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2017----2018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广东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部(江门地区专用)讲诉

广东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部(江门地区专用)讲诉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广,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也比较强,他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科学,已经学习了“生物大家族”、“生物的生长”、“生物的需求”和动植物的身体结构,所以对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这个单元学习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本单元围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学生熟悉的生物进行研究,探索环境中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第1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了解丹顶鹤适应沼泽地的身体特征。

2、了解松树林与沼泽环境的不同特点。

3、根据丹顶鹤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其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作出推断,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了解丹顶鹤适应沼泽地的身体特征,并对其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作出推断,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丹顶鹤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其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作出推断,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探究活动记录单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出示图片,谈话引入课题:在一个书房里,墙上挂着一幅《松鹤延年》图,四个小朋友正围在一起讨论画中的丹顶鹤,他们产生了疑问——丹顶鹤生活在松树林里吗?它是吃松子的吗?今天这一课,就让我们一起帮助这四位小朋友,探索书本第1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二)探究活动1 丹顶鹤的家在哪里1、教师:提出质疑(丹顶鹤究竟适合生活在松树林还是沼泽地?),导入学生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各自特点。

2、学生小组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了解松树林与沼泽环境的不同特点,完成探究活动记录单(教师随堂巡视并给学生相应的引导)。

3、学生进行探究成果汇报。

(三)探究活动2 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1、教师:丹顶鹤有怎样的身体特征?它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双是怎样?2、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了解丹顶鹤的身体特征,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

六年级粤教版科学教案下册电子版

六年级粤教版科学教案下册电子版

六年级粤教版科学教案下册电子版教案标题:探索电流与电阻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概念,并能够正确描述电流的方向和单位。

2. 掌握电流的测量方法,能够使用安培表测量电流大小。

3. 了解电阻的概念,并能够正确描述电阻的作用和单位。

4. 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能够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大小。

5. 通过实验,探索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电子版教材2. 实验器材:导线、电池、灯泡、安培表、欧姆表等3. 学生实验用具:实验箱、导线、电池、灯泡、安培表、欧姆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电子版教材,呈现与电流和电阻相关的图片或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提出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哪些与电流和电阻有关的事物?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通过课件或电子版教材,向学生介绍电流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正确描述电流的方向和单位。

2. 同样地,介绍电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正确描述电阻的作用和单位。

三、电流的测量(15分钟)1. 引导学生使用安培表测量电流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2.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使用安培表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流值,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电流大小与电路中元件的关系。

四、电阻的测量(15分钟)1. 引导学生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2.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使用欧姆表测量不同元件的电阻值,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电阻大小与元件材料和形状的关系。

五、实验探究(20分钟)1. 提供一组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灯泡等。

2. 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索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理解欧姆定律。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总结。

2. 提出拓展问题:电流和电阻在哪些领域中有重要应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概念讲解、实验操作和探究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电流和电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安培表和欧姆表进行测量。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第1课时《杠杆》内容标准:1.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2.知道利用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用工具可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尝试探究——搜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重点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组成.并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两个饼干罐(一个罐盖有凸起的边缘、一个罐盖没有凸起的边缘)、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40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棒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讨论: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方法?思考: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的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二、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演示:出示饼干罐。

请同学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打开罐盖。

问题:直接用手打开罐盖.我们是否觉得费力?能不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

材料:提供几种常见的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

活动:分组活动。

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试试哪种更容易?要求学生把打开饼干罐盖子的方法用简图表示。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亲身感受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的事实.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杠杆的兴趣。

粤教粤科版科学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粤科版科学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食物链,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1)课题展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谚语图片。
(2)想一想:生物间存在什么关系?(1)说出图片所描述的谚语。
三、小结:
谈学生谈学习收获?
2. 生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 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② 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
③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物栖息地类型的观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课。
活动1 草地上的蝗虫
1、分小组做实验。
2、讨论。
3、班上交流。
活动2动物的伪装
1、看课件:动物的伪装
2、讨论:它们为什么要伪军?
3、交流。
(有一些动物为了躲避敌害,拥有使自己外形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能力.例:变色龙,竹节虫,木叶蝶……
三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5. 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杠杆》 (2)第2课《杠杆的平衡》 (6)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2)第4课《斜面》 (17)第5课《研究自行车》 (22)第6课《珍贵的淡水》 (25)第7课《宝贵的耕地》 (31)第8课《保护生物资源》 (34)第10课《海洋宝库》 (40)第11课《太阳系》 (44)第12课《银河系》 (47)第1课《杠杆》1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 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2. 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2、能力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 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2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机械会有这样的认识:机械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具,人们利用机械可以大大地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可以使工作进行得更为迅速更为准确。

可是,大型机械结构虽然比较复杂,但它总是由几种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机械如杠杆、滑轮、轮轴、斜面、螺旋等组合起来的,这就是简单机械。

因此,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机械知识,改变自己的日常概念。

3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组成,并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2、难点:认识杠杆的要素;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情景设计导入新课导语1、在生活中我们用了不少工具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工作,下面我来看看如何更容易完成下面的工作;1、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2、讨论方法;3、亲手试一试;4、导入新课,我们打开盖子的方法是应用了“杠杆”这一工具,今天我们来研究杠杆,5、板书课题:杠杆2【活动】二)、活动安排合作探究1、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2017-2018学年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3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 导入:师出示放大镜: “看,这是什么?” (生:放大镜) 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 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 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 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 (可能学生会说 “把物体放大”, 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 实验中在老 师指导下观察花、 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 还适用于电子 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 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 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 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 4、 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 2 页的网 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 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 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 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
4
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 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 上。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广东教育)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广东教育)

第一课《杠杆》内容标准:1.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2.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设计意图第1课《杠杆》是《简单机械》这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杠杆的组成和作用。

“杠杆”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杠杆上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认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通过杠杆的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活动1“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让学生了解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活动2通过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对杠杆的组成产生初步的认识;活动3则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尝试用杠杆做“起重机”,加深对杠杆知识的理解;通过对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特点的讨论,结合实际应用杠杆知识,为进一步探究杠杆做好铺垫。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机械会有这样的认识:机械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具,人们利用机械可以大大地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可以使工作进行得更为迅速更为准确。

可是,大型机械结构虽然比较复杂,但它总是由几种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机械如杠杆、滑轮、轮轴、斜面、螺旋等组合起来的,这就是简单机械。

因此,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机械知识,改变自己的日常概念。

本课的任务驱动页从妍妍要打开巧克力罐盖的实际问题出发,引起了“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的研究。

广东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设计全部(江门地区专用)

广东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设计全部(江门地区专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广,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也比较强,他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科学,已经学习了“生物大家族”、“生物的生长”、“生物的需求”和动植物的身体结构,所以对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这个单元学习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本单元围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学生熟悉的生物进行研究,探索环境中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第1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了解丹顶鹤适应沼泽地的身体特征。

2、了解松树林与沼泽环境的不同特点。

3、根据丹顶鹤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其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作出推断,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了解丹顶鹤适应沼泽地的身体特征,并对其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作出推断,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丹顶鹤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其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作出推断,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探究活动记录单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出示图片,谈话引入课题:在一个书房里,墙上挂着一幅《松鹤延年》图, 四个小朋友正围在一起讨论画中的丹顶鹤,他们产生了疑问一一丹顶鹤生活在松树林里吗?它是吃松子的吗?今天这一课,就让我们一起帮助这四位小朋友,探索书本第1课一一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二)探究活动1丹顶鹤的家在哪里1、教师:提出质疑(丹顶鹤究竟适合生活在松树林还是沼泽地?),导入学生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各自特点。

2、学生小组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了解松树林与沼泽环境的不同特点,完成探究活动记录单(教师随堂巡视并给学生相应的引导)。

3、学生进行探究成果汇报。

(三)探究活动2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1、教师:丹顶鹤有怎样的身体特征?它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双是怎样?2、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了解丹顶鹤的身体特征,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小升初的来临将使小学生忙碌起来,此时家长也会带着孩子到各种中学参加考试。

六年级学生要仔细复习以前的所有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好牢固的基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处理的一般方法,分析简单填埋和直接焚烧垃圾带来的危害。

2.做垃圾填埋模拟实验,经历尝试设计合理、清洁垃圾填埋场的活动。

3.了解现代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和作用,分析仍然存在的问题。

4.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和沙、纸巾或废纸、墨水、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

2.现代清洁垃圾填埋场构造图。

3.填埋场垃圾处理过程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1.我们每天产生的这么多垃圾,是怎样处理掉的呢?你知道关于垃圾处理方面的内容吗?2.垃圾填埋起来,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3.是不是把垃圾填埋起来就一定安全了呢?二、进行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过程1.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种方法。

如何操作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2页的内容。

2.分析填埋模拟实验: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实验的各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3.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注意仔细观察,描述其现象。

4.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处理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些危害?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1.为了有效地防止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垃圾填埋场吗?2.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3.分小组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4.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计,大家评价。

5.观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场的构造图,分析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环境的。

6.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就永远安全了吗?能在上面种植庄稼、建造房屋吗?四、垃圾焚烧的分析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广东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广东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xx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第1课杠杆一、教学目标:1 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 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4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 、活动①: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3、活动②: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4、活动③:用杠杆做个“起重机”。

5 、小组讨论:省里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寻找身边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6、小结。

四、教学后记:第2课杠杆的平衡一、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2、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3、动手制作简易小天平。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

5、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科学小制作。

6 、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二、教学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活动①:研究杠杆的平衡。

3、活动②:制作简易小天平。

4、活动③:寻找生活上的杠杆。

5、阅读:我国古代对杠杆的应用。

6、小组讨论:你认为阿基米德的话有道理吗?7、小结。

五、教学后记: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一、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简单机械——滑轮、轮轴。

2、了解滑轮、轮轴与齿轮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5、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6、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二、教学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活动①:几种奇特的轮子。

3、活动②:研究滑轮的作用。

4 、活动③:制作小吊车。

5、活动④:拔河比赛。

6、活动⑤:寻找生活中的轮轴。

7、活动⑥:研究轮轴的作用。

粤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粤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第一课:杠杆内容标准:1.知道什么是机械以及简单机械。

2.知道利用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用工具可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2.;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重点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知道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利用。

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剪纸剪刀扳手钉子螺丝刀等简单机械。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媒体:出示剪纸图片。

问题:这些剪纸是由什么东西制作的?引出工具的定义。

讨论:生活中,还有那些工具,它们的利用?思考:这些工具有什么共同点,引出机械的概念。

二、活动一:出示一块木板,上面分别固定了图钉,螺丝,钉子等,出示一些工具,要求学生用最省力的方法把这些固定在木板中的东西取出来。

演示:出示木板。

请同学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拔出这些东西。

问题:直接用手取出这些东西,我们是否觉得费力?能不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取出?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取出这些钉子,图钉,螺丝?材料:提供几种常见的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

活动:分组活动。

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取出图钉,钉子,螺丝,试试哪种更容易?要求学生把取出钉子的方法用简图表示。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亲身感受使用工具可以省力的事实,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机械的兴趣。

三.知道简单机械的利用以及分类。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讨论: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方法?思考: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的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二、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演示:出示饼干罐。

请同学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打开罐盖。

问题:直接用手打开罐盖,我们是否觉得费力?能不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

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科学第2课水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

2. 让学生培养学习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水的英文单词。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导入:建立对水的特性的认知,引导学生了解水的特性。

2. 让学生读文章,朗读、跟读、搜索等,以提高学生英语正确性。

3. 让学生按照文章表格所给信息找出文章中水的特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水的用处和事例,激发学生对水的兴趣,并复习水的相关单词,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英语表达。

2. 理论导入:将本单元的课文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了解水的特性。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文章中搜索“水的特性”,根据提示填写表格,培养学生勤奋、踏实的学习习惯。

4. 教师结语: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而熟练使用水的英文表达,并加深记忆。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特性,有效地扩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准确辨认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理解能力也都较好,能够正确使用英语单词,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理解混淆、基础薄弱的问题,仍需加强教学,以继续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2017-2018学年度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017-2018学年度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师:2018年2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 放大镜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 放大镜下的晶体4 怎样放得更大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 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 我们身边的物质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 铁生锈了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 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1 地球的卫星——月球2 月相变化3 我们来造“环形山”4 日食和月食5 太阳系6 在星空中(一)7 在星空中(二)8 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 一天的垃圾2 垃圾的处理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 分类和回收利用5 一天的生活用水6 污水和污水处理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年月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广东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设计全部(江门地区专用)

广东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设计全部(江门地区专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广,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也比较强,他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科学,已经学习了“生物大家族”、“生物的生长”、“生物的需求”和动植物的身体结构,所以对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这个单元学习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本单元围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学生熟悉的生物进行研究,探索环境中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第1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了解丹顶鹤适应沼泽地的身体特征。

2、了解松树林与沼泽环境的不同特点。

3、根据丹顶鹤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其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作出推断,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了解丹顶鹤适应沼泽地的身体特征,并对其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作出推断,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丹顶鹤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其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作出推断,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探究活动记录单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出示图片,谈话引入课题:在一个书房里,墙上挂着一幅《松鹤延年》图,四个小朋友正围在一起讨论画中的丹顶鹤,他们产生了疑问——丹顶鹤生活在松树林里吗?它是吃松子的吗?今天这一课,就让我们一起帮助这四位小朋友,探索书本第1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二)探究活动1 丹顶鹤的家在哪里1、教师:提出质疑(丹顶鹤究竟适合生活在松树林还是沼泽地?),导入学生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各自特点。

2、学生小组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了解松树林与沼泽环境的不同特点,完成探究活动记录单(教师随堂巡视并给学生相应的引导)。

3、学生进行探究成果汇报。

(三)探究活动2 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1、教师:丹顶鹤有怎样的身体特征?它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双是怎样?2、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了解丹顶鹤的身体特征,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

广东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设计全部(江门地区专用)

广东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设计全部(江门地区专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广,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也比较强,他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科学,已经学习了“生物大家族”、“生物的生长”、“生物的需求”和动植物的身体结构,所以对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这个单元学习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本单元围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学生熟悉的生物进行研究,探索环境中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第1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了解丹顶鹤适应沼泽地的身体特征。

2、了解松树林与沼泽环境的不同特点。

3、根据丹顶鹤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其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作出推断,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了解丹顶鹤适应沼泽地的身体特征,并对其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作出推断,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丹顶鹤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其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作出推断,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探究活动记录单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出示图片,谈话引入课题:在一个书房里,墙上挂着一幅《松鹤延年》图,四个小朋友正围在一起讨论画中的丹顶鹤,他们产生了疑问——丹顶鹤生活在松树林里吗?它是吃松子的吗?今天这一课,就让我们一起帮助这四位小朋友,探索书本第1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二)探究活动1 丹顶鹤的家在哪里1、教师:提出质疑(丹顶鹤究竟适合生活在松树林还是沼泽地?),导入学生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各自特点。

2、学生小组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了解松树林与沼泽环境的不同特点,完成探究活动记录单(教师随堂巡视并给学生相应的引导)。

3、学生进行探究成果汇报。

(三)探究活动2 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1、教师:丹顶鹤有怎样的身体特征?它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双是怎样?2、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了解丹顶鹤的身体特征,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期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龙湾学校李成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珍稀禽类过程与方法:知道丹顶鹤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课活动1丹顶鹤的家在哪里1、小组讨论2、小组长汇报。

(分布在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台湾偶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活动2 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1、小组讨论A丹顶鹤适应环境的身体有些特征?B“讨论”。

2、小组长汇报。

(丹顶鹤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 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三、小结:谈学生谈学习收获?2.生物生存的环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②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③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栖息地类型的观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二、新授课活动1 环境提供了什么1、小组讨论2、小组长汇报。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活动2 湿地里藏着哪些生物1、小组讨论2、小组长汇报。

(生物适应环境: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例如,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野鸭有适于游泳的蹼等。

)活动3动物的栖息地1、小组讨论2、小组长汇报。

(生物影响环境: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

)三小结:1、我们要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我们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

2、学生谈学习收获3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1.学生认识到动物的生存是以环境为基础,动物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生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学生懂得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设,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生感受自然界中动物世界的神奇与美妙。

2.学生了解到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知道动物的生存要以环境为基础。

课前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

二、新授课。

活动1 鼠妇喜欢阴暗环境吗1、分小组认真观察。

2、小组讨论。

3、小组长汇报。

活动2 动物的迁徙1、观看课件:动物的迁徙。

2、小组讨论:A他们为什么要迁徙?B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动物有迁徙的生活习惯于性?3、班上交流。

三、小结:谈学生谈学习收获。

4. 隐藏在环境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动物具有多样性。

2、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

二、新授课。

活动1 草地上的蝗虫1、分小组做实验。

2、讨论。

3、班上交流。

活动2动物的伪装1、看课件:动物的伪装2、讨论:它们为什么要伪军?3、交流。

(有一些动物为了躲避敌害,拥有使自己外形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能力.例:变色龙,竹节虫,木叶蝶……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途径可分为动物生来变具有的,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先天性本能行为和必须借助于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后天性学习行为,因此,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是本能和学习.而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又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三小结学生谈学习收获5. 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能力目标(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2)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食物链,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课题展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谚语图片。

(2)想一想:生物间存在什么关系?(1)说出图片所描述的谚语。

(2)思考回答:吃与被吃。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分析农田中的生物(1)播放CAI:屏幕上出现稻田和草地,稻田里呱呱叫的青蛙,草地里活蹦乱跳的蚂蚱和“闲庭信步”的鸡,一条黑蛇窜来窜去。

突然,一只鹰从高空俯冲而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蛇扑去。

观看动画,思考画面上出现了哪些动植物?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进入情境,做好探究活动的准备。

(2)组织学生分组活动:A.将画面上出现的动植物名称写在卡片上,每种多写一些。

B.按照你发现的现象进行卡片“接龙”。

学生分组活动,比一比哪组进行的“接龙”多。

让学生动一动,培养探究食物链的兴趣,明确任务,协作学习。

(3)指导学生将卡片“接龙”写下来。

“”表示捕食关系,写到最后一种生物才叫完整。

记录本小组的卡片“接龙”并汇报。

如:青草鸡鹰让学生写一写,感性上升到理性。

(4)引导学生分析问题:A.像这6种生物那样,彼此间串联起来的食物关系像什么?B.你所连的食物链各有几个环节?C.位于不同环节的动物所吃食物有何不同?D.比较这几条食物链,你还发现了哪些共性问题?A.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B.观察出一般3~5个环节。

二、小结学生谈学习收获6 .相互联系的食物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2)知道什么是食物网。

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资料,进行语言表达。

(2)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

(2)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弄清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事物网流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有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黄雀是否仅以螳螂为食?螳螂是否也仅以蝉为食?(它们并不是只吃一种生物,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不仅仅是形成一条条简单的食物链。

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生物,例如,鸟可以吃稻子,也可以吃昆虫;一种生物也可以被多种动物所吃,例如,鸟可以被鹰吃,也可以被蛇吃。

因此,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二、新授课。

活动1 食物网中的生物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将食物链中相同的生物重叠起来,构建食物网。

2、分组活动,比一比哪组同学画的食物网完整。

3、讨论:像这样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状结构叫什么?(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反应了生物之间通过食物而形成的复杂联系,同时还反应了物质和能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情况。

)活动2 断裂的食物网1、分小组讨论:如果食物链断裂,可产生怎样的后果?2、班上交流。

(小结:在生态系统中,处在每一个环节上的生物都很重要,并且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一种生物消失,就会使整个食物链中断,从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和食物网,甚至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如果人类活动过多地干预某一部分,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衡,导致人类自食其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三、拓展:讨论:科技人员将饲养的虎、狼等放回森林,这么做,对森林中的食物网和森林生态系统有影响吗?(将饲养的虎、狼等放回森林,对森林中的食物网和生态系统有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将食物链的知识运用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来控制和消灭有害生物。

)四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7. 专题探究:生态瓶的秘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做生态瓶的容器(大的饮料瓶)、一个盛满水的水桶、一些洗干净了的沙子和小石子、一把小铲和一个漏网等工具、一张标签、一张记录纸,剪刀。

学生: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课件,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