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无线接入技术发展策略(征求意见稿)

合集下载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互联网演进策略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互联网演进策略
中 国移 动 中 国联 通 中国 电信
移动互联 网的发展离不开运营商的支 持,是其重要 的组成部分。 1 概 念 界 定
1 . 1 电信 运 营 商
理 论上 行速 率 1 . 6 i b p s 7 . 2 M b p s 3 . [ Y [ b p s
理 论下 行速率 5 5 0 K b p S 2 I  ̄ i o p s 1 . 6 M b p s
T e c h n o l o g y F 0r u m
我国 电信 运营企 业 的移动 互联 网演进策 略
郭 奕
( 中国联通新疆 分公 司,新疆 乌鲁木齐 8 3 0 0 0 0)
【 摘 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资源的整合 显现 出越 来越 大
3 . 3 影 响 范 围广
的 优 势 ,通 过 将 移 动 通 讯 与 互 联 网联 合 起 来 所 形 成 的 移动 互联 网显 示 出 了强 劲 的 发 展 动 力 ,通 过 利 用 移 动 终 端 来进 行 网 络登 录 的方 式
前 言:随着 国家政策 的逐步放宽 ,民营企业开始逐步进入到电 信行业 ,移动互联网 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通讯格局,对于移动通 讯 带来 了一定 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许多传统的行业 已经逐步 走 向灭 亡 ,现 如 今 ,移 动 通 讯 业 受 到 了互 联 网 的 冲 击 ,传 统 的 语 音 业务收入逐步减少 ,而 电信运营商的原有的主人翁地位也在一步步 被 削弱 。不 仅 仅 是 中 国 的 电信 运 营 商 面 临 着 这 样 的 困 境 , 全 世 界 的 电信运 营商都面 临着这个 巨大 的改变 ,需要作出相应的对 策来进行
移动 互联 网时代 的来I 临,使得各个 电信运营商开始思考如何增 所 谓的电信运营商是指 能够提供通讯服务 的公 司,包括提供移 加 内容 服 务 , 以此 作 为 新 的经 济 增 长 点 。 当 今 世 界 , 高速 宽带 的 兴 动电话 、固定电话以及 互联 网的通 讯服务 ,当前在 中国最大的三家 起,使 得互联 网的新服务成为 了现实 ,同时也是促进我国互联 网发 电信运 营商分别是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以及 中国电信 展的基础 。新 的时期 ,电信运营商应当将优化网络建设,提升 宽带 1 . 2 移 动 互 联 网 速度作 为首要 的任务 ,不断提高宽带速度 ,保障用户需求 。因此运 将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结合起来,利用手机终端进行 网络 登录 的 营商要不断加 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 适应激烈 的社会竞争。 方式就是移动互联网,移动通讯以及互联网具有较好 的发展前景 , 4 . 2创新终端策 略,开创新的发展点 巨大的消费市场,二者之间的相互结合必然会带来新的发展奇迹 。 作为最为成功的创新终端发展策略, 中国联通引入 i P h o n e手机 2 移 动 互 联 网 的特 点 是其最为成功的案列 , 其利用 i P h o n e手机 的品牌效应有效 的提升 了 2 . 1 高便 携 性 用户质量, 这也是 中国联通发展历史上 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与 由于 移 动 互 联 网小 巧 轻 便 ,使 得 其 具 有 加 高 的 便 携 性 , 不 同 于 苹果公司的合作,制定相应的优惠策 略, 中国联 通通过这种短期 的 P c的使用 , 移动互联网可 以在睡眠以外 的所有时间里伴随着 使用者 , 利益舍弃为未来的发展铺平 了道路 。 利用 i P h o n e手机以及相应 的应 利用移动互联网上网,具有较大 的便利性, 这种便利性是 P c上网不 用软件为 中国联通带来了众多的高端用户,这些 高端用户在未来 的 能够达到 的,更 易获得消费者青睐。 发展过程 中为中国联通 带来 了巨大 的业务收入。 2 . 2 隐私 性 高 ( 3 )实 现 内容 应 用 多 元化 发 展 ,促 进 长 远 发 展 在利 用移 动设备 网时,用户 的隐私性可 以得到更高 的保护 。 目前 ,作 为 未 来 移 动 互 联 网 发 展 新 趋 势 , 移 动 互联 网 内 容 以及 不 同于 P c上 网时 信 息 的 开 放 性 ,利 用 移 动 设 备 上 网 时 ,在 进 行 数 据 应用 的增值服务 的快速多元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消费主 体以及 电 共 享时 用 户 的有 效性 以及 信 息 的安 全 性 都 得 到 了 保 障 ,移 动 互 联 网 信运 营商是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主体,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发 用户的信 息不 需要进行共享也不需要别人知道 , 具有较高的隐私性 。 展具 有 重 要 的作 用 。 当前 发 达 城 市 提 供 免 费 的 无 线 网 、 打 造无 线 网 3 我 国 移 动 互 联 网 发 展 趋 势 络 社群 。利 用 多种 移 动搜 索 平 台来 实 现 互 联 网 覆 盖 , 使 得 用 户 最 是 3 . 1移 动 互 联 网 成 为行 业 发 展 主 力 军 随地都可以进行网络搜索 ,增加用户黏度 ,使得用户对于移动互联 移 动 互 联 网利 用 互 联 网 的 基 础 设 施 实 现 智 能化 、集 中化 、服 务 网的依赖程 度不断增 加,逐步演化 为生活 中的一部分 。同时通过开 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无线接入能力的逐步提高,使得移动 互联 网得 展各种特色服务促进移动互联网的新发展。 到 了快速的发展 ,开启了互联网发展的新篇章,在人们 的工作 生活 5 结 语 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逐步取代了互联网,成为了行业 发展的新 的 在 未 来 的 社会 发展 过 程 中 ,移 动 互 联 网 具 有 巨大 的发 展 前 景 , 主力军 。根据 2 0 1 2年行业发展报告形势, 自 2 0 1 0年 7月起,移动 所 以运 营商 要 积 极 的 调 整 心 态 , 不 断进 行 创新 , 保障 用 户 需求 ,维 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逐步加快 ,并迅速超越了 P c互联网的用户数 护客户 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对于资源的整合,不 断开发潜在客户 , 量 ,这是移动通讯与互联网共 同缔造的神话 ,代表了移动互联 网时 扩大消 费市场 。同时运营商要不断加强对于 自身的品牌建 设,促进 代 的来 临 。 移动互联 网产业发展新趋势。 3 . 2手机 发展非语音化 参考 文献 : 利用移动通讯与互联网 的结合 , 开创了移动互联 网发展新时代 , 【 1 ] 韩冰. 我 国电信运 营企业的移动互联 网演进 策略 分析 改革与开 移动设 备上 网具有较 高的便携性 以及较高 的隐私性,使用方便 ,受 放 2 0 1 3 ( 0 1 ) . 到了广 大消 费者 的青 睐,并逐步得 到扩展 ,现如今 ,人们 已经 习惯 『 2 ] 王海东, 姚博文 中国电信运 营商的移 动互联 网战略[ 『 l 通信企业管 了利用 手机 网,手机 的发展呈现 出一种非语音化的趋势 ,手机的 理 . 2 0 0 9 ( 0 4 ) . 语音业务收入 正在不 断减少 。 [ 3 1 侯 自强 . 运 营 商 的发 展 与 对 策 叭. 江 苏通 信 , 2 0 1 1 ( 0 1 )

浅谈现代接入网技术及FTTX发展

浅谈现代接入网技术及FTTX发展


6— 2
科 灌赢
杨 斌
信息 科学 I II
陶成 钢
浅 谈现代接入 网技术及 F T T X发展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 院有限公 司黑龙江分公 司第四设 计部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5 0 0
摘 耍: 信息化进程 的推进和 网络应用的需求 , 快速推动 着网络的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网络的总带宽以每半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的急速推动下 , 新的网络 应用和网络技术也不断地涌现 。 随着 I e e 宽带应用的 日 nmt t 益发展和普及 , 宽带接入技 术也不断推 陈出新 , 们对接入带宽需求也不断提 高, 人 宽带接 入技 术发展也 日新月异 , 市场竞争也 日趋 白热化。传统 A S D L和 L AN接入 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 市场的迅速 变化 , 生 兀’ 接入技术的发展 催 Ⅸ
和应 用 。而 作 为 FI 接 入 手 段 实现 的 主 流技 术 。O 也吸 引 了大 量 的 目光 。 PN
关 键 词 : 入 网技 术 ; D L; r X; O 接 A S FT P N
1现有宽带技术 2 l '技 术 分类 . Fq 2 X 技术本身的易部署性和对以太 网的继承性, 决定 目前 , 接入 网技术多种多样 , 无论有线接人 F '技术 主要用于接入 网络光纤化 , TI X 范围 了它强大的生命力 。 方式还是无线接入方式都极大的丰 富了接人手 从区域通信机房的局端设备到用户终端设备 , 局 GO P N却一直受制于 自身的技术复杂性带 段。其 中 A S L 、 到点 ( 和 P N是 目 端设备为光线路终端( L )用户端设备为光网 来 的高成本。不考虑成本因素的情况下 , P N D L、AN 点 Mc) O O T、 GO 前有线数据 ̄ # 接人的主要手段。 ki - 络单元( U) ON 或光网络终端( T) 根据光纤到 在下行线路速率 、 0N 。 线路效率、 安全性、 支持业务类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目 前应用范围最广的 用 户 的 距 离来 分 类 ,可分 成 光 纤 到交 换 箱 型 、网管能力等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理论优势 。 两种接人技术手段 , D L和 L N。 AS A ( T a ) 光 纤 到 路 边 ( l 、光 纤 到 大 楼 很多分析家认为 , 兀 cb、 丌T ℃) 如果我 国 IT P V前景进一步 明 11 . 接入网技术之 AD L S ( T 及 光 纤到 户 ( T 等多 种 服务 形 态 。上 朗 , 场对 接入 网下 行 带宽 、 业 务 承 载 的需 求 兀 B) nr H) 市 多 AD L技术是 目前应用最 广泛 的一种互联 述 服 务可 统称 F '。 S TI X 会进一步扩大 ,届时将对 G o 起 到很大的拉 PN 网接人技术 , 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 但此技术 YTX是接入 网中一类技术 的总称 , I 具体的 动作用,引导 G O P N产业联盟的成熟 和设备成 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缺点 , 正是这些缺点抑制 了 选 项很 多 。 本的下降。 A S 技术在应用上的进一步发展。 DL 2 I X发 展 展 望 . F 3 r 通过分析 ,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 () 1开通距离短;2下行速率低 ;3线路诊 () () () 1一定时间内 A S 、 I + A 兀T D L FTB L N、 r H共 ( ) P N在大客户接人方面 占据优势 ,— 1G O E 断能力较弱;4耗 电和散 热高;5 窜扰和背景 存; () () P N更加适合居 民和小型商业用户使用; O 噪声 大 。 ( ) 中 短 时 间 内 AD L将 持 续 占主 流 ( 2其 S 固 ( )P N和 G ON并 非 水 火 不 容 , P N 2E O P GO 1 . 2接入 网 技 术之 L N A 网运 营商 )但 FTB L N, I , I + A 兀’H市 场 容量 将 大 和 E O ’ P N分别适合不 同的用户群体 , 两者是互补 L N接 入 原 本 主要 应 用 于 计 算 机 网 络 , 量增 加 ; A 一 的关 系 , 非 完全 替代 关 系 。 于带 宽 、 业务 和 而 对 多 般采用五类 或超五类 非屏 蔽双绞( T ) U P 作为接 ( )在小区宽带接入方面 ,将首选 F F + 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大宗接人客户 ,以 GP N实 3 FB O 人线路。 由于技术上的发展 , 使得 L N的传输距 L N或 兀 T A A H方 式 组 网 ; 现的 n| r x自然更有市场。 离大为扩展 , 基本可以满足接入网和城域网数据 ( ) H网络将为用户提供更加 丰富的业 4 兀T ( )在高速率和支持多业务方面 ,P N有 3 GO 通信的需求。 务, 满足 不 同用 户需 求 。 明显优势, 但成本 目前要高于 E O P N。 从技术上来看 , D L在覆盖范围、工程实 AS 2 ' 系统 . KIX 4 I 3 . 3光纤接人的优势与不 足 施以及设备维护等方面明显优 于 L N 但 L N A , A ( ) IX 系统 的基本 组成 :光 线路 终端 1FT 光纤接入技术与其他接人技术相 比, 最大优 在未来可发展性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可满足未来 ( L , O T 局端设备 )光分 配网( N, ; OD 包含光分路 势在于可用带宽大,而且还有 巨大潜力可以开 用户 的带宽需要 ; 器、 光纤光缆及光缆 分线盒 、 光缆交 接箱等一 系 发 ,在这方面其他接人技术根本无法与其相比。 在 经济效益上 ,A L N接入 仅仅适用于部 分 列 无 源 器件 )光 网 络单 元 ( Nu0 T 。 ; O ,N ) 光纤接人网还有传输质量好 、 传输距离长 、 抗干 用户密度较高且实装率较高的高层建筑 区, 并要 ( )TF 2F X实现技术 扰能力强 、 网络可靠性高、 节约管道资源等特点。 采用有宽带用户申请才进行综合布线和安装交 a Tr . X主要包括有源与无 源两种技术 , F 当 另外 ,D S H和 X O P N设备 的标 准化程 度都 比较 换机端 口的建设方式。 前两种技术的市场份额相 当; 无源光网络 P N 高 , b . O 有利于降低生产和运行维护成本 。 总之 , 无论 AD L或 L N, S A 都将使拥有接入 逐 渐成 为 F T 的主 要实 现 技术 , 含 MB O IX 包 P N、 当然 , 与其他接人技术相比, 光纤接入网也 电话线和 5 类线资源的 中国电信在未来宽带接 E O G ON等 。 P N、 P 存在一定的劣势 。最大的问题是成本还比较高。 人市场一统天下。显而易见, 为了打破中国电信 3P N技 术 简介 O 尤其是光节点 , 离用户越近 , 每个用户分摊的接 A S L N对宽带接人市场的垄断 , DU A 其他运营商 31P . ON技术体制 人设备成本就越高。 另外 , 与无线接人相比, 光纤 只有选择技术新、 更具竞争力的接人手段与其竞 无源光网络( O 是一种纯介质网络 , P N) 避免 接入网还需要管道资源。 这也是很多运营商虽然 争, 那就是 n- 1 I x 了外 部设 备 的 电磁 干扰 和 雷 电影 响 , 少 了线 路 看好光纤接人技术 , 减 但又不得不选择无线接人技 2 t X 发展 分 析 TI 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 , 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 同时 术 的原 因 。 21 展 FT .发 IX必 要 性 节省了维护成本 , 电信维护部门长期期待的技 是 结 语: 超高带宽 、 低成本 、 技术成熟等特点促 ( ) 术 方 面 1技 术。P N的业务透明性较好 , O 原则上可适用于任 进了 兀似 的广泛应用 ; 运营商的竞争需要 、 房 a . 光纤传输 , 无干扰、 无辐射 . 通信系统带 何制式和速率信号。 b . 成本可望 比 传统的以电路交 地产开发商 的 竞争需要 、 为用户提供多业务需要 宽大、 传送距离长 . 终端设备 的管理 维护能力 换为基础的 P HS H接入系统低 2%~ 0 。 c . D / D 0 4 % 都成为 F Ⅸ 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催化剂。 。 T 强。 目前 P N技 术体 制下有 三 种主 流技 术 , 0 综上所述 , 接入网 () 2 战略战术方面 BO E O P N、P N和 G O P N。E O P N和 G O P N已成 为 纤宽带接入的时机已成熟 ! 从宽带接人技术和市 注重等重点区域的长期利益 , 率先 实施光 近期研究 的热点 。 场发展趋势看 .谁在今天铺设 F X的光缆 , Tr 谁 纤 到户 的光纤部署 , 占“ 抢 路权” 优势 , 日后开 为 32主 流 X O - P N技术 对 比 就拥有通信的未来。F T I X的春天已经到来 。 展业务奠定基础 。 EO P N和 G O P N具有各 自的技术定位 , 不存 参考 文 献 () 3业务经营方面 在严格的优劣之分 。在商用化方面 ,P N正在 【 柯赓. EO l 】 接入网技 术与应用[ 西安: _ 西安电子科 a .提供与现有 A Sd ̄N宽带接入方式差 向全 国范 围扩展 。 同时 ,P N设 备 厂 商 也 在 迅 技 大 学 出版社 . D II EO 异化的服务 ; 延伸新建 A O /SP传送网的 速跟进中国市场 E O b . S NM T P N商用化的进程 。 而在实际 【】 】 德 . X P 2【 吉拉 加 F Tr ON技 术 与 测 试 【 . 京 ; ^北 q 光传送能力 ;. c 下—代网络及 日益增长的 I P业务 性能方面 ,P N通过附加一些增强特性 ,已经 人 民 邮电 出版 社. EO 做好准备 , I1 如 P v等。 能越 来越 好 地 满足 更 多技 术 需求 。 以说 , P N 可 EO 责任 编辑 : 杨春 沂

电信行业5G网络覆盖与升级改造方案

电信行业5G网络覆盖与升级改造方案

电信行业5G网络覆盖与升级改造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3)1.1 5G网络发展概述 (3)1.2 项目背景分析 (4)1.3 项目目标与意义 (4)第2章 5G网络技术概述 (4)2.1 5G关键技术 (4)2.1.1 高密度小区技术 (4)2.1.2 大规模MIMO技术 (5)2.1.3 波束赋形技术 (5)2.1.4 网络切片技术 (5)2.2 5G网络架构 (5)2.2.1 接入网架构 (5)2.2.2 核心网架构 (5)2.2.3 回传网络架构 (5)2.3 5G频谱规划 (5)2.3.1 低频段频谱 (5)2.3.2 中频段频谱 (5)2.3.3 高频段频谱 (6)2.3.4 跨频段频谱协同 (6)第3章 5G网络覆盖需求分析 (6)3.1 覆盖区域划分 (6)3.1.1 城市区域 (6)3.1.2 郊区及乡村区域 (6)3.2 用户需求预测 (6)3.2.1 人口增长趋势 (6)3.2.2 业务发展需求 (7)3.2.3 竞争态势 (7)3.3 网络容量与覆盖分析 (7)3.3.1 网络容量分析 (7)3.3.2 网络覆盖分析 (7)第4章 5G基站规划与设计 (7)4.1 基站类型与选型 (7)4.1.1 基站分类 (7)4.1.2 基站选型原则 (7)4.2 基站布局策略 (8)4.2.1 覆盖目标 (8)4.2.2 布局原则 (8)4.2.3 布局方法 (8)4.3 天线系统设计 (8)4.3.1 天线类型 (8)4.3.2 天线设计原则 (8)4.3.3 天线安装要求 (9)第5章 5G网络设备升级改造 (9)5.1 设备选型与配置 (9)5.1.1 基站设备选型 (9)5.1.2 核心网设备选型 (9)5.1.3 无线接入网设备配置 (9)5.2 设备升级方案 (9)5.2.1 基站设备升级 (9)5.2.2 核心网设备升级 (9)5.2.3 无线接入网设备升级 (10)5.3 网络功能优化 (10)5.3.1 网络覆盖优化 (10)5.3.2 网络功能提升 (10)5.3.3 网络运维管理 (10)第6章 5G核心网建设与升级 (10)6.1 核心网架构设计 (10)6.2 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 (11)6.3 核心网设备升级 (11)第7章 5G传输网络规划与优化 (11)7.1 传输网络架构设计 (11)7.1.1 网络架构概述 (11)7.1.2 核心层设计 (12)7.1.3 汇聚层设计 (12)7.1.4 接入层设计 (12)7.2 传输设备选型与配置 (12)7.2.1 设备选型原则 (12)7.2.2 设备配置 (12)7.3 传输网络优化策略 (13)7.3.1 网络功能优化 (13)7.3.2 网络覆盖优化 (13)7.3.3 网络运维优化 (13)第8章 5G网络覆盖与信号优化 (13)8.1 覆盖空洞分析 (13)8.1.1 覆盖空洞识别 (13)8.1.2 覆盖空洞原因分析 (13)8.2 信号优化策略 (13)8.2.1 天线调整 (13)8.2.2 基站参数优化 (14)8.2.3 新技术应用 (14)8.3 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14)8.3.1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14)8.3.2 室内信号源优化 (14)8.3.3 室内外协同优化 (14)8.3.4 智能优化策略 (14)第9章 5G网络安全与可靠性保障 (14)9.1 网络安全策略 (14)9.1.1 安全架构设计 (14)9.1.2 认证与授权机制 (14)9.1.3 安全协议与算法 (15)9.2 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 (15)9.2.1 用户隐私保护 (15)9.2.2 数据加密与完整性保护 (15)9.2.3 数据安全存储与处理 (15)9.3 网络可靠性保障措施 (15)9.3.1 网络冗余设计 (15)9.3.2 故障检测与隔离 (15)9.3.3 网络恢复与优化 (15)第10章项目实施与运维管理 (15)10.1 项目实施计划 (15)10.1.1 项目目标与范围 (15)10.1.2 实施策略与原则 (15)10.1.3 实施阶段划分 (15)10.1.4 关键时间节点 (16)10.1.5 资源配置与人员安排 (16)10.1.6 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16)10.2 网络运维管理体系 (16)10.2.1 运维组织架构 (16)10.2.2 运维管理流程 (16)10.2.3 运维管理制度 (16)10.2.4 运维技术支持 (16)10.2.5 安全保障措施 (16)10.2.6 优化与升级策略 (16)10.3 项目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16)10.3.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6)10.3.2 风险分类与等级划分 (16)10.3.3 风险应对策略 (16)10.3.4 风险监控与预警机制 (16)10.3.5 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16)10.3.6 风险管理培训与宣传 (16)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5G网络发展概述自21世纪初以来,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从2G到3G、4G的快速发展。

五年内电信行业的战略规划与前景展望

五年内电信行业的战略规划与前景展望

五年内电信行业的战略规划与前景展望近年来,电信行业发展迅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电信行业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发展战略。

本文将探讨未来五年电信行业的战略规划以及前景展望。

一、市场分析与前景展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数字化转型成为电信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未来五年,电信行业将进一步拓展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业务领域,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用户对高速、宽带、智能化的需求。

同时,随着5G技术的逐步商用化,将推动行业发展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战略规划1. 5G网络建设:加大对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升网络覆盖率和传输速度,推动5G应用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2. 优化用户体验: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提高用户满意度和粘性,提升市场占有率。

3. 加强信息安全:随着网络攻击日益增多,电信公司需要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确保用户信息和网络数据的安全,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4. 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支持相关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深入开展产业互联网合作,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推动整个产业链升级。

5. 加强合作伙伴关系:电信公司需要与运营商、设备厂商、互联网企业等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

三、前景展望未来五年,电信行业有望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5G技术的商用化将推动行业发展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带来更多创新性的应用和商机。

其次,随着物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电信行业将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行业进行深入融合,打造智能生态系统。

同时,数字化转型将成为电信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为行业提供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将为电信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变革,电信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对资金的需求将增加,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其次,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将成为一项重要的挑战。

中国电信光进铜退总体思路及实施策略

中国电信光进铜退总体思路及实施策略
2
中国电信集团接入网 发展建设指导意见
集团导意见
总体发展策略 接入局点建设原则 接入铜缆建设和改造原则
4
总体发展策略(一)
大力推进光进铜退,提升接入带宽是中国电信 网络转型的基础,也是近期接入网工作的重点
1. 应不断推进接入光缆网的建设,加大接入光缆网的覆盖范围, 到2010年:
(1-1)
注:覆盖半径:接入节点覆盖的所有用户中,最边远用 ρ:用户密度 K2:局房投资
户到该接入点的直线距离
不同用户密度下最佳接入距离见下表
K1:线路造价 W: 收敛比 K4: 平均距离系数 K0: 覆盖效率系数
用户密度(户/平方公里)
铜缆接入 (FTTN+DSL)
50 2.71
200 1.71
光纤接入(FTTH) 4.61 2.90
500 1.26 2.31
1000 1.00 2.15
2000 0.79 2.01
3000 0.69 1.79
5000 10000 30000 50000
0.58 1.51
0.50 1.38
0.37 1.03
0.34 0.97
光纤接入的最优覆盖半径2到3倍于铜缆接入,接入局点 的数量也远小于铜缆接入。因此“光进铜退”过程中,依 据业务需求下移接入局点,尽量减少未来接入局点的投资 浪费是非常重要的。
12业务需求分析模式一光纤到接入点小区等fttndsl传统建设模式模式三光纤到户ftth模式二光纤到楼道楼内用铜线fttbdsl建设成本分析比较接入速率和距离?dsl?ftth业务需求近期20072009年业务需求近期20072009年一路标清直播时移电视音视频点播信息服务互动游戏互动游戏两路标清直播视频通讯电子图书个人空间电子购物视频视频114互动广告电子支付在线彩票即时消息23个省实现1路高清直播131232007卡拉ok音乐服务远程教育20082009来源

国内宽带政策

国内宽带政策

目录一、宽带发展目标 (2)1、《信息产业“十五”规划》信息网络化建设发展目标 (2)2、《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电信业发展思路 (2)3、《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产业发展目标 (3)4、《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产业发展重点 (4)5、2011光线宽带发展目标 (4)6、2011年3G发展目标 (5)7、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5)8、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5)9、《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目标 (6)10、“村村通电话”工程和“信息下乡”活动主要目标和任务 (6)二、宽带发展政策和投资引导 (8)1、工信部《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 (8)2、工信部《关于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意见》 (10)3、“十一五”期间通信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发展领域 (12)4、《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政策措施 (14)5、“村村通电话”工程和“信息下乡”活动相关措施 (16)6、TD-SCDMA发展政策措施 (17)7、国家电信业“十二五”规划前期预研重点研究课题 (17)三、宽带技术发展趋势 (20)1、有线宽带趋势 (21)2、无线宽带技术 (23)四、宽带政策发展的关键点 (26)一、宽带发展目标1、《信息产业“十五”规划》信息网络化建设发展目标要键全信息网络体系,提高网络容量和传输速度。

大力发展宽带高速信息网,重点建设宽带接入网,促进电信、电视和计算机三网融合。

根据这一要求,信息产业部决定,“十五”期间把信息网络化建设放到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适应通信发展需要的大容量、高可靠性和灵活的基础传输网,传输系统速率达到T位级,能充分满足社会各界对传输网带宽的需求;以光纤尽量靠近用户为原则,大力发展用户接入网,在大中城市加快宽带接入网的建设速度,在带宽“瓶颈”上取得突破。

1信息来源:信息产业部“十五”规划2、《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电信业发展思路兼顾各行业的特点,规划明确提出了各分行业的发展思路:电信业:在未来五年中,要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加强网络资源整合利用,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着力提高业务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业务,把业务发展重点从基于网络的简单服务向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转变,推动行业的战略转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监管主要着眼于提高电信服务水平、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以及保障国家通信网络和信息安全。

无线接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无线接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无线接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我国电信市场已从传统单一运营商发展到了多运营商竞争的格局,对于新兴运营商而言,迫切希望通过能够快速部署的无线接入技术切入市场,争取用户,因此无线接入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接入手段,有着非常大的潜在市场发展空间。

窄带无线接入主要用来提供语音业务,解决部分地区不能通过有线手段提供语音通信的问题,同时满足部分用户的移动语音需求,是有线接入的有效补充;宽带无线接入主要用来提供综合的语音和数据业务,以满足用户对宽带数据业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周详介绍了我国应用的几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情况。

无线接入的发展现状在窄带无线接入中,除了PHS制式的“小灵通”技术外,SCDMA制式的无线接入应用从2003年开始呈现发展和上升趋势。

在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中,近年发展的主要技术包括LMDS技术及WLAN技术.由于不同技术的工作频率、技术特征、市场特性及目标定位的不同,因此每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也不同。

SCDMA技术SCDMA无线接入系统采用同步码分多址技术,工作在时分双工方式.SCDMA无线接入系统是由大唐集团信威公司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利用了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上行同步技术等,系统能提供支持移动性的无线市活。

随着SCDMA技术的逐步成熟及不同类型终端的出现,从2003年开始,SCDMA 无线接入系统在我国迅速发展.在大庆,SCDMA无线市话首先进行了商用试验;之后,中国网通在陕西省的宝鸡和榆林也进行了商用试验。

到目前为止,中国网通在南方地区(如四川、广西等地)已开展了大规模的SCDMA网络建设。

SCDMA除了作为城市无线接入的有效方式之外,还被推荐用于农村电信普遍服务。

为了更好、更顺利地完成普遍服务,我国政府在2004年初指定6家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承担电信普遍服务义务,并为此指定了“村通”工程实施方案,对“村通”工程中采用的无线接入系统,推荐优先采用SCDMA等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手段。

无线接入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若干问题

无线接入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若干问题

维普资讯
发 展 与 展 望
须为 了保证可用性而牺牲传输距离 ,实际传输距离一般在 3公里 以内。
LD M S可 用 的频 带 比较 宽 ,波 道 带 宽 以 2M z和 1M z居 多 ,因此 面 向的用 户 8H 4H 群主 要 是业 务 需 求较 大 的企 业 客户 。运 营 商利用 LD M S技 术 主 要 提 供 大客户 的综 合 接 入 、基站 互连 、数 据 接 入等 。LD 技 术 一 直 发展 比较 平 稳 ,技术 因素和 设备 成 MS
在 为期 一年 的商用 试验 中.中国 网通在 l 2个城 市 、中 国 电信 在 2 个 城市 、中 3 国移 动在 l 城 市 、 中国联通在 1 城市 分 别开 展 了 L D 3个 4个 M S商用 试验 ,分 别对不
同环境下的 LD M S组 网进行 了试验。 目前主流的设备提供 商基本上都是 国外的设备
制造 商 , 由于 L D M S工 作 频率在 2Gz 6 H ,对 生产 工艺和 设 备 研 制 水 平都有 较高 的要
求,因此 目前国内设备制造商基本采用 OM的方式。 E 对于 LD ,由于工作频率较高,要求必须视距传播 ,这首先对基站和远端站 MS 选址 提出了要求。另外 ,由于该频段很容易受到降雨的影响,造成 在网络规划时必
信 息产 业部 科 技 司
无线接入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接入手段 , 无论是 以提 供话音业务为主的窄带 无线接入技术,还是面 向 I P数据接入和话音接入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在近年来 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下面首先介绍我国无线接入技术 的发展现状 , 接下来重点对 发展 中的若干 问题或局限性进行分析。


无线 接入 的发 展现 状

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接入网的发展趋势1、接入技术的发展现状电信网发展到今天,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展现了宽带化、IP化以及业务融合化的趋势。

电信网宽带化首当其冲的就是接入网的宽带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接入网的宽带化将是电信网宽带化最难实现的部分。

接入网可由三个接口界定,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由UNI 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

接入网的引入给通信网带来新的变革,使整个通信网络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接入网的重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的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连接TMN,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传统的用户接入同采用的是钢缆,80年代中后期因具有Z接口的光纤环路载波系统(SLC)以及远端交换模RSU的实用化,使光纤传输设备引入到接入网领域,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接入网设备。

到90年代中期,先进的VS接口光接入系统问世,才进入接入网的正式发展阶段。

VS接口可实现不同厂家接入网设备与交换机的互通,接入网具有较强的业务支持能力,除支持PSTN、ISDN业务外,还支持N X 64kb/S、64kb/S以下各类速率、Internet、X.25、CATV等业务。

到1998年8月初,全国建设规模已近270万线,超过世界其它国家。

此外电信部门还积极推进公众多媒体通信接入系统,并正在试验先进的ATM接入和VOD系统。

1.1有线接入技术有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双绞线的ADSL技术、基于HFC网(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的Cable Modem技术、基于五类线的以太网接入技术以及光纤接入技术。

电信接入网技术、概述和发展

电信接入网技术、概述和发展
2、国际通信信息业的最新动向 能将各种信息业务融合为一体的全业务宽带 通用接入网是国际通信信息发展的热点。
46
电信接入网概述、基础及发展
3、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了网络结构的演进 传统的五级电话网 现代电信网:五级网演变成三级网 通信信息网:是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中的物理 实施部分 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即 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和人。
(2)从功能上分,整个电信网可分为三个部分: 传送网、交换网、接入网 长途网、中继网、接入网 核心网、接入网
10
电信接入网概述、基础及发展
UNI
SNI
SNI
UNI
CPN
AN
CN
AN
CPN
AN:接入网 CN:核心网 UNI:用户网络接口 SNI:业务节点接口 CPN:用户驻地网
电信网的基本组成
11
电信接入网概述、基础及发展
按照电信网的概念,公用电信网可以划分 为长途网(长市话局以上的部分)、中继网( 长途端局与市话局之间以及各市话局之间的部 分)和接入网三部分。最近国际上已将长途网 和中继网合并在一起称为核心网(Core Network)或称转接网(Transit Network)。
12
28
电信接入网概述、基础及发展
用户接入网是一个适用于各种业务和技术 ,有严格规定并以较高的功能角度描述的网络 概念。
29
电信接入网概述、基础及发展
4、接入网的物理参考模型 接入网的物理参考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灵活
点(FP)和配线点(DP)是非常重要的两个信 号分路点,大致对应传统铜线用户线的交接箱和 分线盒。在实际应用与配置时,可以有各种不同 程度的简化,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用户与端局直接 相连,这对于离端局不远的用户是最为简单的连 接方式,但在多数情况下是介于上述两种极端配 置方式之间。

运营商WLAN发展策略与定位

运营商WLAN发展策略与定位
s vc s wi t r n r o u a e i i t e ie t i mo e a d mo e p p lr f xb l y h s l i
1 移动 互联 网时代 WL AN 的 市场 定 位
11 L N 与蜂 窝网关 系发展 历 程 . W A
a d mo i t h rce s c.Bu t h eeo - n bly c aatr t s i ii tw h te d vlp i









 ̄G c As 0Y 0UT Lo MN1 0 EMlN c 0
运营商 W L AN发展策略与定位
滕 燕 中国联 合 网络通 信 有 限公 司北京 市分 公司 维护 中心 工程师 郝 天新 中国联 合 网络通 信 有 限公 司工程师
摘要: A wL N作 为一种无线接入 技术 ,以其灵 活 性 、移动性 的特 点越来越 为广大公众所接 受 , 已 经成 为运营 商无线 宽带 业务 中不可 或缺 的组 成
me to G b l o n f 3 mo ie c mmu ia in ,W L ei e nc t s o AN s r s v
s ae n ak t oioigb cm h a r t tg a d m e sinn eo e te m j r y r p t o
p o l m o b o v d fr t e o e a o s r b e t e s l e o h p r tr .As t e d f i h . f r n n e sa d n o L e e t u d rt n ig f W AN,o e ao s h o e p r tr c o s

5G无线接入网架构演进方向分析

5G无线接入网架构演进方向分析

5G无线接入网架构演进方向分析为了更好地满足5G网络的要求,除了核心网架构需要进一步演进之外,无线接入网作为运营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进行功能与架构的进一步优化与演进,以更好地满足5G网络的要求。

总体来说,5G无线接入网将会是一个满足多场景的多层异构网络,能够有效地统一容纳传统的技术演进空口和5G新空口等多种接入技术,能够提升小区边缘协同处理效率并提升无线和回传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5G无线接入网需要由孤立的接入管道转向支持多制式/多样式接入点、分布式和集中式、有线和无线等灵活的网络拓扑和自适应的无线接入方式,接入网资源控制和协同能力将大大提高,基站可实现即插即用式动态部署方式,方便运营商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及应用场景,快速、灵活、高效、轻便地部署适配的5G网络。

1、多网络融合无线通信系统从1G到4G,经历了迅猛的发展,现实网络逐步形成了包含无线制式多样、频谱利用广泛和覆盖范围全面的复杂现状,其中多种接入技术长期共存成为突出特征。

根据中国IMT-20205G推进组需求工作组的研究与评估,5G需要在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和端到端时延以及流量密度上具备比4G更高的性能,其中,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和时延是5G最基本的三个性能指标。

同时,5G还需要大幅提升网络部署和运营的效率。

相比于4G,频谱效率需要提升5~15倍,能效和成本效率需要提升百倍以上。

而在5G时代,同一运营商拥有多张不同制式网络的现状将长期共存,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共存会使得网络环境越来越复杂,例如,用户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移动切换时的时延更大。

如果无法将多个网络进行有效的融合,上述性能指标,包括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和时延,将很难在如此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得到满足。

因此,在5G时代,如何将多网络进行加高效、智能、动态的融合,提高运营商对多个网络的运维能力和集中控制管理能力,并最终满足5G网络的需求和性能指标,是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4G网络中,演进的核心网已经提供了对多种网络的接入适配。

无线局域网介绍发展策略

无线局域网介绍发展策略

无线局域网介绍及发展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从模拟发展到数字,电信业务从语音通信到数据通信,出现了很多技术。

而wlan在过去的两年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性能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价格不断降低。

从个人用户、企业用户到运营商,整个产业链不断壮大,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本文介绍了wlan系统和ieee802. 11协议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无线局域网的市场分析,提出了中国电信wlan业务发展策略。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策略1 无线局域网简介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种手持通信设备也日益增多,人们对通讯服务的需求也上了一个台阶,因此,无线网络技术也顺应时代的要求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接入速率和适应环境上与3g技术互为补充的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也迅猛发展,成为新一代高速无线接入网络。

wlan市场的迅猛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相关的研究,同时,新兴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研究界对wlan技术更多的关注和探索。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是以无线信道为传输媒介构成的计算机局域网络,通过无线射频技术(rf)在空中传输数据、话音和视频信号。

无线局域网可以在一些特殊的应用环境中弥补依靠铜缆或光缆构成的有线局域网的不足,实现网络的延伸,使个人计算机(pc)具有可移动性,能迅速、方便地解决通过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信道的连通问题。

或者直接替代有线网络,建立覆盖广泛的无线宽带接入网,为运营上带来全新的盈利网络技术。

wlan最基本的设备包括ap, wireless lan card, wireless bridge以及天线等几部分:ap (access point)也称无线接入点或网络桥接器,一个ap能够在几十至上百米的范围内连接多个无线用户,ap的主要作用是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其次要将各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相当于以太网的集线器,使装有无线网卡的pc可以通过ap共享有线局域网络甚至广域网络的资源。

TC11召开第四次全会研讨智能终端及应用商店信息安全技术

TC11召开第四次全会研讨智能终端及应用商店信息安全技术

在北 京召开 。工业 和信息化部 杨学 山副部长 、 国家 密码管
理局 魏允韬局 长 出席会议 并致辞 。工业和信 息化部 电信研 究 院曹淑敏 院长 、中国通信 标准化协 会杨泽 民秘 书长 以及
任务组 ( T S 4)第7 次工作组会议 召开。 1 家单位 的3 名代 3 0
表 出席会议 ,会议 由陆冰松组长主持。
进 行 了热烈 的讨 论 。因技术 要求指标 等细节 需要进 一步研
究 ,建议 下次会议继续进行征 求意见稿的讨论。
按 照协 会 的工作部 署 ,会 议通报 了通信 行业标 准体 系
建设的研究情况 。S 4 T 研究涉及 的电信基础设施共 建共 享领 域在通 信行 业标准体 系 中属 于基础 设施 与条件类 。与会代 表对 电信研 究院提 交的重点 领域提 纲进行 了认真 细致 的热 烈讨论 ,最终确 定了2 1 年的工作重点 。 0 2
参加了此次研修 。
信息部 电信研 究院通信 标准所 王志 勤所长汇报 了祖 冲之算 法 国际标准化 推进情 况。 中国科学 院数据 与通信保 护研究
教育 中心王 鲲鹏副 主任 、荆继武主 任分别介 绍 了祖 冲之算
法设 计和评 估情况 、祖冲 之算法技 术和实现 要 求。 中国移 动 、华 为、 中兴微 电子 、诺基亚公 司作 为产业代 表也进 行
提 出 了很 多建 议 。
东 、中国通信 标准化协 会杨 泽 民秘 书长 出席 了会议 ,体现
了部主管部 门对移动互联 网技术 的关注 。全会 由T 主席 C1 1 何 桂立 主持 。熊副局长 和杨秘 书长分 别在全 会上作 了重要 讲 话 ,重 点 阐述 了 当前 移动 互联 网应 用和智 能终端 的发展 形势和面临 的问题。 全 会期 间举 办了 “ 智能终端 及应 用商店信 息安全 技术

国内运营商WiMAX发展策略

国内运营商WiMAX发展策略
维普资讯
国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营高
发展策略
北 京邮 电大学 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 向泽凡
近年 来 ,Wi MAX 为一项新兴技术 崛起于世界 宽带无线接入 市场 ,受 到主导设 作
备商、 运营商的青睐。 本文通过分析wM × iA 的技术发展现状、 G 与3 的竞争与融合关
信 完全可 以考 虑在 3 G牌照 下发 遥遥 无 期 的情况 下, 选择局
部地 区试 建Wi MAX网络, 后通过 在Wi 而 MAX网络上开 展
移动 通信业 务, 与移动 运营 商展 开竞 争。 果能成 功 开展业 如 务, 中国电信 将找 到新 的业务增 长点 。
其是移动 运营 商。
表 1 Wi A 与3 的技术 比较 M X G
3 G W i AX M
标 准
3 P 3 P T GP G P I U
IE 0 .6 E E 82 1
多址方式 频带
速 率 无 线 载 频
C DMA/ DD T F DD 2 HZ许可证 G
2 is Mbt / F D D ( H 5M Z) T D D ( 1 6 MHz )
从 图l 以看出 , 可 一方面 , 营 商 能够 借助W i AX来 运 M 解决 宽 带接 入最 后一 公里 的 问题 , 通过 提 供 数 据 多媒体业
2 .中 国网通 中国网通十分 看重W i AX的高 带宽数 据 接入能 力, M
这 主要是 由于其 在 国内南 方地 区 的最 后一 公里 接入 能力 欠
W AX为低 端企 业用 户和高 端个人用户 提供 宽带 服务, i M 同 时作为 其进 入 移动 通信 领域 的 有力 跳板 。 业 界普 遍不 在 看好 中国 网通单 独 上马3 G的情 况下 , 以W i AX 为一 种 M 作

电信运营商宽带业务发展策略分析

电信运营商宽带业务发展策略分析

宽 带 不仅 是 快 速 的 通 信 通 道 .更 为 重 要 的 是 一 种 应 用和
虽然 我 国 电信 宽 带 的接 入 用 户 呈 不 断 上 升 的 状 态 .但 从
内容 的 承 栽 体 。 宽 带能 够 承 载 任 何 无 限制 的应 用 , 其 中 包括 用
目前 网络 运 行 的 能 力 来看 , 因其 数 据 的 持 续 增 长 , 也为数据 网 户的 娱 乐 、 商 业服 务 、 广 泛 通 信 以 及 信 息 服 务 等 。 由 于 目前 面 络 与 I P网络 带 来 的 巨大 的压 力 。如 因网络 受 到 中 继传 输 能 力 向用 户端 额 增 值 业 务 大 多数 都 开展 于互 联 网 。 因此 , 通 常 情 况 等 一 些 因素 的 限制 。使 得 对 网 络 的 整 体 运 行 均 出现 了一 定 程
宽 带 的 应 用 以及 增值 业务 的 发 展 ,不 断 推 动 我 国的 宽 带 业务
朝 高 层 次 的 方 向 发展
例 ,其 大 约 占电 信 宽 带 总接 入 用 户 的 6 o %左 右 。 图 1为 以 D S L A M 为 中心 的 A D S L 系统 示 意 图 。
J - R l
进 行 拨 号 连 网[ 1 l 。
阿 耋 苫 接 服 备 方 毒 提 供 商1 s P}
A T M 桢 中继等

l 网 络 接^ f 提 供 者u c I

f c t r 等

房 屋 网 络 设 备 S O H O

图 1以 D S I . AM 为中心的 A D S L系统示意图
下将 互联 网宽 带 业 务 称 作 宽 带业 务 。 宽 带 业务 主要 分 为 宽 带 度 的 影 响 , 因 网络 受 到 影 响 , 也 给 电信 运 营 商 宽 带业 务 的发 展

自主创新导向下的宽带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及发展策略思考

自主创新导向下的宽带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及发展策略思考
(3 一 4 B G) G… …及 8 2 1 x 8 2 0 .1 / 0 .
微 小区 ,移动 、半移 动 ( 包括游 牧 ,
维普资讯
1 x 0 . 6 /8 2 2 x 0 . 2 /8 2 1 x 0 . 0 /8 2 2 x— 5
H .6 / 2 4 AVC ( MPE 4 P r 0 / G一 a t 1 )
等路线 向前推进 , 在交 互式 多媒 体与
视频业 务层面还应包括IT / il P V Tr e p
AVS音视 频数 字压缩编码 及属于并
联级联编码范畴的Tub 码及T r o ro ub
Pa 等在 内。 l y 一般说来 ,这是一种与
自适应 化 、 系统互 补综合化 、 应用个 性 / 体化及 有线无线融 合一体化 。 个
No dc 、静 止 /固定等 各种接入 ma i)
状态 与 覆盖模 式 ,可 覆盖 三维物 理
空 间 的任何 角落 及有 效 连接至 任 何
个 人 用 户 。 对 实 现 未 来 5 / A 全 这 W 5
入( MWA) T 及卫星接入 ( A, S 同时计
及 固定和 移动 ) 。通用无线 接入可包 括 宏大区 、宏区 、小 区 、 小区 、微 微
j 层面 , 必将是包括卫星 通信及 j 内的 无线通信 的世 界。 在
: 向NG NG WM途径 中, 迈 N、 B
L E AI ( 3 - I T / E E G), MT— v n e - Ad a cd
各种新 老交替的 无线 通信接入手 段 , 包括新 一代 BF WA技术 及移动 通信
技术 , 以及各种 有线和无线接入手段。
( ) 有效的 自适应信号处理与 3 统计检测技术 , 包括 自适应干扰抵消 及多用 户联合检测 在内。 ( ) 高效率 扇区天线 、智能 天 编码 技术与软 件 ( 义的 ) 定 无线 电技

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发展特点

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发展特点

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发展特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发展特点。

文章首先概述了无线接入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然后详细介绍了无线接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传输方式、信号覆盖范围等方面。

接着回顾了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2G发展到如今的5G时代。

随后指出了无线接入技术的关键特点,如高速率、低延迟、大容量等。

最后展望了无线接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越来越智能化、安全性提升等方面。

无线接入技术在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通信需求的不断提升,对社会生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无线接入技术、基本原理、应用、发展历程、关键特点、未来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概述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发展特点无线接入技术是指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终端设备与网络之间的连接和通信的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无线接入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无线接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传输信号在空间中传播,并在终端设备和网络之间建立连通。

这一原理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受空间限制的情况下实现移动通信和数据传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无线接入技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渐成熟。

从最初的2G到现在的5G,无线接入技术已经实现了从语音通信到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全面升级,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更快捷的通信体验。

无线接入技术的关键特点包括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广覆盖等。

这些特点使得无线接入技术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如高清视频播放、远程医疗、智能交通等。

未来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方面。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无线接入技术将继续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惊喜和便利。

2. 正文2.1 无线接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无线接入技术是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终端设备与网络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是现代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入网技术及发展策略

接入网技术及发展策略

接入网技术及发展策略
接入网技术及其发展策略是指为了满足多种不同的终端设备对连
接因特网的需求,而使用计算机硬件及软件之间的协作工作以及把客
户端设备连接到主机网络的一种技术。

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网络中,接
入网装置都充当着联系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重要角色。

目前,人们主要
关注着接入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系统。

它包括无线接入网技术如WiFi,广域网接入技术如ADSL,满足不同用户访问互联网需求的技术,以及搭建接入网基础设施所需技术。

接入网技术也和发展策略息息相关。

在现有的接入网技术环境下,网络技术的发展应当牢记“质—效—量”的三大原则;数字认证服务
的发展应当发挥“安全—灵活—便捷”的三大优势;另外,要构建全面、开放、可信、可定制的全球信息通道,发挥网络技术在信息化建设、信息宣传教育、拓展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发展
策略。

接入网发展策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以发展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加强对各领域有关技术的支撑和补充;二是深化接入网环境安全性的
检测和评估,进行普遍的安全补丁和安全更新;三是确保接入网系统
的可靠性,增强网络服务的稳定性,建立可靠的备份机制;四是建立
全国规模的宽带网络,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光纤网络资源;五是推动
接入网的普及化,推进接入网的普及度,提高接入网的服务质量。

同时,为了及时根据客户的需求,进一步完善接入网技术及其发
展策略,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在各种领域开展应用实践,及时发现网络技术和发展策略中存在
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保证接入网技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信Wi-Fi/WiMAX技术发展策略(征求意见稿v1.0)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06年05月目录1、竞争环境分析 (1)1.1 Wi-Fi公共接入市场竞争 (1)1.2 固定无线接入市场竞争 (1)1.3 移动数据接入市场竞争 (2)2、技术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2.1 Wi-Fi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2.1.1 发展现状 (3)2.1.2 存在问题 (4)2.2 WiMAX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4)2.2.1 固定WiMAX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4)2.2.2 移动WiMAX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5)3、技术定位与发展策略 (6)3.1 无线技术的定位 (6)3.2 Wi-Fi发展策略 (7)3.3 固定WiMAX发展策略 (8)3.4 移动WiMAX发展策略 (8)3.5 多业务的综合发展策略 (9)附件1:无线接入技术分析与典型应用 (11)1、 Wi-Fi (11)1.1 行业发展现状 (11)1.2 标准现状 (12)1.3 业务能力与典型应用 (13)2、固定WiMAX (15)2.1 技术特性 (15)2.2 业务能力与典型应用 (16)2.2.1 业务能力 (16)2.2.2 典型应用 (16)3、移动WiMAX (17)3.1 技术特性 (17)3.2 业务能力与典型应用 (19)3.2.1 业务能力 (19)3.2.2 典型应用 (20)附件2:竞争环境分析 (21)1、Wi-Fi接入业务 (21)2、固定WiMAX接入业务: (22)3、移动WiMAX接入业务 (23)4、中国电信的宽带无线接入业务SWOT分析 (25)附件3:成本分析 (27)1、Wi-Fi成本投资分析 (27)1.1 设备配置 (27)1.2 设备成本 (27)1.3 投资回收期计算 (28)2、WiMAX成本投资分析 (29)2.1 WiMAX (802.16-2004)投资回收期计算 (29)2.2 WiMAX (802.16-2005)投资回收期计算 (30)附件4: 3.5GHz频率分配情况 (33)1、第1、2次频率招标情况 (33)2、第3次3.5GHz频率分配情况 (35)中国电信Wi-Fi/WiMAX技术发展策略近年来,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快速发展,Wi-Fi大规模应用, WiMAX逐步成熟,3G网络建设在即,中国电信作为传统运营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考虑到目前其他电信运营商在Wi-Fi/WiMAX方面的市场举措,综合考虑这些技术和3G的协同发展,制定本技术发展策略,以利于提前开展相应准备工作。

1、竞争环境分析随着无线数据接入市场的发展,中国电信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下面分析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电信面临的主要竞争情况。

1.1Wi-Fi公共接入市场竞争中国电信天翼通业务在酒店、机场、会议中心、商务楼宇等热点地区为用户提供Wi-Fi上网服务。

天翼通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国移动的随e行业务,该业务通过GPRS和Wi-Fi捆绑,提供用户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的无线接入业务。

由于该业务通过短消息开通Wi-Fi上网账号和密码、通过移动话单出帐,比天翼通业务在业务开通和出帐方面具有优势。

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网络的融合成为趋势,Wi-Fi接入将成为移动数据接入业务的重要补充手段。

为应对中国移动随e行业务的竞争威胁,打造中国电信移动数据接入业务品牌,中国电信应重视天翼通业务的发展,培养家庭和企业用户使用天翼通业务的习惯,重视和扩大热点区域的建设。

未来3G牌照发放后,应提供3G和Wi-Fi捆绑的业务,通过3G/Wi-Fi多模数据卡等形式发展用户。

1.2固定无线接入市场竞争1、南方市场2006年4月中国网通宣布在广东省采用固定WiMAX设备建设固定无线接入系统,设备采购意向合同为2.8亿元人民币,第一期5000万人民币。

虽然中国网通的固定WiMAX业务在业务接入成本、带宽和QoS保障上比不上中国电信的有线接入业务,但是该行为将对中国电信在广东省的接入市场产生以下两个威胁:1)接入市场客户资源的争夺,尤其是大客户资源的争夺,如企业、小区客户资源;2)基站站址的争夺。

因此,中国电信需要密切关注中国网通的市场动向,通过市场营销策略,积极留住竞争对手争夺的宽带接入客户,同时规划和储备好中国电信3G网络建设所需基站站址。

2、北方市场中国电信在北方地区通过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提供企业和小区的无线接入、话吧、Wi-Fi的Backhaul的无线承载业务。

北方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国网通,由于其在北方有丰富的有线接入资源,因此,对于中国电信开展的同类业务具有资源优势、成本优势所形成的竞争优势。

综合以上因素,中国电信在北方需要充分利用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积极发展企业、小区等ARPU值较高的优质客户,同时积极切入到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中,如满足电力、水利、金融、油田、交通等的无线通信/监控需求。

1.3 移动数据接入市场竞争中国移动在移动语音方面有庞大的用户群和多年的运营维护经验,3G牌照发放后中国电信在移动语音方面短期内很难取得竞争优势。

但中国电信利用现有固网宽带数据接入优势,在综合宽带数据业务甚至移动数据业务方面将有能力取得行业领先者地位,主要原因如下:1)中国电信有庞大的家庭和企业宽带数据接入用户群;2)中国电信拥有3G牌照后,将有能力提供用户固定、移动多种接入形式可选的(xDSL\光纤\3G\Wi-Fi)数据接入手段,而其他移动运营商能够提供的数据接入手段较单一;3)中国电信在天翼通业务上积累了一定的无线数据业务运营的经验。

因此,移动数据接入业务将可能成为3G数据业务发展的一个亮点,促进3G 业务的开展,从而成为中国电信未来的业务增长点之一。

未来移动数据接入市场,中国电信将面临如下的竞争:1)中国移动如果获得WCDMA牌照并建设HSDPA系统,将提高数据卡接入业务竞争的进入门槛,对中国电信的移动宽带数据接入业务提出新的挑战。

2)Intel计划2008年将WiMAX终端芯片集成到笔记本电脑中,WiMAX终端将零成本。

中国移动为增强移动数据业务竞争能力,有可能建设WiMAX网络,同时将对中国电信的宽带数据接入业务构成威胁。

2、技术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2.1Wi-Fi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2.1.1发展现状目前,Wi-Fi行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全球Wi-Fi热点数目、用户数、家庭和企业部署的网络数目不断增多; Wi-Fi设备以遵循IEEE802.11b/g的设备为主,设备价格相对较低;Wi-Fi终端形式多种多样,Wi-Fi逐渐成为笔记本电脑的标准配置;Wi-Fi和3G的双模终端已经面市;3G和WiFi融合的业务成为趋势。

目前国内WiFi热点约1万多个,主要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等运营商建设。

2003年运营商开始大规模网络建设,2004年由于Wi-Fi业务收入及商业模式等问题,后续建设规模不大。

中国电信Wi-Fi接入业务品牌为“天翼通”,热点数量2000多个,集中在上海、广东和福建等省市。

截至到2004年上半年,用户数33000多。

网络主要位于酒店、机场、会展中心等地。

中国移动的Wi-Fi接入业务牌品牌为“随e行”,Wi-Fi 与GPRS捆绑服务。

截至到2004年7月有1338个热点,用户40000多。

网络主要位于机场、宾馆、展厅等。

中国网通的Wi-Fi接入业务品牌为“无限伴旅”,热点数量为600多个,分布在20多个城市中。

到2004年初用户数3000多。

网络主要位于商务楼宇、机场、居民小区。

中国联通Wi-Fi接入业务只作了部分试点,没有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

2.1.2存在问题中国电信天翼通业务的主要问题是:相对中国移动的随e行业务,天翼通业务开通和出帐复杂。

2.2WiMAX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WiMAX产业在WiMAX组织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链已初具规模。

目前WiMAX论坛的成员已超过370家,包括芯片制造商、设备制造商、运营商、相关论坛以及研究组织等,从标准制定到核心网络构建、接入网设备研发以及终端芯片制造、测试仪器仪表制造,各环节多厂商合作开发环境已初步形成。

1)芯片制造商:Intel、Fujitsu微电子、Wavesat、Sequans和Beceem等公司。

2)设备制造商:包括Alcatel、Alvarion、AirSpan、proxim、西门子等宽带无线接入领域的大部分厂商已经发布了其固定WiMAX产品,并在中国电信北方地区与中国网通南方地区进行了应用,移动WiMAX产品处于研发状态,预期2006年可以推出商用产品。

3)运营商:加入WiMAX论坛的电信运营商有一百多个,包括AT&T、Sprint、英国电信、法国电信、德国电信、Varizon等。

2.2.1固定WiMAX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2.2.1.1固定WiMAX产业化现状WiMAX论坛的认证实验室CETECOM Spain,与主流WiMAX设备供应商合作,进行广泛和严格的测试,包括协议符合性、射频符合性和互操作性测试。

目前从首次开始对设备进行WiMAX认证工作以来,已有十几款固定WiMAX产品通过了认证。

包括AirSpan公司的MacroMAX基站和用户站解决方案、Axxcelera公司的ExcelMax基站、Sequans Communications公司的SQN1010-RD用户站解决方案、西门子(Siemens)的WayMAX@vantage基站和用户站解决方案,以及Wavesat公司的miniMAX用户站解决方案等。

2.2.1.2固定WiMAX发展面临的问题1、频段不确定目前可供WiMAX考虑的频段包括2.3~2.6GHz、3.3~3.6GHz、5GHz这些频段。

由于世界各国的频谱分配现状和无线电管制政策差异很大,因而各个地区倾向的WiMAX频谱也有很大差异,所以WiMAX将可能根据各个国家频谱的分配情况来确定WiMAX的运营频段,最终WiMAX将使用哪一个频段将可能会对WiMAX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目前中国固定WiMAX的商业应用利用的原有3.5GHz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频段,国家尚未为固定WiMAX分配统一的频段。

2、互操作性有待验证WiMAX最大特性在于其互联互通的能力,WiMAX论坛做为推动802.16标准设备在全球应用的组织,正积极推动组织内各大系统厂商之间设备的互通性测试工作。

目前通过认证的产品可以达到空口协议的一致性认证,在业务提供、QoS等级设置、安全定义等方面是否可以进行完全的互操作未进行认证测试,因此在WiMAX的标准化进程中,WiMAX的互操作性尚有待进一步加强。

3、技术替代风险固定WiMAX面临着应用场景有限的问题,在技术演进方面,802.16-2005可以提供更为完善的基于固定的宽带无线接入功能,802.16-2004需要面临着802.16-2005固定接入解决方案的取代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