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3 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4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4含答案

配餐作业(三十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A组·全员必做题1.(2017·河北三市联考)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为全部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B.杂草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无需除杂草C.一般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低D.除去农田中的害虫,有利于实现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解析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为农田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包括农作物、杂草等)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杂草的存在能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使营养结构更复杂,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为了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仍需要除杂草,B错误;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因而自我调节能力较低,C正确;除去农田中的害虫,有利于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和人类,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的,D错误。

答案C2.(2017·山东潍坊统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B正确;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强,如极地苔原,C错误;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捕猎等)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答案C3.(2017·吉林三校联合模拟)依靠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将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为健康状态的过程称为生态恢复。

该过程中()A.发生了初生演替B.能量的输入大于散失C.抵抗力稳定性保持不变D.恢复为原来的物种组成解析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仍然存在部分生物,这种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在该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增加,储存在生物体内的能量也会增加,说明在该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大于散失,B正确;由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更复杂,故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升高,C错误;在该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故该生态系统不一定恢复为原来的物种组成,D错误。

全国通用版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6 Word版含答案

全国通用版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6 Word版含答案

配餐作业(六) 系统内的分工与合作A组·全员必做题1.(2017·山东齐鲁名校联考)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是制备细胞膜的良好材料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用台盼蓝染色,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是制备细胞膜的良好材料,A正确;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正确;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C正确;利用染色排除法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时,由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使用台盼蓝染色,活的动物细胞不会被染成蓝色,D错误。

答案 D2.(2017·山西四校联考)下列与细胞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但不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D.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程解析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只有核糖体,A选项错误;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形成囊泡进入高尔基体,由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形成囊泡,运向细胞膜,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所以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B选项正确;溶酶体的功能是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选项错误;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主动运输消耗的ATP由细胞呼吸提供,D选项错误。

答案 B3.(2017·河北三市联考)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中心体的复制B.乳酸菌细胞壁的合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C.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将全部被排出细胞外D.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的解析中心体只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洋葱是高等植物,A错误;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但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无高尔基体,B错误;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有的可以作为细胞的营养物质被细胞再利用,有的被排出细胞外,C错误;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其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都是在宿主细胞中完成的,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D正确。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0-有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0-有答案

配餐作业(四十)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A组·全员必做题1.下列关于腌制泡菜和制作果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乳酸菌在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都有分布B.腌制泡菜时,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都会造成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C.醋酸菌进行深层发酵时需要连续通入氧气,否则醋酸菌会缺氧死亡D.温度对制作果醋的发酵过程没有影响解析本题考查腌制泡菜和制作果醋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选项A,乳酸菌种类很多,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都有乳酸菌的分布。

选项B,腌制泡菜时,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使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

选项C,醋酸菌是需氧型生物,对氧气含量非常敏感,缺氧会导致醋酸菌死亡。

选项D,温度影响醋酸菌体内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发酵过程。

答案 D2.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B.酵母菌存在广泛、生命力强,因此在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进行消毒或灭菌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pH都会升高解析本题考查制作果酒、果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①②③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18~25 ℃,④过程为醋酸发酵过程,最适温度为30~35 ℃;在进行酒精发酵时要对所用器具消毒或灭菌,以免造成杂菌污染影响酒的品质;果酒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果醋发酵产生的醋酸都会使培养液的pH降低。

答案 C3.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先除去葡萄枝梗,然后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干净B.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20 ℃左右,变化不能太大C.发酵过程中应该不断从充气孔进行通气,以维持发酵的需氧环境D.酵母菌存在广泛、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解析在精选葡萄后应先冲洗1~2次,然后除去枝梗,原因是要除去污垢,但不能洗去附着在表面的酵母菌,先去枝梗会造成汁液流失和污染;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厌氧过程,在有氧的条件下,醋酸菌可将酒精氧化为乙醛,进而氧化为乙酸;在酒精发酵时,一定要对器具消毒,以免杂菌污染和危害酵母菌,影响酒的品质;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25 ℃。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24 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24 含答案

配餐作业(二十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A组·全员必做题1.下列各项说法中,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符的是( )①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使庞大种群中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③环境改变可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⑤突变和基因重组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⑥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⑦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A.①②④B.②④⑤C.④⑤⑥D.③⑤⑦解析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要特别注意: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可遗传的变异只是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并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产生了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另外要注意,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无遗传物质的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由于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所以,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答案 D2.(2016·泉州质检)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

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

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由此无法推断出(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解析长舌蝠是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长筒花不可能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B 项错。

由于长舌蝠具有长舌而得到花蜜可有效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长筒花的各种性状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长舌蝠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答案 B3.(2017·苏北四校联考)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进化的原材料只能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C.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D.若种群中显隐性个体的数量保持不变,则没有发生进化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种群,而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草莓交配后产生的三倍体草莓不可育,因此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草莓不属于同一物种,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发生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跟显隐性个体的数量没有必然关系,D错误。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8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8含答案

配餐作业(三十八)胚胎工程及伦理问题A组·全员必做题1.下列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子入卵的第一道屏障C.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解析理解精子、卵子的发生及体内受精过程的知识是解题关键。

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主要包括: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细胞膜,原核结合。

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首先释放顶体酶穿过放射冠进入透明带,当精子接触卵细胞膜的瞬间,会产生透明带反应,阻止多个精子进入透明带.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后,形成雄原核,此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雌原核,二者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过程完成。

答案A2.下图是牛囊胚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透明带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形成的B.囊胚腔是一个充满液体的腔C.内细胞团将来分化成内胚层D.滋养层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解析理解胚胎发育的知识是解题关键。

在囊胚阶段出现了内细胞团,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答案C3.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解析受精过程中,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即发生顶体反应;当精子穿越透明带触及卵黄膜时,透明带立即封闭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进而激活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形成后,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子,开始第一次卵裂.答案D4.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图所示,a是核移植技术,b是体外受精技术,c是胚胎分割技术,①②③依次表示其结果。

据图回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①反映了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B.②的设计产生不存在伦理争议C.③中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未必完全相同D.①②③都属于无性繁殖解析①反映了动物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②的设计产生即设计试管婴儿存在伦理争议.③中个体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由于还受环境影响,所以基因型相同,表现型未必完全相同。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20 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20 含答案

配餐作业(二十) 基因的表达A组·全员必做题1.如图是蛋白质合成时tRNA分子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情形,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RNA上结合氨基酸分子的部位为甲端B.与此tRNA反密码子配对的密码子为UCGC.图中戊处上下链中间的化学键为氢键D.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进行的,核糖体沿着mRNA由丙到丁移动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和理解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由题图可知,tRNA上结合氨基酸分子的部位是甲端,A项正确。

tRNA分子上的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是从甲端到乙端(“高端”→“低端”),即CGA,那么与之互补配对的密码子应为GCU,B项错误。

单链tRNA分子部分碱基通过氢键互补配对形成三叶草结构,C 项正确。

由密码子GCU可知,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是沿着mRNA由丙向丁移动,D项正确。

答案 B2.如图表示某细胞中的转录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表示DNA B.b表示RNAC.c表示解旋酶D.图中有5种碱基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表达中的转录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能力,难度较小。

由题图可知,a表示双链DNA,A项正确。

b表示转录出来的单链RNA,B项正确。

RNA在c的作用下合成,c表示RNA聚合酶,C项错误。

图中DNA含有A、T、C、G 4种碱基,RNA含有A、U、C、G 4种碱基,共5种碱基,D项正确。

答案 C3.如图表示蓝藻DNA上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间的对应关系。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析题图可知①是β,完成此过程的场所是细胞核B.除图中所示的两种RNA之外,RNA还包括tRNAC.图中翻译过程需要在核糖体上进行D.能够转运氨基酸的③的种类有64种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及RNA的种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分析、理解和应用能力。

选项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从图中②的碱基组成可以确定β链是转录模板,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

高考生物复习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高考生物复习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配餐作业(三十三) 生态系统的结构1.(2018·洛阳市统考一)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呈“S”型增长B.森林群落中各类生物的垂直分层都由阳光条件直接决定C.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D.初生演替过程中,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原有优势种的消失解析限制社鼠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除了食物以外,还有天敌、生存空间等,因此食物充足时社鼠种群数量可能呈“S”型增长,A错误;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由阳光条件直接决定,动物的垂直分层由食物、栖息空间直接决定,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C错误;初生演替往往是一个优势种代替另一个优势种的过程,D正确。

答案 D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⑤解析化能合成细菌是生产者,①错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②正确;菟丝子是消费者,③错误;蚯蚓等腐食性动物是分解者,④错误;异养型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⑤错误。

答案 A3.(2017·山东四市联考)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解析此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故A错误;伯劳鸟和袋鼬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故B错误;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6个营养级,如桉树→甲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故C正确;甲虫的营养级虽比桉树高,但体型小,故D错误。

答案 C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难度较小。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27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27含答案

配餐作业(二十七)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A组·全员必做题1.(2017·山东齐鲁名校联考)下列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D.大量口服胰岛素,可使血糖快速降低而使机体表现出休克症状解析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A错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B正确;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C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胰岛素,会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分解而失去降血糖的功效,D错误。

答案 B2.(2017·辽宁大连统考)下列关于常见激素及激素类药物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B.人工合成的孕激素类药物——抑制女性排卵的口服避孕药C.给雌雄亲鱼饲喂促性腺激素类药物——促进雌雄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D.胰岛B细胞受损的糖尿病患者——按时注射胰岛素解析甲状腺能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可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A正确;人工合成的孕激素类似物的本质是脂质,可以口服抑制女性排卵,B正确;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多肽,在消化道被消化分解而失效,因此不能饲喂,C错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按时注射胰岛素来治疗,D正确。

答案 C3.(2017·河南郑州质检)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增多D.甲状腺的分泌功能旺盛解析用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小白鼠,则小白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该激素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C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代谢,使小白鼠耗氧量增加,同时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抑制了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使甲状腺的分泌功能减弱,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D错误。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 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 含答案

配餐作业(四) 核酸糖类和脂质A组·全员必做题1.(2016·山东威海期末)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埃博拉病毒进行染色,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解析对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来说,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而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来说,其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也是核酸,A不正确;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连接,B正确;DNA分子的碱基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不正确;埃博拉病毒只有RNA,不含DNA,D不正确。

答案 B2.(2017·河南安阳段考)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糖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2 min会有砖红色沉淀生成B.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中含有游离的五碳糖分子、磷酸分子和含氮碱基C.淀粉不易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前者可产生于叶绿体中,后者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糖原是多糖,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肌糖原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转化成血糖解析糖蛋白彻底水解可形成单糖(葡萄糖)和氨基酸,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2 min 会有砖红色沉淀生成,A正确;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是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五碳糖分子、磷酸分子和含氮碱基,B错误;淀粉不易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淀粉可产生于叶绿体中,纤维素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正确;人体肌细胞中肌糖原不能直接转化成血糖,D 正确。

答案 B3.(2016·南京、盐城一模)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属于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B.构成两者的基本骨架都是碳链C.两者都和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D.两者的基本组成元素中都含有C、H、O、N、P解析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A、B正确;基因的表达包括核酸携带的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从而形成蛋白质,C正确;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C、H、O、N,其中核酸中还含有P,蛋白质中不一定含有P,D错误。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10 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10 含答案

配餐作业(十)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Ⅰ)A组·全员必做题1.(2016·河南洛阳统考)下列关于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光合作用中C从CO2经C5形成(CH2O)B.Fe是组成光合色素的必需元素,缺Fe将影响光反应C.N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反应过程有ATP的合成D.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中的O来自H2O解析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C3再经的还原生成糖类,A 错误;叶绿素分子中含有Mg而不含Fe,B错误;ATP由C、H、O、N、P组成,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生成物有ATP和,C正确;在光合作用中,H2O中的O全部以O2形式释放,D错误。

答案 C2.(2017·河北三市联考)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者产生的物质来源有差异B.二者产生的所需能源的来源有差异C.二者产生的还原的物质不同D.二者产生的过程都在生物膜上发生解析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来自水分子,细胞呼吸中产生的最终来自葡萄糖,有氧呼吸中还有一部分来自水分子,A正确;光合作用中产生所需能量的来源是光能,细胞呼吸中产生所需能量的来源是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正确;光合作用中产生的用于还原暗反应中的C3,有氧呼吸中产生的用于还原O2,C正确;光合作用中产生的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有氧呼吸产生的过程发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D错误。

答案 D3.(2017·山东齐鲁名校联考)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b~c,曲线Ⅱ 、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解析曲线Ⅱ和Ⅲ的CO2浓度不同,因此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A正确;曲线Ⅰ和Ⅱ的温度不同,因此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B正确;由曲线图可知,光照强度为a~b,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C正确;光照强度为b~c,曲线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缓慢升高,但曲线Ⅲ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不再变化,D错误。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含答案

配餐作业(三)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A组·全员必做题1.(2017·韶关一模)下列有关氨基酸、多肽链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只有C、H、O、N四种元素B.遇双缩脲试剂都显紫色C.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通常都含有羧基解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除含有C、H、O、N元素,有的还含有S、P等;蛋白质和多肽链中的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物质,而氨基酸中没有肽键,故遇双缩脲试剂不会有紫色出现;多肽链和蛋白质是大分子化合物,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

答案D2.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蛋白质在太空结晶状况良好,结晶体像“钻石”,太空晶体可供研究抗癌新药。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只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空间结构有关B.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且具有催化作用,可以推断此物质是蛋白质C.有些蛋白质具有防御功能,如抗体;有些蛋白质具有接受信息的功能,如受体。

抗体和受体都具有特异性D.一条刚刚从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其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便已确定,因此具有生物活性解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含有C、H、O、N等元素且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也可能是RNA;抗体和受体的本质均是蛋白质,两种物质均具有特异性,只能与某些特定的物质结合;真核细胞中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链,通常还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

答案C3.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

下图为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也发生了变性C.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解析由图可知,蛋白质经加热变性后,肽链充分伸展,肽键并未断裂,但会失去生物活性,特定功能丧失。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9 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9 含答案

配餐作业(九)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A组·全员必做题1.(2017·山东齐鲁名校联考)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DNA、RNA相同,组成ATP的化学元素有C、H、O、N、PB.ATP的结构可简写为A—P~P~P,其中A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结合而成C.动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有些是需要能量的,有些是释放能量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解析ATP、DNA和RNA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P,A正确;ATP的结构可简写为A—P~P~P,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B错误;动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动物细胞中无叶绿体,C错误;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D错误。

答案 A2.(2016·辽宁大连期末)下列关于ATP与A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含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导致ADP含量升高C.有氧呼吸过程中ATP的产生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ATP的化学元素组成包括了C、H、O、N、P解析ATP中含的五碳糖是核糖,A错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故不会导致ADP含量升高,B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ATP 不需要氧气的参与,第三阶段产生ATP需要氧气的参与,C错误;ATP的化学元素组成包括了C、H、O、N、P,D正确。

答案 D3.(2017·陕西宝鸡市质检一)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ATP中的“A”与构成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中的“A”表示相同物质解析本题考查酶的本质、基本组成单位及作用原理,ATP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核酸与ATP结构的比较。

全国通用版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5 Word版含答案

全国通用版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5 Word版含答案

配餐作业(五) 细胞膜和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A组·全员必做题1.(2017·安徽宣城四校联考)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间能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B.细胞分泌化学物质可以向靶细胞传递信息C.相邻细胞之间可以形成通道传递信息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解析本题考查细胞间信息的交流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

难度适中。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①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

如激素→靶细胞;②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③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其中第三种方式不需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答案 D2.(2017·石家庄质检一)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的功能越复杂,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生物膜之间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可以实现膜成分的更新D.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各种膜含量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析生物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生物膜的功能,A项正确;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膜的信息功能有关,和物质运输无关,B项错误;生物膜之间以具膜小泡形式相互转化,C项正确;生物膜在不同细胞中种类和含量不同,是细胞发生分化的表现,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项正确。

答案 B3.(2016·辽宁沈阳阶段检测)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剂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

这种方法所利用的细胞膜的功能是( )A.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功能B.信息交流功能C.控制物质进出功能D.免疫功能解析“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

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染色剂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活细胞不被染色,而死细胞的细胞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台盼蓝染色剂能进入死细胞内,使死细胞被染色,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13 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13 含答案

配餐作业(十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A组·全员必做题1.(2017·湖北黄冈质检)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B.甲、丙两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C.甲细胞正在进行中心体复制D.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解析该生物细胞不含细胞壁,不可能是低等植物,A正确;甲、丙两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B正确;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而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错误;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D正确。

答案 C2.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则该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最多时有( )A.1条B.2条C.3条 D.4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

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数目为2,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中含有的X染色体数目为1或2,卵细胞中含有1条X染色体,因此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时为2,故B选项正确。

答案 B3.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在该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是( )A.DNA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B.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图是立体图,虽然增加了识别难度,但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还是能够清晰分辨出来的,所以可判断该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

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DNA的复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等行为。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先减半(减Ⅰ)再暂时加倍(减Ⅱ后期),最后再减半,所以染色体数目不会超过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1 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1 含答案

配餐作业(三十一)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A组·全员必做题1.(2016·山东潍坊统考)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沙丘和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D.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分群落的重要依据解析种群密度不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A错误;沙丘、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错误;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该环境所能容纳的种群最大数量,C错误;不同群落中物种组成有差异,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分群落的重要依据,D正确。

答案 D2.(2016·山东潍坊统考)下列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样方法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显微计数法C.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D.探究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抽样检测法解析蚯蚓的活动能力弱,因此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A正确;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鲫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C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微生物,使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D正确。

答案 B3.(2016·安徽合肥质检)为解决合肥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解析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同种生物的总和称为种群,故生活在水库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由于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所以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B错误;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生物分布不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动物的垂直分层由植物的分层决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D正确。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19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19含答案

配餐作业(十九)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组·全员必做题1.下列关于DNA结构及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决定DNA分子的特异性B.减数分裂中DNA的两条链分别进入两个细胞导致等位基因分离C.DNA分子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解析本题考查DNA的结构及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分析判断能力。

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DNA分子的特异性;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碱基直接与脱氧核糖连接,相邻脱氧核糖连接在同一磷酸上;真核生物中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原核生物中DNA复制发生在拟核中。

答案C2.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④代表的物质中贮存了遗传信息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C.转录时该片段的两条链都可作为模板链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是碱基之间的氢键解析④代表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都是四种,无特异性;转录时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位点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答案B3.(2017·河南八市高三质检)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复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分子能准确地复制与DNA分子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B.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有氢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C.神经细胞和衰老的细胞一般都不会出现DNA分子的复制D.含有2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最多有n4种解析DNA分子结构中碱基按照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这对DNA分子的准确复制具有重要作用,A项正确;DNA分子复制时,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氢键断裂,双链解开,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子链与母链的互补碱基之间重新形成氢键,B项正确;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神经细胞和衰老的细胞一般都不会再进行分裂,故一般不会出现DNA分子的复制,C项正确;含有2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最多有42n种,D项错误。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21 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21 含答案

配餐作业(二十一) 生物的变异类型A组·全员必做题1.(2017·辽宁大连统考)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没有外界因素诱导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有丝分裂间期最易发生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性状改变D.体细胞中的突变基因都不能遗传给后代解析基因突变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在外界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的诱导下发生,A正确;间期进行DNA复制,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对应多种密码子或基因型AA突变成Aa等情况下,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性状改变,C正确;体细胞中的突变基因可以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给子代,D错误。

答案 D2.(2016·湖南株洲一模)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B.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则该生物为三倍体生物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都是奇数D.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是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或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幼苗解析有性生殖的生物生殖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是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数的一半,不一定就是一个染色体组,如小麦(六倍体)生殖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A错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叫三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叫单倍体,B错误;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如四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C 错误;人工诱导多倍体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也可以用低温诱导处理,D 正确。

答案 D3.(2017·云南11校跨区调研)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个体可能是单倍体B.亚硝酸可损伤细胞内的DNA诱发基因突变C.测定豌豆(2n=14)的基因组,应对8条染色体上的DNA测序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解析本题考查单倍体的概念、基因突变的影响因素、基因组测序、基因重组等,要求考生理解基本概念。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2 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2 含答案

配餐作业(四十二) 酶的应用A组·全员必做题1.某物质常温下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提高果汁产出量,使果汁变得清亮,对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氨基酸和核苷酸组成B.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纤维素C.在低温条件下会失去活性D.在蛋白酶作用下可能会被降解解析能分解果胶的物质应为果胶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可在蛋白酶作用下降解,故A错误,D正确;酶具有专一性,因此果胶酶不能分解纤维素,B错误;在低温下酶活性被抑制,但不会失活,C错误;选D。

答案 D2.酶的固定化是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使其进行酶促反应后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下列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使葡萄糖液与葡萄糖异构酶充分接触生产果糖,葡萄糖液应从固定化酶反应柱下端注入B.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C.固定酶时可能会对酶造成损伤而影响其活性D.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解析本题考查固定化酶技术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葡萄糖液应从固定化酶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充分接触,转化成果糖。

答案 A3.下面围绕加酶洗衣粉进行的探究实验中,最合理的是( )A.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使用温度时,设置0 ℃、37 ℃、100 ℃三组自变量B.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设置不同种类加酶洗衣粉进行相互对照C.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用量时,要注意控制实验中衣物的污染程度、洗涤时间和洗涤方式等无关变量D.探究不同水质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时,一定要设置蒸馏水这一实验组解析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对照组应为普通洗衣粉;在探究不同水质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中,不同种类的水形成相互对照就行,生活中是不会用蒸馏水洗衣服的。

答案 C4.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

他的实验设计如下:①设置两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②两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相同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1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1含答案

配餐作业(一) 走近细胞A组·全员必做题1.关于下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均在DNA中储存遗传信息B.abcd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bd均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D.bcd均有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解析本题考查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组成、结构及代谢,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比较及识图能力。

噬菌体为DNA病毒,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说法正确;噬菌体是病毒,不能进行呼吸作用,B说法错误;蓝藻和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说法错误;蓝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葡聚糖和甘露聚糖,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D说法错误。

答案 A2.下列有关颤藻、水绵和黑藻所具有的共同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进行光合作用B.都含中心体,决定细胞分裂方向C.都含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装配机器D.都不含染色体,只在分子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解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颤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只具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不含中心体和染色体;水绵属于绿藻,为低等植物,含叶绿体、核糖体、中心体和染色体等;黑藻属于高等植物,含叶绿体、核糖体和染色体等,不含中心体。

答案 C3.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出血热的烈性病毒。

病毒不具备的特征是()A.仅由蛋白质、核酸组成B.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中C.有独立的能量代谢系统D.能侵染并在宿主细胞内寄生解析本题考查病毒的特性,意在考查考生在识记、理解方面的能力。

病毒仅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其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中;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没有独立的能量代谢系统,只能在宿主细胞中营寄生生活.答案 C4.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为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为异养型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解析此题解题的切入点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餐作业(四十三)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A组·全员必做题1.下列有关玫瑰精油、橘皮精油两种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均可以用水中蒸馏法来提取B.提取过程中均需加入Na2SO4,该药品在两提取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同C.二者所用原料均需做干燥去水处理D.为使两种植物精油与水分离,需向混合乳液中加入NaCl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芳香油的提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橘皮精油不适于用水中蒸馏的方法提取,因为采用水中蒸馏法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因此常用压榨法提取。

两种植物芳香油提取过程中使油水分离的方法不同:向玫瑰精油混合液中加入NaCl,向橘皮精油混合液中加入NaHCO3和Na2SO4。

分离得到的玫瑰精油中加入无水Na2SO4是为了去除其中的水分。

提取玫瑰精油需用鲜玫瑰花,提取橘皮精油需干燥去水和用石灰水浸泡。

答案 B2.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B.电泳只是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不同,从而迁移速度不同来分离蛋白质的C.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D.装填色谱柱时要尽量紧密,减小颗粒间隙;避免出现气泡;洗脱液不能断流解析本题考查血红蛋白的提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分析和判断能力。

电泳法依据的原理:①在一定pH下,蛋白质分子的某些基团解离后会带上正电或负电。

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②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间存在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这使得带电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答案 B3.下图是利用水中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

下列有关该装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该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先固定热源——酒精灯,再固定蒸馏瓶,并要注意其离热源的距离B.在安装蒸馏头时,要使蒸馏头的横截面与铁架台平行C.图中冷凝管进水口、出水口接错,冷凝管进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与水蒸气流向相反D.将温度计固定在蒸馏头上,固定的位置如上图所示,使温度计水银球的下限略高于液面解析本题考查水中蒸馏法装置的安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应用能力。

水中蒸馏法装置的安装顺序及要求:(1)固定热源——酒精灯;(2)固定蒸馏瓶,使其离热源有一定的距离,并且保持蒸馏瓶轴心与铁架台的水平面垂直;(3)安装蒸馏头,使蒸馏头的横截面与铁架台平行;(4)连接冷凝管。

保证上端出水口向上,通过橡皮管与水池相连;下端进水口向下,通过橡皮管与水龙头相连;(5)连接接液管(或称尾接管);(6)将接收瓶瓶口对准尾接管的出口;(7)将温度计固定在蒸馏头上,使温度计水银球的上限与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

答案 D4.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法,下列关于这三种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蒸馏法的实验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下来,再把水蒸发掉,剩余的就是芳香油B.压榨法的实验原理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C.萃取法的实验原理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D.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解析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压榨法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

萃取法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它的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液中。

答案 A5.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样品中蛋白质的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C.若将样品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存在于沉淀中D.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解析分子甲的分子量最小,进入凝胶内部通道而移动速度慢;分子乙留在透析袋内,说明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分子丙比分子乙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分子丙也留在袋内;分子戊比分子甲的分子量大,分子甲可能不存在于沉淀物中;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样品,其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分子量相差越大,形成的电泳带相距越远。

答案 A6.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技术。

下列关于物质提取、纯化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果胶酶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B.使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C.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D.离心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物质提取、纯化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透析的原理是小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利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答案 B7.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目前,青蒿素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分离。

以下是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工艺流程,请分析回答:黄花蒿→干燥→粉碎→萃取→浓缩提取液→粗品→精制(1)该提取方法利用了青蒿素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萃取前要将黄花蒿干燥、粉碎处理,说明原料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萃取效率的重要因素。

(3)屠呦呦等人在研究青蒿素的萃取工艺时发现青蒿素的水煎浸膏毫无效果。

而乙醚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说明青蒿素具有________性。

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和苯的沸点分别为90~120 ℃、77 ℃、35 ℃和80 ℃,则最适合用于萃取青蒿素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提取青蒿素的工艺流程可知其提取方法为萃取法,萃取一般是指用有机相提取水相中溶质的过程,由此可推断青蒿素具有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

(2)由于原料的含水量、颗粒大小和紧密程度是影响萃取的重要因素,因此通常在萃取前将原料进行干燥、粉碎处理。

(3)由于青蒿素的水煎浸膏毫无效果,而乙醚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说明青蒿素具有热不稳定性。

因此萃取时要选择沸点低的有机溶剂,因为需要在低温下挥发有机溶剂。

答案(1)易溶于有机溶剂(2)含水量颗粒大小及紧密程度(3)热不稳定乙醚乙醚沸点低,可以在低温下挥发有机溶剂8.(2016·天水模拟)下面是与植物芳香油的提取相关的装置图,请回答问题:(1)玫瑰精油的提取可使用图一所示装置,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蒸馏法。

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的玫瑰精油。

(2)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呈________相关。

(3)经萃取、过滤得到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还需上述装置进行浓缩处理,该装置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图二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A、B、C、D四点中。

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____________。

甲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乙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题图一为蒸馏装置,提取玫瑰精油可用水蒸气蒸馏法。

蒸馏时,玫瑰精油和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经冷凝后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不是纯的玫瑰精油。

(2)由于原料的含水量影响提取效率,因此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呈负相关。

(3)萃取、过滤得到的液体是溶有胡萝卜素的萃取剂,由于胡萝卜素不易挥发,而萃取剂易挥发,因此可以利用蒸馏装置蒸发掉萃取剂。

(4)由于标准的胡萝卜素只有一种色素——β­胡萝卜素,而提取样品中会含有其他色素和杂质,根据层析的结果可知,A、C扩散的结果只有一种色素,应为标准样品样点,而B、D层析的结果有两种物质,应为提取样品样点,其中与A、C层析结果相同的是物质甲,为胡萝卜素,乙为其他色素和杂质。

答案(1)水蒸气不是(2)负(3)溶有胡萝卜素的萃取剂去除萃取剂(4)A和C β­胡萝卜素其他色素和杂质9.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和多种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人类跨入了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时代。

对蛋白质进行研究时,首先要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质。

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准备从猪的血液中初步提取血红蛋白,设计的“血红蛋白提取、分离流程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样品处理中红细胞的洗涤要用__________反复冲洗、离心。

向红细胞悬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低浓度pH 7.0的缓冲液并充分搅拌,可以破碎红细胞,破碎细胞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红蛋白粗分离阶段,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

(3)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的______________等的差异,而产生不同迁移速度,实现各种分子的分离。

(4)一同学通过血红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观察到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携带者有__________种血红蛋白,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作出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洗涤红细胞所用的溶液是生理盐水,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将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涨破,释放出血红蛋白。

(2)血红蛋白粗分离阶段,透析的目的是除去样品中的小分子杂质;可通过增加缓冲液的量或及时更换缓冲液等方法缩短透析时间,能尽快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

(3)由于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大小、形状等的差异,在电泳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各种分子的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