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地区上课

合集下载

《两极地区》课件

《两极地区》课件

两极地区的探险活动和历史
早期的探险家
如南极的罗伯特·斯科特和北极的 弗朗茨·韦格内等,他们的探险故 事和历史成为人类勇敢和智慧的
象征。
现代探险活动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探险活动更 加安全和便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 游客和探险家。
历史遗迹
两极地区仍有许多历史遗迹和遗物 ,如南极的科考站和北极的因纽特 人遗址,见证了人类在极地的活动 历史。
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影响
总结词
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
详细描述
两极地区的冰川和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储存库,对全球气候和海平面有重要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两极地区冰川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造成威胁。同时, 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还会影响全球气候系统,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暴风雪、干旱
南极地区位于南半球的中心地带,是连接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
要通道,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南极地区的生物和生态系统
独特的生物种群
南极地区虽然环境恶劣,但仍有一些生物种群在此生存,如企鹅、海豹、鲸鱼等。这些生 物种群在适应南极极端环境的过程中演化出了独特的生理和行为特征。
重要的生态系统
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南 极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复杂的生物链和生物相互作用,如食物链、共生关系和竞争关 系等。
生态系统
生态保护
为了保护北极地区的生物和生态系统 ,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 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资源开发和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受到 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资源种类

第17讲 两极地区(区域课件)-高考高中区域地理课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第17讲 两极地区(区域课件)-高考高中区域地理课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南极地区的气候 气候特点
酷寒
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 冰雪覆盖,反射强烈 海拔高气温更低 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 了低纬热量向高纬传递
干燥
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 气温低,蒸发量小,由 于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 空气中水气含量小
烈风
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 周扩散(极地东风), 冰雪表面摩擦力小形成 狂风。
南极地区的气候
南极洲地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是一块科研 宝地。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是 地球上唯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 洁,大气能见度极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 可以获得任何其他大陆得不到的科学资料。
南极地区主要可以进行气象、冰川、地质、 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
收集陨石
水下探测
中国的南极科考站
最佳考察时间为每年的5-9月,为北极的暖季
黄河站建成的意义: ①不仅为我国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提供了前沿阵地; ②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能力; ③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并将 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北极环境问题
不!!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1.4月份巴伦支海的海冰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东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
①极地东风 ②纬度 ③盐度 ④离陆地远近 ⑤洋流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2.近年来,北极及巴伦支海海冰面积呈变小趋势,将会导致( )
A.陆地海岸线变长
B.全球变暖
C.有利于北极生物生长
D.北极地区地面辐射增强
【小试牛刀】“北极收割机”温室是一个漂浮 的半圆建筑,本质是可循环利用的无土栽培农 业基础设施,通过利用营养丰富的冰山淡水资 源进行大规模水培农业生产,为当地居民供给 新鲜水果和蔬菜,帮助原本贫瘠的冰川国家改 善生活。读图,完成3~4题。

课件10“两极地区”

课件10“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影响
极地冰盖融化
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导致极地冰 盖融化,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和海
平面。
气候模式变化
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全 球气候模式的改变,如影响季风、 洋流等。
极端天气事件
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也可能引发极 端天气事件,如暴风雪、干旱、洪 涝等。
两极地区的海平面变化影响
海平面上升
国际条约和加强合作来保护这片最后的净土。
03
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的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位于地球最北端,包括北冰洋及其周 边的陆地和岛屿。
以高原、山地和冰川为主,有少量低 地和岛屿。
气候特点
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被冰盖覆盖, 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动物种类
北极熊、海豹、鲸鱼、海鸟等。
恢复生态系统
采取措施促进两极地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如植树造林、湿地 恢复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对两极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维护生 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在两极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开采和破 坏生态环境。
发展绿色能源
推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两极地区的利用,减少对化石能 源的依赖。
地球物理学研究
两极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 球磁场等对地球物理学研 究有重要意义。
生物学研究
两极地区的生物种类和生 态系统的变化对生物学研 究有重要意义。
02
南极地区
南极地区的地理环境
总结词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最干燥、风最大的大陆,由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
详细描述
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南端,是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平均气温低达-50°C,最低气温可达-89°C。南极大陆是一 个高原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冰层厚度可达400米。南极地区的风速极大,被称为 “风库”,强风常常吹起大量的冰粒和雪花,形成独特的“雪雨”现象。

两极地区上课

两极地区上课

因纽特人的房屋:雪屋
北极的土著居民---因纽特人
因纽特人与驯鹿
今非昔比,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已经相当现代化了。他 们以前住的冰屋伊格鲁 (igloo)早已不复存在,代 之以装有下水道和暖气设备的木板房子;用海豹皮 做成的小船尤米安克 (Umiak)也已经进了博物馆, 而为水上摩托所代替;狗拉雪橇已很少使用,狗儿 们因此失了业了,因为人们大部分都用上了汽车; 为了抵御冬天的严寒,兽皮虽然仍必不可少,但外 面却罩上了非常漂亮的尼龙布。孩子们可以就近上 学,直到高中毕业;大人们在工作之余,也可以坐 在家里看看电视,听听收音机。总之,爱斯基摩人 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从相当原始的传统生活一跃 而进入了现代文明,其速度之快和变化之大不能不 说是历史上的奇迹。
1航空交通位置重要航空交通位置重要北极地区虽然气候恶劣海运困难但其上空却是重要的交通要冲北极地区虽然气候恶劣海运困难但其上空却是重要的交通要冲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环绕北冰洋上空是亚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环绕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国加拿大欧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地区之间来国加拿大欧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地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
(1)A、B、C、D为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 A 长城站的代号是___ (2)A、B、C、D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离北 B 京最近的是___ 温和多雨 (3)E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___, 温和多雨 F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 ___
大西洋 印度洋,C________ 太平洋 。 (1)写出大洋名称:A_______ ,B_______
(08广东)4、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 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图1)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 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库在建在此处最主要 的原因是 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 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两极地区的概述1. 教学目标1.1 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2 掌握两极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1.3 认识两极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1. 教学内容1.1 两极地区的定义和地理位置1.2 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1.3 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1.4 两极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1. 教学活动1.1 导入:展示两极地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1.2 讲解: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两极地区的定义、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等内容1.3 讨论:分组讨论两极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分享各自的观点第二章:南极洲的自然环境2. 教学目标2.1 了解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2 掌握南极洲的气候和生态环境2.3 认识南极洲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2. 教学内容2.1 南极洲的定义和地理位置2.2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2.3 南极洲的生态环境2.4 南极洲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2. 教学活动2.1 导入:展示南极洲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2 讲解: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南极洲的定义、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等内容2.3 讨论:分组讨论南极洲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分享各自的观点第三章: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3. 教学目标3.1 了解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3.2 掌握北极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3.3 认识北极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3. 教学内容3.1 北极地区的定义和地理位置3.2 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3.3 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3.4 北极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3. 教学活动3.1 导入:展示北极地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3.2 讲解: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北极地区的定义、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等内容3.3 讨论:分组讨论北极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分享各自的观点第四章:两极地区的资源与利用4. 教学目标4.1 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4.2 掌握两极地区的利用现状4.3 探讨两极地区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4. 教学内容4.1 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4.2 两极地区的利用现状4.3 两极地区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4. 教学活动4.1 导入:通过展示两极地区的资源利用图片,引发学生对两极地区资源利用的思考4.2 讲解:详细讲解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措施4.3 案例分析:分析两极地区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具体做法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两极地区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法,分享讨论成果第五章:两极地区的科学研究5. 教学目标5.1 了解两极地区的科学研究领域5.2 掌握两极地区科学研究的意义5.3 认识两极地区科学家的重要贡献5. 教学内容5.1 两极地区的科学研究领域5.2 两极地区科学研究的意义5.3 两极地区科学家的重要贡献5. 教学活动5.1 导入:通过展示两极地区科学研究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两极地区科学研究的兴趣5.2 讲解:详细讲解两极地区的科学研究领域、意义以及科学家的重要贡献5.3 实例分享:分享两极地区科学研究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与贡献5.4 小组第六章:两极地区的人类活动6. 教学目标6.1 了解两极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6.2 掌握两极地区人类活动的现状6.3 探讨两极地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6. 教学内容6.1 两极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6.2 两极地区人类活动的现状6.3 两极地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6. 教学活动6.1 导入:通过展示两极地区人类活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两极地区人类活动的思考6.2 讲解:详细讲解两极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现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6.3 案例分析:分析两极地区人类活动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的影响6.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两极地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第七章:两极地区的保护与国际合作7. 教学目标7.1 了解两极地区的保护措施7.2 掌握两极地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7.3 认识两极地区保护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成果7. 教学内容7.1 两极地区的保护措施7.2 两极地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7.3 两极地区保护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成果7. 教学活动7.1 导入:通过展示两极地区保护与国际合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两极地区保护与国际合作思考7.2 讲解:详细讲解两极地区的保护措施、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重要成果7.3 实例分享:分享两极地区保护与国际合作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保护与合作的意义7.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两极地区保护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分享讨论成果第八章:两极地区的未来展望8.1 了解两极地区的未来发展8.2 掌握两极地区发展面临的挑战8.3 探讨两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8. 教学内容8.1 两极地区的未来发展8.2 两极地区发展面临的挑战8.3 两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8. 教学活动8.1 导入:通过展示两极地区未来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两极地区未来展望的思考8.2 讲解:详细讲解两极地区的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可持续发展路径8.3 案例分析:分析两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挑战与机遇8.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两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分享讨论成果第九章:两极地区的探索与科研实践9. 教学目标9.1 了解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9.2 掌握两极地区科研实践的方法9.3 认识两极地区科研实践的重要意义9. 教学内容9.1 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9.2 两极地区科研实践的方法9.3 两极地区科研实践的重要意义9.1 导入:通过展示两极地区探索与科研实践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两极地区探索与科研实践的思考9.2 讲解:详细讲解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科研实践的方法以及重要意义9.3 实例分享:分享两极地区科研实践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科研实践的过程与价值9.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两极地区科研实践的重要意义,分享讨论成果第十章:两极地区的科普宣传与教育10. 教学目标10.1 了解两极地区的科普宣传意义10.2 掌握两极地区科普宣传的方法10.3 认识两极地区科普宣传与教育的重要性10. 教学内容10.1 两极地区的科普宣传意义10.2 两极地区科普宣传的方法10.3 两极地区科普宣传与教育的重要性10. 教学活动10.1 导入: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两极地区的定义和地理位置:理解两极地区的概念以及其在全球地理格局中的重要位置。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2)掌握两极地区的探险历史和科学研究;(3)认识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利用资料和文献,了解两极地区的探险历史和科学研究;(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措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两极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两极地区的探险历史和科学研究;(3)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1)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两极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两极地区的地图、图片、资料和文献;(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3)划分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了解两极地区的基本知识;(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两极地区的探险历史和科学研究;(3)准备小组讨论发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两极地区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2)提问:你们对两极地区有哪些了解?两极地区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学生分享查阅的资料,了解两极地区的探险历史和科学研究。

3. 课堂讲解:(1)讲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2)讲解两极地区的探险历史和科学研究;(3)讲解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重要性。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措施;(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意见和建议。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两极地区的特点和环境保护重要性;(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两极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初中地理两极教案

初中地理两极教案

初中地理两极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教学难点:1. 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 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 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读图分析法、练习法、讨论法(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两极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两极地区的独特景观,激发学生对两极地区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对两极地区有什么了解?两极地区有哪些特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气候条件。

2. 组织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总结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气候条件。

三、课堂讲解1.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和资源。

2. 通过展示两极地区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总结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 讲解如何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答关于两极地区的练习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经验。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两极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地理两极地区教案

地理两极地区教案

地理两极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两极地区的特点和地理环境。

2. 了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生物资源和环境问题。

3. 掌握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理气候带和地理生态带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地理两极地区的特点和地理环境。

2. 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生物资源和环境问题。

3. 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理气候带和地理生态带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地图和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两极地区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两极地区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两极地区的特点和地理环境。

2. 学习两极地区的特点和地理环境(20分钟)讲解两极地区的特点和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理气候带和地理生态带等方面的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南极洲和北极地区的区别和相似之处,并进行比较分析。

3. 深入了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20分钟)讲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包括极寒气候、极夜、极昼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例和图片,让学生感受两极地区的极端气候条件。

4. 探索两极地区的生物资源和环境问题(30分钟)讲解两极地区的生物资源和环境问题,包括极地动植物、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两极地区环境的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对两极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5. 总结与拓展(15分钟)总结所学知识,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拓展学生的眼界,介绍两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保护措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六、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两极地区的综合报告,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生物资源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地理两极地区教案- 地理两极地区的特点和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地形- 地理气候带- 地理生态带- 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极寒气候- 极夜- 极昼- 两极地区的生物资源和环境问题- 极地动植物- 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理两极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两极地区教学方面设计定稿版

两极地区教学方面设计定稿版

两极地区教学方面设计定稿版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方案的设计在两极地区尤为重要。

由于两极地区的特殊环境和人口分布,教学方面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地区特点以及孩子们的需求。

以下是关于两极地区教学方面的设计定稿版。

一、关注地区特点两极地区的教学方案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区的特点。

首先,两极地区冰天雪地,气候寒冷,需要提供温暖而安全的学习环境,确保孩子们能够舒适地学习。

其次,两极地区的地理环境较为特殊,需要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来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地区特色教育,提高学生对当地环境和文化的认识。

二、注重综合素养培养在两极地区的教学方案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包括学术、体育、艺术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由于两极地区的特殊环境,学生们需要具备应对极端环境的能力和应急技能。

因此,应增设与野外生存、急救、导航等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对挑战的勇气。

同时,艺术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两极地区的环境单调,学生们常常缺乏刺激和艺术的机会。

因此,设计定稿中应增加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和学习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促进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两极地区的教学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两极地区的特殊环境下,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考察活动,让他们亲自去研究和探索当地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并通过实际观察和记录进行科学研究和报告,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

四、合理分配资源两极地区的教学方案设计需要注意合理分配资源。

由于地区相对边远,资源有限,应合理规划教育资源的利用。

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在线课堂,开设远程教育课程,让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同时,还可以与其他地区的学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初中两极地区教案

初中两极地区教案

初中两极地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 掌握两极地区的气候、资源、动植物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3. 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 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 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

教学难点:1. 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 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

教学准备:1. 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 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两极地区的美丽风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两极地区有什么了解?两极地区有哪些特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学习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引导学生理解两极地区的特殊性。

2. 讲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如寒冷、冰雪覆盖、极昼极夜等,帮助学生建立对两极地区的直观认识。

3. 讲解两极地区的气候、资源、动植物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案例视频。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极地区的特点。

2. 强调两极地区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两极地区地图,标注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撰写一篇关于两极地区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掌握了两极地区的气候、资源、动植物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范文

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范文

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

掌握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其保护。

理解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历史及其影响。

2. 过程与方法: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运用观察、思考、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两极地区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极端环境的敬畏之心,树立生态保护的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两极地区的影响,培养负责任的环境保护者。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勇于挑战和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

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其保护。

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历史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两极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对生物和人类的适应性。

两极地区的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如何在保护两极地区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两极地区的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

相关的科普读物、学术论文等参考资料。

教学PPT、动画、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2.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白板、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小组讨论桌椅、展板等学习设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两极地区的美丽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上有两极地区?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组织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两极地区的独特之处。

3. 课堂讲解:通过PPT、动画等教学辅助材料,详细讲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

讲解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其保护。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历史及其影响。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2)掌握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物的影响;(3)了解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及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地图,分析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通过实例,分析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对生物的影响;(3)通过资料,了解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及对环境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物的影响;(3)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及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物的影响;(2)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及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两极地区的图片、地图、资料;(2)教学课件或幻灯片;(3)教学用具(如模型、挂图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2)提问:你们对两极地区有什么了解?两极地区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物的影响;(2)讲解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及对环境的影响;(3)引导学生关注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4. 实例分析:(1)展示实例,分析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对生物的影响;(2)展示实例,分析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及对环境的影响。

5.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重要性。

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范文

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范文

世界地理学上的两极地区是指位于地球两极地带的区域,南极洲和北极地区。

它们之间远隔万里,地理特点各具特色。

在教授地理学时,两极地区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学习两极地区的物理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将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形成、接触世界和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本文将对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进行一个优秀范例的分享。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认知、行为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主要目的有:1. 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物理地理特征,如气候、地貌、自然资源等。

2. 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如文化、历史、经济等。

3. 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并积极探讨对环境的保护。

4. 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和方法是视教学目标而定的,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具体内容包括:1. 先讲课程的地理基本概念,以及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2. 以生态环境为切入点,讲授两极地区的自然地理,例如气候、地貌、生态特征等。

3. 引导学生更深入了解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并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价值。

4.讲解两极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例如历史、文化、经济等。

5. 通过小组与讨论方法,让学生就两极地区的保护策略进行互动探讨,尝试寻找合适的保护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1. 采用案例式的讲解方式,卡片式课堂讨论和配合PPT等多种教学形式。

2. 课堂上组织小组互动讲授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尝试给学生自己找到更多相关资源。

三、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实验设备、课件及其他配套资料。

例如,可配备显微镜、空气净化器等相关设备,设计电子课件,提供网上学习资料等多种手段,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本教案的关键环节。

评价学生的基本标准有:1. 学生对两极地区的物理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否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否能自主探究相关情况?2.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小组互动讲授和讨论?是否能够多出意见,尝试与其他学生合作产生更多思维火花?3. 学生是否能够做出积极的贡献,对不同阶段的教学设计有积极的反馈?本教案虽没有很复杂的操作步骤或演示示范,但其根本在于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多种教学手段,全方位评价学生表现,而不只是单纯地讲述知识还能更深入讨论课程内容,锤炼学生创新能力。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两极地区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定义和地理位置。

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1.2 教学内容:两极地区的定义和地理位置。

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极地酷寒、风力强大、降水稀少。

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冰川、海冰、极地动物等。

1.3 教学活动:地图展示两极地区的位置。

图片展示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分组讨论两极地区的特点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章:南极洲的探索与研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的探索历史和重要人物。

让学生了解南极洲的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

2.2 教学内容:南极洲的探索历史:早期探险家、挪威探险家、英国探险家等。

南极洲的科学研究:气候研究、生物研究、地质研究等。

南极洲的环境保护:南极条约、科学研究站的管理等。

2.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南极洲的探索历史和重要人物。

视频播放南极洲的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情况。

分组讨论南极洲的探索与研究对人类的意义。

第三章:北极地区的探索与研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极地区的探索历史和重要人物。

让学生了解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

3.2 教学内容:北极地区的探索历史:早期探险家、挪威探险家、俄罗斯探险家等。

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气候研究、生物研究、地质研究等。

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油气资源、渔业资源等。

3.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北极地区的探索历史和重要人物。

视频播放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情况。

分组讨论北极地区的探索与研究对人类的意义。

第四章: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与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和威胁。

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保护措施和国际合作。

4.2 教学内容: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冰川、海冰、极地动物等。

两极地区的威胁:气候变化、过度捕猎、污染等。

两极地区的保护措施:国际条约、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等。

4.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和威胁。

视频播放两极地区的保护措施和国际合作情况。

两极地区的课标要求

两极地区的课标要求

两极地区的课标要求一、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与范围学生需要掌握两极地区的位置,包括北极和南极的地理位置,以及两极地区的大致范围。

了解两极地区与周边大陆的关系,了解两极地区的重要地理特征。

二、掌握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学生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冰川、冰盖、冰架、冰山等冰川地貌,以及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

还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的特点和分布。

三、分析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学生需要掌握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对两极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需要了解影响两极地区气候变化的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全球变暖等。

四、了解两极地区的生物与生态特点学生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生物种类和生态特点,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的分布和特点,以及这些生物群落在两极地区的适应性。

同时,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五、探讨两极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学生需要了解两极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包括对全球气候的调节和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同时,需要了解两极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六、了解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及影响学生需要了解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和影响,包括科考、旅游、资源开发等活动对两极地区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同时,需要了解人类活动对两极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威胁和挑战。

七、探讨两极地区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策略学生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资源开发状况和保护措施,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以及保护两极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措施和政策。

同时,需要探讨如何平衡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掌握地图阅读技巧,能根据地图分析两极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学生需要掌握地图阅读技巧,能够通过地图分析两极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包括地形起伏、地貌类型、湖泊河流等地理要素的分布情况。

初一地理两极地区的教案设计

初一地理两极地区的教案设计

初一地理两极地区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数据等工具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2.教学难点: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地理地图、图表、数据等教学资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两极地区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两极地区吗?它们分别位于地球的哪个位置?二、新课讲解1.讲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a.展示地球仪,指出北极和南极的位置。

b.讲解两极地区的范围和重要性。

2.讲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a.展示两极地区的气温、降水等气候数据。

b.分析两极地区气候的原因。

3.讲解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a.展示两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分布图。

b.讲解两极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讲解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a.展示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b.分析两极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1.分析两极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a.展示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

b.讲解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分析两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策略a.展示两极地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b.讲解可持续发展对两极地区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2.强调两极地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结合地图,分析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2.思考:如何在我国两极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展示、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但仍有不足之处,如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讲解1.地理位置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地球想象成一个苹果,那么两极地区就分别是苹果的顶部和底部。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两极地区》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2)掌握两极地区的气候、冰川、生物等自然环境特征;(3)了解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运用比较法,分析两极地区的异同点;(3)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两极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3)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两极地区的气候、冰川、生物等自然环境特征的理解;(2)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深入探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两极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两极地区的美景;(2)提问:“你们对两极地区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2)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 课堂讲解:(1)讲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讲解两极地区的气候、冰川、生物等自然环境特征;(3)讲解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 课堂互动:(1)小组讨论:两极地区的异同点;(2)小组讨论: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调查南极和北极的保护措施,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课后作业:1. 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思维导图;2. 调查南极和北极的保护措施,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自然环境特征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人类在两极地区的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及行动。

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范文

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范文

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南极洲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掌握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知识。

3. 了解南极洲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

教学内容:1. 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南极洲位于地球南极,是世界上最大的洲,覆盖着大量的冰川和冰盖。

2. 南极洲的自然环境:极端寒冷的气候,独特的植物和动物生态系统,如企鹅、海豹和鲸鱼等。

3. 南极洲的科学研究:科学家在南极洲进行地球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research。

4. 南极洲的保护工作:国际公约和国家政策,保护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南极洲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南极洲的兴趣。

2. 教授知识点:通过PPT或板书,介绍南极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等知识。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南极洲的保护工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4. 总结:教师总结本章内容,强调南极洲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第二章:北极地区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掌握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3. 了解北极地区的环境变化和影响。

教学内容:1. 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北极地区位于地球北极,包括北极海冰、北极熊、海豹等生物。

2. 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和冰面生态系统等,其中以海洋生态系统为主。

3. 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北极熊、海豹、鲸鱼、北极狐等生物种类的介绍。

4. 北极地区的环境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如海冰融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北极地区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北极地区的兴趣。

2. 教授知识点:通过PPT或板书,介绍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知识。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极地区的环境变化,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4. 总结:教师总结本章内容,强调北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章:两极地区的资源利用与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两极地区的资源种类和利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年11月—次年3月为南极洲的暖季。这时太阳高 度虽然很低,但它总是照耀在地平线上,气温开始 回升,有些地方冰雪融化。
四、资源
1、矿产资源
南极洲蕴藏的矿产有220多种, 这里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铁矿带,有 蕴藏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1、矿产资源
在图上提供的信息中, 哪一个是大陆漂移学说的 有力证据?并说明原因。 煤。
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 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
长城站
位置:南极洲乔治王岛 约620S,590W 建成时间:1985年2月20日
中山站
位置:南极洲拉斯曼丘陵 约690S,760E 建成时间:1989年2月26日
昆仑站
位置: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附近 约80°S,77°E 建成时间:2009年1月27日
七、辨别方向

西

这部分知识可先判 别南北方向,原 则是南极点是最 南点(从南极点往 各个方向都是北), 南极点外其它地 方间南北方向可 据越靠近南极点 方向越南判定。 东西方向辨别应 根据从南极上空 观察的地球自转 方向(呈顺时针方 向),从劣弧方向 判定不同地点之 间的东西方向。

例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六、环境问题
就你所知,两极地区 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你对保护两极地区的 环境有什么建议??
鲸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千万年,是比我们 人类更古老的地球居民。现在,它们却遭到 前所未有的生存威胁,很多种群已到了灭绝 的边缘。 1986年世界捕 鲸委员会(简称IWC) 禁止商业捕鲸,但世 界最大捕鲸国日本每 年都以研究的名义在 南极附近海域、太平 洋西北海域捕杀700 多头鲸。
(2)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对北极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C ) A.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势力减弱 B.极地东风势力增强 C.有利于北冰洋地区航线的开辟 D.极地生物活动范围南扩
•(3)面对石油价格的节节攀升,图中A所 在国提出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个无 油国”的目标,该国最具潜力可替代石油 的能源是( ) D • A.太阳能 B.地热 • C.潮汐能 D.生物能
三、北冰洋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海底中的锰结核 以及—些金属矿等。
三、因纽特人
冰屋
因纽特人
四、黄河 站
位置: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约78055’N,11056’E 建成时间: 2004年7月29日
• ③意义: 黄河站的建成,不仅为我国北极地区科学 考察提供了前沿阵地,极大地提高了我国 极地考察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 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脐身世界民族之林 的决心,并将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 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北极地区范围示意图
北极地区多数为冰 雪覆盖,北冰洋虽然海运 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的 空中要道和捷径。北冰洋 周围由亚洲、北美洲和欧 洲三大洲环绕,北冰洋上 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 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 分)、北美北部(美国、 加拿大)、欧洲北部(北 欧、东欧、西欧)三个地 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通 道和最短的航线。
海冰融化
联合国气候保护 部门告诫国际社 会,1990至2003 年,全球温室气 体的排放不仅没 有下降,工业国 家的废气排放反 而增加了9%。 科学家们估计, 如果继续无限制 的消耗能源,将 导致极地的冰山 大部分溶化。
南极臭氧空洞
1987年9月,通过了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 蒙特利尔议定书》,进一 步提出了控制消耗臭氧层 物质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到目前为止,《议定书》 的缔约方已达到165个之 多,反映了世界各国政府 对保护臭氧层工作的重视 和责任。不仅如此,联合 国环境署还规定从1995 年起,每年9月16日为"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以 增加世界人民保护臭氧层 的意识,提高参与保护臭 氧层行动的积极性。
例3
读图,解答:
(1)当太阳直射图中M点时,一艘考 12 察船从某国N港启航,此刻正是___ 10 22 月___日___时(北京时间)。 悉尼 (2)N港是该国第一大港___,中国 东南 南极长城站大致位于它的___方向。 (3)考察船在向南极长城站行驶过程 中,船员经历的下列现象哪些是真实 可信的?(填一个或一个以上字母,多 填、错填均不得分)(BCHF ) A启航时当地正值旱季 B考察船可以顺洋流航行 C途经某发达国家,补充大量肉类、奶酷 D途经某世界著名渔场,捕获大量渔产品 E沿途测得的海洋表面盐度逐渐上升 F途中白昼时间逐日缩短 G发现巨型冰山以及鲸群、白熊、海豹 H穿越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
例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1989-1990年,由中、 美、苏、法、英、日六国南极考 察队员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大陆 考察队,历时7个月,又一次把 人类的足迹印在了南极极点上。
文森峰 (1)图中南极最高峰B叫____ (2)南极考察队员在考察过程中看 到最多的鸟类动物是( ) A企鹅 B鸵鸟 C蜂岛 D巨嘴鸟 (3)当图中A点时间为1989年12月12日12时,北京时间为( ) A12日14时 B13日2时 C12日2时 D13日14时 (4)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 没队员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整个南极洲上 碰不上任何人,无法求援 ⑤随时会遭到熊的袭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两极地区
大 西D 洋


A

E
太 平 洋


B

C

二、北冰洋突出的特征 ①世界上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面积为1230 万km2,不到太平洋的l/4。 ②世界最寒冷的大洋。 ③大陆架面积辽阔。
④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世界第一大 岛格陵兰岛;还有少数岛屿有常居人口。
二、北极地区的战略位置
• 例题二:右图为我国南、北极 科考路线图,据图及材料回答 下列问题。(16分) • 材料:由于北极冰层的大面积 融化,北冰洋“西北通道”已 经解冻,有望未来实现通航。 “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 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 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1)我国先后到南极和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原因是什么?
(6分) 两极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研究的理想环境,两极地区 有重要的交通位置和战略资源,参与极地科考可以参与国际 合作,提升综合国力,有助于研究影响我国和全球气候变化 等重大环境问题(6分)
• (2)试分析“西北通道”未来有望实现通 航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其开通的意义。(4分)
全球变暖,极冰融化;缩短航程,减少费用(4分)
谢谢!
原因:
①纬度高――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太阳光 热最少,造成严寒 ②地势高――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的冰层, 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 ③气压高――酷寒使南极洲形成了极地高压中心 ,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即从陆 地吹向海洋)的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形 成干燥、烈风.酷寒使降水以暴雪形式出现,长久的 积雪形成庞大而深厚的大陆冰盖.烈风、暴雪和巨大 的冰盖又是南极大陆酷寒的原因 ④洋流――南纬40°――60°持续西风环流,造成 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 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
三、典型例题:
• 例题一:读下图回答下列 问题。 • (1).图中A在E的 东南 方 向,若AB段劣弧为昼弧, 则下列地区正处在艳阳高 照的是 B 。 • A.堪培拉 B.埃及 • C.巴拿马 D.雅加达 (2).我国北极科考队到达过C城镇,发现该地气候温度湿润,宛 如我国的江南小镇,其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是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 特别是该地峡湾风光迷人,其峡湾形成的主要原因 是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
五、北极生物
北极熊
北极驯鹿
北极狐
北极狐
苔原
非洲

南 美 洲

大 洋 洲
南极洲在世界上的位置
非洲
D
C
印 度 洋
大 西 洋
B
南美洲 太 平 洋

E

A
F 洲
西风漂 流
简要说明 西风漂流 的大致位 置和流向。 在南纬 40°~60° 之间呈顺 时针方向 流动。
最南的大陆
1、绝大部分陆地在南极圈以南,是世界上位置最南、纬度 最高的大洲。 2、所占经度最广,兼跨东、西 两半球。 3、四周被辽阔的三大洋所包围 与其他大洲远隔重洋,是世 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 重要性: 从地球位置来看,未来南 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 中间基地,是联系南美洲、非洲和澳 大利亚大陆的空间交通捷径,战略 地位重要。
煤是地质历史时期森林埋藏在地下转化而成; 而森林的生存环境需要有暖湿的气候,而南极洲 现在的位置不能生长森林;南极大陆是由较低纬 度漂移至现在的位置的。
2、淡水 资源
南极是世界是最大的淡水库,全球90%的冰雪 储存在这里,占整个地表淡水储量的72%。 如果南极的冰川全部融化,大量淡水将使海 面上升50-70米。
冰雪大陆
南极大陆平均海拔 2350米,为七大洲 中平均海拔最高的 一洲。 冰雪厚度2000多米, 素有“冰雪高原” 之称。 南极大陆的冰,体 积占世界总体积的 90%以上。如全部 融化,世界洋面将 升高50—70米。
三、气候
纬度高,地势高, 气压高,冰雪反射,空 气薄,洋流冷。南极大 陆的气候特点可概括为: “酷寒、干燥、大风”。
(1)A、B、C、D为科学考察站,中 国南极长城站的代号是__A _ (2)A、B、C、D四个科学考察站中, B 离北京最近的是_ __ 温和多雨 (3)E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__ _, F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 __ 温和多雨
【解题思路】 南极上空看地球,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哪么从0°开始顺 地球自转方向为东经度,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北京大致经度 (120°E),再根据图中经纬网推断B最近。(3)题并不需要知 道E、F是什么地方,实际考查的是对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 候分布规律的掌握程度。E地位处南纬40°~60°,应为温带 海洋性气候,F地位处南纬30°~40°,又在大陆西岸,应为 地中海气候,这样它们某些季节的气候特征就能答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