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发出 《剪辫通令》, 结辫陋习至此 革除。
近代男子发式
民国初年,服饰由过去的拘 谨保守逐渐向美观开放、舒 适方便方向发展。当时,中 山装为男子最具特色服装, 女子服装以旗袍最为时尚
中山装 旗袍
马 褂
中 山 装
西 服(外来)
缠足起源之迷 维新派人士在广州成立了“不缠足 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 会”,并逐渐推广,新学堂则以不缠足 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古语云: 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古代妇女缠 烈地开展起来。 足是个异常痛苦的过程,通常会选在女 1912年,孙中山指示内务部通令全 孩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因为脚骨还未长 国各省,禁止女子缠足。从此,各地开 大、长硬,较易收效,目标是将小脚缠 展了大规模的放足运动,缠足的妇女逐 成符合“瘦、小、尖、弯、香、软、正” 渐减少。不缠足有利于提高中国妇女的 七个要诀的小脚。 地位并改变生活。
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有何局限性?我们该如 何看待这些新生事物? 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 一方面,它是伴随西方列强的侵华 而出现的,是以中华民族的沉沦为代价的。 另一方面,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顺应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符合历 史发展的方向,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应该 肯定。
1、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来成为全国第一 大报,其原因不包括 ( ) A.为方便大众阅读,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增刊 B.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刊发评论 C.刊登广告,便利民众生活 D.大量编辑出版当时使用的教科书和字典
近代交通、通讯的出现
轮船 火车
电报
清政府最早修筑的 唐胥铁路,火车只 有车厢,没有车头, 只好用马或者骡子 拉着车厢在铁轨上 行走。
社会生活的变迁
1905年,《定军山》(京剧艺术纪录片) ——揭开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第 一 部 无 声 电 影 《 定 军 山 》会习俗的变化
1、剪发辫: 1912年,孙中山颁布剪辫令。
内容:要求全国男子在限定时间内剪去象 征清王朝的发辫。 目的:去除旧俗,更是向清王朝和封建传 统挑战,做一个真正的中华民国的公民。
社会生活的变迁
清 末 ·民 初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1、照相
诞生: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达盖尔发明 了照相术。 传入:4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
作用:锁定了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保留 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为我们观察当时 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达盖尔
2、电影
诞生:1895年诞生于法国。 传入:1896年传入中国。 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 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 戏”。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2、改称呼
内容: 大人、老爷 民间 职务 先生、君
革除了封建色彩,体现了资产阶级 目的: 追求平等的愿望。
三、服饰变化
1、男士: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2、女士: 满族旗袍——高领服装
特点: 宽大、平直、下 长至足,衣上绣 满花纹,领、袖、 裙都滚有宽阔的 花边。
清末民初在进步, 社会生活面貌变, 照相电影均出现, 首部电影《定军山》, 追求平等新国民, 改变称呼剪发辫, 西服高领中山装, 时代潮流服饰显。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八年级1课时
服饰变迁
清代服饰特点: 宽腰博带、有严格等级区分
男子:长袍、马褂、瓜皮帽 妇女:长袍;上衣下裙
西式服装
西服
清朝服装 中西合璧
长袍、马褂、 瓜皮帽 中山装的流行
洋裙
满式旗袍
紧身合体高领旗 袍
旗 女 之 袍
清
末
民
女
20年代的旗袍
民 国
20-40年代 的旗袍
1938年的 海外旗袍
《申报》上的一段流行语
民国制定新礼制,以鞠躬礼, 握手礼为主
1、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A《定军山》 B 《渔光曲》
A
)
C《难夫难妻》
D 《风云儿女》
2、电影传入中国后,首先落户于哪个城市 A B C
北京 武汉 D
B
上海 广州
3、剪发辫、改称呼始于( A C 鸦片战争后 维新变法运动后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目标
知道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 实。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 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本课重点
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 况,即知道照相和电影的出现、社会习俗 的变化等。
本课难点 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分析 的基础上能够知道这些变化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
解 放 初 的 旗 袍
现代旗袍
小结—社会习俗的变化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 总统成,皇帝灭 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新官制成,旧官制灭 新教育兴,旧教育灭 枪炮兴,弓矢灭 新礼服兴,翎顶補服灭 剪发兴,辫子灭 爱国帽兴,瓜皮帽灭 天足兴,缠足灭 放足鞋兴,菱鞋灭 阳历兴,阴历灭 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马路兴,城垣巷栅灭 律师兴,讼师灭 枪毙兴,斩绞灭 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 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北师大版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程标准: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照相与电影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的改变等基本史实,并试分析其原因,了解对社会的影响。
对古今旗袍进行对比,培养对比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客观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搜集老照片、旧服饰等,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直观认识。
以服装表演和服装图片展示的形式,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服装的内涵。
以新旧照片的对比、中外男装的对比、古今旗袍的对比等,培养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阅读《老照片》、《百年中国》等书籍和资料,加深认识。
放映老电影片断,加深学生对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状况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扩展,逐步认识上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必会促使人类的生活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必将要从闭关锁国步入世界的轨道。
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呼以及服饰受西方影响发生的变化等都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饰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培养学生勇于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照相和电影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通过参与式学习,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能够知道这些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指导学生查找有关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呼、服饰变化的资料。
收集自己以及家庭的新旧照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介绍。
准备具有鲜明特色的旗袍,由学生练习表演。
导入:使用自制课件为学生展示百年中国的大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目标】了解照相术诞生及其发展的概况、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民国初期在负是、称呼、发式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对生活中学生看过的电影中人物的服饰、发形、称呼的异同来分析这些习俗和社会背景的联系。
通过引导学生历史与现实结合、艺术与实际相结合分析历史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布置学生设计体现个性和时代特色的服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剪发辫,改称呼。
难点:为什么说剪辫子是革命的象征?【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新变法时期留下的唯一成果是什么?(2)你认为民国初期在文化与教育方面最有意义的举措是什么?为什么?二、整体认识本课,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学生快速阅览全文考虑:本课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和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内容知识进行宏观把握。
明确本课从科技、习俗、服饰三方面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照相与电影的出现1学生讲述自己对照相的感受,以社会现象说明照相在现实生活中的普及。
激发学生对照相技术起源的探究欲望。
2学生以资料展示的方式来说明照相技术的诞生经过。
3学生读课文了解照相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及在中国产生的影响。
4学生展示资料介绍电影的发明和电影业的发展概况。
电影在中国的传播。
讲解中国首次放映电影的场面,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解决几个基本问题:(1)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是何时?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反映?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概况如何?四、剪发辫改称呼1结合电影《桔子红了》的人物个性、人物的着装、称呼、发式的不同分析民国初期在称呼、发式方面的变化,并让学生分析讨论发生变化的原因。
变化的实质。
2 读课文,了解具体的变化内容。
考虑变化的意义?3出示雕塑公园的雕塑《衣钵》,引导学生对中山装进行探究,加深对中山装意义的理解。
4了解此时中国其他占重要地位或有特色的服饰。
5教师出示资料《中国服饰》让学生欣赏评价,增强学生的美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清末民初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
清末民初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矛盾的时期,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发展得如火如荼。
首先,清末民初城市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城市规模的扩大。
在清朝,城市多被官府封控,限制了城市的规模和发展。
然而,伴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城市被打开,出现了一定的生长模式。
特别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例如上海、广州等,成为经济联系,人口集聚的重要中心。
城市的规模扩大带来了更多的人口涌入,也为城市内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形成了城市内的繁荣景象。
其次,城市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变迁的加速。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可以在城市中得以体现。
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使得原有的社会等级制度受到冲击,土地所有制的变革、商业资本的崛起,使城市社会的阶层分化日益明显。
一方面,一些商人和资本家通过发展产业获取巨额利益,提高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原有的地主阶级面临土地流转的压力,地位开始下降。
城市中社会关系的变动,加快了社会结构的演变。
此外,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习俗的改变。
城市作为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人们。
他们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这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例如,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部分社会中的传统价值观受到了挑战。
同时,城市中的新兴文化和娱乐业的涌现,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娱乐方式,使得社会习俗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然而,城市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城市规模扩大导致了社会问题的增加,例如疾病传播、治安问题等。
此外,城市化进程中的房地产开发,也让一些社会边缘群体面临住房问题和社会保障的挑战。
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迁移也使得城市基础设施难以跟上发展的步伐,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总之,清末民初的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是一个相互促进、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
城市的繁荣和社会的变迁相互交织,推动了社会结构和习俗的变化。
上海繁华都市的沧桑历史
上海繁华都市的沧桑历史上海这座繁华都市承载着许多沧桑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迁和故事。
从起初的一个小渔村演变成如今的现代化大都市,上海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
本文将以时间线的方式,为您呈现上海的沧桑历史。
一、清朝时期的渔村在清朝时期,上海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渔村,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河边,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
当时的上海是一片孤独而贫困的土地,几乎没有任何商业活动。
人们的生活充满了辛勤劳动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外国租界的建立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署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了上海的开埠条件。
从此,英国、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相继来到上海,并在上海设立了租界。
这些外国租界成为了上海的特殊存在,也为上海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观念。
三、近代工业的起步沪杭铁路的修建是上海近代工业起步的重要里程碑。
1876年,沪杭铁路开始修建,上海作为铁路的起点之一,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发展。
纺织、造船和钢铁等行业相继兴起,促进了上海的工业化进程。
四、上海公共租界的建立1863年,英法两国与中国签订了《上海公共租界章程》,规定了上海的行政和司法管理体制。
上海公共租界的建立标志着上海成为了华东地区的贸易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和投资。
五、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了亚洲最大的港口和金融中心,经济繁荣达到了顶峰。
同时,上海也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中心,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诗人和演艺人员。
六、战争和动荡时期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上海成为了中外战火交织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经历了日本侵略、国共内战和解放战争等大规模战斗。
上海的工商业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七、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上海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上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球城市。
高楼大厦、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国际化的商业街区等,上海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初二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右图中服装的款式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后【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服饰变法的准确识记,题干中图片是中山装,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中山装是辛亥革命后,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服饰变化2.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有()①看《申报》②拍照片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④发电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四个选项出现的时间:《申报》是1872年创办的;摄影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从国外传入中国的香港、广州等地;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因此在20世纪初的中国人物都可以做到这四项内容。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随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破,近代文明传入中国,猛烈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下面组图的变化:材料二:清朝官场“大人”“老爷”的称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政府的各个部门仍沿用着前清官场的旧称呼,孙中山认为“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他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
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的“先生”“君”是中国固有的称呼,只表示对人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差,人人可用。
从此,这些称呼很快就在社会交往中流行起来。
请回答:(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组图,图中的人物主要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发生的变化?(4分)(2)材料二中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称呼方面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这一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什么思想观念?(2分)(3)请你说出近代社会习俗的一些其他变化的一个例子?(2分)并且找到除材料二以外其他的变化原因吗?(2分)(4)当今社会,一些中学生将自己的头发染成黄色、红色或其他颜色,他们认为这属于个性张扬,与世界接轨,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2分)【答案】(1)发型:由长发辫变成短发(2分)。
初二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试题
初二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试题1.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史实,解题时注意“不可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
B内容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文化生活的变化2.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你可以做些什么?()①从《申报》上了解时事②报考京师大学堂③考中状元光宗耀祖④买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史实。
此题的关键之处是时间:20世纪初,可以做到的,必须是20世纪初之前就有的。
《申报》创办于1872的上海,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的戊戌变法时期,故①②都是20世纪初之前就能做到了;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技制所以20世纪初不能在考中状元了,故③不符合题意。
商务印书馆是1897年创办的,在此之后都能买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故④也是正确的。
所以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3. 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的乡下来到上海,他为眼前崭新的社会风俗感到奇怪。
他不可能看到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B.轮船往来于黄埔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认识。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古代的驿站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 始架设有线电报。
你知道小明的爷爷如果不坐火车和轮船去上海, 他会用到什么交通工具吗?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工具书
• 近代的不同阶层是怎样利用报刊和 杂志来宣传自己的思想的?
时间
出版的报纸
维新变法运 《中外纪闻》 动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时期
宣传的思想
维新变法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 民主、科学
——
不 缠 康足 有的 为开 和路 他先 的锋 女 儿
慈禧太后照片
大家来找茬
时间:清末民初
北京站到了,我们去电报局给家人拍了封电报报平安。
然后开始游览北京城,用数码相机照了很多照片, 留下了纪念性的一刻。
吃过午饭,大家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定军 山》,对男主角雄厚的声音大加赞赏。
晚饭过后,大家拿了份上海最著名的《南国都市 报》一起阅读,报纸上内容真丰富,有广告、新闻、评论 等。
• 近代史上,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 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如图所示报纸创办的 时间是( )
• A.1872年
• B.1897年
• C.1905年
• D.1915年
• 19世纪70年代以后,记者从外地发回新闻
但是他的记忆有些 模糊。让我们一起 帮帮他。
清政府最早修筑的铁路是( )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的影片是( )
文化生活
老爷子送了些书给 小明,这些书大多 是近代中国历史最 长、规模最大的文 化出版机构出版的, 这个机构叫什么名 字呢?
商务印书馆 1897年
化
归纳影响
领域
交通 通讯
文化生 活
化
分析原因
初三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A.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四个选项中D选项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是不正确的,因为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已经废除了这些有损人格的礼节和称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和“先生”“君”等称呼。
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迁2.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
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内容。
辛亥革命的兴起,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使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
材料中这一新国民形象正反映了这一现象的变化。
故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
”——黄河清《“洋”族词的兴衰》材料二:革除“老爷”、“大人”等前清官场的称呼……。
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大大减少……。
——按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整理材料三:2005年的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并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和特点
㈠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㈡特点
1.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随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4.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中国摄影史
中国摄影史(一)第一编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1840——1919)摄影术的发明,给人类文化开辟了新的领域。
从1839年8月法国政府公布了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以后,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摄影不仅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蓬勃发展,并且已成为一门应用科学在社会各部门中踞有显著的地位。
摄影与世界上的其它事物一样,它的发明和发展,是在继承了各民族、各国家历史上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
无论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墨家学派,还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学派,他们都在各个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奠定了摄影术的理论基础。
摄影术传入中国初期,尽管当时摄影在世界上还处于摇篮时代,各国科学家为改进技术仍在尽心竭力地探索。
即使在欧洲,多数人对此道也还陌生。
而国内已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一些摄影技术的应用者和探索者。
他们关心世界摄影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文字记载,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社会条件下积极地进行推广传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第一节--中国古代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代科学家对光学基本规律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先秦墨家学派兴起,就开始对大自然中一些光学基本现象进行了研究。
墨经光学八条墨翟(约公元前478年——前392年),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科学家。
他和他的门徒根据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认识到的光学知识,研究总结出八条带规律性的经验,记录在《墨经》中,分条厘说,通称“墨经光学八条”,是《墨经》中精粹部分之一。
光学八条直接涉及到光学应用中一些问题。
发光体照射物体形成影子,是大自然中最普通的现象,又是摄影师在艺术造型中饶有兴趣的问题。
《墨经》中的光学论述,首先是以此开始的。
“光学八条”中的第一、第二条是:经:景徙。
说在改为。
说:景光至,景亡。
若在,尽,古息。
(第一条)经:景二。
说在重。
说:景,二光,夹,一光。
一光者景也。
(第二条)大意是说影子产生的原因。
在光照到的地方,就没有影子;如果有影子,那就是光被物体遮挡。
传统与时代的对撞--《钏影楼回忆录》中近代女性形象解读
传统与时代的对撞--《钏影楼回忆录》中近代女性形象解读佚名【摘要】The Memories Of ChuanYingLou is the autobiographical essays which was written by Bao Tianxiao. Bao is a modern journalist and novelist. The Memories Of ChuanYingLou i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in the region Suhuin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intellectuals' survival condition in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period.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ata which is researched of modern fiction studies and the press on the study. The research of female image of The Memories Of ChuanYingLou is always did not cause enough attention, this article plans to be interpreted, and then explores the female concept of Bao and probes the prototypes of the feminine images in Bao'novels.% 《钏影楼回忆录》是近代报人、小说家包天笑撰写的自传体散文集。
它描述了包天笑早年的人生经历,以及清末民初苏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社会生活的变化》经济和社会生活
民主
男士服饰 女士服饰
西服
中山装
上衣下裙
旗袍
西装
清末民初时,老式婚礼上也可见西装革履的人。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山装民国时期女士礼服
传统旗袍
左1为清末民初旗装。左2为穿牙型花边长袖旗袍的妇女。左3为穿花缎中袖旗袍的妇女。右图为穿方格纹中袖旗袍的妇女。
早期的火车头
光绪六年(1880)八月中旬,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奏准筹设津沪电报线时,在天津成立官办的津沪电报总局,委派盛宣怀为总办。光绪七年(1881)十一月津沪线完工前,正式命名为中国电报总局。津沪电线通报后,经营四个月,改为官督商办,招股集资,分年缴还官办本银(湘平银十七万八千七百余两),听其自取报资,以充经费。盛宣怀、郑观应、经元善、谢家福、王荣和等集股湘平银八万两,是其创办资本。次年十二月,李鸿章奏设苏浙闽粤电线,光绪九年(1883)六月,两江总督左宗棠奏设江宁至汉口的长江电线,均准由中国电报总局办理。
现代旗袍
小结
政治革命
西学东渐
社会生活近代化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
照相术、电影传入中国
练兵营
1.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C
2.以下不属于民国政府时期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的是( ) A.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B.中山装成为那时最具特色的服装 C.废除科举制度 D.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
报刊进入人们的生活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外文报纸。
洋务运动中,中国人自办报纸开始出现。
甲午战争后,办报出现高潮。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共45张PPT)
清朝人的发型
社会生活的变迁
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 道照相、电影的出现以及剪发辫、改称呼、易 服饰等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以及出现这些变 化的原因,从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照相机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1、照相术传入中国
——19世纪40年代以后
大光明照相馆
2、电影出现
三、服饰的变化 (1)西服的引进 (2)中山装的出现 (3)女士高领服饰的盛行
西
(1)西服的引进
服
的
西 服 的
演 变
演国人和中国留 学生带如进来。由于西服设计科学,穿着方便,逐 渐被广大中国人接受,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 服已经在中国城市中十分流行了。
(2)中山装的出现
西服高领中山装, 时代潮流服饰显。
1、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 ——1896年
——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2、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1905年,《定军山》
——揭开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第一部获国际奖电影 《渔光曲》
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胡 蝶
二、剪发辫、改称呼
(一)剪发辫
• 1、发辫的由来
中山装是谁什么时候创制的?你能说说 它的特点吗?
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的服装,它因孙中山的创制 和带头穿着而得名。它是西式与中式服装的完美结合,在很 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革命的象征,其阶级性与西服完全
相反,是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服饰。
(3)女士高领服饰的盛行
女士高领服装是人们吸取了西服洋装的特点对 满族旗袍的改良。后又经改革发展成为流行至 今的旗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女性的代表服饰, 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
中国历史朝代的风俗习惯与社会生活
中国历史朝代的风俗习惯与社会生活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每个朝代都有其特有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
这些习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线索,探讨中国历史朝代的风俗习惯与社会生活。
1.儒家思想下的风俗习惯(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兴起,儒家经典《礼记》提出了许多礼仪制度。
由于儒家强调礼仪和道德,人们的风俗与社会生活也受到极大影响。
那个时期的人们重视家庭,尤其是尊重长辈和祭祀祖先的传统。
人们会定期举行祭祀仪式,祭祀祖先并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此外,那个时期的人们也极为注重仪容仪表,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为评判他人品德的标准。
2.宗教信仰对风俗习惯的影响(唐宋元明清)在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这些宗教信仰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
比如在佛教影响下,人们崇拜佛祖,修行禅定,提倡慈悲与无私的精神。
在道教中,人们注重长生不老,追求永恒的生命和与自然和谐共生。
而穆斯林则在清真寺进行宗教活动,并且有固定的日常礼拜和斋戒等风俗习惯。
3.封建社会下的红楼梦(明清)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代,也是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出现了。
以贾府为代表的大户人家成为社会的主要群体,他们的生活和婚姻制度成为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题材。
红楼梦展示了封建社会下的家族关系、夫妻关系和财产继承等方面的风俗习惯。
同时,宴会、诗词、曲艺等文化活动也是明清时期人们社交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近代社会的新风俗习惯(清末民初)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新的风俗习惯开始兴起。
一些西方礼仪和社交方式,如夫妻之间的互相叫名、迎接和寄送信件等,逐渐在中国社会中传播。
随着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的开展,娱乐活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电影院、舞厅和游乐场等娱乐场所纷纷涌现,吸引了大批市民。
【史话】上海早期的照相馆
【史话】上海早期的照相馆2016-01-10上海黄浦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大批西方传教士、商人、旅行者携带问世不久的照相机进入上海。
1852年,外商赫尔曼·哈斯本德在福州路隆泰洋行经营银版摄影和肖像着色。
稍后,法国人李阁朗在外滩开设照相馆,专门拍摄人物肖像,这是上海第一家照相馆。
清末老城厢地区老宝华照相馆不久,广东人罗元祜在上海城内也开设了一家照相馆。
他技法娴熟,照片“眉目清晰,无不酷肖,胜于法人李阁朗多矣”,当时很受推崇。
清末福州路上的照相馆摄影这一新生事物在上海发展很快,至1876年,在从广东路至南京路一带有“宜昌”、“苏三兴”、“华兴”、“同兴”、“日戍”、“恒兴”、“时泰”、“公芳”等近十家国人开设的照相馆。
据《上海新报》广告,“宜昌”于1864年5月20日开张,是上海最早的有确切创办日期的照相馆。
“苏三兴”原在香港,1870年前后迁至上海汉口路,以拍摄名媛魅影闻名,“凡柳巷娇娃、梨园妙选,无不请其印成小幅,贻赠所欢”。
这种“小幅”类似于现在的肖像名片。
清末劳合路(今六合路)上丽华照相公司早期照相馆设施简陋,在玻璃棚内摄影,不用灯光和其他人造光,全靠透过顶棚的日光。
所用底片为碘化银湿片,感光速度很慢。
为保证影像清晰,被摄者须端坐或直立,摄影师一敲木板,打开镜头盖,大声喊“一、二、三、四……”一般要数到十,有时甚至数到二十,被摄者才可动。
老上海照相馆拍照情景福州路时报照相馆照相馆为了招徕生意,以新巧布景取悦市民。
摄影室一般备有山水风光、亭台楼阁或西洋油画、自鸣钟等布景,陈设茶几花瓶、高脚痰盂,有的还搬上了模型汽车、游船等,拍出的照片多为道具堆砌,人景不配,造型呆板滑稽。
当时在上海,照相是奢侈之事,光顾者多为达官显贵或富豪名伶。
据史料记载,拍全身照需一二元大洋,拍摄并放大一张24英寸着色照相要12元大洋,约折合400斤大米,非一般人可问津。
照相馆里的九曲桥布景19世纪末,上海照相馆最著名的有“耀华”、“宝记”、“保锠”、“致真”四家,号称“四大天王”,分别设在南京路、福州路和广东路。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北师大版】 3
1、照相术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2、电影刚传入中国被称为什么?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什么?
3、照相术和电影在西方发明不久就传入中国并得到了发展,说明 了什么?
(二)、剪发辫、改称呼 4、剪发辫的内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5、改称呼的内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剪发辫为什么成了革命的标志? 中国人没留辫子前是什么发型?
清 末 一 家 子
传 统 旗 袍
清 代 旗 袍
旗 袍 的 演 进
现 代 旗 袍
穿 中 山 装 的 伟 人 们1、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 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2、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气息、 新事物,除了教材上介绍的几方面以外,你还 能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吗?可以以史实资料或 图片说明。
(三)服饰的变化
6、中山装是谁创制的?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 7、今天的旗袍是由何发展而来的?
预习交流
社会生活的变迁之一
——— 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溥 仪 与 婉 容
照 相 馆 中 的 民 间 女 子
上 海 流 行 的 照 相 样 式
剪 辫 风 行 , 火 了 剃 头 匠
探究与思考
1644年4月22日,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清军 入关,占北京,下江南,爱新觉罗·福临成了 天下共主。1645年6月15日,又是非同寻常的 一天,这天福临颁布了“剃发令”:京城内 外,限10日内,官军民一律剃发留辫,迟疑 者按逆贼论斩!“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 头”。这是以死要挟汉人皈依满人的发式。 想一想:清代人为什么要剃发留辫?
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社会生活的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林》2003年第4期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葛 涛[摘 要] 照相自从传入上海之后,由于本身所具有的一些优点,很快便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中得以施展身手。
多姿多彩的各类人像照片被许多人所钟爱,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用化和市场化,使清末民初的上海照相业深深地融入了社会生活之中。
[关键词] 照相;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中图分类号] K258;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1873(2003)0420054208照相具有写实、便捷等优点,这使它很快在一些社会生活领域中得到了运用。
首先人像照片使人们更准确、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容貌,进而在社会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验证身份的重要工具。
照片还成为人们追求时尚和美丽的道具,成为寄寓情感的纪念品。
由于照相具有这些优点,喜爱它的人越来越多。
在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清末民初的上海照相业完成了市场化,顾客群迅速壮大。
一 照相成为人物写真的重要工具在照相诞生以前的漫长岁月中,如果想知晓某人的容貌,无外乎以下几种手段:道听途说、阅读文字描述、观看肖像绘画以及亲自目睹其人的真容。
在交通不发达、等级分明以及礼教森严的年代,要亲眼目睹某些人的容貌是很不容易的事。
相对而言,肖像绘画倒是记载某人容貌的比较真实和方便的工具,不过即便如此,在特定的情况下,人物肖像的真实性还是存在疑问。
例如明太祖朱元璋流传于世的两幅画像中,一幅容貌丑陋、面目狰狞,另一幅则是标准的帝王肖像,究竟哪一幅是他的真实写真,不得而知。
按照常理进行推断的话,这两幅画像应该与朱元璋本人的相貌都存在着差距。
即便不夹杂政治等因素,画师能否依靠经验和技法逼真、传神地描摹出一个人的相貌,不确定性仍然很大。
相对而言,照相真实、可靠得多。
早期的照相师多从“影像铺”的画师转行而来,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许多画师在职业上受到了巨大压力的结果。
照相问世之初,人们首先感兴趣的就是人物摄影,人物是摄影艺术的主要表现对象。
但是由于技术和设备尚不成熟,人像摄影一时还不具备推广的条件,所以人像画师的经营尚无大碍。
19世纪70年代的《申报》上,时常可以看到文人墨客为妓女或变相从事色情业的女书寓先生等的“小照”或“小影”题写的诗篇,有的还附序,着力描绘当事人的容貌。
《申报》在刊登这些作品时并不配发原图,读者也只能凭借文字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
照相的优点首先就在于它具有强烈的写实性,十分传神。
《沪游杂记》收录的“申江杂咏”中有一首“照相楼”:・・45 显微摄影唤真真,较胜丹青妙入神。
客为探春争购取,要凭图画访佳人。
①这首小诗指出了照相的三大优点:一为“显微”,二为“真真”,三为“入神”,意即照相能尽显人物于微毫,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神态和精神风貌,所以胜于丹青。
表达同样意思的竹枝词尚有若干,如有一首咏日成照相馆的: 日成照相绝无伦,电气传神信有神。
何必画师挥彩笔,依然纸上唤真真。
②另有一首也堪一读: 鬼工拍照妙如神,玉貌传来竟逼真。
技巧不须凭彩笔,霎时现出镜中人。
③照相胜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价格逐步趋向低廉,而且能够批量印制,易于销售和普及。
“照相楼”的后两句就描述了这种情况,“客人”为“探春”而争相购取“佳人”的照片,这表明当时的照相馆已经能够批量印制照片,将其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并且销路很好。
照相的问世是艺术匠心与近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结果,照片除了具有艺术性之外,还具有近代工业产品的特征,能够进行标准化和量化制作,可通过提高工艺来降低制作成本。
虽然这一点在照相问世之初并不明显,但却是照片与肖像画在本质上的区别。
绘制人物肖像时需要被绘制的对象久坐,而拍照则不须如此,这也是一些人转而选择照相的缘故。
《上海闲话》记载了光绪初年《申报》的“郭嵩焘画像”一案,当时《申报》捏造了时任驻英公使的郭嵩焘与为之画像的英国画师顾曼的一段对话,使他大为震怒。
其实郭嵩焘因不耐久坐,与顾曼商量后,特意先到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然后交给顾曼绘制肖像,他与顾曼之间并无《申报》上所刊登的那段对话。
④虽然肖像画作为一种实用工具的地位日益被照相所取代,但是它本身也在进步。
清末,油画等西洋画派传到了上海,为传统的肖像画注入了新的内容。
肖像画与照相之间的关系逐渐地得以固定,从竞争对手演变为具有互补性质的关系。
上海恒兴照相馆在照相放大技术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兼营油画肖像业务,根据拍摄的照片绘制大幅人物肖像。
著名漫画家、作家丰子恺在1934年撰写的散文《学画回忆》中描述了童年时在家乡学习绘画的经历,这位日后的漫画大师在学画伊始就是从肖像画入手,并且与照相也有关系,他写道: 我向二姐丈请教了些画法,借了些画具,又借了一包照片来,作为练习的范本。
因为那时我们家乡地方没有照相馆,我家里没有可用玻璃格子放大的四寸半身照片。
回家以后,我每天一放学就埋头在擦笔照相画中。
这是为了老妈子的要求而“抱佛脚”的;可是她没有照相,只有一个人。
我的玻璃格子不能罩到他的脸上去,没有办法给她画像。
天下事有会巧妙地解决的。
大姐在我借来的一包样本中选出某老妇人的一张照片来,说:“把这个人的下巴改尖些,就活像我们的老妈子了”。
我依计而行,果然画了一幅八九分像的肖像画,外加在擦笔画上面涂以漂亮的淡彩:粉红色的肌肉,翠兰色的上衣,花带镶边;耳朵上外加挂上一双金黄色的珠耳环。
老妈子看见珠耳环,心花盛开,即使完全不像,也说“像”了。
自此以后,亲戚家死了人我就有差使——画容像。
活着的亲戚也拿一张小照来叫我放大,挂在厢房里;预备将来可现成地移挂在灵前。
我十七岁出外求学,年假、暑假回家时还常常接受这种义务生意。
直到我十九岁时,从先生学了木炭写生画,读了美术的论著,方才把此业抛弃。
到现在,在故乡的几位老伯伯和老太太之间,我的擦笔肖像画家的名誉依旧健在;不过他们大都以为我近来“不肯”画了,不再来请教我。
前年还有一位老太太把她的新死了的丈夫的四寸照片寄到我上海的寓所来,哀求地托我写照。
此道我久已生疏,早已没有画具,况且又没有时间和兴味。
但无法对她说明,就把照片送到照相馆・55・①②③④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0页。
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第43页。
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第52页。
葛元煦:《沪游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7页。
里,托他们放大为二十四寸的,寄了去。
后遂无问津者。
①作为一位画家,丰子恺先生对这段早年学画经历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走了弯路: 假如我早得学木炭画写生,早得受美术论著的指导,我的学画不会走这崎岖的小径。
唉,可笑的回忆,可耻的回忆,写在这里,给学画的人作借镜吧。
②丰子恺先生的回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昔日照相与肖像画之间关系的画卷。
虽然照相越来越普及,但是肖像画也没有衰亡,在某些特殊的领域,例如为死者画容像等方面,依然大受欢迎,生意兴隆。
可是,即便是在这些非由画师出场不可的领域,照相依旧挥之不去。
为了追求容像的真实,许多人还是不忘将照片送到画师的手中,希望他们的妙笔能够在真实的基础上生花。
经过演变,照相与肖像画已经不再完全是竞争对手,它们在社会生活中都已经重新得到定位。
宣统年间上海环球社印行的石印画报——《图画日报》,描绘社会百态,非常有影响,其中有一个栏目名为“营业写真”,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当时上海的各行各业,其中就包括“拍小照”和“画小照”。
《图画日报》第一百三十四号并列刊登了“画小照”和“拍小照”,“画小照”的说明文字为: 千看万相画小照,一笔不可偶潦草。
部位要准神气清,方能惟妙更惟俏。
只恐名虽写真写不真,五官虽具一无神。
拿回家婆儿子不认得,多说何来陌路人。
“拍小照”的说明文字则为: 拍照之法泰西始,摄影镜中真别致。
华人效之亦甚佳,栩栩欲活得神似。
拍照虽无男女分,男女不妨合一桢。
不过留心家内胭脂虎,撕碎如花似玉人。
③这两段文字将时人对肖像画与拍照片之间的区别、对比描述得十分清楚。
肖像画与照片的互补关系还有另一种表现方式。
上海城隍庙附近的古董店内至今还有旧时供奉的祖先画像,它们堪称照相与画师之笔相结合的产物,画像中的列祖列宗身着正装,男为顶带花翎,女为凤冠霞披,各幅画像都差不多,可能有一定的格式。
画中人的穿戴都是画的,也可能是按照画样印制的,但是画中人的脸却是根据照片印刷而成,整幅画逼真而泛黄,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初看时给人的感觉很是微妙。
这是在同一画面中笔画与照相的有机结合。
二 照相的娱乐和纪念功能同样的事物可以使用在不同的方面,原因在于社会需求是丰富多样的。
人们之所以钟爱照相,固然有着种种原因,但是照相能够使人娱乐却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清末上至最高统治者,下到普通百姓,以拍照自娱者大有人在。
慈禧太后晚年在她的宫禁园林中曾经化装照相,她扮成观音,李莲英扮成善财童子,其他人也各自分派了角色;袁世凯在他的彰德府邸中,穿得如同钓翁一般拍照取乐,还可以凭此存照到上海出版的《东方杂志》上发表。
至于一般人等,则更是千姿百态,不一而足: 然而名士风流,又何代蔑有呢?雅人早不满于这样千篇一律的呆鸟了,于是也有赤身露体装作晋人的,也有斜领丝绦装作X 人的,但不多,较为通行的是先将自己照下两张,然后合照为一张,两个自己即或如宾主,或如主仆,名曰‘二我图’。
但设若一个自己傲然地坐着,一个自己卑劣可怜地,向了坐着的那一个自己跪着的时候,名色便又两样了;‘求己图’。
这类‘图’晒出之后,总须题些诗,或者词如‘调寄满庭芳’‘摸鱼儿’之类,然后在书房里挂起。
至于贵人富户,则因为属于呆鸟一类,所以决计想不出如此雅致的花样来,即有特别举动,至多也不过自己坐在中间,膝下排列着他的一百个儿子,一千个孙子和一万个曾孙(下略)照一张“全家福”。
④借助照相来回味、领略古诗文的意境,或直接扮作古人,过一把神游魏晋、身为玄学之士的瘾,・65・①②③④鲁迅:《论照相之类》,《鲁迅杂文全集》,九洲图书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图画日报》,第134号第8页。
丰子恺:《学画回忆》,《丰子恺散文精编》,第82页。
丰子恺:《学画回忆》,《丰子恺散文精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82页。
称得上中国传统文人情趣与照相的绝妙结合。
即便是被揶揄为“呆鸟”的大户们,也可在照片中尽情地做其家大业大、子孙万年的美梦。
人们利用照片来娱乐,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暂时地脱离一下现实,尝试着达到理想境界的一些滋味。
在照片中,大清国的当今圣母皇太后可以成为南海观世音,慨叹“余生也晚”的现时文人可以回到古代去,而欲问鼎天下的枭雄也可以化为闲云野鹤般的钓翁。
只要花得起银子,任何人都可以拍照,都可以在不招惹麻烦的前提下用照片寻寻乐,或者是圆圆梦,照相对所有的顾客都一视同仁。
上海花街柳巷的什么“七美”、“八美”,以及她们周围的一些人,可以说是这方面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