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盘点答案
《三峡》课后练习答案版
《三峡》课后练习
班级学号姓名
一. 填空。
《三峡》选自《水经注》,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
北宜昌之间。
作者郦道元,北魏(朝代)地理学家。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处(quē)素湍.(tuān)绝(yǎn)飞漱.(shù)属.引(zhǔ)沿溯.(sù)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2)自非
..亭午夜分如果不是
(3)自非亭.午夜分正
(4)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5)至于夏水襄.陵升到高处
(6)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
(7)或.王命急宣有时
(8)虽.乘奔.御风虽:即使;奔:飞奔的马
(9)不以疾.也快
(10)素湍.绿潭急流
(11)回清
..倒影回旋的清波
(12)飞漱
..其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13)良.多趣味甚,很
(14)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 6.举例说明本文是如何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 手法描写景物的。 • 从正面写山的高峻:重岩叠嶂。从侧面烘托 突出山的高峻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见曦月。 • 7.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 响,哀转久绝”,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 一是写三峡秋季凄凉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 写三峡山高岭连峡长的地形特征。
• 3.第四段中能点明季节的是哪个字?作者选取 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这个季节?突出了此时三 峡怎样的特点? • ①霜。②作者选取了寒林、肃涧、长啸的高 猿以及渔歌,突出了三峡凄清肃杀的特点。 • 4.作者在描写秋天三峡时,引用渔歌,请写 出文中引用的渔歌及其作用。 • ①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裳。”②作用:从猿的叫声中进一步感受三 峡独特的地貌特征:山高岭连、峡窄水长, 通过对猿的凄惨叫声的描写,渲染秋天悲凉、 萧瑟的气氛;也暗含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文言文复习之
《三峡》(1)
• 1.请找出第一段中作者描写三峡两岸青山的有 关词语,并说明山的特点。
问题分析
• ①词语:“连、无阙、重、叠、隐、蔽”; • ②山高岭连、峡长的特点。 • 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一句中作者为什 么要强调两地之间的距离? • 运用对比、夸张写法,突出了两地距离遥远, 如此遥远的路程可一日到达,更突出船行速度 快的特点,侧面表现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
• 8.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三峡夏季水流特点的两组句子, 并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赏析。 •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乘奔御风”运用了 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三峡夏季水势之急。 •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运用侧面描写突出了三 峡夏季水大流急水势之猛。 • 9.本文作者以凝练生动的语言,写出了三峡的壮丽景 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读了本文后,有什么 感想? • ①本文通过对三峡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 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 ②读完本文,让我领略到长江三峡的雄奇秀美及母亲 河长江所孕育的灿烂中华文明。因而,保护长江,保 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三峡》(含答案解析)
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三峡》(含答案解析)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三峡》(含答案解析)《三峡》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明代作家杨慎《三峡记》的辑录和整理。
通过《三峡》这篇文言文作品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文言文的语法、修辞和表达方式。
同时,通过对《三峡》真题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本文将对《三峡》中的一些重要知识进行梳理,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真题训练和答案解析。
一、词语解析1. 故士故士是《三峡》中常见的词语,指的是失去官职或退隐山林的士人。
他们以清廉自持、儒雅谦和的品质为人们所称颂。
例题1:下列句子中,“故士”一词的含义最接近的是:A. 有智慧的人B. 退隐山林的士人C. 悲伤的人D. 经验丰富的人答案:B解析:根据对故士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故士指的是退隐山林的士人。
2. 壮游壮游指的是寻幽探胜、游览名胜的行为。
《三峡》中壮游的描写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
例题2:下列句子中,“壮游”一词的意思相反的是:A. 游山玩水B. 寻找名胜C. 拘泥家园D. 千里迢迢答案:C解析:根据对壮游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壮游指的是寻幽探胜,相反的词应该是拘泥家园。
二、句子结构分析1. 并列句并列句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句子并列在一起,通过并列连接词(如“和”、“与”、“又”等)进行关联。
在《三峡》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并列句的用法。
例题3:下列句子是并列句的是:A. 穷巷穷街,尽是故士与游子。
B. 水泄不通,人山人海。
C. 天寒地冻,风吹不断。
D. 明月当空,江水悠悠。
答案:A解析:根据对并列句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并列句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句子并列在一起,通过并列连接词进行关联。
选项A中的“与”连接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句子。
2. 现象句现象句是通过把具体的现象或事实进行叙述,来表达某种观点或态度。
在《三峡》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现象句的运用。
例题4:下列句子中是现象句的是:A. 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三峡课后题及答案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属引凄异()
2.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
2春冬:
3秋季:
3.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
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
2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
3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
4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
4.文中的 “良多趣味 ”指的是什么?
5.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练习题二
二、(一)6•①毫无 ②峭壁 ③遮蔽 ④日光,这里指太阳
7.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8.连和高
9.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 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二10.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 “沿溯阻绝 ”概括水势险恶; 以“王命急宣 ”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 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滩水至峻峭,南
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嵚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 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
1.上文两段文字都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试给第一段加上标点 (在原题上加标点即可)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或大或小 ②负刀牵牛 ③虽途迳信宿...
④犹望见此物 ⑤相去二里 ⑥悉作人面形...
( )又何间焉( ) ..
非亭午夜分( )不以疾也( ) ..
(3)自疾三峡七百里中 ( )疾在腠理( ) ..
3.找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奋笔疾书b、每至晴初霜旦/通宵达 旦 ....
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沿溯阻绝/络绎不绝....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
初中语文文言文《三峡》基础题+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三峡》(八上月考)一、填空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①或.王命急宣( ) ②虽乘奔.御风( ) ③哀转久绝.( )④每至晴初霜旦.( ) ⑤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⑥东皋薄.暮望( )二、选择题1.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凄婉,久久才断绝。
C.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
D.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下列对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B.三峡夏季水势浩大,水流湍急。
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来写是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后写春冬之水,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D.“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静态,以“倒影”写“绿潭”的动态,极言江水之清澈。
3.下列句中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意思相同一项是()A.下车引之B.水陆草木之花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绝 (yǎn)倒.影(dào)阙.处(quē)涧.肃(jiàn)B.曦.月(xī)飞漱.(sù)御.风(yù)怪柏.(bǎi)C.叠嶂.(zhàng)属.引(shǔ)襄.陵(xiāng)绿潭.(tán)D.素湍.(tān)凄.异(qī)沿溯.(sù)长啸.(xiào)6.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解析复习题最全(含答案)
《三峡》复习要点归纳以及练习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左山右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之上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因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课文选自《水经注疏》。
2.“三峡”按从下游到上游的顺序依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3.《三峡》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起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三峡》分别从夏季、春冬之季、秋季描写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三峡》中考题集锦 参考答案
三峡》习题一、1.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3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
(10分)⒒①阳光(0.5分)②飞奔的马(0.5分)⒓B(2分)⒔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1分),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1分)(句中“襄”沿“溯”等词语必须正确翻译,否则,错一词扣0.5分)⒕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分)⒖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得1分)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0.5分)0.5分理由:落差大(意思相同均可得1分)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0.5分)三、阅读《三峡》,完成9-12题11、阙:通“缺”襄:上12(1)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14、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4.郦道元(有错该题不得分)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6.①(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溯流而上③快(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 7.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8.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1分)、高耸峻拔(1分)。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1分)、水流湍急(1分)。
(意思对即可)五、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23、A 24、B 25、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没有准确译出“虽”、“奔”可酌情扣分)26、清荣峻茂27、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8、能抓住事物特征,扣住“趣味”去谈,言之成理即可。
三峡理解性默写带答案精编版
《三峡》理解性默写
1、分别写出《三峡》中描写春、夏、秋、最具有特色的句子
春冬: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夏:夏水囊陵,沿溯阻绝。
秋: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2《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4描写泉水瀑布句是: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6描写三峡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7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8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9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6
1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前文的“高猿长啸、属引凄异_”一句相照应。
18、用比较的方法表现夏水迅疾的语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答案版-解析)
三峡(答案版-解析)《三峡》练习一、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三峡》中总写三峡峰峦重叠,雄伟峻拔山4、写三峡全景、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5、直接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中的句子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描写三峡水流湍急特点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写水势盛大,又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11、写春冬之时三峡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令人神往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2、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3、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5、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6、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7、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18.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中找出两个理由。
三峡课后习题答案
三峡课后习题答案《三峡》是一篇描写中国长江三峡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的散文,它通过作者的亲身体验,向读者展示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和独特的文化。
下面是根据《三峡》课文内容设计的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 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2. 瞿塘峡以“险”著称,巫峡以“秀”闻名,西陵峡则以“奇”为特色。
3. 长江三峡的自然景观包括险峻的山峰、清澈的江水和丰富的植被。
4. 三峡地区的人文景观有古代的石刻、寺庙和桥梁等。
二、选择题1. 三峡中,以“秀”著称的峡谷是(A)。
A. 巫峡B. 瞿塘峡C. 西陵峡D. 以上都不是2. 长江三峡的总长度约为(B)。
A. 100公里B. 193公里C. 200公里D. 300公里三、简答题1. 描述三峡的自然景观特点。
答:三峡的自然景观特点包括险峻的山峰、清澈的江水和丰富的植被。
瞿塘峡的山峰险峻,巫峡的江水清澈,西陵峡的植被丰富。
2. 简述三峡的人文景观。
答:三峡的人文景观包括古代的石刻、寺庙和桥梁等。
这些人文景观不仅展示了三峡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论述题1. 请结合《三峡》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三峡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认识。
答:《三峡》课文通过对三峡自然景观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
瞿塘峡的险峻、巫峡的秀美、西陵峡的奇特,都让人叹为观止。
同时,三峡地区的人文景观也丰富多彩,如古代的石刻、寺庙和桥梁,它们是三峡地区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三峡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学习自然与人文的重要窗口。
五、实践题1. 如果有机会去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参观哪些景点?为什么?答:如果有机会去三峡旅游,我会选择参观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因为它们是三峡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
同时,我还会去参观三峡大坝,了解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大坝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峡》试题及答案
《三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词在文中表示“缺少”的意思?A. 连B. 阙C. 岩D. 峦答案:B解释:在文中,“略无阙处”中的“阙”通“缺”,意为缺少。
2. 以下哪个词在文中表示“逆流而上”的意思?A. 沿B. 溯C. 阻D. 绝答案:B解释:在文中,“沿溯阻绝”中的“溯”意为逆流而上。
3. 文中提到的“白帝”是指:A. 一个人B. 一个地方C. 一座山D. 一条河答案:B解释:“白帝”在文中指的是白帝城,是一个地方。
4. 文中提到的“江陵”是指:A. 一个城市B. 一个地方C. 一座山D. 一条河答案:A解释:“江陵”在文中指的是一个城市,即今天的荆州市。
5. 以下哪个季节的描写中没有提到“素湍绿潭”?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解释:文中“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明确提到了春冬季节的“素湍绿潭”。
6. 文中“清荣峻茂”四个字分别形容的是:A. 水清、树荣、山峻、草茂B. 水荣、树清、山茂、草峻C. 水茂、树荣、山清、草峻D. 水峻、树茂、山荣、草清答案:A解释:“清荣峻茂”分别形容的是水的清澈、树的茂盛、山的险峻和草的茂密。
7. 文中提到的“高猿长啸”是在什么情境下发生的?A. 晴天B. 雨天C. 霜天D. 雪天答案:C解释:文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描述的是在霜天的情境下。
8. 文中的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欢快B. 悲伤C. 愤怒D. 平静答案:B解释:渔歌通过“猿鸣三声泪沾裳”表达了悲伤的情感。
9. 以下哪个词语在文中没有出现?A. 重岩B. 飞漱C. 怅望D. 哀转答案:C解释:文中没有出现“怅望”一词。
10. 文中的描写主要体现了三峡的:A. 安宁与祥和B. 壮观与秀美C. 凄凉与荒芜D. 繁华与昌盛答案:B解释:文中的描写主要体现了三峡的壮观与秀美。
二、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略无阙处(缺少)2. 重岩叠嶂(层层叠叠的山峰)3. 沿溯阻绝(逆流而上,阻碍重重)4. 清荣峻茂(清澈、茂盛、险峻、茂密)5. 哀转久绝(悲哀的回声久久不绝)三、句子翻译(每题3分,共15分)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阅读答案(集锦15篇)
《三峡》阅读答案《三峡》阅读答案(集锦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峡》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峡》阅读答案1(一)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至于/夏水襄陵B.绝 /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已而之细柳营 D.策之不以其道1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10.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11.A(隐是遮蔽的意思)12.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13.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以上四道选择题均为2分)14.(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分)(2)即使骑着马,驾着风(1分),也没有这样迅速(1分)。
三峡精讲精练
五、重点句子翻译
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019湖南湘西)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2.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018青海西宁) 到夏天水漫上山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四、一词多义
1.自 2.绝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沿溯阻绝 绝 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素湍绿潭 3.素
可以调素琴(《陋室铭》)
____于__。__这__里__是__“__在__”__的__意__思______ ____如__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断__,__隔__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极__(_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消__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题精练
题型 一 课标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面对面原创)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1分) (一)《三峡》全文。 (二)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俗谓是
山为譬头山①。其水北流注井,井际②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长津 激浪,瀑布而下,澎赑③之音,惊川聒谷,漰渀④之势,状同洪河,北流入阳水。 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⑤,乃积绵载,后因王事,复出海岱,郭金、紫 惠⑥同石井,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羁心,但恨此水时有通塞耳。
知识盘点 好题精练
知识盘点
一、文学文化常识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9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次序写三峡景物的,如许写有什么利益.参考答案: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凸起绵延不竭.遮天蔽日的特色;写水,则描述不合季候的不合气象.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窄的特色,为下文写水作铺垫.夏水浩荡,所表示出的豪迈美最能凸起三峡宏伟绚丽的特色,所以先写.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合季候的景物各有如何的特点.参考答案: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秋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作者写景,采取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段.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风景,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活泼地表示了出来.三.说明下列加点词的寄义.自非亭午夜分孤常念书,自认为大有所益绝多生怪柏哀转久绝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参考答案:1.于,文中是“在”的意思;假如,假如;本身.2.断,拒却;极,异常;完.止.3.白色的;不加雕绘装潢的.四.翻译课文的中央两段,把原文和本身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领会它们不合的说话特色.参考答案:译文:等到炎天水涨,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克不及通航.有时刻皇帝的敕令必须急速传达,这时只要清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央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如许快啊.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刻,白色的激流,绿色的潭水,盘旋的清波倒映着两岸各类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岳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边激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切趣味无限.比较:原文的第②段,具体写夏水,凸起夏水暴跌.流速缓慢,特色是豪迈美.第③段,具体写春冬的激流.倒影.树.泉.瀑布,特色是清优美.这两段文字对水的描述采取了正面的衬托,更显出水流的快.急.幽,多用比较.夸大,简练精华精辟,活泼传神.而译文极尽活泼描述之技能,凸起三峡之水的特色——迅疾凶悍.秀丽奇绝.盘旋碧绿.于描述中掺入了作者的审好意趣,更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情趣盎然.五.《水经注》在古代纪行散文的成长中有着主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川手,太上郦道元”.课外可以浏览《水经注》中描述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的段落,领会其写景文字的出色.参考答案:示例:《水经注》描述孟门山“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从高.远的角度正面描述水势凶悍,以此来衬托孟门山的高大.巨石“若坠复倚”的想象,更见孟门山的峻峭无比.。
三峡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9、本文写春冬之景,用清、 荣、峻、茂四字突出其特点。
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
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 表现出来。
10、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 是:
•雄奇பைடு நூலகம்峻,清幽秀丽。
11、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①进一步表现了三峡山高、 岭连、水长的地理特征; •②渲染出三峡秋景凄凉的气 氛。
12、作者先写夏水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 写水,而三峡水夏季最盛, 所以先写“夏水”。
13、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 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 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 句。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 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 窄险要的特点。
•写法:侧面描写。
•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 发白帝城》
6、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 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句子是: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写法上 有什么特点?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 湍急的句子是: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 叠嶂,隐天蔽日。
5、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 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 了李白的哪首诗?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14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还有哪些
《三峡》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0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并背诵课文。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
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
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1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参考答案: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
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三、翻译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沿溯阻绝.绝多生怪柏哀转久绝.3.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参考答案:;如果;;极(高);;不加装饰。
四、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译文:参见P93—95“句段精析”。
语言特点:①原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如“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四字一句,中间用连词“则”来承接,使文章节奏鲜明,错落有致,音韵优美,读来朗朗上口。
自己的译文平白如话,缺失音韵美、节奏感。
②原文用词简洁精当。
如“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一字一景,简洁概括,精当确切。
自己的译文用词烦琐,不够简洁。
五、《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
课外可以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的段落,体会其写景文字的精彩。
《三峡》课后练习答案版
《三峡》课后练习绝()绝.多生怪柏(1)自自非亭午夜分(如果)自三峡七百里中(在)(2)绝沿溯阻绝(断)绝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3)清回清倒影(清波)清荣峻茂(水清)五.翻译下列句子。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像屏障一样,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
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常有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很多的趣味。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经常听到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传来猿啼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六、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出。
(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七.课内阅读。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了那种修辞手法(C)A、拟人B、比喻C、夸张D、对偶(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知识盘点(50分)
注音:(5分,每个0.5分)
阙.(quē)处叠嶂.(zhàng )曦.( xī)月襄.(xiāng )陵沿溯.(sù)
素湍.(tuān)绝巘.(yǎn ) 飞漱.( shù) 涧.( jiàn )肃属.( zhǔ)引
二、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20分,每个0.5分)
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毫无)阙.(通“缺”)处;重岩叠嶂.(像屏障一样
的山峰),隐天蔽日,自.(如果)非亭午
..(正午)夜分,不见曦.(太阳)月。
至于夏水襄.(漫上)陵.(小山包),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断)。
或.(有时)王命急宣.(传达),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这)间千二百里,虽.(即使)乘奔.(飞奔的马)御.(驾)风,不以.疾.(认为)(快)也。
春冬之.(的)时,则素.(白色)湍.(急流)绿潭,回清
..(回旋的清波)倒影。
绝.(极)巘.(山峰)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急流冲荡)其.(这)间。
清.(水清)荣.(树茂盛)峻.(山高)茂.(草盛),良.(实在)多趣味。
每至晴.(放晴)初霜.(下霜)旦,林寒涧.(山涧)肃.(寂静),常有高.猿.(高处的猿猴)长啸,属.(连接)引.(延长)凄异,空谷传响.(回声),哀转久绝.(消失)。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分)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分)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正午或者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者月亮。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分)
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分)
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分)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分)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趣味无穷。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分)
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7、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二百里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8、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9、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四、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5分)
A.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B.文章先写水,后写山,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先写山再写水)
C.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D.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文意判断
1、《三峡》以繁复铺陈(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2、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3、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此时的三峡,水势迅猛,颇有豪放之美。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这句描写,运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着力突出山峡的凄婉(没有凄婉)秀丽。
5、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文中“寒”“肃”“凄”“哀”数字就把三峡的秀丽(凄婉)表现出来,这是大笔点染的手法。
6、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作顺序则是先写山,后写水,这样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7、本文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8、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按照春夏秋冬(夏、春冬、秋)的时间顺序依次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9、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