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 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6课 戊戌变法(共23张ppt)
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戊戌政变
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慈禧太后
戊戌六君子
康 广 仁 谭 嗣 同
林 旭 刘光第 杨 锐 杨 深 秀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
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
我 自 横 刀 向 天 笑 去 留 肝 胆 两 昆 仑
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1898年9月戊戌政变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维新派之所以要倡导变法,其中一个原因就 是为了抵制“揭竿斩木”之“忧危”,他们害怕群众,害 怕革命。 维新派认为“变之自上者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顺 1.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而难”,因此他们把变法的希望寄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身上。而对于一贯宣扬的设议院、立宪法等君主立宪制主 软弱性 张却未敢提及。 2.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 不行,遂于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变法开 始。
光绪帝与康有 为、梁启超在 一起
《明定国是诏》
2、百日维新的内容:
政治方面
有利于具有维 新思想的知识 分子参与政权
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民族资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 本主义的发展 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 预算
经济方面
文化教育 方面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 有利于西方科 学技术的传播 堂
有利于提高军 队的战斗力
军事方面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
资产阶级
得到哪些人的拥护? 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等
变法触动哪些人的利益?
地主阶级顽固派
京师大学堂遗址
京师大学堂校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 (28张) PPT课件 图文
强学会
国闻报
南学会 实务学堂
时务报
万木草堂
戊戌变法 时期学会、 学堂、报 馆分布示 意图
问题思考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 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变法通议》·梁启超
梁启超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
变法图强。 ——《国闻报》
严复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 什么影响?
观点: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 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影响:使维新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维新派的这一系列宣传活动在 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什么作用?
冲击了封建社会腐朽沉闷的思想 文化,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潮流,激 发起人们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调动 了人们探索救国之道的积极性,为随 后进行的戊戌变法做了有力的铺垫。
学以致用
4.强学会属于:
C
A.地主阶级政治团体
B.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C.资产阶级政治团体
D.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组织 5.维新派的主要阶级力量是:
D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工人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6.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
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D 这
(维新派)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顽 固 派 代 表 维 新 派
n 参与变法的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 杨深秀以及康广仁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西太后弄权政变 六君子人头落地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而今中国未 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 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6课 戊戌变法(共26张ppt)
5.历史意义及教训
历史意义: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
影响。 教 训: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
• • • • • • • • • • • • • • • •
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思想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反映资产
有利于 军事强大 阶级民主 政治需求
有利于传 播资产阶 级思想
2.戊戌政变
不 予 家 奴 。
宁 赠 友 邦 ,
不 可 变 法 ,
宁 可 亡 国 ,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3.戊戌六君子
刘光第
林旭 康广仁
杨深秀
谭嗣同
杨锐
戊戌变法的唯一成果
京师大学堂遗址
4.失败原因
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强大的封建 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与破坏。 ②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无权的光绪帝 (根本原因)。 ③采取的改良的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国情。 ④变法措施急于求成,袁世凯的告密。
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中外纪闻》
《万国公报》
3.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一 、 康 有 为 与 公 车 上 书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 《变法通议》,强调“法者, 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
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
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 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 (共30张PPT)
走进历史
甲午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走进历史
思考:
这幅图揭示了什么 时代主题?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献计献策
假如你是19世纪末一位热爱 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中国 人,你会怎样去拯救我们的 民族呢?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救亡图存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想
天 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四、失败 —— 戊戌喋血 戊戌变法 “有心杀贼,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
死得其所,
他想做中国第一个因变法而牺牲的人, 希望唤醒人们的觉醒。
快哉快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五、反思
戊戌变法
失败原因:
1、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脱离人民群众。 3、顽固势力力量过于强大。
《国闻报》1897年10月2 6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 各省要闻,同时译载重要政 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译的 赫胥黎《天演论》等。在维 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 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 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 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 遭清政府查办,1898年12月 被迫停刊。
二、发展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 上书光绪帝,提出由皇帝出 面倡导变法,光绪帝被康有 为的言辞感动,召见康有为, 让他全面筹划变法。
内容: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影响: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
的序幕。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二、发展 —— 组会办报 戊戌变法
组织学会
维新运动期 间各地重要学会
名称
甲午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走进历史
思考:
这幅图揭示了什么 时代主题?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献计献策
假如你是19世纪末一位热爱 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中国 人,你会怎样去拯救我们的 民族呢?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救亡图存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想
天 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四、失败 —— 戊戌喋血 戊戌变法 “有心杀贼,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
死得其所,
他想做中国第一个因变法而牺牲的人, 希望唤醒人们的觉醒。
快哉快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五、反思
戊戌变法
失败原因:
1、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脱离人民群众。 3、顽固势力力量过于强大。
《国闻报》1897年10月2 6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 各省要闻,同时译载重要政 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译的 赫胥黎《天演论》等。在维 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 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 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 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 遭清政府查办,1898年12月 被迫停刊。
二、发展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 上书光绪帝,提出由皇帝出 面倡导变法,光绪帝被康有 为的言辞感动,召见康有为, 让他全面筹划变法。
内容: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影响: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
的序幕。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二、发展 —— 组会办报 戊戌变法
组织学会
维新运动期 间各地重要学会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5张PPT
翁
同 龢
(捋胡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我会
he
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
宣传变法
政治: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传播
开始变法
百日维新
背 景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 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 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变法余音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
虽有改1.革寄之希心望,于却无毫实无实权权的,皇朕帝就身是上一个。傀儡呀!”
材料二2.:清变朝法的遭大到权守旧掌势握力在的顽强固烈派抵制手和中反,对变,法除慈触禧动控制 的朝廷了外顽,固各派省的督抚利大益多。持观望态度。
变法余音
戊戌变法失败的这一年,却是中国民人心目中的一个吉利数字:1898。
这一年,孙中山32岁,他正在日本与菲律宾间穿梭,准备发动推翻清廷的武装起义,起义一次次失 败,但他从来未曾气馁,清王朝终于在14年后被他领导的革命党人所推翻。
这一年,陈独秀19岁,他考取了杭州求是书院,从此开始接触西方思想文化,3年后东渡日本留学, 23年后,他成了中共第一任总书记。
变法失败
结果 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 士,废除变法诏令。(失败)
戊 戌
谭嗣同、刘光弟、 林旭、杨锐、杨深秀、 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
六 史称戊戌六君子。
君
子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 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怕以 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共29张PPT)
呀!”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材料三: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
袁世凯的出卖
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戊戌变法为何会失败?
材料一: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 280多件新政谕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 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件。
材料二:变法之初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守旧不 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 ,必当全变”
百日维新 时间: 1898年6月—9月。(戊戌年,共103天) 目的: 救亡图存 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内容:
百日维新 内容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 想的人参与政治
政治方面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戊戌变法的意义
依据图片及材料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 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时务报》
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在思想 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 高学府,它创办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2.1895年,一群读书人发起了“公车上书”。 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 措施是( )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C.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 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共28张PPT)
级参与政治 制度 ①促进了思想解放,是中国近代
政治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 有利于增强军事 力量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 办报刊,开放言论。 反映资产阶级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民主政治需求
谭嗣同秘访袁世凯
袁世凯
谭嗣同
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政变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B.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马关条约》的签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 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 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这段材 料反映了这次改革的性质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B.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
D. 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
• 维新派VS顽固派
康有为
荣禄
翁同龢
李鸿章
(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 ,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变则背天理,必然祸乱 天下。 世事万物皆变化,祖宗之法为什么不能变?祖宗 之法治国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 家才能富强。
(拍桌子)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
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 之法,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之法里并没有 ,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 祖宗之法必须变。 (捋胡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 ,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戊戌变法的标志
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明定 国是诏”, 宣布“以变法为号 令之宗旨,以西学 为臣民之讲求,著 为国是,以定众 向……。”
政治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 有利于增强军事 力量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 办报刊,开放言论。 反映资产阶级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民主政治需求
谭嗣同秘访袁世凯
袁世凯
谭嗣同
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政变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B.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马关条约》的签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 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 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这段材 料反映了这次改革的性质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B.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
D. 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
• 维新派VS顽固派
康有为
荣禄
翁同龢
李鸿章
(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 ,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变则背天理,必然祸乱 天下。 世事万物皆变化,祖宗之法为什么不能变?祖宗 之法治国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 家才能富强。
(拍桌子)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
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 之法,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之法里并没有 ,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 祖宗之法必须变。 (捋胡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 ,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戊戌变法的标志
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明定 国是诏”, 宣布“以变法为号 令之宗旨,以西学 为臣民之讲求,著 为国是,以定众 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共28张PPT)
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维新派的活动 1、学会:强学会 2、报刊:上海《时务报》
强学会旧址
天津《国闻报》
宣传了变法思想,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二、百日维新
在什么背景下,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 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 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面分 如 。豆 不 剖变康 ,法有 揭,为 竿将上 斩会书 木出光 的现绪 局瓜帝 :
汉朝时,封建 政府用马车接 送被征举的读 书人。后来, 人们就用“公 车”来代称在 京城应试的举 人。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 • • •
背景: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1895年 时间: 发起人: 康有为、梁启超 主要内容: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二、百日维新
1、光绪帝不做“亡国之君”下诏变法
光绪帝
(1875—1908年在位)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 定国是”的诏书标志变法开始.
百日维新诏令主要内容表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教育 军事
内 容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想一想,法令有利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京师大学堂
高潮
戊戌变 法的背 景:民 族危机 空前严 重
发展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背景 时间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 危机进一步加深。
1898年6月——9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共28张PPT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 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维新 变法
“明定国是”诏(节选)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进求时务,多
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皆经再三
……
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惟是风气
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
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
除,众喙晓晓,空言无补,试问今日时
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
有限这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
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
利兵乎?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
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 冬袭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 宣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 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 腾其口说,总期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 将此通谕知之。
(4)怎样变?
开始标志:1898 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类别
经济
政治 文教 军事
内容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 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影响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 精简机构 ,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有利于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参政。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
第6课 戊戌变法
《熊时—局俄图国》是
1898年太谢阳缵—[日zu本ǎn]泰 先生肠创(制蛇的)一—幅德反国映 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狂 潮的漫虎画—。英原国图上有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维新 变法
“明定国是”诏(节选)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进求时务,多
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皆经再三
……
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惟是风气
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
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
除,众喙晓晓,空言无补,试问今日时
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
有限这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
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
利兵乎?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
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 冬袭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 宣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 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 腾其口说,总期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 将此通谕知之。
(4)怎样变?
开始标志:1898 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类别
经济
政治 文教 军事
内容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 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影响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 精简机构 ,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有利于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参政。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
第6课 戊戌变法
《熊时—局俄图国》是
1898年太谢阳缵—[日zu本ǎn]泰 先生肠创(制蛇的)一—幅德反国映 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狂 潮的漫虎画—。英原国图上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一、不甘做亡国之君
二、与后党争权
(借变法巩固和强化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光绪帝
慈禧太后
光绪帝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 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 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
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 ”,宣 布实行变法,“百日维新”从此开始。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进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 迩者诏书数下……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 行。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 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晓晓, 空言无补,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 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 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 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 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 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 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 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 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 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腾其口说,总期化无 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将此通谕知之。 ——“明定国是”诏(节选)
第6 课
戊戌变法
动脑筋: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刺激列强 侵略
《马关条约》
宣告洋务运 动破产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部分仁人志士, 他们不仅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而 且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 上,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这一部分人我们 称之为“维新派”。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 复、谭嗣同等人。本节课的内容也由这四个人物的事 迹来贯穿的。
二、与后党争权
(借变法巩固和强化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光绪帝
慈禧太后
光绪帝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 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 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
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 ”,宣 布实行变法,“百日维新”从此开始。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进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 迩者诏书数下……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 行。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 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晓晓, 空言无补,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 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 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 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 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 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 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 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 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 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腾其口说,总期化无 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将此通谕知之。 ——“明定国是”诏(节选)
第6 课
戊戌变法
动脑筋: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刺激列强 侵略
《马关条约》
宣告洋务运 动破产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部分仁人志士, 他们不仅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而 且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 上,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这一部分人我们 称之为“维新派”。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 复、谭嗣同等人。本节课的内容也由这四个人物的事 迹来贯穿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共19张PPT)
1.历史 意义
1、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具有爱国和进步的双重意义。
2、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社会进 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3.失败 原因
4.结论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 2)采取改良的办法,脱离广大民众; (3)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4)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反对变法。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XX金 工 实 习 车 工报 告 实 习“改报革告创频新道、为大 奋发家有整理 为”了大《讨范论文学》习,供心大得家体学会习参参考考 。 金“工改实革习创是新一、门奋实发践有基为础”课大,讨是论机活械动类开各展专以业来学,生通学过习几工天程的材学料习及思机考械,触制动造很基深础,感等 课到程这必是不一可次少思的想先的修大课起,底是 非,起机底类的专是业落教后学于计时划代中的的思实维践观教念学和环惯节性。思它维培;这养是的一动次手 能 力能的力大有排的查意,排义查。的而是且岗可位以素使质传与统转的型机发械展制的造差工距艺;这和是现一代次机作械风制的造大技检术验。,检验 自 的 动 是 化 尽 专 责 业 状 的 态一 、名 求 学 实生 作风,学和好担理当论精知神识,固使 然我对,但“动改手革能创力新至、关奋,现发在有的为大”学的生重,是大来现自实 城 市 的 同 学 ,平时动 手的机意会义少有,动了手更的加能深力刻差的,很认难识以。后社会 对人才 的需求 。而金 工 一 实 是 习 进 课 一 程 步 为 解理 放工 思 科 想的,转学换生思带路来,提了高锻党炼员的干机部会干,让事走创出业课的堂积,极在 性各。样要的开工好件动和员机部器署的 车 会 间 ,学里好,指动 定手 的,亲相身关体学验习,对内的容帮,真助正是让巨广大大的党。员感认谢识学到校这为次的大机讨会论,也的感重谢要辛性苦、带必领要和性 和 紧 迫 性 ,从 而调动 起大家学想习干的事老、师会们干。事、干 好事的 信心和 决心。 ,二校是区坚里持的党一建道立亮校丽不的动风摇景。,还坚记定得“次两,带个者维好护奇”而的兴政奋治的站心位情,解,向放着思厦想大,勇金于工实实践习,敢基 地 进 发 ,想 象 着闯亲手敢 工干件,努加力工探的索快新乐时。期然基而层,过学的校真支快部,工转 作眼新间路,短子学。期 六周的 18个学 时 三 的 是 金 全 工 面 实 深 习 化结 课束 堂 了 教学,在改当革蓝,领创的新 日课子堂里模 式,有。过想艰要辛确,有保过学畏校惧长,但远收发获展的,全是面快深乐化和课宝堂 教贵学的改动革手势经在验必。行和,老创师新,课同堂学教们学聚模集式在势车在间必里行的。那新种学亲期切我,那们种将体继验续,将破是除我传人统生课里堂 的 僵 化 保 守 和因循 守旧,有 步骤地 推选勇永于恒担当 的课改 先锋,激 发教师奋发有为、向 上 求 进 之 心 情破除 封闭狭 隘,开拓 视的野回,继忆续。坚持 “走出 去”和 “引进 来”战 略,扎 参 加 了 车 工 ,焊接,数 字线切 割,钳 工实,拆推装进,铣课工改,从 中我学 到了宝 贵的东 西,它 让路是行不通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共22张PPT)
《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
强学会
打击了封建 官僚制度
时间:1898.6.11-1898.9.2人兴办工矿企业。
有利于资 产阶级参 与政权
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一篇章:国之危难思巨变 ------变法背景
1895年,甲午战后时事漫画
俄北瞰kàn 英西睒shǎn 法南瞵lí n 日东眈dān 处四强邻之 中而为中国, 岌岌哉!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企业比较表 时间 1863—1894(战 前) 1895—1898(战 后) 企业数 119 274 资金额(万元) 680 1432
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生怎样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第二篇章:康梁维新图存强 --------变法经过
公 车 上 书
1895年 时间: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发起人: 康有为 、梁启超 内容: 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书生意气 、 忧国忧民 、 敢为天下先的爱 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敲响了民族危亡的警钟,唤起了民族意识的 复苏,使更多国人从麻木中觉醒,投身于爱 国斗争之中,致力于救国方案的探索。
1、触犯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2、袁世凯出卖。
3、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4、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是行不通的!
第四篇章:维新启蒙领新风 -------变法余音
历史在这里沉思 世纪末的落日 王朝的落日 文明的落日· · · · ·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4张PPT)
《 国 闻 报》
《 直 报》
创办报刊
《 湘 学 报》
《 知 新 报》
二、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 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 时间:1898年(这一年为农历戊戌年,因此又称 “戊戌变法”)6月11日—9月21日,共103天 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 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缚之……”
严复主持的
——梁启超
《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
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有哪些? •它们宣传了什么观点? •产生了什么影响?
主要是强学会等学会,《时务报》和
《国闻报》。
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主要内容
类别
主要内容
政哪些治人上 裁有撤利于冗刷官新冗吏员治,,允使官许民官参民与上政书权言的积事极。性提高
彰显出强烈的爱国爱 民思想和为追求理想 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
评价戊戌变法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历史意义: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教 训: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 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 国行不通。
败因探究: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 弱小,且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根因); 2、维新派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3、顽固派势力强大,变法触动顽固派的利益。 4、变法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
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 新”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共31张PPT)
●影响:学会和报刊所宣传的维新变法思想,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同时也为维新 派进行变法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而言,若箭在 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 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遍伏,即无强敌之 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865.3.10~1898.9.28 湖南长沙浏阳人
京师大学堂遗址
思考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思考2:教训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一、公车上书→序幕
二、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发展 三、百日维新→高潮 四、戊戌变法的意义和教训
公车上书●背景
↓
?
公车上书
1895年春,4月22日,康有为、梁启 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 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 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 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公车上书意即“举子上书”。公 车原是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 的官署名,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 举子叫做“公车”。在这里,由于这 次上书是康有为等人组织参加科举考 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被称为“公 车上书”。
时间
1895年春 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揭开了维新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 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 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而言,若箭在 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 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遍伏,即无强敌之 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865.3.10~1898.9.28 湖南长沙浏阳人
京师大学堂遗址
思考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思考2:教训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一、公车上书→序幕
二、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发展 三、百日维新→高潮 四、戊戌变法的意义和教训
公车上书●背景
↓
?
公车上书
1895年春,4月22日,康有为、梁启 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 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 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 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公车上书意即“举子上书”。公 车原是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 的官署名,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 举子叫做“公车”。在这里,由于这 次上书是康有为等人组织参加科举考 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被称为“公 车上书”。
时间
1895年春 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揭开了维新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 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 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共35张PPT)
第6课 戊戌变法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1896年,谭嗣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列强掀起 瓜分中国 的狂潮 宣告洋务运 动破产
《马关条约》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一、戊戌变法的兴起 ——公车上书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 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 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 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 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 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 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 “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 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 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 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 门前请代奏。
时间 地点
1895年 北京
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各省参加 科举考试的举人
目的 结果 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 迁都、请求变法图强 失败。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戊戌变法的发展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时务报》
《国闻报》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创办《万国公报》, 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开办学堂
为变法而牺牲的第 一人——谭嗣同
——谭嗣同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 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
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三: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 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严复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 生了什么影响?
1897德国强占胶州湾(99)康有为上书光绪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1896年,谭嗣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列强掀起 瓜分中国 的狂潮 宣告洋务运 动破产
《马关条约》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一、戊戌变法的兴起 ——公车上书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 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 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 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 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 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 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 “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 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 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 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 门前请代奏。
时间 地点
1895年 北京
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各省参加 科举考试的举人
目的 结果 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 迁都、请求变法图强 失败。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戊戌变法的发展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时务报》
《国闻报》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创办《万国公报》, 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开办学堂
为变法而牺牲的第 一人——谭嗣同
——谭嗣同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 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
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三: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 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严复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 生了什么影响?
1897德国强占胶州湾(99)康有为上书光绪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共24张PPT)
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 )
A.提过了工作效率
B.起了思想启蒙 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摧毁顽固派力量
5、“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 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 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
A.开放言论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D.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
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
戊戌政变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为 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 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 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 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 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 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 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 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 维新”。
结果 意义 戊戌政变,六君子遇害,戊戌变法失败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A.咸丰皇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2、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 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戊戌变法的意义
①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 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作用。 ③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结论: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 背景 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 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 发展:组织强学会、创办报刊 戊 经过 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 戌 时间(1898.6.11—9.21) 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 高潮:百日维新 内容(政治、经济、文化 变 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然而也充分说明资产阶级通过 教育、军事一系列变革) 改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法
A.提过了工作效率
B.起了思想启蒙 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摧毁顽固派力量
5、“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 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 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
A.开放言论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D.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
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
戊戌政变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为 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 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 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 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 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 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 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 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 维新”。
结果 意义 戊戌政变,六君子遇害,戊戌变法失败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A.咸丰皇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2、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 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戊戌变法的意义
①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 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作用。 ③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结论: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 背景 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 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 发展:组织强学会、创办报刊 戊 经过 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 戌 时间(1898.6.11—9.21) 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 高潮:百日维新 内容(政治、经济、文化 变 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然而也充分说明资产阶级通过 教育、军事一系列变革) 改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 (共32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521.8.2505:45:1805:45:18August 25,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上午5时45分18秒05:45:1821.8.25
变 法
维新派主要活动
类别
名称
报刊 学会
《时务报》《国闻报》 强学会
学堂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著作 《天 演 论》
严 复
(1854——1921)
中国西学第一人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
他早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后来留学 英国,学习海军。《马关条约》签订后, 严复大受刺激,决心通过翻译著述,用 言论来警醒世人。他用几个月时间,译 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 他在许多文章中都反复宣传“物竞天择” 的观点。物竞就是生存竞争,天择就是 自然淘汰。严复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 变法,令人耳目一新。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505:45:1805:45Aug-2125-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5:45:1805:45:1805:4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作用:
推 动了维新 运动的发 展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5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存竞争”学说敲响了民族危亡的警钟,成为宣传救亡图 存、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有力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4、激烈辩论
顽固派
维新派
焦点
祖宗之法不可变。宁 可亡国,不可变法。
民权之说一倡,愚民 必喜,乱民必作,纪 纲不行,大乱四起。
坚持科举取士, 反对西学。
变者天下之公理。 要不要变法
兴民权,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二、百日维新
1、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 陈是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 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光绪帝,1875年至1908年 在位。 即位时年仅四岁,
不做亡 国之君!
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
1895年11月,康有为、梁启超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
会,定期集会演讲。强学会成为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入
会者众多。强学会的声势,吸引了一部分官僚,他们纷纷表
示赞助,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
组织会社。
强学会旧址
“天足 会” 奖章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 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 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 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有人人说教:版“八虽年级然上国册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 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 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 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 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 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 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 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4)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 (改用西洋军事训练;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 京师大学堂门额
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 筹设武备大学堂;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
百日维新的政令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2、组织学会
维新运动期 间各地重要学会
名称
地点
强学会
北京
上海强学会 上海
南学会
长沙
农学会
广州
励学斋
西安
蜀学会
成都
保国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 ﹐故开斯会以冀保全﹔以“保国” “保种” “保教”为宗 旨﹐讲求变法﹑外交﹑经济﹐以协助政府治理国
强学会:“专为中国自强而立”﹐以通声气﹐聚图书﹐讲专 门﹐成人才,倡导维新变法﹐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张。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 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 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1.维新思想的传播
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 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材料一: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谕旨,平均一天 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件。 材料二:变法之初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 ,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 这两则材料说明维新派存在什么问题?
变法的措施给自己树立的对立面太多、操之过急。
开办京师大学堂,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兼习中西学科,培养人才;立译书局,翻 译外国书等。
用新式方法训练军队, 改习洋枪、洋 操;添置兵轮,扩建海军等。
5、人局教限版性八:年可级以上看册得出过去他们的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 在法令中没有,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
6、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太后“训政”。1889年,
(1871—1908),太后“撤帘归政”。
“若不及时图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年之后,
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2、时间: 1898.6.11-9.21
3、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 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震 惊中外的“百日维新”正式开始。
“国是”则指国家大 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 论基础、方针政策。
(2)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设矿务铁路总局、 农工商总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 明;改革财政,设立银行、编制国家财政预算等;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各 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有利于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新式 人才;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3、翻译著作
代表人物: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译述《天演论》,把 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认为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 能“自强保种”。 赫胥黎(1825—1895),英国著名博物学家。
1898年,严复将他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 的一部分,译述成中文,出版了《天演论》。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 于今”“今日中国不变法, 则必亡是 已。” ——严复 中国西学第一人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
学会:参与人员广;学堂:学习内容新 报刊:宣传进化论;论战:明辨是与非
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思想文化,引发了思想解放 潮流,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成为许多人的信念,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 极大地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
戊戌变法主要内容
项目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除旧
布新
裁撤冗员和不必要 的机构;
废除旗人由朝廷 供养的特权;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减绿营兵将;
任用政府中的进步人士;士民上书 言事,不许稍有阻隔
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设立银行、编制国家财政 预算设立矿务铁路局,兴办邮局等。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 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 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 兵乎?—— 1898年光绪帝“明定国是”诏书
《定国是诏》
4、内容和作用:
(1)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 构、冗官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打击了封建官僚 制度,触犯守旧贵族的利益。
4、激烈辩论
顽固派
维新派
焦点
祖宗之法不可变。宁 可亡国,不可变法。
民权之说一倡,愚民 必喜,乱民必作,纪 纲不行,大乱四起。
坚持科举取士, 反对西学。
变者天下之公理。 要不要变法
兴民权,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二、百日维新
1、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 陈是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 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光绪帝,1875年至1908年 在位。 即位时年仅四岁,
不做亡 国之君!
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
1895年11月,康有为、梁启超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
会,定期集会演讲。强学会成为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入
会者众多。强学会的声势,吸引了一部分官僚,他们纷纷表
示赞助,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
组织会社。
强学会旧址
“天足 会” 奖章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 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 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 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有人人说教:版“八虽年级然上国册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 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 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 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 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 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 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 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4)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 (改用西洋军事训练;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 京师大学堂门额
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 筹设武备大学堂;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
百日维新的政令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2、组织学会
维新运动期 间各地重要学会
名称
地点
强学会
北京
上海强学会 上海
南学会
长沙
农学会
广州
励学斋
西安
蜀学会
成都
保国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 ﹐故开斯会以冀保全﹔以“保国” “保种” “保教”为宗 旨﹐讲求变法﹑外交﹑经济﹐以协助政府治理国
强学会:“专为中国自强而立”﹐以通声气﹐聚图书﹐讲专 门﹐成人才,倡导维新变法﹐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张。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 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 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1.维新思想的传播
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 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材料一: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谕旨,平均一天 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件。 材料二:变法之初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 ,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 这两则材料说明维新派存在什么问题?
变法的措施给自己树立的对立面太多、操之过急。
开办京师大学堂,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兼习中西学科,培养人才;立译书局,翻 译外国书等。
用新式方法训练军队, 改习洋枪、洋 操;添置兵轮,扩建海军等。
5、人局教限版性八:年可级以上看册得出过去他们的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 在法令中没有,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
6、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太后“训政”。1889年,
(1871—1908),太后“撤帘归政”。
“若不及时图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年之后,
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2、时间: 1898.6.11-9.21
3、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 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震 惊中外的“百日维新”正式开始。
“国是”则指国家大 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 论基础、方针政策。
(2)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设矿务铁路总局、 农工商总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 明;改革财政,设立银行、编制国家财政预算等;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各 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有利于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新式 人才;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3、翻译著作
代表人物: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译述《天演论》,把 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认为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 能“自强保种”。 赫胥黎(1825—1895),英国著名博物学家。
1898年,严复将他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 的一部分,译述成中文,出版了《天演论》。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 于今”“今日中国不变法, 则必亡是 已。” ——严复 中国西学第一人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
学会:参与人员广;学堂:学习内容新 报刊:宣传进化论;论战:明辨是与非
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思想文化,引发了思想解放 潮流,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成为许多人的信念,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 极大地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
戊戌变法主要内容
项目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除旧
布新
裁撤冗员和不必要 的机构;
废除旗人由朝廷 供养的特权;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减绿营兵将;
任用政府中的进步人士;士民上书 言事,不许稍有阻隔
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设立银行、编制国家财政 预算设立矿务铁路局,兴办邮局等。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 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 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 兵乎?—— 1898年光绪帝“明定国是”诏书
《定国是诏》
4、内容和作用:
(1)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 构、冗官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打击了封建官僚 制度,触犯守旧贵族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