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等奖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等奖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等奖《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第二轮文言文复习以翻译为切入口,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步骤(一)复习巩固热身训练:翻译下列课内文言语句。

1、举天下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方法文言句子翻译,可以综合考察学生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虚词用法判断、文言句式识别、文章大意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而它成为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题型,赋分常为8-10分,由于它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得分往往不高。

究其原因,我觉得学生对翻译文言的的要求不明白,方法不正确,解题随意性大,功夫做得不细,翻出的句子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

为此,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文言文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我建议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时按以下步骤操作。

1、一种意识--踩分意识。

总结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均是在关键词句上赋分,那么文言文翻译需要关注哪些得分之点呢?主要有以下:关键单音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双音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例如2005年全国卷Ⅱ的文言文试题,要求翻译:"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感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考点、得分点和评分标准。

2、了解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3、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翻译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翻译并小组讨论总结,老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使用。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一种意识:得分点意识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三字标准:“信”“达”“雅”四个步骤:审、译、连、誊五种方法:留、换、删、补、调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御书带经堂记(清)朱书古书契未立,天地民物之常理,灿然上下间。

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备之于身,以成理万物,无经之名,而莫非经也。

至孔子不得位,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而后世奉之为六经。

盖措之于身则其事精,而天下法之以为治;笔之於书则其义详,而万世繇之以为学。

其道一而已矣。

新城王公为御史大夫时,御书“带经堂”额大字颁赐,朝士荣之。

公侈君赐,既揭于所居之堂,而命(书)记之。

“带经”之说,昉于汉,御史大夫倪宽少贫,常带经而锄。

公生华胄,弱冠掇高科①,历显仕四十余年矣,知遇之隆,近古未有。

与夫顦顇②贱贫之士,杂身都养赁作③间,勤不废经者,相去甚远。

宽虽能使酷吏如张汤知乡学,雄才大略如汉武与语经学而悦,其得力于经,有大过人者。

公文章衣被天下因公而知向学者皆是也佐佑文治不但悦所语而欲使天下振兴经教以祛邪慝又未尝不存于心求见诸行事。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1 忠实原文:准确传达作者的原意,不添加个人理解,不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

1.2 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使翻译后的文言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便于学生理解。

1.3 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体现文言文的特点。

第二章:文言文词汇翻译技巧2.1 词义辨析:通过对原文词语的上下文分析,准确理解词语的古代意义,并找到恰当的现代汉语对应词。

2.2 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并准确翻译。

2.3 一词多义:对于原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义项进行翻译。

第三章:文言文句式翻译技巧3.1 省略句:在翻译时,根据上下文补全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

3.2 倒装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倒装句调整为正常语序,便于学生理解。

3.3 被动句:在翻译时,将被动句调整为主动句,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第四章:文言文翻译实践4.1 选取一段高考真题的文言文,让学生现场进行翻译练习。

4.2 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和指导,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正确的翻译示例。

第五章:高考文言文翻译策略5.1 熟悉高考文言文的命题规律和题型,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考查重点和难点。

5.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性。

5.3 进行系统的文言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第六章:文言文翻译中的特殊现象6.1 古今异义词:识别古今异义词,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现代汉语词汇进行翻译。

6.2 通假字:识别通假字,并根据上下文找出其本字进行翻译。

6.3 特殊句式:分析判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并准确翻译。

第七章:文言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7.1 古代文化常识: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礼仪、天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7.2 成语典故:讲解文言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典故,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翻译典型文言文句子。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翻译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教学PPT。

2. 学生准备文言文课本和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文言文的趣味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学习氛围。

2. 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典型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翻译句子。

4. 互动教学(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翻译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文言文基本句式和词汇,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翻译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掌握情况。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提问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翻译一段文言文文本,要求准确无误。

2.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准备课堂测试。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堂测试1. 测试内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识别和运用。

2. 测试形式: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

3. 测试目的: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十、课后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考查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删、换、调、补、贯。

2、难点(1)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现象。

(2)根据语境灵活运用翻译方法,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知识和技巧。

2、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翻译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翻译中的难点和问题,共同解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高考语文中,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分值较高。

但很多同学在翻译文言文时感到困难,得分不高。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一下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提高翻译水平。

(二)高考文言文翻译考查特点1、选材特点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选材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文献,如史书、散文等。

所选文段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文言词汇和语法现象。

2、命题特点(1)句子简短,一般在 10 20 个字左右。

(2)重点考查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知识。

(3)要求翻译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有重要作用。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

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我不能早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达“达”就是要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3、雅“雅”就是要语言优美,富有文采,能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024届《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一等奖创新教案

2024届《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一等奖创新教案

2024届《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一等奖创新教案《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教案一、导入:课前热身:试着翻译下边几句话:①不为奴隶,尔其立乎!——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②以我血肉,筑长城乎!——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③炎炎华夏,危其难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二、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基本要求;2.通过学习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高考文言语句翻译题中出现的问题。

三、考点分析、翻译原则、举例分析、翻译标准、翻译步骤(详见《三维设计》参考用书)四、结合课前练习,归纳文言文翻译七种的方法。

(学生思考归纳,提问)第一组——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例2.君安与项伯有故。

译文:您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方法总结1:对(对译法)——就是要求逐字逐句落实,以原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成个双音节词来解释。

(P124“拆”,注意“关键点拨”)第二组——例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文:庆历四年的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例2.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译文: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

例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译文: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方法总结2:留——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见P124)第三组——例1.夫战,勇气也。

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例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译文:不通晓句读,不能解疑惑。

(之为提宾标志)例3.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译文:不久,烟火遮满天空。

例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孔雀东南飞》译文:我有亲生母亲,逼迫我的还有哥哥。

方法总结3:删——发语词(例1)、提宾标志的词(例2)、补足音节的虚词(例3)、偏义复词的陪衬(例4)、或同义连用的实词虚词、主谓间取独的词、结构助词等可删。

第四组——例1.璧有瑕,请指示王。

译文:和氏璧上有瑕疵,请允许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杨苏芳教学目标1.第一轮文言文复习以翻译为切入口。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教学课时:6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掌握翻译的一般原则及翻译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文言文咱们已经复习了一个多月了,大家先来回顾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内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以及断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中的第7小题,一般是两句,分值是10分。

今天大家就朝着这10分进军。

二、文言文翻译常识1、标准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

高考中文言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至于雅老师自己都很难做好,所以不要求大家做到“雅”。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文言文翻译步骤:a. 结合语境,揣摩大意,字字落实。

b. 辨特殊句,察关键词,踩得分点。

c. 通读校正,防止误漏,力求连贯。

4、直译的方法——“留”、“删”、“换”、“补”、“调” 、“对”、六个字。

理论源于实践,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也是从不断的练习当中总结出来的,接下来,大家就来实践实践。

1、留――保留。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一、教学目标:①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②强化文言文翻译踩点得分意识。

二、考点解读:《考纲》中明确指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

此考点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义,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做出相关分析;另一方面是“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三、体悟高考:(一)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07年福建卷】【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翻译划线句子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3分)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分)(二)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

张常客豫,遂家焉。

娶于豫,生子讷。

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

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

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

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①。

阴劝母;母弗听。

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雨止而日已暮。

腹中大馁,遂负薪归。

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饥火烧心,入室僵卧。

诚自塾中归,见兄嗒然,问:“病乎?”曰:“饿耳。

”问其故,以情告。

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

兄问其所自来。

曰:“余窃面倩邻妇为之,但食勿言也。

”讷食之。

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

且日一啖,饥当不死。

”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

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樵采。

”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

”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考点、得分点和评分标准。

2、了解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3、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翻译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翻译并小组讨论总结,老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语境中,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使用。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