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培养体制不灵活、课程设置单一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问题一:培养体制不灵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培养体制不灵活。
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下,专业设置死板、课程内容单一,缺乏跨学科融合和创新能力培养,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缺乏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培养体系不够灵活。
对策建议:为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破除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推动跨学科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课程选择和组合;二是鼓励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如开设创业实践课程、组织创业比赛等;三是鼓励学生进行双学位或辅修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问题二:课程设置单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课程设置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操作和实战机会,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问题原因分析:课程设置单一的问题主要源于教育体系中的理论偏重和实践薄弱。
在传统的高校教育中,重视理论知识教育,而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对于实践环节的设置还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对策建议:为解决课程设置单一的问题,建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增加实践课程和实践项目,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和实战机会。
加强与企业合作,开设企业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际的创新创业环境中得到锻炼和实践,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
问题三:导师队伍不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导师队伍不足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导师队伍不足,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得不到有效指导和支持,影响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总第 1 8 9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0N 0MI C RE S E ARCH GU I D E
No . 7. 2 01 3
S e r i a l No . 1 8 9
中 国 高 校 创 业 教 育 模 式 构 建 研 究
冀鹏飞 , 张彦伶
到学生的不同需要 , 加大学生的求学 自主权。 ( 三 三 ) 创业教育教学管理构建
二、 高校创 业教 育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构 建
参 照国外发达 国家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 , 结合中 国的实
际情况 , 笔者认 为 , 应 该从 以下几个方 面对 中国高校创业 教
高校要努力改革课程体 系和教学模式 , 增设创业教育课 程, 完 善创业教 育课程 体系 。构 建起 能提高学 生综合 素质
总数 的 l %, 而发达 国家一般占到 2 0 %~ 3 0 %。
的开设和各种校园文化 活动 的开展 , 逐步完善和提高学生的
基本技能。 其次 , 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技能塑造 , 培养个性化
人才 。 高校要制订科学的培养方案 , 实行弹性教学模式 , 允许 有特长的学生 自由选择 自己的发展模式 。 在保持“ 宽 口径 、 厚 基础 、 重个性 、 强能力 、 求创新” 的教学传统的同时 , 充分考虑
的择业 观 , 要有务 实的就业定 位 , 切忌 只盯着 大城市 、 大机 关、 大企业不放。 要引导毕业生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
高校构 建创 业教 育模式 的必然 性
( 一)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2 0 1 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会达到 6 9 9万人。 而就业岗位需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课题立项表
58
魏世红
创业教育视角下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案 体系研究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管理系
59
白日霞
中国咼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案体系研 究
大连民族学院创新教育中
心
60
徐志玲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案体系研究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
院
61
李运芝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案体系研究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62
建设与发展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
27
张绰庵
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 建
河北体育学院
28
刘振忠
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
教育现状及对策
河北体育学院
29
范秦海
河北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
现状与创新创业发展对策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3
30
李祖超
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教
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与
评估中心
9
孙德峰
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发展模式 研究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科
研处
10
仪建红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
11
杨军
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长春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发
展战略研究所
12
呼艳芳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
治理论教研部
41
戴梅红
数学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
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
学院
42
徐光志
地方综合性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及应用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及应用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创业环境的日益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为他们将来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教育平台并进行实际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中国已得到重视,并且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组织了相关的比赛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帮助。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使他们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
在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分配不均衡,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比较丰富,而一些学校则资源匮乏。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大多数学校只是停留在课程设置和少量创业活动的开展,而缺乏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如何构建一个全面高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并进行实际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
1. 平台的功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一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课程,包括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创业技能等内容;二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资源,包括资金支持、导师指导、创业伙伴等;三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活动,包括创业比赛、创业沙龙、创业讲座等;四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包括创业咨询、创业孵化、创业项目孵化等。
这些功能的整合,将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并且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需要涉及技术、人才和资源的整合。
平台的建设需要依托现有的信息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线上平台。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现状之述评
胡锦涛 总书记在十 七大报告 中指 出 “ 实施扩大
就业 的发 展战略 ,促进 以创 业带动 就业” ,这 是 中
教 育” ,其它 的检索控 制条件 如学科 范围、文献来
大学生创新精 神 、创新能力 的要 求 , 满足 社会发展 对人才要求变 化 的需要 。 国提 出创业 教育的理念 我
源 、支持基金 、作者 、作者单位等均 不做 限制 ,检 索 19 9 0~ 20 这 2 09年 0年 中收录 的主题为 “ 创业
始于 19 9 9年公布 的 《 向 2 世 纪教育振兴计划》 面 l , 在该文 件 中提 出 “ 强对 教师和 学生 的创业 教育 , 加 鼓励 他们 自主 创 办高 新技 术企业 ” 的要 求 。2 0 02
国特 色的社会主 义 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 、 极鼓励 积 和扶 持大学生 开展 自主创业 、创新就 业机制 、拓宽 就业 渠道 的重要措施 。高等 学校作 为培养 高素质 、
[ 摘
要] 开展创业教育 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 的新趋势 ,也是 2 世纪 中国高校 面 1 临的重大历史使命 。
通过 “ 中国学术文献 网络 出版总库”检 索近 2 0年与创业教育有关的文献资料 ,并从相关文献的数 量和 内容 两
方面对创业教育在我 国的开展情况进行 了统计 、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从事创业教 育事业 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
育 引导和服务工作 。
1 “ 创业教 育”概念 的提 出
创业 教育是一种 全新 的教育 理念 , 由西方 国家
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_三三制_模式研究_毕于建
满足自己的创业需要的同学达到了 71.43%。同学认 为学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予以了实质性的支持 与帮助的力度较小,只有 18.2%的同学得到了支持帮 助。而对于现行的创业教育只有 51.8%的同学认为对 以后的创业有实质性帮助。学校开展的一些创业教育 活动例如创业模拟大赛、专家讲座等则受到场地、时 间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受众较小。显然,高校现行的创 业教育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求,高校需进一 步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GUANLI TANSUO 管理探索
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三三制”模式研究
○毕于建 丁国军
[摘要] 本文基于在济宁、菏泽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研究了现行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 问题,提出以创业导师为基础的“三三制”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并对这一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 “三三制”模式;运行机制 [作者简介] 毕于建(1966-),男,济宁医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教管理 研究;丁国军(1978-),男,硕士,武汉大学在读博士,济宁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山东济 宁 272067) [课题来源] 本文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课题“高校开展大学生创 业教育的‘三三制’模式研究”的调研报告,编号 YBKT2011067。
6.学生家庭方面和社会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支 持度低。大多数家长观念陈旧,对大学生创业了解不 深甚至存在偏见,导致家长认为大学生创业是不务正 业。还有些家长并不反对大学生创பைடு நூலகம்,但是家庭对其 创业提供帮助有限,使大学生创业变得有心无力。
作为社会方面,缺乏创业实践平台与资金支持。 由于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在我国的推广程度较低其他 创业平台搭建模式不成熟,造成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严重缺乏。大学生经济来源有限而国家对大学生创业 的扶持资金及贷款优惠政策不能满足需求,使得大学 生创业资金缺乏。
关于“中国创业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研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寒假关于“中国创业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创业现状”调研一、调查背景大学生这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而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国内各所高校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
而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在创业理念定位、模式构建、师资培养及课程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为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需求,亟需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
基于此,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创业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鼓励大学生创业工作,我校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和储备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和广州市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号召,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关于探究“中国创业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
华工学子对于创业持怎样的态度?又有多少人已经先人一步进行了创业?创业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们需要学校提供何种支持? 老师对于创业又有什么看法呢?带着这些疑问,调查人员展开了此次调研工作。
二、调研目标中国创业教育环境现状如何?如今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都成为大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
就此,我们从关注“中国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现状”角度出发,通过这次调查,试图找出以上问题是否存在及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调研方法和时间一次调查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制定。
为了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调查人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
派发问卷集中在2月1日至6日,2月10日至17日完成数据统计,得出相关结论。
四、样本分析本次调研样本主要是学校统一制定的问卷,共计已创业大学生问卷8份,想创业大学生问卷9份,教师问卷2份。
回收率达到100%,数据真实可靠。
五、调研结果分析(一)对已创业大学生的调查1.个人基本资料从回收的问卷来看,绝大多数已创业的都是本科或专科毕业生——在校学生专心于学习,而高学历毕业生(例如硕士、博士)则专心于科研,都与创业联系不大。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探索
2024年第8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就业创业指导类)(2021SJGLX1038);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子项目(jg2252)㊂作者简介:王丽萍(1980-),女,山东禹城人,教育学硕士,郑州经贸学院副教授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探索王丽萍(郑州经贸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河南郑州451191)摘㊀要:借助NVivo12软件,按时间序列对2018-2021年关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49份文本资料进行词频分析,并运用扎根理论对相关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型㊂扎根结果分析,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包括创业主体㊁高校㊁社会和政府四大要素,其中创业主体是中心角色,通过 内部支持 协同合作 外部保障 形成体系㊂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已经取得了坚实的成果,但还存在成长的空间,比如在专创融合㊁家庭因素㊁创业主体的 反哺 作用等方面均需要继续探索㊂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校;扎根理论中图分类号:F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8.0080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 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 ㊂充分说明创新创业教育仅仅依靠高校远远不够,需要将校内㊁校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以高校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㊂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发展到生态化阶段,建立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是解决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 最后一公里 问题㊂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构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型,以期对我国高校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㊂1㊀文献回顾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文化培育㊁生态因子协作以及生态机制等方面㊂1.1㊀生态文化培育研究生态文化培育的研究多借鉴美国㊁以色列等高校的做法,再融入国内 立德树人 的思政元素㊂王志强(2020)认为从多个维度培育校内的创新创业文化,从而构建起所在区域内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和生态系统㊂1.2㊀生态因子协作研究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已初具雏形,但要素与要素之间尚未形成良好循环㊂鲍明旭(2020)认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需要政府㊁高校和产业同心协力,合理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㊂1.3㊀生态机制研究现阶段,学者们倾向于思考创业生态系统如何高效运作,研究重点多集中于生态机制研究㊂陈元媛(2021)指出要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统筹机制㊂政府要发挥好 中介 作用,做好创新成果转化的服务工作㊂综上,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生态文化培育㊁生态因子协作以及生态机制等问题上,其中以生态因子协作研究为最多,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要素以高校为主体,外部要素包括政府㊁企业㊁社会等,但各生态要素之间如何良性协作尚未形成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构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运作模型㊂2㊀研究设计2.1㊀研究方法本文对国内颁布的双创政策文件㊁学术期刊文章等文本进行逐步编码,并在编码的过程中运用NVivo12的词频检索功能对范畴内容进行时间序列上的比较分析,进而找出现阶段双创教育的重心领域㊂2.2㊀数据收集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两个部分㊂一是,收集2015-2021年间的官方文件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官方网站公布的关于 创新创业 的相关政策文件,共收集到9份;二是,收集知网数据库2018-2021年间的期刊论文㊂以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为主题词,检索到121篇北大核心㊁CSSCI 等期刊论文,从中随机选取40篇㊂㊃32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8期3㊀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3.1㊀开放式编码提炼概念与范畴将文本材料进行编码,主要包括开放性编码(OpenCoding)㊁主轴编码(Axial Coding)和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㊂(1)开放式编码㊂将49份文本资料随机选取28份导入NVivo12软件中,并进行编号和命名,对原始文本和范畴的确定进行不断理解㊁整合㊁筛选和比较,同时根据概念间的重复度和出现的频次进行反复推敲,最后形成了60个初始概念编码和18个范畴㊂(2)主轴编码㊂通过主轴编码后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一步形成了4个主范畴㊂如表1所示㊂表1㊀三级编码过程主范畴副范畴初始范畴内涵解释创业主体B1创业主体A1个人创业主体校内参与创业的个人A2组织创业主体组织创业主体主要涉及高校㊁地方政府和企业高校社会B2领导体系B3课程建设B4师资建设B5制度建设B6文化建设B7校外合作A3专项工作领导机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总体推进校内创新创业工作开展;二是统筹协调与社会㊁企业㊁政府等各方的合作A4创业教育专门机构主要任务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学科建设,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委员会和教学团队A5理论基础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㊁专创融合课程㊁在线课程等的建设,以及双创教材㊁教学方法改革等研究A6课外实践活动包括非正规课程㊁专业社团㊁第二课堂㊁实践平台等实践活动A7校内师资校内师资包括专职教师和实践教师A8校外师资校外师资包括专家学者㊁企业人士㊁政府人员等A9师资制度包括师资培养㊁激励政策㊁考核评价等制度建设A10学生制度包括创业支持㊁学分认定㊁弹性学制等制度建设A11校内机制主要指保障机制㊁评价机制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A12校内文化建设包括创造高校创新创业的氛围营造和人文环境建设A13校外文化建设包括社交文化和创业文化的打造 营造独立㊁自由㊁创业㊁实干的创新创业氛围A14资源体系高校与社会㊁企业合作,争取创业所需人力㊁技术㊁信息㊁场地㊁资金等资源A15对外合作高校可与名校㊁创业孵化器㊁企业㊁政府㊁公众等进行合作和交流政府B8保障服务A16政府支持政府通过多方来源可从资金㊁场地㊁政策㊁立法㊁科技㊁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A17创业指导服务高校㊁政府和企业可以提供信息㊁培训㊁商机等多方面服务㊀㊀(3)选择性编码与模型构建㊂经过选择性编码,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梳理出一条 故事线 :高校为创业主体提供 内部支持 ,社会通过 协同合作 为创业主体营造适宜创业的社会文化和资源体系,政府通过 外部保障 为创业主体提供资金㊁场地㊁政策等保障性支持和创业指导服务,创业主体向政府㊁社会和高校反哺科研成果和创新产品与工艺等㊂构建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㊂图1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理论模型(4)饱和度检验㊂本研究对剩余的21份文本资料进行了理论饱和度检验,对其进行三级编码后,所得结果基本包括在以上所得范畴中,未发现新的范畴关系结构㊂由此得出,本文基于扎根理论构建的理论模型是饱和的㊂除此之外,还向本领域两位专家㊁学者请教了编码结果和理论模型,得到了他们肯定,说明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通过了理论饱和度检验㊂4㊀模型阐释及扎根结果分析下面将阐释模型中的4个主范畴 创业主体㊁高校㊁社会和政府之间的逻辑关系㊂4.1㊀内部支持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高校可以从领导体系㊁课程㊁师资㊁制度㊁校园文化等方面为创业主体提供内部支持㊂ 高校 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中作为创业主体的 土壤 ,向大学生供给大量 养分 ㊂ 领导体系 通过建设合理的 课程体系 ㊁搭建全面的 师资队伍 ㊁设置科学的 制度体系 ㊂ 高校 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断提供 物质基础 , 课程体系 和 师资队伍 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生产 知识能量 , 制度体系 保证 知识能量 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流通和循环㊂4.2㊀协同合作协同合作,包括校外文化建设和校外合作㊂校外文化建设指的是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外合作,包括资源体系和对外合作㊂一个社会创新创业文化的建立,需要国家㊁企业㊁媒体㊁高校㊁家庭等多种要素共同协作㊂4.3㊀外部保障外部保障,主要指的是政府的支持和创业指导服㊃42㊃2024年第8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务㊂政府需要从资金㊁场地㊁政策㊁立法㊁智力㊁管理㊁资源等方面对创业主体给予支持㊂创业指导服务也需要政府从信息㊁培训和项目等方面予以提供㊂如果将高校比作是 根 ,那么政府则更像是 土壤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源源不断向根系输送足够的养分㊂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高校为创业主体提供 内部支持 ,与社会 协同合作 为创业主体营造社会文化和资源体系,政府为创业主体提供 外部保障 ,它们之间相互联动共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内外部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最终达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㊂5㊀研究结论与展望5.1㊀研究结论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2018-2021年有关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的49份文本资料进行了逐步编码和系统分析,并按年份对文本资料进行NVivo12词频检索分析,发现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已经取得了坚实的成果,但还存在成长的空间,比如在家庭因素㊁专创融合㊁创业主体的 反哺 作用㊁ 协同协作 和 外部保障 等方面均需要继续探索㊂(1)生态系统的主体中,缺少 家庭 这一重要主体㊂忽视了 家庭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要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社会风气和文化, 家庭 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我国自古崇尚中庸之道,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确实有一定难度,需要政府㊁社会㊁媒体等持续宣传,为家庭树立创新创业风气奠定基础㊂(2)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存在 两张皮 现象,需要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真正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㊂传统的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是什么)和演绎推理(应该是什么)的能力,而创业思维更注重培养溯因推理(可能是什么)能力,在面对当今高度不确定的环境,更需要学生的溯因推理能力㊂除此以外,双创课程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㊁教学形式㊁方法和手段都需要与时俱进㊁不断创新㊂(3)忽视了创业主体(大学生)的 反哺 作用㊂从当前研究来看,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过于注重自上而下的能量输送,即高校㊁社会和政府向创业主体(大学生),而对创业主体(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 反哺 能力较为忽视㊂高校㊁社会或政府可以建设更多的平台和渠道,让创业主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比如科研成果㊁产品㊁工艺等赋能高校㊁企业和政府,从而形成 能量 闭环㊂5.2㊀研究贡献(1)研究方法创新㊂首次运用扎根理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梳理,阐述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展,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借鉴㊂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现今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成果丰硕,但也存在薄弱点,比如:生态系统的主体中,缺少 家庭 这一重要主体;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存在 两张皮 现象;忽视了创业主体(大学生)的 反哺 作用;针对 内部支持 的研究明显多于协同协作 和 外部保障 等,希望在高校建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时予以重点补充和考虑㊂(2)研究理论创新㊂以 故事线 (StoryLine)的形式描绘和构建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型㊂当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生态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协作研究㊂本文从整体上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抽象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型,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发展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论框架㊂5.3㊀研究不足与展望(1)研究不足㊂本文以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为基础,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理论模型㊂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㊂比如,对数据的收集可能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疫情期间,去高校做访谈的条件有限,未能收集到一手资料,因此,本文收集数据是选取一定量相关政策文件和期刊论文,导致最终的模型构建有可能针对性不强㊂(2)未来展望㊂首先,在选取数据方面,未来的研究可偏重一手资料㊂比如,选择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的高校㊂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可以更加多样化㊂比如,采用实地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在注重进行结构化或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可同时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深入挖掘数据现象,由表及里,探索出更内在的本质,此方式更有利于被访谈者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交流,因此,所得到的信息也往往比个别访谈更加深入和全面㊂参考文献[1]杨晓慧.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国际比较和中国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8,(1):48-52.[2]王志强,朱黎雨.以色列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20,(1):67-74. [3]鲍明旭.数字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基于三螺旋理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10): 31-35.[4]陈元媛.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7):94-96.㊃52㊃。
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收稿时间]2020-06-10[作者简介]哈伊莎(1980-),女,天津人,教育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要]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很多高校积极开展了创新创业活动。
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顺应时代趋势、加强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许多不足,在课程目标定位、内容设置和顶层设计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文章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对其建设和改进策略进行了一定研究,以期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协同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7-0179-03University Education自国务院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建设举措以来,各行各业都加快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创新改革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高校作为培养素质人才的基地,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贡献。
进行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
高校要加快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脚步,建立起更多与创新创业课程发展目标相配套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机制和课程规划、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等,为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学习提供完备的课程服务。
国家一系列改革措施也为高校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许多高校建设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提供了许多有效的经验,但是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急需进一步研究及解决。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一)国家层面国家综合实力是展现大国风采,谋求更高的政治、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
当前,我国综合实力的竞争主要是以我国的科研实力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能已经逐渐转化,我国的发展基点逐渐转向科技创新,必须构建起相应的创新创业体制。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发 ,充分考虑我国创业 教育的特点 ,尽可能使影 响、制约我 国创业教育质量的各个 因素能全 面、完整地反映出来 ;同时 , 重点考虑主导因素和关键环节 ,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 , 这样 ,既避免以点代 面、以偏概 全 ,又抓住 重点 、抓住关键 环节 ,确 保制定 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教 育实践中 良好 的应用性 。 ( )教育学 与其它学科统一 的原则 。在利用 教育学理论 3 方法研究创业教育质量评价 体系的同时 ,充分借鉴、吸收其 它学科成熟 的理论及研究方 法,例如 :在社会学领域被广泛 应用的层次分析法 ( H ) A P ,由于其定 性分析 与定量 分析相 结合 的特点 ,十分适合对 目标 ( 因素 )结构复杂而且结果难 以直接准确计量的问题的研究 。
层次分析 法 ( nl i Hea h r es A ayc i r yPo s,简称 A P t rc c H )是 对一些较 为复杂 、较为模糊 的问题作 出分析 、决策 的简 易方 法,特别适用于那些难 于完全定量分析的 问题 ,最早 由美 国 运筹学家 T .Say教授于 7 .L at 0年代初期 提出。 本文采用 A P方法求各指标的权重 ,具体步骤如下 : H 第一步 :建立递阶层 次结构 ( 已在上节完成 ) 。 第二步 :建立判断矩 阵,采用通用的 1 —9比例标度来构 造判断矩 阵 A,A= ( i (,j ,2 a ) i =1 ….n ,其 中 a表示 i ) q 元素 i 对元素 j 的相对重要程度 ,a =1 =l a i =1 j , j / j ,j 。 ;(
2 创 业教 育质量评 价指标 的 A P分 析 H
2 1 基 本 步骤 .
1 创 业教 育质量 评价指标体 系的设 置
11 创业教 育质 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 则 . 科学的社会指标体系 ,应 该是依据不 同研究 目的的要求 和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 ,把客观上存 在着 的 、说明社会现 象性质 的若干个指标 ,科学地加 以分类和组合而形 成的一种 社会指标体系 。因此 ,我们 制定科学的创业 教育质量评价指 标体系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中国高校 的创业教育起 步较 晚 , 主要依靠创业计划大
赛作为创业教育的载体 。2 0 年 , 0 2 教育部确定 了清华大学 等 9所院校作为开展创业 教育的试点 ,取得 了较 好的效 果 。截止到 目前 , 全国有近百所高等院校开展 了创业教育 活动 , 并在课程体系 、 教育内容 、 教育形式等方面呈现 了多 样化趋势 , 总体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㈣ : 1 . 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 , 将创业 教育融入素质教
践 。这六个模块环环相扣 , 对小企业创业 的重点方面和主 要环节做了扎实和细致的安排 。 二、 国内高校创业教 育课程设置现状
、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现状
现在 ,全世界有 1 0 7 0多所大学至少开设一 门创业 学
方面 的课程 。美国 、 国 、 英 日本 、 澳大利亚 、 国、 德 印度 等许 多 国家的大学里已经广泛开展了创业 教育 , 已形成一 套 并 完备的体 系[ 百森学院 、 2 1 。 哈佛商学院 、 斯坦福大学 、 比 哥伦 亚 大学等实行综合 型的创业教育计 划 ;仁斯 里尔理工 大 学、 麻省理工 大学 、 C伯克利分校 的创业教育 面向高科技 U 创业 ;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 的创业教育计划重点是生 命科学应用 、 大型机构创新 和创业 。澳大 利亚的大学既有 普及 型的又有专业型的创业教育 ; 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的 新 创业教育就定位在专业教育的范畴。世界范围 内, 比较 典
【 者简介 】 作 叶增 民 (98 )男 , 宁辽 阳人 , 17 一 , 辽 中北大 学化工 与环 境学 院讲师 。研究 方 向 : 想教 育研究 ; 思 李运芝
(9 5 )男 , 16 一 , 山西襄垣人 ,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高级实验师 , 总支书记 。研究方向 : 党 高教研究 。
试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成她对功利性教育的超越和对学生充满照耀的贴近。
她是向学生传达了人生的某种质感,让学生透过文本感受到了人生。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师应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应经常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真善美或假丑恶,拿到课堂上来交流,然后再正确加以引导,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从人性出发,这样才不致于使人文教育成为一句空话。
学习《新闻》时,我拿来了当天的报纸,一则:“女硕士乱穿马路袭警被拘留”的消息,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人说女硕士乱穿马路已经错了,还要抓伤警察,这是法理不容。
这篇新闻也给那些不喜欢受约束的学生敲了一记警钟,让他们明白:人生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而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逮着一个违规穿马路的硕士,感到尴尬的不仅仅是她本人,还有我们的教育,比如应试教育下的“高学历决定一切”的理论,对年轻人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使他们必然会把追逐高学历(从而获得高报酬)作为奋斗目标,而忽视了对道德操守的培养。
所以,我们的教学在激情背后,应该有一些理性的力量,这就是常说的“传道”,也就是要求我们把“人生”融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索、学会感悟。
窦桂梅老师的成功,就在于她明白课堂的使命所在,就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刘云杉副教授说:“窦桂梅的语文课就是‘小心地’呵护、培养孩子们的精神成长。
”。
“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的情操就会展现出来。
语文教师只有将学科的知识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才能使语文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张树伟#融进“人生”:窦桂梅的课堂密码#中国教育报$"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文哲]试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盛春辉"李守强(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摘"要]""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和国际教育竞争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的体现,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中国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研究
中国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研究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改革正处于深入推进的历史时期,这是年轻一代学生担当未来重任的关键阶段。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高校创新教育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探讨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现状高校创新教育改革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多进展。
一方面,我国高校已经积极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另一方面,高校也在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同时,高校还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估与认证机制,保障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权益。
然而,高校创新教育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很难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其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够相互贯通,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
此外,高校科学研究和产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科技成果难以转化。
二、问题高校创新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代沟。
当前的大学教育分为文、理、工、管四个专业类别,各门课程都采用传统讲解、考试、考核的方式教学,但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和学生的需求。
因此,高校教育应该摒弃死板冗长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和互动模式,开展线上在线和线下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案不足。
目前国内外高校资源严重不足,很多高质量的课程只能羡慕,无缘获得。
因此,高校建立教师之间、高校之间以及国际间的资源共享平台十分必要,建立多元化、有自主权的教育体系,并且要协调各种教育资源,建设优质教育种植园,专门用于创新课程的跨学科、跨专业教育。
3.专业设置方向不当。
不同学生的需求是不同的,但是高校对各个专业的目标并没有进行确认,故设定方向不当,使得在标准化教学中学生这种差异化的需求无法得到长期探究和发展。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发展历程研究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发展历程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对于了解这一历程,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
本文将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发展历程进行研究。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那个时期,我国刚刚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对于创新和创业的需求日益增长。
1986年,中国科技部提出了“创新创业”政策,推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国家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参与科技项目和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
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世纪初,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探索阶段。
200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鼓励高校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组织创新创业竞赛和创业训练等活动。
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途径,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
一些高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器,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和资源支持。
一些高校还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这一阶段,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鼓励高校探索实践性教学和创业实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自此之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一些高校加大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扩大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提升了教学质量。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和实践基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资源和平台存在不均衡的情况。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发展历程研究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发展历程研究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国内开始引进外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经验,并在国内高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在该时期,高校主要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实践活动、竞赛等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趋势,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200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正式开始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设立相关的研究院、中心,建立创业孵化器等资源平台。
这个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始逐步向多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涉及范围也逐步扩大,包括但不限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医疗保健、社会企业等领域。
2010年起,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期。
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社会资本的参与,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情的高涨等原因,都促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和拓展。
此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1. 开设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并引入国际课程,探索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2. 创新创业教育由单体课程向全员普及式教育转变,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实践活动。
3. 在教育方式上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大力推广校内外知名创业导师、工程师、设计师等人才的引进,同时对创业者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帮助。
4. 加强学生创业团队的组织建设。
高校积极创建创业孵化器、创业活动中心,培养学生创业创新、管理、营销等各类特长。
截至2021年,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在教育理念、教育形式、学科体系等不断完善和创新。
未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将持续深入推进,加速转型升级。
通过逐步建立创业育人区块链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络课程体系、政策创新创业高校联盟等创新机制和平台,全面提升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和层次,切实发掘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田郝青(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14)【摘 要】 本文在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完善对策:更新理念,承担主体责任;建立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加强师资建设,打造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加强产学结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完善对策一、引言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三本教育护照”理论,即认为未来的人要掌握三本教育护照——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
[1]这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吹来了“改革的春风”。
创新创业教育(也称“双创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
美国早在1947年就已经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相较发达国家,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时间短。
而在高校推广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是我国以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为基础,融入创新教育的理论创造,是基于我国国情需要和当代大学生需求,同时超越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前沿理论研究。
[2]通过检索学术期刊网,早在2002年学术界就有人提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设想”,之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双创教育的研究领域中来。
[3]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通过相关课程传授、实地参观、参与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素质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进而更新高校的教育理念,从注重专业性的课堂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路径,更是中国经济社会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1、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滞后理念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驱动力,而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的教育理念普遍滞后,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足学 生需要 的现实
中独 占熬头 。有着 丰 富理论 和 实战 经验 。具有 显著特 点 :
() 1文凭 教育模 式 。 国内高校 做法 不同 。 与 创业教 育不是归 在此背 景下 .如何 建立 大学 生创业 教 育 和实践 体系 . 属为第二课堂或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 而是定位在专业教育 的范畴 , 以教 育 的资源 , 照 教育 规律 来运作 。 投 按 明确定位 位 ; )注重 机构 专业 化 。学 校设立 专 门的教 育和 服务机 ( 2
教育 问题。如果 一个 人缺 乏事 业 心和开 拓能 力 。 术和 职 成绩 。 入 到专业 化 阶段 。 成 了完 整的 教师体 系 、 学 进 形 教材体 业方 面的能力 就不 能发 挥 . 甚至 变得 没有 意 义 。基 于这 种 系 国家 的高校 纳入 教学 体 系 , 创 成
构——南洋科技创业 中心 。斥资 400万建科技大厦 。 0 拿 出大笔资金聘请专家和企业家构建优质师资。 这些举措使
创 业教育 最早 始于 1 6 9 7年第 一个 设 置创业 教 育课 程
的美 国百森商学 院 . 目前创 业教 育在 欧美 等发 达 国家 己深 南 大 的创 业教 育 迅 速走 上 正 轨 .挤 身东 南亚 高 校先 进行 受重视 . 展颇具 规模 。这 些 国家大 学生 的创 业率 远远 高 列 ; ) 发 ( 建立 了一体 化 的创业 生态 圈 。 3 南洋 理工 大学不遗余 于我 国 . 他们发 达 的创业 教育 是 密不 可分 的 。世 界经 济 力 的评 估 科研 成 果 , 与 执行 知 识产 权 、 科技 转 移 和研究 合作 合作 和发展 组织 的专家 柯林 . 尔认 为 .未 来的人 应该 掌 的政策 ,创造 有利 于尖 端科 研 成果 的研 发和转 让体 制 、 博 实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当前,中国正迎来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其中“双创”计划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双创计划旨在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创新与创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创业平台,从而满足双创计划的需要。
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仅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才,更是实现高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课程或者一次活动,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个完整的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当包括创新创业导论、创新创业管理、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投资等。
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巧,开发出自身的商业天赋,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创业创新实践基地高校应当创设创业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环境和帮助。
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创意孵化、产品开发和测试、市场营销等实践活动,同时可以与在校企业、投资机构等相关单位紧密合作,进一步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市场动态,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三、创新创业导师制度创新创业导师制度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高校应当招募一些懂得商业运营方法和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士,作为学生的导师,指导他们进行创业,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创业目标。
四、创业创新比赛创业创新比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市场竞争环境和商业运营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参加比赛,通过比赛获得认可和资助,从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高校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思维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学、PBL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成功创业者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同时也更加理性地面对自己将要面临的财务、管理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摘要:青年创业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解决当今社会就业压力,更重要的在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是一个优秀民族应该具备和培养的。
我国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研究、创业教育教学、支持环境改善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成绩,但高校还存在创业教育研究整体落后、缺乏系列课程、师资建设不完善、文化氛围不浓厚、开展范围不广泛等问题。
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变革,适应并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评估体系
一、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相对于创业教育开展最早发展最为成熟的美国,我国的创业教育尤其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步履缓慢,弊端也较为明显。
1.观念上不够重视,开展范围狭小
一方面,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将创业教育归于就业指导方向的一部分,没有认清创业教育对于创造潜能激发、提升综合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是根据大家的喜好选择的,可以在萌生创业想法并投身创业之后的社会实践中自行完成,专业教育才是根本,从指导思想上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的萌发。
另一方面,社会对于创业认识较为偏激。
尤其是家长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看法较为消极,认为立足专业,薪水可观的工作是就业首
选,不鼓励甚至反对大学生自主创业。
2.创业教育环境不理想,理论研究严重不足
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需要成熟的理论研究作为基础,成功的创业案例更加具有说服力。
我国高校在创业教育研究方面还停留在初步的概念性的定性论证,定量的实证研究匮乏,缺乏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更是难成体系,指导意义不大。
3.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不成熟
创业教育起步晚而且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通过选修及课外辅导的方式进行,且受教育人群的范围狭小,与相关的专业学科联系不密切,这些都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显著特征。
笔者建议,对于管理类或经济类的相关专业应该开设如“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管理学”“创业经济学”等相关的必修课程,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及管理能力。
4.师资队伍经验不足,教学经验和创业实战经验都有欠缺
创业教育的高质量输出要以高质量的师资输入为前提,而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是缺乏有创业激情、创业意识以及创业实战经验的专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理论基础与实战经验兼备的高质量创业教师更是鲜见。
5.外围指导监督体系及评估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创业教育评估复杂性,处于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下游的外围指导监督体系和评估体系的不健全形势最为明显。
对于创业教育的评估标准、评估的方式方法研
究还十分缺乏,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而且从目前看来,这一体系的完善还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1.重视创业教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吸引社会资源
创业文化是一种包含了开拓进取,乐观自信,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新型文化追求,不仅有对成功的追求,也有对失败的包容。
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资源的支持。
所以,创业文化的广泛传播是创业教育发展的前提
2.师资队伍培养
首先,高校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培养应包括专业水平、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创业教师达到一定的学历水平,更要注重其实践能力和实战经验,以求教学相长。
其次,要积极与社会和企业链接,聘请社会上具有创业实干精神和操作技能的成功创业者和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干部参与教
学研讨,定期开展辅导讲座。
再次,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在对其进行专业课程培训的同时,还应多为其提供去参加创业组织或行业协会培训的机会,这部分教师在这方面经常受到冷漠。
最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鼓励创业教育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扶持有
创业热情、有创业能力的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但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还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
3.课程体系构建
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高校校园中流行两种创业教育模式:复合式创业教育模式和专业一体式创业学科教育模式。
结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际,应采取双向导入的模式。
在复合式创业教育模式引导下,将有关创业的课程内容在传统院系的相关学科中被提供,内容一般为传统学科中涉及新创企业建立、运营或小企业经营方法及发展模式的基础知识,从课程的名称即能体现课程内容,这一模式要求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科教材编写时,适当植入新创企业在该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多向渗透创业理念,全面激发创业激情和创业潜能。
而基于专业一体式创业教育模式的指导,需要通过设置创业教育中心、开设独立的创业教育院系,以及编写专业的创业教育教材,将金融实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系统整合后为创业教育学,教师集中精力进行创业教育领域的教学研究,承担基础的系统教学任务。
4.建立创业教育管理机构
(1)成立校级创业教育管理委员会,由校长直接领导,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联合参与管理,整合全校资源,统筹规划。
(2)设立创业教育中心,直接开展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
(3)成立学生创业活动中心,直接对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指导并接受学生关于创业问题的咨询。
(4)推行创业教育必修学分制,建议创业教育必修3学分。
(5)设立大学生生创业基地或创业园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场所。
(6)校企结合,设立学生创业基金。
5.建立评估系统,定义评估标准及方式方法,提供有效反馈
高校创业教育的评估可以通过包括学校自身评估和外部组织机构评估两方面进行。
笔者认为,外部组织机构基于实战成绩的评定而获得创业教育质量的反馈信息更具说服力,不仅客观衡量了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还能够指出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前进方向和改善方法。
外部组织机构评估主要集中于创业者能力和业绩评估,能力评估应当至少包括五方面内容:新技术筛选与开发能力、战略规划能力、信息搜集与整合能力、领导力、执行能力;业绩评估应包括新创企业的团队协作执行能力、发展速度、战略前景、社会认可程度等。
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愿景
国内的创业教育学者也越来越意识到创业教育、尤其是高校创业教育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研究队伍不断扩大,逐渐引领高校创业教育跳出“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旧的课程体系的划分,致力于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着重指出,要通过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
自主创业将不仅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重要选择,创业教育的发展也必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何向荣.纵横职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陈德智.创业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杨东平.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5]玛丽库尔特著.吴秀云译.创业行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