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7

合集下载

作物育种学各章主要知识点

作物育种学各章主要知识点

作物育种学各章主要知识点一、绪论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是不是也对作物育种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作物育种学的奥秘以及它的主要知识点。

作物育种学,一门研究如何改良作物品种,提高产量的科学。

它的目标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作物更健康、更强壮,从而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粮食和更好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物育种学的世界,了解它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奇迹吧!在作物的世界中,育种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领域。

从一开始的偶然发现到现代的基因编辑技术,育种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了解作物育种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我们认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1.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你是不是对作物育种学充满好奇呢?那就跟我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领域吧!首先我们来聊聊作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

作物育种学,简单来说就是一门研究如何改良作物品种,让它们长得更好、产量更高、抵抗力更强的科学。

这可是个古老的学问,人类从农业文明的初期就开始琢磨怎么让庄稼更好地适应环境和人类的需求。

那么这门学科究竟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第一章的重点当然是作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啦,首先得明白,作物育种不仅仅是选种子那么简单。

它涉及到如何选择和改良作物的遗传基因,让后代拥有更好的特性。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作物育种学中更细致的内容,想要更深入了解这门学科的话,咱们继续往下看哦!2. 作物育种的发展历程作物育种可不是一夜之间就发展起来的,它可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呢。

从古代的农耕文明开始,人们就开始尝试种植更好的作物,那时候主要是靠天吃饭,靠经验传承。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了解作物的生长规律,也开始使用一些方法来改良作物,比如选择长得更好的种子进行种植。

到了近代作物育种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科学家们开始用更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比如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等。

作物育种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

作物育种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

作物育种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农业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作物育种的过程,其实是作物在人工控制下的进化过程。

参考答案:对2.由于作物育种中的选择主要为人工选择,可以脱离自然选择来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进而培育成可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品种。

参考答案:错3.品种是植物分类中的最小单位。

参考答案:错4.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是“第一次绿色革命”的标志性成果。

参考答案:错5.CIMMYT是指:参考答案: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6.IRRI是指:参考答案:国际水稻研究所第一章测试1.自花授粉作物表现型与基因型相对一致;异花授粉作物表现型与基因型常常不一致。

参考答案:对2.自花授粉作物自交有害,异花授粉作物自交无害。

参考答案:错3.虽然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异质,个体杂合,杂合体分离,遗传基础较复杂;但不断自交可导致基因型纯合。

参考答案:对4.下列哪组作物全部为自花授粉作物参考答案:小麦、大麦、大豆、水稻5.下列哪组作物全部为异花授粉作物参考答案:甘薯、银杏、蓖麻、玉米6.下列哪组作物全部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参考答案:高粱、棉花、粟、蚕豆第二章测试1.目前,我国作物育种目标中,高产仍为第一位。

参考答案:对2.任何作物中的任何品种都具有时间性和区域性。

参考答案:对3.作物高产的关键是各种产量因素的合理组合,从而得到产量因素的最大乘积。

参考答案:对4.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南方稻区,选育大穗、大粒型高产水稻品种;北方稻区,选育矮杆、叶面积较大的高光效水稻品种。

参考答案:对5.在优质品种选育方面,品质指标越高,品种品质越好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遗传多样性中心不一定就是起源中心,起源中心不一定是多样性的基因中心。

参考答案:错2.由于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具有一些明显的优良性状,大多可以作为品种进行推广。

参考答案:错3.初级基因库一般包括种内各种材料;次级基因库包括种间材料和近缘野生种;三级基因库包括种间以上材料。

《作物育种学》课件

《作物育种学》课件
学习方法
建议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注重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同时关注 学科前沿动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 科研项目。
02
作物育种的基本原理
遗传学基础
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物质,包括DNA和RNA。在作物育种中,了解遗传物 质是实现遗传改良的基础。
基因与性状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控制着生物的性状。通过研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可以深 入了解作物的遗传规律,为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育种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玉米育种的目标是提高产量、增强抗逆性、改善品质等。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采用传统育 种和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玉米育种的突破和创新,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油料作物育种
遗传资源的保存
为了保护和利用遗传资源,需要建立种质库和基因库等设施,对遗传资
源进行长期保存和有效管理。了解遗传资源的保存方法有助于保证育种
工作的可持续性。
03
育种材料的筛选
通过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可以加速育种进程和提高育种成功
率。了解育种材料的筛选方法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亲本材料进行杂交育种
或基因工程育种。
杂种优势与品种间性状差异
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不同品种或品系杂交产生的后代在生长势、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 亲本的现象。了解杂种优势有助于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作物新品
种。
品种间性状差异
不同品种的作物之间通常存在明显的性状差异,如生长习性、适应性、产量、品质等。 了解品种间性状差异有助于针对特定环境条件和生产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种植和育

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

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

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作物育种学__作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doc作物育种学__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教学设计doc作物育种学__植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doc 绪论作物育种学__绪论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_绪论电子教案doc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作物育种学__作物繁殖方式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_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电子教案doc 第二章种质资源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种质资源-1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种质资源-2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种质资源电子教案doc 第三章育种目标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育种目标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育种目标电子教案doc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引种和选择育种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引种与选择育种电子教案doc 第五章杂交育种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交育种-1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交育种-2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交育种电子教案doc 第六章回交育种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回交育种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回交育种电子教案doc 第七章诱变育种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1(english)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2(english)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电子教案doc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种科专业)电子教案doc第八章远缘杂交育种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远缘杂交育种-1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远缘杂交育种-2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远缘杂交育种-3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远缘杂交育种电子教案doc第九章倍性育种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倍性育种-1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倍性育种-2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倍性育种-3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倍性育种电子教案doc第十章杂种优势利用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1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2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3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4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5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电子教案doc第十一章雄性不育性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雄性不育性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电子教案doc 第十二章作物品质育种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品质育种-1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品质育种-2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品质育种电子教案doc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品质育种(种科专业)电子教案doc第十三章群体改良及轮回选择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电子教案doc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轮回选择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种科专业)电子教案doc 教学课件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组织培养-1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组织培养-2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抗病育种-1(english)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抗病育种-2(english)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抗病育种-3(english)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分子标记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抗逆育种教学课件ppt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转基因技术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抗逆育种电子教案doc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抗病虫育种电子教案doc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抗病虫育种(种科专业)电子教案doc实验实践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实验指导实验实践doc试卷习题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试卷(2005-2006第一学期)试卷doc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作业习题例题习题。

作物育种学总论全套课件

作物育种学总论全套课件

2024/1/30
18
基因工程育种法
基因克隆与转化
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载体上,通过转化等方法导入受体细胞,培育出 转基因作物。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作物基因组进行定点编辑,实现基因敲除、插 入或替换等,创造新的变异类型。
全基因组选择育种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技术,挖掘作物基因组中控制重要性状的基 因或位点,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遗传物 质变异,从变异后代中选择符合 育种目标的个体。
25
种子质量控制与管理
种子质量评价标准
包括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 等指标,确保种子质量符合国家 标准。
种子检验与认证
通过专业机构对种子质量进行检 验和认证,确保种子质量可靠。
01 02 03 04
2024/1/30
种子生产技术
回交育种
将优良品种与某一亲本进行多次回交,使后代逐渐接近优良品种 ,同时保留某些特定性状。
17
诱变育种法
物理诱变
利用物理因素如射线、激光等处 理作物种子或植株,诱发基因突 变,产生新的变异类型。
化学诱变
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作物种子或 植株,诱发基因突变,产生新的 变异类型。
生物诱变
利用某些生物因素如病毒、细菌 等感染作物,诱发基因突变或染 色体畸变,产生新的变异类型。
汰不利变异,使作物性状向目标方向发展。
2024/1/30
12
有性杂交与基因重组原理
有性杂交的意义
有性杂交是实现基因重组的重要途径 ,可以创造新的变异类型,为育种提 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基因重组的结果
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 型,为育种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

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

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

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绪论1.作物育种:是利用或者创造变异,通过人工选择将有利的变异固定下来,培育成作物新品种的过程2.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求,经过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性状相对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3.品种的特点:(1)必须具有一定的优良性状(2)是经济上的类别(3)品种群体的遗传性相对稳定,主要性状相对一致(4)品种在利用上有地区性和时间性或品种三特点: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简称DUS)4.生物进化的三要素为遗传、变异、选择5.常规育种的特点:(1)综合多个优良性状,同步改良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2)盲目性较大(3)育种既是科学又是艺术6.育种的任务:(1)选育优良品种(2)繁殖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7.优良品种的作用:(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3)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4)扩大作物种植面积(5)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8.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第一章作物育种的方式及品种类型1.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有性繁殖2.有性繁殖植物的主要授粉方式及代表作物:自花授粉(小麦、大麦、水稻、大豆)、异化授粉(玉米、黑麦、甘蔗、甜菜)常异花授粉(棉花、高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3.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4.自交不亲和: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5.雄性不育性:植株的雄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6.自交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7.杂交系品种:是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群体品种:遗传基础较复杂,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性和/或异质性的群体。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供参考)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供参考)

第一章1、如何测定作物的自然异交率㈠测定授粉方式的方法①确定授粉的方式(花器构造、开花习性等)②人工自交观察衰退情况(套袋,强迫自交)③测定异交率(4%以下是典型自花授粉作物.50~100%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4~50%常异花授粉作物)㈡①父本--显性标志性状.母本---相应隐性性状②父母本行间种植或父本种在母本周围③收母本植株种子播种㈢F1中显性性状个数∕F1总个体数﹡100%2、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自交的遗传效应:①杂合的基因型趋向纯和②后代发生性状分离③后代生活力衰退异交的遗传效应:①形成杂合基因型②后代生活力增强3、作物品种的类型及含义DUS①特异性:本品种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它品种的形态②一致性:品种内同株性状整齐一致③稳定性: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在繁殖后保持不变4、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①自交系(纯系)品种a创造遗传变异丰富和性状分离的大群体,从中进行单株选择b自花授粉结合单株选择,即连续自交下选择纯和优良基因型②杂交种a自交系育种b杂交组合育种③群体品种a对后代群体一般不进行单株选择b保持较大的随即样本群体,多代自由授粉下积累有益基因改良群体④无性系品种a有性杂交+无性繁殖b利用芽变5、.不同授粉方式作物的遗传特点及育种方法(一)自花授粉作物:如水稻、小麦、大麦、燕麦、大豆、绿豆、豌豆、花生、异交率为0~4%。

花器构造特点①是两性花, 雌雄蕊同花、同熟,二者长度接近或雄蕊较长;②开花时间较短,甚至闭花授粉;③花器保护严密,其他花粉不易飞入。

遗传特点:⑴个体基因型纯合⑵群体内基因型单一⑶群体内个体之间表现型整齐一致(4)遗传稳定育种与良繁方法:⑴利用自然变异和天然异交⑵人工强迫异交与单株选择相结合------杂交育种⑶人工强迫异交-------杂优利用(不易去雄)⑷良繁时隔离距离要求不严格,适当隔离。

(二) 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50%,甚至高达95%或100%。

代表作物:玉米,大麻,菠菜,黄瓜,甘薯等。

作物育种学各章主要知识点(杨存义)

作物育种学各章主要知识点(杨存义)

《植物育种学》(杨存义)绪论一、名词解释1. 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遗传特性稳定、性状一致、特性明显的一定群体。

2.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栽培条件下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二、填空题1.每个作物品种一般都有其所适应的地区范围和耕作栽培条件,而且都只在一定历史时期起作用,所以优良品种一般都是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

2.作物品种可分为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五性系品种。

3. 作物进化决定于3个基本因素:变异、遗传、选择。

三、简答题1.优良品种在发展农艺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3)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4)扩大作物种质面积5)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资源;2)并根据各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基础,采用适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适于该地区生产发展的高产、稳产、优质、抗(耐)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生育期适当、适应性较广的优良品种或杂种以及新作物;3)在其繁殖、推广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其种性,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3.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1)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2)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及创新;3)选择的理论与方法;4)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5)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6)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7)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实验技术;8)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4.现代作物育种的发展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育种目标要求要高。

现代农业对新品种不仅要求进一步提高单产潜力,增强对多种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的抗耐性,广泛的适应性;而且还要求具有优良的产品品质和适应机械操作的特性等。

作物育种学

作物育种学

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绪论1、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2、所有生物,包括野生植物和作物的进化决定于三个因素: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我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3、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4、作物品种的三个基本特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简称DUS。

第1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质类型1、不同作物的授粉方式:自花授粉作物(<4%): 水稻、小麦、大麦、大豆等异花授粉作物(>50%): 玉米、黑麦、甘薯、白菜型油菜常异花授粉作物(5-50%): 棉花、甘蓝型油菜、高粱、蚕豆等2、自交不亲和: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的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3、雄性不育行:植株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称为雄性不育性。

4、自交的遗传效应:(1)保持纯合基因型;(2)使杂合后代基因型趋于纯合、并发生性状分离;(3)自交引起杂合基因型的后代生活力衰退。

5、异交的遗传效应:(1)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杂交);(2)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第2章种质资源1、种质资源:指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2、种质资源的作用:(1)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2)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作用;(3)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4)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3、瓦维洛夫提出的作物起源中心:(1)中国—东亚中心:大豆、高粱、茶等;(2)印度中心:水稻、甘蔗、芝麻等;(3)中亚细亚中心:普通小麦、印度圆粒小麦、豌豆等;(4)西亚中心:一粒小麦、二粒小麦、葡萄以及石榴等;5、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1)按育种实用价值分类:地方品种、主栽品种、原始栽培类型、野生近缘种以及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2)按亲缘关系分类:初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和三级基因库。

作物育种学重点

作物育种学重点

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技术。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1、研究作物的性状及其遗传规律2、搜集和创造种质资源3、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4、研究良种繁育的方法与技术作物育种学的性质:1、人工进化的科学2、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理论的综合性科学3、应用科学进化:现有的作物,都属于栽培植物,是由野生植物演变来的,这种演变发展过程,称为进化进化的基本因素:变异、遗传、选择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1.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

2.种质资源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和创新。

3.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4.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

5.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6.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

7.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8.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作物育种学的特点:1、综合多个优良基因,同步改良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水平;2、工作量大,定向改良有一定随机性;3、育种既是科学又是技术。

作物育种的发展动向的主要表现:1、育种目标要求提高;2、种质资源受到重视;3、新品种的选育效率提高;4、育种途径多样化。

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一定的地区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品种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

农作物的品种的3个基本特征: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善产品品质3、减轻和避免自然灾害4、扩大种植面积5、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复种指数的提高6、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及提高劳动生产率7、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育种新途径有:(1)杂种优势利用(2)远缘杂交(3)理化诱变(4)组织培养(5)细胞融合(6)基因工程有性繁殖:指通过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
(3)在繁育、推广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其种性,提供数 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促进高产、优质、高 效农业的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以 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涉及 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 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生 物统计和试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
3. 鉴定分析方法微量、精确、快速。 在目标性状的鉴定、分析、选择中,广泛采
用现代技术和仪器,进行快速、精确、微量和非 破坏性的鉴定分析,以提高育种效率。
4. 开拓育种新途径和新技术。 除应用传统的育种技术外,还大力开拓人
工诱变育种、倍性育种、远缘杂交育种、细胞工 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
遗传改良的作用:
1 提高作物品种的适应性,扩大其种植区域 2 改良其农艺性状,更利于栽培管理 3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以提高总产 4 改进产品品质,适应人类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 5 增强对病虫害和环境胁迫的抗耐性,达到稳产
第二节 作物育种学的意义和发展
一、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
1. 性质: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 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作物育种学研究的重点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 良,使得有利性状得到重组,达到高产、优质、 适应性强的目的。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重点是改善作物生长发育 的环境条件,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第一节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一、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 各种生物都是从原始生物演变而产生的。这 种演变发展的过程称为进化过程。 决定进化的三大基本要素:遗传、变异和选择。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因素,选择决定着 进化的方向。 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进 化速度相对缓慢。

作物育种学

作物育种学

作物育种学四、选择与鉴定选择的创造性作用:1、选择可以增大某种性状的变异程度2、选择可以使多个性状得到综合改良3、选择的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后代产生变异的性质和范围选择的遗传原理:1、遗传、变异是选择的基础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三大因素。

作物育种的基本程序就是创造变异、稳定变异和选出具有优良变异的类型培育成新品种。

2、选择改变了群体的遗传组成群体的遗传组成(也成为遗传结构):指群体内的各种基因、基因型种类及其比率,是生物群体的重要遗传特征。

群体内某种基因型个体占该基因位点全部基因型个体总数的比率称为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特定位点上一个等位基因数目占该位点上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等同于该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

基因频率是决定群体遗传结构的基本因素。

连续定向选择可使得有力的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其实质是有利基因积累即群体中的某些有力基因频率得到提高的结果。

首先,选择改变了群体内等位基因的频率;其次,选择改变了群体内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选择中常用的遗传参数:遗传力遗传相关遗传进度相关遗传进度选择指数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子:1、群体的遗传组成2、群体的大小3、性状的遗传特点4、选择的标准与鉴定的准确性选择的基本方法:个体选择法(单株选择法)、混合选择法绪论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二、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一)作物育种学的定义作物育种学是研究改良作物的遗传性状,特别是改良经济性状,使之更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门科学。

(二)作物育种学的性质1作物的遗传改良,改造作物的基因型,进而改进作物的表型。

2.作物育种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

(1)进化的基本因素变异--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遗传--进化的保证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2)作物育种学一一人工进化变异:除利用自然变异外,主要依靠人工变异。

选择:除自然选择在起作用外,主要依靠人工选择。

方向:选择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变异。

结果:在增强生物学适应性的同时,核心是增强作物的经济适应性,培育出发展生产所需要的新品种。

作物育种学-整理

作物育种学-整理

作物育种学总论作物育种学绪论作物育种学:是指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育种目标的制订与实施;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及创新;选择的方法与理论;人工创造新变异的途径与方法;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与途径;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育种方法:作物品种( Cultivar ):是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这个群体中的各个体具有相对一致的,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且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能够表现出品种所特有的优良性状。

作物品种( Cultivar )与变种( Variety )的区别作物品种:是人工进化的、人工选择的,即育种的产物,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作物品种也有其在植物分类学的地位,属于一定的种及亚种,但不同于分类学上的变种。

变种( Variety ):是自然选择、自然进化的产物,一般不具上述特性和作用。

随着耕作栽培条件及其他生态条件的改变,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种的要求也会提高,所以必须不断地选育新品种以更替原有的品种。

作物品种除了纯系品种外,还有其他不同类型,如杂交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等,所有类型的品种都应具有上述的基本性能和作用。

优良品种应具备的条件①适应性强,表现丰产性;②抗逆性强,表现稳产; ③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④栽培管理容易,成本低。

品种的特征特性(1)特征:植物体各部分或器官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上的症状叫特征。

(2)特性:植物体在生理生物化学和加工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叫特性。

特征特性总称为性状。

性状从遗传角度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从栽培角度分为;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

分子育种:是通过分子技术对育种的目标基因和目标性状进行转移和选择,进而培育出优良的新品种。

通俗的说就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育种操作。

作物育种学(总论)章节内容概括

作物育种学(总论)章节内容概括

作物育种学(总论)必须掌握的内容(一)第一章1 有性繁殖、无性繁殖2 无融合生殖及其类型?生产上的意义?3 自交的遗传效应。

正确理解P14的“Xn =(1-1/2 r)n *100%”。

4 “自交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为什么?这对自花授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来说有何异同?5 品种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6 作物品种一般可分为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论述四种类型品种群体的遗传组成及其育种特点?7 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自交不亲和性第二章1.种质资源的概念,存在的类型或形态。

2 作物种质资源的类型很多,从遗传育种的角度,按育种实用价值可以分为地方品种、主栽品种、原始栽培类型、野生近缘种、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等;按亲缘关系可分为初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三级基因库。

3. 举例说明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

4 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是在De Candolle(1886)的观点上发展起来的。

瓦维洛夫从1920年起采集到30万份作物及其近缘种属的标本和种子,用地理区分法观察这些植物种类和变种的分布情况,发现了物种变异多样性与分布的不平衡性,于1951年提出了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5 简述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内容(4点)。

6 根据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原生中心和次生中心是怎么划分的?7 “为了很好地保存和利用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丰富和充实育种工作和生物学研究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工作的首要环节和迫切任务是广泛发掘和收集种质资源并很好地予以保存”。

谈谈你对这句好的理解。

第三章1 育种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育种方法)。

2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收获指数3 制订育种目标要考虑的因素。

4 一个品种若能在生产上推广,应具备的优良特征。

第四章1 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2 植物的发育特性3 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4 低温长日照作物的引种规律;高温短日照作物的引种规律5 Johannsen提出了纯系学说,这是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

作物育种学章节重点与难点

作物育种学章节重点与难点

作物育种学章节重点与难点绪论育种学: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品种: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

特征特性:1:遗传上的相对稳定性。

2:形态上的整齐一致性。

3:有别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

4:一定的生态适应性。

如何识别不同的品种?1:外部形态性状:株高、株形、颜色、籽粒2:内在的遗传物质:ProteinDNA优良品种在农业上的作用?1:提高产量2:改善品质3:增强抗性4:扩大栽种地区5;改革耕作制度6:促进农业机械化品种的合理利用?1: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因地制宜地种植良种。

2:良种良法相结合。

3:注意品种的合理布局与合理搭配。

4:注意优良品种的防杂保纯和良种良繁工作。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名词:1.有性繁殖:指通过雌雄性细胞相互结合而繁殖后代的方式。

为植物繁殖的基本方式由雌配子(卵细胞)和雄配子(精细胞)相互结合(即受精)产生后代。

2.无性繁殖:3.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

4.异花授粉:指雌蕊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5.常异花授粉: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

通常以自花授粉为主,又常常发生异花授粉,介于典型的两者之间。

6.自交不亲和性:某些作物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正常的雌雄配子,但自交不结实或结实极少的特性。

7.雄性不育性:植株的花粉败育,不产生与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思考题:1.不同授粉方式作物的遗传特点及育种方法?一:自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1:个体基因型纯合2:群体内基因型单一3:群体内个体之间表现型整齐一致。

4:遗传稳定。

育种与良繁方法:1:利用自然变异和异交----选择育种2:杂交育种3:杂优利用,不易去雄4:良繁时适当隔离二: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在长期自由授粉的条件下,其品种群体具有以下特点:1:个体基因型杂合2:群体内基因型复杂3:群体内个体之间表现型不一致4:遗传不稳定,自交衰退。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

名词解释:1.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2.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并且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3.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4.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

5.无性繁殖:凡是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而繁殖后代的方式统称为无性繁殖。

6.特异性:本品种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它品种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7.一致性:同一品种内,植株之间性状整齐一致。

8.稳定性:繁殖或再组成本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保持不变。

9.纯系品种:由一个变异单株经过多代自交,选择,育成的品种。

10.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的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或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之为种质资源。

又称遗传医院,基因资源,品种资源。

11.原生作物: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如玉米,小麦。

12.次生作物: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时,就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

如燕麦,黑麦。

13.作物育种目标:是指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的新品种提出相应的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14.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15.高光效育种:是指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16.狭义引种:指从外地区或国外引进新作物,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

17.生态环境(生态条件):与作物品种形成及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的环境条件称为生态条件。

18.生态型:是指在同一物种的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与当地的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遗传结构也基本相似的作物类型。

19.短日照作物:有些作物一定要经过短日照过程才能满足发育的要求,否则会阻碍其发育的进行,不能抽穗或延迟成熟,这类作物称之为短日照作物。

[课程]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课程]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1、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答:1、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实现育种目标的相应策略。

2、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和创新。

3选择额理论与方法。

4人工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

5杂种优势的利用与方法。

6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

7作物育种各个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

8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生产。

3、转基因育种:根据育种目标,从供体生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DNA重组与遗传转化或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经过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遗传工程体,并经过田间试验与大田选择育成转基因新品种或种质资源。

4、作物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的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上的具体要求。

5、种质资源:一般是指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其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6、作物: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类的不断的选择和训化,利用和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7、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用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8、长距离引种应注意哪些原则?答:高纬度的作物引向低纬度1常日照植物北种南引开花推迟选早熟品种南种北引开花提前选晚熟品种2短日照植物则相反9、远缘杂交的作用?答:1 培育新品种和种质系 2 创造新作物类型 3 创造异染色体系:通过远缘杂交,导入异源染色体或其片段,可创造出异附加系、异替换系和易位系,用以改良现有品种。

4 诱导单倍体:诱导孤雌生殖产生单倍体 5 利用杂种优势 6 研究生物的进化。

10、抗病虫育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10、转基因技术对粮食生产的贡献以及存在的争议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答:自古以来人们就从不断繁殖的动植物群体中有目的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食物,通过有性杂交、观察和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进行扩大繁殖、改良,以满足人们摄取更高食物水平的需要。

然而传统的杂交育种耗时时间长,通常需要8-10年的时间,虽然发展中国家已在解决贫穷、饥饿和疾病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有成千上万的人营养不良,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对粮食产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新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最新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绪论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作物品种(Variety)概念: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经济类型属性;地区性时间性。

作物品种的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关系密切?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学这门课程?作物育种学(crop breeding)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ϖ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ϖ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ϖ选择的理论与方法;ϖ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ϖ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ϖ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ϖ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ϖ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及种子生产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主要任务: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和增强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抗病、虫、草害和抗旱、寒、碱等)。

特点: 综合多个优良基因; 同步改良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 盲目性大; 育种是科学艺术。

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3.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协作4.种子产业化5.调查了解农作物优良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1章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名词解释: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交中所需植株数
基因对数 期望基因型 出现频率 p 概率 保证 α 0.95 0.99
1 1/2 4.3 6.6
2 1/4 10.4 16
3 1/8 22.4 34.5
4 1/16 46.3 71.2
5 1/32 95 146
6 1/64 191 296 (五)、回交育种法的几种应用形式 )、回交育种法的几种应用形式 1、逐步回交法
用回交改良后的品种作轮回亲本, 用回交改良后的品种作轮回亲本,与另一非轮回亲本 回交,引入新的目标性状。如此通过逐步改良法, 回交,引入新的目标性状。如此通过逐步改良法,可将分 散在不同品种中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中, 散在不同品种中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中,从而育成 带多个品种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带多个品种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亲本选配(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 亲本选配 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 轮回亲本
回 交 (3-4代) 代
选株自交 (1-2代) 代
品系鉴定
品比试验 及区域试验 回交育种的简易程序图
Rr
(一) 亲本选择 轮回亲本:具有综合优良性状, 轮回亲本:具有综合优良性状,仅个别 缺点需要克服。 缺点需要克服。这是育成品种丰产性和适应 性的基础。 性的基础。 非轮回亲本: 非轮回亲本:具有突出的轮回亲本没有 的目标性状。 的目标性状。 (二) 回交后代的选育 目标性状为显性:直接选择( 目标性状为显性:直接选择(图) 目标性状为隐性: 目标性状为隐性:可用两种方法 1、 回交+自交交替进行(图) 回交+自交交替进行( 2、 回交与自交同时进行(适用于多穗性 回交与自交同时进行( 作物) 作物)
第七章
回交育种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回交育种程序 第三节 回交育种方法与应用
章目录 上一节
一、回交育种的概念:用双亲杂种F1与亲本之一进行重复杂交, 与亲本之一进行重复杂交, 回交育种的概念:用双亲杂种F1与亲本之一进行重复杂交 并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育和鉴定,而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并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育和鉴定,而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称为 回交育种法。如:A/B//A///A 回交育种法。 二、回交育种法的特点 优点: 对于改良个别性状有效, 优点:1、对于改良个别性状有效,特别是主效基因控制的 遗 传力较高的性状 ; 2、能在较大程度上控制后代性状变异的方向,育种的预 能在较大程度上控制后代性状变异的方向, 见性和准确性较高; 见性和准确性较高; 3、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回交和选育,只要目标性状能得 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回交和选育, 到表现; 到表现; 4、选择和回交多次进行,有利于打破不良基因连锁; 选择和回交多次进行,有利于打破不良基因连锁; 5、育成的品种综合性状与原轮回亲本基本一致,可迅速 育成的品种综合性状与原轮回亲本基本一致, 应用于生产,从而缩短育种年限。 应用于生产,从而缩短育种年限。 缺点: 不能对品种进行全面改良; 缺点:1、不能对品种进行全面改良; 2、对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或不良连锁强的性状效果差; 对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或不良连锁强的性状效果差; 3、每回交世代需做大量回交工作。 每回交世代需做大量回交工作。
(三) 回交次数 一般4 一般4-6次 两亲差异大时,回交次数多些;两亲差异小时, 两亲差异大时,回交次数多些;两亲差异小时, 次数少些。 回交纯合率表) 次数少些。(回交纯合率表) (四) 回交所需要株数 log( log(1-α) m-所需株数 m≥————— m≥————— p-所需基因型频率期望值 log( log(1-p) α-概率水平 回交过程中所需株数与分离基因对数, 回交过程中所需株数与分离基因对数,机率平 准有关。 准有关。
4、修饰回交育种法
1)聚合杂交法 2)聚合回交法
5、其它用途
1)培育近等基因系 2)转育细胞质(核质互作)A、R(水稻、油菜) 转育细胞质(核质互作)A、 水稻、油菜) 3)与远缘杂交结合
2、双回交法
1) A / B // A ///A //// A ……………Ab 2) A / B // B ///B //// B ……………Ba 3) Ab / Ba——F1 ……Fn……超双亲新品种 Ba——F1 ……Fn……超双亲新品种
3、回交系谱法
用杂交F1代与最优亲本回交 用杂交F1代与最优亲本回交1-2次,然后进行系谱法 代与最优亲本回交1 选育,直到育成新品种。 选育,直到育成新品种。这可以使最优亲本的遗传成份在 杂种中占较大比重。 杂种中占较大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