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__省略_生创业教育中的_温州模式_为案例_卢立珏

合集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形式。

它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展开的,旨在提高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是推动产业升级。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创新资源和思维,为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培养大批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对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创新思维、创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创新思维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对创新的兴趣。

创业知识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企业参观等方式传授学生相关的创业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和常见问题。

实践能力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通过经验积累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评价体系与实践环节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与意义、教学内容与方法、评价体系与实践环节等方面,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健康发展,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做出贡献。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

它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然而却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因此,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成为了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二、目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风险意识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创新创业的挑战时能够迅速适应并取得成功。

三、课程设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包括创新创业理论与方法论、创新创业案例分析、创新创业项目实训、创新创业资源管理等内容。

这些课程应该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前瞻性与创新性,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具备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师资力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依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这些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指导他们进行实践操作。

同时,还应给予教师充分的培训和支持,使他们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五、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还需要建立一系列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这些基地包括创新创业实验室、创新创业孵化器、创新创业交流平台等等。

通过与企业、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对接,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

六、评估与监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与监督。

通过对课程的优化与改进,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同时,还需要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确保教育课程能够及时跟进社会创新创业的发展需求。

七、结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出路

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出路

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出路摘要: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创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结合专业,整合校内外资源,注重创业教育模式的特色,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以温州大学的做法为例,以期对创业教育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创业教育;地方模式当前,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中的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创业教育对很多地方本科院校而言似“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又似当空皓月,让人望尘莫及。

一、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教育系统性不强。

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总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资源的综合实力上确实与重点建设院校、部属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客观原因往往制约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系统性不强还表现为对创业教育没有一个统筹规划,缺乏顶层设计。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只是开设个别商科课程,或者学生的创业实践还仅仅局限于社团活动的层面等,没有对全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统一的整合和优化。

另外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

现有的创业教育更多局限于操作层面,忽视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脱节,使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在理论上缺乏系统性,实践中缺乏完整的体系。

其次是教育针对性不强。

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问题上,定位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没有从学校实际和学生层次实际出发,更多的是模仿或者照抄照搬国外高校、国内重点院校、试点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和方法。

这就造成自主的理论创新与结合本土实际较少,教育模式和方法单一化,没有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群体实际和学生层次、学科专业背景的差异性。

比如重点院校一般有着雄厚的学科基础和科研优势作为支撑,选择高科技创业是可行的,而对于学科基础和师生科技创新水平相对处于劣势的地方本科院校,依然要走以高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实践证明可行性并不强。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一步是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该从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到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

同时,课程设置还应该紧密结合实践,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具体而言,课程设置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包括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案例、创新创业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包括创新创业项目的策划、实施等实践环节。

3、创新创业导师制:通过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更快地成长。

二、实践环节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二步是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创新创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最能够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环。

实践环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创业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

2、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通过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创新创业的实践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实践基地: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创新创业技能。

三、导师制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三步是导师制度。

导师制度是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导师制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导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实践,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导师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导师授课:导师可以通过授课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导师指导:导师可以通过指导,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导师评估:导师可以通过评估,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走“温州模式”的创业教育之路——温州市中职创业教育地方课程建设纪实

走“温州模式”的创业教育之路——温州市中职创业教育地方课程建设纪实
沸 的情 况 时时可 见 , 能迅速 静心 的学
生寥 寥无 几 。 如 今预 备铃 声 一 响 , 学
生们就 开始 整理课 桌 , 准备好 学 习用 具, 进入 学 习状态 。 ~ 五分钟整理 的 推行 , 正 反映 了学校将 创业 习惯落 于 细微 的 理念 ,也体 现 了学 校 “ 三适 教 育” ——适 时管理、适时教育 、 适 时德 育 的具体 实 践 。 在 教师 看来 , 创业 的 成功往 往在 于细 节和规 范。帮助学 生 培养 细 心 的 品质 ,改变 懒 散 的 习惯 ,
某种 意 义上 而言 就是 整 理人 生 : “ 过
区 , 以不断加入 新鲜 的教学 内容 , 尽 显课程 内在 的张力 。 这 对一线 转 岗的
的姜婷 婷更看重 创业教 育对 中职 学生 创新 创业 思想 和素养 的塑 造 。 除 了与
烹饪 专 业 的 优
秀 学生 一 同采
去上课铃声响完, 教师里仍然人声鼎
工 开始逐 步成长 的 , 凭借 温州 人的拼
中职 学生 , 其 内容 以温州 人精神 常用
的 当地 俚 语作 为 主题 , 结合8 位 温州 中职 学生 成 功创业 的事 迹展 开 , 选材
劲 和 自己的突 破精神 , 才 有 了今天 的 成 就。 学生 们与 自己从事 领域 的顶尖 人才交流 , 可 以受 到榜 样力量的感染 , 增 加工作 的动 力和激情 , 形成艰 苦奋
观 点- 职 教 探 索 I V , m
增加 了更 多 案例和 寓言 , 并结合 了温 州 的热点话 题 , 引发 学生思考 。 《 创业 在温 州 》 与《 创 业指 南 》 相比, 更 贴近 任 职教师在 实践体 验的策 略运用方面 段, 需要 技 术上 的专 业指 导 , 但 更需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此,建立一个能够全面有效发挥作用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知识体系创新创业教学的核心是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建立,涉及技术、商业、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应包括与行业相关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和分析技能。

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进而拥有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

2.实践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所有环节。

对于大学生来说,需要通过积极的学习课程规划、重点实践项目、行业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还应注重学生的拓展能力,广泛了解各行各业的机会和挑战,以及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场景。

3.导师体系学生在创新创业学习中需要动态的指导和帮助,形成一种寻求、探索、学习的态势。

为此,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指导团队,由在商业、科技等领域有着成功经验的人士组成,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4.资源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包括行业相关的行业联盟、投资机构、创新创业活动组织等。

在创新创业教学中,还需要利用学校和社会机构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促进学生的成长。

因此,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强调以上四个方面的紧密配合和协调。

只有在体系的合理构建下,创新创业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从而推动学生能够在未来成为成功的创业者或者业务领导。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实践的提升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生的基础。

构建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课程设置与改革:通过对现有课程的评估和调整,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

这些课程应既注重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操作。

此外,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设实践性强的创新创业项目课程,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创业的全过程。

2. 教师培训与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培养一支具备实践经验、专业知识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是关键所在。

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 资源整合与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高校应积极整合内外部各种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充足的支持。

建立创新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新实践场景和资源,如科技孵化器、工程实验室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创新实践的重要性与方式创新实践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和重要途径。

通过创新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下面介绍一些创新实践的重要性与方式:1. 科研项目参与: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积累科研经验。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深入实践科研方法和流程,学习解决科学难题的能力。

高校可以提供相关课题和经费支持,同时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动和指导。

2. 创新创业竞赛:组织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通过比赛,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市场拓展能力。

高校可以提供专业的辅导和导师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准备和发展创意项目。

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温州模式”为案例

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温州模式”为案例
UNI R I Y E Uc T (N S I N E VE ST D A I) C E C
大 学 教 育 科学
21 0 0年第 2期 ( 总第 10期 ) 2
地 方本 科 高校创 业 教育 体 系 的构 建
— —
以大学 生创 业教 育 中的“ 州模 式” 温 为案 例
卢立王 £,林 士 葡商
( 州大 学 温
研 究 生 部 ,浙 江 温 州 3 5 3 ) 2 0 5
[ 摘
要 ] 当前我 国大 多数 地 方本 科 高 校 尚未 形 成 完 善 的创 业 教 育 体 系 ,创 业 教 育 目标 不 明 确 ,教 学 计 划
和 教学 模 式 零 散 。 为提 升 大 学 牛 毕业 生 创 业 与 就 业 能 力 ,地 方 本 科 高 校 必 须 探 索 科 学 有 效 的 创 业 教 育 新 途 径 .
5 8
卢 立珏 等 :地 方 本科 高校 创 业 教 育 体 系 的构 建
大 学 教 育科 学 ・ 管 理方 圆
城市学 院的浙商孵 化 园 ) ,进 行 创业 实 践 ,成 为个
人创业型 人才 。
动 ,扎扎 实 实 做 好 知 识 准 备 、技 能 训 练 和 经 验 积 累 ,为成 功创业 奠定 良好的专 业基础 ( 培养本 学科
二 、 以 教 学 为 主 渠 道 ,构 建 嵌 入 式 的
创 业教 育 课程 体 系
根 据 国内外学 术 界 的研 究 和 各 国大 学 实践 经 验 ,创业 教 育 必 须 与通 识 教 育 、专 业 教 育 融 为一

历来被誉为 “ 创业热 土” 的温州 .中小 企业 、个体
工商户众 多,家 家有 能 人 .即使 哪 一 家 没有 能 人 ,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_雷园园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_雷园园
地方高校利用地域优势政策优势人?资源优势积极与地方科技创新园区技术开发园区工业园区科研院所等建立联系将高校的科研资源与社会的资金场地管?销售的资源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提供能够真正了解?业发展状况企业运?模式组织管?方式的场所帮助大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最终实现创业意识向创业?动的转变
科技创业
月 刊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2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 程设置的目标
2.1 意识培养是出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创
业课程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创新创业意识。 应当引导学生学会 关注社会发展,学会从社会中汲取 知识和能量,鼓励学生热爱自己的 职业, 锻炼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 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 情,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养成独 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2 传 授 创 新 创 业 基 础 知 识 是 主 要内容
无论哪一种知识,只有能够运 用到实践中才是有用的,才能够被 检验和证实。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 程培养的人才,也必须投入到地方 建设中进行实践才能得到检验,这 归根结底检验的是学生创新创业 的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以 提高这项能力为根本目的,加强实 践课程建设,通过竞赛、实训等形 式强化理论知识,最终将创业意识 转化为创业行为。
目前,地方高校虽然将创新创 业课程列入了课程规划,但仍然缺 乏体系性、规范性和整体性。 主要 表现在:
(1) 课 程 设 置 具 有 随 意 性 和 零 散性。 目前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课 程主要由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生实 际情况临时安排,大多集中在全国 性的创业竞赛指导和临近毕业的 就业指导中,缺乏全校性的统一规 划和评价体系,这就极大减弱了该 课程的规范性、整体性、长期性和 可操作性。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探索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探索

2024年第8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就业创业指导类)(2021SJGLX1038);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子项目(jg2252)㊂作者简介:王丽萍(1980-),女,山东禹城人,教育学硕士,郑州经贸学院副教授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探索王丽萍(郑州经贸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河南郑州451191)摘㊀要:借助NVivo12软件,按时间序列对2018-2021年关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49份文本资料进行词频分析,并运用扎根理论对相关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型㊂扎根结果分析,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包括创业主体㊁高校㊁社会和政府四大要素,其中创业主体是中心角色,通过 内部支持 协同合作 外部保障 形成体系㊂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已经取得了坚实的成果,但还存在成长的空间,比如在专创融合㊁家庭因素㊁创业主体的 反哺 作用等方面均需要继续探索㊂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校;扎根理论中图分类号:F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8.0080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 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 ㊂充分说明创新创业教育仅仅依靠高校远远不够,需要将校内㊁校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以高校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㊂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发展到生态化阶段,建立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是解决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 最后一公里 问题㊂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构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型,以期对我国高校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㊂1㊀文献回顾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文化培育㊁生态因子协作以及生态机制等方面㊂1.1㊀生态文化培育研究生态文化培育的研究多借鉴美国㊁以色列等高校的做法,再融入国内 立德树人 的思政元素㊂王志强(2020)认为从多个维度培育校内的创新创业文化,从而构建起所在区域内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和生态系统㊂1.2㊀生态因子协作研究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已初具雏形,但要素与要素之间尚未形成良好循环㊂鲍明旭(2020)认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需要政府㊁高校和产业同心协力,合理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㊂1.3㊀生态机制研究现阶段,学者们倾向于思考创业生态系统如何高效运作,研究重点多集中于生态机制研究㊂陈元媛(2021)指出要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统筹机制㊂政府要发挥好 中介 作用,做好创新成果转化的服务工作㊂综上,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生态文化培育㊁生态因子协作以及生态机制等问题上,其中以生态因子协作研究为最多,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要素以高校为主体,外部要素包括政府㊁企业㊁社会等,但各生态要素之间如何良性协作尚未形成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构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运作模型㊂2㊀研究设计2.1㊀研究方法本文对国内颁布的双创政策文件㊁学术期刊文章等文本进行逐步编码,并在编码的过程中运用NVivo12的词频检索功能对范畴内容进行时间序列上的比较分析,进而找出现阶段双创教育的重心领域㊂2.2㊀数据收集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两个部分㊂一是,收集2015-2021年间的官方文件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官方网站公布的关于 创新创业 的相关政策文件,共收集到9份;二是,收集知网数据库2018-2021年间的期刊论文㊂以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为主题词,检索到121篇北大核心㊁CSSCI 等期刊论文,从中随机选取40篇㊂㊃32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8期3㊀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3.1㊀开放式编码提炼概念与范畴将文本材料进行编码,主要包括开放性编码(OpenCoding)㊁主轴编码(Axial Coding)和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㊂(1)开放式编码㊂将49份文本资料随机选取28份导入NVivo12软件中,并进行编号和命名,对原始文本和范畴的确定进行不断理解㊁整合㊁筛选和比较,同时根据概念间的重复度和出现的频次进行反复推敲,最后形成了60个初始概念编码和18个范畴㊂(2)主轴编码㊂通过主轴编码后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一步形成了4个主范畴㊂如表1所示㊂表1㊀三级编码过程主范畴副范畴初始范畴内涵解释创业主体B1创业主体A1个人创业主体校内参与创业的个人A2组织创业主体组织创业主体主要涉及高校㊁地方政府和企业高校社会B2领导体系B3课程建设B4师资建设B5制度建设B6文化建设B7校外合作A3专项工作领导机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总体推进校内创新创业工作开展;二是统筹协调与社会㊁企业㊁政府等各方的合作A4创业教育专门机构主要任务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学科建设,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委员会和教学团队A5理论基础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㊁专创融合课程㊁在线课程等的建设,以及双创教材㊁教学方法改革等研究A6课外实践活动包括非正规课程㊁专业社团㊁第二课堂㊁实践平台等实践活动A7校内师资校内师资包括专职教师和实践教师A8校外师资校外师资包括专家学者㊁企业人士㊁政府人员等A9师资制度包括师资培养㊁激励政策㊁考核评价等制度建设A10学生制度包括创业支持㊁学分认定㊁弹性学制等制度建设A11校内机制主要指保障机制㊁评价机制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A12校内文化建设包括创造高校创新创业的氛围营造和人文环境建设A13校外文化建设包括社交文化和创业文化的打造 营造独立㊁自由㊁创业㊁实干的创新创业氛围A14资源体系高校与社会㊁企业合作,争取创业所需人力㊁技术㊁信息㊁场地㊁资金等资源A15对外合作高校可与名校㊁创业孵化器㊁企业㊁政府㊁公众等进行合作和交流政府B8保障服务A16政府支持政府通过多方来源可从资金㊁场地㊁政策㊁立法㊁科技㊁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A17创业指导服务高校㊁政府和企业可以提供信息㊁培训㊁商机等多方面服务㊀㊀(3)选择性编码与模型构建㊂经过选择性编码,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梳理出一条 故事线 :高校为创业主体提供 内部支持 ,社会通过 协同合作 为创业主体营造适宜创业的社会文化和资源体系,政府通过 外部保障 为创业主体提供资金㊁场地㊁政策等保障性支持和创业指导服务,创业主体向政府㊁社会和高校反哺科研成果和创新产品与工艺等㊂构建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㊂图1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理论模型(4)饱和度检验㊂本研究对剩余的21份文本资料进行了理论饱和度检验,对其进行三级编码后,所得结果基本包括在以上所得范畴中,未发现新的范畴关系结构㊂由此得出,本文基于扎根理论构建的理论模型是饱和的㊂除此之外,还向本领域两位专家㊁学者请教了编码结果和理论模型,得到了他们肯定,说明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通过了理论饱和度检验㊂4㊀模型阐释及扎根结果分析下面将阐释模型中的4个主范畴 创业主体㊁高校㊁社会和政府之间的逻辑关系㊂4.1㊀内部支持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高校可以从领导体系㊁课程㊁师资㊁制度㊁校园文化等方面为创业主体提供内部支持㊂ 高校 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中作为创业主体的 土壤 ,向大学生供给大量 养分 ㊂ 领导体系 通过建设合理的 课程体系 ㊁搭建全面的 师资队伍 ㊁设置科学的 制度体系 ㊂ 高校 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断提供 物质基础 , 课程体系 和 师资队伍 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生产 知识能量 , 制度体系 保证 知识能量 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流通和循环㊂4.2㊀协同合作协同合作,包括校外文化建设和校外合作㊂校外文化建设指的是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外合作,包括资源体系和对外合作㊂一个社会创新创业文化的建立,需要国家㊁企业㊁媒体㊁高校㊁家庭等多种要素共同协作㊂4.3㊀外部保障外部保障,主要指的是政府的支持和创业指导服㊃42㊃2024年第8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务㊂政府需要从资金㊁场地㊁政策㊁立法㊁智力㊁管理㊁资源等方面对创业主体给予支持㊂创业指导服务也需要政府从信息㊁培训和项目等方面予以提供㊂如果将高校比作是 根 ,那么政府则更像是 土壤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源源不断向根系输送足够的养分㊂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高校为创业主体提供 内部支持 ,与社会 协同合作 为创业主体营造社会文化和资源体系,政府为创业主体提供 外部保障 ,它们之间相互联动共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内外部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最终达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㊂5㊀研究结论与展望5.1㊀研究结论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2018-2021年有关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的49份文本资料进行了逐步编码和系统分析,并按年份对文本资料进行NVivo12词频检索分析,发现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已经取得了坚实的成果,但还存在成长的空间,比如在家庭因素㊁专创融合㊁创业主体的 反哺 作用㊁ 协同协作 和 外部保障 等方面均需要继续探索㊂(1)生态系统的主体中,缺少 家庭 这一重要主体㊂忽视了 家庭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要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社会风气和文化, 家庭 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我国自古崇尚中庸之道,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确实有一定难度,需要政府㊁社会㊁媒体等持续宣传,为家庭树立创新创业风气奠定基础㊂(2)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存在 两张皮 现象,需要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真正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㊂传统的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是什么)和演绎推理(应该是什么)的能力,而创业思维更注重培养溯因推理(可能是什么)能力,在面对当今高度不确定的环境,更需要学生的溯因推理能力㊂除此以外,双创课程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㊁教学形式㊁方法和手段都需要与时俱进㊁不断创新㊂(3)忽视了创业主体(大学生)的 反哺 作用㊂从当前研究来看,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过于注重自上而下的能量输送,即高校㊁社会和政府向创业主体(大学生),而对创业主体(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 反哺 能力较为忽视㊂高校㊁社会或政府可以建设更多的平台和渠道,让创业主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比如科研成果㊁产品㊁工艺等赋能高校㊁企业和政府,从而形成 能量 闭环㊂5.2㊀研究贡献(1)研究方法创新㊂首次运用扎根理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梳理,阐述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展,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借鉴㊂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现今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成果丰硕,但也存在薄弱点,比如:生态系统的主体中,缺少 家庭 这一重要主体;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存在 两张皮 现象;忽视了创业主体(大学生)的 反哺 作用;针对 内部支持 的研究明显多于协同协作 和 外部保障 等,希望在高校建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时予以重点补充和考虑㊂(2)研究理论创新㊂以 故事线 (StoryLine)的形式描绘和构建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型㊂当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生态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协作研究㊂本文从整体上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抽象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型,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发展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论框架㊂5.3㊀研究不足与展望(1)研究不足㊂本文以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为基础,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理论模型㊂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㊂比如,对数据的收集可能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疫情期间,去高校做访谈的条件有限,未能收集到一手资料,因此,本文收集数据是选取一定量相关政策文件和期刊论文,导致最终的模型构建有可能针对性不强㊂(2)未来展望㊂首先,在选取数据方面,未来的研究可偏重一手资料㊂比如,选择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的高校㊂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可以更加多样化㊂比如,采用实地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在注重进行结构化或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可同时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深入挖掘数据现象,由表及里,探索出更内在的本质,此方式更有利于被访谈者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交流,因此,所得到的信息也往往比个别访谈更加深入和全面㊂参考文献[1]杨晓慧.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国际比较和中国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8,(1):48-52.[2]王志强,朱黎雨.以色列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20,(1):67-74. [3]鲍明旭.数字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基于三螺旋理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10): 31-35.[4]陈元媛.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7):94-96.㊃52㊃。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体系与效果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体系与效果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体系与效果分析现代社会需要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体系与效果展开分析。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体系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政策体系、创新创业平台和导师体系。

1. 政策体系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体系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一是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资金保障,另外一个则是鼓励高校设立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基地。

这种政策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而且有利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内的普及。

2. 创新创业平台高校创新创业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平台包括技术孵化器、创新创业园、创新创业比赛等。

利用这些平台,学生们能够得到创业资源和创意咨询。

同时,在这些平台上工作的一些专业人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这种“以学生为主、导师为辅”的创新创业模式,能够打造出会自主思考、自主行动的人才。

3. 导师体系导师体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石。

导师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这些导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包括创业规划、市场调研、商业模式等。

这种“师徒传承”的模式更能让学生深入了解创业领域,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在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接下来,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1. 促进产业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社会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学生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探索、创新,这种激情激发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更加通过创新来推进行业进步。

2. 培养创业人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人才的必经之路。

学习创新创业,能够帮助学生走出求学的校园,了解商业世界和行业变化,提高领导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素质。

同时,还能够打造出会自主思考、自主行动等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将会更具优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5.04•【文号】国办发〔2015〕36号•【施行日期】2015.05.0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为了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

创业教育中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激情

创业教育中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激情

创业教育中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激情
陈金勇;陈世中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对怀抱创业梦想的高校毕业生而言,他们不仅需要优惠政策的扶持,更需要借鉴成功的创业经验.创业是一项十分艰巨、具有挑战性的社会活动,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就是要让他们拥有创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强烈意识,因此,必须丰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高校创业教育实现了社会、经济与教育的挂钩,将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是提高社会就生,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
【总页数】1页(P123)
【作者】陈金勇;陈世中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南昌,330031;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南昌,33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r——基于创业激情的中介作用 [J], 青煦涵;张秀娥
2.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温州模式"为案例
[J], 卢立珏;林娟娟
3.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以昆明医科大学团委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 [J], 罗滢;杨国华;张蕾4.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的建设与实践——以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为例 [J], 邓晓军;周立前;袁鑫攀;彭成;侯俐
5.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实践——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 [J], 李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高校需要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创业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

首先,理论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这些课程应该包括创新创业理论、市场营销、商业计划书写作、创新管理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课程学习到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为将来的创业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实践课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途径。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创业案例分析、市场调研、创意设计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创新创业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创业实训项目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创业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际的创业环境中进行实训。

这些项目可以包括创业比赛、创业孵化器、创业导师制度等。

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创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除了以上课程内容,高校还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创业导师团队、创新实验室等平台来支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

这些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资源支持、创业指导和创新实验场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创业行动。

总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做出贡献。

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构建与实践——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为例

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构建与实践——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为例
专业教育渗透创业理念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创新的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在第一课堂接受创新思形成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目前在专业教学管理和评估体系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内容的管理机制使得部分教师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上仍然缺乏创新性和开拓性部分学科的教材仍然存在过时的现象缺乏时代感和时效性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快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程度增加专业教学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创业实践结合专业教育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倡导依托专业优势开展创业实践这有利于弥补学生掌握社会资源的匮乏所造成的创业劣势有利于规避风险达到创业成功率的最大化使创业与学业相得益彰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创业型人才首先是修订培养方案保证创业教育的系统性
体、美 、劳等方面的全面素质提升为基础 ,突出学 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以学生主体性和个
性潜能的实现为根本 ,通过全过程 、多方位和多种 形式 的学习 、实践 、指导 ,使学生成为高素质 、强 能力 、会创新 、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里高 素质 是指 培 养 的学 生不 仅是 社会 主 义事 业 的建 设者 和接班人 。而且是面对激烈竞争而能积极向上的进 取型人才:强能力是指学生不仅具有 良好的实践能
收稿 日期 :2 oL - 1 0 9 加2 6 _
每个高校应有 自己不 同的培养 目标 ,如 95 8 等 国家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属于地方院校 ,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 。
作者简 介:张焕镇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 浙江温州/ 20 7 35 2 )
业教育研究成果较多 , 结合本土研究较少 , 因此始终 未能 找到一 条适合 中 国国情 、 符合 中 国大学生 生更 需要 加 强 大 学 生创 业 教 育 。 由于受 母 体 学校 的影 响 明显 ,独 立 学 院设 置

秉承“温州精神“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阿里巴巴创业故事

秉承“温州精神“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阿里巴巴创业故事

秉承“温州精神“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阿里巴巴创业故事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了突出重要位置,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生产力";浙江省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时的发展战略;温州市提出要继续推进创业型社会全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了突出重要位置,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生产力";浙江省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战略;温州市提出要继续推进创业型社会全面发展,努力实现"第三次跨越"的发展目标等等.由此,可以说创新人才和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呼唤、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地方院校的温州大学如何通过培养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是提升教育质量生命线的突破口,是高校社会贡献力的切入点,是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地方、特色取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的写照.为此,我校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逐步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立足地域文化,秉承温州精神,凝练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新理念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教育实践创新的前提.凝聚了传统重商主义思想和当代敢为人先品质的温州精神对温州大学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思想源泉,对温州大学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1、"经世致用"的入世传统塑造务实品格温州的区域文化中历来有重商、富民的传统.宋代的"永嘉学派"强调"利义并重"、"工商皆本",主张藏富于民、经世致用.永嘉学派的思想经过温州宋代书院弟子的广泛传播,代代延续,不断发扬光大,温州的地域文化中便有了这样一种精神传统:反对脱离实际的繁琐议论,不迷信权威思想,不讲究来历依据,不袭用前人做法而善于独立思考、开拓创新、追求功利.深受这种区域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影响的温州人形成了重实际、讲实利、求实效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善于思考、敢于进取、敢于创新、敢于冒险、敢于竞争的思想意识.这种重商主义传统影响着温州的高等教育,影响着当代温州大学生.2、"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催生创业激情在中国当代经济发展进程中,以民营经济独领风骚的温州开创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时代气魄和开拓精神又一次震撼了世界.他们用"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找市场、创事业,谱写温州的当代辉煌.这种"敢于开创、敢于尝试、敢于冒险"的时代精神正是借以教育学生最为鲜活生动、最为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学校把这种时代精神加以梳理和完善,融入到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中,把这种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的塑造作为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温大学子正是在这种地域文化与精神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意识里、品质里就有一种很强的"闯"的意识和"创"的激情.学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因势利导,将"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这样的教育使得我们的很多学生有着极其强烈的创业欲望与激情。

大学生创业教育温州模式 三级联动建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业教育温州模式 三级联动建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业教育温州模式三级联动建实践平台根植于以自主创业为核心的温州经济模式,温州大学通过构建“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让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收到了“低成本、低风险、高成功率”的成效,从而探索出了——“把散落在校内的各个创业工作室聚集在一起,不但可以及时沟通,还可以联手闯市场。

”在最近举行的温州大学大学生创业园揭牌仪式上,该校“蓝蜗牛工作室”的瞿晨灿同学兴奋地对记者说。

目前,温大有59个各类学生创业工作室,首批来自校内12个学院的36个创业团队和创业工作室入驻到面积有1400多平方米的创业园,他们主要从事艺术设计、IT信息服务、文化传播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

温大校长陈福生说:“温大的创业教育和实践在国内高等院校中起步较早,但由于各创业工作室分散在各学院,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大学生创业园的投入使用形成了创业教育‘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使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温州模式’的内涵更加丰富。

”按公司方式运作创业组织“现在我们设计制作的钥匙包有十多种不同的款式,因为是纯手工做的,在市区三家精品店代销销量特别好。

”创建于2002年的“印鞋样工作室”刚刚入驻创业园,负责人孙林林正拿着榔头忙着制作钥匙包。

他说:“我拿出5000元来购置原材料和所需设备,并支付5人工资。

每个钥匙包的利润至少在50%,每月收入至少在千元以上,应付各项开支没有问题。

”据悉,入驻创业园的工作室都按公司的方式运作,每个工作室要缴纳房租和其他一些费用,经营不善的将被淘汰出园区。

像“印鞋样工作室”一样,现在运行良好的学生创业室正是缘于温大实施以建立创业工作室形式搭建学生的创业平台的决策,这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高成功”的创业模式。

据介绍,这种模式有三大优点:首先,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创业,无需很高的成本;其次,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创业,为毕业后创业积累经验;第三,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服务平台,搭建指导服务平台、培训平台和项目孵化平台,服务学生创业活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一、引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开展,构建一个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其构建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进一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意义1.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一个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助于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2.促进创新创业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构建生态系统,可以实现创新创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提高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益。

3.增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活力:完善的生态系统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者参与创业活动,促进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活力和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

三、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1.支持:领导需要出台明确的和措施,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保障和支持,包括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措施。

2.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高校需要整合内外部的创新创业资源,搭建起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3.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高校应积极培育和营造创新创业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4.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需建立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5.校企合作的促进:高校应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1.环境:领导出台创新创业相关的稳定性和健全性是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2.创新创业资源的丰富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资源丰富度和多样性直接影响了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和发展。

3.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和热情,推动创新创业的开展。

高校创新创业“课—训—赛—研—创”一体化融合机制探究

高校创新创业“课—训—赛—研—创”一体化融合机制探究

高校创新创业“课—训—赛—研—创”一体化融合机制探究作者:何珍赵璇刘广海来源:《广西教育·C版》2024年第05期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国家与高校关注的重点。

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该建立专业赋能背景下“课—训—赛—研—创”一体化的融合机制,通过“课程开发+行业案例+实践操作”赋能专业资本、“专业培训+双导师制+资源连接”赋能社会资本、“创业比赛+团队合作+激励机制”赋能人力资本、“研发项目+学术交流+跟踪反馈”赋能项目资本及“深度合作+项目孵化+成果转化”赋能产教融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专业赋能;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机制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5-0026-06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努力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

[1]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应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建立高质量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双创”教育制度,同时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发展不均衡,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不平衡,部分学生创新创业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利己性等问题[2]。

为使专业更好地赋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本研究以专业赋能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探索如何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课—训—赛—研—创”一体化融合机制,以为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一、专业赋能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涵阐释及立论依据专业赋能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与训练、培养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3]。

布朗德士(Brandeis)将专业概念描述为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高质量服务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温州模式黄兆信教授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温州模式黄兆信教授

从思政理论课融入创业教育元素
专业类创业课 程
汽车服务 营业与管理
媒介经营 与管理
服装企业 管理
……
专业选修课模块
专业必修课模块:
课程内容融入创业教育 元素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温州模 式黄兆信教授
1、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体系
面向全校学生: ①开设创业教育类公选课模块,要求必须修满2个学分。 ②《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改革:采取“一课多师”制。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温州模 式黄兆信教授
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背景
4、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面临新的定位?
①学校抓创业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创业教育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还是少数学生?
②学生学创业的目标:毕业后一定要办公司开企业?
创业的定义:狭义—自主创业
广义—岗位创业 + 自主创业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温州模 式黄兆信教授
俞敏洪受聘为我校创业学院名誉院长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温州模 式黄兆信教授
1、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体系
面向辅修、双专业学生
面向全校学生,不分年级、不分专业,选拔开设的辅 修专业、双专业的改革实验班,培养创业复合型人才,强 化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 创业管理班(双专业、双学位) ✓ 创业先锋班、店经理成长班、企业接班人班(辅修专业) ✓ 大学生村官创业班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温州模 式黄兆信教授
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2011年11月2日
温州大学创业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温州模 式黄兆信教授
1、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体系
面向全校学生
④举办各类“企业家论坛”、“校友创业对话”等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N IV ER SI T Y EDU CA T IO N SCI EN CE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第2期(总第120期)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温州模式0为案例*卢立珏,林娟娟(温州大学研究生部,浙江温州325035)[摘要]当前我国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零散。

为提升大学生毕业生创业与就业能力,地方本科高校必须探索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新途径,形成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温州模式0案例研究显示,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应以地方多元人才目标需求为导向,把创业教育活动纳入教学主渠道,构建校企互动、校内联动的创业教育实施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温州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10)02-0057-03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跨入社会继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0。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地方本科高校仍未开展创业教育活动,部分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尚未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呈现零散特征。

为提升大学生毕业生创业与就业能力,地方本科高校迫切需要探索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新途径,形成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一、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

在上世纪末,国际教育界曾有人做过这样的预测:就世界范围而言,21世纪有50%的中专生和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

历来被誉为/创业热土0的温州,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众多,家家有能人,即使哪一家没有能人,也要千方百计培育出能人。

在这里,成为企业家是许多大学生的追求目标和梦想。

并且,许多温州企业家已出现接班人问题,他们期望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既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又具有像父辈那样的创业精神,大学毕业后回来接班,实现企业的再成长。

培养具有创业精神与创业技能的大学生,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已经成了市场外部与大学生自身的要求。

当然,创业教育的市场需求是多元的,因此,创业教育不是要求每位大学生都实现个人自主创业,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层次。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温州大学确立了/主动就业+岗位创业+个人创业0多元化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主动就业是指全体学生接受创业普及教育,树立创业意识和科学的就业观和创业观,成为具有创业意识,主动就业的人才;岗位创业是指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进入创业团队(如创业先锋班、企业接班人班等),接受创业实训,毕业后能在成长型企业进行岗位创业或企业接班人,成为公司创业型人才;个人创业是指少数具有创业潜质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接受一般的创业实训外,还要进入创业园(如温州大学*[收稿日期]2009-12-25[基金项目]2008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创业型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0(教高函[2009]4号)[作者简介]卢立珏(1972-),男,浙江平阳人,硕士,温州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卢立珏等: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大学教育科学#管理方圆城市学院的浙商孵化园),进行创业实践,成为个人创业型人才。

二、以教学为主渠道,构建嵌入式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和各国大学实践经验,创业教育必须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为一体,以专业教学为主渠道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不是另外附加一个培养体系,或简单地开设几门有限的课程、组织几次有限的竞赛活动、举办几场有限的讲座,而是要将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中贯穿始终、高度融合的综合素质教育过程。

目前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各不相同,且缺少研究,所以通识教育的实施结果虽然略有成效,但这个领域无论从课程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看,距离大家的期望都有相当的差距;二是专业教育模块中课程通常比较单一且比重偏大。

所谓单一,就是同是一个专业的课程组,瞄准的仅仅是一种人才类型;所谓偏大,是说每个课程组或专业主修领域课程门数太多,每门课程的授课学时份量太大[1]。

这两大问题的存在,为创业教育进入教学主渠道提供了充分的潜在空间,使创业教育步入教学主渠道不仅成为可能,而且由于创业教育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两大问题。

温州大学以全面育人为宗旨,将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基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中,突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创业素质类教育课程,通过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理论与知识教育,构建了/通识+专业+课外学分0的嵌入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通识平台,面向全校低年级学生开设5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6公共必修课,把创业教育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注重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的教育;同时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包括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财务、创业计划、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及法律等系列创业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程,要求每位学生修读规定的学分。

在专业平台,根据专业特点开设若干创业教育选修课,每位学生至少选修一门。

鼓励学生打好专业基础,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做好知识准备、技能训练和经验积累,为成功创业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培养本学科的专业技能)。

在课外教育平台,积极做好五大课外活动。

创业工作室侧重学生的创业实践与体验教育;学生社团侧重课外创业氛围的营造;素质拓展计划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科研科技活动侧重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暑期社会实践侧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三、依托温州特有资源优势,实施校企合作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人敢为天下先,凭着/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我发展、自强不息0的自主创业精神,不仅在温州本土创市场,而且跑到全国各地办市场、闯市场,甚至把市场直接拓展到国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

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造就了众多的民营企业,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实习空间;同时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营企业家,这些通过艰苦创业起家的温州民营企业家们是大学生的偶像,他们的创业经验更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活教材0。

温州大学充分依托温州这块/创业热土0特有的资源优势,于2004年启动/双百工程0,实施/请进来+走出去+互动式0校企合作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1)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以服务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为导向,邀请百名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校友进校园。

优秀企业家、优秀校友走近青年学生,言传身教,报告创业典型事迹,以激励大学生在企业家精神下感悟成长。

通过整合校企资源,搭建校企合作综合平台,深化了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大学生成才新亮点。

(2)建立温州大学百个/大学生专业实践基地0。

实践证明,基地是高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文化优势,服务地方企业的有效举措。

通过基地的建立,加大了高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的合作力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更好地为基地单位服务,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聘请红蜻蜓集团、奥康集团、大虎打火机厂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创始人与校内专业教师组成/创业导师0队伍,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企业家与校内专业教师的互动;定期举办企业家论坛,在创业58卢立珏等: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大学教育科学#管理方圆热潮中身经百战的企业家与大学生们面对面沟通, /零距离0交流,为学生的创业答疑解惑,实现企业家与大学生的互动;设立/生涯体验课0,与中小企业结对,建立稳定的创业教育实习基地,实现企业与大学生的互动,等等。

四、借鉴温州人发展经历,搭建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温州商人/三无0(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起步,/五低0(起点低、知名度低、文化程度低、企业组织形式低、产业层次也低)起飞,走出了一条与环境和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民营企业创业之路。

创业伊始,企业组织无所谓优劣,产业层次也没有高下之分,关键看是否/匹配0。

因此,并非草根们的/低级和落后0成就了他们,只是他们更贴近中国这个市场的文化和国情,也更了解这个新兴市场的水土和脉搏[2]。

与部属高校通过建立科技园区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同,温州大学在校内以专业为依托建立专业创业工作室。

由学校免费提供场地,7~11位学生自愿组合,自发组建。

这种专业创业工作室既没有巨额的风险投资,也不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

注重由小到大的积累,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创业意识,提升创业技能。

自2002年开设第一个专业创业工作室以来,到目前,全校共有专业创业工作室100余个,现发展为专业工作室、学院指导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专业实践体系。

在创业园的管理上,坚持/铁打的工作室,流水的创业者0的理念,使更多的学生在创业园中得到创业实践锻炼。

以专业为依托的学生创业工作室是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和载体;学院以/大学生指导中心0为平台,为学生创业工作室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有创业愿望、具有创业潜质、良好创业计划与项目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

这样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既可以保证学生创业内容依托专业基础,又有利于学校有限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共享,促进学校创业教育与服务的深入,避免对学生创业行为的限制和约束,大大提高了创业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1]王伟廉,蔡映辉.关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兼谈汕头大学教学改革的普遍意义[J].大学教育科学.2005(6): 39-441[2]谢志远.因地制宜,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02-25(08)1(责任编辑黄建新)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System in Local CollegeLU L-i jue(G raduate Department,W enzhou U niver sity,Wenzhou,Zhejiang325035,China)Abstract:At present,in m ost o f lo cal universitie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 stem has not shaped, the targ et is not clear and the teaching plan and mo del is scattered.To im prov e g raduates'ability to initiate and oper ate independently and to obtain employm ent,local universities m ust explore effective new w ay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shape underg 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w 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The Wenzho u model case indicates that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lo cal univ ersity sho uld be o riented tow ards target needs,br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 n into teaching,and establish an interac-tive im plement sy stem o 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etw een univ ersity and enter prise.Key words:local co lleg e;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teaching system,Wenzhou mo del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