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净化系统的设计

第十三章净化系统的设计

第十三章净化系统的设计大气污染净化系统是指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各种设施的组合,主要包括收集、输送、净化和动力系统四个部分。

本章的主要内容:净化系统的组成及设计集气罩设计管道系统设计净化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基于工业通风技术第一节净化系统的组成及系统设计一、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组成①②④⑤净化系统的构成:①集气罩;②风管部分;③净化设备;④动力部分;⑤排放部分③清灰孔、冷却装置、余热利用装置、管道补偿器、防爆装置、阀门、测孔、管道支架、消音装置等。

链接二、局部排气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1. 捕集装置的设计集气罩的结构形式、安装位置、性能参数设计。

2. 净化设备的选择和设计根据污染物的排放要求、污染物的性质选择确定合适的净化工艺和设备,确定净化设备的型号规格和运行参数。

3. 管道系统设计管道布置、管道内气体流速确定、管径选择、系统压力损失计算、动力系统选择。

4. 排放系统设计根据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以及总量控制要求,计算设计烟囱高度、出口直径、排气速度。

第二节集气罩的集气机理一、吸入气流集气罩口的气流运动方式吸入气流吹出气流一个吸气口面积很小的敞开管口可看作为点汇流,假设流动没有阻力,吸气口外气流流动流线是以吸气口为中心的径向线,等速面是以吸气口为球心的球面。

若点汇吸气量为Q,则有:21221222121)/(/44r r v v v r v r Q ===ππ点汇外某点流速与该点距吸气口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2212122v r v r Q ππ==吸气口四周有挡板的情况:吸气量与某点气流速度的关系在相同距离造成同样的吸气速度,吸气量可减少一倍;在吸气量相同的情况下,在相同距离上造成的吸气速度可增加一倍。

①吸气口附近等速面近似与吸气口平行,在一倍吸气口直径d处已接近球面,吸气速度是开口面处速度的1/10,吸气量可按点汇公式计算;②吸气口附近气流速度衰减较快。

实际情况下,吸气口附近速度分布图:二、吹出气流空气从孔口吹出,在空间形成的气流称为吹出气流或射流。

操作系统大纲

操作系统大纲

操作系统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1、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操作系统导论是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操作系统研究如何提高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如何更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在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选择适当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环境,并初步掌握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技术。

2、基本要求本课程的考试对应考者进行以下水平测试:(1)对操作系统中基本概念的识记、理解能力;(2)对操作系统基本类型的理解能力;(3)对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和问题的理解水平;(4)对操作系统各类基本算法的掌握水平;(5)对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和应用的掌握水平;(6)对操作系统结构和设计方法的掌握水平;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部分总论第一章简介本章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基本功能和结构、基本类型。

1、知识点(1)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监控程序、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时间片、多道程序设计、SPOOLing、用户接口等。

(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 1 -(3)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4)操作系统的分类。

(5)操作系统的功能。

2、考核要求(1)熟悉本章中各种基本概念和术语。

(2)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分类方法和功能。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结构本章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结构、硬件环境、硬件保护方法,着重介绍了输入输出过程和存储结构的层次。

1、知识点(1)基本概念: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中断、命令、中断处理、断点、外围设备、输入、输出、主存、辅存、缓存、管态、目态、特权指令、用户接口、系统调用、计算机网络、等。

(2)对中断处理的基本过程描述。

(3)对基于中断的输入过程描述。

(4)对CPU执行指令的过程描述。

(5)设置管态\目态的作用解释。

(6)基于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的存储保护原理。

2、考核要求(1)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信息系统设计实验

信息系统设计实验

信息系统设计实验引言:信息系统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信息系统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和改进组织机构的运行和管理的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如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信息系统来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和设计原则。

实验内容:系统需求分析:首先要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

在本系统中,要分析用户对待办事项的操作和查询需求,确定功能模块和接口的设计。

系统概要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模块间的关系。

这一步还需要确定系统所需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

系统详细设计:对系统的每个功能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

包括界面设计、业务逻辑设计和数据存储设计等。

在设计界面时,需要考虑用户友好性和易用性。

系统实现和调试:根据详细设计的结果,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工具实现系统。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学会了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和调试等步骤,掌握了设计一个信息系统的基本流程。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界面设计的优化和性能提升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让我通过实际设计和实现一个信息系统来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通过这次实验,我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设计和开发出高质量的信息系统。

13.第十三章_集气罩

13.第十三章_集气罩

四.吹吸气流
吹吸气流的形状 以抵抗侧风和侧压能力大,动力消耗小综合评价,C图 流动形式好。
第三节. 集气罩的类型和设计原则
类型
密闭罩 排气柜 外部集气罩 接受式集气罩 吹吸式集气罩
集气罩的类型
一.密闭罩
1.局部密闭罩 适于污染气流速度较 小,且连续散发
2.整体密闭罩 一般适用于有振动, 且气流速度较大
在保证气流分布均匀和不妨碍操作的情况下,侧吸罩的罩口 面积应尽量加大,以降低罩口速度和压力损失,扩大排风罩 的吸气区域;
集气罩的设计原则
为保证排风罩的排风均匀,可以采用多个吸风口、加挡 板、加条缝、加分层板、采用条缝口等措施。
伞形罩的截面和形状应尽可能与有害物扩散区的水平投 影相似;
伞形罩的开口角度宜等于或小于90º,最大不应大于120º。 为减小伞形罩的高度,对边长较长的矩形伞形罩,可将 长边分段设置,使其分割成多个小罩;
1.点汇流的流动情况
吸气口面积很小;流动没有阻力 通过各等速面的流量相等,并且
等于吸气口的流量
Q 4 r12v1 4 r22v2
点汇流外某一点的流速与该点至 吸气口距离平方成反比。尽量减 少罩口到污染源的距离。
若吸气口四周加挡板,吸气范围 减少一半,有利于增强控制效果
吸气流谱图
四周无边圆形吸气口 速度分布图
净化系统
二.局部排气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1.集气罩: 结构形式、安装位置、性能参数
2.净化设备选择和设计: 经济、合理、成熟、达标
3.管道系统设计: 管道布置、流速确定、管径选择、压力损失计算、
通风机选择 4.排放烟囱:
结构尺寸、工艺参数(烟囱高度、出口直径、排气 速度)
第二节 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DAMA-CDGA(数据治理工程师)-重点章节习题-第13章

DAMA-CDGA(数据治理工程师)-重点章节习题-第13章

数据治理工程师 CDGA 认证考试习题集第十三章数据质量(重点章节)1. 戴明环是一个数据质量改进常用的方法,以下内容不属于戴明环内容的是?A 计划B 执行C 检查D 运营2. 数据质量工作作为数据治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时,其效果更好。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加快数据质量方案的工作内容()A 设定优先级B 制定和维护数据质量标准C 设定绩效指标D 解决变化和冲突,提供方向性指导3. 大多数组织都有大量的数据,但并非所有的数据都是同等重要。

以下不属于评估关键数据的内容是()A 监管报告B 财务报告C 商业战略1D 经营信息4. 数据质量管理改进工作的重点是防止错误,但可以通过数据处理来提升数据质量,以下不属于可以提升数据质量的方式是()A 数据治理B 数据挖掘C 数据解析和格式化D 数据转换与标准化5. 〃数据模型不准确"属于以下哪种过程引起的问题()A 数据输入过程B 数据处理功能C 系统设计D 解决问题6. 数据质量活动通过启动新的周期来实现持续改进,以下关于新周期开始的内容描述错误的是()A 现有测量值高于阈值B 新数据集正在调查中C 对现有数据集提出新的数据质量要求D 业务规则、标准或期望变更7. 以下内容不属于数据管理成熟度工具的是()A 数据管理成熟度框架B 沟通计划C 协作工具D 知识管理和参考数据存储库8. 以下不属于数据质量制度内容的是()A 制度的目的、范围和适用性B 术语定义C 数据质量团队的职责D 质量指标的完成约束9. 在数据质量值指标例子中,计算已被识别的重复记录的数量报告代表重复记录的百分比属于以下哪个特性()A 完备性B 独特性C 及时性D 有效性10. 以下内容不属于数据质量纠正措施中数据修正方法的是()A 自动检查修正B 自动修正C 人工检查修正D 人工修正11. 以下内容不属于数据质量业务规则中聚合检查的示例内容的是( )A 验证文件中记录数量的合理性B 验证从一组交易中计算出的平均金额的合理性C 验证指定时间段内交易数量的预期差异D 验证数值缺失的情况是否可接受12. 以下关于 SPC 描述错误的是 ( )A SPC 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控制图B 控制图是一个事件序列图C 控制图包括平均值的中心线、以及描述测算的上下控制界限D 在一个稳定过程中,超出控制范围的度量结果表明了异常状况的存在13. 在信息收敛三角中,〃含业务语境数据或者功能数据" 属于以下哪项内容?A 数据B 信息C 知识D 洞察《DAMA 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DAMA-DMBOK2)14. 要让员工生成更高质量的数据并以确保质量的方式管理数据,他们需要培训和强化训练,以下不属于培训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的是( )A 导致数据问题的常见原因B 组织数据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以及为什么提高数据质量需要全局方法C 糟糕数据对个人绩效的影响D 持续改进的必要性15. 在进行成熟度评估之前,识别潜在风险及一些风险缓解策略是有帮助的,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缺乏组织认同"风险的缓解措施 ( )A 将于评估有关的概念社会化B 在进行评估之前,建立受益声明C 使用第三方资源或专家D 分享文章和成功案例16. 创建高质量的数据的最佳方法是防止低质量的数据进入组织。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案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案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科学与技术简介1.1 电子科技的发展历程1.2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领域1.3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1.4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章:电子元器件2.1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2.2 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2.3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及应用2.4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选用第三章:电子电路基础3.1 电路的基本概念3.2 电路的基本定律3.3 电子电路的组成部分3.4 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第四章:数字电路4.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4.2 逻辑门电路4.3 组合逻辑电路4.4 时序逻辑电路4.5 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应用第五章:模拟电子技术5.1 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5.2 放大器电路5.3 滤波器电路5.4 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应用5.5 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际问题分析第六章:数字逻辑与计算机组成原理6.1 计算机系统概述6.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6.3 数据的表示和运算6.4 中央处理器(CPU)6.5 存储器与输入输出系统第七章:模拟通信原理7.1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7.2 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7.3 调制与解调技术7.4 信道编码与解码7.5 信号的接收与处理第八章:数字通信原理8.1 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8.2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8.3 信道编码与误码控制8.4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8.5 数据传输率与通信协议第九章:电子测量与仪器9.1 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9.2 测量仪器与仪表的分类9.3 常用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9.4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9.5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第十章:实验与实践10.1 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0.2 电子实验的基本步骤10.3 常用实验仪器与设备10.4 电子实验举例第十一章:嵌入式系统设计11.1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特点11.2 嵌入式处理器与微控制器11.3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流程11.4 嵌入式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11.5 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第十二章:电子设计与自动化12.1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12.2 电路设计与仿真12.3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仿真12.4 PCB设计原则与工艺12.5 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实际应用第十三章: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13.1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13.2 晶体管与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13.3 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13.4 集成电路的可靠性分析13.5 现代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十四章:电源电子技术14.1 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14.2 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14.3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4.4 电池管理与充电技术14.5 电源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第十五章:现代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前沿话题15.1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15.2 光电子技术与光通信15.3 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15.4 与电子科技的融合15.5 未来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电子科学与技术》教案涵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通信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测量与实验等多个方面。

第十三章 人机系统

第十三章  人机系统
第十三章 人机系统
1
人机系统概述
2 人机系统设计思想与程序
3
人机系统评价
人因工程学
第一节 人机系统概述
人机系统的含义 人机系统的类型
人机系统概述 人机系统基本模式
人因工程学
第一节 人机系统概述
一、人机系统含义
(1)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要素(部分)组成 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人机系统: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人和机器两个子系统构成 的,且能完成特定目标的一个整体系统。 例如: – 人骑自行车;人驾驶汽车;人操纵机器;人使用计算机
2.人与机的功能匹配
人机应达到最佳匹配,使系统整体效能最优 1)人和机器的相互配合
– 人监控机器:机器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由人来手动操纵 – 机器监督人。以防止人产生失误时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故障。 2)显示器与人的信息感觉通道特性的匹配 3)控制器与人体运动反应特性的匹配; 4)显示器与控制器之间的匹配; 5)环境条件与人的有关特性的匹配; 6)人、机、环境要素与作业之间的匹配等。
一、人机系统设计思想的发展 让人来适应机器的设计思想
–先设计好机器,再根据机器运行要求来选拔和培训人。 让机器适应人的设计思想
–设计中考虑人的问题,根据人的特性,设计出符合人操 作的机器设备、器具,最醒目的显示器,最方便使用的 控制器等。
人与机器相互适应的系统设计思想
–研究人与机之间相互适应问题,在机器和人中间进行合 理的功能分配,从而达到系统的最佳匹配 人因工程学
具有视觉、味觉、听觉、嗅觉和触觉
视觉范围有一定限制,能够识别物体 的位置、色彩和物体的移动
信息处理
按预先编程可进行快速、准确 的数据处理。记忆正确并能长时间 储存,调出速度快

山东科技大学嵌入式系统设计作业习题

山东科技大学嵌入式系统设计作业习题

《嵌入式系统设计》作业习题第一章:嵌入式系统概述1 .和PC系统机相比嵌入式系统不具备以下哪个特点(C)。

A、系统内核小B、专用性强C、可执行多任务D、系统精简2 .嵌入式系统有硬件和软件部分构成,以下(C)不属于嵌入式系统软件。

A.系统软件B.驱动C.FPGA编程软件D.嵌入式中间件3 .以下哪个不是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D)A低成本B低功耗C实时要求高D超高性能4 .下面哪个系统不属于嵌入式系统(C)A、MP3播放器B、GPS接收机C、“银河”巨型计算机D、“银河玉衡”核心路由器5 .下面关于哈佛结构描述正确的是(A)A程序存储空间与数据存储空间分离B存储空间与IO空间分离C程序存储空间与数据存储空间合并D存储空间与IO空间合并6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并不包括(A)A强大多任务支持B实时处理能力C代码体积D与硬件的交互能力7 .以下属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是(BC)A、LinUX操作系统B、μC∕0S∙ll操作系统C、VXWorkS操作系统D、UbUntU操作系统8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定义为:以O中心,以()为基础,O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O系统。

应用计算机技术软硬件专用计算机9 .以MCU为核心的嵌入式产品至少应包括(BCD)A、显示部分B、输入部分C、输出部分D、通信部分10、一般而言,嵌入式系统的构架可以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和软件,一般软件亦分为操作系统相关和(应用软件)两个主要部分。

第二章:STM32微控制器概述LCorteX-M处理器采用的架构是(D)(A)v4T(B)v5TE(C)v6(D)v72 .Cortex-M3的提供的流水线是(B)(A)2级(B)3级(C)5级(D)8级3 .Cortex-M3系列处理器支持Thumb-2指令集。

(对)4.STM32系歹IJMCU在使用电池供电时,提供3.3~5V的低电压工作能力。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第十三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集气罩第一节净化系统的组成及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一、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组成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9—1所示图13-1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示意图1.集气罩2.风管3.净化设备4.风机5.烟囱1.集气罩集气罩是用以捕集污染空气的。

其性能对净化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影响。

由于污染源设备结构和生产操作工艺的不同,集气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风管在净化系统中用以输送气流的管道称为风管,通过风管使系统的设备和部件连成一个整体。

3净化设备为了防止大气污染,当排气中污染物含量超过排放标准时必须采用净化设备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大气。

4.通风机通风机是系统中气体流动的动力。

为了防止通风机的磨损和腐蚀,通常把风机设在净化设备后面。

5烟向烟囱是净化系统的排气装置。

由于净化后的烟气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并最终沉降到地面。

为了保证污染物的地面浓度个超过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烟囱必须具有一定高度。

为使局部排气净化系统正常运行,根据净化处理对象不同(如含尘气体、有毒有害气体、高温烟气、易燃易爆气体等),在净化系统个还应增设必要的设备和附件。

二、局部排气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局部徘气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污染物的捕集装置、输送管道、冶化设备及排放烟囱设计四个部分。

当然,为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还应针对处理污染物的特性.完成上述系统增设设备及附件的设计。

1.摘集装置的设计污染物的捕集装置通常称为集气罩。

设计内容丰要包括集气罩结构形式、安装位置以及件能参数确定等内容。

2.输送管道设计管道系统设计十要包括管道布置、管道内气体流速确定、管径选择、压力损失计算以及通风机选择等内容。

3.海化设备选择或设计净化设备的选择或设计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1)工程调查。

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全面考虑影响设备性能的各种因素;(2)根据排放标准和生产要求,计算需要达到的净化效率;(3)根据污染物性质和操作条件确定净化方法(吸收、吸附或东尘等)和净化流程(几级处理,是否顶冷、调湿以及吸收剂或吸附剂选择等)。

重点难点:人机系统

重点难点:人机系统

第十三章 人机系统重点与难点分析1. 人机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使系统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使系统中所有的环节都能很好地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使系统达到最佳状态。

为达到此目的,掌握系统的设计程序十分重要。

系统设计的程序包括:人机系统目标的建立、功能分析、功能分配、人员开发、界面设计、硬件开发及系统的综合、发展与评价等过程。

人的子系统可概括为R O S −− (感受刺激—大脑信息加工—做出反应);机器的子系统可概括为D M C −− (控制装置—机器运转—显示装置)。

按有无反馈控制分类(1)闭环人机系统(Closed-loop systems )。

也叫反馈控制人机系统,其特点是:系统的输出直接作用于系统的控制,若由人来观察和控制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反馈。

(2)开环人机系统(Open-loop systems )。

开环人机系统的特征是:系统中没有反馈回路,系统输出不对系统的控制发生作用,所提供的反馈信息不能控制下一步的操作。

按系统自动化程度分类按系统自动化程度可分为人工操作系统、半自动化系统和自动化系统。

(1)人工操作系统。

该系统中包括人和—些辅助机械及手工工具。

该系统由人供给系统所需动力并控制整个操作过程(2)半自动化系统。

这种系统中人作为生产过程的控制者,操纵具有动力的机具设备,人也可能为系统提供少量的动力,对系统做某些调整或简单操作。

(3)自动化系统。

这类系统中,机器完全代替了人的工作,机器本身是一个闭环系统,它能自动地进行信息接受、储存、处理和执行,人只起监督和管理作用。

按人机结合方式分类 按人与机结合方式可分为人机串联,人机并联和人机串、并联混合三种方式人机系统的设计步骤 系统开各阶段的主要人机系统设计中应注人因工程专家的设计任发的各阶段内容意的事项务举例明确系统的重要事项确定目标主要人员的要求和制约条件对主要人员的特性、训练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和预测确定使命系统使用上的制约条件和环境上的制约条件组成系统中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对安全性和舒适性条件进行检验明确适用条件能够确保的主要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能够得到的训练设备对精神、动机的影响进行预测系统开发的各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人机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人因工程专家的设计任务举例系统分析和系统规划详细划分系统的主要事项详细划分系统的主要事项设想系统的性能分析系统的功能对各项设想进行比较设计系统的轮廓及其分布图系统构思的发展(对可能的构思进行分析评价)系统的功能分配与设计有关的必要条件,与人员有关的必要条件功能分析主要人员的配备与训练方案的制定对人机功能分配和系统功能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对各种性能的作业进行分析调查、决定必要的信息显示与控制的种类选择最佳设想和必要设计条件人机系统的试验评价设想与其他专家组进行权衡根据功能分配预测所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训练计划和设备提出试验评价方法设想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和准备采取的对策系统设计预备设计(大纲的设计)设计时应考虑与人有关的因素准备适用的人因工程数据确定设计细则设计细则与人的作业的关系提出人因工程设计标准关于信息与控制必要性的研究与实现方法的选择和开发作业性能的研究居住性的研究系统设计具体设计在系统的最终构成阶段,协调人机系统操作和保养的详细分析研究(提高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适应性高的机器人所处空间的安排参与系统设计最终方案的确定最后决定人机之间的功能分配使人在作业过程中,信息、联络、行动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对安全性的考虑防止作业者工作热情下降的措施控制面板的配置空间设计、人员和机器的配置决定照明、温度、噪声等环境条件和保护措施人员的培养计划人员的训练和器材配备计划与其他专家小组的折衷方案决定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和式样决定系统的运行和保养所需的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训练计划和器材的开展系统的试验和评价规划阶段的评价模型制作阶段原型、最终模型缺陷诊断、修改的建议人因工程学试验评价根据试验数据的分析、作业分析等修改设计设计图纸阶段的评价模型或操纵训练用模拟装置的人机关系评价确定评价标准(试验法、数据种类、分析法等)对安全性、舒适性、工作热情的影响评价机械设计的变动、使用程序的变动、人的作业内容的变动、人员素质的提高、训练方法的改善、对系统规划的反馈生产生产运行运行、维护(1)人机系统目标的建立与功能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9024014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A(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学分:3学时:48 (上机:16 )适用专业:会计、审计、财务、工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开课单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课程负责人:江雨燕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VB程序设计》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形式,理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上机实验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管理信息系统江雨燕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出版2.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出版3.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出版4.管理信息系统王恒山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出版5.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贺超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出版6.管理信息系统肯尼斯C.劳顿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年出版内容概述:《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信息类课程。

该门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较强,课程内容涉及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技术。

该课程注重于开发满足用户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原则、技术和工具,并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对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技术基础,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

通过上机实验实现一个实际的MIS应用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an information class course which combin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s strongly and includes management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methods to arranged, organize, coordinate and control the proces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The task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ethods of analysis, designing,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based knowledg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o master the methods of planning, analysi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 on experiments to implement an actu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024014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A/(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学分:3学时:48 (上机:16 )适用专业:会计、审计、财务、工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开课单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课程负责人:江雨燕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VB程序设计》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管理信息系统A》是一门信息类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物流工程、造价工程、会计、审计、财务、工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修的主干核心课。

1人因工程学第一章-人因工程学的概述

1人因工程学第一章-人因工程学的概述
生活与生产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人因工程学的知识?
16
第三节 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
一、研究内容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包括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但学科研
究的总趋势还是侧重应用。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 (2)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整体设计 (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36
第五节 人因工程学的相关学科
人因工程学
工程科学
生理学

心理学


劳动卫生学

人体测量学
工业设计 工程设计 安全工程
环境保护学
环境医学


环境卫生学


环境心理学
人体力学
系统工程
环境检测学
机械工程
管理工程
图1-1 人因工程学的相关学科
37
第五节 人因工程学的相关学科
(一)与人体科学的关系 (二)与工程科学的关系 (三)与环境科学的关系
32
第四节 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3、效度和信度的影响因素 (1)研究样本的选择 (2)统计分析的正确性
33
第四节 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二、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步骤
(一)机具的研究步骤
确定目的及功能
人与机具的功能分 配
模型描述
机具的研究步骤
分析
模型的实验
34
机具的设计及改进
第四节 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
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存在着大量伤害人身心 的问题。
10
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十三章 软件开发环境

第十三章 软件开发环境

第十三章软件开发环境软件开发环境主要目标是提高软件生产率,改善软件质量和降低软件成本,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只能依靠软件工具的广泛应用,所以软件工具是开发环境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本章内容的要点在于软件开发环境、软件工具及CASE等基本概念的了解。

13.1软件开发环境在软件工程学中,方法和工具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方法是工具研制的先导,工具是方法的实在体现,软件工程方法的研究成果要最终实现为软件工具和系统,才能充分发挥软件工程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软件开发环境,就是围绕着软件开发的一定目标而组织在一起的相关一组软件工具的有机集合。

13.1.1软件开发环境概论1.什么是软件开发环境软件开发环境是指在计算机的基本软件的基础上,为了支持软件的开发而提供的一组工具软件系统。

一个由IEEE和ACM支持的国际工作小组提出的关于“软件开发环境”的定义是:“软件开发环境是相关的一组软件工具集合,它支持一定的软件开发方法或按照一定的软件开发模型组织而成”。

美国国防部在STARS计划中定义如下;“软件工程环境是一组方法、过程及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化的工具)的整体化构件,它支持从需求定义、程序生成直到维护的整个软件生存期”。

软件开发环境的定义可从三方面理解:(1)软件开发环境是一组相关工具的集合。

(2)这些相关工具按一定的开发方法或一定开发处理模型组织起来的。

(3)这些相关工具支持整个软件生存期的各阶段或部分阶段。

2.软件开发环境的发展在70年代,软件开发与设计方法由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SP)向结构化设计(SD)技术发展,而后又发展了结构化分析技术的一整套的相互衔接的SA-SD的方法学。

在80年代中期与后期,主要是实时系统设计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的发展,它克服了结构化技术的缺点。

在90年代主要是进行系统集成方法和集成系统的研究,所研究的集成CSAE环境可以加快开发复杂信息系统的速度,确保用户软件开发成功,提高软件质量,降低投资成本和开发风险。

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各册内容

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各册内容

《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丛书共13册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主要容包括了海洋石油工程所有各专业的设计和施工、HSE(职业卫生、安全与环保)评价报告的编写,以及海上油气田的陆上终端的介绍。

《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第1册):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概论与工艺设计》包括了第一篇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概论和第二篇海上油气田工艺设计。

第一篇描述了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和海洋石油工程设计发展的历史与基本状况;第二篇是按照详细设计深度要求而编写的,着重强调工艺专业的设计基础、设计容、设计步骤、设计深度等基本要点以及设计过程中的技术关键。

本指南适合从事海洋石油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

从事海洋石油工程研究、建设和海上油气田生产管理的人员可参考使用。

第一篇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概论第一章海洋石油工程概述第二章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概述第二篇海上油气田工艺设计第一章海上油气田工艺设计总则第二章原油和天然气的基本性质第三章油气处理工艺设计第四章辅助系统工艺设计第五章给水、排水和水处理第六章安全消防和救生第七章P&I图设计第八章总图设计第九章配管设计附录一《概念设计、基本设计、详细设计技术文件典型目录》《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第2册):海洋石油工程机械与设备设计》本册包括了第三篇海上油气田机械设备设计。

第三篇是按照详细设计深度要求而编写的,着重强调机械设备专业的设计基础、设计容、设计步骤、设计深度等基本要点以及设计过程中的技术关键。

本指南适合从事海洋石油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

从事海洋石油工程研究、建设和海上油气田生产管理的人员可参考使用。

第三篇海上油气田机械设备设计第-章海上油气田机械设备设计总则第二章电站装置选型设计第三章热站装置选型设计第四章吊机选型设计第五章泵类设备选型设计第六章空气压缩机装置选型设计第七章天然气压缩机装置选型设计第八章容器类设备设计第九章钻/修井装置、设施与海洋工程平台设计第十章采暖、通风、空调(HVAC)设计附录一《概念设计、基本设计、详细设计技术文件典型目录》之表4机械设备《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第3册):海洋石油工程电气、仪控、通信设计》包括了第四篇海上油气田电气、仪控、通信系统设计。

第十三章 ZY-X卫星研制项目管理案例

第十三章 ZY-X卫星研制项目管理案例

(5)辅助功能:提供常用的计算器、钟表、名片盒等附属功能。
(6)通讯功能:实现了项目资源实时共享;异地用户间的文件传输和 电 子 邮 件 功 能 : 另 外 还 有 实 时 方 字 对 话 ( CHAT ) 和 紧 急 通 知 (WINPOPUP)功能;具有多用户网络管理功能。
13.2.1 系统的功能
13.3 ZY-X卫星研制项目与系统项目管理实务
本节以 ZY-X 卫星研制项目的项 目管理软件开发子系统的项目管理实 施为例,综合介绍项目管理实务全过 程。 1.目标:
1)完成ZY-X卫星某子系统项目管理 软件开发包的方案认证、设计、制造 (发射)和动行(回收)等全寿命过 程。
2)项目的工程为6个月,从 1999.7.1—1999.12.31。 3)项目总经费为35万元。
功能框架设计 C1310 程序代码编制 1320 用户输入功能 D1321 用户查询功能 E1322 用户数据功能 F1323 主界面 G1324 安全登陆 H1325 界面美化 I1326
13.3 ZY-X卫星研制项目与系统项目管理实务
5.PERT图、关键路线、各时间参数见图13.9
图13.9
ZY-X卫星某子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网络图
13.2.2 系统设计
4.用户界面
系统采用Windows视窗界面。
5. 软硬件环境及配置
(1)硬件 PC 386及以上微机; 4Mb以上内存;至少 60Mb 硬盘剩余空间; 通用型打印机;网络卡,路由器;星形结构型网络;至少一台服务 器 (\\NTServer). (2)软件
MS Windows for Workgroup 3.11 以上客户机操作系统; MS Project v4.0;MS Win-dows NT server3.5以上服务器操作系统。开 发 平 台 为 : Visual Basic 3.0,Microsoft Ac-cess 1.0-2.0,Microsoft Project 4.0.

系统设计初始阶段

系统设计初始阶段

系统设计初始阶段在系统设计的初始阶段,首先要明确系统需求,包括用户需求、业务需求、功能需求等。

然后,进行系统规划,确定系统的整体设计方向、目标和范围。

接下来,进行系统分析,对现有系统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了解系统结构、流程和问题。

最后,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技术选型、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系统需求分析是系统设计的基础,通过与用户沟通和收集用户需求,分析业务流程,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系统需求分析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界面设计等方面。

功能需求指系统需要实现的各个功能模块,包括输入、处理、输出等。

例如,一个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可能包括图书录入、借阅管理、归还管理等。

非功能需求则是对系统性能和质量的要求,如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

界面设计则是对用户界面的设计,考虑用户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在系统规划阶段,需要明确系统的整体设计方向和目标。

例如,确定系统的实现方式是自主开发还是采购外部系统,以及系统开发的时间、预算和人力资源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系统的范围,即系统的功能边界和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系统分析阶段是对现有系统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以深入了解系统的结构、流程和问题。

通过调研,可以识别出现有系统的优势和不足,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分析的重点包括系统架构、业务流程、数据结构和算法等。

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进行技术选型,即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工具来实现系统。

技术选型的考虑因素包括系统性能要求、开发成本、开发周期和人力资源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模块设计,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功能划分。

另外,还需要进行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库表设计、数据关系设计和查询优化等。

总之,在系统设计的初始阶段,需要明确系统需求,进行系统规划和系统分析,最后进行系统设计。

这些工作将为后续的系统开发和实施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协议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协议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协议合同编号:__________甲方(系统集成商):乙方(采购方):第一章总则1.1 定义1.1.1 “本协议”是指本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协议,包括附件和所有补充文件。

1.1.2 “甲方”是指系统集成商,负责提供本协议项下的系统集成服务。

1.1.3 “乙方”是指采购方,负责采购本协议项下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1.1.4 “系统”是指乙方所需采购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及相关配件。

1.2 适用范围1.2.1 本协议适用于甲方为乙方提供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服务的全部过程。

1.2.2 本协议的任何修改和补充均须双方书面同意并签署。

第二章义务与责任2.1 甲方的义务与责任2.1.1 甲方应按照乙方的要求,提供符合本协议约定的系统设计方案。

2.1.2 甲方应保证所提供的系统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

2.1.3 甲方应负责系统的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2 乙方的义务与责任2.2.1 乙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支付系统采购费用。

2.2.2 乙方应提供甲方所需的现场条件,包括电源、网络等。

2.2.3 乙方应对甲方人员在现场的工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第三章系统设计3.1 系统需求3.1.1 乙方应根据实际需求向甲方提供详细的系统功能要求。

3.1.2 甲方应根据乙方提供的需求,制定系统设计方案,并提交给乙方审批。

3.2 设计变更3.2.1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如乙方对设计方案有修改意见,应及时通知甲方。

3.2.2 甲方应根据乙方的修改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并重新提交审批。

第四章价格与支付4.1 价格4.1.1 本协议项下的系统采购价格为人民币(大写):____元整(小写):_____元。

4.1.2 价格包括系统硬件、软件、安装、调试、验收等全部费用。

4.2 支付4.2.1 乙方应在签订本协议后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价款的____%作为预付款。

4.2.2 乙方应在系统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总价款的____%作为验收款。

确定管道内的气体流速

确定管道内的气体流速

§13.2 集气罩设计-13.2.2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
集气罩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排气量和压力损失 1.排气量的确定
(1)排气量的测定方法
① qv A0v0 (m3/s)
式②中:qvAqv0 ——Av——A集罩气口(2罩面排积)Pd风,(量mm2,;3/sm)3/(s动;压法)
或 qvv0 ——A罩口(2平均) P吸s (气m速3/度s),(m静/s(压实法测))
图图图11331--323-4局整大部体容密密积闭闭密罩罩闭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三章 净化系统的设计
§13.2 集气罩设计-13.2.1 集气罩的基本形式
2.排气柜(箱式集气罩) 捕集机理:有害气体发生源围挡在柜状空间内,视为开
口较大密闭罩 特点:控制效果好,排风量比密闭罩大,小于其它形式
1.管道内气体流动的压力损失 管道系统总压力损失 = (摩擦压力损失(沿程压损 )+局部压力损失)
(1)摩擦压力损失 流体流经断面的直管:
其中
v2
pl
l
4R
2
lRm
(Pa)
Rm
4R
v2
2
(Pa/m)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三章 净化系统的设计
§13.3 管道系统设计-13.3.1管道系统压力损失计算
(4)根据系统各管段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
(5)按管内实际流速计算压力损失
(6)对并联管道进行压力平衡计算 (7)计算管道系统的总压力损失
d2d1(p1/p2)0.225
(8)根据系统的总风量、总压力损失选择通风机和电动机
§13.3 管道系统设计-13.3.1管道系统压力损失计算
▪ 通风机风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标准化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标准化的概念、
• 概念 就是通过包装尺寸以及货物流通有关的一切空间尺寸的 规格化来提高物流效率。 • 作用 ○提高包装容器的生产效率 ○便于包装自动化,节约包装成本 ○合理经济地利用流通运输和储存空间,加速货物的流通 • 意义 ○通过包装的标准化,可以提高包装的质量,节省包装的 材料,节省流通的费用,而且也便于专用运输设备的应用。 ○通过商品包装的标准化,可以从法律的高度促进可回收 型包装的使用,促进商品包装的回收利用,从而节省社会资源, 产生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合理运输包装应具备的条件
• 包装合理性 ▲运输包装合理化——商品包装作为物流的起点,对整 个物流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包装材料、技术、方式的合理化 • • • • • 发挥经济的功能 协调与制造工序的联系 便于装卸 便于收货人的取出 便于包装废弃物的处理
第二节 运输包装件规格标准化
一、标准化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标准化的概念、 二、运输包装规格尺寸标准
• 含义 可以使贷物与运输文件相互对应,用于区别不同批 次、不同内容、不同目的地的贷物,也容易知道贷物 相关人、转运在等一系列信息。 • 作用 ①表达发贷人的意图 ②以利于正确快速辨认、安全顺利完成流通、准确 无误交付贷物 ③可节省时间,易于称呼
二、运输包装标志的分类和内容
• 收发贷标志——GB6388 外包装件上的商品分类图示标志及其它的文字说明 排列格式的总称。 包括商品分类图示、供货号、品名规格、数量、重 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收货地点和单位、发货单 位、发运件数等。 •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 是根据货物特性、对易破碎、残缺、变质的货物所 提出的搬运、储存、保管以及运输安全的注意事项。 包括小心轻放、向上、禁止翻滚、堆码极限等。
第一节 合理运输包装的条件
一、合理运输包装应考虑的因素 二、合理运输包装应具备的条件
一、合理运输包装应考虑的因素
• 流通环境——被包装产品在流通过程中需要哪些 方面的保护 • 产品特性——被包装产品本身的体积、重量以及 它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特性 • 包装因素 • 包装的经济性 • 包装技术与方法 • 包装试验 • 销售与消费的易用性
二、运输包装规格尺寸标准
• 国际标准:ISO—1975
模 数 倍 数 约 数 600×400 1200×1000 300×400 200×400 150×400 1200×800 120×400 600×200 300×200 600×400 1200×600 200×200 150×200 120×200 1200×400 600×133 300×133 200×133 800×600 150×133 120×1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运输包装的国家标准
GB/T 4857.1—1992 GB/T 4857.2—1992 GB/T 4857.3—1992 GB/T 4857.4—1992 GB/T 4857.5—1992 GB/T 4857.6—1992 GB/T 4857.7—1992 GB/T 4857.8—1992 GB/T 4857.9—1992 GB/T 4857.10—1992 GB/T 4857.11—1992 GB/T 4857.12—1992 GB/T 4857.13—1992 GB/T 4857.14—1989 GB/T 4857.15—1989 GB/T 4857.16—1990 GB/T 4857.17—1992 GB/T 4857.18—1992 GB/T 4857.19—1992 GB/T 4857.20—1992 GB/T 4857.21—1995 GB/T 4857.22—1998 GB/T 4867.23—2003
• • • • • 运输包装标志要求正确、明显、牢固 包装标志的颜色在各自的国标中都有具体要求 货物运输标志所需材料选择坚韧的材料 货物运输标志的尺寸按各自国标的具体要求 货物运输上严禁乱写乱画,以免影响正常标志
第十四章 运输包装试验
一、运输包装试验的分类 二、随车试验 三、模拟实验 四、选择试验方法的基本原则 五、模拟实验的基本步骤
二、运输包装标志的分类和内容
• 危险货物标志——GB190 为保证作业安全,应根据各种危险货物的特性, 在内装危险品的运输包装上加用特别的图示标志, 必要时加以说明,以便采取防护措施。 包括爆炸品、易燃物、有毒物、有害物、感染物、 放射物等。
二、运输包装标志的分类和内容
• 包装标志
三、运输包装标志的要求
二、运输包装规格尺寸标准
• 国家标准:GB4892—85
表 代 号 A B 包装单元尺寸及偏差 单 元 尺 寸(mm) 1200-48×1000-40 1200-48×800-38
第三节 运输包装标志
一、运输包装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二、运输包装标志的分类和内容 三、运输包装标志的要求
一、运输包装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包装 运输包装件 试验时各部位的标示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温湿度调节处理 包装 运输包装件 静载荷堆码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压力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跌落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滚动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正弦定额振动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六角滚筒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喷淋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水平冲击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浸水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低气压试验方法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倾翻试验方法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可控制水平冲击试验方法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采用压力试验机的堆码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一般原理 包装 运输包装件 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定量数据 包装 运输包装件 流通试验信息记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碰撞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防霉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单元货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包装 运输包装件 随机振支边 试验方法
四、选择试验方法的基本原则
• 根据产品的特性、尺寸和重量作为划分试验条件 的依据 • 根据包装件流通的特性、负荷的种类和严酷程度 分为相应的等级 • 试验特性
五、模拟实验的基本步骤
• 根据选择试验方法的基本原则,按照GB4857.17、 GB4857.18的要求对试验方法进行编排、参数选 择 • 根据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的摆放样式为运输包装 件按GB4857.1进行标示 • 按照流通过程中的环境要求对运输包装件按 GB4857.2进行环境温湿度预处理 • 根据试验方法的编排顺序及确定的试验参数按照 相应的国标要求进行试验
三、模拟实验
根据国家标准GB4857,模拟实验主要包括: • 冲击试验:跌落冲击、水平冲击、斜面冲击等 • 振动试验:将测得的路谱或运输工具的振动谱输入 振动台,进行振动试验 • 压力试验:堆码引起的静压力,冲击、振动引起的 动压力等试验 • 气象性负荷试验:指温度、湿度、水的变化对包装 件的影响 • 每一种运输包装件都应根据其在流通环境中的情况 来编制试验大纲,将上述试验有机的组合。
一、运输包装试验的分类
• • • • 包装流通环境试验 包装材料试验 产品脆值试验 运输包装件试验
运输包装件试验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进行: • 随车试验 • 模拟试验
二、随车试验
• 以产品为对象,通过试验记录产品在整个实验过 程中的响应情况,为包装设计的改进提供必要的数 据。 • 以环境为对象,了解运输工具、装卸机械的使用 情况,为流通环境条件提供基础数据。 • 随车试验要通过实际运行来完成,成本高,时间 长,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