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2系列练习题(2)立体几何(精编-附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高一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试卷(有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高一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试卷(有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测试试卷学校:___姓名:___班级:___考号:__一.单选题1.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90°,它的表面积为a,则它的底面积为()A.B.C.D.2.设α为平面,m,n为直线()A.若m,n与α所成角相等,则m∥nB.若m∥α,n∥α,则m∥nC.若m,n与α所成角互余,则m⊥nD.若m∥α,n⊥α,则m⊥n3.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是1,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A.75°B.60°C.45°D.30°4.设α是空间中的一个平面,l,m,n是三条不同的直线,①若m⊂α,n⊂α,l⊥m,l⊥n,则l⊥α;②若l∥m,m∥n,l⊥α,则n⊥α;③若l∥m,m⊥α,n⊥α,则l∥n;④若m⊂α,n⊥α,l⊥n,则l∥m;则上述命题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已知一个铜质的五棱柱的底面积为16cm2,高为4cm,现将它熔化后铸成一个正方体的铜块(不计损耗),那么铸成的铜块的棱长是()A.2cm B.C.4cm D.8cm6、在正方体ABCD-A l B1C1D1中,P是正方体的底面A l B1C1D1(包括边界)内的一动点(不与A1重合),Q是底面ABCD内一动点,线段A1C与线段PQ相交且互相平分,则使得四边形A1QCP面积最大的点P有()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7.如图所示几个空间图形中,虚线、实线使用不正确的有()A.②③B.①③C.③④D.④二.填空题8、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SB⊥底面ABCD.底面ABCD为梯形,AB⊥AD,AB∥CD,AB=1,AD=3,CD=2.若点E是线段AD上的动点,则满足∠SEC=90°的点E的个数是______.9、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字母A、B、C、D、E、F,如图是此正方体的两种不同放置,则与D面相对的面上的字母是______.10.设α、β为互不重合的平面,m、n为互不重合的直线,下列四个命题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③若m∥α,n∥α,则m∥n.④若α⊥β,α∩β=m,n⊂α,n⊥m,则n⊥β.三.简答题1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90°,AB<CD,SD⊥平面ABCD,AB=AD=a,S D=,在线段SA上取一点E(不含端点)使EC=AC,截面CDE与SB交于点F.(1)求证:四边形EFCD为直角梯形;(2)设SB的中点为M,当的值是多少时,能使△DMC为直角三角形?请给出证明.12、正三棱台的高为3,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2和4,求这个棱台的侧棱长和斜高.13、已知三棱椎D-ABC,AB=AC=1,AD=2,∠BAD=∠CAD=∠BAC=90°,点E,F分别是BC,DE的中点,如图所示,(1)求证AF⊥BC(2)求线段AF的长.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90°,它的表面积为a,则它的底面积为()A.B.C.D.答案:A解析:解:设圆锥的母线为l,所以圆锥的底面周长为:,底面半径为:=,底面面积为:.圆锥的侧面积为:,所以圆锥的表面积为:+=a,底面面积为:=.故选A.2.设α为平面,m,n为直线()A.若m,n与α所成角相等,则m∥nB.若m∥α,n∥α,则m∥nC.若m,n与α所成角互余,则m⊥nD.若m∥α,n⊥α,则m⊥n答案:D解析:解:对于选项A,若m,n与α所成角相等,m,n也可能相交、平行、异面;故A错误;对于选项B,若m∥α,n∥α,直线m,n也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还有可能异面;故B 错误;对于选项C,若m,n与α所成角互余,如与α所成角分别为30°和60°,直线m,n所成的角有可能为30°;故C错误;对于选项D,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容易得到m⊥n;故D正确;故选D.3.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是1,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A.75°B.60°C.45°D.30°答案:C解析:解析:如图,四棱锥P-ABCD中,过P作PO⊥平面ABCD于O,连接AO则AO是AP在底面ABCD上的射影.∴∠PAO即为所求线面角,∵AO=,PA=1,∴cos∠PAO==.∴∠PAO=45°,即所求线面角为45°.故选C.4.设α是空间中的一个平面,l,m,n是三条不同的直线,①若m⊂α,n⊂α,l⊥m,l⊥n,则l⊥α;②若l∥m,m∥n,l⊥α,则n⊥α;③若l∥m,m⊥α,n⊥α,则l∥n;④若m⊂α,n⊥α,l⊥n,则l∥m;则上述命题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解:①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当m,n相交时,结论成立,故①不正确;②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可得l∥n,故l⊥α时,一定有n⊥α,故②正确;③由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得m∥n,再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即可得l∥n,故③正确.④m⊂α,n⊥α,则n⊥m,∵l⊥n,∴可以选用正方体模型,可得l,m平行、相交、异面都有可能,如图所示,故④不正确故正确的命题是②③故选B.5.已知一个铜质的五棱柱的底面积为16cm2,高为4cm,现将它熔化后铸成一个正方体的铜块(不计损耗),那么铸成的铜块的棱长是()A.2cm B.C.4cm D.8cm答案:C解析:解:∵铜质的五棱柱的底面积为16cm2,高为4cm,∴铜质的五棱柱的体积V=16×4=64cm3,设熔化后铸成一个正方体的铜块的棱长为acm,则a3=64解得a=4cm故选C6、在正方体ABCD-A l B1C1D1中,P是正方体的底面A l B1C1D1(包括边界)内的一动点(不与A1重合),Q是底面ABCD内一动点,线段A1C与线段PQ相交且互相平分,则使得四边形A1QCP面积最大的点P有()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答案:C解:∵线段A1C与线段PQ相交且互相平分,∴四边形A1QCP是平行四边形,因A l C的长为定值,为了使得四边形A1QCP面积最大,只须P到A l C的距离为最大即可,由正方体的特征可知,当点P位于B1、C1、D1时,平行四边形A1QCP面积相等,且最大.则使得四边形A1QCP面积最大的点P有3个.故选C.7.如图所示几个空间图形中,虚线、实线使用不正确的有()A.②③B.①③C.③④D.④答案:D解析:解:根据棱柱的放置和“看见的棱用实线、看不见的棱用虚线”,则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8、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SB⊥底面ABCD.底面ABCD为梯形,AB⊥AD,AB∥CD,AB=1,AD=3,CD=2.若点E是线段AD上的动点,则满足∠SEC=90°的点E的个数是______.答案:2解:连接BE,则∵SB⊥底面ABCD,∠SEC=90°,∴BE⊥CE.故问题转化为在梯形ABCD中,点E是线段AD上的动点,求满足BE⊥CE的点E的个数.设AE=x,则DE=3-x,∵AB⊥AD,AB∥CD,AB=1,AD=3,CD=2,∴10=1+x2+4+(3-x)2,∴x2-3x+2=0,∴x=1或2,∴满足BE⊥CE的点E的个数为2,∴满足∠SEC=90°的点E的个数是2.故答案为:2.9、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字母A、B、C、D、E、F,如图是此正方体的两种不同放置,则与D面相对的面上的字母是______.答案:B解析:解:由此正方体的两种不同放置可知:与C相对的是F,因此D与B相对.故答案为:B.10.设α、β为互不重合的平面,m、n为互不重合的直线,下列四个命题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③若m∥α,n∥α,则m∥n.④若α⊥β,α∩β=m,n⊂α,n⊥m,则n⊥β.答案:①④解析:解:①若m⊥α,n⊂α,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m⊥n,正确;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两条相交直线才行,不正确.③m∥α,n∥α,则m与n可能平行、相交、异面,不正确.④若α⊥β,α∩β=m,n⊂α,n⊥m,则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我们易得到n⊥β,正确.故答案为:①④.三.简答题1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90°,AB<CD,SD⊥平面ABCD,AB=AD=a,S D=,在线段SA上取一点E(不含端点)使EC=AC,截面CDE与SB交于点F.(1)求证:四边形EFCD为直角梯形;(2)设SB的中点为M,当的值是多少时,能使△DMC为直角三角形?请给出证明.答案:解:(1)∵CD∥AB,AB⊂平面SAB,∴CD∥平面SAB面EFCD∩面SAB=EF,∴CD∥EF.∵∠D=90°,∴CD⊥AD,又SD⊥面ABCD,∴SD⊥CD,∴CD⊥平面SAD,∴CD⊥ED又EF<AB<CD,∴EFCD为直角梯形.(2)当=2时,能使DM⊥MC.∵AB=a,∴,∴,∴SD⊥平面ABCD,∴SD⊥BC,∴BC⊥平面SBD.在△SBD中,SD=DB,M为SB中点,∴MD⊥SB.∴MD⊥平面SBC,MC⊂平面SBC,∴MD⊥MC,∴△DMC为直角三角形.12、正三棱台的高为3,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2和4,求这个棱台的侧棱长和斜高.答案:解:如图所示,正三棱台ABC-A1B1C1中,高OO1=3,底面边长为A1B1=2,AB=4,∴OA=×AB=,O1A1=×A1B1=,∴棱台的侧棱长为AA1==;又OE=×AB=,O1E1=×A1B1=,∴该棱台的斜高为EE1==.13、已知三棱椎D-ABC,AB=AC=1,AD=2,∠BAD=∠CAD=∠BAC=90°,点E,F分别是BC,DE的中点,如图所示,(1)求证AF⊥BC(2)求线段AF的长.答案:解:(1)分别以AB、AC和AD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如图所示:记A(0,0,0),B(1,0,0),C(0,1,0),D(0,0,2),∴E(,,0),F(,,1);∴(,,1),=(-1,1,0),∴•=×(-1)+×1+1×0=0,∴⊥,即AF⊥BC;(2)∵=(,,1),∴||===,即线段AB=.。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ADDCB BDADD BB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小于 14、平行 15、菱形 16、1111AC B D 对角线与互相垂直三、解答题(共74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17、【解析】(1)方法一:如图,取AD 的中点H ,连结GH ,FH.∵E 、F 分别为PC 、PD 的中点,∴EF ∥CD.∵G 、H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GH ∥CD.∴EF ∥GH.∴E 、F 、H 、G 四点共面.∵F 、H 分别为DP 、DA 的中点,∴PA ∥FH.∵PA ⊄平面EFG ,FH ⊂平面EFG ,∴PA ∥平面EFG.方法二:∵E 、F 、G 分别为PC 、PD 、BC 的中点.∴EF ∥CD,EG ∥PB.∵CD ∥AB,∴EF ∥AB.∵PB ∩AB=B,EF ∩EG=E,∴平面EFG ∥平面PAB.∵PA ⊂平面PAB ,∴PA ∥平面EFG.(2)由三视图可知,PD ⊥平面ABCD ,又∵GC ⊂平面ABCD ,∴GC ⊥PD.∵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GC ⊥CD.∵PD ∩CD=D,∴GC ⊥平面PCD.∵PF=12PD=1,EF= 12CD=1, ∴S △PEF = 12EF ·PF= 12. ∵GC= 12BC=1, ∴V P-EFG =V G-PEF = 13S △PEF ·GC= 13×12×1=16.19、证明:(1)连结11A C ,设11111AC B D O = 连结1AO , 1111ABCD A B C D -是正方体 11A ACC ∴是平行四边形11A C AC ∴且 11A C AC = 2分又1,O O 分别是11,A C AC 的中点,11O C AO ∴且11O C AO =11AOC O ∴是平行四边形 4分111,C O AO AO ∴⊂面11AB D ,1C O ⊄面11AB D∴1C O 面11AB D 6分(2)1CC ⊥面1111A B C D 11!CC B D ∴⊥ 7分 又1111A C B D ⊥, 1111B D AC C ∴⊥面 9分111AC B D ⊥即 11分 同理可证11A C AB ⊥, 12分又1111D B AB B =∴1A C ⊥面11AB D 14分20.【解析】(1)在△ABE中,P,Q分别是AE,AB的中点,所以PQ∥EB,又DC∥EB,所以PQ∥DC,又PQ⊄平面ACD,DC⊂平面ACD,所以PQ∥平面ACD.(2)连接DP,CQ,在△ABC中,AC=BC=2,AQ=BQ,所以CQ⊥AB,因为DC⊥平面ABC,EB∥DC,所以EB⊥平面ABC,又EB⊂平面ABE,所以平面ABE⊥平面ABC,平面ABE∩平面ABC=AB,所以CQ⊥平面ABE,由(1)知四边形DCQP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P∥CQ,所以DP⊥平面ABE,所以AD在平面ABE内的射影是AP, 所以∠DAP是AD与平面ABE所成的角.在Rt △APD 中,AD ==,DP=CQ=2sin ∠CAQ=1,所以sin ∠DAP= DPAD 5==.故AD 与平面ABE 21.【解析】(1)由条件知PDAQ 为直角梯形.因为QA ⊥平面ABCD ,所以平面PDAQ ⊥平面ABCD ,交线为AD.又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C ⊥AD ,所以DC ⊥平面PDAQ ,可得PQ ⊥DC.在直角梯形PDAQ 中可得DQ=PQ=2PD ,则PQ ⊥QD. 所以PQ ⊥平面DCQ.(2)设AB=a.由题设知AQ 为棱锥Q-ABCD 的高,所以棱锥Q-ABCD 的体积V 1=13a 3.由(1)知PQ 为棱锥P-DCQ 的高,而,△DCQ 的面积为2a 2, 所以棱锥P-DCQ 的体积V 2=13a 3.故棱锥Q-ABCD 的体积与棱锥P-DCQ 的体积的比值为1.22、解:如图,设所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边长为xcm .在Rt EOF 中, 15,2EF cm OF xcm ==, 3分所以EO = 6分于是13V x = 10分 依题意函数的定义域为{|010}x x << 14分。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模块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模块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测试题(理科)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B 圆锥中过轴的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是圆锥D 圆台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圆面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空间任意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分别在不同的三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C、直线上的两点和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D、不共线的四点确定一个平面3、“a、b是异面直线”是指①a∩b=∅,且a和b不平行;②a⊂平面α,b⊂平面β,且α∩β=∅;③a⊂平面α,b⊂平面β,且a∩b=∅;④a⊂平面α,b ⊄平面α;⑤不存在平面α,使得a⊂平面α,且b⊂平面α都成立。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④⑤B ①③④C ②④D ①⑤4、一条直线和三角形的两边同时垂直,则这条直线和三角形的第三边的位置关系是A、垂直B、平行C、相交不垂直D、不确定5、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①一条直线和另一条直线平行,那么它和经过另一条直线的任何平面平行;②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所有直线都没有公共点,因此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③若直线与平面不平行,则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都不平行;④与一平面内无数条直线都平行的直线必与此平面平行。

A 、0B 、1C 、2D 、36、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交线的位置关系是A 、异面B 、相交C 、平行D 、不确定 7、直线a 与b 垂直,b 又垂直于平面α,则a 与α的位置关系是A 、a α⊥B 、//a αC 、a α⊆D 、a α⊆或//a α 8、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一定是A 、平行B 、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无法确定 9.已知二面角α-AB -β为︒30,P 是平面α内的一点,P 到β的距离为1.则P 在β内的射影到AB 的距离为( ). A .23B .3C .43 D .2110、若,m n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①//m n n m αα⎫⇒⊥⎬⊥⎭;②//m m n n αα⊥⎫⇒⎬⊥⎭;③//m m n n αα⊥⎫⇒⊥⎬⎭;④//m n m n αα⎫⇒⊥⎬⊥⎭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二、填空题:11、三条两两相交的直线可确定12.水平放置的△ABC 的斜二测直观图如图所示,已知A′C′=3,B′C′=2。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考题(附答案)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考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考题13.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1B1,B1C1的中点.问:(1)AM和CN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2)D1B和CC1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解析:(1)由于M、N分别是A1B1和B1C1的中点,可证明MN∥AC,因此AM与CN不是异面直线.(2)由空间图形可感知D1B和CC1为异面直线的可能性较大,判断的方法可用反证法.探究拓展:解决这类开放型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即由条件入手,经过推理、演算、变形等),如第(1)问,还有假设法,特例法,有时证明两直线异面用直线法较难说明问题,这时可用反证法,即假设两直线共面,由这个假设出发,来推证错误,从而否定假设,则两直线是异面的.解:(1)不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M、N分别是A1B1、B1C1的中点,∴MN∥A1C1.又∵A1A∥D1D,而D1D綊C1C,∴A1A綊C1C,∴四边形A1ACC1为平行四边形.∴A1A∥AC,得到MN∥AC,∴A、M、N、C在同一个平面内,故AM和CN不是异面直线.(2)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假设D1B与CC1在同一个平面CC1D1内,则B∈平面CC1D1,C∈平面CC1D1.∴BC⊂平面CC1D1,这与在正方体中BC⊥平面CC1D1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故D1B与CC1是异面直线.14.如下图所示,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AB的中点,N为BB1的中点,O为面BCC1B1的中心.(1)过O作一直线与AN交于P,与CM交于Q(只写作法,不必证明);(2)求PQ的长(不必证明).解析:(1)由ON∥AD知,AD与ON确定一个平面α.又O、C、M三点确定一个平面β(如下图所示).∵三个平面α,β和ABCD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OP、CM、DA,其中交线DA与交线CM不平行且共面.∴DA与CM必相交,记交点为Q.∴OQ是α与β的交线.连结OQ与AN交于P,与CM交于Q,故OPQ即为所作的直线.(2)解三角形APQ可得PQ=14 3.15.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B1B=a,∠ABC=90°,D、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2)证明:DE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3)求异面直线BB1与AC1的距离.解析:(1)由于直三棱柱ABC-A 1B1C1中,AA1∥BB1,所以∠A1AC1就是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又AB=BC=B1B=a,∠ABC=90°,所以A1C1=2a,tan∠A1AC1=2,即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2.(2)证明:解法一:如图,在矩形ACC1A1中,过点E作AA1的平行线MM1分别交AC、A1C1于点M、M1,连结BM,B1M1,则BB1綊MM1.又D、E分别是BB1、MM1的中点,可得DE綊BM.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由条件AB=BC得BM⊥AC,所以BM⊥平面ACC1A1,故DE⊥平面ACC1A1,所以DE⊥AC1,DE⊥BB1,即DE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解法二:如图,延长C1D、CB交于点F,连结AF,由条件易证D是C1F的中点,B是CF的中点,又E是AC1的中点,所以DE∥AF.在△ACF中,由AB=BC=BF知AF⊥AC.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所以AF⊥AA1,故AF⊥平面ACC1A1,故DE⊥平面ACC1A1,所以DE⊥AC1,DE⊥BB1,即DE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3)由(2)知线段DE的长就是异面直线BB1与AC1的距离,由于AB=BC=a,∠ABC=90°,所以DE=2 2a.反思归纳: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是指与两条异面直线既垂直又相交的直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是惟一的,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夹在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证明一直线是某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可以分别证明这条直线与两条异面直线垂直.本题的思路是证明这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而这一平面与两条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一条直线在平面内,另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16.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M分别是BD1,AA1的中点.(1)求证:MO是异面直线AA1和BD1的公垂线;(2)求异面直线AA1与B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3)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求异面直线AA1与BD1的距离.解析:(1)证明:∵O是BD1的中点,∴O是正方体的中心,∴OA=OA 1,又M为AA1的中点,即OM是线段AA1的垂直平分线,故OM⊥AA1.连结MD1、BM,则可得MB=MD1.同理由点O为BD1的中点知MO⊥BD1,即MO 是异面直线AA 1和BD 1的公垂线. (2)由于AA 1∥BB 1,所以∠B 1BD 1就是异面直线AA 1和BD 1所成的角. 在Rt △BB 1D 1中,设BB 1=1,则BD 1=3,所以cos ∠B 1BD 1=33,故异面直线AA 1与BD 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33.(3)由(1)知,所求距离即为线段MO 的长,由于OA =12AC 1=32a ,AM =a 2,且OM ⊥AM ,所以OM =22a .13.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侧面对角线AB 1,BC 1上分别有两点E 、F ,且B 1E =C 1F ,求证:EF ∥ABCD .证明:解法一:分别过E 、F 作EM ⊥AB 于M ,FN ⊥BC 于N ,连结MN .∵BB 1⊥平面ABCD , ∴BB 1⊥AB ,BB 1⊥BC , ∴EM ∥BB 1,FN ∥BB 1, ∴EM ∥FN .又B 1E =C 1F ,∴EM =FN ,故四边形MNFE 是平行四边形, ∴EF ∥MN ,又MN 在平面ABCD 中, 所以EF ∥平面ABCD .解法二:过E 作EG ∥AB 交BB 1于G ,连结GF ,则B 1E B 1A =B 1GB 1B,∵B 1E =C 1F ,B 1A =C 1B , ∴C 1F C 1B =B 1G B 1B,∴FG ∥B 1C 1∥BC . 又EG ∩FG =G ,AB ∩BC =B , ∴平面EFG ∥平面ABCD , 而EF ⊂平面EFG , ∴EF ∥平面ABCD .14.如下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PD =DC .过BD 作与P A 平行的平面,交侧棱PC 于点E ,又作DF ⊥PB ,交PB 于点F .(1)求证:点E 是PC 的中点; (2)求证:PB ⊥平面EFD .证明:(1)连结AC ,交BD 于O ,则O 为AC 的中点,连结EO . ∵P A ∥平面BDE ,平面P AC ∩平面BDE =OE ,∴P A ∥OE . ∴点E 是PC 的中点;(2)∵PD ⊥底面ABCD 且DC ⊂底面ABCD ,∴PD ⊥DC ,△P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DE 是斜边PC 的中线, ∴DE ⊥PC ,①又由PD ⊥平面ABCD ,得PD ⊥BC .∵底面ABCD 是正方形,CD ⊥BC ,∴BC ⊥平面PDC .而DE ⊂平面PDC .∴BC ⊥DE .②由①和②推得DE ⊥平面PBC .而PB ⊂平面PBC , ∴DE ⊥PB ,又DF ⊥PB 且DE ∩DF =D , 所以PB ⊥平面EFD .15.如图,l 1、l 2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 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点A 、B 在l 1上,C 在l 2上,AM =MB =MN .(1)求证AC ⊥NB ; (2)若∠ACB =60°,求NB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余弦值.证明:(1)如图由已知l 2⊥MN ,l 2⊥l 1,MN ∩l 1=M ,可得l 2⊥平面ABN .由已知MN ⊥l 1,AM =MB =MN ,可知AN =NB 且AN ⊥NB . 又AN 为AC 在平面ABN 内的射影, ∴AC ⊥NB .(2)∵Rt △CNA ≌Rt △CNB ,∴AC =BC ,又已知∠ACB =60°,因此△ABC 为正三角形. ∵Rt △ANB ≌Rt △CNB ,∴NC =NA =NB ,因此N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H 是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连结BH ,∠NBH 为NB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在Rt △NHB 中,cos ∠NBH =HB NB =33AB22AB =63.16.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CB =CD ,AD ⊥BD ,点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求证:(1)直线EF ∥平面ACD ; (2)平面EFC ⊥平面BCD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证明:(1)在△ABD 中,∵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所以EF ∥AD . 又AD ⊂平面ACD ,EF ⊄平面ACD ,∴直线EF ∥平面ACD . (2)在△ABD 中,∵AD ⊥BD ,EF ∥AD ,∴EF ⊥BD .在△BCD 中,∵CD =CB ,F 为BD 的中点,∴CF ⊥BD .∵EF ⊂平面EFC ,CF ⊂平面EFC ,EF 与CF 交于点F ,∴BD ⊥平面EFC . 又∵BD ⊂平面BCD ,∴平面EFC ⊥平面BCD .1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P A ⊥平面ABCD ,且P A =2AB .(1)求证:平面P AC ⊥平面PBD ; (2)求二面角B -PC -D 的余弦值. 解析:(1)证明:∵P A ⊥平面ABCD , ∴P A ⊥BD .∵ABCD 为正方形,∴AC ⊥BD .∴BD ⊥平面P AC ,又BD 在平面BPD 内,∴平面P AC ⊥平面BPD . (2)在平面BCP 内作BN ⊥PC ,垂足为N ,连结DN , ∵Rt △PBC ≌Rt △PDC , 由BN ⊥PC 得DN ⊥PC ;∴∠BND 为二面角B -PC -D 的平面角,在△BND 中,BN =DN =56a ,BD =2a ,∴cos ∠BND =56a 2+56a 2-2a 253a 2=-15.14.如图,已知ABCD -A 1B 1C 1D 1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 在AA 1上,点F 在CC 1上,G 在BB 1上,且AE =FC 1=B 1G =1,H 是B 1C 1的中点.(1)求证:E 、B 、F 、D 1四点共面; (2)求证:平面A 1GH ∥平面BED 1F . 证明:(1)连结FG .∵AE =B 1G =1,∴BG =A 1E =2, ∴BG 綊A 1E ,∴A 1G 綊BE . ∵C 1F 綊B 1G ,∴四边形C 1FGB 1是平行四边形. ∴FG 綊C 1B 1綊D 1A 1,∴四边形A 1GFD 1是平行四边形. ∴A 1G 綊D 1F ,∴D 1F 綊EB , 故E 、B 、F 、D 1四点共面.(2)∵H 是B 1C 1的中点,∴B 1H =32.又B 1G =1,∴B 1G B 1H =32.又FC BC =23,且∠FCB =∠GB 1H =90°, ∴△B 1HG ∽△CBF ,∴∠B 1GH =∠CFB =∠FBG , ∴HG ∥FB .又由(1)知A 1G ∥BE ,且HG ∩A 1G =G , FB ∩BE =B ,∴平面A 1GH ∥平面BED 1F .15.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面ABC ,△ABC 为正三角形,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设AB =P A =2.(1)求证:平面PBE ⊥平面P AC ;(2)如何在BC 上找一点F ,使AD ∥平面PEF ,请说明理由; (3)对于(2)中的点F ,求三棱锥B -PEF 的体积. 解析:(1)证明:∵P A ⊥面ABC ,BE ⊂面ABC , ∴P A ⊥BE .∵△ABC 是正三角形,E 为AC 的中点, ∴BE ⊥AC ,又P A 与AC 相交, ∴BE ⊥平面P AC ,∴平面PBE ⊥平面P AC .(2)解:取DC 的中点F ,则点F 即为所求. ∵E ,F 分别是AC ,DC 的中点, ∴EF ∥AD ,又AD ⊄平面PEF ,EF ⊂平面PEF , ∴AD ∥平面PEF .(3)解:V B -PEF =V P -BEF =13S △BEF ·P A =13×12×32×32×2=34.16.(2009·天津,19)如图所示,在五面体ABCDEF 中,F A ⊥平面ABCD ,AD ∥BC ∥FE ,AB ⊥AD ,M 为CE 的中点,AF =AB =BC =FE =12AD .(1)求异面直线BF 与DE 所成的角的大小; (2)求证:平面AMD ⊥平面CDE ; (3)求二面角A -CD -E 的余弦值.解答:(1)解:由题设知,BF ∥CE ,所以∠CED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BF 与DE 所成的角.设P 为AD 的中点,连结EP ,PC .因为FE 綊AP ,所以F A 綊EP .同理,AB 綊PC .又F A ⊥平面ABCD ,所以EP ⊥平面ABCD .而PC ,AD 都在平面ABCD 内,故EP ⊥PC ,EP ⊥AD .由AB ⊥AD ,可得PC ⊥AD .设F A =a ,则EP =PC =PD =a ,CD =DE =EC =2a .故∠CED =60°.所以异面直线BF 与DE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60°.(2)证明:因为DC =DE 且M 为CE 的中点,所以DM ⊥CE .连结MP ,则MP ⊥CE .又MP ∩DM =M ,故CE ⊥平面AMD .而CE ⊂平面CDE ,所以平面AMD ⊥平面CDE .(3)设Q 为CD 的中点,连结PQ ,EQ .因为CE =DE ,所以EQ ⊥CD .因为PC =PD ,所以PQ ⊥CD ,故∠EQP 为二面角A -CD -E 的平面角.由(1)可得,EP ⊥PQ ,EQ =62a ,PQ =22a .于是在Rt △EPQ 中,cos ∠EQP =PQ EQ =33.所以二面角A -CD -E 的余弦值为33.13.(2009·重庆)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AB ⊥AD ,AD ⊥DC ,P A ⊥底面ABCD ,P A =AD =DC =12AB =1,M 为PC 的中点,N 点在AB 上且AN =13NB .(1)求证:MN ∥平面P AD ;(2)求直线MN 与平面PCB 所成的角.解析:(1)证明:过点M 作ME ∥CD 交PD 于E 点,连结AE .∵AN =13NB ,∴AN =14AB =12DC =EM .又EM ∥DC ∥AB ,∴EM 綊AN , ∴AEMN 为平行四边形,∴MN ∥AE ,∴MN ∥平面P AD .(2)解:过N 点作NQ ∥AP 交BP 于点Q ,NF ⊥CB 于点F . 连结QF ,过N 点作NH ⊥QF 于H ,连结MH , 易知QN ⊥面ABCD ,∴QN ⊥BC ,而NF ⊥BC , ∴BC ⊥面QNF ,∵BC ⊥NH ,而NH ⊥QF ,∴NH ⊥平面PBC ,∴∠NMH 为直线MN 与平面PCB 所成的角.通过计算可得MN =AE =22,QN =34,NF =342,∴NH =QN ·NF QF =ON ·NF QN 2+NF 2=64,∴sin ∠NMH =NH MN =32,∴∠NMH =60°,∴直线MN 与平面PCB 所成的角为60°. 14.(2009·广西柳州三模)如图所示,已知直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 ⊥BD ,AD =BD =a ,E 是CC 1的中点,A 1D ⊥BE .(1)求证:A 1D ⊥平面BDE ;(2)求二面角B -DE -C 的大小.解析:(1)证明:在直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 ∵AA 1⊥平面ABCD ,∴AA 1⊥BD . 又∵BD ⊥AD ,∴BD ⊥平面ADD 1A 1,即BD ⊥A 1D . 又∵A 1D ⊥BE 且BE ∩BD =B , ∴A 1D ⊥平面BDE .(2)解:如图,连B 1C ,则B 1C ⊥BE , 易证Rt △BCE ∽Rt △B 1BC ,∴CE BC =BC B 1B,又∵E 为CC 1中点, ∴BC 2=12BB 21.BB 1=2BC =2a .取CD 中点M ,连结BM ,则BM ⊥平面CC 1D 1C , 作MN ⊥DE 于N ,连NB ,由三垂线定理知:BN ⊥DE ,则∠BNM 是二面角B -DE -C 的平面角.在Rt △BDC 中,BM =BD ·BC DC =22a ,Rt △CED 中,易求得MN =1010a ,Rt △BMN 中,tan ∠BNM =BMMN=5,则二面角B -DE -C 的大小为arctan 5.15.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AB 的中点.(1)求直线B 1C 与DE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求证:平面EB 1D ⊥平面B 1CD ; (3)求二面角E -B 1C -D 的余弦值.解析:(1)连结A 1D ,则由A 1D ∥B 1C 知,B 1C 与DE 所成的角即为A 1D 与DE 所成的角.连结A 1E ,由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可设其棱长为a ,则A 1D =2a ,A 1E =DE =52a ,∴cos ∠A 1DE=A 1D 2+DE 2-A 1E 22·A 1D ·DE =105.∴直线B 1C 与DE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105. (2)证明取B 1C 的中点F ,B 1D 的中点G ,连结BF ,EG ,GF . ∵CD ⊥平面BCC 1B 1,且BF ⊂平面BCC 1B 1,∴DC ⊥BF . 又∵BF ⊥B 1C ,CD ∩B 1C =C , ∴BF ⊥平面B 1CD .又∵GF 綊12CD ,BE 綊12CD ,∴GF 綊BE ,∴四边形BFGE 是平行四边形, ∴BF ∥GE ,∴GE ⊥平面B 1CD . ∵GE ⊂平面EB 1D ,∴平面EB 1D ⊥平面B 1CD . (3)连结EF .∵CD ⊥B 1C ,GF ∥CD ,∴GF ⊥B 1C . 又∵GE ⊥平面B 1CD ,∴EF ⊥B 1C ,∴∠EFG 是二面角E -B 1C -D 的平面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在△EFG 中,GF =12a ,EF =32a ,∴cos ∠EFG =FG EF =33,∴二面角E -B 1C -D 的余弦值为33.16.(2009·全国Ⅱ,18)如图所示,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 ,D 、E 分别为AA 1、B 1C 的中点,DE ⊥平面BCC 1.(1)求证:AB =AC ;(2)设二面角A -BD -C 为60°,求B 1C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析:(1)证明:取BC 中点F ,连结EF ,则EF 綊12B 1B ,从而EF 綊DA .连结AF ,则ADEF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AF ∥DE .又DE ⊥平面BCC 1,故AF ⊥平面BCC 1,从而AF ⊥BC ,即AF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 =AC .(2)解:作AG ⊥BD ,垂足为G ,连结CG .由三垂线定理知CG ⊥BD ,故∠AGC 为二面角A -BD -C 的平面角.由题设知,∠AGC =60°.设AC =2,则AG =23.又AB =2,BC =22,故AF = 2.由AB ·AD =AG ·BD 得2AD =23·AD 2+22,解得AD =2,故AD =AF .又AD ⊥AF ,所以四边形ADEF 为正方形.因为BC ⊥AF ,BC ⊥AD ,AF ∩AD =A ,故BC ⊥平面DEF ,因此平面BCD ⊥平面DEF . 连结AE 、DF ,设AE ∩DF =H ,则EH ⊥DF ,EH ⊥平面BCD .连结CH ,则∠ECH 为B 1C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因ADEF 为正方形,AD =2,故EH =1,又EC =12B 1C =2,所以∠ECH =30°,即B 1C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为30°.13.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边长为22,侧棱长为4,E 、F 分别为棱AB 、BC 的中点.(1)求证:平面B 1EF ⊥平面BDD 1B 1; (2)求点D 1到平面B 1EF 的距离d .分析:(1)可先证EF ⊥平面BDD 1B 1.(2)用几何法或等积法求距离时,可由B 1D 1∥BD ,将点进行转移:D 1点到平面B 1EF 的距离是B 点到它的距离的4倍,先求B 点到平面B 1EF 的距离即可.解答:(1)证明:⎭⎪⎬⎪⎫EF ⊥BD EF ⊥B 1B ⇒EF ⊥平面BDD 1B 1⇒平面B 1EF ⊥平面BDD 1B 1.(2)解:解法一:连结EF 交BD 于G 点. ∵B 1D 1=4BG ,且B 1D 1∥BG ,∴D 1点到平面B 1EF 的距离是B 点到它的距离的4倍. 利用等积法可求.由题意可知,EF =12AC =2,B 1G =17.S △B 1EF =12EF ·B 1G =12×2×17=17,S △BEF =12BE ·BF =12×2×2=1.∵VB -B 1EF =VB 1-BEF ,设B 到面B 1EF 的距离为h 1,则13×17×h 1=13×1×4,∴h 1=41717.∴点D 1到平面B 1EF 的距离为h =4h 1=161717.解法二:如图,在正方形BDD 1B 1的边BD 上取一点G ,使BG =14BD ,连结B 1G ,过点D 1作D 1H ⊥B 1G 于H ,则D 1H 即为所求距离.可求得D 1H =161717(直接法).14.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CC 1=2,∠BAC =90°,AB =AC =2,M 是棱BC 的中点,N 是CC 1中点.求:(1)二面角B 1-AN -M 的大小; (2)C 1到平面AMN 的距离. 解析:(1)∵∠BAC =90°,AB =AC =2,M 是棱BC 的中点, ∴AM ⊥BC ,BC =2,AM =1. ∴AM ⊥平面BCC 1B 1.∴平面AMN ⊥平面BCC 1B 1.作B 1H ⊥MN 于H ,HR ⊥AN 于R ,连结B 1R , ∴B 1H ⊥平面AMN .又由三垂线定理知,B 1R ⊥AN .∴∠B 1RH 是二面角B 1-AN -M 的平面角. 由已知得AN =3,MN =2,B 1M =5=B 1N ,则B 1H =322,又Rt △AMN ∽Rt △HRN ,RH AM =HN AN ,∴RH =66.∴B 1R =143,∴cos ∠B 1RH =RH B 1R =714.∴二面角B 1-AN -M 的大小为arccos 714.(2)∵N 是CC 1中点,∴C 1到平面AMN 的距离等于C 到平面AMN 的距离. 设C 到平面AMN 的距离为h , 由V C -AMN =V N -AMC 得13×12·MN ·h =13×12AM ·MC . ∴h =22.15.(2009·北京海淀一模)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且AB ∥CD ,∠BAD =90°,P A =AD =DC =2,AB =4.(1)求证:BC ⊥PC ;(2)求PB 与平面P A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3)求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解析:(1)证明: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 ∵AB ∥CD ,∠BAD =90°,AD =DC =2, ∴∠ADC =90°,且AC =2 2. 取AB 的中点E ,连结CE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AE =CE =2.又∵BE =12AB =2.∴CE =12AB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 ⊥BC .又∵P A ⊥平面ABCD ,且AC 为PC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 BC ⊂平面ABCD ,由三垂线定理得, BC ⊥PC .(2)由(1)可知,BC ⊥PC ,BC ⊥AC ,PC ∩AC =C , ∴BC ⊥平面P AC .PC 是PB 在平面P AC 内的射影,∴∠CPB 是PB 与平面P AC 所成的角.又CB =22, PB 2=P A 2+AB 2=20,PB =25,∴sin ∠CPB =BC PB =105,即PB 与平面P 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05.(3)由(2)可知,BC ⊥平面P AC ,BC ⊂平面PBC , ∴平面PBC ⊥平面P AC .过A 点在平面P AC 内作AF ⊥PC 于F , ∴AF ⊥平面PBC ,∴AF 的长即为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在直角三角形P AC 中, P A =2,AC =22,PC =23,∴AF =263.即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263.16.(2009·吉林长春一模)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 A ⊥底面ABCD ,P A =2,∠PDA =45°,点E 、F 分别为棱AB 、PD 的中点.(1)求证:AF ∥平面PCE ;(2)求二面角E -PD -C 的大小; (3)求点A 到平面PCE 的距离.解析:(1)证明:如图取PC 的中点G ,连结FG 、EG , ∴FG 为△PCD 的中位线,∴FG =12CD 且FG ∥CD .又∵底面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 为棱AB 的中点,∴AE =12CD 且AE ∥CD ,∴AE =FG 且AE ∥FG .∴四边形AEGF 是平行四边形, ∴AF ∥EG .又EG ⊂平面PCE ,AF ⊄平面PCE , ∴AF ∥平面PCE .(2)解:∵P A ⊥底面ABCD , ∴P A ⊥AD ,P A ⊥CD . 又AD ⊥CD , P A ∩AD =A , ∴CD ⊥平面P AD . 又∵AF ⊂平面P AD , ∴CD ⊥AF .又P A =2,∠PDA =45°, ∴P A =AD =2.∵F 是PD 的中点,∴AF ⊥PD . 又∵CD ∩PD =D , ∴AF ⊥平面PCD .∵AF ∥EG ,∴EG ⊥平面PCD . 又GF ⊥PD ,连结EF ,则∠GFE 是二面角E -PD -C 的平面角. 在Rt △EGF 中,EG =AF =2,GF =1,∴tan ∠GFE =GEGF= 2.∴二面角E -PD -C 的大小为arctan 2. (3)设A 到平面PCE 的距离为h ,由V A -PCE =V P -ACE ,即13×12PC ·EG ·h =13P A ·12AE ·CB ,得h =63,∴点A 到平面PCE 的距离为63.13.(2009·陕西,18)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1,AC =AA 1=3,∠ABC =60°.(1)求证:AB ⊥A 1C ;(2)求二面角A -A 1C -B 的大小.解析:(1)证明:∵三棱柱ABC -A 1B 1C 1为直三棱柱, ∴AB ⊥AA 1,在△ABC 中,AB =1,AC =3,∠ABC =60°,由正弦定理得∠ACB =30°, ∴∠BAC =90°,即AB ⊥AC .∴AB ⊥平面ACC 1A 1,又A 1C ⊂平面ACC 1A 1,∴AB ⊥A 1C .(2)解:如图,作AD ⊥A 1C 交A 1C 于D 点,连结BD ,由三垂线定理知BD ⊥A 1C ,∴∠ADB 为二面角A -A 1C -B 的平面角.在Rt △AA 1C 中,AD =AA 1·AC A 1C =3×36=62,在Rt △BAD 中,tan ∠ADB =AB AD =63, ∴∠ADB =arctan63,即二面角A -A 1C -B 的大小为arctan 63. 14.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侧面ABB 1A 1是菱形且垂直于底面,∠A 1AB =60°,M 是A 1B 1的中点.(1)求证:BM ⊥AC ;(2)求二面角B -B 1C 1-A 1的正切值; (3)求三棱锥M -A 1CB 的体积.解析:(1)证明:∵ABB 1A 1是菱形,∠A 1AB =60°⇒△A 1B 1B 是正三角形, ⎭⎪⎬⎪⎫∵M 是A 1B 1的中点,∴BM ⊥A 1B 又∵平面AA 1B 1B ⊥平面A 1B 1C 1 ⇒BM ⊥平面A 1B 1C 1. ⎭⎪⎬⎪⎫∴BM ⊥A 1C 1又∵AC ∥A 1C 1⇒BM ⊥AC .⎭⎪⎬⎪⎫(2)过M 作ME ⊥B 1C 1且交于点E ,∵BM ⊥平面A 1B 1C 1,⇒BE ⊥B 1C 1,∴∠BEM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A 1B 1C 1中,ME =MB 1·sin60°=34a ,Rt △BMB 1中,MB =MB 1·tan60°=32a , ∴tan ∠BEM =MBME=2,∴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是2.(3)VM -A 1CB =12VB 1-A 1CB =12VA -A 1CB =12VA 1-ABC =12×13×34a 2·32a =116a 3.15.(2009·广东汕头一模)如图所示,已知△BCD 中,∠BCD =90°,BC =CD =1,AB ⊥平面BCD ,∠ADB =60°,E 、F 分别是AC 、AD 上的动点,且AE AC =AFAD=λ(0<λ<1).(1)求证:不论λ为何值,总有EF ⊥平面ABC ;(2)若λ=12,求三棱锥A -BEF 的体积.解析:(1)证明:∵AB ⊥平面BCD , ∴AB ⊥CD .又∵在△BCD 中,∠BCD =90°, ∴BC ⊥CD .∵又AB ∩BC =B ,∴CD ⊥平面ABC .又∵在△ACD 中,E 、F 分别是AC 、AD 上的动点,且AE AC =AFAD=λ(0<λ<1),∴不论λ为何值,都有EF ∥CD , ∴EF ⊥平面ABC .(2)在△BCD 中,∠BCD =90°,BC =CD =1, ∴BD = 2.又∵AB ⊥平面BCD , ∴AB ⊥BC ,AB ⊥BD .又∵在Rt △ABD 中,∠ADB =60°, ∴AB =BD ·tan60°=6, 由(1)知EF ⊥平面ABC , ∴V A -BEF =V F -ABE =13S △ABE ·EF =13×12S △ABC ·EF =16×12×1×6×12=624. 故三棱锥A -BEF 的体积是624.16.在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D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ABCD 是面积为23的菱形,∠ADC 为菱形的锐角.(1)求证:P A ⊥CD ;(2)求二面角P -AB -D 的大小; (3)求棱锥P -ABCD 的侧面积;解析:(1)证明:如图所示,取CD 的中点E ,由PE ⊥CD ,得PE ⊥平面ABCD ,连结AC 、AE .∵AD ·CD ·sin ∠ADC =23, AD =CD =2,∴sin ∠ADC =32,即∠ADC =60°,∴△ADC 为正三角形,∴CD ⊥AE . ∴CD ⊥P A (三垂线定理).(2)解:∵AB ∥CD ,∴AB ⊥P A ,AB ⊥AE , ∴∠P AE 为二面角P -AB -D 的平面角. 在Rt △PEA 中,PE =AE ,∴∠P AE =45°. 即二面角P -AB -D 的大小为45°. (3)分别计算各侧面的面积: ∵PD =DA =2,P A =6,∴cos ∠PDA =14,sin ∠PDA =154.S △PCD =3,S △P AB =12AB ·P A =12·2·2·3=6,S △P AD =S △PBC =12PD ·DA ·sin ∠PDA =152.∴S P -ABCD 侧=3+6+15.13.把地球当作半径为R 的球,地球上A 、B 两地都在北纬45°,A 、B 两点的球面距离是π3R ,A 点在东经20°,求B 点的位置. 解析:如图,求B 点的位置即求B 点的经度,设B 点在东经α,∵A 、B 两点的球面距离是π3R .∴∠AOB =π3,因此三角形AOB 是等边三角形,∴AB =R ,又∵∠AO 1B =α-20°(经度差)问题转化为在△AO 1B 中借助AO 1=BO 1=AO cos45°=22R ,求出∠AO 1B =90°,则α=110°,同理:B 点也可在西经70°,即B 点在北纬45°东经110°或西经70°.14.在球心同侧有相距9cm 的两个平行截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49πcm 2和400πcm 2,求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解析:如图,两平行截面被球大圆所在平面截得的交线分别为AO 1、BO 2,则AO 1∥BO 2. 若O 1、O 2分别为两截面圆的圆心,则由等腰三角形性质易知OO 1⊥AO 1,OO 2⊥BO 2, 设球半径为R ,∵πO 2B 2=49π, ∴O 2B =7cm ,同理O 1A =20cm. 设OO 1=x cm ,则OO 2=(x +9)cm. 在Rt △OO 1A 中,R 2=x 2+202, 在Rt △OO 2B 中,R 2=(x +9)2+72, ∴x 2+202=72+(x +9)2,解得x =15cm. ∴R =25cm ,∴S 球=2500πcm 2,V 球=43πR 3=625003πcm 3.15.设A 、B 、C 是半径为1的球面上的三点,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π3,点A 与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均为π2,O 为球心,求:(1)∠AOB 、∠BOC 的大小; (2)球心O 到截面ABC 的距离.解析:(1)如图,因为球O 的半径为1,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π3,点A 与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均为π2,所以∠BOC =π3,∠AOB =∠AOC =π2, (2)因为BC =1,AC =AB =2,所以由余弦定理得cos ∠BAC =34,sin ∠BAC =74,设截面圆的圆心为O 1,连结AO 1,则截面圆的半径r =AO 1,由正弦定理得r =BC 2sin ∠BAC=277,所以OO 1=OA 2-r 2=217.16.如图四棱锥A -BCDE 中,AD ⊥底面BCDE ,AC ⊥BC ,AE ⊥BE . (1)求证:A 、B 、C 、D 、E 五点共球; (2)若∠CBE =90°,CE =3,AD =1,求B 、D 两点的球面距离. 解析:(1)证明:取AB 的中点P ,连结PE ,PC ,PD ,由题设条件知△AEB 、△ADB 、△ABC 都是直角三角形.故PE =PD =PC =12AB =P A =PB .所以A 、B 、C 、D 、E 五点在同一球面上. (2)解:由题意知四边形BCDE 为矩形, 所以BD =CE =3,在Rt △ADB 中,AB =2,AD =1,∴∠DPB =120°,D 、B 的球面距离为23π.17.(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SA ⊥底面ABCD ,E 是SC 上一点.(1)求证:平面EBD ⊥平面SAC ;(2)假设SA =4,AB =2,求点A 到平面SBD 的距离;解析:(1)∵正方形ABCD ,∴BD ⊥AC ,又∵SA ⊥平面ABCD ,∴SA ⊥BD ,则BD ⊥平面SAC ,又BD ⊂平面BED ,∴平面BED ⊥平面SAC .(2)设AC ∩BD =O ,由三垂线定理得BD ⊥SO .AO =12AC =122AB =12·2·2=2,SA =4,则SO =SA 2+AO 2=16+2=32,S △BSD =12BD ·SO =12·22·32=6.设A 到面BSD 的距离为h ,则V S -ABD =V A -BSD ,即13S △ABD ·SA =13S △BSD ·h ,解得h =43,即点A 到平面SBD 的距离为43. 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4,点E 在C 1C 上且C 1E =3EC .(1)证明A 1C ⊥平面BED ;(2)求二面角A 1-DE -B 的大小. 解析:依题设知AB =2,CE =1,(1)证明:连结AC 交BD 于点F ,则BD ⊥AC . 由三垂线定理知,BD ⊥A 1C .在平面A 1CA 内,连结EF 交A 1C 于点G ,由于AA 1FC =AC CE=22,故Rt △A 1AC ∽Rt △FCE ,∠AA 1C =∠CFE ,∠CFE 与∠FCA 1互余. 于是A 1C ⊥EF .A 1C 与平面BED 内两条相交直线BD 、EF 都垂直. 所以A 1C ⊥平面BED .(2)作GH ⊥DE ,垂足为H ,连结A 1H . 由三垂线定理知A 1H ⊥DE ,故∠A 1HG 是二面角A 1-DE -B 的平面角. EF =CF 2+CE 2=3,CG =CE ×CF EF =23.EG =CE 2-CG 2=33.EG EF =13,GH =13×EF ×FD DE =215. 又A 1C =AA 21+AC 2=26,A 1G =A 1C -CG =563, tan ∠A 1HG =A 1GHG=5 5.所以二面角A 1-DE -B 的大小为arctan5 5.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 =∠BCD =90°,AB =BC =SB =SC =2CD =2,侧面SBC ⊥底面ABCD .(1)由SA 的中点E 作底面的垂线EH ,试确定垂足H 的位置; (2)求二面角E -BC -A 的大小.解析:(1)作SO ⊥BC 于O ,则SO ⊂平面SBC , 又面SBC ⊥底面ABCD , 面SBC ∩面ABCD =BC , ∴SO ⊥底面ABCD ①又SO ⊂平面SAO ,∴面SAO ⊥底面ABCD , 作EH ⊥AO ,∴EH ⊥底面ABCD ② 即H 为垂足,由①②知,EH ∥SO , 又E 为SA 的中点,∴H 是AO 的中点. (2)过H 作HF ⊥BC 于F ,连结EF , 由(1)知EH ⊥平面ABCD ,∴EH ⊥BC ,又EH ∩HF =H ,∴BC ⊥平面EFH ,∴BC ⊥EF ,∴∠HFE 为面EBC 和底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等边三角形SBC 中,∵SO ⊥BC , ∴O 为BC 中点,又BC =2.∴SO =22-12=3,EH =12SO =32,又HF =12AB =1,∴在Rt △EHF 中,tan ∠HFE =EH HF =321=32,∴∠HFE =arctan 32.即二面角E -BC -A 的大小为arctan 32.20.(本小题满分12分)(2010·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B =1,AA 1=2,N 是A 1D 的中点,M ∈BB 1,异面直线MN 与A 1A 所成的角为90°.(1)求证:点M 是BB 1的中点;(2)求直线MN 与平面ADD 1A 1所成角的大小;(3)求二面角A -MN -A 1的大小.解析:(1)取AA 1的中点P ,连结PM ,PN .∵N 是A 1D 的中点,∴AA 1⊥PN ,又∵AA 1⊥MN ,MN ∩PN =N , ∴AA 1⊥面PMN .∵PM ⊂面PMN ,∴AA 1⊥PM ,∴PM ∥AB , ∴点M 是BB 1的中点.(2)由(1)知∠PNM 即为MN 与平面ADD 1A 1所成的角.在Rt △PMN 中,易知PM =1,PN =12,∴tan ∠PNM =PMPN=2,∠PNM =arctan2.故MN 与平面ADD 1A 1所成的角为arctan2.(3)∵N 是A 1D 的中点,M 是BB 1的中点,∴A 1N =AN ,A 1M =AM , 又MN 为公共边,∴△A 1MN ≌△AMN .在△AMN 中,作AG ⊥MN 交MN 于G ,连结A 1G ,则∠A 1GA 即为二面角A -MN -A 1的平面角.在△A 1GA 中,AA 1=2,A 1G =GA =305,∴cos ∠A 1GA =A 1G 2+GA 2-AA 212A 1G ·GA =-23,∴∠A 1GA =arccos(-23),故二面角A -MN -A 1的大小为arccos(-23).21.(2009·安徽,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四棱锥F -ABCD 的底面ABCD 是菱形,其对角线AC =2,BD = 2.AE 、CF 都与平面ABCD 垂直,AE =1,CF =2.(1)求二面角B -AF -D 的大小;(2)求四棱锥E -ABCD 与四棱锥F -ABCD 公共部分的体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空间位置关系,二面角平面角的作法以及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等知识.考查利用综合法或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解答:(1)解:连接AC 、BD 交于菱形的中心O ,过O 作OG ⊥AF ,G 为垂足,连接BG 、DG .由BD ⊥AC ,BD ⊥CF 得BD ⊥平面ACF ,故BD ⊥AF .于是AF ⊥平面BGD ,所以BG ⊥AF ,DG ⊥AF ,∠BGD 为二面角B -AF -D 的平面角.由FC ⊥AC ,FC =AC =2,得∠F AC =π4,OG =22.由OB ⊥OG ,OB =OD =22,得∠BGD =2∠BGO =π2.(2)解:连接EB 、EC 、ED ,设直线AF 与直线CE 相交于点H ,则四棱锥E -ABCD 与四棱锥F -ABCD 的公共部分为四棱锥H -ABCD .过H 作HP ⊥平面ABCD ,P 为垂足. 因为EA ⊥平面ABCD ,FC ⊥平面ABCD ,所以平面ACEF ⊥平面ABCD ,从而P ∈AC ,HP ⊥AC . 由HP CF +HP AE =AP AC +PC AC =1,得HP =23. 又因为S 菱形ABCD =12AC ·BD =2,故四棱锥H -ABCD 的体积V =13S 菱形ABCD ·HP =229.22.(2009·深圳调考一)(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AB 为圆O 的直径,点E 、F 在圆O 上,AB ∥EF ,矩形ABCD 所在平面和圆O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AB =2,EF =1.(1)求证:平面DAF ⊥平面CBF ;(2)求直线AB 与平面CBF 所成角的大小;(3)当AD 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D -FE -B 的大小为60°? 解析:(1)证明:∵平面ABCD ⊥平面ABEF ,CB ⊥AB , 平面ABCD ∩平面ABEF =AB , ∴CB ⊥平面ABEF .∵AF ⊂平面ABEF ,∴AF ⊥CB , 又∵AB 为圆O 的直径,∴AF ⊥BF , ∴AF ⊥平面CBF .∵AF ⊂平面DAF ,∴平面DAF ⊥平面CBF . (2)解:根据(1)的证明,有AF ⊥平面CBF , ∴FB 为AB 在平面CBF 上的射影,因此,∠ABF 为直线AB 与平面CBF 所成的角. ∵AB ∥EF ,∴四边形ABEF 为等腰梯形, 过点F 作FH ⊥AB ,交AB 于H .AB =2,EF =1,则AH =AB -EF 2=12.在Rt △AFB 中,根据射影定理AF 2=AH ·AB ,得AF =1,sin ∠ABF =AF AB =12,∴∠ABF =30°,∴直线AB 与平面CBF 所成角的大小为30°.(3)解:过点A 作AM ⊥EF ,交EF 的延长线于点M ,连结DM . 根据(1)的证明,DA ⊥平面ABEF ,则DM ⊥EF , ∴∠DMA 为二面角D -FE -B 的平面角, ∠DMA =60°.在Rt △AFH 中,∵AH =12,AF =1,∴FH =32. 又∵四边形AMFH 为矩形,∴MA =FH =32. ∵AD =MA ·tan ∠DMA =32·3=32. 因此,当AD 的长为32时,二面角D -FE -B 的大小为60°.。

必修二立体几何解答题训练及答案

必修二立体几何解答题训练及答案

立体几何解答题训练1. 如图是以正方形ABCD为底面的正四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被一平面所截得的几何体,四边形EFGH为截面,且AB=BC=2,AE=1,BF=DH=2,CG=3.(1)证明:截面四边形EFGH是菱形;(2)求此几何体的体积.[解析](1)证明:因为平面ABFE∥平面CDHG,且平面EFGH分别交平面ABFE、平面CDHG于直线EF、GH,所以EF∥GH.同理,FG∥EH.因此,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因为BD⊥AC,而AC为EG在底面ABCD上的射影,所以EG⊥BD.因为BF綊DH,所以FH∥BD.因此,FH⊥EG.所以四边形EFGH是菱形.(2)解:此几何体可补形以正方形ABCD为底面的正四棱柱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2)2×2=4,2.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B⊥BB1,AC=BC=BB1=2,D为AB 的中点,且CD⊥DA1.(1)求证:BB1⊥平面ABC;(2)求证:BC1∥平面CA1D;(3)求三棱锥B1-A1DC的体积.[解析](1)∵AC=BC,D为AB的中点,∴CD⊥AB,又∵CD⊥DA1,∴CD⊥平面ABB1A1,∴CD⊥BB1,又BB1⊥AB,AB∩CD=D,∴BB1⊥平面ABC.(2)连接BC1,连接AC1交CA1于E,连接DE,易知E是AC1的中点,又D是AB的中点,则DE∥BC1,又DE⊂平面CA1D,BC1⊄平面CA1D,∴BC1∥平面CA1D.(3)由(1)知CD⊥平面AA1B1B,故CD是三棱锥C-A1B1D的高,在Rt△ACB中,AC=BC=2,∴AB=22,CD=2,又BB1=2,∴V B1-A1DC=VC-A1B1D=13S△A1B1D·CD=16A1B1×B1B×CD=16×22×2×2=43.3.如图,在侧棱垂直底面的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D∥BC,AD⊥AB,AB=2,AD=2,BC=4,AA1=2,E是DD1的中点,F是平面B1C1E与直线AA1的交点.(1)证明:①EF∥A1D1;②面BA1C1⊥平面B1C1EF;(2)求BC1与平面B1C1EF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①∵C1B1∥A1D1,C1B1⊄平面ADD1A1,∴C1B1∥平面A1D1DA.又∵平面B1C1EF∩平面A1D1DA=EF,∴C1B1∥EF,∴A1D1∥EF.②∵BB1⊥平面A1B1C1D1,∴BB1⊥B1C1,又∵B1C1⊥B1A1,∴B1C1⊥平面ABB1A1.∴B1C1⊥BA1.在矩形ABB1A1中,F是AA1的中点,tan∠A1B1F=tan∠AA1B=2)2,即∠A1B1F=∠AA1B,∴BA1⊥B1F.又∵BA1⊥B1C1,所以BA1⊥平面B1C1EF. 所以面BA1C1⊥平面B1C1EF(2)设BA1与B1F交点为H,连结C1H.由(1)知BA1⊥平面B1C1EF,所以∠BC1H是BC1与平面B1C1EF所成的角.在矩形AA1B1B中,由AB=2,AA1=2,得BH=4\r(6).在Rt△BHC1中,由BC1=25,BH=4\r(6)得,sin∠BC1H=BHBC1=30)15.所以BC1与平面B1C1EF所成角的正弦值是30)15.4.如图,PO⊥平面ABCD,点O在AB上,EA∥PO,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BC⊥AB,BC=CD=BO=PO,EA=AO=12CD.(1)求证:BC⊥平面ABPE;(2)直线PE上是否存在点M,使DM∥平面PBC,若存在,求出点M;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1)∵PO⊥平面ABCD,BC⊂平面ABCD,∴BC⊥PO,又BC⊥AB,AB∩PO=O,AB⊂平面ABP,PO⊂平面ABP,∴BC⊥平面ABP,又EA∥PO,AO⊂平面ABP,∴EA⊂平面ABP,∴BC⊥平面ABPE.(2)点E即为所求的点,即点M与点E重合.取PO的中点N,连结EN并延长交PB于F,∵EA=1,PO=2,∴NO=1,又EA与PO都与平面ABCD垂直,∴EF∥AB,∴F为PB的中点,∴NF=12OB=1,∴EF=2,又CD=2,EF∥AB∥CD,∴四边形DCFE为平行四边形,∴DE∥CF,∵CF⊂平面PBC,DE⊄平面PBC,∴DE∥平面PBC.当M与E重合时,DM∥平面PBC.5.已知点P是菱形ABCD外一点,∠DAB=60°,其边长为a,侧面PAD是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G为AD的中点.(1)求证:AD⊥PB;(2)求二面角P-BC-A的大小(3)若E为BC边中点,能否在棱PC上找一点F,使平面DEF⊥平面ABCD.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要证AD⊥PB,∵△PAD为正三角形,G为AD中点,∴AD⊥PG,故只需证明AD⊥平面PBG即可.(2)假设存在点F使平面DEF⊥平面ABCD,则平面DEF必过平面ABCD的垂线,由于PG⊥平面ABCD,而PG不可能在平面DEF内,故需过直线DE作平面PBG的平行平面,由此可得点F的位置.[解析](1)证明:连接BG、PG.∵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DAB=60°.∴BG⊥AD.又△PAD为正三角形,且G是AD中点,∴PG⊥AD.∵PG∩BG=G,∴AD⊥平面PBG.又PB⊂平面PBG,∴AD⊥PB.(2)45º(3)当F是PC中点时,平面DEF⊥平面ABCD.证明如下:取PC的中点F,连接DE、EF、DF.在△PBC中,EF∥PB.在菱形ABCD中,BG∥DE.∴平面DEF∥平面PGB.∵平面PAD⊥平面ABCD,PG⊥AD.∴PG⊥平面ABCD.又PG⊂平面PGB.∴平面PGB⊥平面ABCD.∴平面DEF⊥平面ABCD.6如图1,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2.(1)求证:DE∥平面A1CB;(2)求证:A1F⊥BE;(3)线段A1B上是否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说明理由.[解析](1)因为D,E分别为AC,AB的中点,所以DE∥BC. 又因为DE⊄平面A1CB,所以DE∥平面A1CB.(2)由已知得AC⊥BC且DE∥BC,所以DE⊥AC.所以DE⊥A1D,DE⊥CD,所以DE⊥平面A1DC.而A1F⊂平面A1DC,所以DE⊥A1F.又因为A1F⊥CD,所以A1F⊥平面BCDE.所以A1F⊥BE.(3)线段A1B上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理由如下:如图,分别取A1C,A1B的中点P,Q,则PQ∥BC. 又因为DE∥BC,所以DE∥PQ,所以平面DEQ即为平面DEP. 由(2)知,DE⊥平面A1DC,所以DE⊥A1C.又因为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1C底边A1C的中点,所以A1C⊥DP.所以A1C⊥平面DEP.从而A1C⊥平面DEQ.故线段A1B上存在点Q,使得A1C⊥平面DEQ.。

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练习+答案

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练习+答案
的棱台叫做正棱台。 正棱台的性质: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梯形;正棱台的两底面以及平
行于底面的截面是相似的正多边形 5.旋转体:由一个平面图形绕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叫旋转体,这条定
直线叫做旋转体的轴,
6.圆柱、圆锥、圆台: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于 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别叫 做圆柱、圆锥、圆台。
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练习+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
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练习+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 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 练习+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 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 下为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练习+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来源:学_科_网]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A
主主主
B
主主主
C
主主主
D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特点:
①斜二测坐标系的 y 轴与 x 轴正方向成 45 角;②原来与 x 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 x 平行,

必修2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2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立体几何单元测验题一、选择题:把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第二页的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一个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高为4,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为A .152πB .10πC .15πD .20π 2.C B A ,,表示不同的点,l a ,表示不同的直线,βα,表示不同的平面,下列推理错误的是A .ααα⊂⇒∈∈∈∈lB l B A l A ,,, B .,,,AB l l AB l αβαβαβ=⊥⊂⊥⇒⊥IC .,l A l A αα⊄∈⇒∉D .βαβα与不共线,,且⇒∈∈C B A C B A C B A ,,,,,,重合 3.直线c b a ,,相交于一点,经过这3条直线的平面有A .0个B .1个C .3个D .0个或1个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α和平面β只有一个公共点B .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共面C .不共面的四点中,任何三点不共线D .有三个公共点的两平面必重合5. 直线b a 与是一对异面直线,a B A 是直线,上的两点,b D C 是直线,上的两点,N M ,分别是BD AC 和的中点,则a MN 和的位置关系为A .异面直线B .平行直线C .相交直线D .平行直线或异面直线6.已知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BC AC ∆将折起,设AD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α,当α最大时,二面角D AC B --等于( )A .090 B .060 C .045 D .030 7.已知异面直线b a ,分别在平面βα,内,且βαI c =,直线c A .同时与b a ,相交 B .至少与b a ,中的一条相交 C .至多与b a ,中的一条相交 D .只能与b a ,中的一条相交 8.一个平面多边形的斜二侧图形的面积是S ,则这个多边形的面积是A B .2S C . D .4SMD'DCBA1A 9.直线l 在平面α外,则A .α//lB .α与l 相交C .α与l 至少有一个公共点D .α与l 至多有一个公共点10.如图,BD AB BD M AC M AB BD AC AB ,,平面,平面,⊥⊥⊂===1与平面M 成030角,则D C 、间的距离为( ) A .1 B .2 C .2 D .311.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一定是A .平行B .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垂直相交 12.已知平面α及α外一条直线l ,下列命题中 (1)若l 垂直于α内的两条平行线,则α⊥l ;(2)若l 垂直于α内的所有直线,则α⊥l ;(3)若l 垂直于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α⊥l ;(4)若l 垂直于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则α⊥l ;正确的有A .0 个B .1 个C .2个D .3个 13.与空间四点等距离的平面有A .7个B .2个C .9个D .7个或无穷多个 14.如果球的内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24,那么球的体积等于 A. B.C .D .315.直三棱柱111111ABC A B C AC AB AA AC A B-==中,,异面直线与 060所成的角为,则CAB ∠等于A . 090 B . 060 C .045 D .030姓名 班级 座位号二、解答题:(本大题共三个小题,共40分,要求写出求解过程) 16.(12分)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F E 、分别为BC AB 、中点。

必修二立体几何练习题(简单,限时训练,含答案)

必修二立体几何练习题(简单,限时训练,含答案)

8.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时间:20分钟分数: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如图J8-1-1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图J8-1-1A B C D 2.关于直观图画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图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其对应线段仍平行于x轴,且长度不变B.原图中平行于y轴的线段,其对应线段仍平行于y轴,且长度不变C.画与坐标系xOy对应的坐标系x′O′y′时,∠x′O′y′可等于135°D.作直观图时,由于选轴不同,所画直观图可能不同3.以下关于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球的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圆B.正方体的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正方形C.水平放置的正四面体的三视图都是正三角形D.水平放置的圆台的俯视图是一个圆4.某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J8-1-2,则这个几何体是()图J8-1-2A.棱台B.棱锥C.棱柱D.圆台5.如图J8-1-3所示的图形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图J8-1-3A.(2)(4) B.(1)(3) C.(1)(4) D.(1)(2)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那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A.球B.三棱锥C.正方体D.圆柱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将正确命题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在圆柱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柱的母线;②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连线是圆锥的母线;③在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台的母线;④圆柱的任意两条母线所在的直线是互相平行的.8.一个平面图形的斜二测图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原图形的高是________.9.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小长方体,所得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分别如图J8-1-4,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________.图J8-1-4三、解答题(共15分)10.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J8-1-5(单位:cm),求这个正三棱柱的表面积与体积.图J8-1-58.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间:20分钟分数: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表面积是()A. 3 B.4 C.4 3 D.16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J8-2-1,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图J8-2-1A.372 B.360 C.292 D.280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J8-2-2,它的体积为()图J8-2-2A.12π B.45π C.57π D.81π4.把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体积扩大到原来的()A.2倍B.2 2倍 C.2倍5.设正六棱锥的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5,那么它的体积为() A.6 3 B.2 3 C. 3 D.2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J8-2-3,则它的体积为()图J8-2-3A .8-2π3B .8-π3C .8-2π D.2π3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7.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2,则它的表面积为________.8.已知OA 为球O 的半径,过OA 的中点M 且垂直于OA 的平面截球面得到圆M ,若圆M 的面积为3π,则球O 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9.一个正四棱台,其上、下底面均为正方形,边长分别为8 cm 和18 cm ,侧棱长为13 cm ,则其表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15分)10.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J8-2-4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 ;(2)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 .图J8-2-48.3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间:20分钟分数: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已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直线a,则c与b()A.一定是异面直线B.一定是相交直线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2.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①经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②梯形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③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最多可以确定三个平面;④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A.0 B.1 C.2 D.33.若直线l不平行于平面α,且lα,则()A.α内的所有直线与l异面B.α内不存在与l平行的直线C.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l平行D.α内的直线与l都相交4.在空间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分别取E,F,G,H四点,如果EF与HG交于点M,那么()A.M一定在直线AC上B.M一定在直线BD上C.M可能在直线AC上,也可能在直线BD上D.M既不在直线AC上,也不在直线BD上5.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E为AA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与C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1010 B.15 C.31010 D.356.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A.A∈l,A∈α,B∈l,B∈α⇒l⊂αB.A∈α,A∈β,B∈α,B∈β⇒α∩β=ABC.lα,A∈l⇒AαD.A,B,C∈α,A,B,C∈β,且A,B,C不共线⇒α,β重合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7.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必在第一个平面内.用数学符号语言可叙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若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三条交线互相平行,则这三个平面把空间分成________部分.9.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J8-3-1,A,B,C为其上的三个顶点,则在正方体中,∠ABC的大小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15分)10.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B=2,AD=1,点E,F,G分别是DD1,AB,CC1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1E,GF所成角的大小.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平面ABCD 和平面A ′B ′C ′D ′的中心,则正方体的六个面中与EF 平行的平面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b 是平面α外一条直线,下列条件中可得出b ∥α的是( )A .b 与α内一条直线不相交B .b 与α内两条直线不相交C .b 与α内无数条直线不相交D .b 与α内任意一条直线不相交3.若直线a ∥b ,且a ∥α,则b 与平面α的关系是( )A .b ∥αB .b ⊂αC .b ∥α或b ⊂αD .b 与α相交,b ∥α或b ⊂α4.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③若直线l 1,l 2与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l 1,l 2互相平行;④若直线l 1,l 2是异面直线,则与l 1,l 2都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在梯形ABCD 中,AB ∥CD ,AB ⊂平面α,CD平面α,则直线CD 与平面α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能是( )A .平行B .平行和异面C .平行和相交D .异面和相交6.已知直线a ,b 和平面α,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 ⊥α,b ⊂α⇒a ⊥bB.⎩⎪⎨⎪⎧ a ⊥α,a ∥b ⇒b ⊥αC.⎩⎪⎨⎪⎧ a ⊥b ,b ⊥α⇒a ∥α或a ⊂αD.⎩⎪⎨⎪⎧a ∥α,b ⊂α⇒a ∥b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7.在正方体的各面中和其中一条棱平行的平面有________个.8.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DD 1的中点,则BD 1与平面ACE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9.已知l ,m ,n 是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α,m ∥β,则α⊥β;②若直线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 ;③存在异面直线m ,n ,使得m ∥α,m ∥β,n ∥α,n ∥β,则α∥β;④若α∩β=l ,β∩γ=m ,γ∩α=n ,l ∥γ,则m ∥n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15分)10.如图J8-4-1,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是AB 的中点,求证:BC 1∥平面CA 1D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直线l ⊥平面α的是( )A .l 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B .l 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垂直C .l 与平面α内的某一条直线垂直D .l 与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2.设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l ⊥m ,m ⊂α,则l ⊥αB .若l ⊥α,l ∥m ,则m ⊥αC .若l ∥α,m ⊂α,则l ∥mD .若l ∥α,m ∥α,则l ∥m3.已知三条直线m ,n ,l ,三个平面α,β,γ.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 ⎭⎪⎬⎪⎫α⊥γ,β⊥γ⇒α∥β B. ⎭⎪⎬⎪⎫m ∥β,l ⊥m ⇒l ⊥β C. ⎭⎪⎬⎪⎫m ∥γ,n ∥γ⇒m ∥n D.⎭⎪⎬⎪⎫m ⊥γ,n ⊥γ⇒m ∥n 4.在三棱锥A -BCD 中,若AD ⊥BC ,BD ⊥AD ,△BCD 是锐角三角形,那么必有( )A .平面ABD ⊥平面ACDB .平面ABD ⊥平面ABCC .平面ACD ⊥平面BCD D .平面ABC ⊥平面BCD5.一条直线和三角形的两边同时垂直,则这条直线和三角形的第三边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垂直C .相交不垂直D .不确定6.设a ,b 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A .若a ,b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 ∥bB .若a ∥α,b ∥β,α∥β,则a ∥bC .若a ⊂α,b ⊂β,a ∥b ,则α∥βD .若a ⊥α,b ⊥β,α⊥β,则a ⊥b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7.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α,n ⊥β,m ⊥n ,则α⊥β;②若m ∥α,n ∥β,m ⊥n ,则α∥β;③若m ⊥α,n ∥β,m ⊥n ,则α∥β;④若m ⊥α,n ⊥β,α⊥β,则m ⊥n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8.如图J8-5-1,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PA =AB ,则直线PB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等于________.9.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 ,PB ,PC 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①PA ⊥BC ;②PB ⊥AC ;③PC ⊥AB ;④AB ⊥B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15分)10.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 ⊥平面ABC ,平面PAC ⊥平面PBC ,求证:BC ⊥AC .参考答案:8.11.A 2.B 3.A 4.A 5.A 6.D7.②④ 8.4 29.③ 解析:由三视图中的正、侧视图得到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D12,所以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③.图D1210.解:由三视图知直观图如图D13,则高AA ′=2 cm ,底面高B ′D ′=2 3 cm ,图D13所以底面边长A ′B ′=2 3×23=4(cm). 一个底面的面积为12×2 3×4=4 3(cm 2).所以S 表面积=2×4 3+4×2×3=(24+8 3)cm 2,V =4 3×2=8 3(cm 3). 所以表面积为(24+8 3)cm 2,体积为8 3cm 3.8.21.C 解析:每个面的面积为12×2×2×32= 3.∴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4 3.2.B3.C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底面直径为6,高为5的圆柱与底面直径为6,母线长为5的圆锥组成的组合体,因此,体积为V =π×32×5+13×π×32×52-32=57π.4.B 解析:由题意知球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体积V =43πR 3,知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 2倍.5.C6.A 解析:显然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组合体体积为四棱柱体积减去圆锥体积,即V =22×2-13×π×12×2=8-23π. 7.12+2 3 8.16π9.1012 cm 2 解析:由已知可得正四棱台侧面梯形的高为h =132-⎝ ⎛⎭⎪⎫18-822=12(cm),所以S 侧=4×12×(8+18)×12=624(cm 2),S 上底=8×8=64(cm 2),S 下底=18×18=324(cm 2),于是表面积为S =624+64+324=1012(cm 2).10.解:由已知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为矩形,高为4,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矩形中心的四棱锥.(1)V =13×(8×6)×4=64.(2)该四棱锥的两条斜高长为h 1=42+42=4 2,h 2=42+32=5,因此,S =2×⎝ ⎛⎭⎪⎫12×6×4 2+12×8×5=40+24 2. 8.31.C 2.C 3.B 4.A 5.C 6.C7.α⊥β,P ∈α,P ∈a ,a ⊥β⇒a ⊂α8.7 解析:如图D14,三个平面α,β,γ两两相交,交线分别是a ,b ,c ,且a ∥b ∥c .观察图形,可得α,β,γ把空间分成7个部分.图D149.60°10.解:连接B 1G ,由对称性,知A 1E 綊B 1G ,则∠B 1GF 就是异面直线A 1E ,GF 所成角. 在Rt △B 1C 1G 中,B 1G =B 1C 21+C 1G 2= 2.在Rt △FCG 中,GF =CF 2+GC 2= 3.在Rt △B 1BF 中,B 1F =FB 2+B 1B 2= 5.在△B1FG中,B1G2+GF2=5=B1F2,∴∠B1GF=90°.8.41.D 2.D 3.C 4.D 5.B6.D解析:当a∥α,b在α内时,a与b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异面,故D不正确.7.28.平行9.①③④10.证明:连接AC1与A1C相交于点E,连接DE,因为D,E分别是AB,AC1的中点,所以DE∥BC1.又BC1平面CA1D,DE⊂平面CA1D,所以BC1∥平面CA1D.8.51.D 2.B 3.D 4.C 5.B 6.D7.①④解析:②若m∥α,n∥β,m⊥n,则α∥β或α,β相交,所以②错误.③若m ⊥α,n∥β,m⊥n,则α∥β或α,β相交,所以③错误.故填①④.8.45°解析:因为PA⊥平面ABC,所以斜线PB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AB.所以∠PBA 即为直线P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在△PAB中,∠BAP=90°,PA=AB,所以∠PBA=45°,即直线P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等于45°.9.3个10.证明:如图D15,∵平面PAC⊥平面PBC,作AD⊥PC,垂足为D,根据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AD⊥平面PBC.又BC⊂平面PBC,则BC⊥AD.又PA⊥平面ABC,则BC⊥PA.∴BC⊥平面PAC.又AC⊂平面PAC,∴BC⊥AC.。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试卷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试卷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试卷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考号 班级 姓名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 )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2、过直线l 外两点作与直线l 平行的平面,可以作( )A .1个B .1个或无数个C .0个或无数个D .0个、1个或无数个 3、正三棱锥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3,侧棱长为2,则其体积为 ( )A .41 B .21 C .43 D .49 4、右图是一个实物图形,则它的左视图大致为 ( )5、已知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6,其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和,则该正四棱台的高是 ( )A .2B .25C .3D .27 6、已知α、β是平面,m 、n 是直线,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m m αβ⊥⊥,则//αβ C .若,//,m m n n αβ⊥⊂,则αβ⊥ D .若//,m n ααβ=I,则//m n7、正六棱柱ABCDEF -A 1B 1C 1D 1E 1F 1的侧面是正方形,若底面的边长为a ,则该正六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A .4πa 2 B.5 πa 2 C. 8πa 2 D.10πa 28、如右下图,在ABC ∆中,2AB =,BC=1.5,120ABC ∠=o,如图所示。

若将ABC ∆绕BC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是( ) (A )92π (B )72π (C )52π (D )32π(第8题图)9、如左上图是由单位立方体构成的积木垛的三视图,据此三视图可知,构成这堆积木垛的单 位正方体共有 ( ) A .6块 B .7块 C .8块 D .9块10、给出下列命题①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④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0个 B .1个C .2个D .3个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已知直线m 、n 及平面α,其中m ∥n ,那么在平面α内到两条直线m 、n 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可能是:①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③一个点;④空集。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试卷及答案精编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试卷及答案精编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试卷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 考号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 )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2、过直线l 外两点作与直线l 平行的平面,可以作( )A .1个B .1个或无数个C .0个或无数个D .0个、1个或无数个 3、正三棱锥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3,侧棱长为2,则其体积为 ( )A .41 B .21 C .43 D .49 4、右图是一个实物图形,则它的左视图大致为 ( )5、已知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6,其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和,则该正四棱台的高是 ( )A .2B .25C .3D .27 6、已知α、β是平面,m 、n 是直线,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m m αβ⊥⊥,则//αβ C .若,//,m m n n αβ⊥⊂,则αβ⊥ D .若//,m n ααβ=,则//m n7、正六棱柱ABCDEF -A 1B 1C 1D 1E 1F 1的侧面是正方形,若底面的边长为a ,则该正六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A .4πa 2 B.5 πa 2 C. 8πa 2 D.10πa 28、如右下图,在ABC ∆中,2AB =,BC=1.5,120ABC ∠=,如图所示。

若将ABC ∆绕BC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是( )(A )92π (B )72π (C )52π (D )32π9.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一定是A .平行B .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无法确定 10、给出下列命题①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④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0个 B .1个C .2个D .3个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已知直线m 、n 及平面α,其中m ∥n ,那么在平面α内到两条直线m 、n 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可能是:①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③一个点;④空集。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B.与某一平面成等角的两条直线平行;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D.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如果α⊥β,那么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 如果α⊥β,那么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C. `D. 如果平面α不垂直平面β,那么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E. 如果α⊥γ,β⊥γ,α∩β=l,那么l ⊥γ.3、右图的正方体ABCD-A ’B ’C ’D ’ 中,异面直线AA ’与BC 所成的角是(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4、右图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二面角D ’-AB-D 的大小是(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5.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这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B.若直线m 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α//mC.若平面βα⊥,且l =βα ,则过α内一点P 与l 垂直的直线垂直于平面βD.若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且直线a l ⊥,则b l ⊥6.设平面α∥平面β,A ,C ∈α,B ,D ∈β,直线AB 与CD 交于点S ,且点S 位于平面α,β之间,AS =8,BS =6,CS =12,则SD =( ) |A .3B .9C .18D .107.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9πB .10πC .11πD .12πA BDA ’B ’\C C ’ABD CE F8. 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 3:1B. 3:2C. 3:3D. 2:39.已知△ABC 是边长为a 2的正三角形,那么它的斜二侧所画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 )a 2 a 2 a 2 a 210.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以该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 )11. 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D=BC=2,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EF=2,求AD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 )A. 30B. 45C. 60οD. 90 >12.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32EF =,且EF 与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92 B 5 C 6 D 152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 Rt ABC ∆中,3,4,5AB BC AC ===,将三角形绕直角边AB 旋转一周所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14.一个圆台的母线长为5 cm ,两底面面积分别为4πcm 2 和25π cm 2.则圆台的体积 ________. 15. 三棱锥S-ABC 中SA平面 ABC ,AB 丄 BC,SA = 2,AB =B C =1,则三棱锥S-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______.1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BC DC AE DC ⊥⊥M 、N 分别是AD 、BE 的中点,将三角形ADE 沿AE 折起。

(压轴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2)

(压轴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正三棱锥(底面为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中心的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是正三角形,O 是其中心,则正视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等于( )A 5B .2C 3D 2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分别是梭BC ,CD 的中点,则1A F 与1C 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5B 25C 5D 25 3.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E 为棱1AA 的中点,截面1CD E 交棱AB 于点F ,则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A .394πB .414πC .12πD .434π 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 )为( )A.43B.2C.4 D.6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是()A.24 B.30 C.47D.7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 .2πB .3πC .4πD .16π7.《九章算术》是古代中国乃至东方的第一步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书中记载了一种名为“刍甍”的五面体(如图),其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EF AB ,若3AB EF =,ADE 和BCF △都是正三角形,且2AD EF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6πB .4πC .3πD .2π 8.如下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平面ADE ;②DE BM ⊥;③平面//BDM 平面AFN ;④AM ⊥平面BDE .以上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 9.在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2AD BC =,E 为PD 中点,平面ABE 交PC 于F ,则PF FC=( )A .1B .32C .2D .310.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以十六乘之,九而一,所得开立方除之,即立圆径意思是:球的体积V 乘16,除以9,再开立方,即为球的直径d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当时球的表面积S 计算公式为( )A .2278S d =B .2272S d =C .292S d =D .21114S d = 11.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在下列条件中,可判定平面α与β平行的是( ) A .m 、n 是α内的两条直线,且//m β,βn//B .α、β都垂直于平面γC .α内不共线三点到β的距离相D .m 、n 是两条异面直线,m α⊂,n β⊂,且//m β,//n α12.已知直线a 、b 都不在平面α内,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若//a b ,//a α,则//b αB .若//a b ,a α⊥,则b α⊥C .若a b ⊥,//a α,则b α⊥D .若a b ⊥,a α⊥,则//b α二、填空题13.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90CAB ∠=︒,1222AA AB AC ===,则直线1A B 与侧面11B C CB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______.14.如图,已知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所有棱长均相等,3BAD π∠=,E 是棱AB 的中点,设平面α经过直线1A E ,且α平面111,B BCC l α=⋂平面112C CDD l =,若α⊥平面11A ACC ,则异面直线1l 与2l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15.如图,在一个底面面积为4,侧棱长为10的正四棱锥P ABCD -中,大球1O 内切于该四棱锥,小球2O 与大球1O 及四棱锥的四个侧面相切,则小球2O 的体积为___________.16.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O ),地球上一点A 的纬度是指OA 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所成角,点A 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A 且与OA 垂直的平面.在点A 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A 处的纬度为北纬40︒,则晷针与点A 处的水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_.17.如图,正方形BCDE 的边长为a ,已知3AB BC =,将ABE △沿边BE 折起,折起后A 点在平面BCDE 上的射影为D 点,则翻折后的几何体中有如下描述:①AB 与DE 所成角的正切值是2;②//AB CE ;③B ACE V -体积是316a ;④平面ABC ⊥平面ADC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填写你认为正确的序号)18.世界四大历史博物馆之首卢浮宫博物馆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为正四棱锥,且该正四棱锥的高为21米,底面边长为30米,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若玻璃金字塔五个顶点恰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半径为______米.19.如图,已知一个八面体的各条棱长均为2,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给出下列说法:①该八面体的体积为83;②该八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8π; ③E 到平面ADF 3;④EC 与BF 所成角为60°.其中正确的说法为__________.(填序号)20.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B C ⊥平面ABC ,侧面11ABB A 为矩形,11,2AB AA AC ===.(1)证明:平面11ABB A ⊥平面1BB C ;(2)求四棱锥11C ABB A -的体积.22.如图所示,已知在三棱锥A BPC -中,,AP PC AC BC ⊥⊥,M 为AB 的中点,D 为PB 的中点,且PMB △为正三角形.(Ⅰ)求证://DM 平面APC ;(Ⅱ)求证:平面ABC ⊥平面APC ;(Ⅲ)若4,20BC AB ==,求三棱锥D BCM -的体积.2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60DAB ∠=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AD 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若G 为AD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1)求证://BG平面PDE;(2)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平面DEF⊥平面ABCD,若存在,确定点F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出.24.如图,四棱锥P ABCD-中,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梯形,//AD BC,6BC=,2PA AD CD===,E是BC上一点且23BE BC=,PB AE⊥.(1)求证:AB⊥平面PAE;(2)求点C到平面PDE的距离.2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DP=90°,PD=AD,∠PDC=60°,E为PD中点.(1)求证:PB//平面ACE:(2)求四棱锥E ABCD-的体积.26.在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AP⊥平面PCD,E,F分别为PC,AB 的中点求证:(1)平面PAD ⊥平面ABCD ;(2)//EF 平面PAD【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可得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正三棱锥A BCD -,取BD 中点E ,连接,AE CE ,设底面边长为2x ,表示出2522x AO OE -===1333x OE CE ==,即可求出x ,进而求出腰长.【详解】根据三视图可得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正三棱锥A BCD -,取BD 中点E ,连接,AE CE ,则底面中心O 在CE 上,连接AO ,可得AO ⊥平面ABC , 由三视图可知5AB AC AD ===45AEC ∠=,设底面边长为2x ,则DE x =,则25AE x =-则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OE 中,2522x AO OE -===, O 是底面中心,则1333x OE CE ==, 2532x x -=,解得3x = 则1AO =,底面边长为23则正视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23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三视图计算原几何体的相关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正三棱锥中的关系求出底面边长.2.D解析:D【分析】延长DA至G,使AG CE=,可证11//A G C E,得1GA F∠是异面直线1A F与1C E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1AGF△中,由余弦定理可得结论.【详解】延长DA至G,使AG CE=,连接1,GE GA,GF,11,AC A C,又//AG CE所以AGEC是平行四边形,//,GE AC GE AC=,又正方体中1111//,AC AC AC AC=,所以1111//,AC DE AC DE=,所以11AC EG是平行四边形,则11//A G C E,所以1GA F∠是异面直线1A F与1C E所成的角(或其补角).设正方体棱长为2,在正方体中易得15AG=10GF=22222112(21)3A F AA AF=+=++=,1AGF△中,2221111125cos2253AG A F GFGA FAG A F+-∠===⋅⨯⨯.故选:D.【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空间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 (1)定义法:根据定义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并证明,然后解三角形得结论;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两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B解析:B 【分析】可证F 为AB 的中点,设1DD 的中点为G ,DFC △的外接圆的球心为1O ,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连接11,,,OG OF OO A B ,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可求DFC △的外接圆的半径,从而可求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的半径.【详解】设1DD 的中点为G ,DF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1O ,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连接11,,,OG OF OO A B ,因为平面11//A ABB 平面11D DCC ,平面1CD E ⋂平面11A ABB EF =,平面1CD E ⋂平面111D DCC D C =,故1//EF D C , 而11//A B D C ,故1//EF A B ,故F 为AB 的中点, 所以145DF CF ==+=,故3cos 5255DFC ∠==⨯⨯,因为DFC ∠为三角形的内角,故4sin 5DFC ∠=,故DF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1254245⨯=,1OO ⊥平面ABCD ,1DD ⊥平面ABCD ,故11//OO DD ,在平面1GDO O 中,111,OG DD O D DD ⊥⊥,故1//OG O D , 故四边形1GDO O 为平行四边形,故1//OO GD ,1OO GD =, 所以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的半径为2541116+=, 故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41414164ππ⨯=, 故选:B. 【点睛】方法点睛: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的半径,关键是球心位置的确定,通常利用“球心在过底面外接圆的圆心且垂直于底面的直线上”来确定.4.B解析:B 【分析】根据三视图判断出几何体的结构,利用椎体体积公式计算出该几何体的体积. 【详解】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如图所示四棱锥,该棱锥满足底面是直角梯形,且侧棱ED ⊥平面ABCD ,所以其体积为11(12)22232V =⨯⨯+⨯⨯=, 故选:B. 【点睛】方法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根据几何体三视图求几何体体积的问题,解题方法如下: (1)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2)结合三视图,分析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利用体积公式求得结果.5.D解析:D 【分析】先找到几何体的原图,再求出几何体的高,再求几何体的体积得解. 【详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图中的四棱锥1P CDD E -, 由题得22437AD =-7 所以几何体的体积为11(24)676732⋅+⋅=. 故选:D 【点睛】方法点睛:通过三视图找几何体原图常用的方法有:(1)直接法;(2)拼凑法;(3)模型法.本题利用的就是模型法.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方法求解.6.C解析:C 【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出原几何体,确定其结构,再求出外接球的半径得球的表面积. 【详解】由三视图,知原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P ABCD -,如图,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B ⊥底面ABCD ,由PB ⊥底面ABCD ,AD ⊂面ABCD ,得PB AD ⊥,又AD AB ⊥,AB PB B ⋂=,,AB PB ⊂平面PAB ,所以AD ⊥平面PAB ,而PA ⊂平面PAB ,所以AD PA ⊥,同理DC PC ⊥,同样由PB ⊥底面ABCD 得PB BD ⊥,所以PD 中点O 到四棱锥各顶点距离相等,即为其外接球球心,PD 为球直径,222222PD PB BD PA AD AB =+=++=,∴外接球半径为12ADr ==, 表面积为2414S ππ=⨯=.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考查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解题关键是确定外接球的球心.棱锥的外接球球心在过各面外心(外接圆圆心)且与该面垂直的直线上.7.D解析:D 【分析】过点F 作//FG AE 交AB 于点G ,连接CG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为CFG ∠或其补角,然后在CFG △中求解. 【详解】如下图所示,在平面ABFE 中,过点F 作//FG AE 交AB 于点G ,连接CG ,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为CFG ∠或其补角,设1EF =,则3AB =,2BC CF AE ===,因为//EF AB ,//FG AE ,所以,四边形AEFG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2FG AE ==,1AG =,2BG =, 由于2ABC π∠=,由勾股定理可得2222CG BC BG =+=所以,222CG CF FG =+,则2CFG π∠=.故选:D.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8.A解析:A 【分析】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ABCA ﹣EFMN ,得出BM ∥平面ADNE ,判断①正确;由连接AN ,则AN ∥BM ,又ED AN ⊥,判断②正确;由BD ∥FN ,得出BD ∥平面AFN ,同理BM ∥平面AFN ,证明平面BDM ∥平面AFN ,判断③正确;由MC BD ⊥,ED ⊥AM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判断④正确. 【详解】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ABCA ﹣EFMN ,如图1所示; 对于①,平面BCMF ∥平面ADNE ,BM ⊂平面BCMF , ∴BM ∥平面ADNE ,①正确;对于②,如图2所示,连接AN ,则AN ∥BM ,又ED AN ⊥,所以DE BM ⊥,②正确; 对于③,如图2所示,BD ∥FN ,BD ⊄平面AFN ,FN ⊂平面AFN ,∴BD ∥平面AFN ;同理BM ∥平面AFN ,且BD ∩BM =B ,∴平面BDM ∥平面AFN ,③正确; 对于④,如图3所示,连接AC ,则BD AC ⊥,又MC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MC BD ⊥,又ACMC C ,所以BD ⊥平面ACM ,所以BD ⊥AM ,同理得ED ⊥AM ,ED BD D =,所以AM ⊥平面BDE ,∴④正确. 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展开空间想象,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再由空间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及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去判断命题的正确性.9.C解析:C 【分析】首先通过延长直线,DC AB ,交于点G ,平面BAE 变为GAE ,连结PG ,EG 交于点F ,再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求PFFC的值. 【详解】延长,DC AB ,交于点G ,连结PG ,EG 交PC 于点F ,//AD BC ,且2AD BC =,可得点,B C 分别是,AG DG 的中点,又点E 是PD 的中点,PC ∴和GE 是△PGD 的中线,∴点F 是重心,得2PFFC=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到PC 与平面BAE 的交点,即将平面BAE 转化为平面GAE 是关键. 10.A解析:A【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球的体积公式3432d π⎛⎫ ⎪⎝⎭求解出π的值,然后根据球的表面积公式242d π⎛⎫⎪⎝⎭求解出S 的表示,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因为3169V d =,所以33941632d d V π⎛⎫==⎪⎝⎭,所以278π=,所以2222727442848d d S d π⎛⎫==⨯⨯= ⎪⎝⎭,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球的体积公式得到π的表示,再将π带入到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完成求解.11.D解析:D 【分析】取a αβ⋂=,且//m a ,//n a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判断A 选项;根据αγ⊥,βγ⊥判断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可判断B 选项;设AB 、AC 的中点D 、E 在平面β内,记平面ABC 为平面α,判断出A 、B 、C 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可判断C选项;过直线n 作平面γ,使得a αγ⋂=,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判断D 选项. 【详解】对于A 选项,若a αβ⋂=,且//m a ,//n a ,m β⊄,n β⊄,则//m β,βn//,但α与β相交;对于B 选项,若αγ⊥,βγ⊥,则α与β平行或相交;对于C 选项,设AB 、AC 的中点D 、E 在平面β内,记平面ABC 为平面α,如下图所示: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则//DE BC ,DE β⊂,BC β⊄,//BC β∴,所以,点B 、C 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由于D 为AB 的中点,则点A 、B 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所以,点A 、B 、C 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但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 对于D 选项,如下图所示:由于//n α,过直线n 作平面γ,使得a αγ⋂=,则//a n ,//n a ,a β⊄,n β⊂,//a β∴,//m β,m a A =,m α⊂,a α⊂,//αβ∴.故选:D. 【点睛】方法点睛:证明或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有: ①用定义,此类题目常用反证法来完成证明;②用判定定理或推论(即“线线平行”⇒“面面平行”),通过线面平行来完成证明; ③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这一性质进行证明; ④借助“传递性”来完成.12.C解析:C 【分析】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b 与α的位置关系,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b与α的位置关系,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由于直线a 、b 都不在平面α内.在A 中,若//a α,过直线a 的平面β与α的交线m 与a 平行,因为//a b ,可得//b m ,b α⊄,m α⊂,所以,//b α,A 选项正确;在B 中,若a α⊥,则a 垂直于平面α内所有直线,//a b ,则b 垂直于平面α内所有直线,故b α⊥,B 选项正确; 在C 中,若a b ⊥,//a α,则b 与α相交或平行,C 选项错误;在D 中,若a b ⊥,a α⊥,则//b α或b α⊂,b α⊄,//b α∴,D 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方法点睛:对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解决的方法是“推理论证加反例推断”,即正确的结论需要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相关定理进行证明,错误的结论需要通过举出反例说明其错误,在解题中可以以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如正方体、正四面体等)为模型进行推理或者反驳.二、填空题13.【分析】取中点连接证明平面可得为直线与侧面所成的角进而可得答案【详解】取中点连接直三棱柱中平面平面又又面平面在平面上的射影为故为直线与侧面所成的角中中中故答案为:【点睛】方法点睛: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解析:10【分析】取11B C 中点D ,连接1,A D BD ,证明1A D ⊥平面11B C CB ,可得1A BD ∠为直线1A B 与侧面11B C CB 所成的角,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取11B C 中点D ,连接1,A D BD ,直三棱柱中,1BB ⊥平面111A B C ,1A D ⊂平面111A B C ,11BB A D ∴⊥,又11111A B A C ==,111A D B C ∴⊥, 又1111B C BB B =,111,B C BB ⊂面11BB C C ,1A D ∴⊥平面11B C CB ,1A B ∴在平面11B C CB 上的射影为DB ,故1A BD ∠为直线1A B 与侧面11B C CB 所成的角,11Rt A B B 中,22211121125BB A B A B =+=+= 111Rt B A C 中,1112212122B C A D ===,1Rt A BD ∴中,1112102sin 5A D A BD AB ∠===10【点睛】方法点睛: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有两种方法:一是传统法,证明线面垂直找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解答;二是利用空间向量,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以及平面的方向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求解即可.14.【分析】取的中点连接证明平面平面平面即平面然后分别取的中点证明平面平面可得可得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即与所成的角由余弦定理可得答案【详解】由直四棱柱的所有棱长均相等所以是菱形连接且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且解析:910【分析】取AD 的中点F ,连接1A F ,证明平面1A EF ⊥平面11A ACC ,平面1A EF 即平面α,然后分别取1111B C D C 、的中点M N 、,证明平面1//A EF 平面MNC ,可得//CM 1l ,//CN 2l ,可得异面直线1l 与2l 所成的角即CM 与CN 所成的角,由余弦定理可得答案.【详解】由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所有棱长均相等,3BAD π∠=,所以ABCD 是菱形,连接AC BD 、,1111AC B D 、,且ACBD O =,11111A C B D O ⋂=,所以BD AC ⊥,1111B D A C ⊥,因为1A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 所以1AA BD ⊥,且1AA AC A =,所以BD ⊥平面11A ACC ,取AD 的中点F ,连接1A F ,连接EF 交AC 与G ,所以//EF BD ,且G 是AO 的中点,所以EF ⊥平面11A ACC ,所以平面1A EF ⊥平面11A ACC , 又1A E ⊂平面1A EF ,所以平面1A EF 即平面α,分别取1111B C D C 、的中点M N 、,连接MN 交11A C 与H 点,H 即为11O C 的中点, 所以1A H GC =,且1//A H GC ,所以四边形1A HCG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1//A G HC ,1AG ⊄平面CMN ,CH ⊂平面CMN ,所以//A G 平面CMN , 又因为11//////EF BD B D MN ,EF ⊄平面CMN ,MN ⊂平面CMN , 所以//MN 平面CMN ,又1AG EF G =,所以平面1//A EF 平面MNC ,且平面11B C CB ⋂平面MNC MC =, 平面11D C CD平面MNC NC =,所以//CM 1l ,//CN 2l ,所以异面直线1l 与2l 所成的角即CM 与CN 所成的角,设2AB =, 则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所有棱长均为2,由3BAD π∠=,所以112BD AB B D ===,11112MN D B ==,且CM CN ====,由余弦定理得222551922510CM CN MN MCN CM CN +-+-∠===⨯⨯.故答案为:910.【点睛】本题考查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关键点是作出平面α及找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空间想象力.15.【分析】设为正方形的中心的中点为连接求出如图分别可求得大球与小球半径分别为和进而可得小球的体积【详解】解:由题中条件知底面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设O 为正方形的中心的中点为M 连接则如图在截面中设N 为 解析:224【分析】设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AB 的中点为M ,连接PM ,OM ,PO ,求出OM ,PM ,PO ,如图,分别可求得大球1O 与小球2O 半径分别为22和24,进而可得小球的体积. 【详解】解:由题中条件知底面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设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AB 的中点为M ,连接PM ,OM ,PO ,则1OM =,221013PM PA AM =-=-=,9122PO =-=,如图,在截面PMO 中,设N为球1O 与平面PAB 的切点,则N 在PM 上,且1O N PM ⊥,设球1O 的半径为R ,则1O N R =,∵1sin 3OM MPO PM ∠==,∴1113NO PO =,则13PO R =,11422PO PO OO R =+==∴22R =,设球1O 与球2O 相切于点Q ,则22PQ PO R R =-=,设球2O 的半径为r ,同理可得4PQ r =,∴224R r ==,故小球2O 的体积342324V r π==.故答案为:224.【点睛】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16.40°【分析】画出过球心和晷针所确定的平面截地球和晷面的截面图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垂直的定义判定有关截线的关系根据点处的纬度计算出晷针与点处的水平面所成角【详解】画出截面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是赤解析:40° 【分析】画出过球心和晷针所确定的平面截地球和晷面的截面图,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垂直的定义判定有关截线的关系,根据点A 处的纬度,计算出晷针与点A 处的水平面所成角. 【详解】画出截面图如下图所示,其中CD 是赤道所在平面的截线;l 是点A 处的水平面的截线,依题意可知OA l ⊥;AB 是晷针所在直线.m 是晷面的截线,依题意依题意,晷面和赤道平面平行,晷针与晷面垂直,根据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可知//m CD 、根据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得AB m ⊥.. 由于40,//AOC m CD ∠=︒,所以40OAG AOC ∠=∠=︒, 由于90OAG GAE BAE GAE ∠+∠=∠+∠=︒,所以40BAE OAG ∠=∠=︒,也即晷针与点A 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40BAE ∠=︒. 故答案为:40°.【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数学文化,解题的关键是将稳文中的数据建立平面图形,属于中档题.17.①③④【分析】作出折叠后的几何体的直观图由题中条件得到是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求出其正切可判断①正确;根据线面垂直的的判定定理先证明平面可判断②错;根据等体积法由体积公式求出可判断③正确;根据面面垂直的解析:①③④ 【分析】作出折叠后的几何体的直观图,由题中条件,得到ABC ∠是异面直线AB 与DE 所成的角,求出其正切,可判断①正确;根据线面垂直的的判定定理,先证明CE ⊥平面ABD ,可判断②错;根据等体积法,由体积公式求出B ACE V -,可判断③正确;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④正确. 【详解】作出折叠后的几何体直观图如图所示:由题意,3AB a =,BE a =,∴2AE a =;∴22AD AE DE a =-=,222AC CD AD a ∴=+=,∵//BC DE ,∴ABC ∠是异面直线AB 与DE 所成的角, 在Rt ABC 中, tan 2ACABC BC∠==①正确; 连结BD ,CE ,则CE BD ⊥,又AD ⊥平面BCDE ,CE ⊂平面BCDE , ∴CE AD ⊥,又BDAD D ,BD ⊂平面ABD ,AD ⊂平面ABD ,∴CE ⊥平面ABD ,又AB 平面ABD , ∴CE AB ⊥.故②错误.三棱锥B ACE -的体积2311113326B ACE A BCE BCE V V S AD a a a --===⨯⨯=⋅⨯.故③正确.∵AD ⊥平面BCDE ,BC ⊂平面BCDE ,∴BC AD ⊥,又BC CD ⊥,CD AD D =,CD ⊂平面ADC ,AD ⊂平面ADC ,∴BC ⊥平面ADC ,∵BC ⊂平面ABC , ∴ABC ⊥平面ADC .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睛】 思路点睛:判断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时,一般根据相关概念,结合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以及面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根据题中条件,进行判断或证明.18.【分析】作出图形设球体的半径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出关于的等式进而可解得的值【详解】如下图所示:在正四棱锥中设为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则底面由题意可得则设该球的半径为设球心为则由勾股定理可得即解得故答解析:29714【分析】作出图形,设球体的半径为R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出关于R 的等式,进而可解得R 的值. 【详解】 如下图所示:在正四棱锥P ABCD -中,设M 为底面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则PM ⊥底面ABCD ,由题意可得21PM =,30AB =,2302BD ==,则152BM = 设该球的半径为R ,设球心为O ,则O PM ∈,由勾股定理可得222OB OM BM =+,即()(22221152R R =-+,解得29714R =. 故答案为:29714.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19.②④【分析】①求出该八面体的体积即可判断;②可得球心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交点即可得出半径求出表面积;③取AD 的中点G 连接EGFGEF 过E 作求出即可;④可得为所成角【详解】①八面体的体积为;②八面体解析:②④ 【分析】①求出该八面体的体积即可判断;②可得球心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交点,即可得出半径求出表面积;③取AD 的中点G ,连接EG ,FG ,EF ,过E 作EH FG ⊥,求出EH 即可;④可得DEC ∠为所成角. 【详解】①八面体的体积为21822(22)33⨯⨯⨯=; ②八面体的外接球球心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交点,易得外接球半径为2,表面积为8π;③取AD 的中点G ,连接EG ,FG ,EF ,易得3EG FG ==AD ⊥平面EGF ,过E 作EH FG ⊥,交FG 的延长线于H ,又EH AD ⊥,AD FG G ⋂=,故EH ⊥平面ADF , 解得26EH =,所以E 到平面ADF 26; ④因为//ED BF ,所以EC 与BF 所成角为60︒. 故答案为:②④. 【点睛】解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正八面体的性质,根据线面垂直关系得到点到平面的垂线段.20.【分析】由正四面体性质可知球心在棱锥高线上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半径R 即可求出球的面积【详解】正四面体的棱长为:底面三角形的高:棱锥的高为:设外接球半径为R 解得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答案为:【点睛】解析:232a π 【分析】由正四面体性质可知,球心在棱锥高线上,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半径R ,即可求出球的面积. 【详解】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 ,底面三角形的高:22a a =,3a =, 设外接球半径为R ,222))R R a =-+,解得R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342a ππ⎫⨯=⎪⎪⎝⎭; 故答案为:232a π. 【点睛】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球心的位置,在正四面体中求出球的半径.三、解答题21.(1)证明见解析;(2)3. 【分析】(1)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先证明AB ⊥平面1BB C ,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结论成立;(2)先由(1)得到AB BC ⊥,求出BC 和1B C ,过点C 作1CD BB ⊥于点D ,求出CD ,再由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1)∵1B C ⊥平面ABC ,AB平面ABC ,∴1B C AB ⊥,又四边形11ABB A 为矩形,∴1AB B B ⊥.又∵111B B B C B ⋂=,1B B ⊂平面1BB C ,1B C ⊂平面1BB C ,∴AB ⊥平面1BB C , 又AB平面11ABB A ,∴平面11ABB A ⊥平面1BB C .(2)由(1)知AB ⊥平面1BB C ,∴AB BC ⊥,则223BC AC AB =-=,从而()221231B C =-=,在1BB C △中,过点C 作1CD BB ⊥于点D , 由于平面11ABB A ⊥平面1BB C ,平面11ABB A 平面11BB C BB =,∴CD ⊥平面11ABB A , 由1111122BCB SB C BC BB CD =⋅=⋅可得32CD =, ∴四棱锥11C ABB A -的体积为111133123323ABB A V S CD =⋅=⨯⨯⨯=.【点睛】 方法点睛:证明空间中位置关系时,通常根据空间中线面、面面平行或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直接证明即可;有时也可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对应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以及平面的法向量等,根据空间位置的向量表示进行判断. 22.(1)见详解;(2)见详解;(3)107 【分析】(1)先证DM AP ∥,可证//DM 平面APC .(2)先证AP ⊥平面PBC ,得⊥AP BC ,结合AC BC ⊥可证得BC ⊥平面APC . (3)等积转换,由D BCM M DBC V V --=,可求得体积. 【详解】证明:因为M 为AB 的中点,D 为PB 的中点,所以MD 是ABP △的中位线,MD AP .又MD平面APC ,AP ⊂平面APC ,所以MD 平面APC .(2)证明:因为PMB △为正三角形,D 为PB 的中点,所以MD PB ⊥.又MDAP ,所以AP PB ⊥.又因为AP PC ⊥,PB PC P =,所以AP ⊥平面PBC .因为BC ⊂平面PBC ,所以⊥AP BC . 又因为BC AC ⊥,AC AP A ⋂=, 所以BC ⊥平面APC . (3)因为AP ⊥平面PBC ,MDAP ,所以MD ⊥平面PBC ,即MD 是三棱锥M DBC -的高. 因为20AB =,M 为AB 的中点,PMB △为正三角形, 所以310,53PB MB MD MB ====. 由BC ⊥平面APC ,可得BC PC ⊥,在直角三角形PCB 中,由104PB BC =,=,可得221PC =. 于是1114221221222BCD BCP S S ⨯⨯⨯=△△==.112215310733D BCM M DBC BCD V V S MD --⨯⨯=△===【点睛】关键点睛:三棱锥的体积直接求不便时,常采用等积转换的方法,选择易求的底面积和高来求体积.23.(1)证明见解析;(2)点F 为PC 的中点,证明见解析. 【分析】(1)连接,DE PE ,可证明四边形DGBE 是平行四边形,得出//BG DE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即可证明;(2)猜想点F 为PC 的中点时,平面DEF ⊥平面ABCD ,再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PG ⊥平面ABCD ,//OF PG ,可得OF ⊥平面ABCD ,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详解】。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练习题一.单选题(共__小题)1.已知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6,其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和,则该正四棱台的高是()A.2B.C.3D.2.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是1,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A.75°B.60°C.45°D.30°3.如果棱台的两底面积分别是S,S′,中截面的面积是S0,那么()A.2B.S0=C.2S0=S+S′D.S02=2S"S4.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C D沿对角线A C折起,构成三棱锥A B C D,则下列命题:①以A、B、C、D四点为顶点的棱锥体积最大值为;②当体积最大时直线B D和平面A B 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③B、D两点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0,];④当二面角D-A C-B的平面角为90°时,异面直线B C与A D所成角为45°.其中正确结论个数为()A.4个B.3个C.2个D.1个5、把一个皮球放入如图所示的由8根长均为20c m的铁丝接成的四棱锥形骨架内,使皮球的表面与8根铁丝都有接触点,则皮球的半径()A.l0cm B.10cm C.10cm D.30cm6.如图,正方体A B C D-A1B1C1D1的棱长为1,点M是对角线A1B上的动点,则A M+M D1的最小值为()A.B.C.D.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多面体是棱柱B.四棱锥的四个侧面都可以是直角三角形C.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D.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8.平行六面体A B C D-A1B1C1D1中A B=1,A D=2,A A1=3,∠B A D=90°,∠B A A1=∠D A A1=60°,则A C1的长为()A.B.C.D.9、如图,正方体A B C D-A1B1C1D1的棱长为2,动点P在对角线B D1上,过点P作垂直于B D1的平面α,记这样得到的截面多边形(含三角形)的周长为y,设B P=x,则当x∈[1,5]时,函数y=f(x)的值域为()A.[2,6]B.[2,18]C.[3,18]D.[3,6]10.一个棱柱为正四棱柱的充要条件是()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与底面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C.底面是菱形,且过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两两垂直D.各个面都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二.填空题(共__小题)11.在一个棱长为6的正四面体纸盒内放一个正方体,并且能使正方体在纸盒内任意转动,则正方体的棱长的最大值为______•12.一个圆柱的底面面积是16,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则该圆柱的侧面积是______.13.若用长度分别为1,1,1,1,x,x的六根笔直的铁棒通过焊接其端点(不计损耗)可以得到两种不同形状的三棱锥形的铁架,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4.一平面与正方形的十二条棱所成的角都等于α,则s i n12α=______.15.一个正四棱锥的中截面(过各侧棱中点的截面)的面积为Q,则它的底面边长为______.16.若一个n面体中共有m个面是直角三角形,则称这个n面体的“直度”为.由此可知,四棱锥“直度”的最大值为______.17.在三棱锥P-A B C中,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P A⊥B C,P B⊥A C,那么点P在平面A B C内的射影是△A B C的垂心;②如果点P到△A B C的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都相等,那么点P在平面A B C 内的射影是△A B C的内心;③如果棱P A和B C所成的角为60?,P A=B C=2,E、F分别是棱P B、A C的中点,那么E F=1;④三棱锥P-A B C的各棱长均为1,则该三棱锥在任意一个平面内的射影的面积都不大于;⑤如果三棱锥P-A B C的四个顶点是半径为1的球的内接正四面体的顶点,则P与A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π-a r c c o s.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18.若长方体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6c m2,3c m2,2c m2,则此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为______.19.已知长方体A B C D-A1B1C1D1的体积为216,则四面体A B1C D1与四面体A1B C1D 的重叠部分的体积为______.20.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条棱长为1,2,3,则这个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是______三.简答题(共__小题)21.已知正四棱台两底面边长分别为a和b(a<b).(1)若侧棱所在直线与上、下底面正方形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为45°,求棱台的侧面积;(2)若棱台的侧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它的高.22.试构造出一个三棱锥S-A B C,使其四个面中成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作出图形,指出所有的直角,并证明你的结论.23、已知三棱锥S-A B C的三条侧棱S A、S B、S C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b、c,设O为S在底面A B C上的射影.求证:(1)O为△A B C的垂心;(2)O在△A B C内;(3)设S O=h,则++=.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__小题)1.已知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6,其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和,则该正四棱台的高是()A.2B.C.3D.答案:A解析:解:设正四棱台的高为h,斜高为x,由题意可得4••(3+6)x=32+62,∴x=.再由棱台的高、斜高、边心距构成直角梯形、可得h==2,故选A.2.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是1,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A.75°B.60°C.45°D.30°答案:C解析:解析:如图,四棱锥P-A B C D中,过P作P O⊥平面A B C D于O,连接A O则A O是A P在底面A B C D上的射影.∴∠P A O即为所求线面角,∵A O=,P A=1,∴c o s∠P A O==.∴∠P A O=45°,即所求线面角为45°.故选C.3.如果棱台的两底面积分别是S,S′,中截面的面积是S0,那么()A.2B.S0=C.2S0=S+S′D.S02=2S"S答案:A解析:解:不妨设棱台为三棱台,设棱台的高为2r,上部三棱锥的高为a,根据相似比的性质可得:消去r,然后代入一个方程,可得2故选A.4.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C D沿对角线A C折起,构成三棱锥A B C D,则下列命题:①以A、B、C、D四点为顶点的棱锥体积最大值为;②当体积最大时直线B D和平面A B 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③B、D两点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0,];④当二面角D-A C-B的平面角为90°时,异面直线B C与A D所成角为45°.其中正确结论个数为()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C解析:解: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C D沿对角线A C折起,构成三棱锥A B C D,如图所示,则下列命题:①以A、B、C、D四点为顶点的棱锥,当侧面A C D⊥底面A B C时,体积最大值==,正确;②由①可知:当体积最大时直线B D和平面A B 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O B D=45°,正确;③B、D两点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0,),因此不正确;④当二面角D-A C-B的平面角为90°时,由①可知:异面直线B C与A D所成角为90°,因此不正确.综上可知:只有①②正确.故选:C.5、把一个皮球放入如图所示的由8根长均为20c m的铁丝接成的四棱锥形骨架内,使皮球的表面与8根铁丝都有接触点,则皮球的半径()A.l0cm B.10cm C.10cm D.30cm答案:B解析:解:因为底面是一个正方形,一共有四条棱,皮球心距这四棱最小距离是10,∵四条棱距离正方形的中心距离为10,所以皮球的表面与8根铁丝都有接触点时,半径应该是边长的一半∴球的半径是10故选B.6.如图,正方体A B C D-A1B1C1D1的棱长为1,点M是对角线A1B上的动点,则A M+M D1的最小值为()A.B.C.D.2答案:A解析:解:将平面A B A1和平面B C D D1A1放在同一个平面上,如图,则A M+M D1的最小值即为线段A D1,在直角三角形A E D1中,A E=,E D1=,∴A D1==,故选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多面体是棱柱B.四棱锥的四个侧面都可以是直角三角形C.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D.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答案:B解析:解:如图所示:A.如图(1)符合条件但却不是棱柱;B.图中P A⊥底面A B C,A B是圆O的直径,点C是圆上的一点,则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C.其侧棱不相较于一点,故不是棱台;D.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 B为轴旋转得到的是两个对底的圆锥.综上可知:只有B正确.故选B.8.平行六面体A B C D-A1B1C1D1中A B=1,A D=2,A A1=3,∠B A D=90°,∠B A A1=∠D A A1=60°,则A C1的长为()A.B.C.D.答案:B解析:解:平行六面体,如图所示:∵∠B A A1=∠D A A1=60°∴A1在平面A B C D上的射影必落在直线A C上,∴平面A C C1A1⊥平面A B C D,∵A B=1,A D=2,A A1=3,∵=∴||2=()2=||2+||2+||2+2+2+2=1+9+4+0+2×1×3×+2×2×3×=23,∴||=,∴A C1等于.故选:B.9、如图,正方体A B C D-A1B1C1D1的棱长为2,动点P在对角线B D1上,过点P作垂直于B D1的平面α,记这样得到的截面多边形(含三角形)的周长为y,设B P=x,则当x∈[1,5]时,函数y=f(x)的值域为()A.[2,6]B.[2,18]C.[3,18]D.[3,6]答案:D解析:解:∵正方体A B C D-A1B1C1D1的棱长为2,∴正方体的对角线长为6,∵x∈[1,5],∴x=1或5时,三角形的周长最小,设截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t,则由等体积可得,∴t=,∴y m i n=;x=2或4时,三角形的周长最大,截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2,∴y m a x=6.∴当x∈[1,5]时,函数y=f(x)的值域为[3,6].故选D.10.一个棱柱为正四棱柱的充要条件是()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与底面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C.底面是菱形,且过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两两垂直D.各个面都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答案:C解析:解:若底面是正方形,有相对的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另外两个侧面不垂直于底面,则棱柱为斜棱柱,故A不满足要求;若底面是正方形,有相对的两个侧面是矩形,另外两个侧面是不为矩形的平行四边形,则棱柱为斜棱柱,故B不满足要求;底面是菱形,且过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两两垂直,则底面为正方形,侧棱与底面垂直,此时棱柱为正四棱柱,故C满足要求;各个面都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其底面可能不是正方形,故D不满足要求;故选C二.填空题(共__小题)11.在一个棱长为6的正四面体纸盒内放一个正方体,并且能使正方体在纸盒内任意转动,则正方体的棱长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解析:解:设球的半径为r,由正四面体的体积得:,所以r=,设正方体的最大棱长为a,所以,,a=故答案为:12.一个圆柱的底面面积是16,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则该圆柱的侧面积是______.答案:64π解析: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如图;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l,∵圆柱的底面面积是16,∴πr2=16,∴r=;∴l=2πr=2π×=8,∴圆柱的侧面积是l2==64π;故答案为:64π.13.若用长度分别为1,1,1,1,x,x的六根笔直的铁棒通过焊接其端点(不计损耗)可以得到两种不同形状的三棱锥形的铁架,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0,)解析:解:根据条件,四根长为1的直铁棒与两根长为x的直铁棒要组成三棱锥形的铁架,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三条侧棱长为1,x,x,如图,此时x应满足:∵A D=,S D=,且S D<S A+A D,∴<1+,即x2<2+,∴<x<;②构成三棱锥的两条对角线长为x,其他各边长均为1,如图所示,此时应满足0<x<;综上,x的取值范围是(0,).故答案为:(0,).14.一平面与正方形的十二条棱所成的角都等于α,则s i n12α=______.答案:解析:解:∵一平面与正方形的十二条棱所成的角都等于α,∴正方体的面对角线与棱的夹角,∵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A到三角形A B1D1中心的距离为:×=,∴A1点到面A B1D1距离为:=,∴s i nα=∴s i n12α=()6=,故答案为:15.一个正四棱锥的中截面(过各侧棱中点的截面)的面积为Q,则它的底面边长为______.答案:解析:解:∵四棱锥的中截面与底面相似,且相似比为1:2,面积比为1:4,∴若正四棱锥的中截面的面积为Q,则底面面积为4Q,∵底面为正方形,面积为边长的平方,∴它的底面边长为2故答案为216.若一个n面体中共有m个面是直角三角形,则称这个n面体的“直度”为.由此可知,四棱锥“直度”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解析:解:∵四棱锥有5个面组成,∴n=5,当四棱锥的底面是矩形,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时,四棱锥的4个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m=4,∴四棱锥“直度”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17.在三棱锥P-A B C中,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P A⊥B C,P B⊥A C,那么点P在平面A B C内的射影是△A B C的垂心;②如果点P到△A B C的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都相等,那么点P在平面A B C 内的射影是△A B C的内心;③如果棱P A和B C所成的角为60?,P A=B C=2,E、F分别是棱P B、A C的中点,那么E F=1;④三棱锥P-A B C的各棱长均为1,则该三棱锥在任意一个平面内的射影的面积都不大于;⑤如果三棱锥P-A B C的四个顶点是半径为1的球的内接正四面体的顶点,则P与A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π-a r c c o s.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答案:①④⑤解析:解:①若P A⊥B C,P B⊥A C,因为P H⊥底面A B C,所以A H⊥B C,同理B H⊥A C,可得H是△A B C的垂心,正确.②若P A=P B=P C,易得A H=B H=C H,则H是△A B C的外心,不正确.③如果棱P A和B C所成的角为60°,P A=B C=2,E、F分别是棱P B、A C的中点,那么E F=1或;不正确.④如果三棱锥P-A B C的各条棱长均为1,则该三棱锥在任意一个平面内的射影的面积都不大于,正确.⑤如果三棱锥P-A B C的四个顶点是半径为1的球的内接正四面体的顶点,则P与A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π-a r c c o s,正确.故答案为:①④⑤.18.若长方体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6c m2,3c m2,2c m2,则此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为______.答案:解:设长方体的三度分别为:a,b,c,由题意可知:a b=6,b c=2,a c=3所以,a=3,b=2,c=1,所以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为:故答案为:.19.已知长方体A B C D-A1B1C1D1的体积为216,则四面体A B1C D1与四面体A1B C1D 的重叠部分的体积为______.答案:36解析:解:如图所示,四面体A B1C D1与四面体A1B C1D的重叠部分是以长方体各面中心为定点的多面体,摘出如图,设长方体的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b,c,则a b c=216,重叠部分的体积为两个同底面的四棱锥体积和,等于.故答案为:36.20.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条棱长为1,2,3,则这个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是______答案:解:因为在长方体中,底面对角线的平方是底面长和宽的平方和,体对角线的平方等于面对角线的平方加上高的平方;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故答案为:三.简答题(共__小题)21.已知正四棱台两底面边长分别为a和b(a<b).(1)若侧棱所在直线与上、下底面正方形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为45°,求棱台的侧面积;(2)若棱台的侧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它的高.答案:解:(1)如图所示,∵P O⊥平面A B C D,侧棱所在直线与上、下底面正方形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为45°,∴∠P A O=45°,∴P O=O A=,P O1=O1A1=a.分别取A B,A1B1的中点E,E1,连接O E,O1E1.则P E==,P E1==.∴斜高E E1=P E-P E1=.∴棱台的侧面积S侧==;(2)∵棱台的侧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a2+b2,∴E E1=.∴O O1===.22.试构造出一个三棱锥S-A B C,使其四个面中成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作出图形,指出所有的直角,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解:如图,S A⊥平面A B C,∠A B C=90°,则∠S A C=∠S A B=90°,又A B⊥B C,所以B C⊥S B,所以∠S B C=90°,即四个面S A B,S A C,S B C,A B C为直角三角形.23、已知三棱锥S-A B C的三条侧棱S A、S B、S C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b、c,设O为S在底面A B C上的射影.求证:(1)O为△A B C的垂心;(2)O在△A B C内;(3)设S O=h,则++=.答案:证明:(1)∵S A⊥S B,S A⊥S C,∴S A⊥平面S B C,B C⊂平面S B C.∴S A⊥B C.而A D是S A在平面A B C上的射影,∴A D⊥B C.同理可证A B⊥C F,A C⊥B E,故O为△A B C的垂心.(2)证明△A B C为锐角三角形即可.不妨设a≥b≥c,则底面三角形A B C中,A B=为最大,从而∠A C B为最大角.用余弦定理求得c o s∠A C B=>0,∴∠A C B为锐角,△A B C为锐角三角形.故O在△A B C内.(3)S B•S C=B C•S D,故S D=,=+,又S A•S D=A D•S O,。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解答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解答题含答案解析

高一数学复习题三〔立几部分1、如下图<3>,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求证:MN PAD //平面 。

证明:如图,取PD 中点为E ,连接,AE EN ———1分,E N 分别是,PD PC 的中点12EN DC ∴//———————————————4分 M 是AB 的中点 12AM DC ∴// ——————7分EN AM ∴//∴四边形AMNE 为平行四边形 —9分 AE MN ∴// ———————————————11分又AE APD ⊂面MN APD ⊄面∴MN PAD //平面 。

————————12分2、〔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1)画出二面角11A B C C --的平面角;并说明理由 〔2求证:面11BB DD ⊥面1AB C解:〔1如图,取1B C 的中点E ,连接1,AE EC 。

11,,AC AB B C 分别为正方形的对角线E 是1B C 的中点1AE B C ∴⊥ ——————————————2分又在正方形11BB C C 中11EC B C ∴⊥ ——————————————3分∴1AEC ∠为二面角11A B C C --的平面角。

—————————————————4分〔2 证明: 1D D ABCD ⊥面,AC ABCD ⊂面1D D AC ∴⊥ —————6分又在正方形ABCD 中 AC BD ∴⊥ —————————————————8分BCADM NP图<3>E1A 1B 1D 1C CABDDEB C A D M N P1D DBD D =11AC DD B B ∴⊥面 ———————————————10分又1AC AB C ⊂面∴面11BB DD ⊥面1AB C ——————————————12分3、如图,在边长为a 的菱形ABCD 中,E,F 是PA 和AB 的中点。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答案解析)(2)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在封闭的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内有一个体积为V 的球,若AB BC ⊥,6AB =,8BC =,15AA =,则V 的最大值是( )A .4πB .92π C .1256πD .323π2.已知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为矩形,SA ⊥底面ABCD ,点E 在线段BC 上,以AD 为直径的圆过点E .若33SA AB ==,则SED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9B .7C .92D .723.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直线m ⊥α,则( ) A .β内必存在直线与m 平行,且存在直线与m 垂直 B .β内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 平行,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 垂直 C .β内必存在直线与m 平行,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 垂直 D .β内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 平行,但必存在直线与m 垂直4.已知四边形ABCD 为矩形,24AB AD ==,E 为AB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连接1A B ,1A C ,得到四棱锥1A DEBC -,M 为1A C 的中点,在翻折过程中,下列四个命题正确的序号是( )①//BM 平面1A DE ;②三棱锥M DEC -22; ③5BM =④一定存在某个位置,使1DE A C ⊥;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④5.如图所示,在正三棱锥S —ABC 中,M 、N 分别是SC .BC 的中点,且MN AM ⊥,若侧棱23SA =,则正三棱锥S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 .12πB .32πC .36πD .48π6.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为AB 的中点, 则点C 到平面1A DM 的距离为( ) A .6a B .6a C .22a D .12a 7.体积为3的三棱锥P -ABC 的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PA ⊥平面ABC ,PA =2,∠ABC =120°,则球O 的体积的最小值为( ) A .773π B .2873π C .1919π D .7619π 8.将表面积为36π的圆锥沿母线将其侧面展开,得到一个圆心角为23π的扇形,则该圆锥的轴截面的面积为( ) A .183 B .182C .123D .2439.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轴截面分别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则他们的表面积之比为( ) A .1:1B .2:1C .1:2D .3:110.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4πB .6πC .8πD .2π11.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叠使得ACD 垂直于底面ABC ,则点C到平面ABD 的距离为( )A .26B .23C .223D .6 12.一个透明封闭的正四面体容器中,恰好盛有该容器一半容积的水,任意转动这个正四面体,则水面在容器中的形状可能是:①正三角形②直角三形③正方形⑤梯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有( )个 ①不共面的四点中,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 ②依次首位相接的四条线段必共面③若点,,,A B C D 共面,点,,,A B C E 共面,则点,,,,A B C D E 共面 ④若直线,a b 共面,直线,a c 共面,则直线,b c 共面 A .1 B .2C .3D .414.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 、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 n ⊥;②αβ⊥;③n β⊥;④.m 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解答题15.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侧面CDEF 为正方形,底面ABCD 中,//AB CD ,222AB BC DC ===,30BAC ∠=,AC FB ⊥.(1)求证:AC ⊥平面FBC ;(2)线段AC 上是否存在点M ,使//EA 平面FDM ?证明你的结论. 16.如图,已知三棱锥A BCD -中,点M 在BD 上,2BAD BDC π∠=∠=,BM MD DC ==,且ACD 为正三角形.(1)证明:CM AD ⊥;(2)求直线CM 与平面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1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PD ⊥面ABCD ,2PD AB ==,,,E F G 分别为,,AB PC PD 的中点.(1)证明:直线/ /EF 平面PAD ; (2)求EF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18.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60CA CB AB AA BAA ∠︒===,(1)证明1AB A C ⊥;(2)若16AC =,2ABCB ==,求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S . 19.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 中,点P ,Q ,R 分别为棱BC ,BD ,AD 的中点,AB BD ⊥,2AB =,3PR =22CD =.(1)证明://CD 平面PQR ; (2)证明:平面ABD ⊥平面BCD .20.如图,已知三棱台111ABC A B C -中,平面11BCC B ⊥平面ABC ,ABC 是正三角形,侧面11BCC B 是等腰梯形,111224AB BB B C ===,E 为AC 的中点.(1)求证:1AA BC ⊥;(2)求直线1B E 与平面11ACC A 所成角的正弦值.21.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C CC =,AC BC ⊥,D 为1BC 中点,1AC 与1A C 交于点O .(1)求证://OD 平面111A B C ; (2)求证:平面1AC B ⊥平面1A BC .2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CD 为菱形,PA ⊥平面ABCD ,连接AC ,BD 交于点O ,6AC =,8BD =,E 是棱PC 上的动点,连接DE .(1)求证:平面BDE⊥平面PAC;(2)当BED面积的最小值是6时,求此时点E到底面ABCD的距离.23.如图,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E、F分别为棱B1C1、BB1中点,G在A1D 上且DG=3GA1,过E、F、G三点的平面α截正方体.(1)作出截面图形并求出截面图形面积(保留作图痕迹);(2)求A1C1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 (注意:本题用向量法求解不得分)24.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已知△BCD是正三角形,AB⊥平面BCD,AB=BC=a,E为BC中点,F在棱AC上,且AF=3FC.(1)求三棱锥D-ABC的体积;(2)求证:AC⊥平面DEF;(3)若M为DB中点,N在棱AC上,且3,8CN CA=求证:MN//平面DEF.25.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2AB =,1AD =,60DAB ∠=︒,PD BD =,且PD ⊥平面ABCD .(1)证明:平面PBC ⊥平面PBD ;(2)若Q 为PC 的中点,求三棱锥D PBQ -的体积.2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PA ⊥平面ABCD ,E 为PD 上的动点.(1)确定E 的位置,使//PB 平面AEC ; (2)设1==PA AB ,3PC =,根据(1)的结论,求点E 到平面PAC 的距离.【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先保证截面圆与ABC 内切,记圆O 的半径为r ,由等面积法得()68AC AB BC r ++=⨯,解得2r.由于三棱柱高为5,此时可以保证球在三棱柱内部,球的最大半径为2,由此能求出结果.【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可知,球的体积要尽可能大时,球需与三棱柱内切. 先保证截面圆与ABC 内切,记圆O 的半径为r ,则由等面积法得1111 (682222)ABC S AC r AB r BC r =++=⨯⨯△, 所以()68AC AB BC r ++=⨯,又因为6AB =,8BC =,所以10AC =,所以2r.由于三棱柱高为5,此时可以保证球在三棱柱内部,若r 增大,则无法保证球在三棱柱内,故球的最大半径为2,所以3344322333V r πππ==⋅=.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球的最大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2.C解析:C 【分析】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以及线面垂直的判定,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E EC 之间的等量关系,再用,BE EC 表示出SED 的面积,利用均值不等式即可容易求得.【详解】设BE x =,EC y =,则BC AD x y ==+.因为SA ⊥平面ABCD ,ED ⊂平面ABCD ,所以SA ED ⊥. 又AE ED ⊥,SA AE A ⋂=,所以ED ⊥平面SAE ,则ED SE ⊥. 易知23AE x =+23ED y =+在Rt AED ∆中,222AE ED AD +=, 即22233()x y x y +++=+,化简得3xy =.在Rt SED ∆中,212SE x =+22933ED y x=+=+. 所以221110834522SED S SE ED x x∆=⋅=++. 因为22221081083336x x x x+≥⋅=, 当且仅当6x =6y =19364522SED S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线面位置关系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数形结合思想,涉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属中档题.3.D解析:D 【分析】可在正方体中选择两个相交平面,再选择由顶点构成且与其中一个面垂直的直线,通过变化直线的位置可得正确的选项. 【详解】如图,平面ABCD平面11D C BA AB =,1BB ⊥平面ABCD ,但平面11D C BA 内无直线与1BB 平行,故A 错. 又设平面α平面l β=,则l α⊂,因m α⊥,故m l ⊥,故B 、C 错,综上,选D .【点睛】本题考察线、面的位置关系,此种类型问题是易错题,可选择合适的几何体去构造符合条件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或不符合条件的反例.4.B解析:B 【分析】①通过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断正确性;②求得三棱锥M DEC -的体积最大值来判断正确性;③结合①判断正确性;④利用反证法判断正确性. 【详解】①,设F 是AD 的中点,折叠过程中1F 是1A D 的中点,连接11,F M EF , 由于M 是1A C 的中点,所以1F M 是三角形1A CD 的中位线, 所以111//,2F M CD F M CD =.由于E 是AB 的中点,所以1//,2BE CD BE CD =. 所以11//,F M BE F M BE =,所以四边形1BEF M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1//BM EF ,由于BM ⊄平面1A DE ,1EF ⊂平面1A DE ,所以//BM 平面1A DE ,所以①正确. ②,由于M 是1A C 的中点,所以112M DEC A DEC V V --=. 在折叠过程中,三角形DEC 的面积为定值14242⨯⨯=, 当平面1A DC ⊥平面ABCD 时,1A 距离平面ABCD 的距离最大.过A 作AO DE ⊥,交DE 于O ,连接1A O ,则1AO DE ⊥. 当平面1A DC ⊥平面ABCD 时,由于平面1A DC 平面ABCD DE =,所以1A O ⊥平面ABCD .222222DE =+=,则1122222AE AD AE AD DE AO AO DE ⋅⋅=⋅⇒===, 则12AO =.所以三棱锥1A DEC -体积的最大值为1424233⨯⨯=, 所以三棱锥M DEC -体积的最大值为142222⨯=.所以②正确. ③,由①知221415BM EF EF AE AF ===+=+=,所以③正确.④,由于22222,4,DE CE CD DE CE CD ===+=,所以DE CE ⊥.若1DE A C ⊥,1CE AC C ⋂=, 则DE ⊥平面1A CE ,则1DE A E ⊥,根据折叠前后图象的对应关系可知14DEA DEA π∠=∠=,与1DE A E ⊥矛盾,所以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为①②③. 故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几何体体积、线线垂直等知识.5.C解析:C 【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可得∠ASB =∠BSC =∠ASC =90∘,以SA ,SB ,SC 为棱构造正方体,即为球的内接正方体,正方体对角线即为球的直径,即可求出球的表面积.【详解】∵M ,N 分别为棱SC ,BC 的中点,∴MN ∥SB∵三棱锥S −ABC 为正棱锥,∴SB ⊥AC (对棱互相垂直)∴MN ⊥AC又∵MN ⊥AM ,而AM ∩AC =A ,∴MN ⊥平面SAC ,∴SB ⊥平面SAC∴∠ASB =∠BSC =∠ASC =90∘以SA ,SB ,SC 为从同一定点S 出发的正方体三条棱,将此三棱锥补成以正方体,则它们有相同的外接球,正方体的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 ∴26R ==,∴R =3,∴V =36π.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由三棱锥构造正方体,它的对角线长就是外接球的直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A解析:A【分析】根据等体积法有11A CDM C A DM V V --=得解.【详解】画出图形如下图所示,设C 到平面1A DM 的距离为h ,在△1A DM 中11,,A M DM a A D ===1A ∴到DM则根据等体积法有11A CDM C A DM V V --=,即11113232a a a h ⋅⋅⋅⋅=⋅⋅,解得h =,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等体积法求距离,属于基础题.7.B解析:B【分析】根据三棱锥的体积求出S △ABC =33,在三角形ABC 中,根据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求出△ABC 外接圆的半径r 的最小值,从而可求出外接球半径的最小值和外接球体积的最小值.【详解】设AB =c ,BC =a ,AC =b ,由题可得3=13×S △ABC ×2,解得S △ABC =33. 因为∠ABC =120°,S △ABC =332=12ac sin 120°,所以ac =6, 由余弦定理可得b 2=a 2+c 2-2ac cos 120°=a 2+c 2+ac ≥2ac +ac =3ac =18,当且仅当a =c 时取等号,此时b min =32.设△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r ,则sin120b =2r (b 最小,则外接圆半径最小),故3232=2r min ,所以r min =6. 如图,设O 1为△ABC 外接圆的圆心,D 为PA 的中点,R 为球的半径,连接O 1A ,O 1O ,OA ,OD ,PO ,易得OO 1=1,R 2=r 2+OO =r 2+1,当r min 6时,2min R =6+1=7,R min 7故球O体积的最小值为43π3minR=43π×(7)3=287π.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棱锥的体积公式,考查了球的体积公式,考查了正弦定理,考查了余弦定理,属于中档题.8.B解析:B【分析】如图所示,设此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母线长为l.可得πr2+πrl=36π,2πr=l•23π,联立解得:r,l,h22l r=-. 即可得出该圆锥的轴截面的面积S12=•2r•h=rh.【详解】如图所示,设此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母线长为l.则πr2+πrl=36π,化为:r2+rl=36,2πr=l•23π,可得l=3r.解得:r=3,l=9,h22l r=-=2.该圆锥的轴截面的面积S12=•2r•h=rh=2=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表面积、弧长的计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9.B解析:B【分析】分别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相比得到答案.【详解】圆柱的表面积22 13222aS a a aπππ⎛⎫=⋅+⋅=⎪⎝⎭;圆锥的表面积22213224aS a a aπππ⎛⎫=⋅+=⎪⎝⎭,故1221SS=.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10.C解析:C【分析】由题意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几何体扩展为长方体,求出外接球的半径,即可求出外接球的表面积【详解】几何体为三棱锥,可以将其补形为长和宽都是2,高为2的长方体该长方体的外接球和几何体的外接球为同一个故22222(2)(2)22R=++=,2R=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8Rππ=.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的求法,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的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1.A解析:A【分析】取AC的中点O,连接DO和BO,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O AC⊥,可求出DO和BO的长,再由平面ACD⊥平面ABC,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DO⊥平面ABC,进而得到DO OB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D ,最后利用等体积法得出C ABD D ABC V V --=,进而求出点C 到平面ABD 的距离.【详解】解:取AC 的中点O ,连接DO 和BO ,则DO AC ⊥,BO AC ⊥,由于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2AD CD AB BC ∴====, 则222222AC =+=,()22222DO BO ==-=,由题知,平面ACD ⊥平面ABC ,且交线为AC ,而DO ⊂平面ACD ,则DO ⊥平面ABC ,又BO ⊂平面ABC ,所以DO BO ⊥,∴在Rt BOD 中,()()22222BD =+=,∴ABD △是等边三角形,则122sin 6032ABD S =⨯⨯⨯=△, 则在Rt ABC 中,12222ABC S =⨯⨯=, 设点C 到平面ABD 的距离为d , 则C ABD D ABC V V --=,即1133ABD ABC S d S DO ⋅=⋅△△, 即:1132233d ⨯=⨯⨯,解得:263d =, 即点C 到平面ABD 的距离为263.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等体积法求点到面的距离,还涉及面面垂直的性质和棱锥的体积公式,考查推理证明和运算能力.12.C解析:C【分析】根据已知,任意转动这个正四面体,则水面在容器中的形状即为作一截面将正四面体截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根据截面性质作图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根据已知,任意转动这个正四面体,则水面在容器中的形状即为作一截面将正四面体截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根据对称性和截面性质作图如下:观察可知截面不可能出现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棱锥的结构特征,本题是一道以截面的概念、性质和截面图形的作法等基础知识为依托,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道综合能力题.解答本题须具备较强的空间想图、识图、作图能力.13.A解析:A【分析】假设存在三点共线,则四个点必共面,可判断①;借助空间四边形可判断②;当A,B,C共线时,可判断③;由共面不具有传递性可判断④【详解】①正确,可以用反证法证明,假设存在三点共线,则四个点必共面,与不共面的四点矛盾;②不正确,例如空间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就不共面;③不正确,A,B,C共线时,这两平面有三个公共点A,B,C;④不正确,共面不具有传递性,若直线,a b共面,直线,a c共面,则直线,b c可能异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判断,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空间想象,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14.B解析:B【分析】分别以①②③④作为结论,另外三个作条件,根据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依次判断真假.【详解】若m n ⊥,αβ⊥,n β⊥,则m 与α可能平行可能相交,即①②③不能推出④; 同理①②④不能推出③;若m n ⊥,n β⊥,m α⊥,两个平面的垂线互相垂直则这两个平面垂直,则αβ⊥,即①③④能够推出②;若αβ⊥,n β⊥,m α⊥,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这两个平面的垂线互相垂直,即m n ⊥,所以②③④能够推出①.所以一共两个命题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辨析,根据选择的条件推出结论,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空间垂直关系的判定和证明.二、解答题15.(1)证明见解析;(2)M 为AC 的中点,证明见解析.【分析】(1)本题首先可通过正弦定理得出90ACB ∠=以及AC BC ⊥,然后根据AC FB ⊥以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即可证得结果;(2)本题首先可取AC 的中点M ,连接CE 、MN ,然后通过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出//EA MN ,最后通过线面平行的判定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因为30BAC ∠=,2AB =,1BC =, 所以sin sin AB BC ACB BAC =∠∠,即211sin 2ACB ,解得sin 1ACB ∠=,90ACB ∠=,AC BC ⊥,因为AC FB ⊥,BC FB B ⋂=,所以AC ⊥平面FBC .(2)当M 为AC 的中点时,//EA 平面FDM .证明如下:如图,取AC 的中点M ,连接CE ,与DF 交于点N ,连接MN ,因为四边形CDEF 为正方形,所以N 为CE 的中点,因为M 是AC 的中点,所以//EA MN ,因为MN ⊆平面FDM ,EA ⊄平面FDM ,所以//EA 平面FDM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与线面平行的判定,若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线面垂直,若平面外一条直线平行平面内一条直线,则线面平行,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16.(1)证明见解析 ;(23 【分析】(1)取AD 中点P ,连结MP ,CP ,推导出CP AD ⊥,MP AD ⊥,从而AD ⊥面CMP ,由此能证明CM AD ⊥.(2)过M 作MH CP ⊥于点H ,则MH ⊥面ACD ,MCP ∠即为直线CM 与面ACD 所成的角,由此能求出直线CM 与平面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详解】(1)取AD 中点P ,连结,MP CP ,由ACD 为正三角形可得CP AD ⊥, 又由,//2BAD MP AB π∠=得MP AD MP CP P ⊥⋂=,, ∴AD ⊥面CMP ,又∵CM ⊂面MPC ,∴CM AD ⊥;(2)过M 作MH CP ⊥于点H ,由(1)可知,,AD MH CP AD P ⊥⋂=, ∴MH ⊥面ACD ,∴MCP ∠即为直线CM 与面ACD 所成的角,不妨设1CD =,则332,22CM MP CP ===,∴262cos32MCP∠==∴3sin MCP∠=所以直线CM与平面A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点睛】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有两种方法:一是传统法,证明线面垂直找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解答;二是利用空间向量,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以及平面的方向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求解即可.17.(1)证明见解析;(25【分析】(1)证明四边形AEFG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得直线//EF平面PAD;(2)将EF与平面ABCD所成角转化为AG与平面ABCD所成角,进而得GAD∠为AG与平面ABCD所成角,即可求解.【详解】证明:(1)F为PC的中点,//FG CD∴,且12FG CD=,又//AE CD,且12AE CD=,∴四边形AEFG为平行四边形,∴//EF AG,又EF⊄平面PAD,AG⊂平面PAD,//EF∴平面PAD.(2)由(1)知,//EF AG,又因为PD⊥面ABCD,所以,AG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为AD ,则GAD ∠为AG 与平面ABCD 所成角,2AD PD ==,1GD =,在RT ADG 中,225AG AD PD =+=,5sin 5GD GAD AG ∠===, ∴EF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平行与线面角的求解,考查空间思维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常见的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有:①通过面面平行得线面平行;②通过线线平行得线面平行,再证明线线平行中,经常用到中位线定理或平行四边形性质;常见的线面角的求解方法有:①几何法——即找出线面角的平面角,再根据几何关系求解;②利用空间向量求解.18.(1)证明见解析;(2)3.【分析】(1)取AB 中点E ,连接11,,CE A B A E ,根据已知条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A E AB ⊥,,CE AB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AB ⊥面1,CEA 即可得到1AB A C ⊥ ;(2) 在1CEA 中可以证明1A E CE ⊥,结合1A E AB ⊥,利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到1A E ⊥平面ABC ,作为三棱柱的高,进而计算体积.【详解】(1)取AB 中点E ,连接11,,CE A B A E ,11,60AB AA BAA ∠︒==,1BAA ∴是等边三角形,1A E AB ∴⊥,CA CB =,,CE AB ∴⊥1,CE A E E ⋂=AB ∴⊥面1,CEA1AB A C ∴⊥.(2)由于CAB ∆为等边三角形,CE ∴11222S AB CE ⨯⨯⨯=底面积==1CEA 中,CE 1EA 1AC =1A E CE ∴⊥,结合1A E AB ⊥,又,,AB CE E AB CE ⋂=⊂平面ABC ,1A E ∴⊥平面ABC ,1h A E ∴=3V Sh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证明,考查棱柱的体积计算,属基础题,为证明线线垂直,常常先证线面垂直,为证明线面垂直,又常常需要先证明线线垂直,这是线面垂直关系常用的证明与判定方式,要熟练掌握. 19.(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推导出//PQ DC ,由此能证明//CD 平面PQR . (2)推导//RQ AB ,//PQ CD ,且12RQ AB =,12PQ CD =,从而RQ BD ⊥,PQ RQ ⊥,进而RQ ⊥平面BCD ,由此能证明平面ABD ⊥平面BCD .【详解】 证明:(1)点P ,Q 分别为棱BC ,BD 的中点,//PQ DC ∴,PQ ⊂平面PQR ,CD ⊂/平面PQR ,//CD ∴平面PQR .(2)点P ,Q ,R 分别为棱BC ,BD ,AD 的中点,//RQ AB ∴,//PQ CD ,且12RQ AB =,12PQ CD =, AB BD ⊥,RQ BD ∴⊥,2AB =,PR =CD =112RQ AB ∴==,12PQ CD ==, 222PQ QR PR ∴+=,PQ RQ ∴⊥, BD PQ Q ⋂=,RQ ∴⊥平面BCD , RQ ⊂平面ABD ,∴平面ABD ⊥平面BCD .【点睛】思路点睛:证明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常见思路:(1)证明线面平行的思路:通过三角形中位线或者证明平行四边形说明线线平行或者证明面面平行;(2)证明面面垂直的思路:证明线面垂直结合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完成证明. 20.(1)答案见解析;(2)6. 【分析】(1)分别取BC 、11B C 的中点O 、1O ,连接11A O 、1OO 、AO ,则AO BC ⊥,由平面11BCC B ⊥平面ABC ,推出AO ⊥平面11BCC B ,同理可得,11A O ⊥平面11BCC B ,故11//AO AO ,即1A 、1O 、O 、A 四点共面;易知1OO BC ⊥,而AO BC ⊥,于是有BC ⊥平面11AO OA ,故而得证;(2)由(1)知,AO ⊥平面11BCC B ,得1AO OO ⊥,于是1OO ,OA ,OB 两两垂直,故以O 为原点,OA 、OB 、1OO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法向量的性质求得平面11ABB A 的法向量n ,设直线1EB 与平面11ABB A 所成角为θ,由1sin |cos EB θ=<,|n >,即可得解.【详解】(1)证明:分别取BC 、11B C 的中点O 、1O ,连接11A O 、1OO 、AO ,ABC ∆为正三角形, AO BC ∴⊥,平面11BCC B ⊥平面ABC ,平面11BCC B 平面ABC BC =,AO ⊂平面ABC ,AO ∴⊥平面11BCC B ,同理可得,11A O ⊥平面11BCC B ,11//AO AO ∴,1A ∴、1O 、O 、A 四点共面.等腰梯形11BCC B 中,O 、1O 分别为BC 、11B C 的中点,1OO BC ∴⊥,又AO BC ⊥,1AO OO O ⋂=,AO 、1OO ⊂平面11AO OA ,BC ∴⊥平面11AO OA ,1AA ⊂平面11AO OA , 1AA BC ∴⊥.(2)解:由(1)知,AO ⊥平面11BCC B ,1OO ⊂平面11BCC B , 1AO OO ∴⊥,1OO ∴,OA ,OB 两两垂直,故以O 为原点,OA 、OB 、1OO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3A ,0,0),(0B ,2,0),1(0B ,13),(0C ,2-,0),(3E 1-,0),∴1(3EB =-23),(23AB =-,2,0),1(0BB =,1-3),设平面11ABB A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0·0n AB n BB ⎧=⎪⎨=⎪⎩,即232030x y y z ⎧-+=⎪⎨-+=⎪⎩,令3y =1x =,1z =,∴(1n =31),设直线1EB 与平面11ABB A 所成角为θ, 则1sin |cos EB θ=<,11·236|343131·EB n n EB n>===++⨯++,故直线1EB 与平面11ABB A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5.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中线与面的位置关系、线面角的求法,熟练掌握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以及利用空间向量处理线面角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空间立体感、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1.(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1)连接1B C ,可知点D 为1B C 的中点,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可得出11//OD A B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成立;(2)证明出四边形11AAC C 为菱形,可得出11AC AC ⊥,证明出BC ⊥平面11AAC C ,可得出1AC BC ⊥,利用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成立. 【详解】(1)如下图所示,连接1B C ,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BB CC 且11BB CC =,则四边形11BB C C 为平行四边形,D 为1BC 的中点,则D 为1B C 的中点,同理可知,点O 为1A C 的中点,11//OD A B ∴, OD ⊄平面111A B C ,11A B ⊂平面111A B C ,因此,//OD 平面111A B C ;(2)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ABC ,11//AA CC 且11AA CC =, 所以四边形11AAC C 为平行四边形,1AC CC =,所以,平行四边形11AAC C 为菱形,则11AC AC ⊥,1CC ⊥平面ABC ,BC ⊂平面ABC ,1BC CC ∴⊥,BC AC ⊥,1AC CC C =,BC ∴⊥平面11AAC C ,1AC ⊂平面11AAC C ,1AC BC ∴⊥, 1AC BC C =,1AC ∴⊥平面1A BC ,1AC ⊂平面1AC B ,因此,平面1AC B ⊥平面1A BC .【点睛】方法点睛:证明面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1)面面垂直的定义; (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在证明面面垂直时,可假设两个平面垂直成立,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转化为线面垂直,即可找到所要证的线面垂直,然后组织论据证明即可. 22.(1)证明见解析;(2)334. 【分析】(1)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得BD ⊥平面PAC ,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证.(2)由(1)知BD ⊥平面PAC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min 32OE =,作//EH PA 交AC 于H ,可得EH ⊥平面ABCD ,从而求得点E 到底面ABCD 的距离. 【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P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PA BD ⊥.又PA AC A =,∴BD ⊥平面PAC ,又BD ⊂平面BDE ,∴平面BDE ⊥平面PAC .(2)解:如图(1),连接OE ,由(1)知BD ⊥平面PAC ,OE ⊂平面PAC .BD OE ∴⊥.∵8BD =,由()min 162BDE S BD OE =⋅⋅=△,得()min 32OE =, ∵当OE PC ⊥时,OE 取到最小值32,此时2222333322CE OC OE ⎛⎫=-=-= ⎪⎝⎭. 作//EH PA 交AC 于H ,∵PA ⊥平面ABCD ,∴EH ⊥平面ABCD , 如图(2),由33OE CE EH OC ⋅==,得点E 到底面ABCD 的距离33.【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以及求点到面的距离,关键在于逐一满足判定定理所需的条件,在求点到面的距离时,可以采用几何法,由题目的条件直接过已知点作出面的垂线,运用求解三角形的知识,求点到面的距离,属于中档题.23.(1)截面见解析,面积为22;(2)12. 【分析】(1)先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确定出,EF MN 的位置关系,再根据,EF MN 的长度关系确定出,M N 的位置,从而截面的形状可确定以及截面面积可求; (2)记11MEAC H =,通过线面垂直证明1A HG ∠即为所求的线面角,从而计算出11A C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详解】(1)如图截面为矩形EFNM :因为//EF 平面11ADD A ,且平面EFNM 平面11ADD A MN =,所以//EF MN ,又因为111111////,==22EF BC AD EF BC AD ,且3DG GA =,所以可知111//,2MN AD MN AD =, 所以//,MN EF MN EF =,所以可知,M N 为棱111,AA A D 的中点, 所以四边形EFNM 为矩形,且112,2EF ME =+==,所以截面EFNM 的面积为22;(2)记11MEAC H =,连接GH ,如图所示:因为//NF AB ,AB ⊥平面11AA D D ,所以NF ⊥平面11AA D D ,又1AG ⊂平面11AA D D ,所以1NF A G ⊥,由(1)知1//MN AD 且11A D AD ⊥,所以1MN A D ⊥,所以1MN AG ⊥,且MN NF N =,1A G ⊥平面EFNM ,所以11A C 与平面α所成角为1A HG ∠,因为111442AG A D ===,11112A H AC ==1111sin 2A G A HG A H ∠==, 所以11A C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2. 【点睛】方法点睛:求解线面角的正弦值的两种方法:(1)几何法:通过线面垂直的证明,找到线面角,通过长度的比值即可计算线面角的正弦值;(2)向量法:求解出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根据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等于线面角的正弦值求解出结果. 24.(1)312a ;(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2)证明AC 与EF 和DF 垂直,然后可得线面垂直;(3)连接CM 交DE 于点H ,证明//MN FH 即可得线面平行. 【详解】(1)由题意24BCD S a =△,2311·33412D ABC A DBC DBC V V S AB a a a --===⨯⨯=; (2)由AB ⊥平面BCD ,得,AB BC AB BD ⊥⊥,AB BC a ==,则AC AD ==,如图,在ADC 中,取CD 中点G ,连接AG ,则AG DC ⊥, ∵3AF FC =,∴4CF a =,又12CG a =,∴CF CDCG CA =,C ∠公用,∴CDF ∽CAG ,∴90CFD CGA ∠=∠=︒,即AC DF ⊥,取AC 中点K ,连接BK ,则BK AC ⊥,又由3AF FC =得12CF CK =,而12CE CB =,∴//EF BK ,∴EF AC ⊥,EF DF F =,∴AC ⊥平面DEF ;(3)连接CM 交DE 于点H ,∵,M E 分别是,BD BC 中点,∴H 是DBC △的重心,23CH CM =, 又38CN AC =,14CF AC =,∴23CF CN =,即CF CH CN CM =, ∴//HF MN ,HF ⊂平面DEF ,MN ⊄平面DEF ,∴//MN 平面DEF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求棱锥的体积,考查证明线在垂直与线面平行,掌握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证明时定理的条件缺一不可,一般都需一一证明列举出来,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25.(1)证明见解析;(2)14【分析】(1)由余弦定理可得23BD =,证得AD BD ⊥,则BC BD ⊥由PD ⊥底面ABCD ,BC ⊂平面ABCD ,证得PD BC ⊥,得证.(2)Q 为PC 的中点,利用等积法12D PBQ D BCQ Q BCD P BCD V V V V ----=== ,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1) 在ABD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3BD BA AD BA AD DAB =+-⋅∠=, ∵222AD BD AB +=,∴AD BD ⊥,∵//AD BC ,∴BC BD ⊥.又∵PD ⊥底面ABCD ,BC ⊂平面ABCD ∴PD BC ⊥.∵PD BD D ⋂=,∴BC ⊥平面PBD .(2)因为Q 为PC 的中点,所以三棱锥D PBQ -的体积A PBQ V -, 与三棱锥D QBC -的体积相等, 即1111313232412D PBQ D BCQ Q BCD P BCD V V V V ----=⨯⨯====.所以三棱锥A PBQ -的体积14D PBQ V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垂直的证明,在含有长度时需要解三角形来证垂直,并且不要忘记线面垂直的性质运用,在求三棱锥的体积时注意等体积法的使用 26.(1)E 为PD 的中点;(2)24. 【分析】(1)E 为PD 的中点,连接BD 交AC 于点O ,连接OE ,则//OE PB ,故而//PB 平面AEC ;(2)点E 到平面PAC 距离等于点D 到平面PAC 距离的12倍,由1122E PAC D PAC P ACD V V V ---==可得答案.【详解】(1)E 为PD 的中点.证明:连接BD ,使AC 交BD 于点O ,取PD 的中点为E ,连接EO , ∵O ,E 分别为BD ,PD 的中点, ∴//OE PB .又OE ⊂平面AEC ,PB ⊄平面AEC , ∴//PB 平面AEC . (2)222AC PC PA =-=∴222AB BC AC +=,∴AB BC ⊥,即菱形ABCD 为正方形.又点E 到平面PAC 距离等于点D 到平面PAC 距离的12倍, 设点E 到平面PAC 的距离为h , ∴1122E PAC D PAC P ACD V V V ---==, 111111211132322h ⎛⎛⎫⨯⨯⨯⋅=⨯⨯⨯⨯⨯ ⎪⎝⎝⎭解得24h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等体积法求棱锥的高,属于基础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答案解析)(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在四面体S ABC -中,SA ⊥平面ABC ,9021ABC SA AC AB ︒∠====,,,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23πB .43π C .4π D .5π 2.设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若m α⊥,n β⊥,//αβ,则//m n ;②若m αγ=,n βγ=,//m n ,则//αβ;③若γα⊥,γβ⊥,则//αβ.④若//αβ,//βγ,m α⊥,则m γ⊥;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3.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αβ⊥,m β⊥,则//m αB .若//m α,n m ⊥,则n α⊥C .若//m α,//n α,m β⊂,n β⊂,则//αβD .若//m β,m α⊂,n αβ=,则//m n4.在正四面体ABCD 中,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为α,直线AB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为β,二面角C AB D --的平面角为γ,则α,β,γ的大小关系为( ) A .βαγ<< B .αβγ<< C .γβα<< D .βγα<< 5.用长度分别是2,3,5,6,9(单位:cm )的五根木棒连接(只允许连接,不允许折断),组成共顶点的长方体的三条棱,则能够得到的长方体的最大表面积为( ) A .2258cm B .2414cm C .2416cm D .2418cm 6.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若,,,E F G H 分别是棱111111,,,A B BB CC C D 的中点,则必有( )A .1//BD GHB .//BD EFC .平面//EFGH 平面ABCDD .平面//EFGH 平面11A BCD7.如图所示,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是11B D 的中点,直线1A C 交平面11AB D 于点M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M O 三点共线B .1,,,A M O A 不共面C .,,,A M C O 不共面D .1,,,B B O M 共面8.菱形ABCD 的边长为3,60B ∠=,沿对角线AC 折成一个四面体,使得平面ACD ⊥平面ABC ,则经过这个四面体所有顶点的球的表面积为( )A .15πB .12πC .8πD .6π9.鲁班锁运用了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相传由春秋时代各国工匠鲁班所作,是由六根内部有槽的长方形木条,按横竖立三方向各两根凹凸相对咬合一起,形成的一个内部卯榫的结构体.鲁班锁的种类各式各样,千奇百怪.其中以最常见的六根和九根的鲁班锁最为著名.下图1是经典的六根鲁班锁及六个构件的图片,下图2是其中的一个构件的三视图(图中单位:mm ),则此构件的表面积为( )A .27600mmB .28400mmC .29200mmD .210000mm 10.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3AB AD ==12CC =1C BD C --的大小是( )A .30ºB .45ºC .60ºD .90º11.在下列关于直线,l m 与平面,αβ的所述中,正确的是( )A .若l β⊥且αβ⊥,则//l α;B .若m αβ=且//l m ,则//l α;C .,l m 是α内两条直线,且l β//,//m β,则//αβ;D .αβ⊥,m αβ=,l m ⊥,l α⊂,则l β⊥.12.如图,在底面边长为4,侧棱长为6的正四棱锥P ABCD -中,E 为侧棱P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PB 与CE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34B .23417C .517D .317 13.若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截面圆的面积为π,则球的表面积为( ) A .8π B .323π C .93π D .92π 14.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点P 在侧面11BB C C 的边界及其内部运动.若1D O OP ⊥,则11D C P △面积的最大值为( )A 25B .455C 5D .25二、解答题15.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梯形ABCD 中,//BC AD ,平面SAB ⊥平面ABCD ,SAB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24AC AB ==,2225BC AD CD ===(1)求证:平面SAB ⊥平面SAC ;(2)求直线AD 与平面SAC 所成角的余弦值.16.如图,已知三棱锥A BCD -中,点M 在BD 上,2BAD BDC π∠=∠=,BM MD DC ==,且ACD 为正三角形.(1)证明:CM AD ⊥;(2)求直线CM 与平面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17.如图,在三棱锥V-ABC 中,VC ⊥底面ABC ,AC BC ⊥,D 是棱AB 的中点,且AC BC VC ==.(1)证明:平面VAB ⊥平面VCD ;(2)若22AC =AB 上有一点E ,使得线VD 与平面VC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5,试确定点E 的位置,并求三棱锥C-VDE 的体积. 18.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90CAD ABC ∠=∠=,30BAC ADC ∠=∠=,PA ⊥平面ABCD ,E 为PD 中点,2AC =.(1)求证://AE 平面PBC .(2)若四面体PABC 的体积为33,求PCD 的面积. 19.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 中,点P ,Q ,R 分别为棱BC ,BD ,AD 的中点,AB BD ⊥,2AB =,3PR =,22CD =.(1)证明://CD 平面PQR ;(2)证明:平面ABD ⊥平面BCD .20.如图,已知三棱台111ABC A B C -中,平面11BCC B ⊥平面ABC ,ABC 是正三角形,侧面11BCC B 是等腰梯形,111224AB BB B C ===,E 为AC 的中点.(1)求证:1AA BC ⊥;(2)求直线1B E 与平面11ACC A 所成角的正弦值.21.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AD ==,12AA =,点P 为棱1DD 的中点.(1)证明:1//BD平面PAC;(2)求异面直线1BD与AP所成角的大小.22.如图,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E、F分别为棱B1C1、BB1中点,G在A1D 上且DG=3GA1,过E、F、G三点的平面α截正方体.(1)作出截面图形并求出截面图形面积(保留作图痕迹);(2)求A1C1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 (注意:本题用向量法求解不得分)23.如图,在五面体ABCDEF中,FA⊥平面ABCD,AD//BC//FE,AB⊥AD,M为EC的中点,AF=AB=BC=FE=12 AD.(I )证明:平面AMD ⊥平面CDE ;(II )求二面角A ﹣CD ﹣E 的余弦值.24.如下图所示,四边形EFGH 所在平面为三棱锥A-BCD 的一个截面,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1)求证://AB 平面EFGH ;(2)若4AB =,6CD =,求四边形EFGH 周长的取值范围.25.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8的正方形,四条侧棱长均为217.点G ,E ,F ,H 分别是棱PB ,AB ,CD ,PC 上共面的四点,平面GEFH ⊥平面ABCD ,BC ∥平面GEFH .(1)证明:GH ∥EF ;(2)若EB =2,求四边形GEFH 的面积.26.在如图所示的圆锥中,OP 是圆锥的高,AB 是底面圆的直径,点C 是弧AB 的中点,E 是线段AC 的中点,D 是线段PB 的中点,且2PO =,1OB =.(1)试在PB 上确定一点F ,使得EF ∥面COD ,并说明理由;(2)求点A 到面COD 的距离.【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先确定出外接球的球心,得出外接球半径,然后计算表面积.【详解】因为SA ⊥平面ABC ,BC ⊂平面ABC ,所以SA ⊥BC ,又90ABC ∠=,SA AB A ⋂=,且AB平面SAB ,SA ⊂平面SAB , 所以BC ⊥平面ABC ,所以BC SB ⊥. 因为21SA AC AB ===,,所以2SC =,3SB =,1BC =,根据该几何体的特点可知,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球心位于SC 的中点,则外接球半径112R SC ==, 故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4R ππ=.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棱锥的外接球问题,难度一般,根据几何条件确定出球心是关键.2.D解析:D【分析】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判断或举出反例说明.【详解】对①,根据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一个平面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以及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故①正确;对②,设三棱柱的三个侧面分别为,,αβγ,其中两条侧棱为,m n ,显然//m n ,但α与β不平行,故②错误.对③,当三个平面,,αβγ两两垂直时,显然结论不成立,故③错误.对④,∵////αβγ,当m α⊥时,m γ⊥,故④正确.故选:D.【点睛】该题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属于中档题目. 3.D解析:D【分析】对于A ,B 选项均有可能为线在面内,故错误;对于C 选项,根据面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其错误;直接由线面平行性质定理可得D 正确.【详解】若αβ⊥,m β⊥,则有可能m 在面α内,故A 错误;若//m α,n m ⊥,n 有可能在面α内,故B 错误;若一平面内两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平面平行,则两平面平行,故C 错误.若//m β,m α⊂,n αβ=,则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知//m n ,故D 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判断命题真假,比较综合的考查了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 4.D解析:D【分析】在正四面体ABCD 中易证AB CD ⊥,即90α=,然后作出直线AB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二面角C AB D --的平面角,在将之放到三角形中求解比较其大小.【详解】在正四面体ABCD 中,设棱长为2,设O 为底面三角形BCD 是中心,则AO ⊥平面BCD .取CD 边的中点E ,连结,AE BE , 如图.则易证,AE CD BE CD ⊥⊥,又AEBE E =. 所以CD ⊥平面ABE ,又AB ⊆平面ABE ,所以AB CD ⊥. 所以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为90α=.又AO ⊥平面BCD .所以直线AB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为β=ABO ∠在ABO 中,2233BO BE ==,2AB = 所以3cos 3BO ABO AB ∠==. 取边AB 的中点F ,连结,CF FD ,则有,CF AB FD AB ⊥⊥,所以二面角C AB D --的平面角为CFD γ=∠, 在CFD △中,3,2CF FD CD === 由余弦定理有:2221cos 23CF FD CD CFD CF FD +-∠==⨯⨯, 即31=90cos cos =33αβγ=>,, 所以βγα<<,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成角,线面角,二面角的求法,关键是在立体图中作出相应的角,也可以用向量法,属于中档题. 5.C解析:C【分析】设出长方体的三条棱的长度为,,a b c ,根据表面积公式()2S ab bc ac =++求解出,,a b c在何种条件下取得最大值,由此考虑长方体棱的长度,并计算出对应的长方体的最大表面积.【详解】设长方体的三条棱的长度为,,a b c ,所以长方体表面积()()()()2222S ab bc ac a b b c a c =++≤+++++,取等号时有a b c ==,又由题意可知a b c ==不可能成立,所以考虑当,,a b c 的长度最接近时,此时对应的表面积最大,此时三边长:8,8,9, 用2和6连接在一起形成8,用3和5连接在一起形成8,剩余一条棱长为9,所以最大表面积为:()22888989416cm ⨯+⨯+⨯=.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与长方体表面积最大值的综合,难度一般.求解()0,0ab a b >>的最2a b +≤可知最大值为2a b +⎛⎫ ⎪⎝⎭,此时要注意取等号的条件a b =是否成立,若取等号的条件不成立,则满足条件的,a b 相差最小时可取得最大值.6.D解析:D【分析】根据“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来判断AB 选项的正确性,根据平行直线的性质判断C 选项的正确性,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断D 选项的正确性.【详解】选项A:由中位线定理可知:1//GH D C ,因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1,BD GH 不可能互相平行,故A 选项是错误的;选项B: 由中位线定理可知:1//EF A B ,因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BD EF 不可能互相平行,故B 选项是错误的;选项C: 由中位线定理可知:1//EF A B ,而直线1A B 与平面ABCD 相交,故直线EF 与平面ABCD 也相交,故平面EFGH 与平面ABCD 相交,故C 选项是错误的;选项D: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111//,//EF A B EH A D ,EF ⊄平面11A BCD ,1A B ⊂平面11A BCD ,EH ⊄平面11A BCD ,11A D ⊂平面11A BCD ,所以有//EF 平面11A BCD ,//EH 平面11A BCD ,而EF EH E =,因此平面//EFGH 平面11A BCD .所以D 选项正确.故本选:D【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考查线线平行的性质,属于中档题.7.A解析:A【分析】连接11,A C AC ,利用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在一条直线上可判断点共线.【详解】连接11,A C AC ,则11//A C AC ,11,,,A C C A ∴四点共面,1A C ∴⊂平面11ACC A ,1M AC ∈,M ∴∈平面11ACC A ,M ∈平面11AB D ,∴点M 在平面11ACC A 与平面11AB D 的交线上,同理点O 在平面11ACC A 与平面11AB D 的交线上,,,A M O ∴三点共线,故A 正确;,,A M O 三点共线,且直线与直线外一点可确定一个平面,1,,,A M O A ∴四点共面,,,,A M C O 四点共面,故B ,C 错误;1BB 平面11AB D ,OM ⊂平面11AB D ,1B ∈平面11AB D 且1B OM ,1BB ∴和OM 是异面直线,1,,,B B O M ∴四点不共面,故D 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中点的共线问题,此类题一般证明这些点同在两个不同的平面内,根据两平面的公共点在一条直线上即可判断.8.A解析:A【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找到四面体外接球的球心,再求出半径,即可得到球体的表面积.【详解】如图所示,1O ,2O 分别为ABC 和DAC △的外接圆圆心,因为菱形ABCD ,60B ∠=,所以ABC 和DAC △为等边三角形.设E 为AC 的中点,连接DE ,BE ,则DE AC ⊥,BE AC ⊥,又因为平面ACD ⊥平面ABC AC =,所以DE ⊥平面ABC .分别过1O ,2O 作垂直平面ABC 和平面ACD 的直线,则交点O 为四面体ABCD 外接球的球心. 因为2233332⎛⎫==-= ⎪⎝⎭EB DE ,四边形12OO EO 为矩形, 所以123==O B DO 1213===O E O E OO ()223153=2⎛⎫+⎪ ⎪⎝⎭15π. 故选:A【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根据题意确定外接球的球心为解题关键,属于中档题.9.B解析:B【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构件是长为100,宽为20,高为20的长方体的上面的中间部分去掉一个长为40,宽为20,高为10的小长方体的一个几何体,进而求出表面积即可.【详解】由三视图可知,该构件是长为100,宽为20,高为20的长方体的上面的中间部分去掉一个长为40,宽为20,高为10的小长方体的一个几何体,如下图所示,其表面积为:()210020220202100204010210202840m 0m S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表面积的求法,考查三视图,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0.A解析:A【分析】取BD 中点为O ,1CC ⊥平面ABCD ,所以C 即1C 在平面ABCD 上的投影,易知CO BD ⊥,再利用线面垂直证明1BD C O ⊥,得到1COC ∠即二面角1C BD C --,再计算二面角大小即可.【详解】由题意,作出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图象,取BD 中点为O ,连接CE 、1C E ,因为1CC ⊥平面ABCD ,所以C 即1C 在平面ABCD 上的投影,又BD ⊂平面ABCD ,所以1CC BD ⊥, 因为23AB AD ==ABCD 是正方形,O 为BD 中点,所以CO BD ⊥,又1CO CC C =,所以BD ⊥平面1COC ,又1C O ⊂平面1COC ,所以1BD C O ⊥,1COC ∠即二面角1C BD C --, 又12CC =()()2223236CO +== 所以123tan 6COC ∠==,130COC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面角的求法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11.D解析:D【分析】对于A . //l α或l α⊂;对于B . //l α或l α⊂;对于C .当//m l 时,推不出//αβ;对于D .由面面垂直推线面垂直得判定定理可得,故得解.【详解】对于A .若l β⊥且αβ⊥,则//l α或l α⊂,错误;对于B . 若m αβ=且//l m ,则//l α或l α⊂,错误;对于C . ,l m 是α内两条直线,且l β//,//m β,当//m l 时,推不出//αβ,错误; 对于D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的平行垂直关系,考查了学生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 12.D解析:D【分析】首先通过作平行的辅助线确定异面直线PB 与CE 所成角的平面角,在PCD ∆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出cos DPC ∠进而求出CE ,再在GFH ∆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得解.【详解】如图,取PA 的中点F ,AB 的中点G ,BC 的中点H ,连接FG ,FH ,GH ,EF ,则//EF CH ,EF CH =,从而四边形EFHC 是平行四边形,则//EC FH , 且EC FH =.因为F 是PA 的中点,G 是AB 的中点,所以FG 为ABP ∆的中位线,所以//FG PB ,则GFH ∠是异面直线PB 与CE 所成的角.由题意可得3FG =,1222HG AC ==. 在PC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3636167cos 22669PD PC CD DPC PD PC +-+-∠===⋅⨯⨯, 则2222cos 17CE PC PE PC PE DPC =+-⋅∠=,即17CE =.在GFH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cos 2FG FH GH GFH FG FH +-∠=⋅317172317==⨯⨯.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属于中档题.13.A解析:A【分析】设截面圆的半径为r ,球的半径为R ,根据题设条件,求得1r =,结合球的截面圆的性质,求得2R =,利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作轴截面,如图所示,根据球的性质,可得11OO =,设截面圆的半径为r ,球的半径为R ,因为截面圆的面积为π,可得2r ππ=,解得1r =,又由22212R OO r =+=,所以2R =,所以球的表面积为2=48S R ππ=球.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球的表面积的计算,以及球的截面圆的性质的应用,着重考查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14.C解析:C【分析】取1BB 的中点F ,由题意结合正方体的几何特征及平面几何的知识可得1OD OC ⊥,1OD OF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可得1OD CF ⊥,进而可得点P 的轨迹为线段CF ,找到1C P 的最大值即可得解.【详解】取1BB 的中点F ,连接OF 、1D F 、CF 、1C F ,连接DO 、BO 、OC 、11D B 、1D C ,如图:因为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所以11B F BF ==,2DO BO OC ===11122D B DC ==1BB ⊥平面ABCD ,1BB ⊥平面1111D C B A ,11C D ⊥平面11BB C C , 所以22116OD OD DD =+=223OF OB BF =+=2211113D F D B B F =+=,所以22211OD OF D F +=,22211OD OC D C +=,所以1OD OC ⊥,1OD OF ⊥,由OC OF O =可得1OD ⊥平面OCF ,所以1OD CF ⊥,所以点P 的轨迹为线段CF , 又221111152C F B C B F C C =+=>=,所以11D C P △面积的最大值1111125522S C F D C =⋅=⨯=.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几何特征的应用,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找到点P 的轨迹,属于中档题.二、解答题15.(1)证明见解析;(2)8510. 【分析】 (1)在ABC 中,利用勾股定理易证AB AC ⊥,再由平面SAB ⊥平面ABCD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2)由(1)以A 为原点,以AB ,AC 为x ,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得AD 的坐标和平面SCA 的一个法向量()111,,m x y z =,再由||cos ,||||AD m AD m AD m ⋅〈〉=⋅求解.【详解】(1)在ABC 中,由于2AB =,4CA =,25BC =,∴222AB AC BC +=,AB AC ∴⊥,平面SAB ⊥平面ABCD ,AC ∴⊥平面SAB ,又因为AC ⊂平面SAC ,所以平面SAB ⊥平面SAC ;(2)如图建立A xyz -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A ,(2,0,0)B ,3)S ,(0,4,0)C ,则(1,3)CS =-,(2,4,0)BC =-,(0,4,0)AC =,1(1,2,0)2AD BC ==-.设平面SCA 的一个法向量()111,,m x y z =,则00m AC m CS ⎧⋅=⎨⋅=⎩,即11114040y x y =⎧⎪⎨-+=⎪⎩ ∴(3,0,1)m =-. ||15cos ,10||||AD m AD m AD m ⋅〈〉==⋅, 设直线AD 与平面SAC 所成夹角为θ,则15sin |cos ,|AD m θ=<>=, ∴直线AD 与平面SAC. 【点睛】方法点睛:利用向量求线面角的方法:(1)分别求出斜线和它所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2)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6.(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取AD 中点P ,连结MP ,CP ,推导出CP AD ⊥,MP AD ⊥,从而AD ⊥面CMP ,由此能证明CM AD ⊥.(2)过M 作MH CP ⊥于点H ,则MH ⊥面ACD ,MCP ∠即为直线CM 与面ACD 所成的角,由此能求出直线CM 与平面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详解】(1)取AD 中点P ,连结,MP CP ,由ACD 为正三角形可得CP AD ⊥,又由,//2BAD MP AB π∠=得MP AD MP CP P ⊥⋂=,, ∴AD ⊥面CMP ,又∵CM ⊂面MPC ,∴CM AD ⊥;(2)过M 作MH CP ⊥于点H ,由(1)可知,,AD MH CP AD P⊥⋂=,∴MH ⊥面ACD, ∴MCP ∠即为直线CM 与面ACD 所成的角,不妨设1CD =,则22CM MP CP ===,∴262cos32MCP∠==∴3sin MCP∠=所以直线CM与平面A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点睛】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有两种方法:一是传统法,证明线面垂直找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解答;二是利用空间向量,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以及平面的方向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求解即可.17.(1)证明见解析;(2)点E位于线段AD的中点或线段BD的中点;223.【分析】(1)易得CD AB⊥,再根据VC⊥底面ABC,得到VC AB⊥,进而AB⊥平面VCD,再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2)过点D在平面ABC内作DF CE⊥于F,DF⊥平面VCE,则DVF∠就是直线VD与平面VCE所成的角,在Rt VFD中,由15sin15DFDVFVD∠==,求得DF,然后在Rt DCE中,求出1DE=,然后由三棱锥C-VDE的体积为13CDEV S VC=⋅⋅求解.【详解】(1)因为AC BC=,D是AB的中点,所以CD AB⊥.又VC⊥底面ABC,AB平面ABC,所以VC AB⊥,而VC CD C⋂=,所以AB⊥平面VCD.又AB平面VAB,所以平面VAB ⊥平面VCD .(2)过点D 在平面ABC 内作DF CE ⊥于F ,则由题意知DF ⊥平面VCE .,连接VF ,于是DVF ∠就是直线VD 与平面VCE 所成的角.在Rt VFD 中,15DF VD =. 又因为3VD =25DF =. 在Rt DCE 中,1DE =.故知点E 位于线段AD 的中点或线段BD 的中点,三棱锥C-VDE 的体积为111222122332CDE S VC ⋅⋅=⨯⨯⨯⨯=. 【点睛】方法点睛:(1)证明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方法:①面面垂直的定义;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β,a ⊂α⇒α⊥β).(2)已知两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18.(1)证明见解析;(2)7【分析】(1)取CD 中点F ,连接EF ,AF ,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AEF 平面PBC ,再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可得//AE 平面PBC ;(2)根据体积求出PA ,过A 作AQ CD ⊥于Q ,连接PQ ,AQ ,求出PQ 和CD 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得结果.【详解】(1)取CD 中点F ,连接EF ,AF ,则//EF PC ,又120BCD AFD ∠=∠=︒,∴//BC AF ,∴平面//AEF 平面PBC ,∴//AE 平面PBC .(2)因为90CAD ABC ∠=∠=,30BAC ADC ∠=∠=,2AC =, 所以1,3BC AB == 由已知得:11332P ABC V AB BC PA -=⋅⋅⋅=,即1133132PA ⨯⨯⨯⨯=, 可得2PA =.过A 作AQ CD ⊥于Q ,连接PQ ,AQ ,∵PA ⊥平面ABCD ,∴PA AQ ⊥,PA CD ⊥,∴CD PQ ⊥,ACD △中,2AC =,90CAD ∠=,30ADC ∠=,∴4CD =,23AD =2233AC AD AQ CD ⋅⨯===, 222237PQ PA AQ =+=+=,∴11742722PCD S PQ CD =⋅==△ 【点睛】关键点点睛:掌握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面面平行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9.(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推导出//PQ DC ,由此能证明//CD 平面PQR .(2)推导//RQ AB ,//PQ CD ,且12RQ AB =,12PQ CD =,从而RQ BD ⊥,PQ RQ ⊥,进而RQ ⊥平面BCD ,由此能证明平面ABD ⊥平面BCD .【详解】证明:(1)点P ,Q 分别为棱BC ,BD 的中点,//PQ DC ∴,PQ ⊂平面PQR ,CD ⊂/平面PQR ,//CD ∴平面PQR .(2)点P ,Q ,R 分别为棱BC ,BD ,AD 的中点,//RQ AB ∴,//PQ CD ,且12RQ AB =,12PQ CD =, AB BD ⊥,RQ BD ∴⊥,2AB =,3PR =,22CD =.112RQ AB ∴==,122PQ CD ==, 222PQ QR PR ∴+=,PQ RQ ∴⊥,BD PQ Q ⋂=,RQ ∴⊥平面BCD ,RQ ⊂平面ABD ,∴平面ABD ⊥平面BCD .【点睛】思路点睛:证明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常见思路:(1)证明线面平行的思路:通过三角形中位线或者证明平行四边形说明线线平行或者证明面面平行;(2)证明面面垂直的思路:证明线面垂直结合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完成证明.20.(1)答案见解析;(26. 【分析】(1)分别取BC 、11B C 的中点O 、1O ,连接11A O 、1OO 、AO ,则AO BC ⊥,由平面11BCC B ⊥平面ABC ,推出AO ⊥平面11BCC B ,同理可得,11A O ⊥平面11BCC B ,故11//AO AO ,即1A 、1O 、O 、A 四点共面;易知1OO BC ⊥,而AO BC ⊥,于是有BC ⊥平面11AO OA ,故而得证;(2)由(1)知,AO ⊥平面11BCC B ,得1AO OO ⊥,于是1OO ,OA ,OB 两两垂直,故以O 为原点,OA 、OB 、1OO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法向量的性质求得平面11ABB A 的法向量n ,设直线1EB 与平面11ABB A 所成角为θ,由1sin |cos EB θ=<,|n >,即可得解.【详解】(1)证明:分别取BC 、11B C 的中点O 、1O ,连接11A O 、1OO 、AO ,ABC ∆为正三角形,AO BC ∴⊥,平面11BCC B ⊥平面ABC ,平面11BCC B 平面ABC BC =,AO ⊂平面ABC , AO ∴⊥平面11BCC B ,同理可得,11A O ⊥平面11BCC B ,11//AO AO ∴,1A ∴、1O 、O 、A 四点共面.等腰梯形11BCC B 中,O 、1O 分别为BC 、11B C 的中点,1OO BC ∴⊥,又AO BC ⊥,1AO OO O ⋂=,AO 、1OO ⊂平面11AO OA ,BC ∴⊥平面11AO OA ,1AA ⊂平面11AO OA ,1AA BC ∴⊥.(2)解:由(1)知,AO ⊥平面11BCC B ,1OO ⊂平面11BCC B ,1AO OO ∴⊥,1OO ∴,OA ,OB 两两垂直,故以O 为原点,OA 、OB 、1OO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23A ,0,0),(0B ,2,0),1(0B ,13),(0C ,2-,0),(3E 1-,0), ∴1(3EB =-23),(23AB =-,2,0),1(0BB =,1-3),设平面11ABB A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0·0n AB n BB ⎧=⎪⎨=⎪⎩,即232030x y y z ⎧-+=⎪⎨-+=⎪⎩, 令3y =1x =,1z =,∴(1n =31),设直线1EB 与平面11ABB A 所成角为θ,则1sin |cos EB θ=<,11·236|5343131·EB nn EB n >===++⨯++, 故直线1EB 与平面11ABB A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中线与面的位置关系、线面角的求法,熟练掌握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以及利用空间向量处理线面角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空间立体感、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1.(1)证明见解析;(2)30.【分析】(1)AC 和BD 交于点O ,则O 为BD 的中点.推导出1//PO BD .由此能证明直线1//BD 平面PAC ;(2)由1//PO BD ,得APO ∠即为异面直线1BD 与AP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由此能求出异面直线1BD 与AP 所成角的大小.(1)证明:设AC 和BD 交于点O ,则O 为BD 的中点.连结PO ,又因为P 是1DD 的中点,所以1//PO BD .又因为PO ⊂平面PAC ,1BD ⊄平面PAC所以直线1//BD 平面PAC.(2)解:由(1)知,1//PO BD ,所以APO ∠即为异面直线1BD 与AP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因为2PA PC ==212AO AC ==且PO AO ⊥, 所以212sin 22AO APO AP ∠===. 又(0,90APO ︒︒⎤∠∈⎦,所以30APO ∠=︒故异面直线1BD 与AP 所成角的大小为30.【点睛】方法点睛: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求法方法一:(几何法)找→作(平移法、补形法)→证(定义)→指→求(解三角形) 方法二:(向量法)cos m nm n α=,其中α是异面直线,m n 所成的角,,m n 分别是直线,m n 的方向向量.22.(1)截面见解析,面积为2;(2)12. 【分析】(1)先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确定出,EF MN 的位置关系,再根据,EF MN 的长度关系确定出,M N 的位置,从而截面的形状可确定以及截面面积可求;(2)记11ME AC H =,通过线面垂直证明1A HG ∠即为所求的线面角,从而计算出11A C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1)如图截面为矩形EFNM :因为//EF 平面11ADD A ,且平面EFNM平面11ADD A MN =,所以//EF MN , 又因为111111////,==22EF BC AD EF BC AD ,且3DG GA =,所以可知111//,2MN AD MN AD =, 所以//,MN EF MN EF =,所以可知,M N 为棱111,AA A D 的中点, 所以四边形EFNM 为矩形,且112,2EF ME =+==,所以截面EFNM 的面积为22;(2)记11ME AC H =,连接GH ,如图所示: 因为//NF AB ,AB ⊥平面11AA D D ,所以NF ⊥平面11AA D D ,又1AG ⊂平面11AA D D ,所以1NF A G ⊥, 由(1)知1//MN AD 且11A D AD ⊥,所以1MN A D ⊥,所以1MN AG ⊥,且MN NF N =,1A G ⊥平面EFNM ,所以11A C 与平面α所成角为1A HG ∠,因为111222442AG A D ===,111122A H AC ==1111sin 2A G A HG A H ∠==, 所以11A C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2. 【点睛】方法点睛:求解线面角的正弦值的两种方法:(1)几何法:通过线面垂直的证明,找到线面角,通过长度的比值即可计算线面角的正弦值;(2)向量法:求解出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根据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等于线面角的正弦值求解出结果.23.(I)证明见解析;(II)33 . 【分析】 (I )取AD 的中点P ,连结EP PC ,,MP ,利用平行四边形及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PE PC AD 相互垂直,从而可证明EC 与,MP MD 垂直,然后可得线面垂直,面面垂直;(II )取Q CD 为的中点,连结,PQ EQ ,可得EQP ∠为二面角A CD E --的平面角,在Rt EPQ △中求得其余弦值.【详解】(Ⅰ)证明:取AD 的中点P ,连结EP PC ,.则EFAP =,∵//FE AP =,∴四边形FAPE 是平行四边形,∴//FA EP =,同理,//AB PC =.又∵FA ⊥平面ABCD ,∴EP ⊥平面ABCD ,而PC AD ,都在平面ABCD 内,∴.EP PC EP AD ⊥⊥,由AB AD ⊥,可得PC AD ⊥,设FA a =,则2.EP PC PD a CD DE EC a ======,所以△ECD 为正三角形.∵DC DE =且M 为CE 的中点,∴DM CE ⊥.连结MP ,则.MP CE ⊥PM ∩MD =M ,而PM ,MD 在平面AMD 内 ,∴CE ⊥平面AMD而CE ⊂平面CDE ,所以平面AMD ⊥CDE .(Ⅱ)解:取Q CD 为的中点,连结,PQ EQ ,∵CE DE =,∴.EQ CD ⊥∵PC PD =,∴PQ CD ⊥∴EQP ∠为二面角A CD E --的平面角.由(Ⅰ)可得, EP PQ EQ a PQ ==⊥,,. 于是在Rt EPQ △中,cos 3PQ EQP EQ ∠==.∴二面角A CD E --的余弦值为3. 【点睛】 方法点睛:本题考查证明面面垂直,考查求二面角.求二面角的几何方法:一作二证三计算,一作: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二证:证明所作的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三计算:在三角形中求出这个角(这个角的余弦值).24.(1)证明见解析;(2)()8,12.【分析】(1)首先证得//EF 平面ABD ,然后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到//EF AB ,由此证得//AB 平面EFCH .(2)设EF x =,EH y =,通过比例求得146x y +=,由此化简四边形EFCH 周长的表达式,进而求得四边形EFCH 周长的取值范围. 【详解】(1)∵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EF GH .∵GH ⊂平面ABD ,EF ⊄平面ABD ,∴//EF 平面ABD .∵EF ⊂平面ABC ,平面ABD ⋂平面ABC AB =,∴//EF AB .∵EF ⊂平面EFGH ,AB ⊄平面EFCH ,∴//AB 平面EFCH .(2)同(1)可证//EH CD ,设EF x =,EH y =,∵//EF AB ,//EH CD , ∴EF CE AB CA =,EH AE CD AC =, ∴1EF EH CE AE AC AB CD CA AC AC+=+==, 又4AB =,6CD =,∴146x y +=,∴6(1)4x y =-,且04x <<, ∴四边形EFCH 的周长为2()26(1)124x l x y x x ⎡⎤=+=+-=-⎢⎥⎣⎦ ∴81212x <-<.故四边形EFGH 周长的取值范围是()8,12.【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四边形周长的取值范围的求法,属于中档题. 25.(1)证明见解析;(2)18.【分析】(1)利用线面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分别证得GH ∥BC 和EF ∥BC ,即可证得GH ∥EF .(2)连接AC ,BD 交于点O ,BD 交EF 于点K ,连接OP ,GK ,分别证得PO ⊥AC 和PO ⊥BD ,进而得到GK 是梯形GEFH 的高,结合梯形的面积,即可求解.【详解】(1)因为BC ∥平面GEFH ,BC ⊂平面PBC ,且平面PBC ∩平面GEFH =GH ,所以GH ∥BC , 又因为BC ∥平面GEFH ,BC ⊂平面ABCD ,且平面ABCD ∩平面GEFH =EF ,所以EF ∥BC , 所以GH ∥EF .(2)如图所示,连接AC ,BD 交于点O ,BD 交EF 于点K ,连接OP ,GK .因为PA =PC ,O 是AC 的中点,所以PO ⊥AC ,同理可得PO ⊥BD ,又BD ∩AC =O ,且AC ,BD 都在底面内,所以PO ⊥底面ABCD ,又因为平面GEFH ⊥平面ABCD ,且PO ⊄平面GEFH ,所以PO ∥平面GEFH ,因为平面PBD ∩平面GEFH =GK ,所以PO ∥GK ,且GK ⊥底面ABCD .从而GK ⊥EF .所以GK 是梯形GEFH 的高,由AB =8,EB =2,得EB ∶AB =KB ∶DB =1:4,从而KB =14DB =12OB ,即K 为OB 的中点, 再由PO ∥GK ,得GK =12PO ,即G 是PB 的中点,且GH =12BC =4,由已知可得OB =,PO 6==,所以GK =3,故四边形GEFH 的面积S =2GH EF +·GK =482+×3=1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以及正棱锥的结构特征和截面面积的计算,其中解答中熟记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正棱锥的结构特征,结合梯形的面积公式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推理与运算能力.26.(1)点F 是PB 上靠近点P 的四等分点;(2)55d =【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BE ,设BE OC G =,由题意G 为ABC ∆的重心,∴2BG GE=,连接DG , 利用EF ∥面COD ,可得∴EF DG ∥,进而求得点F 的位置;(2)由PO ABC ⊥面,得到OC PO ⊥,利用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可得OC ⊥面POB ,再利用体积A COD D AOC V V --=,即可求解距离.试题解:(1)连接BE ,设BE OC G ⋂=,由题意G 为ABC ∆的重心, ∴2BG GE=,连接DG , ∵EF 面COD ,EF ⊂平面BEF ,面BEF ⋂面COD DG =, ∴EF DG , ∴21BD BG DF GE == 又BD DP =,∴14DF PF PB ==∴点F 是PB 上靠近点P 的四等分点.(2)PO ABC OC PO OC ABC ⊥⎫⇒⊥⎬⊂⎭面面,又点C 是弧AB 的中点, OC AB ⊥,∴OC ⊥面PO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以上结论都不对
2.已知 a,b 是异面直线,直线 c∥a,那么 c 与 b( A.一定是异面直线 C.不可能是相交直线
B.一定是相交直线 D.不可能是平行直线
3.如图,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AB 的中点为 M,DD1 的中点为 N,则异面直线 B1M 与 CN 所成的角是( A.0° C.60° B.45° D.90° )
7.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 (1)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 (2)求该几何体的体积.
SL 精编文档
2.1.1
高中数学必修二练习题(二)立体几何
第3页
1.用符号表示“点 A 在直线 l 上,l 在平面 α 外”,正确的是( A.A∈l,l∉α B.A∈l,l⊄α C.A⊂l,l⊄α )
解析:(1)AC、BD 同在面 ABCD 中,交于点 O. (2)平面 AB1 与平面 A1C1 相交,交线为 A1B1. (3)A1B1,B1B,B1C1 三条直线交于一点 B1. 7. 解:因为点 P 既在平面 α 内又在平面 ABB1A1 内,所以点 P 在平 面 α 与平面 ABB1A1 的交线上. 同理, 点 A1 在平面 α 与平面 ABB1A1 的交线上.因此,PA1 就是平面 α 与平面 ABB1A1 的交线.同理, PC1,A1C1 也是平面 α 与正方体表面的交线,如图. 8.证明:因为 D1,E,F 三点不共线,所以 D1,E,F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α. 由题意得,D1E 与 DA 共面于平面 A1D 且不平行,如图. 分别延长 D1E 与 DA 相交于 G,所以 G∈直线 D1E, 所以 G∈平面 α.同理设直线 D1F 与 DC 的延长线交于 H, 则 H∈平面 α. 又点 G,B,H 均在平面 AC 内,且点 E 是 AA1 的中点, AA1∥DD1,所以 AG=AD=AB,所以△AGB 为等腰三角形, 所以∠ABG=45° .同理∠CBH=45° .又∠ABC=90° , 所以 G,B,H 共线于 GH,又 GH⊂平面 α,所以 B∈平面 α,所以 D1,E,F,B 共面.
球的面积 S2=4πr2,S1∶S2=3∶2. R 5.16π;解析:由题意得圆 M 的半径 r= 3,球心到圆 M 的距离为 , 2 R 由勾股定理得 R2=r2+( )2,R=2,则球的表面积为 16π. 2
2 3 6. ;解析:放入量杯中一铁球后水恰好升高 r, 3 4 4 R 2 3 ∴V 球=πR2· r.∵V 球= πr3,∴πR2· r= πr3.∴ = . 3 3 r 3
8.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点 E,F 分别是 AA1, CC1 的中点,求证:D1,E,F,B 共面.
SL 精编文档
2.1.2
高中数学必修二练习题(二)立体几何
第4页
1.已知 AB∥PQ,BC∥QR,∠ABC=30° ,则∠PQR 等于( A.30° B.30° 或 150° C.150° )
3.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球体和一个长方体的组合体. 4 3 9π 9 其中,V 球= π·( )3= ,V 长方体=2×3×3=18.所以 V 总= π+18. 3 2 2 2 4.C;解析:作轴截面如图,则 PO=2OD,∠CPB=30° , CB= 3 PC= 3r,PB=2 3r,圆锥侧面积 S1=6πr2, 3
) D.A⊂l,l∉α
2.两个平面若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 A.相交 B.重合
C.相交或重合 )
D.以上都不对
3.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的平面数是( A.1 B .2 ) C.3 D.1 或 3
4.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A∈l,A∈α,B∈l,B∈α⇒l⊂α C.l⊄α,A∈l⇒A∉α
5.已知 OA 为球 O 的半径,过 OA 的中点 M 且垂直于 OA 的平面截球面得到圆 M.若圆 M 的 面积为 3π,则球 O 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
6. 如下图, 一个底面半径为 R 的圆柱形量杯中装有适量的水. 放入一个半径为 r 的实心铁球, 球被水淹没,高度恰好升高 r,则 R =________. r
3.C;解析:由题意可知当俯视图是 A 时,即每个视图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那么此几何体 1 是正方体,显然体积为 1,注意到题目要求体积是 ,知其是正方体的一半,可知选 C. 2 4.D;解析:由正视图知,其侧面的底边长为 2,高为 1,故侧面积 S=2×1×3=6. 5. 3 1 π;解析:易知圆锥的母线长为 2,设圆锥的半径为 r,则 2πr= ×2π·2, 3 2 ∴r=1,则高 h= l2-r2= 3. 1 1 3 ∴V 圆锥= πr2·h= π× 3= π. 3 3 3
SL 精编文档
2.1.1
高中数学必修二练习题(二)立体几何
第7页
1.B;解析:注意点与直线、点与平面之间的关系是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直线与平面之间 的关系是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 2.C;解析:若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则两平面可能相交;若这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则 这两个平面重合 3.D;解析: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三个交点,则确定 1 个平面;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 交于同一点时,可能确定 3 个平面. 4.C;解析:A 即为直线 l 上有两点在平面内,则直线在平面内;B 即为两平面的公共点在 公共直线上;D 为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故 D 也对. 5.CR;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因为点 C∈β,且点 C∈γ, 所以 C∈β∩γ.因为点 R∈AB,所以点 R∈γ,又 R∈β,所以 R∈β∩γ, 从而 β∩γ=CR. 6.(1)O (2)A1B1 (3)B1
1 3.如图,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且体积为 .则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面积等于 A. 3 B .2 C.2 3 D.6
5.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个半径为 2 的半圆,则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 6.如图, 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其俯视图是直径为 2 的圆,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二练习题(二)立体几何
第6页
5 2 1. C; 解析: 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32+42+52=5 2, 球的半径为 r, 则 2r=5 2, ∴r= , 2 ∴S 表=4πr2=50π. V1 r3 8 1 2.B;解析:设两个球的半径分别为 r1,r2,则 = 3= . V2 r2 27 r1 2 S1 r2 4 1 ∴ = , = 2= . r2 3 S2 r2 9
∴S 表=S 六边形 ABCDEF+S 侧=(6 3+12 2)(cm2). 在 Rt△POC 中,PO= PC2-OC2= PC2-BC2= 9-4= 5, 1 1 3 ∴VP-ABCDEF= S 六边形 ABCDEF· PO= ×6 3× 5=2 15(cm ). 3 3
SL 精编文档
1.3.2
SL 精编文档
2.1.2
高中数学必修二练习题(二)立体几何
4.如图,将无盖正方体纸盒展开, 直线 AB,CD 在原正方体中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且垂直 C.异面 ) D.相交成 60°
5.下列条件中,能推出“a、b 是异面直线”的序号是________. ① a∩b=∅且 a 不平行于 b ③ a⊂平面 α,b⊄平面 α ② a⊂平面 α,b⊂平面 β 且 a∩b=∅ ④ 不存在平面 α,使 a⊂α 且 b⊂α 成立
B.A∈α,A∈β,B∈α,B∈β⇒α∩β=AB
D.A,B,C∈α,A,B,C∈β,且 A,B,C 不共线⇒α,β 重合
5.平面 α∩平面 β=l,点 A,B∈α,点 C∈平面 β 且 C∉l,AB∩l=R, 设过点 A,B,C 三点的平面为平面 γ,则 β∩γ=________.
6.如图,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 (1)AC∩BD=________; (2)平面 AB1∩平面 A1C1=________; (3)A1B1∩B1B∩B1C1=________. 7.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P 为棱 BB1 的中点,画出由 A1,C1,P 三点所确定 的平面 α 与正方体表面的交线. .
SL 精编文档
高中数学必修二练习题(二)立体几何
第1页
高中数学必修二练习题(二)立体几何
班 1.3.1
1.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3 cm,4 cm,5 cm,则长方体的体积为( A.27 cm3 B.60 cm3 C.64 cm3 D.125 cm3 ) )
号 姓名
2.若圆锥的高等于底面直径,则它的底面积与侧面积之比为( A.1∶2 B.1∶ 3 C.1∶ 5 D. 3∶2
7.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下部是棱长为 2 m 的正方体,上部是半径为 1 m 的半球. 1 (1)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S= ×4π×12+6×22-π×12=24+π(m2). 2 1 4 2π (2)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V=23+ × ×π×13=8+ (m3). 2 3 3 8.解:作截面图如图,由题意得圆锥的高为 4. 1 1 1 设球的半径为 R,则 S△ABC= ×6×4= ×6R+ ×5R×2, 2 2 2 3 4 9 解得 R= , ∴S 球面=4πR2=9π,V 球= πR3= π. 2 3 2
7.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求这个正三棱柱的表面积与体积.
SL 精编文档
1.3.2
高中数学必修二练习题(二)立体几何
第2页
1.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长分别是 3、4、5,且它的八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 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2π B.25 2π C.50π D.200π
6.6π: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柱,底面半径为 1,高为 2,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 积为 S=2×π×12+2π×1×2=6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