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11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广东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3年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广东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图1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2.开心果耐旱怕涝。

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这种现象表明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B.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C.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D.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3.图2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A.内蒙古自治区B.广东省C.西藏自治区D.甘肃省4.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

其主要原因是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B.暖锋过境释放热量增温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D.局地气流下沉5.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

据表可知 表1 国家2000-201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岁) 男性女性 中国 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63 66 法国 0.7 118 18.4 78 85 美国0.93420.17681A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 .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 .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6.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

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 .0 B .31C .21D .32 7.图3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原因是图31006530281006832131020304050607080901001950-19681969-19851986-19992000-2007(年)(%)径流量输沙量A .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 .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 .上中游水库的增建D .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8.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

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1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1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I)文科综合·地理1、【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考查从区域图中获取相关信息、调动相关区域知识的能力,属简单题。

【解题思路】情人节是北半球冬季,此时美国气温低,不利于玫瑰花的生长,而哥伦比亚地处热带,气温高,利于玫瑰花的生长。

而两国地形、降水、土壤都比较复杂,不限定具体地方很难比较,故A、B、D错误。

2、【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考查从区域图中获取相关信息、调动相关区域知识的能力,属简单题。

【解题思路】从图中可以看出哥伦比亚距美国本土约20个纬度以上,运输距离较远,而玫瑰花属于易变质的鲜货,需要快速运到市场,所以选择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

3、【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的比较,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属简单题。

【解题思路】从图中可以看出墨西哥为美国邻国,比哥伦比亚距美国近,故运输费用低,A项正确;墨西哥比哥伦比亚纬度高,热量条件不具优势,B项错误;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技术优势不明显,C项错误,而鲜花的品种从题中无法判断,故D项错误。

4、【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由题干可知该区域位于45°N,并且距海(180km)较近,读图可知西侧有山脉且有植被覆盖,东侧为高原荒漠。

有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应当受西风带影响,西侧为西风迎风坡,降水量大,植被覆盖好,东侧为西风背风坡雨影地区,降水少,形成高原荒漠,所以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是地形,而不是大气环流、纬度位置、洋流。

5、【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世界区域知识,考查学生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区域定位的能力,难度居中。

【解题思路】该地区位于西风带,并且距海较近,西侧有山脉,并且有植被覆盖,山脉东侧为高原,高原上为荒漠景观,结合世界地理欧洲西部和美国所学知识,很容易判断该项地区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2013届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内含答案)

2013届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内含答案)

2013届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地理(问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本试题共Ⅱ部分,第Ⅰ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第Ⅱ部分为综合题,共4道小题,合计5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道小题,每小题2分)读某种水体的陆地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水体主要分布在( )A.盆地和湖泊周围B.沿海与大陆架上C.大陆边缘与岛屿D.高纬区和高山区2.该水体为( )①液态水②固态水③湖泊水④冰川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3~5题。

月份123456月平均气温(℃)-7.3-2.5 5.311.716.720.5月平均降水量(mm)0.50.6 2.5 6.013.011.0月份789101112月平均气温(℃)22.421.015.99.4 1.6-5.7月平均降水量(mm)19.828.517.0 9.0 1.60.53. 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A.空间分布不均 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 D.气候干旱4.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5.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采取大水漫灌,会导致()A.出现地下水漏斗 B.土壤板结C.土地盐碱化 D.绿洲面积扩大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6~8题。

6.ab段河流流向是( )A.由东向西B.由东北向西南C.由西南向东北D.由南向北7.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8.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A.甲B.乙C.丙D.丁水足迹是指商品生产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

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全国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全国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文综试题(地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

读下图,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A.扩大市场份额B.分散投资风险C.建立营销网络D.利用廉价原料2.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交通B.人才C.市场D.资金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D.位于半干旱地区4.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5~6题。

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A.西瓜品种优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6.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7~9题。

7.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8.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9.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2013年高考地理全国试题汇总,答案版

2013年高考地理全国试题汇总,答案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选择题部分2013年3月3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读图1回答1~2题。

1.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A.陕、桂、湘 B.滇、黔、蜀 C.滇、黔、湘 D.陕、蜀、桂2.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A.滑坡 B.沙尘暴 C.森林火险 D.土壤盐碱化【答案】1.B 2.C读图2,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从沿海到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向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4.R河段( )A .流量季节变化大B .春汛明显C .河流堆积作用强D .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答案】3.B 4.A图3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6.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以发展的工业是( )A .棉花纺织B .甘蔗制糖C .葡萄酿酒D .大豆加工 【答案】5.D 6.C图4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读图回答7~8题。

7.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 .鞍部B .山谷C .山脊D .山顶 8.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 .156米B .178米C .220米D .255米 【答案】7.B 8.C图5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

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

据此回答9~10题。

图39.这种民居所处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10.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答案】9.A 10.D表1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VIP专享]2013地理高考真题汇编答案(含北京卷、山东卷、全国卷、浙江卷等12份高考卷)

[VIP专享]2013地理高考真题汇编答案(含北京卷、山东卷、全国卷、浙江卷等12份高考卷)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I)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I 卷(选择题,共 11 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 1.C 2.C 3.A 4.B 5.D 6.C 7.D 8.A 9.B 10.B 11.D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6 分) 36.(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 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 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 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37.(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 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 (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 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 (3)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 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 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 (4)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 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42.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 活用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规模的关系。 43.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 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 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44.危害:该尾矿矿渣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 滑坡等,若将山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 岸用水安全。 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2013年全国高考地理精彩试题例析与启示

2013年全国高考地理精彩试题例析与启示

2013年全国高考地理精彩试题例析与启示作者:朱爱华来源:《地理教育》2013年第08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地理高考也一直在不断探索与创新。

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课标卷),让人耳目一新,试题无论是材料选取、图表呈现,还是设问角度、设问层次、做题要求,都散发着新课程理念的光芒。

本文选取部分精彩试题进行简要评析,并把从中得到的一些感悟和启示与同仁交流,以期为今后的地理教学与备考提供帮助。

一、精彩试题例析1.(2013年高考四川文综卷第5~6题)图1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1,回答(1)~(2)题。

[图1](1)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酒D.大豆加工【答案】(1)D (2)C【赏析】常见的降水时间分布图,变式的呈现方式,构图精巧,深层次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第一,情境呈现方式新颖,推陈出新的典范。

题目在建构与情境设计上,采用原创性图表为信息载体,以一幅简洁的“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水循环、气候类型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等,一改过去直接给出各月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的命题视角。

做题时必须先分析图示曲线的含义:降水量逐月累计,否则无从下手。

可见本组题看似简单、平淡,实则推陈出新,切入视角独到,形散神不散,结构紧凑,思维时空跨度大,材料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相结合,使学生的解题过程充满探究。

第二,突出能力立意和地图能力的考查。

通常情况下,通过观察降水量随月份分布图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进而判断气候类型。

而本组题更高一筹,必须先通过“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判读出该地降水量随月份分布特点,进而判断季节分布特点。

由图名、曲线弯曲特点,可推断计算出各月的大约降水量:如1月降水量为110毫米,2月降水量则为220-110=110毫米;7月降水量为410-400=10毫米,8月降水量420-410=10毫米;12月降水量750-620=130毫米等。

13年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13年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13年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年的高考地理试题都是广大考生关注的焦点,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一下13年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1. 下列地形中,形成于断裂作用的是()A.喀斯特地貌B.广安地块C.浙闽走滑断层D.武夷山断陷盆地答案:C.浙闽走滑断层2. 三峡库区丰洪水位降低后,原水位以下被下面哪一工程所利用?()A. 天生哥特景区B. 三峡工程C. 丰都白帝城D.宜昌市雁荡山答案:C. 丰都白帝城3. 在我国内陆河流中,流经省会城市最多的是()A. 黄河B. 长江C. 黑龙江D.淮河答案:B. 长江4. 南方的湿润气候主要受哪支风影响?()A. 西南季风B. 北极气团C. 西风带D. 海洋气团答案:A. 西南季风二、简答题部分1.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其中原因可以包括地理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影响可以包括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灾害频发等。

2. 请简述我国的自然概况。

我国地理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广大的土地面积、丰富的水资源以及多样的生物资源等。

3. 简述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喀斯特地貌是由于溶蚀作用导致的,特点是地表地下形成了许多洞穴、溶洞、地下河等地貌地貌形态。

三、应用题部分1. 解析气候图,并简要叙述该地的气候类型。

通过气候图可以看出该地的温度和降水情况,根据长时间的观测统计可以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2. 请解释什么是城市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经济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包括土地资源的消耗、大气污染、生活垃圾的处理等。

通过回顾13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地理试题内容涉及了多个方面的知识点,从地貌形成到气候变化再到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都反映出地理学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同时,通过解析和思考这些问题,同学们可以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作业【专题11】区域特征分析、差异比较及地理信息技术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作业【专题11】区域特征分析、差异比较及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专题十一区域特征分析、差异比较及地理信息技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地理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带段(下图)。

影响图中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太阳辐射C.降水D.人类生活方式解析:按照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季风区降水量在400 mm以上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而非季风区降水量在400 mm以下,为干旱和半干旱区;非季风区降水少,河流少、水量少,因其难以流到大海而成为内流河,故非季风大致与内流区一致。

影响图中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答案:C读以下世界两区域局部图,完成2~3题。

2.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B.都有较广的草原景观,a、b两地气候均有雨热同期的特点C.都有大量煤炭、石油和金属矿的生产和出口D.都有大牧场放牧业和大量粮食出口3.甲国的a城市和乙国的b城市()A.都为地中海气候B.雨季出现时间不同C.沿岸洋流均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分别是港口及矿业城市解析:第2题,根据图示经纬度范围和海陆轮廓,可以判定甲是南非,乙是澳大利亚。

南非位于非洲板块内部,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运动都不活跃。

两国石油资源都不丰富,南非没有大量粮食出口。

第3题,a是开普敦,港口城市,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出现在南半球的冬季。

b是悉尼,澳大利亚最大港口城市,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出现在南半球的夏季。

答案:2.A 3.B4.(2014·肇庆市高三期末)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具有地域差异,我国南方的不可回收无机物(煤灰等)远低于北方,而不可回收有机物(菜叶等)远高于北方。

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植被解析: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013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汇编(高清重绘_共15套)

2013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汇编(高清重绘_共15套)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选择题部分(共44分)读图1,回答第1~3题。

1.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2.东北平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图2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

读图,回答第4题。

种植收获中国华北地区甲乙丙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图24.甲、乙、丙分别位于(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5题。

5.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图4(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

读图回答第6、7题。

6.图4(a)中(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7.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读图5回答第8~9题。

8.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内蒙古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9.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

读图6,回答第10~11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美 国 墨西哥 北回归线60° 0° 90° 90° 120° 120° 图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1,完成1~3题。

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答案:C 。

解析:北半球冬半年日期是9.23到次年3.21,2月14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美国气温低,不利玫瑰(花卉)生长,哥伦比亚地处赤道附近,气温较高,对玫瑰生长有利。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答案:C 。

解析: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距美国本土相差20多个纬度,距离遥远,且玫瑰易腐烂变质,对交通要求较高,航空运输速度快,利于保鲜。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答案:A 。

解析:墨西哥比哥伦比亚距美国近,鲜花的运输距离短运费低。

墨西哥比哥伦比亚的纬度高,在热量方面不占优势。

拉丁美洲国家技术都不是优势。

图2为45º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澳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0 10 20km 植被覆盖高原荒漠山 脉山图2 N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答案:B 。

2013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11-广东卷word高清

2013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11-广东卷word高清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试卷类型:A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解析一:选择题部分1.图1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答案】1.B。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地理景观图表的判读”。

试题难度:易。

【解题思路】通过景观图的岩层弯曲判读此处为典型褶皱山地,而形成褶皱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地壳运动的水平挤压。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内外力作用的基本概念。

A、D项为外力作用,C项为内力作用,但图中信息体现不出高温、压之后的变质作用。

【试题延伸】地质作用是广东高考的高频考点:(2010(7)流水作用;2011(1)地质构造;2011(2)流水作用;2012第41题(1)流水作用),应该在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2.开心果耐旱怕涝。

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这种现象表明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B.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优质农产品C.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下的有效手段D.农业生产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答案】2.B。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文字信息的获取和解读”。

试题难度:易。

【解题思路】关键词:“这种现象表明”。

题干文字中可知,开心果耐旱怕涝,在伊朗它种植在高原沙漠地区,该地区因四周山地阻挡湿润气流深入而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睛天多。

对开心果种植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区位。

不同农作物需要的自然条件不同,如优质的法国葡萄酒来自于夏干气候的地中海波尔多地区,故A错;题干信息中既没有体现此处有多种经营,也没有体现出此处因种植开心果而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发生了改变,故C、D错。

3.图2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2013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

2013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

2013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2013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一、选择题。

(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若在图1中A.B.C.D四处设立森林火情瞭望点,比较合适的是:( )A.A处B.B处C.C处D.D处2.如若在图中断崖处设立一个旅游景点,以下几个选项合适的是:( )A.在崖顶设立惊险蹦极B.在崖底看飞图1流瀑布C. 在崖顶看云海日出D.在崖顶和崖底架索道看瀑布全貌3.根据等压线图(图2)分析我国目前风力最强劲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以南地区环流相对稳定时期,大气层结稳定,近地层空气流动(风速)很小,大气会形成上暖下冷的“逆温层”,加上近地层空气湿度大,以及各种污染物的堆积,而形成了阴霾天气。

这种天气也是PM2.5最高的天气。

读某城秋季某夜前后垂直温度梯度(0C/100米)时空变化图(图3),下列各时段中PM2.5值可能会最高的时段是:()A.15—16时 B,19—20时 C.24—1时 D.10—11时读“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图4),回答6~7题。

6.以下选项哪项不是该地区棉花分布区的有利条件()A.地处热带光热充足B.人口密度大,劳动力充足C.地形平坦,利于耕作D.河流灌溉水源充足7.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次生盐碱化图4B.水土流失、石漠化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图5为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值差(当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极夜不考虑负值,视为0°)在不同纬度的变化图5 图,读图5回答8—9题8、O、P的数值为:()A、0°,90°B、0°,23.5°C、23.5°,47° D 、23.5°,90°9、如果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值差为最小值O,其所在地区可能为()A、赤道上B、南回归线到南极圈C、赤道到北回归线D、南、北极圈之间下图表示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巴西、埃及、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九国从1973年至1986年以及1987年至2000年两个时段内的城市化增长速度。

2013年地理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3年地理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3年高考文综 (大纲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全国卷大纲版(广西)图1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

读图1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A.扩大市场份额B.分散投资风险C. 建立营销网络D.利用廉价原料2.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交通B.人才C.市场D.资金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D.位于半干旱地区4.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5—6题。

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A.西瓜品种优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6.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7—9题。

7.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8.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9.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图2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H、K、Q、R 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A.H、RB.Q、RC.Q、HD.H、K11.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是正相关的地区是A.Q、R之间B.N、M之间C.S、R之间D.S、K之间第Ⅱ卷共4大题,共160分二、综合题共2大题共56分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2013高考中国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013高考中国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013年高考中国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014.3)一、单选题(2013高考题北京卷 )读图1,回答第1~3题。

1.图中A .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 .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 .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 .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 东北平原A .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 .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 .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 .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2013高考题江苏卷)图4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

读图回答4~5题。

4.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 .大湖萎缩而成 B .古河道残遗而成 C .人工挖掘而成 D .风力侵蚀而成5.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 .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 .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 .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2013高考题江苏卷)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

图8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6~7题。

6.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 .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 .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 .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 .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7.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 .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 .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 .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2013高考题新课标II 卷)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7~9题7.影响该地区年均温线东部密,西部稀疏的主要因素是A . 台风B .海陆分布C .地形D .大气环流8.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 .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9.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一、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界中某种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要素的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

据此回答1~2题。

1.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区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A.地表温度年变化越来越小B.岩石风化速度加快、程度加剧C.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D.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降低解析:选B。

积雪面积减小,会造成岩石裸露,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岩石风化速度加快、程度加剧。

积雪面积减小也反映了气候变暖,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会相应上升。

2.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A.土壤肥力提高B.洪涝灾害加剧C.三角洲面积减小D.渔业产量逐年上升解析:选C。

大坝修建之后,在水库调节作用下,洪涝灾害得到控制,同时,尼罗河入海携带的泥沙减少,因泥沙大量沉积而面积不断增加的河口三角洲不仅停止了扩大,而且在海水的侵蚀作用下出现了明显后退,面积减小。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回答3~4题。

3.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A.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4.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解析:第3题,该诗句描述了较低纬度的江南与较高纬度的塞北之间的景观差异,反映了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4题,塞北和江南的纬度不同,从而导致两地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存在差异,即两地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热量。

答案:3.A 4.D读非洲局部图,回答5~6题。

5.图示6地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A.③④B.①⑥C.①④D.②⑤6.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解析:第5题,图中①地位于赤道附近,本应为热带雨林带,但由于地势高,形成热带草原带;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并受到地形的抬升,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形成热带雨林带。

第6题,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均是热带草原带,但其成因不同。

答案:5.B 6.A7.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____坡,D表示________坡。

(填南或北)(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

解析:我国位于北半球,山地南坡的热量条件较好,相同的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高度较高,故B表示北坡;乙山是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该山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自然带丰富,故D表示南坡。

B坡雪线较低,一方面受其纬度高于A坡影响,另一方面也与该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有关。

甲山的纬度比乙山高许多,因此甲山的温度条件比乙山差,相同的自然带在甲山分布的高度较低。

云杉林在甲山的A坡没有分布,与该处的降水量少有关。

答案:(1)北南(2)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纬度高,是迎风坡,降水量大(3)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4)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一、选择题洋面封冻产生的环境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

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2.图中所示的各项内容之间的平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规律性D.不均衡性解析:第1题,“洋面封冻”会导致“气候变冷”“生物衰退,光合作用减弱”;“生物衰退,光合作用减弱”又会使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增加,温室作用加强,而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第2题,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平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1.D 2.A下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指地形演变趋向)。

读图回答3~4题。

3.推测图④中该大陆东部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常绿硬叶林B.落叶阔叶林C.温带荒漠D.常绿阔叶林解析:选C。

30°~60°为西风带,由于山脉的阻挡,山地的东部降水少,形成荒漠。

4.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造成图①和图④大陆东部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分布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解析:选B。

从图中可看出由于地壳的运动,山地逐渐隆起,最终导致植被发生变化。

读35°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图,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135°、155°为当地经度,回答5~6题。

5.从②处向北,自然带的更替主要反映了()A.垂直地带性B.干湿度地带性C.纬度地带性D.地方性分异解析:选C。

从②处向北,自然带的南北更替主要反映了纬度地带性。

6.③处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荒漠草原C.温带针阔混交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解析:选A。

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以确定该区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联系海拔和降水量可知③处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下面左图所示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

读图回答7~8题。

7.造成这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势高低B.纬度高低C.迎风背风D.距海远近解析:选B。

三座山的纬度差别,导致三座山的基带有差别。

尽管前两座山的自然带一样,但甲自然带在第一座山中的海拔高于第二座山,说明第一座山要比第二座山的纬度低。

8.上面右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可能出现左图中的哪种植被类型()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A。

从图中气温曲线可知全年气温高,最冷月气温高于15℃,为热带气候;各月降水接近200mm,全年降水多,该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

甲图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乙图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

乙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④是甲图山地所属的气候区。

读图,回答9~10题。

9.甲图中a、b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A.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B.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C.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解析:选C。

根据a下为山地针叶林带,可推测a为高山草甸带,b为高寒荒漠带。

10.积雪冰川带下界南坡比北坡高的主要原因是()A.南坡为山地迎风坡B.北坡植被较好C.南坡水分条件好D.北坡气温较低解析:选D。

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北坡水分条件好。

(2010·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是()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解析:选D。

分析左图可知,经度越大即越向东雪线海拔越低;分析右图可知,纬度越低即越向南雪线海拔越低,综合起来可知,雪线高度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1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B.降水C.热量D.坡向解析:选B。

长江上游地区越向东南降水越多,雪线高度越低。

二、综合题1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自然带④是___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6)①自然带近年来遭受人类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这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是________。

解析:本题以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为材料考查自然带的形成原因与对应植被和气候类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

答案:(1)整体(2)西风带西南风,画图略。

(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4)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由赤道到两极热量从沿海向内陆水分(6)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低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14.(2011·高考福建卷)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米。

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毫米,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毫米。

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