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第三章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第三章证券市场主体
《金融市场基本知识》第三章证券市场主体第一节证券发行人一、证券市场融资活动(一)证券市场融资活动的概念与方式1.概念:资金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之间以有价证券为媒介,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活动。
2.主要方式: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
近年来,兴起的投资基金融资也是一种方式。
(二)证券市场融资活动的特征1.资金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直接接触,形成直接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没有另外的权利义务主体介入)。
【小贴士】促成证券发行买卖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交易所等),自身不充当权利义务主体,只是连接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的服务性媒介。
2.证券市场融资是一种强市场性的融资活动。
【小贴士】银行信贷、商业票据融资等双边协议形式完成资金交易属于弱市场性。
投资者与发行人的股权或债权关系并不是凝结在最初的两者之间的,而是可以随时转移的,投资者通过在市场上出售股票或债券,就可以将原来持有的股权或债权转让给他人。
3.证券市场融资是在由各种证券中介机构组成的证券中介服务体系的支持下完成的。
二、证券发行人证券发行人是指为筹措资金而发行债券、股票等证券的发行主体。
主要包括政府及其机构、企业(公司)和金融机构。
第二节证券投资者一、证券市场投资者概述(一)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概念及特点证券市场投资者,是指以取得利息、股息或资本收益为目的,购买并持有有价证券,承担证券投资风险并行使证券权利的主体。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者,是推动证券市场价格形成和流动性的根本动力。
(二)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分类1.根据投资者身份分类2.根据持有证券时间的长短分类:短线投资者、中线投资者和长线投资者。
3.根据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分类:稳健型、冒险型和中庸型。
二、机构投资者(一)机构投资者概述1.概念:机构投资者,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以获得证券投资收益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专业团体机构或企业。
2.特点:(1)投资资金规模化(主导地位)。
(2)投资管理专业化(理性化)。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三章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1.前秦朝曾是战国时期七雄之一。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东周后半期称为春秋时期。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秦国于公元221年扫平六国,统一全国。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开辟了重要的丝绸之路。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父系氏族文化遗存以仰韶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为其杰出代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刘秀建立了西汉王朝。
[判断题] *对7.明清时期在绘画艺术上最为突出的是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壁画。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一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王维倡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成了诗、画两位一体的独特风格。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国画十分重视装裱。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在人物画方面,有初唐的吴道子,其代表作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卷》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八卦中,乾代表地,坤代表天,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3.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判断题] *错1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5.庄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6.儒家在先秦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和荀子。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7.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是庄子。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8.道家以辩证思维主张民贵君轻、清静无为而著称。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9.孔子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发展影响最大、时间最久、程度最深。
“基础”知识要点(第三章)
“基础”知识要点(第三章)1、何谓“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观: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及其内部各种关系的根本观点。
(P63倒数第二段)人生观: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P63末段)(文字略有不同)2、“人的本质”与“人性”(参看P64第1、2段)“人的本质”,就是指人的根本性质,是人之成其为人,并与其他存在物区别开来的人自身的规定性。
“人的本质与人性”关键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和实现的。
饮食男女等人的生理方面的需要之所以具有了人的性质,成为人性的组成部分,恰恰取决于它的社会性。
所以,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成为人的本质规定性。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3、人生观主要由哪三个方面来体现?(P65第2段)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人生的价值与意义4、什么叫“人生态度”?(P66第4段首句)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5、我们应当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P67黑体字)人生当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6、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是什么?(P69第1段)只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7、抵制各种错误的人生观:(P70-7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拜金主义”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逐和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目的和生活的全部意义。
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享乐主义”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
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个人主义”是一切从个人出发,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经济法基础第三章知识点
经济法基础第三章知识点第三章竞争法律制度第一节竞争法概述一、竞争法的概念竞争法是调整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竞争法调整的是竞争活动中的经济关系。
二、竞争法的特征1、竞争法调整的是横向竞争关系。
2、竞争法具有经济行政法的性质。
3、竞争法具有程序法的性质。
三、竞争法的立法模式竞争法立法模式有三种:单行法模式、商法模式、民法模式。
中国竞争法采用的是单行法模式。
四、竞争法的基本原则一)确立和保障市场竞争机制的原则这一原则可以概括为:市场竞争是基础,市场竞争的良性运行是目标,公平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持续动力。
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或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原则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或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原则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
该原则具体表现为:反对不正当竞争,禁止垄断经营,以及禁止政府滥用权力进行不公平竞争。
三)实质平等原则与弱势保护原则实质平等原则指对于各类性质不同、情况各异的主体和行为不能等量齐观,必须做出符合实质平等的政策选择。
四)本国利益优先原则(本国利益至上原则)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特征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市场竞争秩序,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制而制定和实施的有关法律规范的总称。
反不正当竞争法具有以下特征:1、调整对象的特定性(主体的特定性、行为的特定性)。
2、法律规范的综合性(兼有实体法和程序法)。
3、一事不再罚(对经营者的同一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4、行政处罚的制裁性(对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处以相应的经济处罚)。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产生和发展状况。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产生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3年12月1日开始实施;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内容(行为列举式立法)——区分3种类型、5种具体手段、11种具体行为。
公共营养师(四级)基础知识 第三章 营养学基础(一)
公共营养师(四级)基础知识第三章营养学基础(一)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蛋白质的消化的开始部位为 [单选题] *A、小肠B、大肠C、胃(正确答案)D、口腔2、氮平衡用公式表示为 [单选题] *A、B=I-U+F+SB、B=I-(U+F+S)(正确答案)C、B=I=U-F-SD、B=I-U+F-S3、中国现行状态下根据所消耗能量将劳动强度分为 [单选题] *A、二级B、三级(正确答案)C、四级D、五级4、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中含有氮元素的营养素为 [单选题] *A、蛋白质(正确答案)B、甘油三酯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D5、进行食物氨基酸模式计算时一般将()的含量设为1 [单选题] *A、赖氨酸B、蛋氨酸C、色氨酸(正确答案)D、苏氨酸6、限制氨基酸是与参考蛋白质相比,()的蛋白质。
[单选题] *A、缺乏较多(正确答案)B、缺乏最少C、两者相等D、中等缺乏7、必需氨基酸为 [单选题] *A、精氨酸B、组氨酸(正确答案)C、亚油酸D、牛磺酸8、蛋白质的适宜摄取量为 [单选题] *A、1g/kg(正确答案)B、2g/kgC、1mg/kgD、60g/kg9、成人膳食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宜占总能量的 [单选题] *A、10-15%B、20-30%(正确答案)C、55-65%D、80-90%10、胆固醇主要来源于 [单选题] *A、植物油B、脑(正确答案)C、豆制品D、蔬菜1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单选题] *A、提供能量B、构成机体的细胞膜C、解毒D、提供必需脂肪酸(正确答案)12、单糖为 [单选题] *A、蔗糖B、果糖(正确答案)C、乳糖D、淀粉13、蛋白质生物价为 [单选题] *A、吸收氮/食物氮B、储留氮/吸收氮(正确答案)C、吸收氮/食物氮D、食物氮/吸收氮14、脂肪的消化从()开始 [单选题] *A、口腔(正确答案)B、胃C、小肠D、大肠15、碳水化合物吸收时要通过 [单选题] *A、门静脉(正确答案)B、淋巴管C、磷脂D、蛋白质16、DRIs是 [单选题] *A、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正确答案)B、营养素供给量标准C、蛋白质消化率D、饱和脂肪酸17、营养是指 [单选题] *A、机体从摄取食物开始到满足机体需要的整个过程(正确答案)B、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一些需要的物质C、研究膳食、营养素及其他食物成分对健康影响的科学D、食物感官性状好,促进食欲18、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RNI是以EAR为基础制订的B、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群体中一半(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正确答案)C、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D、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19、每克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分别可产能 [单选题] *A、9.0kcal、3.0kcalB、9.0kcal、4.0kcalC、4.0kcal、4.0kcalD、4.0kcal、9.0kcal(正确答案)20、成人碳水化合物供能应占总能量的 [单选题] *A、45%-55%B、50%-60%C、55%-65%(正确答案)D、60%-70%21、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故测定食物中的总氮乘以蛋白质折算系数(),即得蛋白质含量 [单选题] *A、5B、5.25C、6D、6.25(正确答案)22、正氮平衡是指 [单选题] *A、摄入氮<排出氮B、摄入氮=排出氮C、摄入氮=粪氮D、摄入氮=粪氮+尿氮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23、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食物中的脂肪具有一定生理功能,我们不应完全拒绝食用B、亚油酸是必需脂肪酸C、皮下脂肪具有内分泌功能D、类脂又称动脂,在机体需要时可被动用E、DHA是指二十二碳六烯酸(正确答案)24、C18∶2是 [单选题] *A、单不饱和脂肪酸B、多不饱和脂肪酸(正确答案)C、饱和脂肪酸D、类脂E、磷脂25、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是从()开始的 [单选题] *A、口腔(正确答案)B、食道C、胃D、小肠26、关于"水肿型营养不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能量基本满足,但蛋白质严重缺乏(正确答案)B、能量与蛋白质都严重缺乏C、蛋白质满足,但能量缺乏D、能量过多引起水肿27、下列属于必需脂肪酸的为 [单选题] *A、α-亚麻酸(正确答案)B、γ-亚麻酸C、花生四烯酸D、DHA28、一般混合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率为 [单选题] *A、92%B、94%C、95%D、98%(正确答案)29、日常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单选题] *A、蛋类B、奶类C、谷类(正确答案)D、豆类30、以下属于半完全蛋白的是 [单选题] *A、肌蛋白B、麦参蛋白C、麦胶蛋白(正确答案)D、玉米胶蛋白31、一般要求动物的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 [单选题] *A、20%~30%B、25%~40%C、30%~40%D、30%~50%(正确答案)32、成人胆固醇摄入量一般不超过 [单选题] *A、200mgB、250mgC、300mg(正确答案)D、350mg33、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不正确的观点是 [单选题] *A、碳水化合物要消化成单糖才能吸收B、消化的过程就是水解的过程C、胃里没有消化淀粉的酶D、消化从胃部开始(正确答案)34、如果测得40克食物中含氮量为56mg,则该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为 [单选题] *A、0.1%B、0.5%C、0.9%(正确答案)D、1.2%35、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为 [单选题] *A、食物氮/粪氮B、粪氮/食物氮(正确答案)C、(食物氮-粪氮)/食物氮D、储留氮/食物氮36、健康成年人应维持零氮平衡再富裕 [单选题] *A、2%B、3%C、4%D、5%(正确答案)二、多选题1、营养是指 *A、机体摄取食物的过程(正确答案)B、机体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答案)C、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D、人体的咀嚼能力E、居民购买的食物2、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 *A、蛋白质、(正确答案)B、脂类(正确答案)C、维生素(正确答案)D、矿物质(正确答案)E、异黄酮3、能量的单位为 *A、卡(正确答案)B、焦耳(正确答案)C、克D、公斤E、摩尔4、半完全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 *A、种类不齐全B、数量不充足(正确答案)C、比例不适当(正确答案)D、既能维持生命,又能促进生长发育E、只能促进生长发育5、条件必需氨基酸有 *A、酪氨酸(正确答案)B、苯丙氨酸C、半胱氨酸(正确答案)D、蛋氨酸E、苏氨酸6、优质蛋白质是指 *A、动物性蛋白质(正确答案)B、大豆蛋白质(正确答案)C、植物中的蛋白质D、谷薯类食品中的蛋白质E、苹果中的蛋白质7、脂类的生理功能有 *A、调节体温(正确答案)B、提供能量(正确答案)C、产生饱腹感D、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E、促进水溶性维生素吸收8、脂肪酸分为 *A、饱和脂肪酸(正确答案)B、单不饱和脂肪酸(正确答案)C、多不饱和脂肪酸(正确答案)D、半必需脂肪酸E、条件必需脂肪酸9、膳食脂肪的营养价值评价包括 *A、脂肪的消化率(正确答案)B、必需脂肪酸的含量(正确答案)C、生物价D、PERE、AAS10、碳水化合物分为 *A、糖(正确答案)B、多糖(正确答案)C、有机糖D、无机糖E、合成糖11、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包括 *A、含量(正确答案)C、利用率(正确答案)D、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E、熔点12、食物蛋白质利用率的评价指标有 *A、生物价(正确答案)B、PER(正确答案)C、AAS(正确答案)D、消化率E、含量1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 *A、预防心血管疾病(正确答案)B、合成类二十烷酸(正确答案)C、提供氮源D、抗生酮E、升高胆固醇水平14、磷脂的生理功能有 *A、供能(正确答案)B、运输(正确答案)C、促进蛋白质吸收D、构成血红蛋白质E、提供氮源15、DRIs包括 *B、RNI(正确答案)C、AI(正确答案)D、UL(正确答案)E、RDA16、蛋白质的营养状况评价包括 *A、摄入量(正确答案)B、身体测量(正确答案)C、生化检验(正确答案)D、消化率E、利用率17、人体的能量来源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三章 中国古建筑基本知识
(三)封建社会建筑 1. 战国时期:砖的出现和应用 2. 秦汉时期: 木构成熟——抬梁式和穿斗式形成、斗拱普遍使
用 砖石建筑、拱券结构发展——我国古建体系基本
形成
Page 5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发展时期 最突出的:佛寺、佛塔、石窟 4. 隋唐时期——成熟时期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木结构的构件形式及用料规格化,砖石建筑进一步
Page 28
2. 歇山顶 是庑殿顶和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
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 垂脊、四条戗脊组成。又称九脊顶。
Page 29
保和殿
Page 30
3. 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
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Page 31
4. 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教学重点、难点:中国古代建筑的思想内涵与艺 术特色、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结构和建筑、布 局及装饰上的特点。
Page 1
第一节 概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 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建筑 早期:穴居、巢居 晚期: 北方——木骨泥墙 南方——干栏式木构
周口店
Page 2
半坡遗址
Page 3
(二)奴隶社会建筑 商朝——夯土技术比较成熟 西周——木构架主要结构方式、瓦的出现和使用
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 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 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Page 25
(四)屋顶 1. 庑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
度,又称四阿顶。
第三章 相量法基础知识
UR = R ⋅ IR
16
& & 特点:UR = R ⋅ IR
①大小:UR = R⋅ IR 。
& & ②UR、I R 同相位。
③相量图:
2.纯电感元件:
iL →φ
若φ与 W 匝线圈全部交链 磁通链ψ = Wφ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 感应电动势:eL =
dψ dt
17 (方向由楞次定律得知:阻止电流变化)
(1) A ± A = (a1 ± a2 ) + j(b1 ± b2 ) 1 2
(2) A ⋅ A2 = ( A ∠ψ1) ⋅ ( A2 ∠ψ2 ) = A ⋅ A2 ∠ψ1 +ψ2 1 1 1
A ∠ψ1 A A 1 1 = = 1 ∠ψ1 −ψ2 A2 A2 ∠ψ2 A 2
e jψ = cosψ + j sinψ =1∠ψ (3)旋转运算(因子):
极坐标型(向量) A = A∠ψ :
4 A = 3 + 4 j = 3 + 4 ∠tg = 5∠53.13o 3 A = 5∠53.13o = 5(cos 53.13o + j sin 53.13o ) = 3 + 4 j
2 2 −1
7
2.运算: A1 = a1 + jb1 = A1 ∠ψ1 , A2 = a2 + jb2 = A2 ∠ψ2
设: A = A ∠ψ1 1 1
A ⋅ e jψ = A ∠ψ1 +ψ 则: 1 1
物理意义:将 A1 逆时针旋转 ψ 。e = cos + j sin = j = 1∠90o , j —— 90°旋转因子 90° 特例: 2 2
2 j
π
距离保护基础知识讲解
a)Z set
•
U
m
1 2
•
I
m
(1
a)Z
set
1 2
•
I m (1 a)Z set
比相式构成
270 0 arg Z m aZ set 90 0 Z m Z set
•
•
2700 arg U m a I m Z set 900
•
•
U m I m Z set
在圆周上两个复数相量相垂直, 90度 在圆内,两者夹角大于90度 在圆外,两者夹角小于90度
•
Zm
Um
•
Im
0.85倍的一次阻抗被称为起动阻抗
ZI oper
;而0.85倍
的二次阻抗被称为整定阻抗
ZI se t
第三章 距离保护
Ⅰ 段阻抗继电器的整定阻抗
ZI se t
UN
Zm
Um Im
nTV I NP
UN I NP
nTA nTV
0.85Z NP
nTA nTV
nTA
Z
I set
ZΙ oper
本讲小结
介绍了距离保护的概念 介绍了全阻抗继电器 方向阻抗继电器 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
第三章 距离保护
第二节 时限特性
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与保 护至短路点之间的距离关系
t f (l) 被称为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限。
一般地,距离保护动作时 限为阶梯型三段式动作特性:
距离保护Ⅰ段——保护到 线路80~85%全长;
距离保护Ⅱ段——保护到 线路全长;
距离保护Ⅲ段——保护到 相邻线路全长,作为远后备保 护
第三章 距离保护
Ⅰ 段阻抗继电器的 动作条件
ZI se t
管理基础知识(第三章)
第三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道德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组织管理者的道德;二是管理组织的道德。
管理者的道德是管理组织道德的核心和基础。
组织的社会责任是组织道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社会对组织应该承担它的社会责任的强烈意愿的形势下,组织的社会责任独立于管理者道德,而成为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第一节管理道德一. 道德的定义道德: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善恶、良心、公正、诚信和勤奋等)二. 四种道德观在商业道德方面有以下四种观点:(一)道德的功利观: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
一个管理者认为,解雇20%的组织员工是正当的,因为这将提高余下的80%的员工的待遇和工作保障,同时有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
——道德功利观(二)道德的权利观: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
一个管理者认为,组织员工告发他们的雇主违法行为时,应当对他们的言论自由加以保护。
(三)公平理论道德观:要求管理者公平地实施规则。
(四)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要求决策人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两方面的因素。
练习:下列观点属于哪种类型的道德观?1、美国纽约地铁工人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而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造成了整个纽约市整个交通系统的瘫痪,也给各行各业的生产带来的损失。
一方:工人应该为了自己的权利而进行罢工。
另一方:工人罢工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巨大损失,因此工人不应当进行罢工。
他们分别输入哪种类型的道德观?2、一个管理者决定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因为他认为最低工资不足以维持该员工的基本生活。
3、一个管理者在作决策时,既考虑决策是否适合社会公众和组织墨守的契约,又会考虑决策在实践中的具体影响和效果。
三.影响管理者道德的因素(一)管理者道德发展阶段。
西方道德心理学家经过实验发现,人们的道德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发展阶段:经过研究发现,大部分成年人处于第四个阶段上,他们被束缚于遵守社会准则和法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第三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4、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 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 提。 (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 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 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 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 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4)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虽然也是人类社会赖以 存在和发展永恒的物质生活条件、自然前提,但 是,他们对社会历史发展只起着加速或延缓作用, 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他们本身也是受 生产方式制约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0、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以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 21、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然后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类社会不是从来就有阶级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 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马克思:“无论是发现现代社 会中阶级的存在还是发现这些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 劳。……我新做的工作就是证明了:(1)阶级的存在仅仅 同生产的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 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本身不过是达到消灭一 切阶级和达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2、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 量” ,这是因为(P123-124):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①改变了社会生产力 的构成要素。②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③改变了社会经济 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3、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 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带来消极后果。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1、生产关系(狭义、广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物质(经济) 关系。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 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 产关系的基础,是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区分不同生产方式的客观依据; 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其他两个方面;同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全 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 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12、人类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基本类型:公有制、私有制。 1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性质和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 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 适合还是不适合的,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况 和要求,孤立地、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 14、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019-2020学年高考数学总复习 基础知识 第三章 第三节两角和与差及二倍角三角函数公式 文.doc.doc
2019-2020学年高考数学总复习 基础知识 第三章 第三节两角和与差及二倍角三角函数公式 文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知识梳理一、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α±β)=________________(简记为S α±β); cos(α±β)=________________(简记为C α±β); tan(α±β)=________________(简记为T α±β). 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 2α=________(简记为S 2α);cos 2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记为C 2α); tan 2α=________(简记为T 2α). 三、二倍角余弦公式的变式1.降幂公式:cos 2α=1+cos 2α2,sin 2α=1-cos 2α2.2.升幂公式:1+cos 2α=2cos 2α,1-cos 2α=2sin 2α. 四、辅助角公式 a sin x +b cos x =a 2+b 2sin ()x +φ其中φ角所在的象限由a ,b 的符号确定,φ角的值由tan φ=ba确定.一、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cos αcos β∓sin αsin 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二、2sin αcos α 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 2tan α1-tan 2α基础自测1.(2013·江西卷)若sin α2=33,则cos α=( )A .-23B .-13C.13D.23解析:cos α=1-2sin 2α2=1-2×13=13.答案:C2.(2012·石家庄二模)1-tan 15°1+tan 15°=( )A .1B.33C.22D.3解析:1-tan 15°1+tan 15°=tan 45°-tan 15°1+tan 15°tan 45°=tan (45°-15°)=tan 30°=33.故选B.答案:B3.若cos α=12,其中α∈⎝⎛⎭⎫-π2,0,则sin α2的值是____________.解析:sin 2α2=1-cos α2=14,又α2∈⎝⎛⎭⎫-π4,0, ∴sin α2=-12.答案:-124.已知α是第二象限的角,tan(π+2α)=-43,则tan α=________.解析:∵tan(π+2α)=-43,∴tan 2α=-43,由二倍角公式得2tan α1-tan 2α=-43,又α为第二象限角,∴tan α=-12.答案:-121.(2013·四川卷)设sin 2α=-sin α,α∈⎝⎛⎭⎫π2,π,则tan 2α的值是________.解析:因为sin 2α=-sin α,所以sin α(2cos α+1)=0,又α∈⎝⎛⎭⎫π2,π,所以sin α≠0, 2cos α+1=0即cos α=-12,sin α=32,tan α=-3,所以tan 2α=2tan α1-tan 2α=-231-(-3)2= 3. 答案: 32.(2013·广东卷)已知函数f (x )=2cos ⎝⎛⎭⎫x -π12,x ∈R . (1)求f ⎝⎛⎭⎫π3的值;(2)若cos θ=35,θ∈⎝⎛⎭⎫3π2,2π,求f ⎝⎛⎭⎫θ-π6.解析:(1)f ⎝⎛⎭⎫π3=2cos ⎝⎛⎭⎫π3-π12=2cos ⎝⎛⎭⎫π4=1. (2)因为cos θ=35,θ∈⎝⎛⎭⎫3π2,2π,sin θ=-1-cos 2θ=-45,所以f ⎝⎛⎭⎫θ-π6=2cos ⎝⎛⎭⎫θ-π4=2cos θcos π4+sin θsin π4=-15.1.(2013·韶关二模)已知f (x )=3cos 2x +2 sin x cos x ,则f ⎝⎛⎭⎫13π6( ) A.3 B .- 3 C.32D .-32解析:函数y =2sin x cos x +3cos 2x =sin 2x +3cos 2x =2sin ⎝⎛⎭⎫2x +π3, f ⎝⎛⎭⎫13π6=2sin ⎝⎛⎭⎫2×13π6+π3=2sin ⎝⎛⎭⎫14π3=2sin ⎝⎛⎭⎫2π3= 3.故选A. 答案:A2.(2012·南京、盐城三模)已知sin ⎝⎛⎭⎫α+π3+sin α=-435,-π2<α<0,则cos α=__________.解析:sin ⎝⎛⎭⎫α+π3+sin α=-435,所以sin αcos π3+cos αsin π3+sin α=-435,化简得32sin α+32cos α=-435,32sin α+12cos α=-45,即sin α+π6=-45.因为-π2<α<0,所以-π3<α+π6<π6,故cos ⎝⎛⎭⎫α+π6=35. 因此cos α=cos ⎝⎛⎭⎫α+π6-π6=cos ⎝⎛⎭⎫α+π6cos π6+sin ⎝⎛⎭⎫α+π6sin π6=33-410.答案:33-410。
第三章 力系简化的基础知识
3-4 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条件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平面力偶系可合成为合力偶, 合力偶矩等于平面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 m1+m2+﹍+mn=∑ mi=m
3-4 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条件
例
3-4 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条件
力偶系平衡条件与汇交力系平衡相类似,力偶系的平衡即 为力偶系的作用不能使物体发生变速转动,物体处于平衡 状态,其合力偶矩等于零,即力偶系中各力偶的代数和等 于零。m=mi =0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各力偶的力偶矩代数和等于 零。 mi =0
力可以使刚体移动,也可以使刚体转动。力对刚体的转 动效应取决于什么呢? 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 力F对O点的矩 :mO(F)=Fd,单位:N· m(牛顿· 米); 其中,d为O点到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2 力对点的矩
力矩的性质: B •力通过矩心,其矩为零; •力沿作用线移动,不改变其 矩; •等值、反向、共线的两力对 F 同一点矩之和为零; •相对于矩心作逆时针转动的 力矩为正;反之为负。 A •力矩的数学定义: m O(F)=h × F m O(F)=±2⊿OAB面积
F1 F2
R
X
3-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二、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各分力的矢量和为合力矢R
F4
F3 R
F4
F2
F3
F2
R
R2
F1
F1
R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汇交力系的几何法合成:力的多边形法则
3-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3-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Rx=3cos45°+5cos30°-6cos60°-4 =-0.549kN Ry=3sin45°-5sin30°-6cos60°-0=-3.379kN y R=(-0.549)2+(-3.379)2=3.423kN F1 =arc cos[(-0.549)/3.423]=260.8 ° F4 45° 30° x (R指向第三象限) 60° F3 F2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一、单选题(共28题)1、下列属于有机过氧化物的是( )。
(A)氯酸铵(B)过氧化苯甲酰(C)氢化钾(D)三氯化钛系统提示: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有机过氧化物指在其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质,该类物质为热不稳定性,可能发生放热的自加速分解。
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2、许多易燃固体严禁与酸、氧化剂接触。
是因为它具有( )的危险特性。
(A)燃点低,易点燃(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D)自燃性系统提示: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许多易燃固体严禁与酸、氧化剂接触。
是因为它具有(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
3、根据火灾危险性分类,______属于甲类易燃液体。
A.汽油B.丁苯C.煤油D.柴油系统提示: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可燃液体分成甲、乙、丙三类:1)甲类:指闪点4、发火物质(或发火混合物)和包含一种或多种发火物质(或混合物)的烟火物品虽然不放出气体,但也纳入( )范畴。
(A)易燃液体(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C)爆炸物(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系统提示: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发火物质(或发火混合物)和包含一种或多种发火物质(或混合物)的烟火物品虽然不放出气体,但也纳入(爆炸物)范畴。
5、易燃固体指( )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A)闪点(B)燃点(C)自燃点(D)沸点系统提示: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6、属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是( )。
(A)黄磷(B)金属钠(C)三氯化钛(D)氯酸铵系统提示: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是指与水相互作用易变成自燃物质或能放出达到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的物质。
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第三章_信息论基础知识
激光
而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 则是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技术共
同派生出来的三门新技术。
新能源
至于光导纤维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则 是信息技术的具体分支.
10
新技术的关系结构
第三章 信息论基础知识 3、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
中原工学院
机电学院
信息技术在当代整个技术体系中,担负着对传统技术进行补充、改造和更 新的使命。例如,在改造传统工业方面,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第三章 信息论基础知识
中原工学院
机电学院
2、信息技术与新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向人类提供各种有用的知识,是现代技术的智慧和灵魂。在新的 技术革命中扮演主要的角色.
通信 传感 信息 计算机
微电子技术是由新材料技术和信息 技术派生出来的一门新技术; 激光技术是新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 派生出来的新技术;
微电子
空间 海洋 生物 新材料
自动化防空体系 自动化轧钢系统
4
第三章 信息论基础知识 3、信息的基本性质
中原工学院
机电学院
(1)可以识别 通过人的感官、各种探测工具。 (2)可以转换 例如,电信号、代码 语言、文字、图像等 (3)可以存储 (4)可以传输 此外,还具有可共享性和永不枯竭性。即信息经过传播可以成为全人类的 财富;信息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永不枯竭的,只要事物在运动, 就有信息存在。
三、信息科学
1、信息科学
★ 信息科学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传统科学以物质和能量为研究对象。
★ 信息科学——是研究如何认识和利用信息的科学。认识信息方面:探讨 信息的本质,建立信息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方法和定量度量方法,探明信息 的产生、识别、提取、变换、传递、检测、存储、检索、处理和分析。利用 信息方面:研究利用信息进行有效控制和组织最优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5-9章
▪ 四、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1.有意义学习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建立非
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 2.提出先行组织者概念 ▪ 特点:有意准备的、略微概括的、抽象的 ▪ 相当于心理支架 ▪ 3.学习的分类5 ▪ 4.概念与命题的同化模式 ▪ 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 五、信息加工理论 ▪ 1.主要观点就是人脑类比计算机 ▪ 2.代表人物:加涅 ▪ 3.三个系统 ▪ A加工系统:操作系统 ▪ B执行控制系统 ▪ C预期:动机系统,对加工起定向作用 ▪ 4.加涅的理论揭示了有效学习的一般内部
主题四: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知识是狭义的知识概念,即陈述性知识 技能与程序性知识是一致的。 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1。产生式;条件式 2.产生式系统 三、两类程序性知识的习得过程 1.智慧技能的学习 2.认知策略的学习
智慧技能的学习
▪ 一、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
▪ 回忆加涅学习结果分类
过程模式 ▪ 三、陈述性知识学习 ▪ 四、技能性知识学习
主题一:知识的分类
▪ 一、知识是什么? ▪ 头脑中的内部状态; ▪ 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
▪ 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 ▪ 二、知识分类 ▪ (一)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的知识、
与概念相吻合、狭义知识
▪ (二)程序性知识。“怎么办”的知识、 与技能相吻合
主题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三类 ▪ 1.命题。 ▪ 两句话:知识的学习根本上是命题的学习;陈述性知
识在人脑中存储的基本形式是命题。
▪ 2.命题网络 ▪ 3.图式
▪ 二、开始前的一个问题:
▪ 奥苏伯尔的知识=意义
▪ 1.逻辑意义(知识本身具有的)=人类知识 ▪ 2.潜在意义(个人借助知识可以获得的)=能够用已有
第三章题公安基础知识
判断题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保卫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公安工作是由公安机关以国家名义按国家法律赋予的职权进行社会行政管理,执行国家意志,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活动。
所谓社会治安秩序,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所确认和维系的社会秩序。
社会治安秩序包括国家工作秩序、社会公共秩序、公民生活秩序和交通环境秩序。
公安工作是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需要适用法律、法规的一般工作。
公安领导工作主要有组织领导工作、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和业务领导工作。
公安秘书工作,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
接收110报警属于公安专业工作的一种。
公安专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和警卫工作。
保卫工作主要指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内部的公安保卫工作,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监察工作。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监察工作不属于保卫工作。
保卫工作是为确保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访的重要外宾,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领导机关以及重大活动的安全所进行的警戒、保卫工作。
公安法制工作包括公安机关内部的法律事务和内部执法监督工作以及劳动教养案件审批、行政案件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应诉、办理国家赔偿案件等项工作。
公安科研主要是围绕有关公安工作的技术手段、装备现代化进行的研究工作。
公安后勤保障工作主要是指为各项公安工作提供物质条件,进行后勤保障的服务工作。
公安后勤保障工作主要包括财务保障、装备保障、生活保障、信息保障和服务保障。
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即由公安机关依据公安法律、法规所从事的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
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预防违法犯罪,查处治安案件,组织群众治安力量,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户籍管理工作、公共秩序管理工作、特种行业管理工作、民用危险物品管理工作、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工作、边防工作、外国人管理和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工作等内容。
福建省建瓯二中高中生物 基础知识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五节 光合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1精编版
第五节 光合作用一、新陈代谢: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它包括:同化作用:合成自身是组成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
其主要类型有:自养型、异养型、兼性营养型。
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
其主要类型有:需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
二、光合作用的发现1、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的柳苗栽培实验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完全来源于水。
2、1771年,英,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蜡烛\小鼠→蜡烛不易熄灭\小鼠不易窒息死亡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3、1779年,荷兰,印根胡滋的实验,证明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
结论:只有在光下植物才能更新空气。
4、1864年,德,萨克斯的实验黑暗中饥饿处理的叶片→一半光照,一半遮光→碘蒸气处理→光照的一半变蓝,遮光的一半不变蓝结论: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下产生了淀粉。
5、1880年,美,恩格尔曼的实验水绵、好氧菌至于无空气、黑暗的环境下,当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时,好氧菌向被光束照射部位集中;当暴露于光下,好氧菌分布在所有受光部位。
结论: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6、20世纪初,英,布莱克曼的实验他发现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与光照强度有很大的关系,他推断出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7、20世纪初,德,瓦尔堡的实验“间歇光”下测定光合作用,结果发现:一定量的光间歇照射比连续照射的效率要高。
8、20世纪40年代,美,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科学家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H 218O+CO 2→植物→18O 2H 2O+C 18O 2→植物→O 29、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 标记CO2,最终完全阐明了光合作用中C 的转变途径,即卡尔文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
一、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幼儿期属第一加速期,青春期第二加速期)
二、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学习
三、替代性强化
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或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证这种行为的倾向。
四、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1、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2、要以一定的心理集成发展为条件
五、皮亚杰的适应和建构学说的四个基本概念
1、图式即认知结构;
2、同化是外界环境的信息纳入认知结构的过程;
3、顺应,改变图式适应环境的过程;
4、平衡,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符合环境要求的动态平衡状态
六、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成熟(有机体的成长,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经验(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3、社会环境
4、平衡化
七、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婴儿后期(自主感,客服羞耻感)
2、幼儿期(获得主动干,克服内疚感)
3、童年期(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八、深度直觉
吉布森运用“视觉悬崖装置”研究婴儿的深度直觉,结果发现,约从六个月开始,婴儿就具有深度直觉。
婴儿的记忆,12个月以前,婴儿的记忆主要是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12个月之后,感知动作活动开始内化为表象,并具有了一定的符号表征功能。
九、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
内容:要贴近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一般限于眼前的事物
技能:必须采取诱导注意的方法
技巧:句子要简短,且基本上合乎句法,语速减慢,增加停顿,话语多重复。
十、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
缓慢型
十一、安斯沃斯的婴儿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积极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消极依恋)
十二、婴儿主题我的自我意识,在八个月前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
一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
客体我的自我认识,约在两周岁前后。
十三、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十四、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5岁以前的儿童难以运用记忆策略;5-8、9的儿童
经指导能够运用记忆策略。
十五、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两大特点
1、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
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十六、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
第一逆反期的表现是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其年龄主要是3~4岁,因个体发展的需要会有所提高或延后。
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其他养育者。
父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
十七、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十八、关于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的儿童进行研究。
他律道德阶段的主要特点
1、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是可以改变的
2、对行为好坏的判断依据着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结果。
十九、记忆的广度在青春期达到顶峰。
初中阶段(11.04)大学阶段(9.4)
少年期的材料记忆发展已进入全盛时期
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
1、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2、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二十、少前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2、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有很强的自尊心
少年儿童的自我中心性,可以用“独特自我”“假想观众”两个概念来表征
二十一、第二逆反期(1)表现在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而抗争、观念上的碰撞(2)反抗的主要对象是父母或其他迁移对象(3)反抗形式分为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和将反抗内隐于心并以冷漠相对(4)①第一逆反期(3岁左右)和第二逆反期(青春发育期)
2、共同点在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利;均出现成
长发展的超前意识,分别具有“长大感”和“成人感”
3、不同点在于第一逆反期的独立自主性要求按自我意志行事,行为动作自
主自由。
第二逆反期的独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独立、社会地位平等,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关方控制
4、是正常现象,是发展性现象。
父母注意问题①理解逆反期对心理发展的意义②面对这一客观现实③理解其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父母对其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认识上的矛盾)④正视少年儿童的独立自主要求。
二十二、1、青年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帕瑞):二元论阶段(白黑、非此即彼)、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
道德认知—道德推理的发展:阿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要点为:道德发展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速度,不能影响发展顺序。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外在标准控制,通过行为后果判断行为
阶段一:惩罚和服从(服从权威避免惩罚)阶段二:功利(满足个人需要,出于个人利益考虑)。
10岁前
水平二:习俗水平:阶段三:好孩子(取悦他人);阶段四:好公民(维护社会秩序)
阶段三:后习俗水平。
阶段五:社会契约取向:法律应符合公众权利,否则应修改。
阶段六:普遍道德原则取向:良心取向,尊重每个人的尊严,生命价值和全人类正义。
达到者不多。
二十三、中年时期的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1、稳定性: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2、成熟性:内省日趋明显,关注焦点投向内心世界;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为人处世日趋圆通3、性别角色:出现男女同化的人格变化趋向,即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二十四、老年期的记忆减退特点
记忆减退1、40-50明显,70岁是关键期,此后便更加明显
2、衰退特点: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相对慢;再认能力逐渐老化,但
比回忆保持好;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
3、主要记忆障碍:信息提取困难、编码储存过程障碍、较少主动运用记忆
策略和方法、文化因素影响
4、记忆减退的解释:加工速度理论,认为加工速度减慢(包括反应速度、感
觉运动速度、知觉速度和认知速度)。
工作记忆理论,认为工作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小
5、延缓弥补: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放缓学习和做事
情的步调、进行改善记忆的训练、注重运用记忆策略、增强信心(3)智力减退:不意味着各因素以同一速度衰减。
二十五、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
人格特征
(1)稳定性:表现出基本稳定的倾向
(2)变化: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并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3)变化因素:生物学衰老、心理上老化(疑病和对死亡的恐惧)、社会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