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3出师表

合集下载

第23课《出师表》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五四制)

第23课《出师表》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五四制)

疏通文意
(处理事物)斟酌情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 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 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 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 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 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连词,表目的,来
偏袒
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 同。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 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 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疏通文意
贤良诚实的人 忠诚无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疏通文意
没有成效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
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勉励,统帅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 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 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 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 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 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
23 出 师 表
诸葛亮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出师表》是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重要文言文。

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散文,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

这篇文章以其严密的逻辑结构、深刻的哲理内容和感人至深的情感表达,成为古代散文的瑰宝。

学习《出师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忠诚、智慧和人格魅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他们对于文言文的语法、词汇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出师表》作为一篇内容丰富、情感深沉的文学作品,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节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艺术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出师表》,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的词语和句式;能够领会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能够欣赏古代散文的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的词语和句式。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领会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以及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通过情感教学,让学生深入体会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理解课文中的深刻哲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诸葛亮的事迹,引发学生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

3.讲解课文: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4.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以及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5.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体验课文的情感魅力。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2024)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2024)
• 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是诸葛亮,因为他不仅拥有卓越的智慧和 才能,而且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成为了我学 习和追求的目标。
2024/1/30
25
思考题
“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是诸葛亮在《出 师表》中表达自己为 国家和民族奋斗终身 的决心和信念。这句 话的精神内涵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21
延伸阅读:《三国演义》等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简介
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2024/1/30
《三国演义》与《出师表》的关联
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出师表》中的描写有何异同,以及两者 在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联系。
《三国演义》的阅读建议
给出阅读《三国演义》的一些建议,如选择合适的版本、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关注历史 背景等。同时,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研究著作和论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部名著。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前汉和后汉的兴衰原因、蜀 汉与曹魏的实力对比等,突出北伐的 必要性和紧迫性。
2024/1/30
10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2024/1/30
11
诸葛亮形象塑造
忠诚与智慧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被塑造为 忠诚于蜀汉、智慧超群的谋士形 象。他时刻以国家大事为重,为
蜀汉的稳固和发展呕心沥血。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意义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课堂互动与思考题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3《出师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3《出师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3 《出师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

仿照示例,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示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参考答案: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二、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参考答案: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

(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同样的标准。

(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其中“亲贤远佞”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励精图治、复兴汉室的目标。

三、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在课文的后半部分,作者先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臣本布衣”起笔,历数先帝之殊遇,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并临危受命,由布衣跃为重臣,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在叙述二十一年的遭际之后,追言先帝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根源,以及思想基础、物质准备,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部编九下语文23 《出师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九下语文23 《出师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3 《出师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

仿照示例,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示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参考答案: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二、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参考答案: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

(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同样的标准。

(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其中“亲贤远佞”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励精图治、复兴汉室的目标。

三、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在课文的后半部分,作者先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臣本布衣”起笔,历数先帝之殊遇,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并临危受命,由布衣跃为重臣,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在叙述二十一年的遭际之后,追言先帝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根源,以及思想基础、物质准备,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一、文学常识1. 作者-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早年隐居隆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后随刘备夺得汉中并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

2. 出处二、字词积累1. 重点字词- 崩殂(cú):死亡。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 疲弊:人力疲劳,物力缺乏。

-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 殊遇:特殊的待遇。

-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开张,扩大。

- 光:发扬光大。

- 恢弘:发扬扩大。

恢,广大。

弘,大。

- 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 陟(zhì)罚臧否(pǐ):奖惩功过、好坏。

陟,提升。

罚,惩罚。

臧,善。

否,恶。

-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 付有司论其刑赏:交给主管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 昭:彰显,显扬。

- 平明之理:公平清明的治理。

- 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 志虑忠纯: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 简拔:选拔。

简,挑选。

- 遗(wèi)陛下:给予陛下。

- 咨:询问。

- 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弥补。

阙,通“缺”,缺点。

-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平。

- 晓畅:精通。

- 试用:任用。

-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 营中之事:军营里的事情。

- 行(háng)阵:指部队。

-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 倾颓:倾覆衰败。

- 痛恨:痛心遗憾。

- 桓(huán)、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

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 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官名。

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23《出师表》学习笔记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23《出师表》学习笔记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 23 《出师表》学习笔记一、重点词语古今异义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今义:。

2.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

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

5.由是感激古义今义。

一词多义6.行:性行淑均。

必能使行阵和睦。

7.效:恐托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8.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每与臣论此事。

9.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进尽忠言。

10.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以咨诹善道。

11.其他重点词语(1)中道崩殂殂:。

(2)盖追先帝之殊遇殊遇:。

(3)不宜妄自菲薄妄自菲薄:。

(4)引喻失义引喻:失义:。

(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臧否:。

(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拔:。

(7)悉以咨之咨:。

(8)性行淑均淑:均:。

(9)猥自枉屈猥:枉屈:。

(10)夙夜忧叹夙夜:。

(11)当奖率三军奖:。

(12)庶竭驽钝庶:。

驽钝:。

(13)至于斟酌损益损:益。

(14)以告先帝之灵告:。

(15)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

(16)以彰其咎彰:。

(17)以咨诹善道诹:。

(18)察纳雅言雅言:。

12.虚词意义及用法(1)而: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可计日而待也。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于: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苟全性命于乱世。

还于旧都。

(3)以:以光先帝遗德。

以塞忠谏之路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

二、特殊句式1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试用于昔日。

()15.躬耕于南阳。

()16.不求闻达于诸侯。

()17.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重点句子翻译18.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9.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0.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2课《出师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2课《出师表》教案

22出师表诸葛亮◇教材分析◇《出师表》是一篇情辞意切、感人肺腑的千古名篇。

作者通过表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贞,提出的三条建议,既是安定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

作者通过叙述生平及出师北伐,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慷慨深沉,动人心魄。

本文寓情于议,寓情于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作者主张明确,析理透辟,殷切期望之情溢于言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表”的特点,分析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3.学习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4.了解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

5.领会诸葛亮提出三项建议的借鉴意义。

【过程与方法】1.朗读法。

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句中的语意停顿,读出层次感,读出情意。

2.讨论法。

关于文句的疏通、文意的理解,应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互动,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培养协作精神。

3.探究法。

提供有关诸葛亮的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查找答案,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引导学生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2.难点:掌握本文寓情于议、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他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所撰写的《出师表》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类作品的佳作,文章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文天祥盛赞“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陆游评价“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文体知识表,古代臣子向君主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第23课《出师表》课件

第23课《出师表》课件

读准字音
fěi

shì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
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
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
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jiàn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

jiù wèi
zhēn zhuó
夙夜忧叹 以彰其咎 以遗陛下 斟 酌损益
疏通文义
否定词,
这里指刘备 没有
指帝王之死
即蜀汉 困苦穷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
时候
宫廷内
确实,的确
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句首语气助词,表示整句关系,解释原因
开扩,扩张
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
发扬,扩大 特别的知遇
称引比喻 圣明的听闻
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
发扬光大
轻视
以致
塞忠谏之路也。
直言规劝,使改正
疏通文义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就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 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 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 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 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 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 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两首诗都涉及了 一个人物,这个人 是谁?
诸葛亮
新知导入
这是诸葛亮北伐的示意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 在出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出师表》。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 ),字孔明, 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 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发明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 子书》等。
精读课文
译文: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种,在乱世中只求保全性 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社会地位低 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 我,询问我对时局大事的看法,因此我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 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 在危机患难期间接受任命,自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当世之事咨臣”)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精读课文
字词句式·古今异义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由是感激
古义:感奋激发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 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不宜异同
古义:不同 今义: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精读课文
愚以为宫中之事
古义:我,谦称 今义:愚笨
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 说话不恰当, 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 的道路。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 不同。
统编版 · 语文 · 九年级(下)

2020初中文言文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出师表》

2020初中文言文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出师表》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有”是通假字,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所以读yòu】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实词翻译文意理解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实词翻译文意理解

《出师表》三国诸葛亮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一遍过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殂:死亡(2)秋:时候(这里是“时”的意思)2.然侍卫之臣不解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1)内:朝廷(2)外:这里指疆场(3)追:追念(4)殊遇:厚遇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开张:扩大(2)光:发扬光大(3)遗:遗留(4)恢弘:发扬,扩展(扩大,发扬)(5)引:称引(6)喻:譬喻(7)失义:不合道理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2)陟:提拔、晋升(3)臧否:赞扬和批评(善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好坏)(4)异同:这里指不同5.若有作好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付:交给(2)有司:负责专职的官员(3)刑:罚(4)昭:彰显,显示(5)理:治理(6)异:不同6.侍中、待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良实:忠良诚实的人(2)简拔:选拔(3)遗:给予7.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愚:我,谦称(2)悉:全,都(3)咨:询问(4)阙漏:缺失疏漏8.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淑:善(2)均:公正、公平(3)晓畅:谙熟,精通9.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行阵:行伍、部队10.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亲:亲近(2)远:疏远(3)所以:这里表示原因1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1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布衣:平民百姓(2)①躬耕:亲身耕种②躬:亲自(3)闻达:有名望,显贵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

郭攸( yōu)之
以遗陛下( wè ) i 猥( wěi )自枉屈 夙( )夜忧叹
费祎( yī)
攘( rǎng )除 咨诹( zōu ) 以彰其咎( )钝 nú )损益

jiù

庶(
)竭驽( shù 斟( )酌(
zhēn
zhuó
字 词
句翻译
指刘备。因刘备此 时已死,故称先帝
指没完 成帝业
中 途
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 特殊待遇。殊,不一般,特异。
不懈于内,
忠志之

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
之殊遇,
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
欲报之于陛下也。 想要在陛下您身上报恩啦。
实在应该
发扬 光大
留下的美德
扩大圣明 的听闻。
诚 宜 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
德, 恢 弘
(陛下)你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 过于小看自己 。菲 讲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 喻。失义,失当,违背大义 薄,轻视,小看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 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 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 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 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 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 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 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 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 追封他为武兴王 .

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出师表里的一些官职素材新人教

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出师表里的一些官职素材新人教

《出师表》里的一些官职表文云:“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此处的侍中,指郭、费,侍郎指董允。

侍中,从秦汉到北宋都置此官,但历代侍中任职不一。

在秦汉时期,侍中是加官,无实职,无定员;三国时期,则是皇帝左右的侍从官员,出入官廷,备顾问应对,成为禁中决策的顾问人员,职位渐显。

唐代的侍中,是门下省的长官。

门下省在侍中主持下审议,副署皇帝诏令,签署臣下章奏、职任,与三国时的侍中不同。

要注意区别,免得学生视同一律。

侍郎,在三国时,为郎官之一。

“郎”即“廊”字,郎官即宫殿廊底之官,皇帝近侍之臣。

《出师表》里的董允,官黄门侍郎。

黄门(黄阅)即宫门,因其受事于黄阅之内,故称黄门侍郎。

职任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

当时的侍郎,与后世的同名职事官不一样,后世称大部(吏、户、礼、兵、刑、工)的副长官为侍郎。

表中又说:“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皆贞良死节之臣,……”侍中仍指郭攸之、费,尚书指陈震,长史专指张裔,参军专指蒋琬。

尚书,在战国秦时官位较低,自汉武帝时候起,地位逐渐重要。

尚书是在皇帝左右办事的官员,掌文书章奏,有点像皇帝的秘书人员。

东汉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三国时亦然。

后世则称六部长官为尚书。

长史,在三国时,是丞相府属官。

(其前,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均置此属官,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府亦然;此外,两汉边郡太守亦置长史。

)张裔为丞相府长史,诸葛亮出征,留张裔统管丞相府事宜。

参军,三国时的参军,全衔是:参丞相军事,为丞相属官。

参军数额往往不少,在表文中专指蒋琬,当时琬与祎共同留丞相府,处理府事。

诸葛亮最信任蒋琬,曾密谓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为付琬。

”《出师表》专门提到:“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此处所说的“督”,不是都督,更不是大都督。

按:都督一官,为领兵将帅,汉末始有这个军事职称;后来称都督中外诸军事者,即大都督,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三国后期魏国司马氏父子就先后担任过大都督或大将军。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诸葛亮出师表课件2020.022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诸葛亮出师表课件2020.0221
感到痛心、遗憾
都是古代官职名 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 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1.提出亲贤的具体做法 是?
• 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 ②“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出师表
第二课时


诸葛亮
亲身耕种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
流泪,落泪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首先,严于律己 • 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 • 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
出师表
分析形势——提建议 自叙经历——表衷心 点明主旨——明责任
开张圣听
赏罚严明
亲贤远佞

报先帝

忠陛下

严于律己

严要求朝廷诸臣
向后主提出希望
感恩明志
1.叙己志向: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 叙三顾茅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尤是感激 叙共患难经历:创业艰难——效忠心愿。 2.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刘备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对刘禅 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 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灿然于文苑。这是 因为孔明之作,持论贤明通达,行文情浓义明,因而被 奉为理政的规范,作文的楷模。
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5)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 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8)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 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出师表 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下语文23 出师表

人教版九下语文23 出师表

辱,谦辞。
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屈尊就卑。
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覆灭,颠覆。这里指兵败。
感奋激发。
奔走效劳。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
二十一年。
二十有一年矣。
自那时以来。
整体感知
【译文】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身耕种,只求能在 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中扬名显达。先帝不因 为我身世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 拜访我,拿当今的国家大事来问我,我因此感奋激发,于是 答应先帝愿意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我)在兵败的时 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以来, 已经二十一年了。
整体感知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 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 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 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 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zhēn zhuó zhāng

zhào
斟 酌 以ji彰ù 其咎 z咨ōu 诹 遗诏
整体感知
参照注释,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断句,看看文中到底写了 哪些内容。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 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 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出师表
1.借助注释与已有的文言知识,疏通文义,积累重点词语与句式。

2.了解文章夹叙夹议、寓情于理的写作特点。

3.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作者简介: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背景简介: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

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任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

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

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进行解答。

2.在朗读的过程中,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3.教师点拨特殊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②由是感激(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④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一词多义】
①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②效:恐托付不效(效果)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功效)
③所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
④以: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以光先帝遗德(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对文意的理解,划分文章层次。

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目标导学三:把握重点,理清脉络
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明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作者反复陈说的是亲贤远佞这一条。

其余两条虽然说的是方针、政策,也都与此有关。

因为刘禅是个昏庸之君,容易受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可能贯彻执行。

而亲贤是远佞之本,所以文章开头说“开张圣听”,实际上就是要听取贤臣的意见,万不可“塞忠谏之路”,中间列举贤臣姓名,要刘禅“亲之信之”,结尾更劝说刘禅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也是亲贤的意思。

目标导学四:细读课文,讨论交流
1.文章主要向后主进谏,开篇为什么从蜀国形势谈起?既然“益州疲弊”,又为何要出师伐魏?
明确:文章开篇以蜀国形势谈起,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在这种情况下,“侍卫之臣,忠志之士”,他们不忘先帝遗德,不改对后主的
忠心,转危为安是有希望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项治国主张。

“益州疲弊”是指蜀国在“三分”中处于不利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用了五年时间做准备,主要措施有:①跟吴国通好;②加强内政建设;③平定南方的叛乱。

可见,出师伐魏的时机已经成熟。

2.文章由劝谏转入自叙生平,初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样写,好处何在?
明确:这样写,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诚,二十一年如一日辛苦奔走,是感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

这样的表白合情合理,容易打动刘禅,取得信任,以防远离之际,小人妄进谗言,离间君臣而坏大事。

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由谏君突然转入述己,使文章另辟蹊径,起伏有致。

3.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又为何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遗诏?
明确: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

他反复提及先帝遗诏,也是希望能勉励后主。

目标导学五:赏析表文,学习写法
本文是如何把议论、抒情和叙事融为一体的?
明确: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

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说服力强。

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

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目标导学六:拓展延伸,展示个性
你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
明确: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知恩图报、忠心为国。

他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永远是后代胸有抱负、腹有诗书,有良知和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心中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武侯祠前的杜甫、陆游不就是例子吗?当我们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时,不也深深地体味出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吗?
当我们解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两句诗时,不也深深地被陆游满腔豪情所感染吗?
另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是报知遇之恩。

他只忠于刘备,忠于自己的才能,是一种狭隘的爱国行为。

如果他爱国爱民,又何必辅佐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呢?北伐之所以功亏一篑,不就是因为刘禅的昏聩无能吗?
小结:《出师表》以“形势”使对方震动,以“情感”使对方感动,以“措施”教导对方,以“事业”激励对方,肝胆相照,情深意厚,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封建统治者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之恩,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

今天,人们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对于“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意。

三、板书设计可取之处 1.注重朗读环节,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词句,有利于提升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2.设置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激励学生主动探讨,形成了
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

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相关知识的积累有限,对人物形象及情感的
理解流于表面。

在后续教学中需注重补充相关资料,对文
本内容更加字斟句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