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RFID编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情况
rfid 中国标准
rfid 中国标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广泛应用于物流、供应链管理、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
在中国,RFID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为了规范和统一RFID技术的应用,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与RFID相关的国家标准,以下将对中国标准下的RFID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中国国家标准《GB/T 29768-2013 RFID标签数据协议》规定了RFID标签的数据格式和协议,包括标签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编码方式、读写协议等内容。
该标准的制定,为RFID标签的数据交换提供了统一的规范,有利于不同厂家生产的RFID标签之间的互操作性,提高了RFID技术在物流、仓储等领域的应用效率。
其次,中国国家标准《GB/T 29769-2013 RFID标签物理特性规范》规定了RFID标签的物理特性要求,包括标签尺寸、材料、工作频率、读写距离等内容。
该标准的制定,为RFID标签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保障了RFID标签的质量和性能稳定性,为RFID技术在零售、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此外,中国国家标准《GB/T 29770-2013 RFID标签数据安全规范》规定了RFID标签的数据安全要求,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内容。
该标准的制定,为RFID标签的安全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保障了RFID标签中的数据不被非法篡改和窃取,为RFID技术在金融、电子身份识别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最后,中国国家标准《GB/T 29771-2013 RFID系统集成规范》规定了RFID系统的集成要求,包括读写器与标签的互操作性、系统接口标准、应用软件接口等内容。
该标准的制定,为RFID系统的集成和应用提供了技术规范,促进了不同厂家生产的RFID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为RFID技术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RFID发展的五大研究方向
RFID发展的五大研究方向目前,RFID所涉及的主要技术方向虽然都在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方方面面的瓶颈,从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五个问题。
RFID技术的标准化RFID的标准化工作最早始于1995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组织联合技术委员会开展此项工作。
ISO/IEC出台的一系列RFID 技术标准主要可以分为技术标准、数据结构标准、设备性能标准和应用标准四大类,另外还包含一些规范。
从ISO/IEC制订的RFID技术标准内容来说,是在RFID编码、空中接口协议、读写器协议等基础技术标准和数据结构标准之上,定义了使用条件、标签尺寸、标签粘贴位置、数据内容格式、使用频段等具体性能要求,根据应用领域在包括数据完整性、人工识别等其他功能方面制定了应用标准。
ISO/IEC所制订的RFID技术标准最大意义在于通用性,它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在保证互通与互操作性的原则之上兼顾不同应用领域的特点,满足各应用领域的具体要求。
EPC Global是美国统一代码协会(UCC)和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组建的全球第二大RFID标准化组织,该中心与众多企业成员共同制订了EPC Global技术标准,该标准的关注点在于“物联网”自动识别基础架构和标识的数据载体及其内容,在开放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的基础体系上,实现商品信息的交换与共享,面向物流供应链解决透明性和追踪性。
EPC Global致力于建立面向全球电子标签用户的标准化服务网络,在业界成为事实上的最大标准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EPC Global也将自身的部分技术标准提交给ISO以期成为国际标准,从而使自身技术标准体系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世界第三大RFID技术标准是由日本经济产业省牵头成立的泛在中心负责起草的,其技术联盟成员主要是日本厂商。
泛在中心组织及其成员拒绝EPC Global 技术标准,该组织制定的RFID相关标准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拥有自己的ucode编码系统,保持自主独立又不失兼容性。
rfid标准
rfid标准RFID标准。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的技术。
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零售、医疗、金融等领域,成为物联网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RFID技术的应用中,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RFID设备和标签之间的互操作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RFID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RFID标准,涵盖了RFID系统架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性能要求等方面。
这些标准为RFID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有助于推动不同行业的RFID应用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RFID标准中,ISO/IEC 18000系列标准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这一系列标准涵盖了不同频段的RFID技术规范,包括了125kHz、13.56MHz、433MHz、860-960MHz等频段的RFID系统。
这些标准规定了RFID设备的工作频率、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性能要求等,为不同频段的RFID技术提供了统一的规范,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RFID设备可以在同一系统中互相兼容,实现了RFID技术的互操作性。
除了ISO/IEC 18000系列标准外,ISO/IEC 14443和ISO/IEC 15693标准也是RFID技术中的重要标准。
ISO/IEC 14443标准规定了13.56MHz高频RFID技术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被广泛应用于近距离支付、门禁、公交等领域。
而ISO/IEC 15693标准则规定了13.56MHz高频RFID技术的接口和命令,被广泛应用于物流、库存管理等领域。
除了ISO制定的标准外,GS1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的RFID标准,如EPCglobal标准。
EPCglobal标准规定了RFID标签的数据格式、编码规则、标签的存储结构等,为RFID在物流、零售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024年面向物联网的RFID技术研究》范文
《面向物联网的RFID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无线频率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联网感知技术,RFID技术在数据传输、实时定位、安全防伪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重点对面向物联网的RFID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RFID技术概述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进行信息传输和识别的技术。
它通过无线信号与标签进行通信,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追踪。
RFID技术具有读取速度快、识别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物联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面向物联网的RFID技术应用1. 数据传输:RFID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传输,为物联网提供高效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手段。
在物流、仓储等领域,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品的实时追踪和监控,提高管理效率。
2. 实时定位:RFID技术可以通过标签的信号强度和相位差等信息实现物品的实时定位。
在医疗、安防等领域,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病人的追踪和定位,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3. 安全防伪:RFID技术可以与加密算法相结合,实现物品的安全防伪。
在商品追溯、版权保护等领域,RFID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四、面向物联网的RFID技术研究进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目前,RFID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标签芯片的研究:随着技术的进步,标签芯片的体积越来越小,但性能却越来越强大。
新型的标签芯片可以实现更远的识别距离和更高的读取速度。
2. 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为了提高RFID技术的识别准确性和稳定性,研究人员正在不断优化信号处理技术。
包括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信号的解码算法等。
3. 物联网与RFID的融合研究: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将RFID技术与物联网的其他技术(如传感器网络、云计算等)进行有效融合,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国际RFID技术标准研究系列报道(十):构建中国RFIO基础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及建议
前 ,我 国已经立 项 RFI D国家标 准计 划 共 3 2项 ,工 业和 信
息 化 部 行 业 标 准 计 划 1 项 , 盖 了 RFI 码 、 中 接 口 、 5 涵 D编 空
Ke wor y ds: F D;no m t nss m; hn ' R I i r ai yt f o e Ci s a
系统参考模 型 ,从数据流 控制 、管理 、测试及信息安 全等方面 , 出了中国 R I 给 FD基础 技术标准体 系框架 。 提
出了我国 R IFD基础技术标准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R I 信息系统 中国标准体系 FD
Ab ta t T ipp r n 忱 e e tt  ̄ h i l s r c : hs a e a sh au o cn a a t s sf c
摘 要 分析中国R I基础技术 F D 标准现状, 提出
中国 R I 标 准体 系 目标及建设思路 , FD 并根据 R I FD信息
1中国 R I FD基础技术标准发展现状
我 国 从 “ 五 ” 间 便 开 始 RFI 础 技 术 标 准 的 研 究 十 期 D基 与 制 定 工 作 ,经 过 近 十 年 的 发 展 已 取 得 了 初 步 成 果 。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在 2 0 年 正 式 成 立 了 全 国信 息 技 术 标 准 02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自 动 化 与 数 据 采 集 技 术 分 会 , 织 开 展 RFI 组 D 国 际 标 准 跟 踪 与 中 国 RFI 国 家 标 准 的 研 究 与 制 定 工 作 。 D 20 0 5年 1 月 , 信 息 产 业 部 成 立 电子 标 签 标 准 工 作 组 , 0 原 进
RFID相关技术和应用标准简介
RFID相关技术和应用标准简介--------------------------------------------------------------------------------由于RFID的应用牵涉到众多行业,因此其相关的标准盘根错节,非常复杂。
从类别看,RFID 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技术标准(如RFID技术、IC卡标准等);数据内容与编码标准(如编码格式、语法标准等);性能与一致性标准(如测试规范等);应用标准(如船运标签、产品包装标准等)。
具体来讲,RFID相关的标准涉及电气特性、通信频率、数据格式和元数据、通信协议、安全、测试、应用等方面。
与RFID技术和应用相关的国际标准化机构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世界邮联(UPU)。
此外还有其他的区域性标准化机构(如EPC global、UID Center、CEN)、国家标准化机构(如BSI、ANSI、DIN)和产业联盟(如ATA、AIAG、EIA)等也制定与RFID相关的区域、国家、或产业联盟标准,并通过不同的渠道提升为国际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体系目前RFID存在三个主要的技术标准体系,总部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Auto-ID Center(自动识别中心)、日本的Ubiquitous ID Center (泛在ID中心,UIC)和ISO标准体系。
EPC GlobalEPC Global是由美国统一代码协会(UCC)和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于2003年9月共同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其前身是1999年10月1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Auto-ID中心。
Auto-ID中心以创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为使命,与众多成员企业共同制订一个统一的开放技术标准。
旗下有沃尔玛集团、英国Tesco等100多家欧美的零售流通企业,同时有IBM、微软、飞利浦、Auto-IDLab等公司提供技术研究支持。
超高频射频识别设备认证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中国国家认证认可
《超高频射频识别(RFID)设备认证技术规范》编制说明1. 制定技术规范的必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对现代社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和影响力,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深受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公共服务、智能交通、食品安全跟踪追溯、公共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逐步从试点应用、闭环应用向规模应用、开环应用方向发展,RFID相关标准的作用和战略地位日益显现,标准成为影响RFID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成为RFID产业链的上游环节。
RFID标准体系主要由空中接口规范、物理特性、读写器协议、编码体系、测试规范、应用规范、数据管理、信息安全等标准组成。
目前国际上制订RFID标准的主要组织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SO/IEC JTC1负责制订与RFID技术相关的国际标准,ISO其他有关技术委员会也制订部分与RFID应用有关的标准,还有一些相关的组织也开展了RFID标准化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标准之间缺乏达成一致的基础,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积极推动RFID应用层面上的互联互通。
中国在RFID技术与应用的标准化研究工作上已有一定基础,目前已经从多个方面开展了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制定了《集成电路卡模块技术规范》、《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等应用标准,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频率规划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试验。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必须实施有效的技术发展战略,加快RFID技术的自主创新,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得益于微电子工艺技术的进步,RFID读写器与电子标签技术近几年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1世纪初,由于微电子工艺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在单晶片硅衬底上,应用CMOS工艺,制造出工作频率高、功耗低、成本低的标签IC芯片。
国内外RFID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RFID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RFID技术研究现状
1、国内RFID技术研究
国内RFID技术研究的主要集中在物联网、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
安全服务、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停车等领域,特别是与互联网的深度交互,使得RFID在物联网、物流管理、高校、智慧物流、智慧住宅等领域有了
更深入的应用。
研究表明,在物联网领域,RFID技术可以更有效地收集
地理信息、生物信息、环境信息,实现对实时监测的更精确的采集,以及
智能化的信息管理和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针对于物流管理、高校、智慧物流、智慧住宅等领域的应用,RFID技术可以更有效地追踪
物品、信息和位置,利用RFID进行自动物品计算、数据识别、智能管理
和实时跟踪,以及对物品进行智能化地管理和控制,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2、国外RFID技术研究
国外RFID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集成电路、微系统、应用
领域等,特别是在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有非常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RFID集成电路可以实现小尺寸、低功耗、低成本和全天候的工作,并可
以有效地进行距离的检测、识别和定位,具有很多优势。
中国的rfid标准
中国的rfid标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可以通过电磁场来识别特定的标签,并获取相关数据。
在当今物联网时代,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制造业、医疗、农业等领域,成为推动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对RFID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视。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CESI)在RFID标准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中国的RFID标准化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的RFID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通用标准,包括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定义,以及RFID系统的基本要求和测试方法等;二是行业标准,针对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而制定的标准,如物流、零售、医疗、制造业等。
在通用标准方面,中国的RFID标准主要参考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的相关标准,以确保与国际标准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这些标准涵盖了RFID系统的整体架构、工作频率、数据格式、安全性、性能要求等方面,为中国的RFID技术提供了统一的基础标准。
在行业标准方面,中国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RFID标准。
以物流行业为例,中国制定了《物流RFID标识应用规范》,规定了物流领域中RFID标识的编码规则、读写器的性能要求、数据交换格式等内容,为物流企业的RFID应用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除了制定标准,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RFID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中国在ISO/IEC JTC1/SC31(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等国际标准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为全球RFID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的RFID标准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不断完善和发展。
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中国的RFID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RFID 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助力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迈进,为物流、零售、医疗等行业提升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FID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研究
引言随着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作为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仓储管理信息化也越来越多地被关注,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了仓库管理系统中。
以RFID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仓储管理系统,甚至孕育着一场“物流革命”。
因此,研究RFID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论文主要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展开分析,有些地方运用例证法,以加强说服力。
本文的主体结构为三段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头部分给出RFID技术的定义并分析其优点,然后分析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今后的发展策略,希望能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参考。
摘要:RFID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具有反应速度快、数据容量大、成本低等特点,在国外物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RFID技术及其优点的分析,以及RFID技术在我国发展现状和RFID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突出了RFID 技术应用对于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指出推动我国RFID技术发展的主体是政府,因而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关键词:RFID技术;物流管理;发展策略一、RFID技术的定义及其优点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称为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感应式电子芯片或是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等,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
它的主要核心部件是一个电子标签,直径不足2毫米,数据量可高达2的96次方以上。
通过相距几厘米到几米距离内传感器发射的无线电波,可以读取电子标签内储存的信息,识别电子标签代表的物件的身份。
最简单的RHD 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三部分组成。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其他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RFID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应用范围广。
它几乎可以涵盖所有与物流有关的领域;它读取距离大、穿透能力强,可以在几米甚至几十米远的地方读取数据,还可透过包装箱直接读取信息;它存储的信息更改自如,与传统条形码技术只能用于一种商品不同,RFID 存储的信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变更。
rfid编码方案
rfid编码方案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实现非接触式自动识别的技术。
它利用射频信号传输数据,实现对物体的追踪和识别。
在各行各业中,RFID技术正得到广泛应用,帮助提高管理效率和信息安全性。
而RFID编码方案作为RFID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实现高效的数据管理和追踪至关重要。
一、RFID编码方案的定义与重要性RFID编码方案是一种规定了RFID标签如何编码以实现数据传输和识别的方法。
它确定了标签上的标识码和数据格式,以及标签和读取器之间的通信协议。
一个好的RFID编码方案能够有效避免数据重复、错误和干扰,实现高效的数据交互和管理。
RFID编码方案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标签标识唯一性:RFID标签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场景,如物流、库存管理、门禁等。
为了确保每个物体都能够被唯一标识,RFID编码方案需要保证每个标签的编码都是唯一的。
2.数据安全性:RFID标签中存储了大量敏感信息,如贵重物品的防伪码、员工的工号等。
优秀的RFID编码方案需要具备良好的加密和解密能力,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
3.兼容性和可扩展性:RFID技术的应用场景众多,不同的场景可能需要不同的编码方案。
一个良好的RFID编码方案应该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并具备可扩展性,方便未来的功能升级和扩展。
二、常见的1. EPC编码方案: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编码方案是RFID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标准化编码方案之一。
它包括了标签管理器(Tag Manager)、标签编号分配(Tag ID Allocation)、标签编码规范(Tag Encoding Specification)等多个组成部分,以确保标签编码的唯一性和标准化。
2. ISO编码方案: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编码方案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套RFID编码标准。
RFID标准化体系研究
据 内容标 准 和R I 性 能标 准 。 其 中编 码标 准 和 FD 通信 协议 ( 通信 接 1 3)是 争夺 比较 激 烈 的部 分 ,
也正是 这二 者构 成 了R I 标 准 的核 心 。 FD
◇ RFD 术 标 准 I技
链进 行 高 效 管理 , 以有 效 降 低 成本 。对 于供 应 链管 理而 言 ,射频技 术 是一 项非 常适 合 的技 术 ,
能力 。R I 技术 标准 的基 本结 构见 图2 FD 。
◇ R l 用 标 准 FD应
( ) 样 ,如 果它 的数 据格 式 有很 多种类 且 互 I 。这 D
不 兼 容 ,那 么 ,不 同标 准 的R I 品就 不 能 通 FD产 用 ,这 对全球 经 济一 体化 的物 品流 通非 常不 利 。 数 据 格 式 的标 准 问题 涉 及 到各 个 国家 自身 的利
但 由于标 准 不 统 一 ,该技 术 在并 未 得 到 大 规模 的应 用 。因 此 ,为 了获得 期 望 的效 果 ,用 户 迫 切 要 求 开放 标 准 ,因为 标 准不 统一 已成 为 制 约 R I 发 展的重 要 因素之 一 。 FD 每 个 R I 签 中都 有 一 个 惟 一 的 识 别 码 FD标
各 国从 自身 的利 益 和安 全 出发 ,也 会倾 向 于制
定不 同 的数 据格 式 标 准 。这样 ,由此将 带 来 兼
容 问题 。如 何让 这 些标 准互 相 兼容 ,即让 一 个 R I 品能 顺利 地 在世 界 范 围 中流通 ,是 当前 FD产
亟 待 解 决 的 问题 。
促进 物 流 、电子 商务 等 信 息技 术 的 发 展 ,推 动 我 国 自动识 别产 业 的发展 ,并提 供咨 询服 务 。
关于RFID技术的相关标准解析
关于RFID技术的相关标准解析物联网涉及的关键技术非常多,从传感器技术到通信技术,从嵌入式微处理节点到计算机软件系统,包含了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等不同的领域,是跨学科的综合应用。
目前介入物联网领域主要的国际标准组织有IEEE、ISO、ETSI、ITU-T、3GPP、3GPP2等,这些标准组织在物联网总体架构、感知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应用技术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标准,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关于射频技术RFID的标准。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的骑车中,厂家便可以追踪这辆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将标签附着在药品包装上,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
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就是防止数只牲畜或宠物使用同一个身份)。
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植入人体内,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犯个人隐私的忧患。
【RFID的相关标准】国际标准: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负责制定。
ISO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制订国际标准达成一致意见提供一种机制。
国家标准:由工业与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
行业标准:由国际、国家的行业组织制定,例如: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制定的用语物体识别的EPC标准。
此外,还有设计道德、伦理、健康、数据安全、隐私等的规范。
【标准的作用】1.确保协同工作的进行,规范经济的实现,工作实施的安全性。
2.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解决编码、通信、空中接口和数据共享问题,最大程度的促进RFID技术及相关系统的应用。
RFID国内外标准规范汇总
1、国内行业标准:①、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信部无[2007]205号);②、GB/T 29768-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2014年5月实施)③、GB/T 28925-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 2.45GHz空中接口协议》④、GB/T 28926-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 2.45GHz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⑤、GB/T 29266-2012《射频识别13.56MHz标签基本电特性》⑥、GB/T 29261.3-2012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词汇第3部分:射频识别》⑦、GB/T 29261.4-2012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词汇第4部分:无线电通信》⑧、GB/T 29272-2012 《信息技术射频识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系统性能测试方法》⑨、SB/T 10772-2012 《信息技术射频识别支持安全协议的800/900MHz空中接口通信协议》2、国内军工标准:①、军用射频识别信息服务符合性测试方法GJB 7389-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 ofinformation servi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②、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访问和管理应用接口GJB 7388-2011 Application interface ofreader access and management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③、军用射频识别惟一标识编码解析系统接口GJB 7387-2011 Unique identification coderesolving system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④、军用射频识别信息共享服务接口GJB 7386-2011 Information share service interface for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⑤、军用射频识别信息服务体系架构GJB 7385-2011 I nformation service architecture for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⑥、军用射频识别数据转换协议GJB 7384-2011 Data translation protocol for military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⑦、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接口协议第1部分:800/900MHz GJB 7383.1-2011 Readerinterface protocol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Part 1:800/900MHz⑧、军用射频识别标签数据结构通用要求GJB 7382-2011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tag datastructur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⑨、军用射频识别现场检测设备通用规范GJB 7381-2011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local testequipment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⑩、军用射频识别设备的系统性能测试方法GJB 7379-2011 System performance test method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⑪、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第2部分:2.45GHz GJB 7378.2-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ir interface Part 2:2.45GHz⑫、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第1部分:800/900MHz GJB 7378.1-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ir interface Part 1:800/900MHz⑬、军用物品唯一标识GJB 7375-2011 Military unique identification for item⑭、军用射频识别术语GJB 7374-2011 Terms of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⑮、军用无源射频识别标签通用规范GJB 7373-2011 G 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passiv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⑯、军用有源射频识别标签通用规范GJB 7372-2011 G 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activ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⑰、军用物资和装备自动识别标识符GJB 7371-2011 Identifier for an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military material and armament⑱、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通用规范GJB 7380-2011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⑲、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第2部分:2.45GHz参数GJB 7377.2-2011 Air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Part 2:2.45GHz parameters⑳、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第1部分:800/900MHz参数GJB 7377.1-2011 Air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Part 1:800/900MHz parameters21、军用射频识别标签惟一标识GJB 7376-2011 Unique identification for military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22、军用射频识别标签和读写器安全测试与评估方法GJB 7370-2011 Security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andreader23、军用射频识别系统安全通用要求GJB 7369-2011 General requirements ofsecurity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3、ISO/IEC标准:①、货运集装箱的ISO 6346 (编码、ID和标识符号),ISO 10374(自动标识)、ISO 18185(安全电子封印)、ISO 17363(货运标签);②、用于动物的ISO 11784(代码结构)、ISO 11785(技术概念)、ISO 14223(扩展代码结构和编码);③、标识“接近”卡的ISO/IEC 14443-1(物理特点)、ISO/IEC 14443-2(射频和功率) 、ISO/IEC14443-3(初始化和防碰撞);④、标识“邻近”卡的ISO/IEC 14443-4 (传输协议)、ISO/IEC 15693-1 (物理特点)、ISO/IEC15693-2 (空中接口和初始化)、ISO/IEC 15693-3(防碰撞和协议);⑤、货物管理的ISO/IEC 15961(数据协议: 应用接口)、ISO/IEC 15962(数据协议: 数据编码规则)、ISO/IEC 15963(唯一标识符)、ISO/IEC 18000-1(参考结构)、ISO/IEC 18000-2(135 kHz以下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3(13.56 M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4(2.45 G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6(860 MHz - 960 M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7(433 MHz时的空中接口)、TR 18001(应用要求)、TR 18046(性能测试方法)、TR 18047(一致性测试方法);⑥、ISO/IEC 18000-6:2010Information technology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management -- Part 6: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860 - 960 MHz;⑦、ISO/IEC 18046-3-2012(标签UHF性能测试标准);⑧、ISO/IEC TR 18047-6-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capture techniques — RFID device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 Part 6:Tesmethod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at 860 -960MHz PART C;⑨、ISO/IEC 24753( ISO/IEC 15962数据能力扩展);⑩、实时定位的ISO/IEC 24730-1 (应用编程接口API规范)、ISO/IEC 24730-2(2450MHz 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规范)、ISO/IEC 24730-3 (433MH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规范);⑪、RFID通用体系架构的ISO/IEC 24791;4、EPC global标准:①、EPC射频识别协议——1类2代超高频射频识别——用于860MHz到960MHz频段通信的协议,第1.2.0版(EPC TM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Protocols Class-1 Generation-2UHF RFID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s at 860 MHz – 960 MHz Version 1.2.0);②、EPC global tag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test methods v1.1.0。
RFID RFID标准 标准情况介绍
我国RFID标准体系研究
基于RFID的应用系统涉及许多相关技术,需要一系 列基础标准和应用标准。 我国电子标签标准包含: 基础类标准 管理类标准 编码类标准 技术类标准 信息安全类标准 应用技术类标准 目前已围绕着RFID标准体系开展了相关技术标准的 研究和制定工作。
RFID标准情况介绍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林 宁
内 容 题 要
背景 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情况介绍 我国RFID标准体系研究 目前国内RFID标准制定情况 下一步工作计划
背 景
RFID技术的优点及应用领域
——读写速度:速度快、非接触、无方向性要求、可多目标识别、运 动识别; ——物理特性:防水,防磁,耐高低温,可弯折,无机械故障、寿命 长、抗恶劣环境; ——数据存储:容量大、数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可写; ——使用方便:体积小,易封装,可以嵌入产品内; ——数据安全:专用芯片、序列号惟一、密钥认证、极难复制; ——封装形式:多样的封装方式,方便嵌入或贴在商品上。 由于上述优点,RFID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生产管理与控制、物 流与供应链管理、交通管理、军事应用等众多领域。
目前国内RFID标准制定情况
已经公布的RFID相关标准: GB18937-2003《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标识代码 编制规则》 TB/T3070-2002 《铁路机车车辆自动识别设 备技术条件》 GB/T 20563-2006 《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 构》
目前国内RFID标准制定情况
我国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情况介绍
工作组总体目标: 努力建立一套基本完备的、能为我国RFID产业提 供支撑的RFID标准体系。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完成基础技术标准:电子标签、读写器、RFID中 间件、数据内容、空中接口、一致性测试等标 准。 完成主要行业的应用标准:物流、生产制造、交 通、安全防伪等标准,积极推动我国RFID的应 用。
我国RFID 标准体系框架_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详解(第3版)_[共2页]
我国物联网RFID 技术标准 371 《中国射频识别技术政策白皮书》,提出了制订我国RFID 标准体系的原则,建立了我国RFID 系统构架模型和RFID 标准体系模型,给出了RFID 标准体系优先级列表,进而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技术依据,为RFID 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供指南。
考虑到RFID 在我国应用的具体情况,需要按照以下原则制订标准。
• 系统性。
RFID 技术极具渗透性,它的应用领域包括资产管理、物流供应链、安全防伪和生产管理等,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制订RFID 标准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协调和统一各个环节的技术问题。
• 衔接性。
RFID 技术包括前端数据采集、中间件、编码解析和信息服务等环节,各个环节之间涉及众多标准,要充分考虑这些标准的衔接性,以保证标准体系的配套,从而发挥标准体系的综合作用。
• 自主性。
要充分考虑我国RFID 产业和应用的现状,优先吸收我国自主的专利技术,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 标准体系,促进我国RFID 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 兼容性。
兼容性是多种产品在一起使用的基本要求。
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排斥国外的先进技术,要充分研究国外RFID 标准体系和我国RFID 应用现状,在制订我国RFID 标准时考虑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兼容性,这样有利于我国RFID产品的出口。
15.5.2 我国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订RFID 标准框架的指导思想是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为基础,并考虑相关的技术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形成相关的标准体系。
(1) RFID 标准体系RFID 标准体系由各种实体单元组成,各种实体单元由接口连接起来,对接口制订接口标准,对实体定义产品标准。
我国RFID 标准体系可分为基础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技术标准体系,基础技术标准又分为基础类标准、管理类标准、技术类标准和信息安全类标准4个部分。
其中,基础类标准包含术语标准;管理类标准包含编码注册管理标准和无线电管理标准;技术类标准包含编码标准、RFID 标准(包括RFID 标签、空中接口协议、读写器、读写器通信协议等)、中间件标准、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包括物品信息服务、编码解析、检索服务、跟踪服务、数据格式)和相应测试标准;信息安全类标准不仅涉及标签与读写器,也涉及整个信息网络的每一个环节,RFID 信息安全类标准可分为安全基础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测评标准4个方面。
RFID技术研究及有源电子标签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RFID技术研究及有源电子标签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题目:RFID技术研究及有源电子标签的设计与实现一、研究背景随着智能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生产流程。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能够实现远距离自动识别物体或人员。
在物流、仓储、运输等领域的应用中,RFID技术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水平。
因此,RFID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实现智慧物流和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在RFID技术中,有源电子标签是一种比被动标签更为先进的无线通信设备。
其芯片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和基于无线电的通信功能,可以扩展不同的传输距离。
因此,目前有源电子标签已经在智能物流、智能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研究RFID技术及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RFID技术的研究;分析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应用的情况。
2. 有源电子标签的研究;分析有源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实现技术和应用场景。
3. 有源电子标签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一种基于射频无线电的有源电子标签,并在具体场景下进行实现与测试。
涉及硬件设计、软件实现、通信协议等方面。
三、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可以具有以下意义:1. 对于RFID技术和有源电子标签的研究,可以为应用于智慧物流、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2. 设计一种有源电子标签,可以为实现智能物流、智能农业等场景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3. 研究有源电子标签的实现技术,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学习的机会。
同时,对于学习RFID技术和有源电子标签的人员来说,本文也具有参考和指导的作用。
四、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调研、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等方法。
借助文献调研,可以了解RFID技术和有源电子标签的发展现状、应用场景和存在的问题;实验测试方面,可以设计一种有源电子标签进行测试,并验证其性能和可行性。
五、预期成果本文的预期成果如下:1. 对RFID技术和有源电子标签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系统地阐述其工作原理、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RFID编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情况
来源:RFID中国网 日期:2009-7-31 8:28:01
中国RFID标准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是根据中国标准化协会高级工程师杨子强先生在“2009中国国际智能卡与RFID博览会”RFID标准体系建设和信息安全问题专题论坛上的主题发言整理编发的,供业界朋友参考。
RFID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是“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的一个课题,那么,“863”计划为什么立这么一个课题,因为,标准的作用太大了,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良好的结合,将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
任何技术领域,利润的蛋糕怎么切呢?DVD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曾经有一个报道,国内有一家生产DVD的厂商,生产一台DVD赚9美元,8美元用于付知识产权费用。
这个例子虽有点极端,但也很说明问题。
如果说利润的30-50%用于支付知识产权,我想不算多,但如果说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跟别人竞争,人家在收取知识产权费用以后,我们的企业变成负利润,就无法跟别人竞争。
现在政府对标准化工作都非常重视,特别高新技术领域的标准政府非常重视,在这里我把RFID标准课题的研究工作,向大家进行一下介绍。
RFID标准课题在立项的时候实际上是依据“863”计划“十五”期间RFID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和中国RFID发展白皮书而设立的。
通过“十五”期间的研究,大家觉得编码、空中切口协议是RFID技术领域中比较重要的一块,课题的重点也向这方面进行了倾斜。
我们这个课题包括编码的标准研究、知识产权的标准研究、测试公共服务标准研究以及应用研究。
中国标准化协会是这个课题第一承担单位,参加这个课题的单位有物品编码中心、电子部四所、科学院自动化所、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一些国内有实力的单位。
围绕这个课题,我们完成了2008年全球RFID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实际上近年来国际上围绕RFID的动作挺大,变化也挺多,RFID和移动通讯结合等等,这方面的技术演变也非常快。
这个课题要完成20-25项标准的制定工作,主要是编码、空中接口协议、测试和应用标准。
目前已经完成了13项国家标准的立项,10项草案也正在申请立项。
(一)我国RFID编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情况
目前来讲,在这方面确定的技术难点就是物品编码转换和映射,主要想克服信息孤岛的难点,在这里我想谈一下自己观点:通过RFID的发展我们看到,无论是编码也好,空中接口协议也好,这些东西都是把RFID的作用扩大了,可以说把它的作用扩大了很多倍,通过物品编码,RFID的作用更加明显,某种程度上我们不得不佩服美国,实际上他们从90年代就在搞这方面的研究,等到他让世界都知道的时候,无论在芯片、编码、在空中接口协议等等领域都有了一大批的专利和技术,等你知道的时候美国已经领先世界一大块了,现在国内RFID的应用搞的很热闹,从美国的战略来讲,希望中国的这些企业开展RFID应用,推广RFID应用,一方面他卖芯片、卖读写器获取利润;另一方面把美国的战略向全世界推广,这是他们的优势。
在物品编码领域,我们已经完成了3项国家标准的立项。
(二)空中接口协议标准研究与制定
通过我们对国际标准的跟踪研究,我们认为空中接口协议中的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统一性,如果一旦你的知识产权、你的专利纳入了国际标准,国际上都在使用你的专利,专利价值就大大提升了。
前段时间有这么一段话:超一流企业做标准,专利和标准结合的作用太大了,比八国联军的作用还大,我们在做空中接口标准协议时候就遇到了比较尴尬的局面,在标准化领域,我们从立项这个标准的时候就想搞自己的东西,但是这套技术是一套系统技术,专利涉及的太多,光靠标准化部门的研究力量远远不够,需要产业的支持,我们产业界一方面争取RFID推广的费用,另一方面建议产业界对于RFID的技术加以深入研究,把我们的技术专利搞出来。
第一代空中接口协议标准没有办法,只能采用美国的标准,我们要搞国际交流,你的标准需要和别人统一,虽然我们可以有一些自己的市场保护,但是你要搞国际交流,搞世界经济一体化,这个东西避免不了,美国比我们早走了十年左右,在这方面美国是领先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就要永远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吗?我们就要永远受他们的宰割吗?从科技部到政府对这方面都有清醒的认识,在“863”课题里特别把标准研究与制定作为课题的一个部分,在这个阶段我们摸索出一些经验,我们对国际标准进行分析,我们在这方面加以研究,为的是我们在下一步能有一些突破。
(三)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研究与制定测试标准
发达国家通过做测试标准提出测试要求,我们很多仪器不得不进口,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RFID引入中国以来在中国搞的很热闹,RFID除了国际上的应用以外,到中国以后得到比较大的发展,我们把RFID的作用都已经挖掘出来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对RFID
基础技术进行挖掘就更好了,可能有些企业已经开展这方面工作了,只不过现在不愿意说,因为这是一套系统内容,现在不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希望中国出现这样的企业。
中国建设事业部牵头,正在由中山达华、上海贝岭、以及中兴等单位,参与RFID电子标签编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