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政府:我国特大城市公共行政改革的模式选择——以上海为例的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郊区化背景下第一产业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

郊区化背景下第一产业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

包 括黄浦 、 湾和静安 3 区 , 区包 括杨 浦 、 口、 卢 个 边缘 虹 闸北 、
普陀、 宁、 长 徐汇 6个 区。据其与 中心城 区上海 第一 产业 发展 提供 思路 , 旨在
也为类似地区的郊区化与第一产业的和谐发展提供借鉴。

摘要 以上海为例 , 在分析上海第一产业经济地位 演变的基础上 , 郊区化对特大城 市第一产业发展的影响 , 探讨 并针对性地提 出措施建议 。 关键 词 郊 区化 ; 第一产业 ; 海 上 中图分类号 F 9 . 2 13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0 1 — 6 1 20 )2 4 2 — 3 5 7 6 1 ( 0 8 3 —12 8 0
安 徽 农 业科 学 ,ora o n u A n c.0 83 ( 2 :4 2 Junl f h i g .Si20 ,6 3 ) 12 8—120 A 4 3
责任编辑
姜丽
责任校对
吴 晓 燕 < 口
旨 一 一aI n( ) 1
郊 区化 背景 下第 一产 业 发展研 究—— 以上海为例
奉贤、 青浦 5个 区和崇 明县 。
1 2 上海郊 区化 发展历程 .
2 纪8 0世 0年代 以来 , 上海 市的
心 区向郊区迁移 的过 程 。随着城 市化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 市 城
中心 区出现 了人 口密集 、 价 昂贵 、 地 交通拥 挤 、 环境污染等 城 市病 , 促使 中心 区域的人 口、 企业 向外迁移 , 形成 一种相对 于 城市集 中化 的离 心 分散 化现 象 。 已有 的城 市郊 区化研 究
主要集 中于宏观 的郊 区化现象 描述 、 中外郊 区化的 比较 与人
至今 , 管上海 市总人 口仍 然处 于增长态 势 , 中心 城 区人 尽 但

我国特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务制度供给的模式构建

我国特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务制度供给的模式构建

的 省级地方, 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 城市。结合 “ 大都市” 、
20 05年8 1 t 月 8E,北京市海淀区正式启动了深化行政体
“ 国际大都市”等概念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要素来界定 制改革试点工作,率先成立了公共服务委员会 ( 简称公共 我国的特大城市:()全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 委) 1 ,公共委的职能、组成、制度设计和价值取向都是在上级 [ 收稿日期]20 — 4~ 3 09 0 2 [ 作者简介]陈奇星 (97一 ,男,上海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胡德平 (92 ,男,上海体育学院助 15 ) 18 一) 教,上海行政学院政治学硕士.
迁或制度供给的效果明显,能立竿见影。
给, 具有强制优势、超脱优势、组织优势和效率优势 。第 J

团——上海青年会独立执掌,创新了原有的制度供给体制。 大包大揽中超脱出来,从而提高治理的质量。 “ 其缺点在于 :

在特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进程中,服务制度由政府来供 最后,这种制度供给模式能够使政府从社区具体制度供给的 政府掌握着 “ 暴力潜能” 是决定全社会制度供给的主导 ,
京、 上海为代表的特大城市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 面有着较大优势;( )区域中心,在城市群、城市带或城市圈 2
特大城市公共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公共管理的矛盾发生 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强大的区域影响力、发展带动力和功能 了深刻的变化。城市市民的基本公共需求 日 渐上升,而政府公 辐射力;()城区面积较大,城市化水平较高;( )服务经济 3 4 共服务的供给则显得相对不足。因此,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达到相 5 超过50万。 0 济体制的同时,突出 “ 民生”的关注取向,构建适合特大城市 当大的规模 ()人口规模庞大,城区非农人口

中国行政改革动力研究综述_行政改革动力的多维度分析

中国行政改革动力研究综述_行政改革动力的多维度分析

一系列的治理难题,自 20 世纪 70 年代 程对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实现公开化以 成基本共识,但对于行政系统自身主动改
末,英美等国政府相继开始对行政体系进 及廉政建设提出新要求。
革的动力机制研究还不够系统。行政系统
行结构性调整,逐步形成世界性行政改革
3、社会转型的加剧与社会现代化水 自身对于行政改革的反应可以归为改革
度 、 行 政 文 化 等 方 面 的 影 响 。 金 太 军 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产生 复杂化和需求多样化的特点。解决社会失
(2002)、 辛 传 海 (2006)、 唐 铁 汉 不容忽视的影响。
衡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就是加快行政体制
(2004,2008)均认为,国际环境的变化,全
(二)国内方面的动力
【摘 要】 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是行政改革研究的逻辑起点。明确行政改革的动力方能推 动行政改革的持续深入。在梳理、综合学界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动力作出 多维度分析。横向视角下,行政改革的动力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国际、国内行政生态和行政系 统内部等多元动力源头。纵向视角下,变化的动力因素决定了历次机构改革的不同内容。但是, 在行政改革动力研究中,还应注意政治体制改革、行政改革的阻力、以及跳出政府本位视角等 问题。
有学者指出,政治体制包括三个层
的直接动力,而行政机构的内部动力却难 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的背景下进行 面:一是各种政治组织(政党、政治团体)
以激活。
的。[12]所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 与政权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制度;二
是行政改革动力变迁的一条主线。
是政权的组织形式或政体;三是政府(行
二、纵向视角:行政 改革发展中的动力变迁
级向高级有序前进、上升”的调试过程。[2] 只有明确行政改革的动力,才有利于进一 步认清下一步行政改革的目标和路向。行

大城市中心城区既有体育场馆的商业空间活力化更新改造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

大城市中心城区既有体育场馆的商业空间活力化更新改造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

拓展业态,丰富体育产业内容,推动体育与教育培训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的综合开发[1]。

体育综合体中,商业功能在非体育业态中占较高比例,是提高设施使用效率、补充场馆空间活力、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部分。

但是既有体育建筑中的商业,由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不合理决策,其实际经营状况较差,很多店铺倒闭(见图1、图2),造成了场所衰败,既没有达到预想的经济效益,又降低了体育场馆空间的环境品质。

在此情况下,探讨体育场馆中商业空间活力更新的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一方面指导改善既有体育建筑的商业空间现状,另一方面推动了今后体育建筑设计的复合化发展。

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通过对上海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源深体育中心三个案例的实地调研与现场访谈,对上海既有体育建筑商业空间的普遍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结合其他成功案例,提出提升空间活力的优化措施和设计策略。

1 体育场馆中商业空间存在的问题上海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源深体育中心是上海中心城区三个标志性体育建筑,规模较大,为了迎接重要赛事和迎合体育发展均进行过相应改造,既能承担国际、国内重要体育赛事,又复合商业、文化、演艺等非体育业态。

在非赛时向市民开放,成为市民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选择。

但实地访查发现,其商业空间实际经营状况不能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规划布局、建筑设计、运营管理三方面均存在缺陷。

摘要 随着大城市高速集约化发展,体育建筑的功能日趋综合化。

体育与餐饮、零售、文化、教育培训、休闲娱乐及办公等业态相混合,满足市民生活的多元需求。

其中商业功能在非体育功能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对空间的活力具有较大的影响。

文章通过调研上海市中心城区内的三个典型案例,归纳总结既有体育设施中商业空间在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和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出现的问题,分析空间活力低下的原因,提出释放商业空间活力的更新策略。

关键词 既有体育场馆;商业空间;活力化更新中图分类号 TU24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4.08.07Abstract With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functions of sports buildings are increasingly integrated. The mixture of sports with catering, retail, cultu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and office meets the diverse needs of the citizens. Among them, commercial functions occupy a large proportion in non-sports functions and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vitality of spa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ree typical cases in the downtown of Shanghai,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lanning layou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commercial space in the existing sports facilities, analyzes the causes of low spatial vitality, and proposes an renewal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commercial space.Key words existing stadiums; commercial space; vigorous renewal0 引言随着现代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日常多元化需求的增加,体育场馆逐渐从传统单一的体育设施,发展为融合体育、商业、文化、教育及休闲的城市体育综合体。

上海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

上海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

姓名:曾峻一、简介曾峻,湖北襄樊人,1968年9月出生。

1997年4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现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法学(政治学专业)博士学位,分配至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

2001年1~5月,美国佐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卡尔·文森政府研究所(Karl Vinson Institute of Government)访问学者。

2003年5月,荣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2003年7~9月,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挂职锻炼,任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2005年9~10月,美国锡拉丘茨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麦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Maxwell School of Citizen and Public Affaires)学习。

2006年4月,当选亚太地方政府培训与研究学院联合会(LOGOTRI)副主席。

2006年6月,法国南特行政学院、国立行政学院(ENA)学习。

现任教务处处长,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导师。

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MPA导师、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华全国青联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理事、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信访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基础理论、比较政治与行政体制、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二、主讲教学专题和承担课程◎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发展趋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当代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执行力的构成与提升途径◎经济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公共管理学》(上海交大、上海市委党校、市委组织部MPA班)◎《行政管理学》(全日制本科班)◎《政治学名著选读》(硕士生)◎《政治学专题研究》(在职研究生班)◎《比较政治制度》(中央党校研究生班)◎《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硕士生)三、2000年至今主要科研成果(一)著作和教材类:◎《公共管理新论:体系、价值与工具》,独著,38万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上海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规划和房屋

上海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规划和房屋

上海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规划和房屋上海市公布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全文) 中国机构网2008年11月14日17时03分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发[2008]5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2号)要求,结合上海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坚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行政运行机制,为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机制体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1、上下基本对应、探索大部门体制。

中央要求地方政府加强的部门和强化的职能,上海要对应落实,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2、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特大型城市功能特点,构建符合城市发展要求、具有城市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稳妥推进;切实解决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一)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全面梳理政府各部门的行政职能,将一些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事务交给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

能力政府:我国特大城市公共行政改革的模式选择——以上海为例

能力政府:我国特大城市公共行政改革的模式选择——以上海为例
位” 的演变 。能力 政 府 的责 任性 体 宗 旨和行 为 目标 . 能力 政 府 的构 建 更要体 现为公 为 民的行 政 要 求 。 以
现 在两 个 方 面 : 是 政府 有 提 供公 权利 本 位 、 民本 位 和社会 本 位 为 一 公
真 权 共 服务 、 护 公 共 秩 序 、 求 公 共 基 本 行 政 品 质 。 正 做 到 “ 为 民 维 谋 利 益 的责 任 ; 二是 政 府 要对 为 什 么 所用 , 为 民所 系 , 为 民所 谋 ” 情 利 。
方 面 . 增 强 公 共 服 务 体 制 的 构 要
建 能 力 . 化 城 市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建 强 设 . 进 公共 卫生 、 育 、 化 、 推 教 文 社
J童 : ■重
维普资讯
毯 逮
会保 障 等事业 的综 合协 调 发展 。
府 ” 特大城市 的视 阈下 , 在 由于城 之 外 、 光 之 中 , 是 现 代 政 府 的 阳 这
市 经 营 和 城 市 管 理 的 复 杂 性 , 及 以 城 市 政 府 行 政 的 效 率 需 求 , 力 政 能 求 的 是 政 府 能 够 以科 学 、民 主 、 法 治 的 行 政 方 式 和 手段 . 力 、 效 、 有 有 有 为 地 为 社 会 公 众 提 供 公 共 产 品
改 革开 放 以来 . 国 以高 于世 中 界 城 市 化 平 均 水 平 两倍 的 速 度 推
发展 和政 府转 型的必 然逻辑
行 政 、 样行 政 以及 效 果 如何 承 担 怎
种 责 任追 究 制 度 。 正 做 到 “ 权 真 有 必有 责 , 权受 监督 , 用 违法 受追 究 ,
3成本 节约性 。 . 树立 节约 意识 ,

特大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多元挑战与应对策略——以上海为例

特大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多元挑战与应对策略——以上海为例

上 海 目前 形 成 了浦 东 、虹 桥 “ 市 两 截止 2 1 年底 ,上 海 轨道 交通 已经建 成投 运 1 条 线 ( 一 00 2 含
场 ” 的 机 场 格 局 。随 着 2 1 年 上 海 世 博 会 前 磁浮 线) 、运 营线路 长度 达4 2 里 ,中心城 ( 00 5公 外环线 以 虹 桥 机 场 扩 建 工 程 完 成 ,上 海 两 场 共 有 五 条 内 )轨道 交通 站点6 0 0 米服务 半径 覆盖 四分 之- e 土 地面 - 9 机 场 跑 道 , 四 座 航 站 楼 ,设 计 年 进 出 港 旅 客 积 ̄ 4 %9 口 ,并成 为国内首个轨 道里程 突破4 0 82 8人 0 公里的 8 0 万 人次 ,高 峰 时 起 降 能 力 3 0 架 次 / . 00 14 日
—_
关键词 :城市综合交通 ;多元挑 战;快速换乘;长三角核心城市
D I 1 . 9 9 j i n 1 7 - 7 9 2 1 . 2 0 O : 3 6 / . s . 6 4 7 3 . 0 2 0 . 1 0 S 3


上海城市综合交通发展 回顾
设施 能力在 世界上位 列前茅 。目前上 海机场不 仅服务 于上
改 革 开 放 三 十 年 , 尤 其 是 进 入 新 世 纪 以 海 及 周 边 城 市 对 国 内 航 空 运 输 的 需 求 也 作 为 我 国 华 东 航
来 的十余 年 ,在 筹备 、举办 上海 世博 会的过 空 门户服务 于华东地 区国 际航 空 出行 需求 ,进 一步促 进了 程 中 ,上海 综合 交通 发展取 得 了举世 瞩 目的 上海 人流物流的积聚 。
导读 :上 海综合交通发展 面临 多元挑 战,包括 “ 两个中心”建设 对上海综合 交通 的发展 要求、长三角核 心城市打造对 上海综合 交通 的发展要 求、城市 空间格

上海改革案例范文

上海改革案例范文

上海改革案例范文上海案例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经济开放的大潮席卷全国,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进行试点,探索新的经济模式。

本文将以上海案例为例,探讨上海在开放中的经验和教训。

一、外向型经济发展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一直以来都具有对外开放的基因。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开始大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通过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等措施,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例如,上海自贸区的建立,给企业提供了更大的经营自由度和更简便的贸易流程,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为上海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市场经济体制上海在开放中,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体制的路径。

上海率先进行了国有企业,引入了股权制度,实现了国有资产的有效流转和优化配置。

同时,上海还大力发展了民营经济,提倡企业家精神,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例如,上海的中小企业发展得非常蓬勃,为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支持。

三、创新驱动发展上海一直以来都具有发展的创新基因,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上海在开放中,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例如,上海浦东新区的建设就是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案例,这里汇聚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

四、城市治理体制上海在城市治理体制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海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企业主体、法律保障等要素构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城市治理模式。

例如,上海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市民素质提升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改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上海在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创新能力和市场化的实践。

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城市发展不均衡、环境污染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和创新来解决。

希望上海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创新求变的精神,推动上海成为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都市。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博硕专拦2020年第7期区域一体化达程中他方政府诖i力酉已置分析—以上海市为例□方熠威(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620)摘 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彰显了区域治理的发展方向。

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新全球城市,上海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79SS-20/S)为研究对象,借助 注意力变化主客观影响因素框架进行文本观察和分析后发现,上海市政府对于区域一体化的注意力配置经历了一个波动上升的过程,并呈现出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趋势。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中央要求、重 大任务出现、地方竞争模式升级以及区域环境变化等客观因素导致的。

新时期,长三角区域各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中央嵌入区域治理的契机,进一步发挥主动性,推动区域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地方政府;注意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4文章编号:1007-8207 (2020、07-0062-16收稿日期:2020-02-Z5作者简介:方熠威(7996—),男,江西上饶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治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特大城市贫困治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5刖m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衍生物,区域一体化通过空间集聚、资源共享和要素流动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帕累托改进”,创造社会发展的极大红利。

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 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战略地位。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 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 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丨2月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 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

140个优秀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40个优秀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40个优秀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各位同学请注意!!!看这里,最新的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新鲜出炉,这里包含了140个优秀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给同学参考学习。

请各位同学相互传阅!谢谢!1.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2. 北京市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路径分析4. 我国人口数据获取的困境与出路5. 西盟县佤族贫困人口现状调查及致贫原因分析--以力所乡王雅村为例6.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提升策略探究8. 北京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人口统计学视角9. 人口安全视野下农业女性化问题研究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11. 人口转变背景下风险家庭表现形式. 成因及公共政策再建构12. 职业分层视野下的城镇人口与农民工收入差距研究13. 人口品质与婚姻选择--基于清末民初的思想考察14. 人口老龄化社会中原生家庭的维系与裂变15. 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以武汉市清真拉面馆从业人员为例16. 中国女性老年人口健康与经济性收入来源比较分析--基于六普数据17. 兰州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18. 城市新移民中的“老啃族”现象探析19. 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入困境及对策研究20. 新型异质空间:居住空间中的性交换--基于北京某流动人口公寓的个案研究21. 单靠人口数量就能博得的吉尼斯纪录,不要也罢22. 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新动向与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23.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身体. 时间与空间的视角24. 珠海市老年人口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25. 流动人口社会交往对心理融合影响的研究26. 转型期农村公共空间的治理性重塑与秩序化重构27. 生物医学研究中因检测范围所限致数据缺失时简单28. 人口构成变化对传统村落的影响29. 特大城市外来人口聚集区中的农民工群体研究--基于对北京的调查30. 人口流动视域下的乡村协同治理模式建构31. 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幸福感研究--以上海为例32. 基于循证实践的我国老年人口安全保障制度探索33. 流动人口与新疆嵌入式民族社会结构构建34. 社会性别平等:男性参与的倍增效应与观念变革35.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城市女性务工人员活动空间探究--以J市为例36. 我国在业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及幸福工作寿命研究37. 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上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38.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人口多维贫困特征测算与分析39. 身份认同对农村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40. 中国单身人口已近两亿41. 社会信任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42. 山东人口婚姻家庭状况研究43. 中外大城市人口老龄化情况对比44. 中国老年女性人口的自然特征及社会结构分析45. 社会质量. 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46. 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关联初探47. 剪子湾:一个北方村庄的人口迁移与身份认同48. 丈夫参与对妇女产褥期恢复与家庭关系的影响49. 陕西榆林937个农户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分析50.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台州市黄岩区为例51.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52.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价值. 困境与对策53.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的影响54. 基于户籍制度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障碍研究55. 人口统计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非教学人员职业倦怠水平差异研究56. 全球单身人数攀升美国单身人口首超已婚者57. 中国同性爱者. 同性性行为者和相关女性群体人口数值估测58. 国内流动人口休闲研究文献综述59. 试析女性流动人口职业健康问题及其对策60. 高职护理专业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研究61. 跨省流动就业人口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重庆户籍人口为例62. 浅议机构养老中社会工作的介入63. 社会资本. 社会融合与健康获得--以城市流动人口为例64. 韩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策略探析65. 日本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探析66. 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67.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生活适应性研究--基于合肥市大杨镇的田野考察68. 西北内陆中心城市低收入人口居住空间及其社会效应--以兰州市为例69. 清代乡村聚落分布与人口规模的环境要素分析70. 转型中国城乡住房不平等--基于2010人口普查汇总和CGSS2010数据71. 人口统计信息化建设探讨72. 人口老龄化困境中的“安倍经济学”--兼评日本经济增长的前景73. 农民工人口统计学变量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74. 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75.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探析76. 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分析77. 人口结构变化中的德国家庭政策得失分析78. 人口. 户数和家庭规模变动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分析79. 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结构特征及其性别差异:基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80.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理财问题研究81. 人口和耕地要素作用下中国传统聚落规模的层级分布特点82. 农村流动人口户籍迁入意愿研究83. 社会融合视角下新疆跨省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研究84. 需要为本:流动人口犯罪青少年社工介入模式--兼以“宝安项目”的分析为例85. 基于人口学特征的嵩山少林寺游客重游意愿研究86. 女性劳动参与. 生育行为选择与人口红利研究综述87. 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居住的主要特点及其思考88. 流动人口文化认同的过程. 困境及消解89. 城市适应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90. 基于社会空间视角的城市人口分布分析91. 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划分与区域演变分析--以中美日韩四国为例92.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居住分异测度及变化分析93. 流动人口二代社会融入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的问卷调查分析94. 社会融合视角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路径探析--以余姚为例95. 流动人口子女的辍学问题研究96. 流动人口居住空间获得的类型学:一个分析框架97. 亲近还是疏离?乡城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代际关系类型分析98. 乡-城移民家庭融入趋势及政策研究框架99. 青年流动人口通婚圈研究100. 女性流动人口职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与共性--以福建省为例101.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分解--基于东中西部的实证分析102. 苏州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基于苏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103. 我国城市老年人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104. 广东流动人口婚姻状况的变化特征105. 探究增权视角下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入问题106.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107. 城市流动人口中“三失”青少年的社会工作干预108. 上海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109. 京津冀地区青年流动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110. 中国人口老龄化下的代际关系解读111. OECD国家老年人口就业政策112. 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113. 理性选择视角下农村人口进城定居意愿研究114. 唯物史观视域下农村人口流动家庭化研究115. 城市银行网点及其与人口-经济活动关系的空间分析116. 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域与路径探索117. 农牧区单身汉的人口社会学分析--以海北州为例118.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村落变迁--以贵州9个少数民族村落为典型119. 定量测算方法在确定财政供养人口规模中的应用120. 农村围更年期女性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121. 北京市流动人口性生活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122. 城市化进程中青少年流动人口犯罪特点与对策123. 基于人口指标的中国老年人力资本测算与实证:2000-201124. 历史人口学视角下的日本“近代家庭”论批判125. 人力资本. 融城能力与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126. 中国女性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研究127. 云缅跨境婚姻的现状研究--基于云南省芒市(四个边境镇)人口状况分析128. 小组工作介入老年流动人口城市融合问题研究129. 北京流动人口社会分层及机制研究130. 人口学指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131. 社工服务让流动人口与城市和谐共融132. 美国人口健康调查系统的残疾研究应用133. 跨国人口流动浪潮下的边境农村空心化134. 老年人口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算135. 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136. 医疗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支持服务的可行性研究137. 河北省80后人口省内流动特征研究138. 人口流动. 代际生态与乡村民俗文化变迁139. 日韩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策的经验及启示140. 丧偶对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影响研究赠送论文选题思路:毕业论文选题思路一、毕业论文选题思路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工作。

资源配置视域下我国特大镇设市改革再阐释

资源配置视域下我国特大镇设市改革再阐释

2024年第4期(总第345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4ꎬ202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N.345新型城镇化的进展与未来资源配置视域下我国特大镇设市改革再阐释李㊀澎ꎬ高㊀帆摘㊀要:特大镇设市改革对于我国协调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ꎬ对特大镇设市改革进行再阐释有助于推动设市改革路径的理论创新和研究进展ꎮ本文通过赋予设市和设市改革更加丰富的含义ꎬ从资源再配置视角对我国特大镇设市改革进行再阐释ꎬ为研究乡镇体制改革㊁镇设市问题以及探索新型设市模式提供新的思路ꎬ拓宽设市改革路径研究ꎮ从广义资源概念及资源配置角度来看ꎬ特大镇设市改革可理解为通过城乡资源再配置ꎬ增加特大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ꎮ这种设市改革含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启示ꎬ由此可加强对理解特大镇设市改革进程㊁探索新型设市模式㊁特大镇摆脱发展困境㊁解决特大镇发展资源供需矛盾㊁弥补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短板㊁推进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的再认识ꎮ关键词:特大镇ꎻ设市改革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ꎻ供需协调ꎻ新型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299.2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4)04-0056-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新型城乡关系研究 (17ZDA066)ꎻ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 鲁苏浙粤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比较研究 (2023RKY02004)ꎮ作者简介:李澎ꎬ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博士后研究人员ꎬ山东省体制改革与政策创新软科学研究基地研究员ꎻ高帆ꎬ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ꎮ㊀㊀一㊁引言当前ꎬ我国城镇化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ꎬ既要解决城市存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问题ꎬ还面临上亿新增农村人口进城问题ꎬ仅靠现有建制市来解决则面临较大压力ꎮ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以来ꎬ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被反复重点提及ꎬ小城镇作为现有城市分散压力的重要支点得到多方重视ꎮ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ꎬ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吸纳人口多㊁经济实力强的小城镇ꎬ成为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重要载体ꎮ这些达到我国设市标准㊁具有很强的人口吸纳能力和经济集聚能力的小城镇被称为 特大镇 ꎮ在我国的小城镇群体中ꎬ拥有中小城市体量的特大镇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代表ꎬ被喻为小城镇体系的 头 ㊁新生中小城市和我国城市体系的 尾 [1]ꎮ尽管特大镇人口规模大㊁经济发展水平高ꎬ但仍然是镇级管理体制和行政级别ꎬ其被赋予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实际的人口及经济社会管理规模严重不匹配ꎬ发展活力被压制ꎬ体现出不能充分发展的特征ꎮ许多学者研究认为ꎬ我国现行乡镇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基本需求ꎮ从特大镇的发展现状来看表现尤为明显ꎮ如何释放特大镇的活力ꎬ加强特大镇解决 三农 问题的能力ꎬ形成新的增长点ꎬ是当前改革政策探索的重要内容ꎬ特别是特大镇涉及的 镇级 机构㊁人员编制和管理权限等方面问题众多ꎬ亟须解决[2]296ꎮ叶中华等研究认为ꎬ经济发达镇面临责任大㊁权力小㊁功能弱㊁效率低的困境ꎬ建设㊁发展和管理都受到传统乡镇体制的制约[3]ꎮ辜胜阻等将特大镇的农村经济型管理体制制约概括为 镇大权小 责大事多 人多钱少 [4]ꎮ叶贵仁把传统的上下级政府间关系和镇级体制作为导致经济发达镇公共服务水平低下㊁条块矛盾突出㊁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的重要原因[5]ꎮ吕程平研究认为ꎬ特大镇存在黏着性㊁受控庞杂性㊁具有破坏性和结构性治理问题等四类社会65问题[6]ꎮ吴金群等认为ꎬ强镇扩权无法解决经济发达镇面临的 小马拉大车 ㊁县镇之间矛盾突出㊁公共服务能力有限等困境ꎬ应探索新设市模式[7]ꎮ可以发现ꎬ目前的相关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现实具体问题分析的层面ꎬ理论研究仍较为缺乏ꎮ在当前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下ꎬ镇改市是理论上解决特大镇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ꎬ也是自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以来的重要政策方向ꎬ然而ꎬ由于研究对象的限制ꎬ相关研究多年来推进缓慢ꎮ早在20世纪90年代ꎬ地理学科领域著名学者刘君德教授在研究石狮设市模式时认为ꎬ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设市体制ꎬ可以试行 县管市 新模式[8]ꎮ然而ꎬ自石狮设市以来ꎬ只有极个别建制镇由于地理位置等特殊原因改设为建制市ꎬ新的设市模式尚未能付诸实践ꎮ近年来ꎬ对 镇级市 县辖市 等新型设市模式的研究仍以理论分析为主ꎬ由于研究对象和数据资料的缺乏ꎬ难以运用规范的计量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检验ꎬ极大地限制了设市问题的研究进展ꎮ与自然科学进行实验分析不同ꎬ新政策实施有着巨大的成本和风险ꎬ更需要谨慎推进ꎮ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的储备和发展ꎬ对减少新政策实施的风险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ꎮ如何在实证案例有限的情况下研究设市问题是一个理论上的挑战ꎮ设市 在现实中的直接含义限制了特大镇设市的现有研究ꎬ本文尝试拓展特大镇 设市 及 设市改革 的内涵ꎬ推进特大镇设市的研究进展ꎮ借鉴发展经济学经典著作«农业与工业化»中对工业化概念重新定义的研究思路ꎬ基于广义资源概念及资源配置的视角ꎬ本文对我国特大镇设市改革进行再阐释ꎬ为研究设市改革路径和探索新型设市模式提供新的思路ꎬ有助于解决特大镇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ꎮ㊀㊀二、基于广义资源概念及资源配置视角理解设市改革的内涵㊀㊀设市的本意是设置建制市ꎬ属于行政区划调整范畴的概念ꎮ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是由1993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规定的ꎬ达到一定标准后ꎬ县和镇建制可以改设为建制市ꎮ改革开放以来ꎬ撤县设市成为我国主要的设市模式ꎬ相对较多的样本量支持了大量的有关研究ꎮ自撤县设市模式成为主要设市模式以后ꎬ我国撤镇设市①的成功样本屈指可数ꎮ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以后ꎬ截至目前ꎬ只有2019年的浙江龙港成功撤镇设市ꎮ越来越多的小城镇达到撤镇设市标准而未能设市ꎬ镇设市问题在学术界和社会相关方面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ꎮ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㊁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ꎬ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理念和思路转变的重要标志ꎮ强调优化资源配置的设市改革ꎬ可以视为新阶段城镇化功能转换的重要途径ꎬ作为促进效率提升和成果分享的重要抓手[9]ꎬ也是解决特大镇发展问题的重要思路ꎮ(一)资源配置视角的双重含义我国特大镇的改革发展过程也是城乡资源再配置的过程ꎬ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ꎮ其一ꎬ城镇发展主要依靠两种方式ꎬ即市场经济力量(如城镇的自我融资)和以再分配的方式获取资源(如行政手段的影响)[10]ꎮ对于行政层级末端的特大镇而言ꎬ与高层级城市相比ꎬ除了部分改革的作用以外ꎬ再分配对特大镇发展的作用很小ꎬ市场经济力量则是特大镇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力ꎮ也就是说ꎬ在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制度环境下ꎬ特大镇主要依靠自我融资等手段ꎬ吸引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ꎬ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再配置和农业转移人口空间集聚ꎮ其二ꎬ当农业转移人口进入特大镇以后ꎬ其作为居民消费者使得地方公共产品需求增加ꎬ特大镇地方政府面临地方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压力ꎮ在我国城镇管理体制下ꎬ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资源很少通过市场经济力量来配置ꎬ以行政手段为代表的再分配方式是地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主要来源ꎮ因此ꎬ基于这种考虑ꎬ可以从资源配置的视角理解设市与设市改革等行政手段推动特大镇发展的过程ꎮ75①撤镇设市通常称为切块设市ꎬ是改革开放以前的主要设市模式ꎮ此处为强调行政建制的调整ꎬ故称为撤镇设市ꎮ(二)资源配置视域下阐释设市改革的理论逻辑资源通常泛指能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物质和要素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ꎮ相关研究中一般将自然资源视为狭义的资源ꎬ将包括自然资源㊁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等在内的各类资源视为广义的资源[11]ꎮ在广义资源的概念下ꎬ财力资源㊁人力资源㊁物质资源㊁信息资源以及制度资源等都属于资源的范畴[12]ꎮ作为发展成果分享重要形式的公共服务ꎬ同时也是一种资源ꎬ在大量的文献中被研究提及①ꎮ因此ꎬ从某种意义上讲ꎬ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ꎬ也就是提升资源投入效率和推进发展成果分享的过程ꎮ基于广义资源概念范畴ꎬ在探索新型设市模式的背景下ꎬ现实意义的镇设市意味着部分资源的 所有权 将在设市后被重新分配ꎬ结果是设市后行政区划调整使得原上级辖区失去部分资源的 所有权 ꎬ从而失去对设市镇域的管理权和利用行政手段从设市镇域获取资源等原有权力ꎮ其经济学含义可理解为通过城市资源 所有权 的再分配ꎬ增加特大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ꎮ管理学含义是提高城市管理能力ꎬ目的是增加特大镇的城市管理和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与水平ꎮ进一步区分资源的 所有权 和 使用权 ꎬ将特大镇设市改革的过程理解为把部分原本按照行政建制和等级划分的资源的 使用权 ꎬ根据特大镇发展需求赋予特大镇的过程ꎮ也就是说ꎬ在当前改革进程中ꎬ设市改革的含义可引申为将本属建制市的部分资源(使用权)ꎬ再配置给乡村地区的基层行政建制(建制镇)ꎻ尚未涉及建制的升级和区划的调整ꎬ不涉及正式法律层面的资源 所有权 的调整ꎬ起到实际上增加特大镇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作用ꎮ增加特大镇资源投入ꎬ解决的是镇级资源投入与人口规模大㊁经济发展水平高之间的矛盾ꎻ增加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ꎬ解决的是镇级行政管理能力和实际的人口及经济社会管理规模严重不相适应不匹配的矛盾ꎮ正因如此ꎬ有学者认为ꎬ镇改市就是镇的上级政府拥有的各类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3]ꎮ更进一步ꎬ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ꎬ镇设市与乡镇体制改革②区别的本质ꎬ是确定部分按照行政建制和行政等级划分的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归属问题ꎮ同时ꎬ考虑到当前相关特大镇正在进行的是新型设市模式的探索ꎬ按照新型设市模式的要求ꎬ即使当前设市改革的结果是建制的升级或调整ꎬ也与以往传统设市模式有所不同ꎬ甚至可能出现相关研究中所谓 镇级市 县辖市 等新型建制市ꎮ故而ꎬ可以用设市改革代表这一过程ꎮ综上所述ꎬ本文镇设市的含义可以概括为:通过行政建制的调整ꎬ将建制市所拥有的部分资源的所有权赋予镇ꎬ从而增加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ꎮ设市改革表示将建制市所拥有的部分资源的使用权赋予镇ꎬ可以不涉及行政建制调整和资源所有权的重新分配ꎬ但能够起到增加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效果ꎮ乡镇体制改革亦可归为设市改革概念范畴ꎮ从这个角度来看ꎬ设市改革政策之间的差异ꎬ以及同传统调整行政建制的设市之间的差异ꎬ表现为增加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不同ꎮ㊀㊀三㊁资源配置动态化:制度变迁与特大镇设市改革㊀㊀引入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有助于更进一步理解设市与设市改革的内涵ꎮ在上文的分析中ꎬ将设市改革的内涵拓展至资源配置范畴ꎬ然而ꎬ无论是资源使用权的调整ꎬ还是资源所有权的调整ꎬ抑或是行政建制的调整ꎬ都不是没有成本的ꎮ因85①②尽管公共服务资源在大量的文献中被研究提及ꎬ但其仍可继续分解ꎬ可作为投入相关资源要素后的产出ꎮ公共服务资源被看作生产要素时ꎬ与财力资源㊁人力资源㊁物质资源等要素资源共同作为要素投入转化为相应的产出ꎮ在作为公共产品时ꎬ又是由相应的财力资源㊁人力资源㊁物质资源等作为要素投入转化而来ꎮ在本文的分析中ꎬ公共服务资源具有双重属性ꎮ此处在拓展设市改革内涵时ꎬ公共服务资源可被看作一种要素资源随着设市改革而被重新分配ꎮ作为地方居民享受的公共产品ꎬ其又关系到地方居民对城镇发展成果的分享ꎮ乡镇体制改革主要是指对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的改革ꎬ以强镇扩权为主要形式ꎮ此ꎬ从制度变迁视角进一步理解特大镇设市与设市改革内涵ꎬ既可以加入产权分析ꎬ也可将改革的成本考虑进来ꎬ有助于我们认清设市改革作为制度安排变迁的发展形势ꎮ一方面ꎬ由于城镇管理体制决定了部分资源的所属关系ꎬ通过改革等行政手段进行部分资源的再配置未必改变其所属关系ꎬ因此可以利用产权理论的思路进行探讨ꎮ例如ꎬ镇的人事权有着清晰的边界制约ꎬ镇政府的人事安排仅限于能够控制的内部单位ꎬ而从本镇向外调出人员ꎬ或者从外部向本镇调入工作人员ꎬ都必须由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决定ꎬ镇只能提出建议ꎮ改革过程中这种以相对控制权为代表的资源的再配置ꎬ使区分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显得十分必要ꎮ另一方面ꎬ资源的再配置和权利的界定都是动态的且不是没有成本的ꎬ故从制度变迁及变迁成本的视角ꎬ将制度成本考虑进来ꎬ有助于更全面深入理解特大镇设市改革内涵ꎮ根据制度变迁理论的思路ꎬ在制度非均衡状态出现后ꎬ如果社会主体参与者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新的制度可能获得的潜在利润大于为获得该利润而支付的成本时ꎬ新制度就会产生ꎬ也就是制度变迁ꎮ有学者认为ꎬ改革的实质就是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14]ꎮ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论述特大镇设市改革问题ꎬ既是对现实经济现象及其本质性的进一步探讨ꎬ也是利用我国的改革经验来检验制度变迁理论的过程ꎮ(一)从制度变迁视角理解设市改革的理论逻辑制度不均衡状态的出现为特大镇设市改革制度变迁提供了条件ꎮ20世纪90年代以来ꎬ«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发布ꎬ为我国小城镇相关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ꎮ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提出 把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ꎬ除了为镇设市打通实施路径以外ꎬ也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大镇指明了方向ꎮ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ꎬ特大镇所在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ꎬ也可谓制度选择集合出现了变化ꎬ使特大镇面临新的选择集合成为可能ꎮ从某种意义来看ꎬ设市改革可以被视为一种制度安排创新ꎮ基于该理论的角度ꎬ具体设市改革可以被理解为制度变迁理论中可替换安排的方案(菜单)ꎬ某一特大镇所选择的设市改革政策ꎬ则是可替换安排的菜单选项ꎮ只有认为存在某种设市改革政策预期的收益大于预期的成本时ꎬ才会有可能选择并实施这种设市改革政策ꎮ然而ꎬ每种制度安排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成本ꎬ带来不同的净收益ꎬ特大镇要选择净收益最大的设市改革政策ꎮ即使各种不同的设市改革制度安排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是相同的ꎬ也会因不同的制度成本造成安排变迁净收益的差异ꎮ从一定意义上讲ꎬ设市改革政策的差异ꎬ一方面表现为增加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不同ꎬ另一方面表现在成本收益的差别ꎮ当考虑到制度成本时ꎬ无论是调整资源使用权ꎬ还是同时调整资源使用权和所有权ꎬ抑或是调整行政建制的镇设市ꎬ三种形式都会存在差异ꎮ即使通过不同的方案ꎬ也可能带来相同的资源配置结果ꎬ从而产生相同的收益ꎮ但是ꎬ改变资源配置的不同方案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差异ꎬ从而造成不同的净收益ꎬ进而导致不同的方案选择ꎮ综上所述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ꎬ特大镇设市改革政策措施的(新制度)经济学含义可理解为特大镇制度安排变迁的实施方案ꎮ从理论上讲ꎬ特大镇设市改革的发展方向ꎬ将取决于各方案带来的净收益ꎮ由于收益未必是物质的ꎬ也可以是非物质的ꎬ因此制度安排变迁可能会涉及非经济因素ꎬ从而难以通过数据指标来衡量ꎮ通过理论逻辑分析ꎬ有助于认清设市改革作为制度安排变迁的发展形势ꎬ深入理解当前推进特大镇设市改革的阻力ꎮ(二)从制度变迁视角理解设市改革的分类探讨从理论上讲ꎬ在制度经济学中ꎬ制度成本是广义的交易费用ꎬ包括制度的确立或制定成本㊁制度的运转或实施成本㊁制度的监督或维护成本㊁制度创新或变革成本等[15]60ꎮ这些成本都体现在特大镇设市改革的过程中ꎮ然而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ꎬ很难将各类成本根据这些理论作明确的划分ꎮ95为增加制度成本分类的可操作性ꎬ可将制度成本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制度变迁过程中建立㊁维持和改变现有体制难以避免的成本ꎬ也可以称为某种意义的固有成本ꎬ例如制度变迁过程中所必须消耗的人㊁财㊁物等资源ꎻ另一类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ꎬ理论上可以通过相应技术手段减少甚至避免的成本ꎬ或可称为某种意义上的可变成本ꎬ例如制度变迁可能会造成某一方的利益损失而受到阻碍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ꎬ乡镇体制改革与设立县辖市㊁ 省辖县管 市在部分制度成本方面是类似的ꎮ一方面ꎬ乡镇体制改革㊁设立县辖市㊁设立省辖县管 市都涉及资源使用权的重新分配ꎬ都将本属上级建制的部分资源赋予这些区域ꎮ从地方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ꎬ这些改革模式理论上起到增加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过程的效果是类似的ꎮ换句话说ꎬ相应的固有成本是类似的ꎮ另一方面ꎬ只要特大镇不从原上级区划中脱离出来设立县级市ꎬ或继续乡镇体制改革ꎬ或设立县辖市ꎬ或设立 省辖县管 市ꎬ原上级区划政府都有制造非必要成本的可能ꎬ此类制度成本将继续存在ꎮ相对而言ꎬ也可将其称为可变成本是类似的ꎮ更进一步ꎬ只要特大镇仍属原上级区划ꎬ且存在从原上级区划分离出来的可能性ꎬ原上级区划政府都有制造非必要成本的动机和能力ꎬ不设市的乡镇体制改革与设立县辖市或实行 省辖县管 市在产生相应可变制度成本方面应该也是类似的ꎮ从现实层面考虑ꎬ还可以将特大镇设市改革过程中的制度成本进一步具体分为两部分:一是镇政府主体资格引起的制度成本ꎻ二是协调政府及部门间关系的制度成本ꎮ从有关试点设市改革的过程来看ꎬ这类可变制度成本是现实存在的ꎮ例如ꎬ县级权限的反复下放和收回ꎬ主要问题出在镇政府主体资格缺少法律依据ꎮ有试点经验表明ꎬ难以仅仅通过试点的方式予以解决ꎬ限制了地方资源配置的优化ꎬ特大镇上级政府有理由选择性地配置特大镇所需资源ꎬ致使政策效果不能全部得以实现甚至无法实现ꎮ再如ꎬ政府及部门间协调问题ꎬ特大镇上级可以凭借行政等级优势ꎬ增加政府及部门间协调难度ꎬ造成制度运行受阻ꎬ给工作的进行带来阻力ꎮ可见ꎬ设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ꎬ绕不开对这些相关制度成本展开探讨ꎮ1.镇政府主体资格制度成本问题ꎮ与传统乡镇体制改革不同ꎬ通过新型设市模式ꎬ赋予新型市政府相应主体资格ꎬ使其获得部分资源所有权ꎬ有利于镇政府主体资格问题的解决ꎬ从而减少此类制度成本ꎮ设立县辖市㊁ 省辖县管 市㊁县级市的新型设市模式均需要省级以上政府的支持ꎮ在文献回顾中可以发现ꎬ现有的设市模式提议中ꎬ设立县辖市或 省辖县管 市的呼声要高于设立县级市ꎮ一些学者认为ꎬ将特大镇从原上级区划中完全切割出来ꎬ则原上级的县(市等)经济总量㊁财政税收㊁要素划拨会减少很多ꎬ恐怕会引起地方较大的阻力ꎬ出于法律考虑ꎬ因此提出 省辖县管 市的总设想[15]ꎮ这种新的 县市关系 思路本质上类似于当前县级市与地级市的代管关系ꎬ实际上县仍能保留对设市后的特大镇有较大管理权限ꎬ在某种程度上仍是县辖市的思路ꎮ从这方面制度成本来看ꎬ乡镇体制改革与设立县辖市㊁设立 省辖县管 市存在差别ꎮ也就是说ꎬ虽然当前乡镇体制改革试点尚无法解决镇政府主体资格等问题ꎬ但通过建立县辖市㊁ 省辖县管 市等新型市镇的形式ꎬ把被证实有效的改革措施赋予这类新市镇并固定下来ꎬ同时改变新型市镇政府主体资格相关制度ꎬ从而解决镇政府主体资格问题ꎬ确定部分资源的 所有权 归属ꎬ将有利于消除乡镇体制改革过程中这类问题造成的制度成本ꎮ同时ꎬ相关研究表明ꎬ设立 省辖县管 市可减少地方阻力ꎬ存在减少协调政府及部门间关系的制度成本的可能[16]ꎮ2.协调政府及部门间关系的制度成本问题ꎮ然而ꎬ按照以上思路进一步考虑ꎬ仍然会出现问题ꎬ协调政府及部门间关系的制度成本问题难以随之解决ꎮ尽管 县辖市 等新型市镇的设立可以不改变设市特大镇的行政隶属关系ꎬ但其设立的直接目的是解决当前特大镇发展问题ꎮ若新的 县辖市 等体制有利于特大镇的进一步发展ꎬ那么随着 县辖市 等新型市镇的不断发展ꎬ在等级化的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下ꎬ 县辖市 等新型市镇的发展将会再次受到体制束缚ꎬ面临当前特大镇06。

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与布局研究——以上海为例

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与布局研究——以上海为例
关键词地下空间J深层地下空间I功能与布局l城市地下物流
Keywords Underground space Deep underground space Function and layout Underground logistics
文章编号1673-8985(2019)07-0014-04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志码A
作者镝介
何耀淳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市政规划设计分院 工程师,硕士
0引言 地下空间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
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一项战略 资源,也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城市可持续发 展能力和城市空间质量的重要手段。
21世纪以来,我国许多大型城市在地下空 间开发利用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地下 空间开发规模呈现出爆炸性增长,浅层地下空 间的饱和度将逐步显现,部分特大城市的地下
14 I转型探索
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利rch on Function and Layout of the Deep Underground Space"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何耀淳HE Yaochun
摘 要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城市空间质量的重要手段。虽然目前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的理念和技术尚未达到应用阶段,但可以预见到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存在巨大潜力,并将成为特大城市中远期发展 重要的空间承载。通过对地下空间发展趋势、开发理念等方面的梳理,结合地下设施的分类调研提出以广义物流和特种用 途为主的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功能,并基于物流功能探讨深层地下空间布局结构的基本形态,提出构建上海深层地下网络 空间的布局设想,以提高城市中远期的运行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合理规划深层地下空间提供一定参考。

超特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特征与规划应对——以上海市为例

超特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特征与规划应对——以上海市为例

Characteristics and Planning Response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Megacity ofChina: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超特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特征与规划应对*——以上海市为例刘 晟 黄建中 LIU Sheng, HUANG Jianzhong超特大城市在功能定位、人口结构、用地和空间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特征及规划实施的复杂性,从国家使命、人口构成、资源要素和空间特征4个方面,分析超特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特殊性。

以上海为例,解析其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在认知导向、目标传导和空间协同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超特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应当作为支撑城市多维度发展、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形成分阶段落实规划目标、动态满足市民需求的机制,成为各部门和各主体协同治理、凝聚合力的平台。

最后从规划指标、规划层级、用途管控和空间统筹等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阐述相应的规划编制和实施策略。

The particularity of megacities in function orientation, population structure, land use and space determines the demand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the complexity of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From four aspects of national mission, population composition, resource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demand for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megacities is analyzed. Taking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its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planning in terms of cognitive orientation, goal transmission and spatial coordination. Furthermor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megacities should be the carrier to support the multi-dimensional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enhance the core functions of cities, form a mechanism to implement the planning objectives in stages and dynamically meet the needs of citizens, and become a platform for all departments and all subjects to coordinate governance and gather joint forces.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planning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re elaborated from four aspects that need to be focused on, including planning indicators, planning levels, us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nd spatial planning.超特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特征;上海2035;规划目标;实施策略megacities;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demand characteristics; Shanghai 2035; planning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文章编号 1673-8985(2022)05-0067-07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20511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作者简介刘 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政策研究与科技发展处 副处长黄建中(通信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cn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数据,2020年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63.89%。

区域发展四大案例研究

区域发展四大案例研究

区域发展四大案例研究区域发展是指其中一地区通过综合利用本地资源、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四个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案例,包括上海自贸区、新加坡经济特区、德国魏玛市的转型和中国浙江义乌市的小商品市场。

1.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于2024年设立的一片特殊经济功能区,秉持着开放、便利、监管有效的原则。

该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占地面积为120.72平方公里。

自贸区的推出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投资和人才,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自贸区内的金融、航运、贸易、物流等行业也得到了政策支持和创新试点。

2.新加坡经济特区新加坡经济特区是20世纪60年代为推动经济发展而设立的。

新加坡由于地处海峡交通要道,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包括清廉政府、政治稳定、优惠税收政策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进驻。

新加坡经济特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的金融、贸易、物流和旅游中心。

3.德国魏玛市的转型德国魏玛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二战后经济一度停滞,城市面临着人口减少和产业衰退的问题。

然而,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魏玛市取得了巨大的转型和发展。

魏玛市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学校和博物馆,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

这一转型使魏玛市成为了德国文化中心和经济增长点。

4.中国浙江义乌市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市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小城市,以其小商品市场而闻名。

小商品市场是义乌市的经济支柱,市场内集中了大量的小商品批发、零售和物流企业,每天有数十万人次的商贸活动。

这个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源于义乌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供应链的完善。

小商品市场的繁荣带动了义乌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以上是四个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案例,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和策略,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并且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的生活改善做出了贡献。

上海的社会变革与政治的发展

上海的社会变革与政治的发展

上海的社会变革与政治的发展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经济、金融和商业中心。

在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方面,上海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转变和发展。

1.经济改革开放: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逐渐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点,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

市场经济的推进和私营部门的发展为上海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基础。

2.城市建设和现代化:上海在过去几十年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进程。

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高楼大厦、现代化交通系统和国际化的商业区的建设改变了上海的面貌。

3.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上海的社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社会结构变得多样化。

同时,上海的文化氛围也在不断发展,艺术、电影、音乐和文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4.政治发展和市民参与:上海在政治发展方面也有所变化。

市民对政治参与的需求和意识逐渐增强,市民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公民权利的呼声也逐渐崛起。

政府也在逐步加强公共参与机制和民主决策的实践。

5.国际交流与合作:上海作为中国的对外窗口,积极推动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和国际贸易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的举办,为上海与全球各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

机械制造企业如何构建安全双重预防体系

机械制造企业如何构建安全双重预防体系

机械制造企业如何构建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商琪,胡英贝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洛阳市涧西区 471000摘要:我国政府向来将民众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故而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由于机械制造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且机械制造属于相对危险性较高的职业,因此机械制造企业更需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原则,通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的合理构建,最大限度的消除和防范各种安全生产风险因素,以便为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障,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及其提升与改进措施,供同类企业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构建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安全管理引言任何一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需要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宗旨和原则,高度重视安全风险防控,因为安全事故不仅是危害企业运营效益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制约和阻碍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的最大原因,机械加工制造工序繁杂,工作区域遍布各种生产机械设备,故而生产作业中存在机械伤害等诸多安全风险,因此机械制造企业应重点加强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并积极探索和落实切实有效的安全双重预防体系改进与完善策略,以便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构建安全双重预防体系1.1风险分级管控1.1.1辩识风险。

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指的是可能对人员、设备、环境和财产等造成损害或损失的因素和事件。

这些因素和事件可能是潜在的或明显的,它们可能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

风险通常具有发生与否存在不确定性,同时风险还能够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评估进行防范,又因为不确定性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和控制。

风险还具备明显的多样性特征。

机械制造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所面对的风险通常由人员,设备,环境以及管理等四个方面组成。

辩识风险应该强调所有人的参与,尤其是在生产一线,他们是日常生产中的主要成员,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一群人,他们的参与程度越高,他们的辩识就会越全面,也就越深刻。

1.1.2风险分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政府就是 “ 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 念指导下, 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 通过
法定程序 ,按照公 民意志组建起 来的 以为公 民
服务为宗 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 ,它体现 了能力政府的 价值取 向。在特大城 市构建服务
政府,一方面 要提高政府 生产公共服 务政策和
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另一 方面 , 要增强公共服 务体制的构建能 力。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五种 能力政府的构建路径 ,其 中,权 力路 径 为构建能 力政府提供 的是能力资源基 础, 制 度路径和法治 路径为其提供 了支撑平 台与运行 环境 ,市 场路径和治理 路径更 多的是从转变和 完善政府 行政手段和方 式入手 ,实现政 府行政
建设特 大城 市能 力政府 ,关键是寻 求城市 政府 行政 能力生 成和 提高的 基 础 资源 、支撑 平 台和 手段 方式 ,转变 传统 的粗 放式 政府行 政 能力生 成机 制为 集约式 的政府 行政 能力生 成机 制 。上 海在提 升政府 行政 能力 ,推进 公共行 政 体制改 革,努力 构建特 大城 市能力 政府 的过程 中,采取 了一 系列措施 ,形成

维普资讯
过 程 中, 极其 重视社 会力量 的运 用 。 如上海在 中小学生 减负过 程 中,要 求政府 、社 区、社会 、学校 、家庭 齐抓共 管,各 司其 职,利用 各 自条 件 , 通过 各种 形式 ,为学 生 “ 减负”创造 条件 , 提供保 障 。 上海对城市 的协 同治理 , 使得政府 在行政 手段完 善上 , 升 了行政 能力 , 提 构建 了一 种 以 “ 政府 负责 、 会协 同 、 社 公众参 与”为特征 、适应市 场经 济发展 的社 会管理 新格局 。 以上 五种能 力政府 的构 建路 径, 并不 是相互分 离 的, 是 而
段和 方式人 手 ,实现政府 行政 能力 的提 升和 集聚 。
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释
l J 尚立 : 关 j 责 任政府 、 1林 ; 二“ 服务政府 、 法治政 啊“内涵与机制 的研究报告》 \ 匕 I I 海市政 治学会 政府新理 念一一关于服 务政府 、 责 任政府 、 治政 府的研究川c ,: 法 1 3 5页一 ,上海 人民出板 _ 0 4 海 } 土.2 0 . 【1 2 刘熙瑞 :服务型政府一一经济 全球化背景 下中国政府改革的 目 《 标选择 I1 l .载 《 『 中国行政管理》 0 2 J ,2 0 ,5页 .

个彼 此联 系 、 互作 用的整 体 , 相 行政 能力 的提 升, 于五种 在 路径选 择的统 一 。 中, 力路 径为 构建 能力政府 提供 的是 能 其 权
力资源基 础, 制度路径 和法 治路 径为其提供 了支撑平 台与运行 环境, 市场路径 和治理路 径更 多的是从转 变和完善政 府行政手
我国特大城市公共行政改革的模式选择以上海为例的分析研究服务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它体现了能力政府的价值取向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值得借 鉴的行 政能力 生成路 径 。


权 力路径 (- 径) 加 强城市 政府 权 能建 设 P路 :
汉 密 尔 顿 指 出, 够 的 权力 是 行政 部 门能 够 强 而有 力 所 需要 的 因素之 足


这表 明,行政 能力 同行政权 力是 正相 关的,因此 ,“ 大 限度地 加强政 最
府 的权力 能力 ,使政 府手 中现有 的权 力得到 高效 、充 分的 使用,这是 提高政 府 能力 的关键 。 这就 是所谓 的权 力路径 ( o e — p r a h ” P w r A p o c )选 择 。 上海政 府在 提升行政 能力 的过程 中,抓 住 中央 与地方 权力 重新配 置的 契 机 ,适 时地加 强城市 政府权 力能 力,主要体 现在两 个路径 上 ;一是 充分 利用 中央下放 的 “ 人权 ” 事权 ”和 “ 、“ 财权 ” 实现 “ 力积 聚” , 权 ,增大政 府在 城 市 管理 、社 会发展 、经 济调控 等方面 的行政 权力 :二 是通过权 力 的统一行 使 提 升行政 能 力,因为 “ 一 才有力 量,这 是不容 争议 的 。2 0 年以来 ,上 统 00 海建立 起 了 “ 两级政府 ,三级 管理 ”的城市 管理体 制,真 正做 到 了行政 权 力 的统一 行使 ,提 升 了政府 综合 行政 能力 。 二 、制度路 径 (S 一路径 ) :重振 政府 制度供给 能 力 新 制度 经济学 派认为 , 制度化 程度 低下的政府 不 仅仅 是个弱政 府,而且 “ 还是 一个坏 政府 。 因此 ,构 建能 力政 府,提 升政府行 政 能力 的第二 个有 效 ”
个改 革” ,标志着 上海 开始从 “ 能性 的弱政 府 ”向 “ 全 准全 能性 的强政府 ”转 变 ;随着 城市的 发展 ,上海第 八次 党代会 强调 : “ 步形 成 以政 府管理 为调 逐 控 、社 会组织 为主导 、市 民协 同参 与的社 会管理 新机 制,积极探 索适 应特 大 城 市特点 的社 会管理 新路 。 ”为适 应城 市综合 管理 的需要 , 上海 城市 发展思路 实 现 了由 “ 重建 轻管 ”向 “ 管并重 、重 在管理 ” 的转 变 ,并且初 步建立 了 建 城市 管理 综合 执法 体制 ,全面 提升 了行政 执法 能力,取得 了 良好 的成效 。
能力的提升和 集聚。
处于 服务社 会经济 发展为主 的城市 管理创新 阶段, 同样 要求政府 提升 能力, 这 为城 市 发展 提供 新的管理 支撑 。 最后 , 建能 力政府是 适应 特大城 市综 合管理 的需 要, “ 构 是 全能政 府”和
“ 桨政府 ” 变 的必 然选择 。 9 1 , 划 转 19 年 上海 向中央 提 出的 “ 三个保 证 ” “ 和 三
著名 发展 经济学 家托达 罗 曾把 政府有 效 的 “ 理和行 政 能力”视为 发展 管 中国家 “ 最稀 缺 的资源 ” ,同样, 有效 的政府 行政 能力 也是城 市发 展的 重要资 源 。因此 ,建 立能力 政府 是特大 城市 发展 和政 府转 型的必 然逻 辑 。
我 国特 大城 市能力政 府的构建路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