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析【摘要】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条件,其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从而,使我国国民素质整体有所提高。
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心是农村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但是,要想有效、高质量的做好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将农村经济不断的提高,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根本任务,本文就从怎样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对农村人力资源的相关问题进行浅析及阐述,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设,也关系到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建设农村经济的基础,全球化经济给每个国家都带来巨大的挑战,我国面临的经济挑战也是巨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是尤为重要的,这对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有着很大的作用,从而,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世界。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陷(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统计,我国人口二分之一都是居住在农村,所以,农村的人力资源占我国人力资源总数中的重要比例,但是受到的文化程度却没有达到人均总数的一般,有的农村接受过高初中教育已经是在当地的知识分子,有很大部分的农村居民只有接受过小学教育,甚至,有的农村居民连小学都没有念完就是结束他们的学习生涯,这样对他们提高个人的素质是很不利的,农村居民在以后提高生活水平时,由于文化、素质程度偏低,是他们在以后在新型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时代会逐渐的被淘汰,同时,由于农村居民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够,导致自身整体素质偏低,对农村的基础建设的认识度相对较低,例如:农村居民对医疗保障、养老等制度没有清晰的认识,这样就造成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无法得到保障,从而,使农村经济得不到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这样的情况,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农村农业科学技术普遍偏低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农村居民还是凭借着自己多年来的种植经验,这样对农业的种植是非常不利的,长此以往,就会给农村居民在种植农业方面产生消极的、懒惰的思想,农业种植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这样就会使农村的经济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改善,这样的就使农村的劳动力没有良好的发挥空间,这对我国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有直接的影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间接的影响。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涉及到农村人口素质、教育水平、就业机会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分析1.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失到城市,导致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农村人口总体素质较低。
这使得农村缺乏活力和发展动力,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村教育水平不高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教育条件不佳,导致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整体较低。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潜力。
3.农村就业机会相对不足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逐渐减少。
而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未完全覆盖农村就业需求,导致农村就业机会与人口增长之间出现矛盾。
4.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发展机会相对较少,很多有能力的人才选择到城市或外地发展,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这不仅损害了农村的发展潜力,也加大了城乡发展差距。
1.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动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
可以开展农村教育惠民政策,鼓励更多优秀的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
2.拓宽农村就业渠道政府可以在农村地区发展新的产业和服务业,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可以鼓励一些城市企业到农村设立分厂或分店,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3.建立农村人才培养体系政府可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的体系,通过在农村设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培养出更多适应农村就业需求的从业人员。
可以鼓励一些大专院校和技校开展农村人才培养项目,推动农村的人才培养工作。
4.鼓励农村人才返乡创业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那些有一定技能和经验的农村人才返乡创业。
贫困地区人力资源问题探析
贫困地区人力资源问题探析贫困地区人力资源问题探析由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往往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而资本的投入如果没有被正确地利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其效用甚至造成浪费。
因此,人力资源便成为加速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它的投入及管理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一、问题:人才外流以我的家乡为例。
我的家乡福建仙游,一个经济发展相对大多数东南沿海地区滞后得多的小县城,尤其是农村地区,许多村民的生活状况根本让人无法想像。
而在这里,绝大多数的青年人初中毕业后无论是否有能力继续接受更高教育,都选择离开家乡到异地谋生,以求能享受更高的生活水平。
我所认识的亲朋好友,有些甚至只有中专水平,也想方设法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找工作,认定“去哪都比留在仙游好”。
本地人尚且如此,又怎能想像会有足够多的外地人才愿意在此奉献其一生。
而且为追求更高的物质利益,这样的行为本身无可厚非,更何况家里的父母亲友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走出这个穷山沟,到外面闯出一番新天地。
几代人的观念融合在一起,使得这片人力资源本就贫瘠的土地更加没有发展的余地可言。
当然,主观观念是受客观实际影响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的不发达。
由于没有完善的市场机制、激烈的竞争环境、理想的就业条件,许多高素质人才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以发挥自己的才能。
青年人的积极进取使他们追求成功,可如果因为外界条件的局限而不能在此大展宏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就毫无成就感可言。
那么,他们必然失去投身于此地的激励。
另外,经济的落后限制了教育法制观念的宣传力度,太少的对外交流化解不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思想;反过来,正是这些封建的思想、愚昧的乡民不可避免地让人才望而却步,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禁锢。
试想本就不是个发挥才能的场所,再加上如此重重阻挠,仙游对人才的吸引力毫无疑问地又要在本就小的可怜的基础上大打折扣了。
失去了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该地区的生活水平又怎能提高呢?以上种种所突现的仙游只是一个典型,还有许多贫困落后如仙游的地区,由于自身条件的不足,连留住人才都成问题,何谈吸引更多人才。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探讨1
目录前言 (2)一、相关概念 (2)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一)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人力资源结构失衡 (3)(二)农村人口素质低 (3)(三)缺乏教育机构 (4)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4)(一)政府方面 (4)(二)农民方面 (4)(三)社会方面 (5)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应对措施 (5)(一)政府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 (5)(二)政府和农民还应努力的方向 (6)五、总结 (7)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探讨摘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对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农村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在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方面的因素做出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前言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时期。
金融危机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需找更大的发展机会。
然而开发农村经济资源则是为中国发展经济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提高人的素质、挖掘人的内在潜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实质是投入资金作用于农村人力资源,以改善原有资源禀赋,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形成具有更大潜力的人力资本,以期得到更高回报,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①使得中国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经济也能得到迅速提升。
一、相关概念1.农村农村是相对城市而存在的,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的居住地区。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解决,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对策,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分析1、教育落后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整体滞后。
教育水平低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大障碍。
2、人才外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地区人才外流严重,给乡村振兴带来了困难。
3、就业机会少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单一,农业收入依旧占据主要地位,非农业产业发展不够成熟,造成了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4、技能培训不足农村地区对于农业劳动者的技能培训不足,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技术含量不高。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1、加强教育在农村地区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是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有效途径。
可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教学设施。
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政策针对农村地区人才外流严重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村人才政策,通过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农村人才回流,参与农村振兴建设。
3、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对农村非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农村非农业产业的就业机会。
4、加强技能培训通过加大对农村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技能含量。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技工学校等方式,加强农村技能培训。
5、扶持农村创业对于有一定创业意愿的农村青年,可以通过政府推出的创业扶持政策,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在家乡创业发展。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回到农村地区,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
典型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其开发探究
典型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其开发探究作者:郭金石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31期首先结合典型贫困地区农村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概括,结合其中的问题对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措施详细的阐述。
一、引言农业发展对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的利用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应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的利用人力资源来建设农村,使农村的发展水平逐渐提升,为贫困地区的生产建设提供动力,有效的提升农村的经济效益水平,使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二、典型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一)劳动力流动范围小劳务输出作为一种组织性的输出,受到了政府的重视。
近年来劳务输出的人数越来越多,基本向着县城和省城进行转移,省内转移的人数相比省外更多。
调查发现,在山区农村中非农业从业人员在本区域从业的人数较多,而在省外的人数最少,表明劳动力的流动范围较小,其中多数为自发流动。
(二)移民管理存在问题当前一些贫困地区存在大量的异地搬迁移民,包括县内和县外两种,占据异地搬迁区域人口的约50%。
这些人口基本搬迁大量具有一定优势的边缘地区,由移民领导组织进行管理,将搬迁工作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使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经过调查发现移民开发耕地面积较大,粮食产量也比较高,超出了原迁出地的生产量范围。
管理中没有针对移民的文化冲突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大量的移民也让生活空间减小速度更快。
(三)培训设施不完善为了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的利用水平,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然而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缺少一些技能培训基地,相关设施也没有得到完善,由于农民的自身技能得不到提升,对自主创业以及其他岗位知识不了解,不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三、典型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对策(一)改善经济发展模式农产品的供需发展趋势逐渐向着需求制约方向进行,同时农业粗放经营的空间也之间缩小。
中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困境及其对策思考
中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困境及其对策思考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极为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不够。
制约农村女性教育不足的因素很多,经济上、观念上和教育体制等方面影响较大。
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必须重点从教育入手,克服一系列不利于女性教育的因素,如提高对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制等。
关键词: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教育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意义十分重大。
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促进女性参与发展以及经济快速增长的“阳光产业”,实施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证。
在女性人口中,农村女性又占据着绝对的比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62.3% ,其中农村女性人口占农村人口的48%还多,应该说,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主要在农村。
因此,中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中十分关键。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般比较重视城市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试就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并就开发对策提出建设性的思考。
一、制约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目前,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主要是农村妇女教育跟不上。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农村妇女教育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男性相比,女性所受到的教育普遍偏低,其人力资源的开发仍处于低层次开发阶段。
全国妇联在1990年、2000年分别作了两次关于妇女地位的调查,发现女性的教育虽然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农村妇女所受教育水平与男性相比差距仍较大,58.8%的农村妇女只有小学以下的文化程度,低文化的比男性高21.9个百分点,而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又比男性低20.8%百分点,女性文盲率为13.6%,比男性高9.6个百分点。
农村妇女的低文化素质严重制约了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也直接影响了她们的经济地位及社会地位的高低。
贫困山区农村妇女生存现状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贫困山区农村妇女生存现状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前言女人能顶半边天,在现在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经大大得到提高。
但是在广西贫困山区的农村中,存在着那么一种现象,家庭中的大多数男性都作为劳务输出,奔走全国各地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那么,家里缺少了男人这部分主要力量,农活由谁来干?这个家由谁来当?女性的地位如何?这部分人力资源如何开发?都成为了我们的疑问。
为此,水电学院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暑期社会实践队组织了农村妇女生存状况调查活动,为我们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的目的地是广西河池市马山县,通过出发前的调查,我们得知:马山县是劳务输出之乡,目前劳务输出人数达12万人次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从邮局汇回的劳务资金达1亿元以上,劳务输出不仅带回资金、技术,也促进了群众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更新,是全县各乡镇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品牌。
我们共有15名队员参与到此项调查中,成立了3个调查小组,奔赴广西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农村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时间2019年7月16日——2019年7月19日调查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记村、本立村。
调查情况调查前,马山县妇联和当地村委会取得沟通,县妇联潘玉富主任为我们介绍了当地情况:古寨瑶族乡位于马山县东部,距离县城23公里。
全乡下辖9个行政村,311个村民小组,260个自然屯5289户,总人口为21710人,其中瑶族人口6230人,占总人口的%,是南宁市三个瑶族乡之一。
全乡总面积1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50亩,是典型的“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国家重点扶贫山区乡。
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红薯等,林业以竹子、任豆树、金银花等为主,养殖业主要是生猪、土鸡、黑山羊等。
XX年年国民生产总值6618万元,农业总产值5030万元,粮食总产量4334吨,人均有粮205公斤,财政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9元。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引言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的综合性问题,是各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但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条件和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着诸多问题。
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口质量低由于长期的贫困和落后生产方式,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乡村学校、医疗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2. 教育水平不高欠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较多,而很多人没有受过足够的教育。
此外,农村的基础教育质量较低,导致年轻人的升学率低,科技文化水平不高,无法胜任复杂的工作。
3. 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缺少文化生活,导致农村人口素质水平不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低下。
这也就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积极性低下、不愿意或不敢接受新的文化观念与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也是一个不利因素。
4. 资金和资源匮乏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往往生活贫困,缺乏有效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农村人口生存条件差、信息渠道狭窄,难以与外界进行交流与互动。
这样一来,农村人口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如何有效地开发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人力资源?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几种常见方法。
1. 鼓励技术创新在农村地区,科技创新对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影响极大。
政府可以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人们投入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去解决本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提高本地区的手机号。
同时,科技创新也需要不断引入外部资源和人才,形成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
2. 推广教育普及为了解决农村教育水平不高的问题,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需要政府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建立良好的农村教育、文化和体育基础设施,提高和扶持师资队伍、改善教学条件,让农村居民受到全方位、多层次、无差别的教育普及。
3. 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同时推动在欠发达地区建立师范、培训机构,为农村人才提供专业培训,促进当地工作力的提高。
浅谈当前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就 是 要通 过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 实现 人 口资 源 强 国 向人 力 资 源 强 国
动力转移、 扩大劳务输 出、 发展贫困地 区经济 的重要 障碍 。人 口 素质低, 特别是人 口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和农业科技利用率低 , 不 利于控制人 口数量也不利于人力 资源开发 。 农业是弱质产业 , 要 富裕 农民, 就必须最大 限度 的减少农 民, 使大量 农民彻底 从土地
是 当前 贫 困地 区人 力 资源 开发 的首 要 任 务 , 贫 困 地 区 尤其 是 农 村 有 着 丰 富 的 人 力 资源 , 分考 虑 贫 困地 区实 际 和 发 展 阶 段 , 充 在
人至 3 亿人 , 农村人力 资源开发的潜 力大 , 困难更大 。二是教育 资源分配不合理。在现代社会 中,有 了人未必就是有 了人力资 源 。将人 由非资源变为资源 , 这就是现代 教育 的主要功能, 也就 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发展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突破 口。 重 视教育和教育设施投资, 尤其是初等 教育和技术培 训, 开发贫 困 地 区人力资源是世界各 国扶 持贫困地区发展 的普遍经 验之一 。
㈢经济发展 隧,人 才待遇低
贫 困地区工作和生活条件相
对 比较艰 苦 , 之人们的思想观念 比较落 后, 重视科 学, 加 不 不重
视 人 才 , 注 重 物 质 资 源 的 开发 而不 重 视 人 力 资源 开 发 , 而 延 只 反
人力资源开发的 良好环境 , 掀起新 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的热潮。 西部贫 困地区 的人 才资源 开发工作 虽然取得 了阶段 性成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探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农村人力资源的不充分利用。
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文将围绕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探析。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1.农村人力资源总体状况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数量超过8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0%。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并不充分。
农村人口的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人才储备有限,整体素质与城市人才相比存在差距,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分析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力资源结构相对单一,主体以农民为主。
因此,农村地区的人才结构相对不够合理。
纵观全国农村地区,人口结构老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短缺,流动人口增多,人口质量普遍较低,造成了农村人才开发和利用的制约。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地区需要通过引进人才、吸收人才、自主创新等方式,实现人才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3.农村人力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还存在着很大的利用空间。
大多数农村地区依然缺乏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缺乏对人才的有效引导和培养。
农村地区对人才的利用和培养较为稀缺,许多优秀的青年才俊都流失到城市,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与人才的供给存在巨大的差距。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存在问题1. 教育体制落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体制较为落后,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较差,校舍设施不佳,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质量普遍低下。
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许多优秀的农村学生只能进城接受更好的教育,难以为农村经济做出贡献。
2. 人文环境缺失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缺乏文化氛围和体育设施,使得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中缺乏动力和激情。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探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潮流日益增加。
这种现象不仅引起了许多社会问题,也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在保障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本需求的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成为了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进行探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人力素质农村人口多为农民,他们大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技术水平较低。
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任务。
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适应市场竞争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资源配置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就业,实现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条重要路径。
政府可以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便利程度,引导和扶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三、发展农村产业,拓展就业渠道农村产业是农村经济和劳动力资源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领域。
发展农村产业,拓展就业渠道,可以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加强农村产业对接城市市场,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农村劳动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权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要注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培训和就业,还要关注农民的权益保障和社会保障问题。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等,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有助于激发和保护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探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探析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一、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农村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虽然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倡导和推动,农村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是农村人口的低龄化趋势,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人口大多是老年人和儿童,这将导致农村劳动力的严重匮乏。
再次是农村人口的过剩状况,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的不断外流,导致留守在农村的人口相对过剩,就业问题依然是农村面临的严峻挑战。
最后是农村人口的职业结构问题,由于传统的地理环境和产业结构,农村人口的职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尝试和探索,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针对现状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
1. 加强教育培训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
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农村人才。
同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群体,可以注重开展文化、技能和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2. 强化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人力资源要素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生产和相关产业发展上。
农村可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等途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就业。
3.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该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发展服务业、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拓展农村就业领域,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更多的选择。
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调研报告
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调研报告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调研报告为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我在xx县妇联及调查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协助下,于20xx年3月至4月,在xx县开展了抽样调查工作,深入探讨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总结经验,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意见。
1 调研区域基本情况xx省xx县位于xx西北部,沅水中下游,素有湘西门户之称。
总面积5852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52万人,占总人口的80%;全县共有劳动力35.5万人,其中女劳动力15.98万人,占总劳动力的45 %;少数民族人口近37万人,占总人口的56%。
xx县从1994年开始被国家明确为“八.七”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xx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1595元,有贫困人口1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5%。
2 调研实施情况xx县版图面积大,交通又十分落后,考虑到县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笔者分类选取了样本点:一是处于全县最高水平的县城所在镇xx镇农村女性;二是319国道边乡镇马底驿乡,代表xx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中等水平的地方;三是该县边远的贫困乡,也是少数民族乡火场土家族乡,代表该县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较低的水平;四是在该县其他乡镇再专题抽样调查部分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情况。
一共发放农户调查问卷200份(含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200份),专题发放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问卷100份。
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
家庭调查问卷共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家庭基本情况;二是家庭对教育的评价;三是家庭获得收入的方式、方法。
关于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共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个人基本情况;二是个人主要经历;三是从事职业、收入来源及生活方式调查。
在此次调查中,共发放农户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2份(其中包含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132份),发放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3份。
XXXX年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可编辑).doc
XXXX年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可编辑)贫困地区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贫困地区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以湖南省沅陵县为例:沅陵县委员会、统一战线部长黄;为了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我在沅陵县妇联和调查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协助下,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在沅陵县进行了抽样调查,进一步探讨贫困地区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建议。
湖南省沅陵县调查区基本情况位于湘西北沅水下游,被称为湘西门户。
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万个乡镇,其中农业1万个,农业1万个。
该县总劳动力为10 000人,其中10 000人为女性,10 000人为少数民族。
自* *以来,沅陵县被国家确定为87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
*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人民币元,贫困人口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
沅陵县调查实施面积大,交通落后。
考虑到该县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笔者按类别选取了样本点:第一,镇远岭镇的农村妇女,该县是该县的最高级别;第二,靠近国道的马地驿乡的农村妇女代表了沅陵农村妇女劳动力的中等水平;第三,县内偏远的贫困乡镇也是少数民族乡镇的火灾现场;第四,土家族乡代表了该县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较低;第四,对该县其他乡镇的一些农村妇女的人力资源进行了另一次专题抽样调查。
共向农民发放了问卷(包括女性劳动力的个人资料),并专门发放了女性劳动力的个人资料问卷。
问卷被用来收集数据。
家庭问卷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基本情况;第二,家庭对教育的评价;第三,家庭获得收入的方式、方法。
女性劳动力的个人资料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个人基本信息;第二,个人主要经历;第三,关于职业、收入来源和生活方式的调查。
本次调查共向农民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包括女性劳动力的个人资料),向女性劳动力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
住户调查问卷情况住户基本情况在收集到的有效问卷中,户主的年龄主要在10岁至20岁之间,受教育程度大多在初中,其次是高中。
浅议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问题分析
浅议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问题分析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状《中教育与人力资源问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目前,我国人口构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
而在我国农村人资源现状更是不容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数大,增长快的特点。
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 3.06亿,农村人力资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的31.78%。
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33.44%、16.44%,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率,更高于2002年人自然增长率6.45%的水。
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13.15亿人,乡村口7.37亿人,占总人口56.1%左右[1]。
乡村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
农村口众多成为农村经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
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业,只有40多万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有15万人,人力资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质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质普偏低,不适应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村的建设。
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1.2.1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文化程度占37.3%,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文化程度占2.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6%。
亦即4.8亿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4.2人[3]。
在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在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缙云县XX镇人民政府XXX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为我国妇女事业在新世纪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妇女的支持与参与,只有把广大农村妇女这支人力资源充分发掘、发挥好了,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才会充满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笔者认为,在广大的农村,扶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对农村妇女人才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在当前尤为必要,这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就从本地实际出发,结合农村小康建设的总体要求,对目前广大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及如何开发农村妇女人力资源,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一)农村妇女地位相对较低由于受经济条件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村女孩子很难入学校完整地接受正规教育,她们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来自于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言传身教。
女孩子结婚成家以后,一般会按照母亲的行为规范和教导来生活,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规范就这样在农村妇女身上一代代相传。
女孩子长大懂事后,开始学习料理家务、照顾家庭和一些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的知识,并在父母的灌输下认同了“三从四德”这一传统社会性别规范,直至影响到她们的一生。
农村妇女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生活空间很少,她们所拥有和所能利用的资源也就很少。
她们对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如土地、山川、河流等利用较多,而对那些人为的物质资源,如当地的公路、电话等的利用就很有限。
另外,对农用机械等,也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局限,很难充分地享用。
对家庭以外的社会资源,如现代农业的生产信息、各种政策措施、法规和相关的网络关系,她们较之男性而言就更是处于劣势了。
对大多数农村妇女来说,她们的收益由于受占有资源的局限,也是远不如男性人群的。
这决定了农村妇女普遍处于受支配的地位。
如果说农村妇女在家庭中还有一点决策权的话,那么就是仅仅体现在处理日常家庭事务方面可以做主。
贫困山区农村妇女生存现状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贫困山区农村妇女生存现状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调查报告前言女人能顶半边天,在现在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经大大得到提高。
但是在广西贫困山区的农村中,存在着那么一种现象,家庭中的大多数男性都作为劳务输出,奔走全国各地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那么,家里缺少了男人这部分主要力量,农活由谁来干?这个家由谁来当?女性的地位如何?这部分人力资源如何开发?都成为了我们的疑问。
为此,水电学院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暑期社会实践队组织了农村妇女生存状况调查活动,为我们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的目的地是广西河池市马山县,通过出发前的调查,我们得知:马山县是劳务输出之乡,目前劳务输出人数达12万人次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从邮局汇回的劳务资金达1亿元以上,劳务输出不仅带回资金、技术,也促进了群众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更新,是全县各乡镇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品牌。
我们共有15名队员参与到此项调查中,成立了3个调查小组,奔赴广西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农村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时间2010年7月16日——2010年7月19日调查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记村、本立村。
调查情况调查前,马山县妇联和当地村委会取得沟通,县妇联潘玉富主任为我们介绍了当地情况:古寨瑶族乡位于马山县东部,距离县城23公里。
全乡下辖9个行政村,311个村民小组,260个自然屯5289户,总人口为21710人,其中瑶族人口6230人,占总人口的29.5%,是南宁市三个瑶族乡之一。
全乡总面积1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50亩,是典型的“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国家重点扶贫山区乡。
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红薯等,林业以竹子、任豆树、金银花等为主,养殖业主要是生猪、土鸡、黑山羊等。
XX年年国民生产总值6618万元,农业总产值5030万元,粮食总产量4334吨,人均有粮205公斤,财政收入7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9元。
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思索
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思索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对农村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等因素综合分析,通过对人口生育、医疗保健和教育培训等方面投资,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和身体素质,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以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影响与作用:我国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之关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问题。
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则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客观之要求。
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
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不论是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还是技术、物资、信息等服务者都必须具备较高素质和水平。
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实行农业产业化。
将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和人才结构提出更高要求。
一方面。
劳动力的素质要有较大提高,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科技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劳动力才能胜任农业科技化、专业化的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经营、管理、科技等方面人才,为此必须通过教育等多种方式、方法和手段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劳动力素质和人才的内在需求。
而农业现代化则是通过农业科技化、专业化、精细化来提高农业产出、品质和附加值。
提高农业产业效益。
因此,农业现代化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而发展。
可见,只有通过加强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之根本。
其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则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根本之条件。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素质不容乐观。
据农业部有关调查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22年底.我国农村劳动力总数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占51.8%,初中文化程度占38.13%.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只占9.5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社会科学2013/6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讨□王俊文摘 要:妇女是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及开发还面临诸多“难点”和“盲点”,因此如何扎实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因此,有必要重视和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贫困地区 农村女性 人力资源开发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13)06-101-0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女性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是推动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亿万女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的好不好,发挥得好不好,保护的好不好,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1],因此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影响与作用: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开发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不仅可以提升女性的自身综合素质,而且能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文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加强实施与推进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则显得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合同制、股份制等方式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支柱企业带动、引导生产。
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是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问题。
据国务院扶贫办公室2012年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农村参与经济活动的从业人员已达 5.01亿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40.3%,其中农村女性从业人员达2.13亿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量的42.5%[2]。
如果能协调、组织好广大农村女性就业人员接受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女性就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优化农村女性就业结构,她们必将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将成为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农村长久治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这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边际效益,加强农业产业化管理与经营,调整、完善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经济的协调与发展。
(二)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农村致富步伐从社会人口学的角度看,农村妇女的生育状况与其文化程度及结婚年龄成正比,而与其生育胎次则成反比,即文化素质越高的女性,越重视下一代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并且她们从对生育孩子的数量转移到选择孩子的素质上来。
而受教育程度较低或未受过教育的女性,他们一般重视生育数量,而轻于人口质量,即忽视下一代的培养与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由于教学资源的稀缺性,抚育孩子的重责几乎完全落到母亲肩上,而绝大多数农村女性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孩子的教育与引导往往力不从心。
据2011年世界银行组织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婴儿的先天智力和体力基金项目:2013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K S06)的阶段性成果;2012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我国高校贫困生家庭识别预警与分层救助研究”(项目编号:12CG L09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俊文,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华东交通大学农村发展与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江西南昌, 330013。
素质与母亲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孩子早期教育更多源自母亲,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更多受母亲影响。
农村妇女受教育的时间每增加1年,其生育率即可降低5%-10%[3]。
因此农村女性文化素质的高低与否,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人口质量。
而人口质量的优劣也将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所以必须积极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动员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和谐家园、和谐村镇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引导她们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对于加快贫困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三)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从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民的主观能动性,以推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与发展。
但由于受传统社会、家庭性别角色的思想束缚,农村女性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以致她们在获得教育、培训和生产资源等方面相比男性而显得机会较少。
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有限的土地仅能吸纳有限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过剩”、“劳动时间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男性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男性的“两个过剩”有所缓和,而集聚在农村的妇女却维持着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方式,她们却成了“两个过剩”的主要承担者。
大量事实表明,如果能提高农村女性的文化素质及知识水平,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也有助于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2004年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的行动纲领指出:“教育是给予妇女权利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使妇女得到参与发展进程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自信”。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本身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投资女性人力资源所产生的边际效应,使得投资收益不仅递增,而且惠及家庭和社会,其作用是男性所不能取代的。
二、现状与困境: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现实性 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贫困地区农村女性的自身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特点:(一)政治参与程度不高近年来随着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快,农村妇女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简称“两委”)担任领导职务的女干部整体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但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参政议政的程度还有待加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女性干部所占比例偏小。
据全国妇联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两委”女性人数达507972人,占“两委”总数的21.9%,虽然“两委”女性干部较之上一年高出4.6个百分点[4]。
但就全国“两委”总体情况而言,所占份额还是较小。
据全国妇联2012对中部六省农村“两委”女性干部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中部六省2113个村委会样本中,高达23.7%的村委会没有配备女干部,有57.8%的农村党支部中没有女委员。
村级领导班子中担任“一把手”的女性干部更是凤毛麟角,仅占 2.3%[5]。
二是农村妇女参政比率较低。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留守的大多为女性,虽然妇女对于进入村“两委”的积极性较高,但农村妇女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所占比例仍然偏低。
以江西赣南A 市为例,全市共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27名,但农村女性只有7名,占总人数的5.51%[6]。
三是农村妇女参政参政议政意识不强。
由于受传统性别角色的思想束缚,大多数农村妇女不敢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更不愿意抛头露面,怕别人“说闲话”,结果导致妇女干部在群众中影响力较小,知名度不高,因此往往在选举中逐渐被边缘化。
(二)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我国由于受封建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很多女性不能与男性同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很多贫困地区农村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被剥夺或被漠视,以致造成农村女性文化素质及知识水平较为低下。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农村女性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对于科学文化的需求性。
据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12768名农村妇女的调查资料表明,贫困地区农村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科学文化素质需要亟待提高。
在被抽样调查的12768名农村女性中,其中文盲半文盲站到样本总数的36. 3%,小学文化占总量的40.4%,初中文化程度占11.32%,高中文化占6.73%,大专以上文化较为稀少,仅占 5.25%。
在辍学、失学儿童中,女童占60.72%,女性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仅为6.37年,低于男性受教育年限1.43年[7]。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12年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当前我国贫困地区高达62.3%的农村女性没有受过任何形式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了解掌握甚少,能掌握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人才极为稀缺[8]。
这必然影响贫困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也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
此外,农村妇女要增强学习意识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许多农村女性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封闭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以必须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三)身体健康状况堪忧湖南社会科学 2013年第6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健康状况是一种资本存量,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2012年全国妇联第二期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社会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女性健康比例偏低,高达37.5%的农村女性处于“妇科亚健康”状态,近三年来做过健康体检的农村妇女仅为20.5%,按医嘱检查的农村妇女仅为17.5%,从未做过健康体检的农村妇女竟高达47.5%,其中患一种疾病的农村妇女为31.3%,患二种以上疾病的农村妇女为17.68%[9]。
根据2012年全国妇联对于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的调查发现,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的营养健康状况实在令人堪忧,在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得知:当问到“如果想吃,每天能否吃到一个鸡蛋?”这一问题时,只有10.3%的农村妇女回答“完全可以吃到”、15.7%的农村妇女回答“偶尔能吃到”、74%的农村妇女回答“吃不到”;当问到“如果身体疾病,能否及时去治疗?”这一问题时,回答“如果身体有病,及时治疗的”只占13.7%, 39.3%农村妇女则回答“小病就忍着拖着,除非大病实在忍不住就找医生看看”,剩下47%则回答“无论身体有病有否,从不上医院”[10],从以上数据可以分析得知,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的身体健康素质令人堪忧,所以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增强贫困地区农村女性的健康素质以及健康存量。
(四)就业结构有待完善劳动就业是衡量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由于社会经济落后,就业机会较少,因此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在家闲置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就使得农村女性劳动力结构及其就业率还未得到有效调整和提升。
二是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从业技能较差,呈现“三多三少”现象,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多,经营管理的少;从事种养项目的多,加工项目的少;从事低端经营项目的多,高端综合项目的少,因此经济收入较为微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