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留侯论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杂说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进学解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名二子说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材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 材 汇报人:
目录
• 教材简介 • 教材内容 • 教材使用方法 • 教材价值与意义 • 教材问题与改进 • 教材影响与展望
01
教材简介
教材背景
适应新课改要求
本教材的编写是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 能力。
经典文学作品
唐宋八大家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改进方向
01
优化内容安排
对教材中的文章选择和编排顺序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确保内容安排的
合理性和科学性。
02
增加注释和导读
针对教材中较为难懂的文章,增加必要的注释和导读,帮助学生更好地设计
重新设计练习题,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层次性,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
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增加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拓展性的练习题,激发学
学习建议
注重积累
01
积累唐宋八大家散文中的经典名句、段落和词汇,提高语言素
养和表达能力。
主动探究
02
结合单元主题和教学重点,主动探究唐宋八大家散文的内涵和
艺术特点,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多角度学习
03
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如朗读、背诵、鉴赏、写作等,多角度
学习唐宋八大家散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文化意义
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唐宋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选读经典唐宋散文有助 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文化自信与认同
通过学习唐宋散文,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认同,培养民族 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唐宋散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融 合,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二第1课进学解 Word版含解析
[专题概说]本专题共有三篇文章。
《进学解》是作者的感叹怀才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名二子说》表达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
《日喻》阐述了作者的内心感悟和思想感受。
《进学解》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先生解释,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牢骚,字里行间饱含抑郁,也反映了对社会的批判。
文中不少成语、名句值得细细品味。
《名二子说》这篇文章苏洵通过对为二子命名的解说,说明了苏轼、苏辙两兄弟不同的性格特征,对他们的一生做了十分准确的预言,表现了对儿子的担心和希望。
《日喻》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又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富有变化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更趋深入,丝丝入扣,环环相接,体现了苏轼在散文创作方面的创新精神。
第1课进学解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2.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进学解》3.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山石》4.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山石》5.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一、字词积累1.字音爬罗剔.(tī)抉.(jué)纂.(zuǎn)言继晷.(ɡuǐ)补苴.(jū)罅.(xià)漏幽眇.(miǎo) ·(nónɡ)郁佶.(jí)屈聱.(áo)牙 正而葩.(pā) 闳.(hón ɡ)其中 跋.(bá)前踬.(zhì)后 何裨.(bì) 侏.(zhū)儒.(rú) 岁靡.(mí)廪.(lǐn )粟 纡.(yū)余 卓荦.(luò) 玉札.(zhá) 崇庳.(bēi ) 瑕疵.(cī) 訾.(zī) 2.通假字①登崇畯.良 畯,同“俊”,优秀 ②校.短量长 校,同“较”,比较 ③冗不见.治 见,同“现”,表现 ④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 繇,同“由”,遵循 ⑤若夫商财贿之有亡.亡,同“无”,没有 ⑥计班资之崇庳.庳,同“卑”,低下 3.一词多义(1)具⎩⎪⎨⎪⎧①治具.毕张 名词,工具②左右具.宜 副词,都,全③故人具.鸡黍 动词,准备饭食或酒席④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动词,准备,备办 (2)行⎩⎪⎨⎪⎧①行.成于思毁于随 名词,德行②卒老于行.名词,道路 (3)披⎩⎪⎨⎪⎧①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动词,翻阅②披.草而坐 动词,分开③披.心腹,见情素 动词,剖开,披露④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 动词,披上,穿上 (4)方⎩⎪⎨⎪⎧①长通于方. 名词,礼法②宰相之方.也 名词,治国方术③有朋自远方.来 名词,地方④今齐地方.千里 名词,方圆⑤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形容词,方正,正直⑥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介词,当……时(5)竟⎩⎪⎨⎪⎧①竟.死何裨 动词,完毕,终了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副词,竟然③何竟.日默默在此 形容词,全,整④道竟.何为邪 副词,究竟 (6)要⎩⎪⎨⎪⎧①言虽多而不要.其中 动词,求,要yāo ②记事者必提其要. 名词,纲要③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动词,总归,总括④张良出,要.项伯 动词,同“邀”,邀请 (7)于⎩⎪⎨⎪⎧①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不译②有笑于.列者曰 介词,在③私不见助于.友 介词,被动句中引出动作发出者④逃谗于.楚 动词,到 4.词类活用①国子先生晨.入太学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②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 名词作状语,每月 ③补苴.罅漏 名词活用作动词,填补 ④踵.常途之促促 名词活用作动词,走,跟随 ⑤细大..不捐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的事物;大的事物 ⑥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形容词作名词,凶险邪恶的人; 优秀的人⑦乘马从.徒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⑧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止;使……回⑨名.一艺者无不庸 名词作动词,名一艺,指能治一种 经书5.古今异义①作为..文章 古义:写作成。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论辩原毁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原毁本课话题——严于律己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为人处世的高境界。
己身正才能正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舜能够成为仁义之人,就是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的结果。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东汉时期,有个清官叫杨震。
他在荆州做官的时候发现了才华横溢的王密,就推举他做了昌邑县令。
当杨震到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时,王密为答谢杨震以前对自己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10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
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
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
”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
好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虽然你不说我不说就没人知道了,但心知道了,整个世界就都知道了啊。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2.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
——苏辙《刘挚右丞》3.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增广贤文》4.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
——魏源《默觚下·治篇》5.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其责己也重.以周( ) 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 事修而谤.兴( )必其人之与.也( ) 懦.者( )不怠.( )【答案】 zhònɡ wèn jī bànɡ yǔ nuò dài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 )【答案】 “说”同“悦”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病⎩⎪⎨⎪⎧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2)修⎩⎪⎨⎪⎧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 )怠者不能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死,室坏不修.(《项脊轩志》)( )(3)善⎩⎪⎨⎪⎧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荀子·强国》)( )(4)其⎩⎪⎨⎪⎧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 )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其.李将军之谓乎?(《李将军列传》)( )(5)以⎩⎪⎨⎪⎧其责己也重以.周( )早夜以.思(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答案】 (1)名词,缺陷,过错/动词,有病,患病/形容词,疲倦,劳累/形容词,困苦不堪/动词,担心 (2)动词,办好,做好/动词,做成,做到/动词,修养品性/长,这里指身高/动词,整修,修理 (3)动词,擅长/名词,好事/动词,与……交情好/动词,做得好动词,认为好/动词,爱惜 (4)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示代词,那些/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吧/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介词,用/介词,凭借/连词,来/介词,因为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 )________ (2)即其新.,不究其旧.( )________ (3)早夜..以思 ( )________ (4)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 ( )________ (5)详,故人难于为善.( )________ (6)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 ( )________ (7)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 )________ (8)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 ( )________ (9)彼虽善.是 ( )________ 【答案】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乐 (2)形容词用作名词 目前的良好表现/过去的错误 (3)名词用作状语 在早上/在夜晚 (4)名词用作状语 对外/对内 (5)形容词用作名词 好事 (6)名词用作形容词 多技能的 (7)动词用作名词 名望 (8)名词用作动词 昭著,发扬光大 (9)形容词用作动词 擅长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内容
拓展阅读范围
推荐与唐宋八大家散文相关的其 他作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范围 ,加深对文学流派和风格的பைடு நூலகம்解
。
深化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深 化某些重点内容的教学,如对某 些散文作品的深入解读和比较分
析。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学生阅读指导与评估
阅读指导
在指导学生阅读唐宋八大家散文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教授阅 读方法,如泛读、精读、跳读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章。
评估方式
对学生的阅读评估应注重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成果,可以通过课堂讨 论、书面作业、阅读笔记等方式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不足并改 进阅读方法。
《秋声赋》选读与分析
总结词
传统赋体的典范之作
详细描述
欧阳修的《秋声赋》是一篇以描写秋天景色 为主题的传统赋体散文。该文通过对秋声的 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其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
05
课程评价与教学反思
学生学业评价方案
课堂参与度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 、讨论、演示等环节的参与程度。
选读建议与教学策略
选读建议
在选择唐宋八大家散文时,应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兴趣爱好和阅读需求进行 挑选,同时注重选取不同作者、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 了解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特点和风格。
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 表达特点,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化对 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理解和认识。
04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分析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一第1课原毁Word版含解析
本专题共有四篇文章。
《原毁》探求了诽谤丛生的根源; 《桐叶封弟辩》是一篇充满现实 政治关怀的力作; 《朋党论》是一篇享有盛名的典型政论; 《留侯论》论述了“忍小忿而就大 谋”的观点。
《原毁》是韩愈的“五原”之一。
“原毁”就是探究诽谤丛生的根源。
文章由远及近,由 表及里;从古代说到当代,从“毁”的具体表现谈到“毁”的思想根源;既描述其情况,又 挖掘其本源。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逐层论述,逻辑性强,立论鲜明,论证有力,说理透彻, 举例精当,平易而不浅露,朴实而不枯淡。
《桐叶封弟辩》 ,全文抓住一个“戏”字展开论述。
文章论辩反复曲折,波澜起伏。
采用先驳后立的论述方法,驳得透彻,立得自然。
作者表面 上像是辨别史料的真与伪,实际上是在辩论史事的是与非。
《朋党论》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由 朋党的君子、小人之别逐层论证,提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观 点,希望统治者进用“君子之朋” ,远离“小人之朋” 。
《留侯论》一文一反通常写法,没有全 面评论张良的生平和功业,而是论述他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 颖鲜明,虽略有偏颇,但发前人之未发,体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
第 1课 原 毁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2.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3.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4.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字词积累1.字音怠.(d ài) 舜(Sh ùn) 懦(nu ò)者[专题概说 ],观点新《原毁》《原毁》《原毁》调张籍》调张籍》2.通假字①懦者必说.于色矣说,同“悦”,高兴②道德之行,难已.已,通“矣”,语气词,用在句末3.一词多义①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动词,擅长②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名词,好事③素善.留侯张良动词,交好(1)善④善.日者王,善时者霸动词,爱惜⑤太祖曰:“善.。
”乃南征形容词,表示同意⑥子善.视之副词,好好地①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名词,缺点(2)病②亮疾病.,卒于军动词,病重③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动词,担心①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代词,他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③今已服矣,又何求焉.语气词,表疑问(3)焉④则将焉.用彼相矣疑问代词,表疑问⑤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气词,表陈述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代词,哪里①是故事修.而谤兴动词,进修,有成绩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动词,举行③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形容词,高、长(4)修④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形容词,长、久⑤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动词,修养⑥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动词,修理4.词类活用①故人乐为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事②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动词用作名词,名声③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名词用作动词,光大④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⑤究其旧.不图其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过去,现在5.古今异义①古之君.子.古义:指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
高中语文《六一居士传》学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六一居士传一学习目标1.掌握实词志、胜、极的用法及虚词焉的用法。
2.学习欧阳修的快乐观,感悟真正快乐的意义。
二、课前预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子欲逃名..者乎逃名:逃避声名而不居(2)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诮:讥笑(3)疾.雷破柱而不惊疾:快,迅速(4)聊以志.吾之乐尔志:记、记述(5)吾之乐可胜.道哉胜:尽、完(6)未足喻其乐且适.也适:满足,畅快(7)一日天子恻然..哀之恻然:哀怜的样子(8)庶几..偿其夙愿焉庶几:或许可以(9)而讫.无称焉讫:毕竟,终究(10)吾负.三宜去负:具有,具备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古义:即使如此今义:连词,表转折。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古义:辞退官职而休养今义:职工因年老或因公致残等而离开工作岗位,按期领取生活费用。
(3)此吾之所以..志也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4)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古义:过多的,超越职位的今义:指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聊以志吾之乐.尔乐:形容词作名词,乐趣(2)一日天子恻然哀.之哀:为动用法,为……哀(3)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4)使吾形不病.而已悴病:名词作动词,生病4.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六一,讲的是什么呢?(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判断句)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在太阳底下奔跑的人。
(3)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状语后置句)当我陶醉在这五种物品之间的时候。
(4)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状语后置句)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起九韶仙乐(虞舜时的音乐)。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定语后置句)世上的事务拖累我的太多了。
(6)此吾之所以志也。
(判断句)这就是我记述我的乐趣的原因啊。
三、课堂探究与演练文本探究1.什么事情让欧阳修快乐?而什么事情让其不快乐?明确:“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杂说进学解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进学解本课话题——勤奋与事业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业精于勤荒于嬉”,短短的七个字,却道出勤奋与事业的关系,成功源于勤奋。
人只有靠勤奋才能取得成就,只有靠勤奋才能收获智慧,只有靠勤奋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南宋诗人陆游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
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
他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都潜心读书。
饮食起居,生病呻吟,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
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
正是因为勤奋,他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2.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3.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4.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5.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爬罗剔.抉( ) 纂.言者( )焚膏油以继晷.( ) 补苴罅..漏( )( )佶.屈聱.牙( )( ) 跋.前踬.后( )( )动辄得咎.( ) 竟死何裨.( ) 纡.余为妍.( )( ) 岁靡廪.粟( ) 【答案】 tī zuǎn guǐ jū xià jí áo bá zhì jiù bì yū yán lǐ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 (2)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 (3)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 ) (4)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 ) (5)计班资之崇庳( )【答案】 (1)“畯”同“俊” (2)“见”同“现”(3)“校”同“较”,比较 (4)“繇”同“由” (5)“庳”同“卑”,低下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见⎩⎪⎨⎪⎧然而公不见.信于人(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思垂空文以自见.(《报任安书》)( ) (2)竟⎩⎪⎨⎪⎧竟.死何裨(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竟使遇哨,无不死(《〈指南录〉后序》)( )(3)之⎩⎪⎨⎪⎧诲之.曰( )无患有司之.不明( )障百川而东之.( )寻坠绪之.茫茫( )宰相之.方也( )【答案】 (1)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同“现”,动词,表现/介词,“见……于”表被动,被/动词,召见,接见/动词,看见,看到/副词,这里有指代作用,指我/动词,显现 (2)动词,完毕,终了/副词,竟然/形容词,全,整/连词,假如 (3)代词,学生们/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动词,到,往/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国子先生晨.入太学 ( )________ (2)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 ( )________ (3)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 )________ (4)踵.常途之促促 ( )________ (5)名.一艺者无不庸 ( )________ (6)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 )________ (7)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 )________ (8)登明选公,杂进巧拙..( )________【答案】 (1)名词用作状语 在早晨 (2)名词用作状语 每月/每年 (3)名词用作动词 填补 (4)名词用作动词 走,跟随 (5)名词用作动词 能治 (6)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跟从 (7)形容词用作名词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形容词用作名词 聪敏的人/拙笨的人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作为..文章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行为,所作所为;②建树,成就。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木假山记》教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教学要点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可以翻译重点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人才得不到重视和珍惜的不满之情。
3、理解文章借助木假山的形象所寄托的寓意。
4、赏析以小见大、以物喻人、托物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可以翻译重点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人才得不到重视和珍惜的不满之情。
3、理解文章借助木假山的形象所寄托的寓意。
教学难点:赏析课文以小见大、以物喻人、托物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与归纳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导入课文: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著有〈〈嘉事祐集》。
曾巩在〈〈苏明允哀辞》中称他的文章“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推理,引物托喻,侈能使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
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
〈〈木假山记》可以说是“远能见之近” “小能使之著”的典型。
这篇文章从议论始,以议论终,这是宋人以论为记的特点,本文尤其典型。
一、分析课文:1、请学生来朗读第一节。
教师帮助学生疏通课文中的词语意思。
2、第一节:由木之“幸”与“不幸”谈起,联系到写木假山。
讨论:树木生长过程中会遭遇许多不幸都遭遇到哪些幸与不幸?明确:1)不幸-----“或藁而殓,或拱而夭” “任为栋梁则伐” “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相比之下,2)幸运---“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而成为了木假山,被“好事者取去”,得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远离险恶的环境。
3)最大的不幸-----不被人们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了木柴,那又是“最幸者之中”的“不幸者” 了。
这样的不幸者,相比在生长过程中就遭遇不幸的树木,其不幸程度更甚一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价值,却不被人们发现赏识。
讨论:“何可胜数” 一句子在文章中有什么样的意味?作者借借树木的不幸遭遇来表达对人才不被社会发现重视的一种不满之情。
讨论:在文章中,作者使用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用意?作者借树木成长和演变为木假山的艰难漫长的过程,隐喻人生的曲折和坎坷;借木假山的幸与不幸隐喻人才的怀才不遇。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二、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三、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一、宋代的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非常突出,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去读懂和欣赏这一类文章,将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为了使课堂教学符合“增效减负”的目标,要求学生充分利用预习稿和小组学习形式进行课前学习,提高预习的效率,增强自学能力。
1、阅读文章,搜集资料,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配合预习稿翻译文章,实现第一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2、充分利用学生小组,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实现第二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3、通过课堂点拨和课后订正,师生交流,彻底解决遗留问题,实现第三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三、教学方法:运用预习稿、讲学稿和习作稿整合课内外资源,力求实现落实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素养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四、教时安排:共2课时(本节授课为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阶段:扫清障碍(课前预习+第一课时)1、利用预习稿,使学生对作者,写作背景和文章翻译有较清晰的掌握,并在各学习小组之内和之间取长补短,合作解决遇到的基础知识方面的疑难问题。
2、通过预习稿训练中有目的的引导,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堂上点拨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等,巩固预习阶段的学习成果。
4、学生利用预习稿的订正,彻底解决所有预习遗留的问题第二阶段:品读和赏析(第二课时)1、整体把握文章,以“快”字为线索,迅速理顺文章脉络。
2、以文本阅读为基础,读懂和欣赏文章。
3、比较阅读,充分感受和理解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
第三阶段:延伸阅读(课后完成)1、通过课后阅读,加强对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写作特色的认识。
2、写作是语言表达的有效延伸,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能力。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一第1课原 毁 Word版含解析
[专题概说]本专题共有四篇文章。
《原毁》探求了诽谤丛生的根源;《桐叶封弟辩》是一篇充满现实政治关怀的力作;《朋党论》是一篇享有盛名的典型政论;《留侯论》论述了“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
《原毁》是韩愈的“五原”之一。
“原毁”就是探究诽谤丛生的根源。
文章由远及近,由表及里;从古代说到当代,从“毁”的具体表现谈到“毁”的思想根源;既描述其情况,又挖掘其本源。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逐层论述,逻辑性强,立论鲜明,论证有力,说理透彻,举例精当,平易而不浅露,朴实而不枯淡。
《桐叶封弟辩》,全文抓住一个“戏”字展开论述。
文章论辩反复曲折,波澜起伏。
采用先驳后立的论述方法,驳得透彻,立得自然。
作者表面上像是辨别史料的真与伪,实际上是在辩论史事的是与非。
《朋党论》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由朋党的君子、小人之别逐层论证,提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观点,希望统治者进用“君子之朋”,远离“小人之朋”。
《留侯论》一文一反通常写法,没有全面评论张良的生平和功业,而是论述他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观点新颖鲜明,虽略有偏颇,但发前人之未发,体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
第1课原毁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2.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原毁》3.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原毁》4.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调张籍》一、字词积累1.字音怠.(dài) 舜(Shùn) 懦(nuò)者 2.通假字①懦者必说.于色矣 说,同“悦”,高兴 ②道德之行,难已. 已,通“矣”,语气词,用在句末 3.一词多义(1)善⎩⎪⎨⎪⎧①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动词,擅长②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名词,好事③素善.留侯张良 动词,交好④善.日者王,善时者霸 动词,爱惜⑤太祖曰:“善.。
”乃南征 形容词,表示同意⑥子善.视之 副词,好好地(2)病⎩⎪⎨⎪⎧①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名词,缺点②亮疾病.,卒于军 动词,病重③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动词,担心 (3)焉⎩⎪⎨⎪⎧①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代词,他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③今已服矣,又何求焉.语气词,表疑问④则将焉.用彼相矣 疑问代词,表疑问⑤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语气词,表陈述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代词,哪里(4)修⎩⎪⎨⎪⎧①是故事修.而谤兴 动词,进修,有成绩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动词,举行③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形容词,高、长④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形容词,长、久⑤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动词,修养⑥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动词,修理4.词类活用①故人乐为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事 ②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③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名词用作动词,光大 ④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⑤究其旧.不图其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过去,现在5.古今异义①古之君子..古义:指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送董邵南序》教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送董邵南序》教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文体知识;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认识本文名送实留、含蓄委婉的表达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疏通文意;结合本文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流露出的真诚的友情。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认识本文名送实留、含蓄委婉的表达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材分析:这篇短文寥寥一百五十字,虽短小却极尽精妙,情感真切而又表意委婉。
对于学生来说,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章表层意思并不是非常困难,但要理解文章主旨,就必须要弄清董邵南“游河北”的缘由,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和作者韩愈的政治观点。
据史书记载,唐贞元年间,“仕途道塞,奏请难行”,而藩镇又“竞引豪杰为主谋”,因此许多不得志的士人相继去投奔藩镇,使得藩镇势力日益恣横。
韩愈坚决反对藩镇割据,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希望统治者能广招贤才。
但面对事实,他经常感到失望。
处在这种政治背景下的董邵南尽管从小好学苦读,怀抱杰出才能,但几次赴长安应试都落榜。
为了谋求出路,他将投奔河北藩镇。
作为董邵南的朋友,韩愈不赞成董邵南投奔藩镇,去为不臣于朝廷的割据者效力,但他又同情董生的遭遇,且无力解决他的政治出路,故写此赠序。
所以在学本文前,必须先交代文章的写作背景。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文体知识;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重点: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表层意思。
教学方法: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结合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写作意图,认识本文名送实留、含蓄委婉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结合本文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认识本文名送实留、含蓄委婉的表达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概说]本专题共有三篇文章。
《送李愿归盘谷序》借隐士李愿之口,对得意的“大丈夫”和官场丑恶进行了深刻的刻画与揭露;《送董邵南序》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真诚的劝慰;《赠黎安二生序》表明了作者对诗文革新运动的态度。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赠序中别具一格的一篇,巧妙运用虚托手法,借李愿之口,浓墨重彩地描画了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
学习本文,重点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学习对比衬托的手法,品味文章瑰丽刚健、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
《送董邵南序》则反映了韩愈的另一种文风:短小、精粹、隽永。
文章巧妙地把古和今、合和不合交错起来写,显得错综有致,反复唱叹。
文章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委婉曲说,含蓄巧妙。
学习本文,重点是理解文章含蓄的表现手法以及所要表达的真正用意。
《赠黎安二生序》是曾巩的一篇著名赠序,文章正话反说,意境深蓄,自名“迂阔”,其实是讥世之言。
通过解答黎生的困惑含蓄地表达了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受世俗干扰的思想,充满思辨性和哲理意味。
学习本文,重点是理解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鉴赏作者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第1课 送李愿归盘谷序1.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送李愿归盘谷序》2.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送李愿归盘谷序》3.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答张十一》4.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答张十一》5.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汩罗。
——《湘中》一、字词积累1.字音便(pián)体 轻裾(jū)翳(yì)长袖濯(zhuó)清泉趑(zī)趄(jū)嗫(niè)嚅(rú)刑辟(bì) 膏(ɡào)吾车秣(mò)吾马徜(chánɡ)徉(yánɡ) 2.通假字①才畯满前 通“俊”,才智出众②秀外而惠中 通“慧”,聪慧,聪明3.一词多义(1)之{①太行之阳有盘谷 的②友人李愿居之 代词,这个地方③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而{①泉甘而土肥 表并列②列屋而闲居 表目的③不可幸而致也 表修饰)(3)幸{①不可幸而致也 侥幸②而望幸焉 宠幸)(4)所{①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 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有指代作用②谁争子所 地方)4.古今异义①居民鲜少古义:少。
今义:新鲜。
②隐者之所盘旋古义:盘桓,逗留。
今义:多指物在高空中来回飞行。
③是有命焉古义:命中注定。
今义:有生命。
④奔走于形势之途古义:地位和权势。
今义:目前的情况。
⑤闻其言而壮之古义:推崇,赞许。
今义:强壮(肥壮)。
⑥维子之宫古义:屋舍。
今义:宫殿。
5.词类活用①武夫前呵 名词作状语,在前面②穷居而野处 名词作状语,在乡野③膏吾车兮秣吾马 名词的使动用法,加油使润滑④粉白黛绿者 名词用作动词,搽白粉6.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2)定语后置句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3)状语后置句名声昭于时(4)动宾倒装车服不维,刀锯不加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见“专题一《原毁》”2.写作背景韩愈的赠序非常有名,这篇尤为历代称道。
苏轼在《跋退之送李愿序》一文中说:“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
’余亦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篇而已。
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本文的写作时间比《师说》早一年,风格却大不相同。
这篇序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当年韩愈34岁,离开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谋职。
自从贞元八年(792)中进士以来,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韩愈一直为仕途汲汲奔走,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处境艰难,心情抑郁,牢骚满腹。
因此,借送友人李愿归盘谷隐居之机,写下这篇赠序,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
本文表面上是一篇赠序,实际上是作者的抒愤之作。
3.相关知识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如韩愈《送石处士序》。
其后凡是惜别赠离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一、结构图解送李愿归盘谷序二、内容研读1.文章开头一段写盘谷得名的缘由,对表达全文的主旨有什么样的作用?[明确] 第一段作者通过叙述和解释,简要地介绍了盘谷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
强调盘谷“宅幽而势阻”,是隐者“盘旋”的好去处。
将人和地两相联系,点明送别的题旨。
2.那些“用力于当世者”为什么会“遇知于天子”?而对于这些人,“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是有命焉”该如何理解?[明确] 那些无耻的“用力于当世者”被“遇知”,那些“人之称大丈夫者”能爬上权势赫赫的高位的原因,都是由于天子昏庸无道。
在这里,作者直接表达了对朝廷政治的不满。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这一句似褒实贬,表面上好像是在羡慕他们,自叹“我”没有那样的好命,“不可幸而致”;实际上作者把“用力于当世”而被“遇知”归结为“命”,暗含了一种嘲讽。
也就是说,被“遇知”的人并非因为才干、品德,而是因为一种奇怪的“命”!文章在此委婉地表达出“不遇于时者”的不遇之叹和不平之鸣。
3.李愿“不遇于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图?[明确] 所谓“遇于时者”都是些得意或即将得意、只求利禄的小人,才干、品德并不是被“遇知”的条件。
可想而知,李愿之所以不遇于时,主要原因在“时”,可以说是“时逼我隐”,文章在这里透露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隐忧。
文章歌颂隐者是表面之意,关键是假托他人之口讥讽豪门权贵的炙手可热,嘲讽伺候权贵和奔走钻营之徒的厚颜无耻,揭露唐朝社会的黑暗腐朽,也暗含作者对自己仕途不顺的不平之鸣。
4.文章第3段以“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开头,写了韩愈送给李愿的一段歌词,直接从韩愈自身的角度表达了对李愿归隐的看法。
朗读这段歌词,说说它与前文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明确] “盘之中,维子之宫。
盘之土,可以稼。
盘之泉,可濯可沿。
盘之阻,谁争子所。
窈而深,廓其有容。
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殃;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照应前文第1、2段,写了李愿归隐的外部条件——盘谷可隐(虎豹远迹、蛟龙遁藏、呵禁不祥)。
其后,照应前文“愿之言曰”,写了李愿归隐的主观原因——不遇于时。
最后,直接表达作者对李愿归隐的向往——终吾生以徜徉。
三、主旨归纳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出三种人:一是“坐于庙朝,进退百官”的达官贵人;二是“穷居而野处”的山林隐士;三是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小人。
通过对比,对志得意满、穷奢极欲的大官僚和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之徒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对友人的隐居之志大加赞赏。
文章最后一段,用一首古歌的形式,以浓郁的抒情笔调,咏叹、赞美、祝福友人的隐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羡之意。
四、写法鉴赏本文最奇特的地方是巧妙地运用虚托手法。
文章四百余字,写作者的话才七十余字,却用了三百多字记述李愿的一番言论。
在“愿之言曰”一段中,作者浓墨重彩、全神贯注地描画了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写出他们对人生和仕途的三种不同态度,并且运用对比衬托,突出了隐逸者思想行为的高尚。
其实,李愿并非真有这番言论,这是作者运用虚托手法,借李愿之口,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这样构思,既赞扬了李愿的归隐,歌颂了他的高风亮节,又避免了溢美之嫌;既把当时那些得意和不得意的小人骂得痛快淋漓,又显得这些都是出自他人之口,“与己一点无关”。
同时,又通过这种丹青手笔,突出了李愿的“一团傲藐不平之慨”,把他的归隐盘谷写成笑傲王侯、鄙视功名的高尚行为。
本文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语言瑰丽而刚健。
文章描写了三种人,极力形容,各具情状,用词奇瑰而丰富,加以交错地使用骈、散句,因而造成一种抑扬顿挫而又富于辞采的格调,有六朝文的遗风。
但细品起来,它不止有六朝文的富丽,还有六朝文很少有的刚健。
第三,善于运用对照的写作手法。
作者在写“遇于时”的“大丈夫”时,突出了权势与声威的炙手可热和不可一世;写趋炎附势的人时,突出了他们伺候公卿、奔走于权贵中的胆战心惊和可悲可叹。
这是一组在高位和不在高位的对照。
作者在写隐士的时候,突出了他们起居安适、无悔无忧的可贵可乐。
隐士和以上两种人又形成了一组对照,在这组鲜明的对照中,作者赞扬了前者,唾弃了后者,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彰显了文章的主题。
一、基础过关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旗旄(máo) 遁藏(dùn cánɡ)轻裾(jū)才畯满前(jùn)B.便体(biàn) 黜陟(chù zhì)刑辟(bì) 濯清泉(zhuó)C.嗫嚅(niè) 趑趄(zījū)黛绿(dài) 含辛茹苦(rú)D.侥幸(jiǎo)徜徉(chánɡyánɡ)鲜少(xiǎn)膏车秣马(mò)解析:选B。
便体(piá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 宅:居,地理位置B.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畯:通“俊”,才智出众C.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濯:洗D.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方便解析:选D。
便:轻便、轻盈。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B.①濯清泉以自洁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①伺候于公卿之门②能谤讥于市朝D.①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解析:选D。
A项,都是用在主谓之间;B项,都是表目的,来;C项,都是介词,在;D项,语气词;代词。
4.以下各项全都属于李愿隐居盘谷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宅幽而势阻②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③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④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⑤触刑辟而诛戮A.①②③ 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答案:选C。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介绍盘谷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又以其名字的由来吸引“我”的朋友李愿居住在这里,而完成了文章第一段的叙述。
B.本文的主体段落作者以李愿之口描绘了三类人:一是声势显赫、穷奢极欲的达官贵人;二是投机钻营、趋炎附势的人;三是怀才不遇、归隐山林的人。
C.文章末段写作者韩愈听了李愿的话后,由此生发,并用歌唱的形式咏叹、赞美、祝福友人的隐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羡之意。
D.全文属于亲友别离、赠言规勉类的赠序,结构谨严,浑然一体,语言风格与《师说》相同。
作者是在朴实的叙述中完成全文的说理的。
解析:选D。
本文语言风格瑰丽而刚健,与《师说》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