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9055711a37f111f0855bc1.png)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2、运用方法准确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
二、过程与方法课内例题与高考题相结合,掌握六种翻译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文言文翻译做到“信”“达”“雅”。
难点:要求学生按照“对”“留”“换”“调”“补”“删”的方法科学翻译文言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典籍,更是浩如烟海。
传承优秀的文化典籍,需要我们拥有扎实的文言文基础,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的翻译。
课件展示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2、运用方法准确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真实、准确。
译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2. “达”:就是译文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和习惯,无语病。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借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译: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3.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译: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明确:“信”、“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要求,“雅”是较高的要求。
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留、删、换、调、补、变)例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译文:永和九年,是癸丑年。
阴历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留”: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课堂训练: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018年全国一卷《鲁芝传》)参考译文: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例2:夫晋,何厌之有?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语。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107728bcd126fff7050bac.png)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掌握几种实用的技巧——留、删、换、调、补、贯2、运用方法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3、让学生逐步体验竞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教学难点:学生体验竞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更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为中考做准备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技巧二、热身运动1、朗读《东施效颦》原文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天运》2、四人小组讨论《东施效颦》的大意我们这节课打算用男女生竞赛的形式,看看谁表现最好,最后夺魁3、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一段译文,请大家指出其翻译上的不足之处译文:西施得了心病总在家里皱眉头,家里的丑女看见西施皱眉觉得很美,回家也捂着心皱眉,有个富人想见见她,但西施坚持不出门贫穷的人见到了她,却带着妻子离开她她知道皱眉头的美丽,却不懂皱眉头为什么美丽4、错误主要在两个方面:1)关键词不落实2)省略成分补充错误3)代词指代不准确4)望文生义太死板这些都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的那么,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呢?下面让我们来小试牛刀,一起去寻找答案三、小试牛刀(明确标准、方法指导):“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到底怎样达到“二标准”呢?我们可以用“六方法”,“六方法”听起来好像复杂,其实就是六个字,一个标准三个字,两个标准六个字,简言之,就是“留删换”、“调补贯”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四、典型例题解析(一)字字落实留、删、换A、翻译下列的句子(女士优先,女生必答)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方法:留——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B、翻译下列的句子)(男生必答)1、夫战,勇气也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方法:删——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C、改错题(抢答题)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错误译文:率领妻子来到这走投无路的地方2、属予作文以记之错误译文:用属于我的作文记这件事3、将军身被坚执锐错误译文:将军身穿铁甲,手拿武器方法:换——将文言词语替换成与它意义相同或相当的现代汉语词语(单音词——双音词,古义——今义,通假字——本字,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小结:对文句的每个字,我们运用这三个方法,就不会有遗漏和增多了,能做到“字字落实”了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正如古代的美女西施一般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就是美(二)文从句顺调、补、贯A、抢译题1、何陋之有?2、甚矣,汝之不惠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方法: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其实,要想所翻译的句子做到“文从句顺”,单单一个“调”字,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补”字B、抢译题1、一鼓作气,再而衰2、可以一战方法: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C、看来,用了以上五种方法,好像翻译已不存在问题了,事实上也并不尽然我们试着用前五种方法翻译下面的句子看看:(抢答)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用前五种方法是无法翻译的,幸好的是,我们还有第六个方法——方法:贯:指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翻译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一般说来,最后一个方法总是最有用的,有些同学看了这个方法就很高兴了,以为前五个都不行了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这个“贯”不能随便使用,否则容易像开头所讲的《东施效颦》的翻译一样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不过,这种情况在中考时,不大可能会遇到,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小结:从现代汉语看来,文言文之所以不能“文从句顺”,较主要就是在于其句式的特殊和省略的运用,所以“调”和“补”对翻译是很重要的;“贯”虽然作为备用方法,但它的“结合语境”的精神还是极为要紧的简言之,“文从句顺调补贯”(三)总结:打个比方,如果说留删换是看看有没有少了零件的话,那么调补贯就是怎样把这些零件重新组装成一台机器五、翻译口诀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通假古本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六、闯关训练1、看谁最快说出这篇古文所说的故事——惊弓之鸟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注:〔京〕高大〔孽niè〕通“蘖”,这里兼有“病”和“孤独”两义〔陨yǔn〕从高处掉下来2、四人小组讨论文段的大意3、学生上黑板给画线句子翻译,并用括号说明用了前面所学的哪一种方法七、总结全课就文言文翻译而言,这六个字并不是根本所在,而只是一种技巧文言文翻译的根本还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尤其是实词的积累和辨析,这是硬道理古文功底好的人,他未必要学习什么“留删换调补贯”,却仍然能翻译得很好但是,对文言功底有限的我们而言,尤其针对考试来说,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我们无疑是很有用的,特别是遇到较难的题目和译成之后校对时今天所学的文言翻译的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祝同学们中考成功!八、总结男女生的成绩,表扬胜出的一组,激励全体同学九、布置作业:完成文段三、四附课堂练习题:句子翻译练习文段一: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天运》注:①病心:心口痛②颦:皱眉头③里:邻居④美之:认为她美丽⑤挈:带;领1、请指出下面这一段译文翻译上的不足之处:译文:西施得了心病总在家里皱眉头,家里的丑女看见西施皱眉觉得很美,回家也捂着心皱眉,有个富人想见见她,但西施坚持不出门贫穷的人见到了她,却带着妻子离开她她知道皱眉头的美丽,却不懂皱眉头为什么美丽文段二: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注:①京:高大②孽〔niè〕通“蘖”,这里兼有“病”和“孤独”两义③陨〔yǔn〕从高处掉下来1、请补出题目2、翻译划线句子,并在括号内说明用了前面所学的哪一种方法1)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2)然则射可至此乎?()3)先生何以知之?()文段三:文段三: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1、请补出题目2、翻译划线句子,并在括号内说明用了前面所学的哪一种方法(1)使我长百兽()(2)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文段四:多多益善上常与信言诸将能不(fǒu),各有差(cī)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注:(1)常,通“尝”,曾经(2)不,通“否”(3)禽,通“擒”,擒获1、上常与信言诸将能不2、将几何?3、何为为我禽?4、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中考文言文复习课》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一、导语设计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精编教案(下)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精编教案(下)](https://img.taocdn.com/s3/m/28f4361f4431b90d6c85c7f8.png)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下)文言学习0203 2340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下)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复习巩固文言的常见句式2、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如何做到“达”的标准教学重点与难点:1、如何判断文言句式的类型2、掌握翻译的要求教学过程:一、课前一练,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译文: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
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
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
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
”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二、知识复习在现代汉语里面,句子的成分相对来说有一定的规律,什么词一般作什么成分,什么成分一般放在什么位置,我们要心中有数。
那么把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才符合现在的说法。
一般来说,关于句子成分及对应的词性如下:成分:〔定〕主﹙状﹚谓〈补〉〔定〕宾词类: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名词数量词代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三、文言中常见的变式句1、请学生先看下句子,指出它各属于哪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结构后置)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⑤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2、小结常见的文言句式A、被动句:有些有语言标志的,如“于、被、见、为、受”等词或其搭配的句式可以看出,翻译时可译成“被……怎么样”。
高考语文 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翻译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高考语文 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翻译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fcc92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3.png)
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翻译教案[复习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应遵循的原那么和标准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方法并在练习中不断加以巩固[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某某《高考说明》对文言翻译作出的特殊说明是:文言句子翻译是最难的,要注意把握整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做到句不离篇,还要注意实词、虚词的翻译,语气的表达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在考试中,文言文占的分植较大,因此,我们要花大力气进行复习二、课前预习,课堂归纳总结〔方法总结〕根据学案上所给的句子,请同学们归纳出翻译的几种技巧方法。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译文: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某某楼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总结:对于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可以保留,不用翻译。
——“留〞4、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译文:时间长了,能根据人们外面的脚步声辨别是谁。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译文:在我前面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向他学习。
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国论》〕译文: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
总结: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掉。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删〞7、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列传》〕译文:屈原来到了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江边一边走一边吟唱,面容憔悴,形体和容貌枯瘦。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8f991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a.png)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一、教学目标:①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②强化文言文翻译踩点得分意识。
二、考点解读:《考纲》中明确指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
此考点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义,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做出相关分析;另一方面是“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三、体悟高考:(一)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07年福建卷】【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翻译划线句子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3分)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分)(二)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
张常客豫,遂家焉。
娶于豫,生子讷。
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
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
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
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①。
阴劝母;母弗听。
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雨止而日已暮。
腹中大馁,遂负薪归。
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饥火烧心,入室僵卧。
诚自塾中归,见兄嗒然,问:“病乎?”曰:“饿耳。
”问其故,以情告。
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
兄问其所自来。
曰:“余窃面倩邻妇为之,但食勿言也。
”讷食之。
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
且日一啖,饥当不死。
”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
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樵采。
”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
”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ee2ab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0.png)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如实词推断、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等。
2.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通过对文言文的复习,提高学生的中考文言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复习与实践。
2. 文言文词语的推断与理解。
3. 文言文句子的分析与翻译。
4. 文言文篇章的理解与分析。
5. 中考文言文题型的复习与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2. 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文言文动画、视频等,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4. 进行模拟测试,让学生熟悉中考文言文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
4. 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复习文言文阅读技巧,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
2. 第二周:推断文言文词语,理解文言文篇章。
3. 第三周:练习文言文翻译,翻译经典文言文篇目。
4. 第四周:模拟中考文言文考试,讲解答题技巧。
5. 第五周:进行中考文言文模拟测试,评估学生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指导书籍,用于参考和辅助教学。
2. 中考文言文真题集,用于模拟测试和学生练习。
3. 在线文言文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文言文篇目和资料。
4. 文言文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词推断和翻译练习。
5. 教学课件和教案,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理解和翻译能力。
2. 教学难点:推断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结构,翻译文言文。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5606f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b.png)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教案为题,用中文写一篇3000字文章。
在高三语文备考中,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好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取得好成绩十分关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文言文,以下是一份文言文复习教案。
教案名称:文言文复习教案适用年级:高三主要内容:1.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2. 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训练3. 文言文写作技巧训练一、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1. 字词的理解与运用:复习常用文言词汇、古文常用语法词汇、文言虚词等。
2. 句子的结构与翻译:复习文言句子结构,包括主谓宾结构、并列结构、状语结构等,并能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3.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复习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拟人等,并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修辞手法进行解释。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训练1. 理解古文篇章结构:通过多篇古文的阅读,培养对古文篇章结构的理解能力,包括开篇、承接、递进、高潮、结尾等部分。
2. 掌握古文重点句子分析:通过对古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分析,包括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状语等,帮助理解整篇古文的意境。
3. 整体思维理解古文:通过阅读古文,培养对整体思维的运用能力,包括整体把握、推理分析等。
同时,注意借助上下文的提示,理解古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
三、文言文写作技巧训练1. 古文翻译训练:通过训练,掌握古文的翻译技巧,包括句子的翻译、句型的转换等。
2. 古文仿写训练:学习古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古文仿写,模仿古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古文赏析和演讲:阅读分析古文,并能够进行赏析和演讲,深入理解古文背后的思想和文化。
四、综合练习和模拟考试1. 综合练习:进行一些综合性的文言文练习,包括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帮助巩固所学知识。
2. 模拟考试:进行文言文的模拟考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提前适应考试的要求,并及时总结分析自己在文言文方面的不足,作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36ff5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1.png)
一、教案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特殊句式。
2. 学会使用“六字诀”进行文言文翻译。
3. 提高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基本句式和特殊句式的识别,以及“六字诀”的运用。
2. 教学难点:特殊句式的翻译,以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引导学生复习基本句式和特殊句式。
2. 讲解:讲解“六字诀”的具体运用,并通过例句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翻译一些典型的文言文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详细讲解文言文句式和翻译技巧。
2. 运用举例法,通过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翻译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翻译中提高翻译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句式:主谓宾、定状补、判断句、被动句等。
2. 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否定句等。
3. “六字诀”翻译法:直译、意译、替换、增删、调整、标注。
六、教学步骤1. 步骤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文言文基本句式和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2. 步骤二:讲解“六字诀”的第一个字“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地名等。
3. 步骤三:讲解“六字诀”的第二个字“补”,即补充省略的成分。
4. 步骤四:讲解“六字诀”的第三个字“删”,即删除不译的词语。
5. 步骤五:讲解“六字诀”的第四个字“换”,即替换古今异义词。
6. 步骤六:讲解“六字诀”的第五个字“调”,即调整句子结构。
7. 步骤七:讲解“六字诀”的第六个字“标”,即标注特殊句式。
七、课堂练习1. 练习一:让学生翻译一些含有基本句式的文言文句子。
2. 练习二:让学生翻译一些含有特殊句式的文言文句子。
3. 练习三:让学生运用“六字诀”翻译一些复杂的文言文句子。
八、课后作业1. 作业一:复习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整理笔记。
2. 作业二:翻译一篇短篇文言文,运用所学的“六字诀”。
九、教学评价1. 评价一: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和翻译技巧的掌握。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理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3b0d8ada38376baf1faea7.png)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技巧。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典题回顾将2012年江苏卷《伯父墓表》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3分)⑵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⑶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4分)(1)(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2)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3)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二、重点讲析要想较好地掌握着一个知识点,那么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翻译题有什么要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借用清代著名翻译家严复的话来说那就是三个字:信、达、雅。
信:真实,准确。
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
达:通顺,流畅。
合乎现代语法规范及语言习惯。
雅:语言优美。
对一些句子要译出原文的风格。
三、设疑讨论,归纳翻译方法1、讨论:下面句中的黑体字如何翻译,用了什么方法?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②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屈原列传》)③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师说》)④对曰:“将以衅钟。
”⑤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过秦论》)师生归纳方法:留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2、讨论:下面句中的黑体字如何翻译,用了什么方法?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③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信陵君窃符救赵》)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师生归纳方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
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
情况:①句首发语词。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976b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1.png)
一、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
2.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成语等。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如主谓宾结构、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2.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成语等的用法和意义。
3.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如何准确翻译实词、虚词、成语等。
4. 通过对经典文言文的学习,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实词、虚词、成语等的用法和意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经典文言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3. 翻译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题目,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实词、虚词、成语的用法和意义,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2.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结构,如倒装句、被动句等,以及一些难理解的成语和词语。
七、教学安排:1. 每个章节安排2-3个课时,共计10个课时。
2. 每个课时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讨论和练习环节。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高考文言文复习的教材,如《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等。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练习题:准备相关的文言文练习题,供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九、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课时:介绍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
2. 第二课时:讲解实词、虚词、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3caf3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e.png)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理解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如何在实际翻译中运用所学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知识讲解: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留、删、换、调、补等,并通过具体例句进行演示。
3. 课堂练习:布置一组文言文翻译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共同探讨翻译方法和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5. 答案解析:学生展示各自的翻译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翻译技巧。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进行翻译练习,体会翻译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翻译练习的正确率。
2. 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4.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文言文翻译案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翻译技巧。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 文化渗透:在翻译教学中,穿插介绍文言文背后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含有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的PPT,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
2. 教学案例:准备一批典型的文言文翻译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文言文翻译的复习教案_1
![文言文翻译的复习教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81f4a8692b160b4e767fcfca.png)
文言文翻译的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常见误区2、学习文言文翻译要求和翻译方法。
学习重点:1、2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一、导入能理解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中的句子,这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
尽管我们平时很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训练,但同学们翻译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与“信、达、雅”的标准相对照尚有很大差距。
从句意理解上看,或者整个句子理解错误,或者个别词语认识有误,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整篇旨意的准确把握。
从翻译方法上看,许多学生不能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致使译文只反映原文大意却破坏了原文的语言风格。
文言文翻译如何实现“信、达、雅”的目标?除了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之外,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考点阐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首先,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全文中理解句子。
要整体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来理解句意。
③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点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理枝叶;或抓住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④调动已有的教材知识,进行比较推断,帮助理解。
★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1.“信”是指译文的准确无误。
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即译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2.“达”是指译文的通顺畅达。
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畅,没有语病。
3.“雅”是指译文的优美自然。
就是要使译文生动、优美★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具体翻译时,对文言文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达,还应该用意译作为辅助方法,使句意尽量达到畅达、完美。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12 通用(免费下载优秀版)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12 通用(免费下载优秀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b2a736be1e650e53ea9922.png)
文言文翻译教案江苏省睢宁县李集中学赵军【学习目标】、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学习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能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文言语句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关注考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简要说明:属于难的是文言句子翻译。
这要注意把握整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做到句不离篇,这样才能表达正确。
还要注意实词、虚词的翻译,语气的表达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例: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答案: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学习过程】一、翻译原则.三字要领:“信”“达”“雅”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例: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答案: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其中,“超乎寻常”符合“雅”的要求。
.一句要求: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对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二、翻译技巧(一)引以为戒■读下面的文言句子,指出翻译中不妥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文: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解析: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解析:以今义当古义,且无中生有。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译文: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解析: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解析: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初中课内古文复习教案
![初中课内古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ef3e1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2.png)
初中课内古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知识,提高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古文知识,能够分析和解读古文文本。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文实词: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古文虚词: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
3. 古文句式: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句式,包括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4. 古文阅读: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整理好复习资料,准备相关的古文文本。
2. 课堂讲解:(1)古文实词: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实词,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实词的用法。
(2)古文虚词: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虚词,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虚词的用法。
(3)古文句式: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句式,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句式的结构。
(4)古文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文本,通过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古文知识进行解答。
4. 课后巩固: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古文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题,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运用情况。
3. 课后作业:教师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巩固情况。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古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
3. 教师要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古文,多积累古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言文复习专题之翻译句子 教学设计高三备课莫小会
![文言文复习专题之翻译句子 教学设计高三备课莫小会](https://img.taocdn.com/s3/m/3495858b8762caaedd33d42f.png)
文言文复习专题之翻译句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标准和原则;2、掌握相应的直译方法和翻译步骤;3、明确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一些异同点;4、通过练习,来强化理论知识【二】、教学过程一、翻译的二标准一原则(一)二标准导入:试翻译下列句子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1)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译:我的腰缠了一千文钱,很重,因此落后了⑵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译: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干什么呢?学生翻译完、评点后,教师归纳:刚才同学们的译文错误可能表现在两个方面:意思翻译不准确,无中生有和想当然;句子语意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这些都是文言句子翻译的大忌那么,文言句子翻译的标准是什么呢?★提出翻译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字顺用古人的说法是“信”与“达”“雅”是要求合乎情理有文采,我们暂时不研究(平时译句哪怕是高考译句做到“信”“达”就可以了)“字字落实”,就是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遗漏,也不能有多余换句话说,就是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译文中尽量不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文从字顺”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合符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有时,字字落实不能文从字顺的,怎么办?(二)一原则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2、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借代)译:(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能不能翻成守住篱笆墙,能不能翻成乞求我的这把老骨头?——引出意译意译与直译的关系处理(提出一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讨论什么情况下需要意译总结:句子中用了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时要意译既然直译为主,我们来看直译有哪些方法和技巧:二、学习做到字字落实的“五字经”(★通过表格的形式,在对句子进行翻译后,总结出五字经)适用范围示例人各、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1)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2)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留同义连用的实词某些虚词偏义副词的陪衬词(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昼夜勤作息——删单音节词、活用通假、活用(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换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1)大往来何操?(2)求人可使报秦者——调补出原文省略的内容(主谓宾介量)(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补三、真题演练(巩固五字经并总结答题步骤,学生写出翻译进行展示)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2全国卷)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李将军列传》)⑴其李将军之谓也?留——李将军;换——其:大概、恐怕、差不多/也:……吧;调——……之谓(宾语前置):说的是……/是说……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留——死、天下换——及:到、等到尽:竭尽、极力表示补——知:知之者不知:不知之者皆为尽哀:皆为(之)尽哀★讨论总结【解题步骤】1、审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的语法要点先在草稿纸上将语法要点一一标出,引起自我注意2、切将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用前面介绍的方法逐一加以解释3、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4、誊“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四、拓展练习把下面文言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②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一日曝⑤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③入两股间,今乃掉④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⑥之古唐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译文: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五、总结(以翻译歌诀作结)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替换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板书设计:翻译句子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字顺一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五字经:留删换调补。
《文言文二则(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言文二则(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ec55d8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0.png)
《文言文二则(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巩固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如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
2.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道理。
3.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巩固知识,理解内容和道理,培养兴趣和能力。
2.教学难点: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回顾文言文二则的内容,引出复习课。
(2)提问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受。
2.知识梳理
(1)复习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基础知识。
(2)梳理文言文的内容和道理。
3.拓展练习
(1)选取一些与文言文二则相关的文言文进行拓展阅读。
(2)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4.总结归纳
(1)总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鼓励学生多读文言文。
教学反思:导入部分能唤起学生的记忆,但在复习基础知识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遗忘。
拓展练习中,一些学生可能理解有困难,需加强指导。
总结归纳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文言文复习说课稿
![文言文复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c2bed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9.png)
【标题】文言文复习说课稿【导语】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文言文的复习,学生可以提高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对现代汉语有更深入的认识。
本文以《史记·李斯列传》为例,从教材选择、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文言文复习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选择】本文选择的教材为《史记·李斯列传》,该文包含了关于李斯的生平事迹和功过评价,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教材之一。
通过学习该文,学生可以了解李斯的政治才华和他在秦国的政治地位,同时也可以思考李斯为人和为政的价值观和才能。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风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熟悉古代历史文化背景,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3. 练习文言文翻译和改写,提高对汉语的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评价能力,锻炼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关于秦始皇的画作,向学生介绍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背景,并引入本文的主要人物李斯。
2. 阅读:学生根据课文,自行阅读《史记·李斯列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和词汇的解释,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内容和情节。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李斯的具体事迹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该小组的讨论结果。
4. 翻译练习:教师提供一段文言文,要求学生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通过练习翻译,可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比较分析:教师选择一段文言文和对应的现代汉语表达,让学生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写作风格。
6. 改写练习:教师提供一个现代汉语句子,要求学生将其改写成文言文。
通过练习改写,可以培养学生对汉语表达的灵活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李斯的文章,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复习专题——句子翻译”
教学设计
西关外国语实验学校李倩
一、教学目标分析
(一)教学任务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在广州市近几年语文中考的题目中,文言文翻译是必考题,两道题占4分左右。
传统的文言文翻译主要是直译,把句意的理解落实到具体的字词解释上,通过一一对应的词语解释串解句意。
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
我们在教导文言文的时候,必须强调直译,字字落实,一一对应。
2.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方法,而且广州市中考所考的古文都是课内讲授的内容,学生基本上理解文意。
但是通过平时做题反馈的情况来看,仍有许多同学解答翻译题的时候,不得要领,丢分现象比较严重。
学生虽然积累了许多文言知识,但是在复习阶段,还是要帮他们梳理一下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陈述
1.目标1:明确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
2.目标2:能够让学生通过举例,归纳总结翻译的具体方法。
3.目标3:掌握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具体方法。
4.目标4:能够运用所学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句子。
(三)教学目标分解
1.目标1
(1)活动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
2.目标2
(1)活动1:用找错的方式,归纳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常见错误。
(2)活动2: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回答例句的翻译。
3.目标3.
(1)活动1:通过错题归纳,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4.目标4.
(1)活动1: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的形式,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翻译其他文言文句子。
(四)教学目标评估
1. 评估1:能够明确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
2. 评估2:能够找出翻译例句中出现的错误和准确回答例句的翻译。
3. 评估3:能够通过句子重点词语的翻译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4. 评估4:能够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正确翻译其他文言文句子。
二、学习重点、难点
1. 重点:目标2,目标3
2. 难点:目标3,目标4
三、课时:一课时(40分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6年至今,广州市语文中考卷的文言文翻译题,一直都是考两道主观题,分值在4分左右,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
文言文翻译主观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它考查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等诸多文言知识点。
而这些文言知识点也正是语文课本的学习重点之一。
但就是这样小小的两道题,也会让一些同学头疼,为什么总是拿不到满分呢?同学们表达的意思跟原文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复习的重点就是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技巧方法。
(出示2012年广州市中考题)阅读《三峡》中的文段。
【文言翻译】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5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
(二)例句找错:(图片)展示个别学生在作业中出错的翻译句子,让学生指出错误的地方。
(三)小结:
文言文翻译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重要部分,不少同学不懂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翻译时常出错误,闹出笑话。
怎样准确的翻译文言文呢?我们首先要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从而便于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四)文言文翻译基本要求:
衡量文言文译文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信、达、雅”。
“信”就是准确,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原文的内容;“达”就是通顺,要求译句明白顺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有文采,遣词造句讲究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
其中,“信”“达”是基本要求。
因为古今词义和语法有所不同,所以翻译文言文要根据句子和组成句子的虚词、实词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会运用一些方法来翻译文言文句子,让我们达到这些要求。
(五)方法讲解:
1、留。
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谥号、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
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
2、换。
将文言词语对换成与它意义相同或相当的现代汉语中的词语。
3、补。
补出文言句子中的省略成分,使上下文衔接连贯。
4、调把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进行调整。
5、删。
把只有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去掉不译。
(六)真题演练:
请大家运用今天复习到的方法,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是用了什么翻译方法。
1、其岸势犬牙差互。
(06年广州市中考)
2、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07年广州市中考)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09年广州市中考)
4、徒以有先生也。
(10年广州市中考)
5、岂直五百里哉?(11年广州市中考)
6、至于夏水襄陵。
(12年广州市中考)
(七)小结:
在广州市中考的文言文翻译题中,考察次数频率最高的还是“换”字法,也是同学们常常因为关键字词没有翻译出来而被扣分的地方,所以同学们要牢牢掌握哪些文言字词在翻译时是一定要换成现代汉语词的。
换:翻译时就要将文言词语对换成与它意义相同或相当的现代汉语中的词语。
①通假字:
例1: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译文:饲养马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②古今异义词
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③词类活用:
例3: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
译文: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也很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例4:顾野有麦场。
(《狼》)
译文:回头看见田野里有一个麦场。
例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译文:三次来到草屋里拜访我。
例6:相顾惊疑。
(《山市》)
译文: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
“顾”是一个多义词,有6个义项:
a.回头看 b.考虑 c.探问 d.拜访 e.顾惜、顾念 f.看
⑤有实义的虚词:
例8:环而攻之而不胜。
译文:四面包围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例9: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七)小结:
“留、换、补、调、删”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八)学以致用:
请每一个学习小组,出一个初中阶段课内文言文的句子,让其他小组竞赛来翻译,由出题组打分,比比看哪个小组的翻译又快又准确!
例如: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