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知识落实”专题五第二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配套作业2

合集下载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不定项选择题(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不定项选择题(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不定项选择题(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胎儿从母体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往往会造成孕妇身体浮肿。

下列浮肿与孕妇身体浮肿的原理一样的是()A.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B.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导致的组织水肿C.有蛋白屎的肾炎患者出现的组织水肿D.局部组织代谢旺盛导致的组织水肿2.血浆是沟通人体各部分体液的重要媒介,更是各部分体液中最为活跃的部分。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细胞都能与血浆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血浆所含的一些物质能参与内环境稳态的凋节C.血浆中出现代谢废物就表明内环境稳态遭到了破坏D.在卵母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血浆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3.下图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肝细胞、甲、乙二个部位的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B.葡萄糖、蛋白质、尿素在乙中不能全部找到C.甲、乙、丙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D.NaHCO3能与乳酸反应,使乙的pH维持在7.35〜7.454.(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是一类急性血管内溶血(即红细胞破裂)性贫血伴肾功能衰竭的综合征。

本病累及多系统,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急性肾衰竭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是小儿急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之一。

根据以上材料,关于此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HUS患儿血小板减少,血浆中含有的成分和正常人不完全相同B.使人患出血性肠炎的大肠杆菌可能会引发HUS,该病原体在实验室培养时需用到活的动物细胞C.HUS的特征之一为急性肾衰竭,可能会引发少尿或无尿,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发生改变D.HUS患者发生肾衰竭后,内环境稳态会被破坏,患者的正常生存会受到影响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蛋白、氨基酸、胃蛋白酶6.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第1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第1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直击考纲1.稳态的生理意义(B)。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A)。

4.血糖调节(B)。

5.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

6.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A)。

1.判断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而糖原不会出现在其中(2011·江苏,9B和2013·海南,17B)(√)(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都发生在内环境中(2012·海南,12B和2011·江苏,9A)(×)(3)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011·江苏,9D和2010·安徽,5D)(×)(4)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2012·江苏,3A和2013·海南,20CD)(×)(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2010·海南,10B)(√)(6)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2011·四川,3B)(×)(7)寒冷时出现寒颤和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都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2010·江苏,9AD)(×)(8)如图2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则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三者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2012·上海,23BD)(×)2.判断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1)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2013·新课标全国Ⅱ,30(1))(√)(2)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肝糖原,多余的葡萄糖还可以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以储存能量(2012·山东,24改编)(×)(3)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可识别胰淀粉酶、促甲状腺激素和神经递质等物质,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节糖代谢过程(2013·江苏,30和2012·山东,24改编)(×)(4)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而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2012·海南,14AC)(×)3.判断下列关于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叙述(1)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能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还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2011·海南,7ABC)(√)(2)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后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有机体耗氧量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下丘脑兴奋性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2008·山东,3改编)(×)(3)人在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二 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二 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1.【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解析】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饥饿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形成血糖,因此血液流经肝脏时血糖浓度会升高,B正确;寒冷环境下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加,故寒冷环境中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C错误;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则其上含有抗利尿激素受体,即其细胞能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不受其调控,则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不能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错误。

【答案】B2.【2017新课标Ⅲ卷】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解析】0.9%的NaCl溶液为等渗溶液,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 溶液,不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变化,但是机体血浆量会增加,当排出相应量的NaCl 和水后会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正确。

【答案】C3.【2016浙江卷】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I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解析】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浓度增加,进而导致更多的水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A错误;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导致细胞内浓度增大,进而导致细胞吸水使细胞体积增大,B正确;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是组织液中的水过多引起,组织中Na+浓度增加反而会导致组织液的水含量下降,C错误;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会导致钾离子外流的量减少,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下降,D错误。

(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必考选择题对点专练9人体稳态、调节与免疫

(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必考选择题对点专练9人体稳态、调节与免疫

专练9 人体稳态、调节与免疫[名校模拟题组]1.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内信息传播的形式C.反射中枢对传来的兴奋有分析和综合的功能D.全身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都有反射活动答案 A解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2018·宁波模拟)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定向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B.生长激素只能作用于体内某些正在生长的器官和细胞C.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通过反馈调节只有抑制下丘脑活动才能使激素含量恢复正常D.寒冷环境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发挥作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答案 D解析动物激素通过体液传送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即可以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之外的其他器官或者细胞,A错误;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组织生长,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元生成,促进脂肪分解,可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B错误;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可以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才能使激素含量恢复正常,C错误;寒冷环境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发挥作用,使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体温相对稳定,D正确。

3.(2018·绍兴模拟)人体在低温下要及时调整产热量和散热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骨骼肌不由自主地反射性收缩,增加产热B.皮肤血管反射性收缩,减少散热C.脂肪被分解、氧化,增加产热D.反射性地出汗,散热比常温下要多答案 D解析温度降低后,骨骼肌不由自主地反射性收缩,增加产热,A正确;温度降低后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B正确;寒冷时机体需要的能量增加,脂肪分解、氧化增加,增加产热,C正确;寒冷时机体出汗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也增加,D错误。

4.(2018·台州模拟)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稳态与调节》说课稿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稳态与调节》说课稿
(2)温特实验证明“影响”是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如光、声音等, 因此它能在琼脂快上留下与之相同的效应并作用与胚芽鞘尖端以 下的部位,促进生长。” (3)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说 “影响”。 3.重点透析: (1)两种植物的向性运动 ①分析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并作出总结
分析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并作出总结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说课稿
《稳态与调节》
流 程 导 览
高考要求
命题趋向 学情分析 复习计划
教学过程 习题设计 教学反思
一、说高考要求
考纲内容 植物的激素调节 要求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Ⅱ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其他植物激素(3)植物激素的应用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人脑的高级功能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稳态的生理意义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生长素 单侧光
不均匀
多 少
快于
①外因: 总结 ②内因: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单侧光照射
②分析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
A、B为极性运输,C、D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 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测浓度高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 → 茎的负向重力性 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 → 根的向重力性 总结:外因:重力产生单一方向的刺激 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根、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 感程度不同。
(2)辨明1个图像——生长素作用两重性
(1)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 物生长,成为“高浓度”。 (2)曲线中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进生长作用增强。 (3)曲线中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 (但仍为促进生长)。 (4)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宜浓度为g。 (5)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即大于C所处生长素浓度, 将会使生长受抑制,此即所谓的“高浓度”。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检测与评估: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检测与评估: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专题六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一、单项选择题1. (2013·扬州一模)病毒疫苗和抗血清(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在现代免疫学预防、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消灭人体内病毒只需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B. 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C. 人体接种病毒疫苗获得相应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以抗血清治疗病毒性重症患者属于二次免疫2. (2013·泰州一模)肝脏和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其血液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据图判断某人在进食后,血管P、G和H中,血糖浓度最高及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最高的血管分别是( )A. G血管和P血管B. H血管和P血管C. H血管和G血管D. G血管和H血管3. (2013·连云港一模)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 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 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C. 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D. 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4. (2013·苏锡常镇二模)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B. 体液免疫过程中,少数浆细胞可形成记忆细胞C. HIV攻击T细胞,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陷D. 某种过敏原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5. (2013·苏中二模)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并诱导体液免疫的过程中,不会发生( )A.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流感病毒B. 记忆细胞增殖并大量分泌抗体C. 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D. 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6. (2013·盐城二模)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①中可以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B. 肝脏中①的葡萄糖浓度一定高于③C. 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均可与②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 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7. (2013·南京、盐城三模)右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考生物二轮、三轮复习课件 专题五第二讲

高考生物二轮、三轮复习课件 专题五第二讲
记忆
细胞,可
长期存在。而被动免疫的受体体内只是被注射 了 抗体(及淋巴细胞) ,不能长期存在。
专题导航自主填充
组织液
杀菌 吞噬
物质
器官
核心考点题点突破
考点一 典例 1 内环境稳态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温度、渗透压及 pH 的相对稳定, 激素、 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等含量的相对稳定不属于 稳态范畴 C.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个 系统密切配合的结果 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细胞正常生存所必需的,也是 机体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
答案
①④
回归命题本源
1.下丘脑的功能 (1)作为中枢:下丘脑是内分泌的中枢,下丘脑通过分泌多 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 垂体 , 通过控制 垂体 的功能 来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①下丘脑内有 血糖调节 中枢, 该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 胰岛细胞,调节 胰岛素 和
胰高血糖素 的分泌。
②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3.抗体又称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等,主要分布 于 血清 中,也分布与 组织液 、 外分泌液 中, 与其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高尔基体 ____________和线粒体。 核糖体
、 内质网、
4.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其他免疫失调类型还 有 过敏反应 和 免疫缺陷病 。 5.主动免疫的受体体内产生了大量
②我国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冰盖之巅”后出现的适应性 变化有机体耗氧量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下丘脑兴奋性 增强、 激素分泌量增加 a (2008· 山东, 改编) 3 ③人在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 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 这一反射的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身体的皮肤中,效应器为 骨骼肌,而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2008· 海南,9 改造) ④当健康人体处于环境温度 38℃时,会引起下丘脑分泌 e 激素量增加, 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致使 尿量减少 (2010· 上海, 改编) 54

2024届全国新高考生物精准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4届全国新高考生物精准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一定下降。(错) 例如: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增多时,代谢速率上升,表现出甲亢症 状。
考向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
考向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1.如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 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
细胞
泌尿系统
皮肤
代谢废物
代谢废物
体外
体外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如
血浆)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
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稳 态
稳态是如何实现的呢?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项错误。
1234
4.(2018·浙江4月选考,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如图:葡萄糖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一段时间后U型管中的液面如 何变化?
10% 蔗糖
半透膜
10% 葡萄糖
一段时间
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 压。相当于7个大气压。
√D.若③为组织细胞,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需要水

2024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人体的稳态和免疫教学案

2024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人体的稳态和免疫教学案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2024年高考考纲解读】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整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体温调整、水盐调整(Ⅱ)。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内环境及其稳态1.内环境成辨别析(1)内环境成分: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主要包括四类:①基本成分:水、无机盐、血浆中的血浆蛋白;②养分成分:小肠汲取的须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③调整成分:细胞合成的分泌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激素、递质等;④代谢废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水分、尿素等。

(2)非内环境成分①存在于细胞内(不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胞内酶、膜上的载体等。

②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如呼吸道、消化道、尿道、生殖道中的物质以及泪液、汗液等。

2.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及变动缘由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及意义(1)实质:指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动态平衡”过程。

(2)意义①血糖和氧水平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正常代谢。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即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规律总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更引起的常见疾病分析病状名称内环境理化性质变更引起疾病的症状尿毒症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糖尿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剧烈,身体消瘦高原反应体内缺氧,血氧过低头痛、乏力、心跳加快感冒发烧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食欲不振、四肢无力严峻腹泻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疲乏、周身不适、恶心蛋白尿或长期养分不良、炎症、过组织水肿全身组织水肿、局部组织水肿敏、淋巴回流受阻二、血糖、体温与水盐调整1.血糖调整(填补下图)(1)血糖调整中既有体液调整,又存在神经调整。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错混诊断
1.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2014· 海南,11B)( √ )
2.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肾小管
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2012· 新课标,3D)( × )
3. 胰 高 血 糖 素 分 泌 量 上 升 , 促 进 肝 糖 原 和 肌 糖 原 分 解
(2011· 四川,3C)( × )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相互关系
热量,从而维持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C 项,排汗的过程中,汗液中大部分 Na + 、 Cl - 被重
吸收,说明汗液中的Na+ 和Cl-在浓度小于血浆中的
情况下仍可以由汗液向血浆运输,可以由低浓度侧向
高浓度侧运输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
(ATP供能)和载体蛋白。
D项,当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
C.环境温度为28 ℃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D.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解析
根据图中曲线变化的趋势,可知冷觉感受器、
温觉感受器分别在28 ℃和42 ℃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 最大,即最敏感; 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 都减小,所以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
范围,而大鼠的正常体温应接近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
苏,9B)( √ )
2. 淋 巴 液 和 血 浆 中 都 有 淋 巴 细 胞 (2013· 海南,
20B)( √ )
3.Na + 和 Cl - 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2013· 海南,19D)( √ ) 4. 血 浆 的 成 分 稳 定 时 , 机 体 达 到 稳 态 (2011· 江苏, 9D)( × )
营养不良 → 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 肾小球肾炎 ↓ 组织水肿 过敏反应 → 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淋巴循环受阻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B.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同C.组织液是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D.维持人体pH相对稳定最重要的缓冲对是HPO42-/H2PO4-2.人体内环境pH大于正常值称为碱中毒,pH小于正常值称为酸中毒,根据成因可分为呼吸性中毒和代谢性中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缺氧使无氧呼吸产生CO2增多,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B.体液中CO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细胞呼吸C.严重腹泻丢失过多的HCO3-,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通过减缓呼吸进行调节3.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

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a为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静脉注射碳酸氢钠不可以纠正代谢酸中毒C.静脉点滴的葡萄糖需要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同D.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4.如图表示细胞和人体生存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存的环境主要是图中的内环境B.人体有多个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可不经过内环境就进入人体的各种细胞5.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细胞之间均充满组织液B.变形虫的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外部环境经常变化,但机体的内环境不会变化D.内环境稳态是体内细胞酶促反应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6.哺乳动物体内血浆蛋白可被巨噬细胞吞噬,部分血浆蛋白和Na+结合形成蛋白质钠盐,并与蛋白质组成缓冲体系。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人体稳态》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人体稳态》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人体稳态》【考点梳理.逐个击破】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2.3. 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1)体液各组成之间的关系4.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5. 内环境的稳态(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实质:内环境的每一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稳态会被破坏的原因:①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②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有障碍。

(5)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6.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7. 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①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8.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突触①结构: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出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

②类型:轴突—细胞体型(表示为:)、轴突—树突型(表示为:)。

(2)兴奋的传递过程神经冲动→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内侧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方式:胞吐)→神经递质扩散通过突出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化学本质:糖蛋白)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1)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控制(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10、体温调节(1)体温维持机制:是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热量来源:细胞呼吸有机物氧化放能(主要部位是骨肌和肝脏)11、水平衡调节(1)吸收途径:饮水、食物、细胞代谢产生的水(2)排除途径:尿液、汗液、呼吸、(3)无机盐的排除途径:尿液、汗液(4)Na+、K+的作用:Na+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K+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012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5 第2讲

2012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5 第2讲

• 1.内环境组成
• 内环境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关 系如下:
• 2.内环境的物质成分与生理过程 • (1)内环境的物质成分是指存在于血浆、淋 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 • ①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 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 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 ②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 神经递质、激素等; • ③细胞的代谢产物CO2、水、尿素等。
造血干细 B细胞 胞,在骨 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 浆细胞(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
来源 浆细胞(效 应B 细胞) B细胞或记忆
功能
细胞
分泌抗体
与靶细胞结合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
细胞
发挥免疫功 能
• 3.(2011·郑州二模)下图为人体特异性免 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 干细胞分化而成,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 B.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 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 C.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 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 •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 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 结构 • 2.二次免疫 细胞,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 基础 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 过程 快地做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
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与初次Βιβλιοθήκη 免疫的 比 较•
• • •

(2011·海南卷)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 述,错误的是 ( )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 水盐平衡 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 合成和分泌

专题八 人体的稳态及免疫调节-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八 人体的稳态及免疫调节-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八人体的稳态及免疫调节第一篇:回归教材【基础回扣】1.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血浆中水的主要来源:________。

3.营养不良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是________。

4.“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_。

“血泡”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还含有________。

5.人输液时使用的生理盐水是________,其与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________。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________,从而不能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6.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7.持续发热会使体液减少,通常通过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来矫正,这两种溶液的共同作用是________。

8.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________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

9.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三部分。

免疫细胞主要指________;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________等。

10.艾滋病人的直接死亡原因是________。

11.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_借助________回流而组成的。

12.体液免疫过程中,________细胞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________,进而被________细胞吞噬消化。

13.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分化形成________细胞,进而与________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14.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乙肝病毒侵染机体时,人体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023届高三二轮备考生物:2018-2022年全国高考真题生物汇编: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3届高三二轮备考生物:2018-2022年全国高考真题生物汇编: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18-2022全国高考真题生物汇编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单选题1.(2022·湖北·高考真题)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一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 型向R型转变。

正常情况下,不同氧分压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如下图实线所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有利于肌肉细胞代谢2.(2022·广东·高考真题)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血糖C.肾上腺素D.睾酮3.(2021·重庆·高考真题)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血浆、组织液到达靶细胞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C.体温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4.(2021·福建·高考真题)运动可促进机体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加速受损、衰老、非功能线粒体的特异性消化降解,维持线粒体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完整性,保证运动刺激后机体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释放大量能量B.细胞中不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强度均相同C.衰老线粒体被消化降解导致正常细胞受损D.运动后线粒体的动态变化体现了机体稳态的调节5.(2020·全国·高考真题)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 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19)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19)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19)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从“高度”上研究高考[典例](2022·浙江6月选考)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解析]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收缩以增加产热,A错误;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B正确;寒冷环境中,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C正确;寒冷环境中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甲状腺激素参与的体液调节,故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D正确。

[答案]A从“深度”上提升知能(一)巧用单、双箭头判断相关成分或结构间的关系组织液与血浆及细胞内液间都是双向交换,组织液与淋巴(二)1.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①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

②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2.下丘脑的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因为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既是神经元细胞,又是内分泌细胞,故下丘脑对人体的体温、摄食、水盐平衡和内分泌活动调节起重要作用,同时参与人的情绪活动。

从“宽度”上拓展训练1.(2021·全国甲卷)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

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盐平衡调节中枢D.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解析:选B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同时也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A、C正确;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具有内分泌功能,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B错误;下丘脑内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变化,调节产热和散热,D正确。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整合训练(十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整合训练(十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整合训练(十二)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全员必做题1.[2022·辽宁省铁岭市六校高三期末]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蛋白质含量较低,不含红细胞,但含有少量淋巴细胞。

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能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B.脑脊液可以为脑细胞提供营养,运输代谢废物C.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会导致颅内压降低D.脑脊液中无机盐浓度明显低于组织液2.[2022·重庆育才中学检测]下列有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抗原,第二信号是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B.树突状细胞可以摄取抗原,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C.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与任何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接触并导致其裂解D.记忆细胞由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3.[2022·潍坊测评]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对人体健康的维持尤为重要,如人在被毒蛇咬伤后需要注射抗蛇毒血清;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时可以注射灭活疫苗(由新型冠状病毒灭活后制成);人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但人一般不会患癌症;在进行器官移植时通常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避免免疫排斥。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抗蛇毒血清可以增加机体内抗原的数量,进而增强体液免疫B.机体注射灭活疫苗后主要通过诱发非特异性免疫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C.人体内癌细胞的清除依赖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D.进行器官移植时使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是抑制免疫细胞的作用4.[2022·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期末调研]调定点是人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左右。

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

下图表示某人受病毒感染引起发热时体温变化与调定点变化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1.(2014·新课标Ⅰ卷,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解析: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在线粒体中,不彻底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没有发生在内环境中,D错误。

答案:D
2.(2014·新课标Ⅱ卷,3)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解析: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

答案:A
3.(2014·上海卷,19)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是
( )
A.大量饮水B.血容量减少
C.食用过咸的菜肴 D.血浆电解质浓度增加
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就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的原因有如饮水过多,食物中的离子摄入过少。

大量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正确;血容量减少、食物过咸、血浆电解质浓度增加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A
4.(2014·北京卷,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解析:入水时皮肤受外界寒冷刺激,通过感受器将兴奋传至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骨骼肌收缩不自主的战栗,增加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汗液分泌来减少散热,同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后者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加强代谢增加产热用以维持体温。

答案:D
5.(2014·北京卷,31)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

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组别接种物总人数癌前病
变人数
A
(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1 对照剂7 863 83
A2 疫苗7 848 4
B
(接种前检出HPV DNA)
B1 对照剂 1 125 126
B2 疫苗 1 121 125
(1)为制备该疫苗,将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______连接,导入受体细胞。

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转录,再以________为原料翻译出L1蛋白,这样就获得了疫苗的有效成分。

(2)人体接种该疫苗后,__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一旦HPV侵入机体,__________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

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______________。

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3)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______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4)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_______清除体内HPV。

(5)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________。

解析:(1)目的基因(HPV外壳蛋白L1基因)必须与运载体连接后才能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和表达,外源基因进入后以受体细胞内的氨基酸为原料翻译出L1蛋白。

(2)接种疫苗后,HPV外壳蛋白(L1)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一旦HPV再次侵入机体,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进而产生大量抗体,抗体与游离的HPV结合,阻止HPV进一步扩散,故注射疫苗的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3)A1组、B1组均接种对照剂,B1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A1组,两组均接种对照剂,不同的是B1组接种前检出HPV DNA,说明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4)根据第(2)题,接种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与游离的HPV结合,阻止HPV的进一步扩散,但不能明显诱导细胞免疫清除侵入宿主细胞的HPV。

(5)根据表格数据,未感染HPV的个体接种该疫苗可有效降低癌前病变的概率,说明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预防。

答案:(1)载体氨基酸(2)L1蛋白记忆(B)细胞
吸附宿(寄)主细胞(3)A1 (4)细胞免疫(5)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