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四部分:信息共享

合集下载

第5章电子政务标准化

第5章电子政务标准化

2. 形成了多项国家电子政务标准草案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电子政务基础术语》;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3部分:显现》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4部分:办理》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5部分:交换》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6部分:归档》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7部分:安全》

GB/T 19667.2-2005《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 规范第2部分:公文体》; GB/Z 19669-2005《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指 南》; GB/T 19581-2004《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 接口》。 GB/T 19487-2004《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 范》。

《电子政务数据元素第2部分:公共数据元素目录》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5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 码方案》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6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分布式应用间信息交换 技术要求》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异构数据库接口规范》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使用管理规范》
4、信息安全标准:包括为电子政务提供安全服 务所需的各类标准,主要有安全级别管理、身份 鉴别、访问控制管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公 钥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 5、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包括为电子政务提供基 础通信平台的标准,主要有基础通信平台工程建 设、网络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标准; 6、管理标准:包括为确保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质 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电子政务工程验收和 信息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

论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

论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

论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领导机构的数字化转型,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共享作为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优化领导服务、提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电子政务的定义、信息共享的概念、现状和背景、信息共享的目的和影响等方面,探讨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

一、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改善领导机构和公民、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提供更有效、高效、公正和透明的公共服务和管理过程的过程。

电子政务涉及领导机构的高效运作,常规业务的简化和创新,群众意见的反馈和参与等方面,是现代领导数字化转型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二、信息共享的概念、现状和背景信息共享是指领导机构通过共享数据、信息和知识等资源,促进各部门、领域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实现公共服务的最大化和效率的提高。

信息共享是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多元化、综合化、协同化领导服务的基础。

目前,信息共享已成为全球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趋势。

欧盟、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实施了信息共享战略和。

在中国,领导机构也推出了一系列信息共享方案,如“一网通办”、“互联网+政务服务”、“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等。

三、信息共享的目的和影响1、优化领导服务信息共享可以通过整合分散数据,实现流程优化和协同作业来提高领导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领导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公民、企业需求和诉求,为其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和高效的公共服务。

2、提高效率信息共享直接作用在领导运作的效率和效益上。

领导部门因可以共享已有信息,减少了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的时间和成本,也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出现,提高了领导运作的协同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3、深化领导改革领导机构间及国家间信息的共享,可以改善领导机构的工作重心和思路,促进部门之间的协作和资源整合,从而达到领导机构间的协调合作、信息分享、资源整合和行政回应的目的。

信息共享有助于领导机构深化领导改革、完成机构转型和创新管理模式。

电子政务数据共享规范

电子政务数据共享规范

电子政务数据共享规范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提高治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而数据共享作为电子政务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政务协同、优化决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要确保电子政务数据的安全、准确、高效共享,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体系。

一、电子政务数据共享的重要性电子政务数据共享能够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过去,各部门往往各自为政,数据分散存储,难以整合利用。

这不仅导致了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还使得政府在应对复杂问题时难以形成协同合力。

通过数据共享,可以让不同部门在同一平台上获取所需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同时,数据共享有助于政府进行科学决策。

丰富、准确的数据能够为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使决策更加精准、贴合实际。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通过整合交通、人口、环境等多方面的数据,可以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规划方案,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

此外,数据共享能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民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比如,实现社保、医保等数据的共享,让民众在办理相关业务时无需在多个部门之间奔波,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民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电子政务数据共享面临的挑战尽管电子政务数据共享带来诸多好处,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数据质量问题。

由于各部门数据采集标准不一、数据录入错误等原因,导致部分数据存在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低质量的数据不仅无法发挥应有作用,还可能误导决策。

其次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政务数据涉及大量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如泄露可能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在数据共享过程中,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者,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也是一大难题。

一些部门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意共享数据,或者对数据共享设置种种障碍。

此外,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架构和数据格式,导致数据共享存在技术难度。

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

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
• 建立电子政务标准贯彻实施机制,为标 准的实施提供有效服务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工作任务
• 进行标准化总体设计
– 确定电子政务标准化目标 – 确定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 建立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机制 – 制定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工作任务
• 建立和完善标准
– 确定工程可用的我国标准 – 研究确定拟采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 制定所需的共性、基础性、关键性标准 – 适时调整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修订项目
筹措 • 项目的效益分析 • 项目的风险评估 • 结论性意见
四、招标投标阶段
工作流程
五、工程设计阶段
信息系统工程设计阶段是保证工程质 量的关键性环节,工程管理者应该重视工 程设计的重要性。承担工程设计任务的单 位可以是:业主方、相关咨询、设计方或 承建方。业主方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来选择设计方 .
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
管理涉及网络基础设施、应用支撑、电子 政务应用各个层面的技术和运营管理。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总体标准




























应用标准
应用标准由数据元标准、代码标准、 文件格式标准、业务流程标准、其他标 准五个部分构成。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已形成了较完整 的标准体系并有大量的商业产品,这里 只列出网络建设和维护管理相关的标准。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工作原则
• 政府主导,统筹规划 • 面向工程,满足需求 • 突出重点,狠抓关键 • 急用先上,循序渐进 • 借鉴世情,自主开发 • 强化实施,提供服务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2003年全文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2003年全文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2003年全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2003年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全览电子政务是21世纪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2003年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为这一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电子政务现行及在研标准体系表2020

电子政务现行及在研标准体系表2020
GB/T 33780.2-2017
15
政务软件设施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技术部分:操4第规范作系统
20132199-T-339
16
政务软件设施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部分:应规范第4用服务
20141558-T-339
17
政务软件设施
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
20190834-T-469
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29
分类与编码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部分:服第规范1务分类与编码.
20132196-T-339
序号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名称
计划号/标准号
重点工作
3031
信息资源目录信息资源目录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GB/T 21063.1-2007总1部分:体系第体框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2部分:技GB/T 21063.2-2007体系第术要求
GB/T 33190-2016
电子文件
39
数据格式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1部分:公文结构
GB/T 33476.1-2016
电子文件
40
数据格式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2部分:显现.
GB/T33476.2-2016
电子文件
序号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名称
计划号/标准号
重点工作
414243
数据格式数据格式数据格式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3部GB/T 33476.3-2016分:实施指南文件技术电子证照GB/T 36905-2018要求电子文件存储与交换格式文书类流式20109996-T-339文档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

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

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

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了政府服务的重要方式。

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建立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

一、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府服务和管理的工作过程逐步实现电子化、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对政府服务的需求。

二、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的优势在电子政务体系中,建设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具有以下优势:1.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可以让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避免数据重复采集,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同时也可以让企业和公众更加直接地获取信息,方便实用。

2.协同处理协同处理可以有效地协同政府机构之间的工作,并降低沟通成本。

同时协同处理还能够提高工作速度和减少错误,增强部门之间的合作氛围。

三、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的建设在实现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建设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平台建设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支持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的建设离不开技术支持。

建设者需要选择适当的技术来保证平台的高效稳定运行。

比如微服务、大数据分析、容器化等。

2.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建设中最重要的方面。

平台建设者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3.协同机制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的目的是协同处理,因此平台建设者需要制定协同机制。

建设者需要考虑协同机制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协同方式,制订协同规则。

四、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的应用在电子政务中,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已经开始广泛应用。

比如,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平台共享信息资源,协同完成诸如在线申请、审批等工作。

同时,平台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高政府决策的精确度。

此外,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的应用也可以为企业和公众带来诸多便利。

企业和公众可以通过平台查询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并进行一些在线业务操作。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20051025-第六部分-信息安全指南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20051025-第六部分-信息安全指南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版)第六部分: 信息安全(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二○○五年十月前言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

标准化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

为了加强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总体组”。

总体组适时编写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以指导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促进其健康发展。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共分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工程管理第三部分:网络建设第四部分:信息共享第五部分:支撑技术第六部分:信息安全《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6部分 信息安全》的定位为: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和运行维护过程中,指导如何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选择相应的信息安全标准,支持建设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规范的、有效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

本指南的起草单位为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WG1工作组、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研究所、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张建军、王立福、贾颖禾、马朝斌、吴志刚、胡啸、陈星、刘学洋、曾波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6部分 信息安全目次前言 (2)第一章概述 (5)1、编写目的 (5)2、编写原则 (5)3、范围 (5)第二章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6)1、标准体系概念 (6)2、体系结构依据 (6)3、标准体系结构 (7)4、国家保密标准体系框架 (7)5、标准明细表 (9)5.1 基础标准(22) (9)5.2 技术与机制标准(41) (10)5.3 信息安全管理(13) (13)5.4 应用标准(34) (13)5.5 保密标准(23) (15)第三章关键标准说明与使用 (17)1、基础标准 (17)1.1 术语 (17)1.2 体系 (17)1.3 模型 (17)1.4 框架 (19)1.5 密码技术 (20)2、技术与机制标准 (21)2.1 数字签名 (21)2.2 实体鉴别技术 (22)2.3 完整性技术 (23)2.4 抗抵赖技术 (23)2.5 物理安全技术 (24)2.6 PKI/PMI (26)3 信息安全管理 (28)4、应用标准 (30)4.1 测试评估标准 (30)4.2 产品/系统标准 (33)5 保密标准 (38)5.1电磁泄漏发射防护和检测标准 (38)5.2涉密信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评标准 (39)5.3电子文件管理标准 (40)5.4涉密信息系统管理标准 (40)附录 (41)1.术语表 (41)2.缩略表 (41)3.案例说明 (41)3.1 按照生命周期的标准分类 (41)3.2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实施的一般步骤与采标指南 (42)3.2.1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实施的一般步骤描述 (42)3.2.2 采标指南 (45)第一章概述1、编写目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6部分信息安全》的编写拟达到以下目的:1)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本指南规划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介绍了电子政务建设中所需要的一些重要标准,其中既有已经发布的标准,也有尚需制定的标准。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进展,政府服务也逐渐向电子化转移,并涌现出了众多的电子政务平台。

然而,不同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的独立开发导致了信息孤岛问题的出现,政务信息资源无法很好地整合和共享,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因此,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有效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规模效益,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可持续利用。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指将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供政府及公众查询和使用。

通过整合信息资源,政府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公民需求,更有效地提供服务和解决问题。

同时,大力整合和利用政府信息,有助于提高政府管治能力和决策水平,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信息透明度。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指政府各部门之间共享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壁垒,实现资源互通互用。

信息共享可以提高行政效率,避免重复劳动,节约资源成本。

比如,户籍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需要共享公民身份信息、工作经历和社会保险情况等,从而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需要加强政策支持。

政策建设是解决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问题的基础,需强化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

目前,许多管理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的分割有时阻碍了资源共享。

为改善这种情况,政府应制定合适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加大推动和监督力度,督促各部门落实共享政策,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需要进行信息平台和技术标准建设。

信息平台是各种信息资源整合和协调的集成体,需要统一标准和共性的技术支持。

为此,政务信息平台可以采取开放、模块化和标准化的开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集成,为政府服务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此外,提高软件安全和稳定性也是信息平台建设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最后,完善信息安全体系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信息安全政策和措施,加强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和实时监测,建立健全的信息监管和监控体系。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4、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编制说明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附录中包含了主题分类、行业分类、服务分类、资源形态分类 的类目表。主题分类参照了《综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范畴表》,在该范畴表的基础上, 通过细化至第三级形成了主题分类类目表。行业分类主要根据政务信息资源所涉及的 行业领域范畴,遵循 GB/T 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根据顶层设计的原则而 制定。服务分类是以构建面向用户的电子政务服务为重点,参照美国联邦电子政务体 系架构(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中的业务模型,运用业务分解和分类描述方法,来 确定政府不同职能的边界和范围,界定、定义各类工作(业务),以形成统一的、满足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项目-4
日期:2005 年 12 月 15 日
标题:“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4 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来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工作组
内容摘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4 部分:政务信息资源 分类”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稿
页数:66
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秘书处
2 系统性。在每一个分类中,大类以及类目层级排列应符合事物本身的逻辑序列。每 一个类目在这个体系中占有一个唯一的位置,既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又反映出彼此之 间的合理的联系。
在一个分类中,一个政务主题概念对应着一个类目,并且该类目只能隶属于一个上位 类。类目的划分一般应采用同一标准,并且划分是连续的、逐渐深入的,避免跳跃式的展 开。
三、 编制原则和依据
1 科学性。分类的设置应遵循政务信息本体的内涵和知识体系的客观实际,选择政务 信息相对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使分类中大类的设置能覆盖电子 政务各领域及相关知识范畴,能正确反映类目间的概念逻辑关系,并可保持相对稳定。政 务信息资源分类既要体现政务信息资源特点,又要考虑用户的现实需求。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互操作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以规范和引导电子政务的发展。

本文将从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概念、意义、原则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电子政务标准化是指在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运行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的信息化水平,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增强政府对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促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升政府对公众和企业的服务水平,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其次,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开放性和共享性。

科学性是指电子政务标准化应当符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先进性是指电子政务标准化应当吸纳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标准和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质量;适用性是指电子政务标准化应当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开放性是指电子政务标准化应当遵循开放、公平、透明的原则,鼓励各方参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共享性是指电子政务标准化应当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最后,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立项、调研、制定、实施和监督等环节。

在立项阶段,需要明确电子政务标准化的目标和任务,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前的标准化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阶段,需要充分调研国内外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标准化指南提供依据和参考。

在制定阶段,需要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和研究,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在实施阶段,需要组织培训和宣传,推动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贯彻落实。

在监督阶段,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修订和完善标准化指南。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海南省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关于印发《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办公厅,省直各厅局:为了贯彻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信息智能岛建设的意见》(琼发[2001]1号),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要求,电子政务建设应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以提高建设效率,保证电子政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

特转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文《关于印发《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通知》(国标委高新[2002]42号),各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要符合《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标准,由海南省财政部门出资的电子政务工程必须根据即将出台的《海南省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办法》进行项目验收。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二OO二年五月前言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

标准化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

为了加强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

总体组适时编写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人以指导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促进其健康发展。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则概括描述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及标准化的机制。

第二部分:工程管理概括描述电子政务工程管理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三部分:网络建设概括描述网络建设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四部分:信息共享概括描述信息共享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五部分:支撑技术概括描述支撑技术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六部分:信息安全概括描述保障信息安全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版目前仅包含“第一部分:总则”,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工程需求的变化,我们将不断对《指南》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以期使之日臻完善。

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
3
一体化设计
(1)业务关联性较强的跨部门政府信息化系统之间的一体化,可以 为企业和公众实现“一站式”管理。 (2)上下级政府信息化系统之间的一体化,例如,在各政府内部的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和全社会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一体化设计,可以实 现高层次的数据汇总,从而协助进行高层次的政府决策。 (3)政府和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一表式”管理和数据提取。每个企 业数据相当于一张表格,建立企业数据中心,各政府管理信息系统到 企业数据中心提取相关数据。
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结构
❖ 赵国俊主编《电子政务》认为电子政务系统 的总体结构
❖ 一个平台(IT基础设施平台)、
❖ 四个层面(信息资源服务层、应用服务支持 层、业务应用层和表现层)、
❖ 两个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法律法规标准体 系)
❖ LDAP是一个用来发布目录信息到许多不同资源的 协议。其实是一电话簿,类似于我们所使用诸如 NIS(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DNS (Domain Name Service)等网络目录,也类似 于你在花园中所看到的树木。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
一、政府内网
政府内部办公网简称“政府内网”,是政府的内 部网络系统,通过内部网络互联系统,实现信息共 享和信息传递。“内网”主要用于政府机关内部公 文、信息处理和政府系统内部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提高政府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指 挥能力,逐步实现政府各类文件、信息处理的无纸 化办公。
管理主要是指适应电子政务环境的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模 式调整,技术是指电子政务所采用的IT技术。电子政务建设并不 是简单地将政府电子化和网络化,而是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对政 务工作的要求,以需求为导向,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 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透明、高效、 勤政和廉政的政府。

电子政务现行及在研标准体系表2020

电子政务现行及在研标准体系表2020
互联网+政务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
64
业务系统
电子文件管理系 统建设指南
GB/T 31914-2015
电子文件
65
业务系统
党政机关电子公 文应用接口规范
GB/T 33478-2016
电子文件
66
业务系统
党政机关电子公 文系统建设规范
GB/T 33482-2016
电子文件
67
服务
服务基础
总体技术电子证 照架构
信息资源目 录
政务信息资源目 录部分:核第体系
3心数据
GB/T
21063.3-2007
政务数据开 放共享
33
信息资源目 录
政务信息资源目 录体系第4部分: 政务信息资源分 类
GB/T
21063.4-2007
政务数据开 放共享
34
信息资源目 录
政务信息资源目 录第体系6部分: 技术管理要求
GB/T
21063.6-2007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GB/T 33476.3-201件技术电子证照GE要求电子文件存储- 类流式20109996-T
格式规范第3部 )分:头方也指南文3/T 36905-2018与交换格式文书-339文档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
44
数据格式
电子文件存储与 交换格式流式文 档应用编程接 口
20101511-T-469
GB/T
34981.2-2017
政务数据开 放共享
27
分类与编 码
机构编制统计及 实名制管理系统 数据3规范第部 分:数据字典
GB/T
34981.3-2017
政务数据开 放共享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20051025-第四部分-信息共享V1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20051025-第四部分-信息共享V1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版)第四部分信息共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二○○五年八月目次前 言 (1)第1章 概 述 (2)1.1编写背景 (2)1.2编写原则 (2)1.3适用范围 (3)第2章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框架 (4)2.1基本概念 (4)2.2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的建立依据 (4)2.3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 (5)2.3.1 基础数据标准 (5)2.3.2 业务文档格式标准 (6)2.3.3 业务建模标准 (6)2.3.4 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 (6)2.3.5 数据维护与管理标准 (6)2.4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明细表 (6)第3章 关键标准说明与使用 (28)3.1 基础数据 (28)3.1.1 概述 (28)3.1.2 数据元 (28)3.1.3 信息分类与编码 (30)3.2 业务文档格式 (32)3.2.1 业务文档格式标准的应用场合 (32)3.2.2 基于XML的电子文档格式设计 (33)3.3 业务建模 (36)3.3.1 概述 (36)3.3.2 业务建模标准的应用场合 (37)3.3.3 业务建模标准的主要作用 (37)3.3.4 业务建模标准的使用方法 (37)3.4 信息资源元数据 (39)3.4.1 概述 (39)3.4.2 元数据的主要作用 (39)3.4.3 元数据的主要内容 (40)3.4.4 元数据标准化的基本流程 (40)3.4.5 信息资源分类 (41)3.4.6 信息资源唯一标识符 (42)3.5 数据维护与管理 (43)3.5.1 概述 (43)3.5.2 数据维护与管理工作的总体框架 (44)I3.5.3 维护与管理的对象和形式 (46)3.5.4 数据维护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46)3.5.5 维护与管理程序 (47)3.5.6 技术评审指南 (48)附录A 术语 (49)附录B 关键技术说明 (52)B.1 电子政务数据元标准化的关键技术 (52)B.1.1 电子政务数据元的提取和分析 (52)B.1.2 电子政务数据元标准化 (53)B.2 电子政务业务建模标准的关键技术 (54)B.2.1 把握规范化管理对业务建模的基本要求 (54)B.2.2 确定业务模型的构成 (54)B.2.3 定义基本建模图形在管理上的作用 (54)B.2.4 确立基本建模图形之间的集成关系 (55)B.3 元数据标准扩展工作流程 (56)附录C 案例说明 (59)C.1 电子政务典型数据元字典 (59)C.1.1 电子政务数据元目录 (59)C.1.2 贸易数据元目录 (60)C.2 电子政务典型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 (60)C.2.1 公民身份号码 (60)C.2.2 组织机构代码 (61)C.2.3 人事管理信息的分类与代码 (62)C.2.4 产品的分类与代码 (62)C.3 电子政务业务建模典型案例说明 (63)C.3.1分工组成建模 (63)C.3.2业务流程建模 (63)C.3.3信息建模 (65)C.4 电子政务典型元数据内容标准实例 (66)附录D 标准之间的关系说明 (67)II前 言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及六项电子政务相关标准目录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及六项电子政务相关标准目录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及六项电子政务相关标准目录前言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

标准化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

为了加强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总体组”(简称总体组)。

总体组适时编写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并组织有关单位起草制定了六项电子政务相关标准,以指导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促进其健康发展。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则概括描述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及标准化的机制。

第二部分:工程管理概括描述电子政务工程管理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三部分:网络建设概括描述网络建设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四部分:信息共享概括描述信息共享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五部分:支撑技术概括描述支撑技术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六部分:信息安全概括描述保障信息安全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

六项电子政务标准分别是:①基于XML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公文体;②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指南;③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④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⑤电子政务数据元第一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⑥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

希望各单位结合实际应用和工程实践进行试用和验证。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部分总则目录第1章概述1.1 标准化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1.2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1.2.1 指导思想1.2.2 工作原则1.3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总体目标与工作任务1.3.1 总体目标1.3.2 工作任务第2章电子政务标准体系2.1 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2.2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2.2.1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结构2.2.2 总体标准结构与明细表2.2.3 应用标准结构与明细表2.2.4 应用支撑标准结构及明细表2.2.5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结构及明细表2.2.6 信息安全标准结构及明细表2.2.7 管理标准结构及明细表第3章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机制3.1 组织机构3.2 项目管理3.2.1 项目申报3.2.2 项目评审3.2.3项目实施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附录3:国家标准管理办法附录4:行业标准管理办法附录5:地方标准管理办法附录6: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附录7: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附录8:国内外与信息化相关的标准化组织光盘:电子政务国家标准全文库V1.0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部分信息工程管理目录第一章引言1.l 目的l.2 范围1.2.1工程建设的相关方1.2.2 相关方的责权第二章工程管理的基本流程2.l 基本工作流程2.2 基本工作流程说明2.2.1 立项阶段2.2.2 确定监理公司及签订监理合同2.2.3 招标投标阶段2.2.4工程设计阶段2.2.5 工程实施阶段2.2.6 工程测试验收阶段2.2.7 运行及维护阶段第三章立项及可行性研究阶段3.1 立项申请报告3.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2.l 项目背景介绍3.2.2 现状分析3.2.3 项目的建设目标3.2.4 项目实现的功能3.2.5 项目建设投资、运营维护费用估算及资金筹措3.2.6 项目的效益分析3.2.7 项目风险评估3.2.8 结论性意见第四章招标投标阶段4.l招标投标阶段的工作流程4.2招标阶段的工作划分4.2.1 招标子阶段4.2.2 投标子阶段4.2.3 开标、评标和中标子阶段4.2.4 商务谈判和合同签订子阶段4.3 招标的方式和原则4.3.1 招标的方式4.3.2 招标的原则第五章工程设计阶段5. 1 设计阶段的管理工作5.2 工程设计相关的标准第六章工程实施阶段6.1 机构设置及其作用6.1.l 工程管理机构的设置6.1.2工程管理机构的作用6.2 实施阶段的管理工作6.3 工程实施的相关标准第七章工程测试验收阶段7.1 工程测试验收阶段的工作划分7.2 工程测试验收的原则7.3 工程初验的管理工作7.4 系统试运行的管理工作7.5 工程终验的管理工作第八章运行及维护8.l 人员保障8.2 建立完善的系统日常维护管理制度8.3 系统运行监测和故障预警8.4 系统故障的处理办法8.5 运营服务费预算附录:相关的参考标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三部分网络基础设施目录前言第一概述第一节编写背景第一节指南内容第二章网络基础设施在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中定位第三章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关键问题和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结构第一节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与标准第二节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结构第三节网络基础设施系统组成第四节网络基础设施协议基础第四章网络基础设施标准明细表第一节总体标准标准明细表4.1.1 ISO/OSI 标准明细表4.l.1.1 ISO/OSI模型明细表4.1.1.2 ISO/OSI应用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1.3 ISO/OSI 表示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1.4 ISO/OSI会晤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1.5 ISO/OSI传送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1.6 ISO/OSI网络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1.7 ISO/OSI 链路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1.8 ISO/OSI物理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2 IP网络总体技术要求标准明细表4.1.2.1 IP组网总体技术协议标准明细表4.1.2.2 IP网络应用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2.3 IP网络传送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2.4 IP网络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2.5 IP网链路层与物理层(IP over X(以太网、SDH、DWDM))标准明细表4.1.2.6 IP网络传输性能标准明细表第二节总体标准使用说明4.2.1 ISO/OSI 标准使用说明4.2.2 IP网络总体技术要求标准使用说明4.2.2.1 IP网络总体技术要求的技术说明4.2.2.2 IP网络应用层协议标准使用说明4.2.2.3 IP网络传送层协议标准使用说明4.2.2.4 IP网络层协议标准使用说明4.2.2.5 IP 链路层与物理层(IP over X(以太网、SDH、DWDM))标准使用说明4.2.2.6 IP网络传输性能标准使用说明第五章虚拟专用网(VPN)组网与设备标准及其使用说明第一节VPN组网与设备标准明细5.1.1 基于IP技术的VPN(IP-VPN)标准明细表5.1.2 基于A TM技术的VPN(ATM-VPN)标准明细表5.1.3 基于帧中继的VPN(FR-VPN)标准明细表5.1.4 基于MPLS技术的VPN(MPLS-VPN)标准明细表第二节VPN组网与设备标准使用说明5.2.1 基于IP技术的VPN(IP-VPN)标准使用说明5.2.1.1 IP VPN标准技术说明5.2.1.2 IP VPN 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5.2.1.3 IP-VPN关键技术5.2.2 基于A TM技术的VPN(ATM-VPN)标准使用说明5.2.2.1 A TM-VPN协议标准技术说明5.2.2.2 A TM-VPN协议标准使用场合5.2.3 基于帧中继的VPN(FR-VPN)标准使用说明5.2.3.1 FR-VPN标准技术说明5.2.3.2 FR-VPN协议标准使用场合5.2.4 基于MPLS技术的VPN(MPLS-VPN)标准使用说明5.2.4.1 MPLS VPN协议标准技术说明5.4.2.2 MPLS-VPN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5.2.4.3 MPLS-VPN关键技术5.2.5 VPN技术综合比较第六章IP组网与设备标准及其使用说明第一节IP组网与设备标准明细表6.1.1 网络协议标准明细表6.1.2 IP Over SDH/ATM/以太网/DWDM标准明细表6.1.3 IP设备标准明细表6.1.4 MPLS标准明细表6.1.4.1 MPLS组网协议标准明细表6.1.4.2 支持MPLS的设备业务与应用协议标准明细表第二节IP网络总体技术要求标准使用说明6.2.1 IP总体标准使用说明6.2.2 IP网络标准使用说明6.2.2.1 IP网络协议标准技术说明6.2.2.2 IP网络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6.2.2.3 IP网络标准使用关键技术第三节IP over SDH/A TM/以太网/DWDM标准使用说明6.3.1 IP over SDH/A TM/以太网/DWDM标准技术说明6.3.2 IP over SDH/A TM/以太网/DWDM使用条件和场合6.3.3 IP OVER Ethernet6.3.4 IP over SDH/A TM/以太网/DWDM关键技术第四节IP网络测试协议标准使用说明第五节IP设备标准使用说明6.5.1 IP设备协议标准技术说明6.5.2 IP设备关键技术6.5.2.1 总体关键技术6.5.2.2 高端路由器关键技术6.5.2.3 低端路由器关键技术第六节IP设备测试协议标准使用说明6.6.1 IP设备测试系统6.6.2 IP设备测试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6.6.3 测试关键技术第七节MPLS组网协议标准使用说明6.7.l MPLS网络协议标准技术说明6.7.2 MPLS网络协议使用条件和场合6.7.3 MPLS网络关键技术第八节MPLS设备协议标准使用说明6.8.1 MPLS设备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6.8.2 BGP/MPLS VPN(MPLS L3 VPN)标准条件和场合6.8.3 MARTINI方式MPLS L2 VPN标准条件和场合6.8.4 KOMPELLA方式MPLS L2 VPN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6.8.5 VPLS方式MPLS L2 VPN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6.8.6 CCC方式MPLS VPN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第九节MPLS测试协议标准使用说明6.9.1 MPLS测试标准6.9.2 MPLS测试关键技术第七章A TM帧中继标准及其使用就明第一节A TM帧中继标准明细表7.1.1 A TM组网协议标准明细表7.1.2 A TM设备协议标准明细表7.1.3 A TM测试协议标准明细表7.1.4 帧中继设备协议标准明细表7.1.5 帧中继测试协议标准明细表第二节A TM、帧中继标准使用说明7.2.1 A TM设备协议标准使用说明7.2.2 A TM测试协议标准使用说明7.2.3 帧中继协议标准使用说明第八章网络接入标准及其使用说明第一节网络接入标准明细表8.1.1 以太网技术标准明细表8.1.2 无线局域网标准明细表8.l.3 xDSL标准明细表8.l.4 接入服务器标准明细表第二节以太网技术标准使用说明8.2.1 以太网协议标准技术说明8.2.2 以太网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8.2.3 以太网关键技术8.2.4 以太网测试标准使用说明第三节无线局域网标准使用说明8.3.1 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技术说明8.3.2 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8.3.3 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8.3.3.1 IEEE802.11关键技术8.3.3.2 IEEE802.11b关键技术8.3.3.3 IEEE802.11a关键技术8.3.3.4 IEEE802.11g关键技术8.3.3.5 IEEE802.1x关键技术8.3.4 无线局域网测试标准使用说明第四节XDSL标准使用说明8.4.1 XDSL协议标准技术说明8.4.2 xDSL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8.4.3 xDSL关键技术第五节窄带接入服务器标准使用说明8.5.1 窄带接入服务器协议标准8.5.2 窄带接入服务器使用和设备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8.5.3 窄带接入服务器关键技术8.5.4 接入服务器测试协议标准使用说明第六节宽带接入服务器标准使用说明8.6.1 宽带接入服务器协议标准8.6.2 宽带接入服务器使用和设备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8.6.2.1 接入服务器在政务网中的应用场合—安全保密8.6.2.2 接入服务器在政务网中的应用场合—多种接入手段8.6.2.3 接入服务器在政务网中的应用场合—支持语音、视频业务8.6.3 宽带接入服务器关键技术8.6.4 宽带接入服务器测试协议标准使用说明第九章综合布线标准及其使用说明第一节综合布线标准明细表第二节综合布线标准使用说明9.2.1 标准技术说明9.2.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9.2.1.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9.2.1.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9.2.2 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9.2.2.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9.2.2.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9.2.2.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9.2.3 关键技术第十章网络安全标准及其使用说明第一节网络安全标准明细表10.1.1 网络安全总体技术框架标准明细表10.1.2 网络安全协议标准明细表10.1.3 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标准明细表10.1.4 物理与环境安全标准明细表第二节网络安全标准使用说明10.2.1 IP网络安全总体要求使用说明10.2.2 网络接入安全标准使用说明10.2.3 网络代理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使用说明10.2.4 路由器安全技术要求10.2.5 防火墙标准使用说明第十一章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及其使用说明第一节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内容说明第二节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明细表11.2.1 网络管理与维护总体标准11.2.2 IP网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明细表11.2.3 VPN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明细表11.2.4 MPLS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明细表11.2.5 A TM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明细表11.2.6 SDH传送网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明细表11.2.7 WDM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明细表第三节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使用说明11.3.1 IP管理网(SNMP)总体协议系列标准使用说明11.3.2 网络管理测试总体标准使用说明11.3.3 IP网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使用说明11.3.3.1 《IP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11.3.3.2 《接口组管理信息库》11.3.3.3 《路由器相关管理信息库》系列标准11.3.3.4 服务器管理信息库》系列标准11.3.3.5 《多媒体管理信息库》11.3.4 VPN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使用说明11.3.5 MPLS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使用说明11.3.5.l《MPLS管理接口》相关标准11.3.6 A TM网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使用说明11.3.7 SDH传送网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使用说明11.3.7.1《SDH传送网网络管理技术规范》11.3.7.2《SDH传送网网络管理测试规范》11.3.8 WDM网络管理与维护标准使用说明11.3.8.1 《WDM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规范》11.3.8.2 《WDM网络管理测试规范》第十二章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示例示例一:安全、可靠、可管理的电子政务网络2.1.1 项目总体设计2.1.2 项目具体实施2.1.3 安全、管理和运营2.1.3.1 业务应用示例二:路由器组网和VPN示例三:城域电子政务网解决方案1.1 总体规划设计1.2 核心层设计1.3 业务汇聚层设计1.4 接入层设计示例四:基于MPLS VPN的多业务解决方案1 MPLS VPN解决方案2 三网融合的解决方案2.1 数据、语音、视频2.2 三网融合业务特性——QoS策略2.3 三网融合业务特性——IP组播技术示例五:基于VPN的电子政务网络网络需求解决方案一技术体制与网络架构二IP地址规划三VPN实现四路由设计示例六:构建安全保密IP VPN系统11.6.1 系统方案11.6.2 技术特点11.6.3 采用的标准示例七:ATM网络与业务示例八:利用信息交换技术,构建安全的信息交换网络示例九:公众服务呼叫中心1. 网络结构2. 主要技术3. 适应标准示例十:VoIP网络组建实例:总体图、技术特点、采用标准、关键技术示例十一:流媒体业务网络管理系统l. 流媒体业务网络管理结构图2. 流媒体业务网络管理系统技术特点3. 流媒体业务网络管理功能示例十二:综合布线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四部分信息共享(待制定)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五部分应用支撑技术目录1引言1.l 目的1.2适用范围2 电子政务应用支撑技术体系概述2.1 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2.2应用支撑层2.3电子政务技术体系参考模型2.3.1基础架构平台2.3.2支撑服务2.3.3领域框架2.4 电子政务支撑技术标准体系3应用支撑关键技术3.1基础架构平台3.1.1传统中间件架构3.1.2基于组件的架构3.1.3 面向服务的架构3.2 支撑服务3.2.1 信息表示3.2. 2消息服务3.2.3事务服务3.2.4流程控制3.2.5数据访问3.2.6 目录服务3.2.7安全服务3.2.8管理服务3.3 领域框架4 应用支撑技术重要标准简介4.1 XML标准4.1.1 XML核心和基础标准4.1.2 XML 标准4.1.3 XML 应用标准4.2 数据访问类标准4.3 消息服务标准4.3.1 SOAP4.3.2 XML-RPC协议4.3.3 ebXML MS4.4 分布式事务处理标准4.5 流程处理标准4.6 目录服务标准4.6.1 X.500目录服务4.6.2 LDAP4.6.3 DSML4.7 Web服务标准4.7.1 WSDL4.7.2 UDDI4.7.3 Web服务安全标准4.8 组件标准4.8.1 J2EE/EJB4.8. 2 COM十4.8.3 CORBA/CMM附录1:参考文件附录2:缩略语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六部分信息安全目录1 引言l.1 目的1.2原则1.3适用范围2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目标2.l 概述2.2 政务业务安全需求2.2.1 政务业务概述2.2.2 政务业务安全需求2.3 电子政务系统构成2.4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威胁2.4.l 概述2.4.2 安全威胁的种类2.4.3 威胁/攻击者2.5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目标3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实施及其标准化3.2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实施的基本原则3.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护范围3.4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实施的一般步骤3.5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实施的标准化3.5.1 安全法规3.5.2 安全策略3.5.3 安全管理3.5.4 安全风险分析3.5.5 安全测试与评估3.5.6 安全技术与产品4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体系4.2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4.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体系4.4 电子政务相关信息安全标准明细表4.4.1 信息安全管理标准4.4.2 信息安全技术标准4.4.3 信息安全运行标准5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化推进5.1概述5.2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5.2.1 标准成果5.2.2 标准成果的取得5.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的实施和监督附件政务机关基本运行体制与电子政务A、政务机关架构B、政务机关职责权限C、政务机关运行机制六项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征求意见稿)目录基于XML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一部分:总则目次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3.1 电子公文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3.2 基于XML的电子公文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 based on XML 3.3 公文体document body3.4 显现display3.5 命名空间namespace3.6 文档类型定义DTD3.7 模式Schema3.8 元素element3.9 属性attribute4符号和缩略语4.1 DTD4.2 UML4.3 W3C4.4 XML5 电子公文基本要素6电子公文特性6.1 真实性6.2 可靠性6.3完整性6.4可用性7 电子公文分类7.1 党的机关公文7.2 行政机关公文7.3 其它机关公文8 电子公文处理过程8.l 过程模型8.2 创建8.3 显现8.4 办理8.5 交换8.6 归档8.7 销毁9标准各部分内容和相互关系9.1 各部分综述9.2 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9.3 各部分依赖关系模型10 电子公文XML描述规则10.1 字符集10.2 命名方法10.3 映射规则10.4 命名空间第二部分:公文体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符号和缩略语5 组成要素6 结构模型6.1 公文体6.1.1 眉首6.1.2 主体6.1.3 版记7 描述7.1 电子公文7.2 公文体7.2.1 眉首7.2.2 主体7.2.3 版记7.2.4 扩展要素7.3 电子公文的DTD定义7.4 电子公文的Schema定义7.5 公文体的DTD定义7.6 公文体的Schema定义7.7 公文体的XML实例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子公文的DTD定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子公文的Schema定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公文体的DTD定义附录D(规范性附录)公文体的Schema定义附录E(资料性附录)公文体的XML示例附录F(资料性附录)层次结构图中所用的图符说明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指南目次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电子政务框架4.1 电子政务概念4.2 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4.2.1 网络基础设施层4.2.2 应用支撑层4.2.3 应用层4.2.4 信息安全4.2.5 管理5 XML技术介绍5.1 XML概念和核心技术5.1.1 XML基本概念5.1.2 XML相关概念与技术5.1.3 XML的一般应用过程5.2 XML相关的标准和规范5.2.1 服务相关语言和协议5.2.2 元数据标准5.2.3 工作流相关的语言5.2.4 事务处理和协作相关5.2.5 XML安全相关5.2.6 XML处理与表现5.2.7 XML开发相关5.2.8 其它相关领域的XML标准6 XML在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架构中的应用指南6.1 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综述6.2 应用支撑层6.2.1 数据访问6.2.2 信息交换6.2.3 流程控制6.2.4 事务处理6.2.5 目录服务6.3 应用层6.3.1 公文处理6.3.2 业务处理6.3.3 信息发布6.3.4 信息采集6.3.5 服务调用6.4 信息安全6.4.1 典型应用场景6.4.2 应用需求分析6.5 管理6.5.1 典型应用场景6.5.2 应用需求分析6.5.3 技术方案参考文献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目次前言引言1 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4建模符号5业务流程设计的过程——业务建模过程5.l业务建模与流程设计的关系5.2业务流程设计过程的层次框架5.3业务流程设计的目的、原则与主要阶段5.3.1业务流程设计的目的5.3.2 业务流程设计的原则5.3.3业务流程持续改进的主要阶段5.4参加业务建模的人员5.5业务建模的主要环节5.5.1 确定建模范围和业务种类框架5.5.2通过调查收集业务素材进行分析5.5.3利用基本建模过程建立业务模型5.5.4根据主要建模指标对模型进行评审5.5.5完善和完成整个业务模型,形成建模文档5.6基本建模过程5.6.l 以职能分工分析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5.6.2以业务流程分析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5.6.3相关建模图形和说明5.6.4建模的主要指标5.6.5建模的主要文档6 业务流程设计的结果——业务图形6.1业务模型的构成6.2 基本建模图形之间的集成关系6.3分工组成树6.3.1机构中的部门组成6.3.2部门中的岗位组成6.3.3岗位中的职责组成6.3.4岗位职责中的活动步骤组成6.3.5 分工组成树的拆分6.3.6活动单元的编码规则6.3.7分工组成的分解原则6.3.8分工组成的描述范围6.3.9活动单元类型划分的相对性6.4 业务协作流程图6.4.1 业务种类与业务协作流程的分类6.4.2 业务协作流程图的内容6.5 职责执行流程图6.6 业务信息关系图6.6.1 业务信息的描述方法6.6.2 业务信息之间的关系6.7 业务信息与组织单元作用关系的建模图形6.7.1 数据接口图6.7.2 数据流图6.7.3 业务信息操作权限图6.7.4 业务信息共享图6.8 信息化的需求定义附录A(资料性附录)业务建模技术的作用A.1 业务建模技术有助于业务管理规范化A.2 业务建模技术从源头上为有效益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手段A.3 业务建模技术为业务建模、需求建模和软件建模平滑过渡提供技术支持A.4 业务建模技术用于提取数据元,设计电子文档,进行数据标准化附录B(资料性附录)业务调研表格示例B.1业务调研表格的来源与用途B.2 业务分工调查表格示例B.2.1 岗位分工调查表示例B.2.2岗位信息调查表示例B.2.3 岗位职责调查表示例B.3业务协作流程调查表示例B.4业务信息调查表示例附录C(资料性附录)业务调研报告大纲要素C.1单位组织的基本要素C.1.1 机构要素C.1.2业务要素C.1.3安全要素C.2业务流程要素C.2.1业务目标C.2.2业务起始点C.2.3业务办理过程C.2.4业务的终止点(归档)附录D(资料性附录)业务建模案例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4规范框架4.l规范技术参考模型4.2规范技术参考模型的具体内容4.2.1监理支撑要素4.2.2监理阶段4.2.3 监理对象4.2.4监理内容4.2.5信息安全5监理支撑要素5.1监理合同、监理规划与监理实施细则5.1.1监理合同5.1.2 监理规划5.1.2.1 监理规划编制的要求5.1.2.2 监理规划编制的程序5.1.2.3 监理规划编制的依据5.1.2.4 监理规划的内容5.1.3 监理实施细则5.1.3.1 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的要求5.1.3.2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的程序5.1.3.3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的依据5.1.3.4监理实施细则的内容5.2监理机构5.2.1监理机构的设置5.2.2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5.3监理设施5.3.1监理单位为监理机构配备的设备5.3.2业主单位为监理机构提供的设施5.4监理人员5.4.1监理人员的构成5.4.2 监理人员的职责5.4.2.1总监理工程师职责5.4.2.2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的职责5.4.2.3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职责5.4.2.4监理员的职责5.5 质量管理6监理阶段及其目标6.1监理阶段6.2工程招标阶段的主要监理目标6.3工程设计阶段的主要监理目标6.4工程实施阶段的主要监理目标6.5工程验收阶段的主要监理目标7监理实施7.1 工程招标阶段7.1.1工程招标阶段的质量控制7.1.2工程招标阶段的进度控制7.1.3 工程招标阶段的投资控制7.1.4工程招标阶段的合同管理7.1.5工程招标阶段的信息管理7.1.6工程招标阶段的协调7.2工程设计阶段7.2.1 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7.2.2工程设计阶段的进度控制7.2.3工程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7.2.4工程设计阶段的合同管理7.2.5工程设计阶段的信息管理7.2.6工程设计阶段的协调7.2.7工程设计阶段的监理流程7.3工程实施阶段7.3.1工程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7.3.2工程实施阶段的进度控制7.3.3工程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7.3.4工程实施阶段的合同管理7.3.5工程实施阶段的信息管理7.3.6工程实施阶段的协调7.3.7工程实施阶段的监理流程7.4工程验收阶段7.4.1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7.4.2工程验收阶段的进度控制7.4.3工程验收阶段的投资控制7.4.4工程验收阶段的合同管理7.4.5工程验收阶段的信息管理7.4.6工程验收阶段的协调7.4.7工程验收阶段的监理流程附录A(规范性附录)监理流程图附录B(资料性附录)承建单位用表附录C(资料性附录)监理单位用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通用表格参考文献图A.l工程设计阶段监理流程图图A.2 工程实施阶段监理流程图图A.3 工程验收阶段监理流程图表B.1 方案/计划报审表表B.2 分包单位资格审查申请表表B.3 开工申请表B.4 复工申请表B.5 付款申请表表B.6 工程阶段性测试验收(初验、终验)报审表表B.7 工程阶段施工申请表表C.l 监理日志表C.2 监理通知单表C.3 复工令表C.4 工程款支付证书表C.5 工程备忘录表C.6 会议纪要表C.7 开工令。

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互通应用

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互通应用

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互通应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广泛应用,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各国不可或缺的政府管理方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信息共享与互通成为了电子政务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互通应用,并分析其对政府和公民的影响。

首先,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互通可以提高政府决策效能。

政府的决策需要依赖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支持,而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往往导致信息孤岛和数据孤岛的存在。

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互通可以打破这些隔阂,使政府能够及时获取各个部门和单位的信息和数据。

例如,在医疗领域,电子病历的共享和互通可以提供医生更准确的诊断结果,从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另外,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通也可以加强协同合作,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互通也可以提高公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政府能够向公民提供更为便利的公共服务和信息。

例如,公民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查询自己的社保和税务信息,申请各类证件和服务,不再需要亲自到政府部门排队办理。

此外,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互通还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网上民意调查、征集公众意见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公众需求和意见。

公民也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向政府提供反馈和建议,参与政府决策的过程,增加其参与感和满意度。

然而,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互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隐患。

首先,隐私和安全问题是最主要的顾虑之一。

电子政务系统处理的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如果安全措施不够严密,就会导致信息泄露、滥用等问题。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公民的个人信息得到安全保护。

其次,不同政府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通存在着技术和标准的问题。

不同的系统架构和数据格式使得信息共享和互通变得复杂和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共享和互通的标准和规范,推动不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是电子政务的核心资源,有效的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中的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实施策略。

数据集成的重要性数据集成是指将分散在不同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平台拥有各种各样的系统和数据库,政府机构之间也存在着数据孤岛的问题。

数据集成能够消除信息孤岛,使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流动起来。

这样政府机构就能够获得更全面、准确的数据,从而更好地进行政策决策和服务提供。

数据集成还可以提高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

政府机构通常需要多次输入相同的数据到不同的系统中,这不仅浪费了工作时间,也增加了数据录入错误的风险。

通过数据集成,政府机构只需要在一个系统中输入数据,就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共享和更新,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信息共享是指政府机构将自身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向其他政府机构或公众开放,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共享利用。

信息共享可以提高政府的决策效果和服务水平。

不同的政府机构可能面临相同或相似的问题,通过信息共享,政府机构可以及时获取到其他机构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同时,公众也能够通过访问政府的信息资源,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和政策效果,提高对政府的信任度。

信息共享还可以加强政府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

政府机构之间往往存在信息的壁垒和利益的竞争,信息共享可以打破这些壁垒,促进政府机构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例如,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不同的政府机构需要共享信息和资源,进行有效的应急响应。

信息共享可以提高政府机构之间的沟通效率,降低重复工作和资源的浪费。

实施策略为了实现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电子政务平台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

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体系结构。

不同的系统和数据库往往使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结构,这使得数据集成变得困难。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规范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规范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政务服务中心的规划设计、功能区域设置、标识和标牌、设施设备、运行规范、政务服务平台、服务模式。

本标准适用于市、县(市、区)各级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

乡(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场所建设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T 14776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GB/T 15566.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T 17217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 18302 国旗升挂装置基本要求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21061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GB/T 21064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GB 25201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T 26189 室内工作场所的照明GB/T 30850.1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1部分:总则GB/T 30850.2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2部分:工程管理GB/T 30850.3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3部分:网络建设GB/T 30850.4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4部分:信息共享GB/T 30850.5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5部分:支撑技术GB/T 32168 政务服务中心网上服务规范GB/T 32169.1 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32169.2 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第2部分:进驻要求GB/T 32169.3 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第3部分:窗口服务提供要求GB/T 32169.4 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第4部分:窗口服务评价要求GB/T 36114 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事项服务指南编制规范GB 5006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DB41/T 1700.1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第1部分:总则DB41/T 1700.2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第2部分:服务指南编制规则DB41/T 1700.3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第3部分:网上服务DB41/T 1700.4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第4部分:现场服务DB41/T 1700.5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第5部分:政务服务网电子文件归档数据规范3 规划设计3.1 选址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宜选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完善的位置。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第一篇: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提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展,信息的共享作用越来越明显。

在电子政务中,这个信息共享的实施与实现,却面临着不少的障碍和困难。

到底能不能在政务中实现信息共享,通过现实的例子和专家的总结,我们在这里简单分析一下。

【关键词】信息经济,共享,信息资源,电子政务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逐渐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国际间开始出现了信息产品贸易。

进入90年代以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将政治舞台带进了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要素已成为影响21世纪国际政治走向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信息通过全球网络在世界各国和地区间流动,推动了电子政务向公开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国际政务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无疑成为信息化全面发展的瓶颈。

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小明同志在《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共享策略的反省》一文中指出“将信息共享理想化、绝对化是一种信息崇拜,这是IT企业长期单方面宣传的结果。

” 我们知道,信息共享应当是一个工具层的问题,如果在信息共享的推进过程中碰到了困难,首先应当思考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信息共享?信息共享的目的是什么?从探讨怎么做一件事转入探讨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这实际上是引导我们在进行对目标的反省。

因为是由最终目标来决定工具的评价标准。

我们不能用信息共享的标准来评价信息共享,那样做便是为信息共享而信息共享,这样将不会带来任何有外部意义的成果。

对于信息共享的评价只能是外部目标,是政务的目标。

只有政务目标才是判断信息共享价值的唯一标准。

信息共享要有利于政务目标的实现。

高新民说,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信息公开法》等法律法规,使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等有法可依;否则,“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永远停留在口号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章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框架 .................................................................... 3 2.1 基本概念 .............................................................................................................. 3 2.2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的建立依据 .................................................. 3 2.3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 ..................................................................... 4 2.3.1 基础数据标准............................................................................................. 5 2.3.2 业务文档格式标准..................................................................................... 5 2.3.3 业务建模标准............................................................................................. 5 2.3.4 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 5 2.3.5 数据维护与管理......................................................................................... 6 2.4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明细表 ......................................................................... 6
3.4.1 概述........................................................................................................... 39 3.4.2 元数据的主要作用................................................................................... 40 3.4.3 元数据的主要内容................................................................................... 40 3.4.4 元数据标准化的基本流程....................................................................... 41 3.4.5 信息资源分类........................................................................................... 42 3.4.6 信息资源唯一标识符............................................................................... 44 3.5 数据维护与管理 ............................................................................................... 45 3.5.1 概述........................................................................................................... 45 3.5.2 数据维护与管理工作的总体框架........................................................... 45 3.5.3 维护与管理的对象和形式....................................................................... 48 3.5.4 数据维护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49 3.5.5 维护与管理程序....................................................................................... 49 3.5.6 技术评审指南........................................................................................... 50 附录 A 术语 ................................................................................................................... 52 附录 B 关键技术说明 ................................................................................................... 56 B.1 电子政务数据元标准化的关键技术 ............................................................... 56 B.1.1 电子政务数据元的提取和分析 .............................................................. 56 B.1.2 电子政务数据元标准化 .......................................................................... 57 B.2 电子政务业务建模标准的关键技术 ............................................................... 58 B.2.1 把握规范化管理对业务建模的基本要求 .............................................. 58 B.2.2 确定业务模型的构成 .............................................................................. 59 B.2.3 定义基本建模图形在管理上的作用 ...................................................... 59 B.2.4 确立基本建模图形之间的集成关系 ...................................................... 60 B.3 元数据标准扩展工作流程 ............................................................................... 61 附录 C 案例说明 ........................................................................................................... 64 C.1 电子政务典型数据元字典 ............................................................................... 64
3.3.4 业务建模标准的使用方法....................................................................... 38 3.4 信息资源元数据 ............................................................................................... 39
联系人:高栋 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 1 号 电话:(010)84029792 传真:(010)84029792 手机:13401035600 电子邮件:gaodong@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四部分:信息共享
(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二○○五年十月
前言
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标准化 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成立了“国家电子政务标 准化总体组”。总体组适时编写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以指导我国 电子政务的建设,促进其健康发展。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共分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则 第二部分:工程管理 第三部分:网络建设 第四部分:信息共享 第五部分:支撑技术 第六部分:信息安全 本部分是《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信息共 享所涉及的相关标准,它既可与其他五部分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本部分的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 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倍思数据 库有限公司。
本部分的主要起草人:房庆、刘颖、吴志刚、刘碧松、魏宏、高展、 李宁、高栋、宦茂盛、章建方、李小林、顾迎建、孙广芝、孙文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