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后的组织设计
转制科研院所应充分重视科研组织体系的重构问题[复斯管理]
原文发表于2003年6月13日《科技日报》转制科研院所应充分重视科研组织体系的重构问题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其它市场主体科研力量的积累和加强,科研院所原储备的科研成果,有的随着技术的无形损耗已经严重贬值,有的出现了强大的竞争主体,科研院所原先储备下来的科研成果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现在,很多科研院所已经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试图通过不断的科研创新保持和提高技术竞争力。
但是,虽然在科研管理上做了很多努力,科研效果却仍然不佳。
为什么加强科研管理却解决不了科研问题?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很多科研院所存在“科研组织体系严重缺失”问题!没有科研组织体系,科研管理就没有基础,仅通过加强科研管理来解决科研问题,无异于缘木求鱼。
改制前,科研院所本质上是科研组织体系。
改制以前的科研院所,主要活动是科研活动,没有经营活动,生产活动也不像现在这样多,因此,那个时候的科研院所,本质上是一个科研活动的组织体系,即科研组织体系。
院或所层级的职能部门围绕科研活动组建,其中,科研计划部是最为重要的职能部门;院以下是按专业划分的研究所,研究所以下是按专业划分的研究室,都是按照科研活动的分工和协作的需要,进行部门划分和组织结构设计。
改制后,科研院所改性为生产经营组织体系。
除了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发生变化以外,科研院所作为组织本身,在性质上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原来的科研组织改变为生产经营性组织。
虽然,科研院所改制后,是希望其变为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组织,但大多数科研院所很难实现这一点,结果,都首先变成了向生产经营性组织转变:在职能上,增加市场部、经营管理部、外协部等生产经营性部门;在功能上,将原来的研究室改变为业务生产单位。
所以,从组织的角度看,改制以后,科研院所原科研组织体系实质上是被破坏了,原分散科研的组织单位改性为生产组织单位。
原科研组织体系因改制而被打破了,这一点易于理解。
创新科技事业单位组织结构设计与优化
创新科技事业单位组织结构设计与优化在创新科技领域,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设计与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可以促进科技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进步。
本文将讨论创新科技事业单位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常见模式,以及如何进行优化。
一、创新科技事业单位组织结构设计原则创新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确保其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则:1. 目标导向:组织结构的设计应以实现科技创新和发展为目标,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有序地朝着这一目标前进。
这包括明确科技事业单位的使命和愿景,确定长远发展策略,以及分解目标并逐层细化。
2. 灵活性:组织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创新科技领域的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这包括减少层级,倡导横向协作和跨团队合作,鼓励知识共享和创新交流,以及培养自组织团队和项目导向的工作方式。
3. 专业化和多样性: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应该根据不同的科技领域和业务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化部门和职能团队。
同时,要重视多样性和跨学科的组合,吸引并培养各类人才,促进不同专业领域的融合和创新。
4. 激励机制:为了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和工作动力,组织结构设计需要合理设置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路径。
这包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计划,设立科技成果和创新奖励制度,以及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以保持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常见创新科技事业单位组织结构模式创新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可以采用多种模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模式:1. 专业化部门模式:采用按照不同科技领域或业务类型划分的专业化部门,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科研项目或产品开发。
这种模式适用于科技事业单位的工作相对稳定,主要侧重于专业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产出的情况。
2. 矩阵式模式:将科技事业单位按照不同的专业领域和业务板块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再设立项目组或团队,实现横向协作和跨学科合作。
科研事业单位转制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中期报告
科研事业单位转制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中期报告本文旨在研究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后的财务管理问题,包括财务制度建设、会计核算、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对已有的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财务制度建设科研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其财务制度需要根据其特殊性进行调整和改进。
目前,许多科研事业单位在转制后缺乏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难以满足管理和监督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1. 制定符合科研事业单位特点的财务制度科研事业单位依托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项目举办,其经费来源多样,预算管理、财务核算、项目管理等需求也与其他行业有所区别。
因此,应该根据科研事业单位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
2. 完善财务管理流程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流程应该包括收支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等各个方面,流程应该清晰明确,以便财务管理人员合理安排工作内容,降低出错率。
二、会计核算问题在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后,会计核算问题备受关注。
科研事业单位的核算标准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工作重心在研究与开发,而非纯粹的经济活动。
因此,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应该根据其特点进行调整。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有以下建议:1. 制定符合科研事业单位特点的会计核算标准会计核算标准应该根据科研事业单位的特点进行调整。
比如,可以针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会计核算标准,以体现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和创新能力。
2. 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以保证财务管理水平。
因此,单位应该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合规性意识。
三、资产管理问题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如入库管理、折旧管理、处置管理等。
目前,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后,资产管理问题备受关注。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1.加强资产核算和数据报送科研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严格的资产核算制度,以保证资产管理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也要加强数据报送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性。
关于科研院所转制工作的若干建议案
维普资讯
关孑斟研皖所转制工作的若干建议案
本 刊记 者 柯 明
为 了贯彻 落 实 《 国务 院关于 “ 九五”期 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的 决 定》 《 和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于加 强技术创新 , 发展高科 技 , 实现产 业 化 的决定》的精神 , 根据国务院
年底绝 大部 分完 成工 商注册 。至 此, 国务院部门属开发类科研机构 转 制 工 作 的 阶 段 任 务 已 基 本 完
成。
家 ,其 他 3家 得 分均 在 6 3分 以
台作 , 又有相互监督制衡 的机制 。 在院所转制为企业 、 成为独 立法人 实体后 , 政府有关部 门应 实行 具有 社会 管理 职能 的宏观 经济管 理模 式, 不宜直接 干预企业 日常经营活 动, 要逐步解 除政府 主管部 门和具 有行政领导性质 的 ( 集团 ) 总公 司 对 院所的人、 物的行政控制 , 财、 落 实 院 所 的 法 人 财 产 和 自主经 营 权 。政府作为所有者 , 以通过组 可 建 国有资产经营机构 , 授权其负责 国有资本运 营 , 以保值 、 增值 为 目 标, 行使所有 者职能 ; 通过选派所
、
全 国政协 0 4 3 5号提案主
有者代表进人企业董事会 , 法行 依
使选择经营者 、 重大决 策和收益分 配等权利 , 而实现政 企分开 , 从 并 确保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确保法 人 治理结构规范完善 。
3 进 一 步 落 实 与 完 善 有 关 配 套 政 策
要 内容 1 .企 业化 转 制 后 应抓 紧 按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改 制 的 I 作 , 极 推 进 积 建 立 新 型 产 权 制 度 的 试 点
研机构 , 作为第一批转制 院所 已于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与职责分析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与职责分析科研机构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的事业单位,其组织结构和职责的合理安排对于科研工作的规范和高效展开至关重要。
下面将分析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和职责。
一、组织结构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包括:总体机构、职能部门和科研团队。
1. 总体机构:总体机构是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最高管理层,通常由院长或主任领导,并设立副院长或副主任等职位。
总体机构负责科研机构的整体规划和决策,并对下属职能部门和科研团队进行协调和指导。
2. 职能部门:职能部门是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各项职能工作的具体承办单位,包括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
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核和管理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和财务报销;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科研人员的招聘、培养和考核等。
职能部门通常由副院长或部门主管领导,并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
3. 科研团队:科研团队是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核心力量,由一组具有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科研人员组成,通常分为不同的研究方向或研究小组。
科研团队负责各自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包括项目研究、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科研团队通常由团队负责人或科研骨干领导,并协助总体机构和职能部门完成科研任务。
二、职责分析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职责主要包括: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和成果转化等。
1. 科学研究: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首要职责是进行科学研究,推动学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科研团队应负责具体的研究工作,提出研究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最终产出研究成果。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应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设施,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和支持,鼓励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
2. 科研管理: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核和管理工作。
科研管理部门应制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申报和评审的程序和标准,确保科研项目的科学性和合规性。
同时,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科研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的监督,及时解决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科研类事业单位转企的组织结构转变探索
1中 2016年 第2期(总第520期)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7Article-Brand Strategy 【企业战略】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02-0007-02一、科研类事业单位及其转企运营(一)科研类事业单位简述事业单位这一机构组织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中国经济制度在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
中共中央对事业单位有明确的定义,事业单位是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进行科技、教育、卫生和文化等活动的社会服务机构,其机构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而设立的。
当前,我国科研类事业单位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国有性:科学机构需要有明确的定义,它是利用国有资产依法而使组织成立的,它的一切权力是属于国家的。
政府职能性:科学研究机构是按照国家政府的要求来组织的,它负责一个国家政府的某些功能,起到发挥并且提高政府职能的作用。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不是一个营利组织,它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也是现如今我国主要的公共服务力量之一。
服务性:事业单位的设立,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服务的,这种特性体现在行业的各个层面。
知识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和卫生、教育以及文化活动等多方面。
它是一种服务型组织,体现了智力与知识的特性,由此可见这是一种知识型的组织。
科学研究性质的事业单位是一个具有国有性质和非营利性质的国家服务型组织机构。
其鲜明的特征反映了中国的特点。
因此,科学研究型的事业机构是具有经济的独立性质。
(二)科研类事业单位的转企运营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极大的满足了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机构和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慢慢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机构具有错误的功能定位,政事和事企相互不分;体制僵化,忽视市场经济的作用;在公益性质的服务供给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都得不到良好的提升。
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与运营模式研究
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与运营模式研究科技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与运营模式,进一步推进科技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创新,本文对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以及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一、组织架构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是其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其内部管理的重要依据。
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通常包括多个部门和岗位,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组织体系。
(一)领导层科技事业单位的领导层由单位的最高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最高领导负责单位的整体规划和决策,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具体的业务运作。
领导层在科技事业单位中起到指导和决策的作用,负责统筹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二)职能部门科技事业单位的职能部门是具体负责科技研究、科技转化和科技服务等工作的部门。
常见的职能部门包括科研部门、技术转移部门、项目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
每个职能部门都有其独特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相互配合、协同合作共同推进科技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科研团队科技事业单位的核心力量是科研团队,科研团队由一批从事科技研究的专业人员组成。
他们是科技事业单位取得科研成果的主力军,负责项目的研究、实验和测试等工作。
科研团队通常由团队负责人和成员组成,团队负责人负责科研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成员负责具体的研究工作。
二、运营模式科技事业单位的运营模式是如何实现科技创新和转化的重要手段。
科技事业单位通常采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科技研究科技事业单位的核心任务是科技研究。
科研人员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探索科技前沿,解决科学难题,取得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科技研究是科技事业单位的基础和核心,为其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
(二)成果转化科技事业单位的科研成果需要得到有效的转化和应用。
成果转化包括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等过程。
事业单位改制方案
引言概述事业单位改制是当前社会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事业单位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是必然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改制的方案,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正文内容一、规范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1.设立事业单位改制领导小组,由政府主管部门、学者专家和企业代表组成,负责制定改制方案和监督改制进程。
2.将现有事业单位的职能进行梳理和优化,合理划分部门和岗位,建立科学的职务体系和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事业单位的管理和监督1.建立事业单位改制管理办法和监督机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责。
2.强化内部审计和监察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和人员使用情况的监督,确保公平公正的管理和资源分配。
三、优化事业单位的运营模式1.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事业单位与市场主体合作,开展多元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2.推动事业单位的创新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素质和能力1.加强事业单位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2.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整体工作效能。
五、加强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1.完善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增强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结事业单位改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本文提出了一些改制方案和建议,旨在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
通过规范组织架构、加强管理和监督、优化运营模式、提高员工素质和加强社会责任,我们可以达到提升事业单位综合实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目标。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广大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科研机构转制后怎么办
S IN ENW RU D C EC EG O N
维普资讯
2 8 0 年 月I 0 2
科研 机 构 企 业 化转 制 是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规 律 和 科技 自身 发 展规
1
转 制后科研 机构 的定位 ,应当主要 从 以 下 三 个 方 面 去 研 究和 把 握 : 第 一 ,转 制 的 根 本 目 的 是 为 了 把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下 的 研 究 开 发 活 动 转 变 为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下 的研 究 开 发 活 动 , 技 术 使 开 发 类 科 研 机 构 直 接 成 为 技 术 创 新 的 主 体 。这 是 因 为 原 有 的 体 制 已 不 能 适 应 自 主 创 新 和 技 术 跨 越 式 发 展 的 需 要 ,突 出 的表 现是独 立于企 业之外 的科研机 构过 多 据统 计 ,转 制 前 研 究 开 发 人 员 在 科 研 机 构 、高 等 院 校 和 企 业 三 个 部 门 的 分
认真பைடு நூலகம்按 照 豫
政 [0 1 5 20 ] 号文件要求 , 积 极 、稳 妥 、 有 序 地 开 展 了 清 产核 资 、 资 产评 估 、 资 产 处 置 和
度 创 新 的 道 路 , 用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规 范
运 行 , 逐 步 形 成 长 期 稳 定 发 展 的 制 度
基 础 , 正 成 为 市 场 竞 争 的 主 体 。要 积 真 极 主 动 地 建 立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 善 、优 完
律 的 客 观 要 求 , 是 贯 彻
技 术 开 发 类
科研机 构 ,
实 事求是 地说 ,转 制后 ,河南 省最 主要
的 研 发 力 量 还 在 院 所 , 所 仍 然 是 河 南 院 省 研 究 开 发 的 主 力 军 。 因此 ,转 制 院 所 不 能满 足 于 简 单 从 形 式 上 把 科 研 机 构 由 事 业 转 变 为企 业 。对 转 制 院 所 而 言 ,只 有 研 发 优 势 和 研 发 力 量 ,才 是 参 与 竞 争 可 供 依 赖 的 主 要 资 源 。转 制 后 ,科 研 单 位 的 科 研 特 色 不 仅 不 能 丢 ,而 且 还 要 不
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意见
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意见科研事业单位在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有的科研事业单位机构在运行和管理上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通过改革来优化和完善。
以下是关于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一些意见。
一、明确改革目标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改革的目标。
改革应旨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机构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打破传统的体制机制束缚,建立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要求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
同时,要注重培养和吸引优秀科研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优化机构设置1、整合重复分散的研究机构对业务相近、职能相似的科研单位进行整合,避免资源的分散和浪费。
通过整合,可以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提高科研效率和质量。
2、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需求,有必要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
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3、精简行政部门简化繁琐的行政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理人员,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让科研人员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三、创新管理体制1、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在项目选题、经费使用、团队组建等方面,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决策权和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
2、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改变过去单纯以论文数量、项目经费等为指标的评价体系,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引入同行评议、社会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3、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请专利和知识产权。
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四、完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1、加强人才培养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职能划分与工作流程
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职能划分与工作流程科技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科技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成果转化等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管理,科技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职能划分,并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
本文将探讨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职能划分与工作流程。
一、组织架构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是该单位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的表现。
一个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高层领导机构、科研部门、技术服务部门以及支持部门等。
具体的组织架构可以根据科技事业单位的规模和职能特点进行调整。
1. 高层领导机构高层领导机构是科技事业单位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科技工作的发展战略与规划。
该机构通常包括单位领导、科技委员会等成员,他们具有丰富的科技经验和管理能力,能够为科技事业单位提供战略指导和决策支持。
2. 科研部门科研部门是科技事业单位的核心部门,承担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任务。
科研部门通常划分为不同的研究方向或科研项目组,每个组都由一名负责人领导,并由一定数量的科研人员组成。
科研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进行科技研究和开展创新项目,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3. 技术服务部门技术服务部门是科技事业单位的一支重要力量,负责为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技术服务部门通常包括实验室、测试中心、技术交流中心等,他们为科研部门提供实验设备、技术支持以及专业培训等服务,为科技事业单位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4. 支持部门支持部门是科技事业单位的后勤支持机构,负责行政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职能。
支持部门通常包括人事部门、财务部门、行政部门等,他们为科研部门和技术服务部门提供行政支持和后勤保障,确保科技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
二、职能划分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必须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划分,以便合理分工、高效协作。
下面是科技事业单位常见的职能划分:1. 高层领导机构高层领导机构主要负责科技事业单位的决策和管理工作,他们制定科技工作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确保科技事业单位的顺利运行。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建设与运营 组织架构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建设与运营组织架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建设与运营组织架构导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建设与运营是一个关键的战略性问题,对于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此为主题,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建设与运营的组织架构,为您带来一次全面、深入且有价值的探索。
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的定义与意义1.1 定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是指通过将科技创新成果从科研机构转移到企业实现产业化的系统化、高效化的机制和组织方式。
1.2 意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的建设与运营对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它还能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科研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的组织架构2.1 主要参与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的建设需要多个参与方共同努力,包括科研机构、企业、政府、投资机构等。
2.2 组织形式(1)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建设与运营处或部门,负责整体协调和推进工作。
(2)在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与转化。
可以建立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合实验室、技术转让中心等,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
(3)政府的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市场导向,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4)投资机构的参与也非常重要,它们可以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体系的运营模式3.1 技术市场化模式技术市场化模式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市场化产品。
科研机构将科技成果进行技术开发,并与企业合作,将技术成果投入市场,实现产品的产业化。
创新管理模式的事业单位改制方案
创新管理模式的事业单位改制方案一、引言事业单位改制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目的在于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和竞争力。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采用创新的管理模式是事业单位改制的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探讨创新管理模式在事业单位改制中的应用。
二、整体评估1.目标与定位:在改制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以便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
2.资源调配:合理调配资源,优化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资源的配置,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三、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1.分权管理:打破传统的集中决策模式,采用分权管理的方式,使每一个部门都能自主决策,从而更好地发挥员工的创造力。
2.平行结构:引入平行结构,有效地解决传统垂直管理结构中的沟通和决策困难问题,促进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
3.弹性用工:采用弹性用工制度,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灵活调配员工,提高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4.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激励、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1.经济效益:改革事业单位旨在提升其非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也是改制后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事业单位作为为社会服务提供者,应当注重社会效益。
改制过程中,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文化转变:事业单位改制需要进行文化转变,需要员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
通过培训和引入新人才,逐步建立改革的文化氛围。
2.法律法规:改制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涉及到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和制度机制,确保改制过程的合规性和顺利进行。
3.员工关系:改制可能引发员工的不安和抵触情绪。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确保员工的权益和利益,提高员工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六、案例分析以某事业单位改制为例,通过引入分权管理和平行结构,有效地提升了单位的绩效和效率。
科技事业单位组织架构优化与管理研究
科技事业单位组织架构优化与管理研究科技事业单位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科技事业单位需要进行组织架构的优化与管理研究,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将探讨科技事业单位组织架构优化与管理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一、组织架构的优化科技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是其运行的基础和支撑,优化组织架构能够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
首先,科技事业单位应该根据不同的业务领域和工作特点,科学划分各个部门和岗位,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协作关系。
其次,科技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合理的权责清晰的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科学的权责分配机制。
此外,科技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起人才储备和激励机制,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管理水平的提升科技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单位的创新和发展能力。
为了提升管理水平,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科技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科技事业单位应该注重信息化建设,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准确性。
此外,科技事业单位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将绩效目标与单位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最后,科技事业单位应该加强与其他单位和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推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事业单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注重培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在组织架构优化和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上,科技事业单位应该加强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其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科技事业单位应该鼓励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加强科技成果的产权保护和转化机制的建设,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四、创新管理模式科技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方面,科技事业单位可以借鉴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增加内部的竞争与活力,提高单位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科研事业单位工作计划范文
科研事业单位工作计划范文一、引言科研事业单位作为推动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民生活质量的责任。
为了推动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制定一份科研事业单位工作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科研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目标和计划进行详细描述。
二、工作内容1. 科研项目管理科研事业单位应注重科研项目的规划、申报、管理和评估工作。
明确科研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制定项目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同时,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经费使用合理、透明。
2. 科研成果转化科研事业单位应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要加强与企业、产业界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经济效益。
3. 人才培养与科研团队建设科研事业单位应注重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供良好的科研学习和工作环境,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
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提高科研团队的能力和水平。
4. 学术交流与合作科研事业单位应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的科研经验和科技创新模式,促进科研事业单位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要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访并开展合作研究,加强学术交流的频次和质量。
三、工作目标1. 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通过加强科研项目的规划、管理和评估工作,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建立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明确科研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制定项目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经费使用合理、透明。
2.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通过加强与企业、产业界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经济效益。
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加强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推广工作,提高科研成果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事业单位改制的组织变革管理
事业单位改制的组织变革管理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事业单位改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效益的重要举措。
事业单位改制不仅涉及到组织结构的调整,还需要进行全面的管理变革。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改制的组织变革管理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背景分析事业单位改制是应对市场变化和提高效益的必然选择。
在改制过程中,组织的变革管理至关重要。
事业单位改制的组织变革管理旨在调整组织结构、优化流程,提高组织绩效,以适应市场竞争。
二、组织变革管理策略1.明确目标和定位在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明确目标和定位是组织变革的首要任务。
管理者需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明确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制定明晰的目标和定位,为接下来的变革过程提供方向。
2.建立透明的沟通机制有效的沟通是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的关键。
建立透明的沟通机制,包括定期召开组织内部会议、开设问答平台等,以便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了解变革的进展和目标,能够积极参与变革过程,减少不确定性和阻力。
3.形成多元化的组织架构事业单位改制需要从传统的等级化组织架构过渡到更加灵活的多元化组织架构。
管理者应根据工作特点和业务需求,合理划分团队、设立项目组,增加协作和横向管理的机会,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4.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组织变革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和绩效,因此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管理者应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培训计划,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5.积极培育组织文化事业单位改制需要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以促进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管理者需要注重培育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塑造积极的工作氛围,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和信任,为组织变革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措施1.制定详细的改革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改革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确保组织变革按计划进行。
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源和时间,确保改革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事业单位改制方案
事业单位改制方案概述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可行的事业单位改制方案,以期在现有的体制下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益和工作质量。
本方案主要从组织结构、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事业单位的更高效运转和综合发展。
组织结构改革1. 分层管理现行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多为单层管理,导致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
为此,建议引入分层管理的形式,将事业单位内部分为决策层、中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以实现更高效的信息沟通和决策执行。
2. 职能部门划分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职能和任务,合理划分职能部门,以确保工作的协调性和高效性。
同时,建议增设研发部门,推动事业单位的创新和发展。
人员管理改革1. 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和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给予奖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适度调整薪酬结构,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2. 培训与提升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建立岗位培训制度,使员工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
财务管理改革1. 资金使用透明化建立透明的资金使用制度,明确资金来源和用途。
加强财务监管,防止资金滥用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2. 经济责任制引入经济责任制,将事业单位的收支与绩效挂钩,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益和经济效益。
3. 财务审核制度建立财务审核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定期审核,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绩效考核改革1. 目标管理引入目标管理制度,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指标,定期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
通过绩效考核推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2.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事业单位的绩效和工作质量,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和改进措施的制定,以实现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和改进。
3. 多维度评价采用多维度评价的方式,评估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包括财务状况、服务质量、创新能力等,综合评价事业单位的整体绩效。
总结以上提出的事业单位改制方案主要从组织结构、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建议,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整体运转质量。
关于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附件:关于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做好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结合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特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1、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单位)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各地方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使用事业编制的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2、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在册正式工作人员都要纳入岗位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科学研究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岗位类别设置3、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以下简称三类岗位)。
4、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5、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科学研究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要求,适应发展科技事业和提高科技水平的需要。
6、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鼓励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根据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8、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
控制标准如下:以科学研究为主的,专业技术岗位原则上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以科学研究管理为主的,管理岗位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实验操作为主的,工勤技能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的比例可以适当高于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它通过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和 效益。根据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确定企业的发展战 略和市场定位。在找准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市场定位 后,接下来考虑企业组织结构。由于历史和体制原 因,事业单位普通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 存在辅助作业、后勤服务一应俱全,企业办社会的现 象。这些辅助部门是封闭的和低效运行的,运行成本 高,服务质量差。同时,极大地影响了领导抓主业的 精力,使企业背着沉重包袱,无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和国际竞争。解决的办法是走专业化、社会化道路, 使企业职能结构合理化。具体途径可采取分离和剥
范与机制的设计,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组织结构的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在全 体职工中实行分工与协作,对人们的职务范围、责任 和权利等方面进行设计,作出规定而形成的结构体 系。它包括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和职权结 构等内容。
组织运行规范与机制的设计是指为了保证组织
结构高效顺畅运行而制定所需的管理制度、标准、方 法和机制。 2走专业化社会化道路,使企业职能结构合理化 在设计企业组织结构时,首先要搞清楚企业的 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的独特竞争能
★经济广场★
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后的组织设计
煤炭信息研究院
国家煤炭工业局 陈养贸委管理的10 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进行了企业化转制试点,科 技力量布局的调整有了新的突破。2000年5月,国 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深化科研机构 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对科研机构深化 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支持科研机构深化改革的政策 和改革的组织实施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具体规定。 事业单位转制是大势所趋。转制后的事业单位将遇
有用户的需求,培养一批对企业服务高度满意、对企 业产品高度信赖的长期用户。在煤炭销售工作中,不 仅存在售后服务,还有售前服务和销售过程服务,更 有满足用户需求的本质服务。根据用户的需要,生产 适销对路的产品是对用户的最好服务,也是市场对 煤炭企业的客观要求。煤炭企业应该及时调整产品 结构,通过煤炭合理搭配开采、煤种的合理混配及洗 选加工等手段,生产出适合各种用户需要的品种。根 据用户的要求,提供运输服务、送货上门,尽量满足 用户对结算形式的选择,尽量协商煤炭发运时间,帮 助用户选择送货方式,甚至帮助用户解决燃烧、使用 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7 管理创新 管理是第一组合力,它可以把科技第一生产力、 人才第一要素和资本第一推动力有机地整合起来, 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管理创新就是由粗放管理向 集约管理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的 座标要定在市场上,每个企业都是以自己的产品参 与社会生产的大循环、大交换。只有在这个循环交换 中,企业创造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个别劳动才能转 化为社会劳动。因此,企业管理只有盯住市场,研究 市场的变化,了解市场的需求,才能适应市场的需 要,管理创新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上接第36页)
中心和投资决策中心。
部岗位(职务)设计要注意调动人的积极性。每个岗 位设计要体现“四性”:工作技能多样性;工作难度挑 战性;工作任务重要性;工作安排自主性。 4 组织运行规范与体制的设计 组织运行规范与机制的设计是为了保证组织结 构高效顺畅运行所需要的管理制度、标准、方法和机 制。主要包括职务说明书、岗位手册和组织手册。 (1)职务说明书。职务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职 务摘要(职务名称、上级、工资标准);基本工作职能; 职责权限:按业务详细说明具体权限;工作特点:出 差情况、劳动强度等;工作环境;任职资格。 (2)岗位手册。岗位手册应包括的内容:职务说 明书;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业务流程标准;工作 质量标准;工作方法标准; (3)组织手册。组织手册应包括的内容:组织的 性质;组织的结构;组织的奋斗目标;组织岗位要求。
离等办法,通过移交、合资组建独立经营法人实体, 通过产权出售、拍卖等方式成立股份合作制公司。 3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科学设计企业组织结构应从企业实际出发,根 据企业发展阶段和条件设计企业组织结构。没有一 种普遍适用最佳的组织结构,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都应当根据各自面临的外部环境 和内部条件设计相应的组织结构。它包括纵向层次 设置及管理体制和横向部门设置等内容。 (1)纵向层次设置。应根据企业的业务情况,设 立经济责任中心。经济责任中心是指承担某种经济 责任的组织单位,实质上是上下层次之间的集分权 关系。经济责任中心分成本(费用)责任中心、利润责 任中心和投资责任中心。对于成本(费用)责任中心, 只考核评价生产经营中的费用支出,不考核销售收 入,只有生产权,没有对外经营权;对于利润责任中 心,不仅要考核成本,还要考核利润,它有生产权,也 有相当程度的对外经营权。如果投入或产出有一端
36
是内部价格而不是市场价格,又叫模拟利润中心;对 于投资责任中心,不仅考核成本和利润,还要考核资 金、资本的运作情况,分投资使用 (下转第38页)
中国煤炭第26卷第12期9000年12月
万 方数据
进、货款回收等与营销人员收入挂钩,激励营销人员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变当今普遍存在的企业对营 销人才只重使用而轻培养为建立使用和培养相结合 的长期“学习型”营销组织管理模式。 5渠道创新(网络营销) 通过网络营销,扩大市场范围。近年来,世界上 几乎所有大公司都着手在Internet上建立自己的商 业服务系统,并且把公司管理系统与之相联,通过 Internet可以非常方便地把自己公司介绍给所有入 网用户,企业市场范围也由此扩大。煤炭企业要积极 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利用Internet进 行网上营销,把煤炭产品以不受时空限制,更有效、 更经济的方式销往用户。 6服务创新 传统的营销服务是从属于产品销售的一个环 节。在买方市场全面形成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异常激 烈,特别是在同类产品间的技术差异愈来愈小,消费 者对服务品质愈来愈苛求的今天,服务质量在竞争 中的地位已发生质的变化。企业应定期通过对用户 满意度的调查,把用户对产品、服务的看法、购买后 的感受、对企业的批评与改进建议收集起来,建立用 户信息库。通过对各类资料加以归纳和分析,改进营 销服务,发展与用户的直接联系,通过了解和满足现
中国煤炭第26卷第12期2000年12月
(2)组织模式。组织模式可采用直线职能制、事 业部制和子公司制等。 直线职能制。整个企业统一经营,统负盈亏。适 合规模较小企业。 事业部制。每个二级单位有独立的产品和市场, 实行独立经营和自负盈亏。各事业部基本能完成某 种产品的全过程,有相当的自主权。总部为投资中 心,各事业部是利润中心,事业部下属部门是成本中 心。总部对各事业部是统一政策,分散经营。适合规 模大、产品多、市场变化快的企业。 子公司制。各子公司(二级单位)具有法人资格, 具有较大自主权。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不是行政 隶属关系,只能通过股权来行使权利。子公司和母公 司都是投资中心。 (3)横向部门设置。横向部门设置可按职能划 分、按产品划分、按地区划分、按项目划分等。部门内
38
万 方数据
到组织设计的问题。本文就此作初浅探讨。
1组织设计的内涵 事业单位转制后,原来的组织机构将越来越不 适应市场的要求。科技进步与市场竞争要求转制后 的事业单位重新考虑发展问题。企业的发展要以经 济效益为中心,实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 管理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创新。要使组织设计适应改 制的要求,并且保证和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组织设计,就是要设计一套符合企业发展 需要和发展条件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规范和机制。 一方面是组织结构的设计;另一方面是组织运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