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主题一微叙事与大哲理含答案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微阅读主题四微视角与大时代学案含解析推荐
主题四微视角与大时代微视角与大时代(一)——小篇幅,大容量[微技法]小篇幅是指文章字数少,篇幅短;大容量是指内蕴广,反映的问题有广度,有深度。
要做到“小篇幅,大容量”,就要做到语言精练、平实。
精练是受文章篇幅、内容限制的。
篇幅短,但要反映的内容丰富,就必须言简意赅,不生枝蔓,用事实说话,不评论、不说明、不描写、不雕饰,力求节省笔墨。
语言平实,就是不虚夸,说话适当,用精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意思。
[微美文]客厅里的爆炸主人沏好茶,把茶碗放在客人面前的小茶几上,盖上盖儿。
当然还带着那甜脆的碰击声。
接着,主人又想起了什么,随手把暖瓶往地上一搁。
他匆匆进了里屋,而且马上传出开柜门和翻东西的声响。
做客的父女俩待在客厅里,十岁的女儿站在窗户那儿看花。
父亲的手指刚刚触到茶碗那细细的把儿——忽然,叭的一响,跟着是碎裂声。
——地板上暖瓶倒了。
女孩也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来。
事情尽管极简单,但这近乎是一个奇迹,父女俩一点儿也没碰它。
的的确确没碰它。
而主人把它放在那儿时,虽然有点摇晃,可是并没有马上就倒哇。
暖瓶的爆炸声把主人从里屋揪了出来。
他的手里攥着一盒方糖。
一进客厅,主人下意识地瞅着热气腾腾的地板,脱口说了声:“没关系!没关系!”那父亲似乎马上要做出什么表示,但他控制住了。
“太对不起了。
”他说,“我把它碰倒了。
”“没关系。
”主人又一次表示这无所谓。
从主人家出来,女儿问:“爸,是你碰的吗?”“……我离得最近。
”爸爸说。
“可你没碰!那会儿我刚巧在瞧你玻璃上的影儿。
你一动也没动。
”爸爸笑了:“那你说怎么办?”“暖瓶是自己倒的!地板不平。
李叔叔放下时就晃,晃来晃去就倒了。
爸,你为啥说是你……”“这,你李叔叔怎么能看见?”“可以告诉他呀。
”“不行啊,孩子。
”爸爸说,“还是说我碰的听起来更顺溜些。
有时候,你简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你说的越是真的,也越像假的,越让人不能相信。
”女儿沉默了许久:“只能这样吗?”“只好这样。
”[大领悟]暖瓶明明是主人倒完水后没放稳不慎倒掉的,“他”却偏偏要对主人说是自己不小心弄倒的,而且还要言传身教,面对女儿的质疑强调说“只好这样”。
2020版高考语文新创新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分册三第二部分第1讲学习审题、拟题和扣题含答案
第二部分写作多悟在平时众所周知,写作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靠临时突击一蹴而就的;写作是一个长期领悟、不辍练笔的系统工程。
高三一轮复习对于写作的指导,大都处于一种“散养”的状态,每周写一篇作文,老师批批评评,不系统、不针对,增分效果不明显。
若按某一写作专项图书去组织教学,且不论图书质量高低,仅因图书内容的庞杂和教学课时的限制就不能“落地”。
所以,高三一轮的写作出现了无本可依、无计可施的尴尬境地。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本书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是:1.不面面俱到,避免庞而杂。
本书共设13讲,只针对学生用到的、欠缺的环节给予指导,既不面面俱到,又能形成系统。
2.微技法指导,微课时安排。
既能将微点讲细悟透,又能利用课余碎片时间寓学于闲,随手拈来就能学一手技法,写一个微篇。
全书共设50个微点,每一个微点既相互独立又从属于某一讲的主题,在微点训练中,逐步形成系统能力。
3.本书不占用课堂时间,课下学生自学能会,完全能实现增分的预期。
第1讲学习审题、拟题和扣题审题(一)——找准题眼,梳理外延材料现在的高考作文大多是材料作文和材料话题作文。
要写好作文,审题很重要。
审题准确,才能保证立意切合题意。
如果审题出现偏差,作文就会偏离题意甚至离题。
如何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呢?1.找准题眼读懂材料叙述的主要内容,找准关键词(题眼),是材料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
比如下面这则材料作文题:早晨6点半,寒气刺骨,53岁的余友珍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准时赶到武汉武昌徐东路,开始清扫马路。
她家有17套住房(征地拆迁还建),价值千万元,可谓是财富滚滚了。
余友珍是武昌区城管局清扫大队的合同工,一周休一天,月薪1 420元,负责约3 000米马路的保洁,每天要沿街来回清扫6个小时,擦洗8个垃圾箱。
别人都说她有这么多钱,不用吃这样的苦。
余友珍说:“我想给儿子、女儿做个样子,不能天天窝在屋里坐吃山空。
”余友珍目睹村里有人拿到多套还建房后,沉湎于打牌赌博,甚至吸毒。
2020版高考语文名师大一轮(课件+讲义+对点练) (20)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6.(重庆卷)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 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 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 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解析 根据本题所给语段的含意,应选用“我”做主语来改写句子,同时注意 题目所说的“几个”短句,一般需要改为3个以上的短句。合理的顺序也很重要。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02
考情分析
1.选用句式 已经在语言表达连贯中讲解,本专题不再讲解。 2.仿用句式 仿用句式在2018年全国卷Ⅱ又回归考查。 3.变换句式 句式变换在全国卷中从2011年以后未做考查,但从其他自主命 题的省市考查的情况看,变换句式题考查的重点是长短句的变换。 4.要把握考试趋势,从2018 年的考试情况来分析,各考点在轮流覆盖,因此 要全面复习各考点涉及的知识,综合训练,不可偏废。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解析 仿写时,需要注意句式、内容两个方面。句式上要认真分析例句,把握 结构特征,例句的基本句式为“就像……一样,如果……”;内容上,需要用比喻 的修辞,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入手,反映人生道理。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解析 本题的要求多而杂,一定要认真细心审题。选部件,构汉字,组词语, 写感想,这是答题的要求,也是步骤。还要将提供的部件进行多种不同的组合,找 出自己最有把握的汉字来写。立意要积极,可以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 梦、民族复兴等。
2020版高考语文新创新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分册二专题一第2讲运用“纵深”思维解答第1、3题含答案
第2讲运用“纵深”思维,解答第1、3题“纵深”思维,是指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而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善于揭露事物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进程和后果的思维方式。
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3题均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自2017年高考以来,全国卷试题在选项命制上不再是“玩文字游戏”式的简单的词语字面意思的比对,而是注重在对文本信息检索整合的基础上更深入一层的理解和分析。
第1题内容相对较浅,选项往往是对原文内容综合概括后进行转换表述;第3题则是更深层次的文意理解,选项往往以推断的方式对文本观点进行分析,注重逻辑关系的判断。
但无论如何,两题均需要运用“纵深”思维,透过词句的表层意思深入理解词句的内涵和语意逻辑。
一、研透高考——解析3大考法,精准定位解题区间[典题示例](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
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②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主题五微镜头与大领悟含答案
主题五微镜头与大领悟微镜头与大领悟(一)——要想象,不要直白[微技法]描写要善于调动生活经验和生命感受,善于想象和联想,例如张晓风《秋天·秋天》的开头:“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
”这样的描写,有点有面——既写出了满山遍野的如花的海洋一般的牵牛藤的整体形象,又写出了冲击到“我”窗前的一小片牵牛藤的小浪花的局部形象;有动有静——由远处的“起伏”到近处的“冲击”,最后“猛然收势”,戛然而止;有形有色有神——满山地起伏着,紫色的小浪花,富有生命力,如同一个倔强而顽皮的孩子。
作者不仅抓住了形象的特征,而且写出了其动感与活力。
不仅写得“像”,还写得“活”,不是“纸花”“塑料花”“绢花”式的美丽,而是形神兼备,活色生鲜。
[微美文]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要把自己种在地里,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为人们遮阳。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愿随风飞走。
飞呀,飞呀,飞到小鸟的窝上,为鸟儿遮风挡雨,给它一个温暖的家。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愿顺流而下,去做一叶小舟,为需要我的蚂蚁们当交通工具,提供方便。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愿给大地增添一丝绿意。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愿被人捡走,做玩具的翅膀,或做花瓣。
可面对那些不文明的人来说,我可不愿给他们服务。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多好。
[大领悟]作为一篇想象力丰富又富有文采的佳作,作者通篇采用一连串的排比语句来描写小树叶如何默默奉献,细节描写生动逼真,形象丰满,跃然纸上,思想情感浓烈,突出地表达了小树叶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
微镜头与大领悟(二)——要具体,不要概括[微技法]在描写的语言表达方面,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要具体,不要概括。
譬如看到下面的文字:天空是蓝色的,鸟儿飞来飞去,远方的山模糊不清,绿色的田野散发着好闻的香味。
我们会立即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位低年级小学生。
为什么呢?因为这段描写是以概括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既模糊而又毫无重点的场景。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专题一 第3讲 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 Word版含答案
第3讲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小说形象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所以说,正确把握人物(事物)的品格品行是解答形象类题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这部分常设考点有3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建学校路遥(1)这一天晚上,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把刘玉升要重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
(2)“我上了二十块布施。
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
(3)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该出!”(4)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
万一……”(5)“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6)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
虎子这半年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
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7)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一个人慢慢溜达着。
(8)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9)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10)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甲]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飞进飞出,那副篮球架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里上过学。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专题一第5讲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含答案
第5讲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小说的主旨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创作的意图所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在某种程度上说,标题有时就是作者写作意图的精要概括。
所以解答主旨、标题题,首先要想到的就是文章的写作意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贤人图聂鑫森(1)城里有两个画画的先生,一个是陆小知,一个是覃怡斋。
(2)陆先生和覃先生住在同一条街上,一个住街头,一个住街尾。
(3)陆小知,字文无,生得十分魁梧,脸上一圈连鬓胡须,很黑,很硬挺。
他是河北沧州府人。
他名小知,字文无,人以为字是名的阐释,既“小知”,当然也就“文无”了。
只有覃先生懂得此中奥妙..,文无其实是中药当归的别称,表示对乡土的眷恋。
陆先生无妻室无儿女,与他日夜厮守的是画室壁上悬挂着的一柄古剑..,抽出鞘来寒光逼人。
他画山水,也画花卉、鳞毛,但花卉中,他不画梅花、蝴蝶兰;水中鳞介类,他不画螃蟹。
这几样东西是覃先生爱画的,陆先生自谓不如,所以藏拙。
他画的牡丹与水仙,别有风韵。
他的桃也画得好,鲜嫩得让你嘴馋。
这画要的人很多。
贺寿的,结婚的,都悦目于这一派喜气,也肯给价钱。
有了钱,他就去喝酒。
街中段有家小酒楼叫“一街春”,跑堂的一见他来,就迎上前,唱一个喏:“陆先生——雅座!”不需吩咐,就会摆上酒与菜,然后去请覃先生。
(4)覃先生拖着一家子,一妻四儿女,粗茶淡饭维持下去就不容易了,哪有钱上馆子?但陆先生喜欢做他的东,觉得和他聊天是一大乐趣。
覃先生肯读书,虽穷而不俗,时有高论,很使陆先生钦服。
覃先生的题画词句也多有妙趣,有一回画一仕女图,臂外露,娴静动人,题句为:夜凉如水,问玉臂寒否?陆先生知是从杜诗中点化而来,很佩服他的才思。
(5)覃先生名怡斋,字少疾。
他善画梅花、蝴蝶兰,螃蟹也画得别有情味,活生生的。
(6)覃先生和陆先生同行,又住一条街,但彼此很敬重,从不生忌。
2020版高考语文新创新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分册二专题三第2讲小说情节题含答案
第2讲小说情节题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本的起点。
高考考查情节的题型有三种:情节梳理题、情节手法题、情节作用题。
解答小说情节题的关键是理清行文脉络,只有在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小说的行文线索和发展脉络,才能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很好地解答这三种情节题。
考点一情节梳理(难度一般·自学就能过关)“情节梳理”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内容,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
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往往立足全文设题,考查全文故事情节的梳理。
这种试题分为明考型(题干直接明确概括情节或梳理情节、脉络)和暗考型(题干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两种。
[试典题——题型悟通]一、(明考型)阅读下面的小说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
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
季陶民画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
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
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
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
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
”“对极了!”季陶民最爱画荷花。
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
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
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
”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
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十多年过去了。
季陶民死了。
他的画价大增。
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主题五微镜头与大领悟含答案
主题五微镜头与大领悟微镜头与大领悟(一)——要想象,不要直白[微技法]描写要善于调动生活经验和生命感受,善于想象和联想,例如张晓风《秋天·秋天》的开头:“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
”这样的描写,有点有面——既写出了满山遍野的如花的海洋一般的牵牛藤的整体形象,又写出了冲击到“我”窗前的一小片牵牛藤的小浪花的局部形象;有动有静——由远处的“起伏”到近处的“冲击”,最后“猛然收势”,戛然而止;有形有色有神——满山地起伏着,紫色的小浪花,富有生命力,如同一个倔强而顽皮的孩子。
作者不仅抓住了形象的特征,而且写出了其动感与活力。
不仅写得“像”,还写得“活”,不是“纸花”“塑料花”“绢花”式的美丽,而是形神兼备,活色生鲜。
[微美文]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要把自己种在地里,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为人们遮阳。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愿随风飞走。
飞呀,飞呀,飞到小鸟的窝上,为鸟儿遮风挡雨,给它一个温暖的家。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愿顺流而下,去做一叶小舟,为需要我的蚂蚁们当交通工具,提供方便。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愿给大地增添一丝绿意。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愿被人捡走,做玩具的翅膀,或做花瓣。
可面对那些不文明的人来说,我可不愿给他们服务。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多好。
[大领悟]作为一篇想象力丰富又富有文采的佳作,作者通篇采用一连串的排比语句来描写小树叶如何默默奉献,细节描写生动逼真,形象丰满,跃然纸上,思想情感浓烈,突出地表达了小树叶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
微镜头与大领悟(二)——要具体,不要概括[微技法]在描写的语言表达方面,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要具体,不要概括。
譬如看到下面的文字:天空是蓝色的,鸟儿飞来飞去,远方的山模糊不清,绿色的田野散发着好闻的香味。
我们会立即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位低年级小学生。
为什么呢?因为这段描写是以概括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既模糊而又毫无重点的场景。
2020版高考语文名师大一轮(课件+讲义+对点练) (17)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训练2.(2019·湖北武汉诊断)下面是一封邀请函初稿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 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用语要做到礼貌得体,主要注意两点:一是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例 如:看望别人说“拜访”,陪伴朋友说“奉陪”,请人指点说“赐教”,赞人见解 说“高见”等;二是注意用准谦敬辞。谦辞只用于自己,敬辞只能用于他人。备考 前积累一些常用谦辞、敬辞并弄清它们的含义及用法,很有必要。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准对 象, 掌握 分寸
一指用语须符合说话者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教养、性格、学识、 思想、生活阅历等特点;二指用语必须符合听话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知 识、语言习惯、心理喜恶等特点。对象不同,措辞用语必须讲究说法和分 寸。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 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②文艺语体:讲文采,语言生动形象,句式灵活;
③科技语体:客观,平实,有逻辑性,多用长句;
④政论语体:逻辑性与形象性并重,准确严密。
3.词语选择 (1)文言词语典雅、庄重,适合书面语体,在公文中使用。 (2)方言和俚语简明、通俗,在口语或书面语的文艺语体中使用。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A项 “失陪”,客套话,表示不能陪伴对方。这里用错了对象。
B项
“璧还”,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用于此处正 确。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主题二微意象与大气象含答案
主题二微意象与大气象微意象与大气象(一)——寄情于物,赏心悦目[微技法]托物寄情法,首先要学会状物。
如何状物?作文中的物,主要有动物、植物和无生命的物品。
1.写动物。
关键要抓住动物的特点写;要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睡、玩、动作、情态等;还要写出动物与“我”之间的感情。
2.写植物。
要写出植物的总体特征,要写植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姿态等特点,要写出植物的生长过程,要写出它的内在精神,还要写出“我”与它的关系。
3.写无生命的物品。
要写出物品的外观、颜色、结构、材料等特点;要写出对物品的思想感情;有时可以通过想象赋予物品以“生命”;如果是自己做的小物品,还要写出做的过程。
托物寄情法,重在抒情,要写出“我”与物的感情纠葛,写出“我”对由物引出的人的怀念及往事的留恋之情。
托物寄情,有时写某种物,写它的象征意义,借物喻人,如写蜡烛,把它比喻为老师;有时写某种物,来表达自己的一种志向,状物明志,如写小草,暗示自己要像小草一样决不向恶势力低头,决不被困难吓倒。
[微美文]梅花我爱四季常青的松柏,爱勇斗西风的雏菊,爱冰清玉洁的荷花,可我更爱傲霜斗雪的梅花。
在百花凋谢之季,唯有梅花生机勃勃。
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
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
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清洁工人么?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地工作着。
[大领悟]梅花之所以能排在“四君子”之首,正是因为这种傲雪斗霜的精神!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
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正与清洁工人的品质相契合。
微意象与大气象(二)——意同象异,各见其趣[微技法]“意同象异”指借助各自的独特意象,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创造性的艺术表现。
不同的人的写作即使是表现同一主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法。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微阅读主题四微视角与大时代学案含解析
主题四 微视角与大时代微视角与大时代(一)——小篇幅,大容量[微技法]小篇幅是指文章字数少,篇幅短;大容量是指内蕴广,反映的问题有广度,有深度。
要做到“小篇幅,大容量”,就要做到语言精练、平实。
精练是受文章篇幅、内容限制的。
篇幅短,但要反映的内容丰富,就必须言简意赅,不生枝蔓,用事实说话,不评论、不说明、不描写、不雕饰,力求节省笔墨。
语言平实,就是不虚夸,说话适当,用精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意思。
[微美文]客厅里的爆炸主人沏好茶,把茶碗放在客人面前的小茶几上,盖上盖儿。
当然还带着那甜脆的碰击声。
接着,主人又想起了什么,随手把暖瓶往地上一搁。
他匆匆进了里屋,而且马上传出开柜门和翻东西的声响。
做客的父女俩待在客厅里,十岁的女儿站在窗户那儿看花。
父亲的手指刚刚触到茶碗那细细的把儿——忽然,叭的一响,跟着是碎裂声。
——地板上暖瓶倒了。
女孩也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来。
事情尽管极简单,但这近乎是一个奇迹,父女俩一点儿也没碰它。
的的确确没碰它。
而主人把它放在那儿时,虽然有点摇晃,可是并没有马上就倒哇。
暖瓶的爆炸声把主人从里屋揪了出来。
他的手里攥着一盒方糖。
一进客厅,主人下意识地瞅着热气腾腾的地板,脱口说了声:“没关系!没关系!”那父亲似乎马上要做出什么表示,但他控制住了。
“太对不起了。
”他说,“我把它碰倒了。
”“没关系。
”主人又一次表示这无所谓。
从主人家出来,女儿问:“爸,是你碰的吗?”“……我离得最近。
”爸爸说。
“可你没碰!那会儿我刚巧在瞧你玻璃上的影儿。
你一动也没动。
”爸爸笑了:“那你说怎么办?”“暖瓶是自己倒的!地板不平。
李叔叔放下时就晃,晃来晃去就倒了。
爸,你为啥说是你……”“这,你李叔叔怎么能看见?”“可以告诉他呀。
”“不行啊,孩子。
”爸爸说,“还是说我碰的听起来更顺溜些。
有时候,你简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你说的越是真的,也越像假的,越让人不能相信。
”女儿沉默了许久:“只能这样吗?”“只好这样。
”[大领悟]暖瓶明明是主人倒完水后没放稳不慎倒掉的,“他”却偏偏要对主人说是自己不小心弄倒的,而且还要言传身教,面对女儿的质疑强调说“只好这样”。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主题一 微叙事与大哲理 Word版含答案
主题一微叙事与大哲理微叙事与大哲理(一)——自然现象巧譬喻[微技法]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
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
是相对于由人类引发的社会现象而言。
自然现象中常常蕴含着种种哲理。
我们可以通过譬喻的形式,把哲理挖掘出来。
在写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对象,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形形色色,千姿百态。
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都属自然现象。
我们在写作前,首先要确定对象。
决定写的时候,还要仔细观察,找出譬喻的相似点。
如“朝霞”可以是朝气的象征,“晚霞”可以是晚年的比喻;“月圆”可以是圆满的象征,“月缺”可以是分离的状态。
2.抓住特征,切合喻意做到形中有神,神中见形,形神结合。
例如以“柳”为写作对象,其特点是春的象征,可以是阳气的代表;“柳”与“留”谐音,也可以是离别的象征。
3.合理想象,突出主题在写作时,还要根据自然现象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恰当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把要表现的主题提炼出来。
如写蜡烛,可以提炼其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如写圆规,可以借此批评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现象。
[微美文]遮在粤语里,伞和遮是同音的。
帽子是伞,扇子是伞,彼时琵琶女的琵琶,此时我同学的口罩,都是伞,都是用来遮遮掩掩的物件。
——女人们太需要这些东西了。
雨打芭蕉,雨打新荷。
若那雨点只直直摔在地上,便不叫“琼珠”了,堪剩下个“乱撒”,毫无美感。
被截断才有矛盾,有矛盾才有美丽。
视线落到这些遮掩物上,“砰”地碎开,落下一地的翩翩遐思,不完整、不真切,抓心挠肝,欲罢不能。
所以那雨巷里撑着一把油纸伞的女子才在戴望舒的心里留下了痕迹。
芭蕉叶下,是谁勾起朱唇,巧笑嫣然。
[大领悟]这是以“伞”为话题的微作文。
作者巧用粤语里同音的“伞”和“遮”引入话题:截断与阻隔。
关于各种“伞”和“雨打芭蕉,雨打新荷”的自然现象的叙述与描写,还有戴望舒《雨巷》里那个女子的可望而不可即,都在运用巧妙的譬喻,集中突出主题:截断与阻隔造成矛盾,有矛盾才有美丽。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专题一第1讲以理清脉络为思维主线全取情节题含答案
第1讲以理清脉络为思维主线,全取情节题情节是小说的框架和脉络,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高考考查情节的题型有3种:情节概括题、情节手法题、情节作用题。
解答小说情节题的关键是理清行文脉络,只有在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小说的行文线索和发展脉络,才能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才能很好地解答以上3种情节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敌与友老舍(1)不要说张村与李村的狗不能见面而无伤亡,就是张村与李村的猫,据说,都绝对不能同在一条房脊上走来走去。
张村与李村的人们,用不着说,当然比他们的猫狗会有更多的成见与仇怨。
(2)大概自有史以来,张村与李村之间就没有过和平。
为表示抵抗,两村人是不惜牺牲了真理的。
张村的太阳若是从东边出来,那就一定可以断定李村的朝阳是在西边。
(3)两村的村长是最激烈的,不然也就没法作村长。
张村村长的二儿子张荣已在军队生活过了三年,还没回来过一次。
这很使张村长伤心,怨他的儿子只顾吃饷,而忘了攻击李村的神圣责任。
慢慢的村长想出了主意,时常对村众声明:“我的二小子,是大排长。
李村里出去那么多坏蛋,可有一个当排长的?我真愿意李村的坏蛋们都在我的二小子手下当差,每天不打不打也得打他们每人二十军棍!”不久这套话便被全村的人记熟:“打他二十”渐渐成为挑战时的口号。
(4)李村的确没有一个作排长的。
最难过的自然是村长。
为这个,李村村长打发自己的小儿子李全去投军:“小子,你去当兵!限你半年,就得升了排长!不,升到营长!”李全入了伍。
可是半年过去了,又等了半年,排长的资格始终没有往他身上落。
(5)真正的战争来到了,两村的人一点也不感到关切。
说真的,要不是几个学生来讲演过两次,他们就连中日战争这回事也不晓得。
由学生口中,他们知道了这个战事和日本军人如何残暴。
他们很恨日本鬼子,也不怕去为打日本鬼子而丧了命。
2020版高考语文新创新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分册三第二部分第8讲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含答案
第8讲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微点拨(一)围绕观点,完整叙述议论文以表达观点、阐述道理为主。
我们也知道,如果只是一味地说教,既让人厌恶,也不好把道理说清楚。
为此,我们还需要在写作中有相应的叙述,而且,叙述也应完整。
当然,这个叙述的完整和记叙文不同。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要让读者明白你叙述的具体内容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阐明道理和观点是必需的,但是给道理寻找支撑的材料也是必需的。
我们在叙述材料的时候,心中要有读者意识。
叙述内容要让读者能够读懂,而不是要专门找你口头解释。
为此,我们在叙述的时候,就必须要对叙述的事例有个简明扼要的交代,而且这个简明扼要要以读者能够读明白叙述的具体内容为标准。
2.完整有限度,并非穷形尽相地叙述议论文与记叙文的不同在于,议论文中作者直接把道理揭示出来;而记叙文则是作者通过形象的描摹和事件的记录,让读者自己把作者希望表达的观点体会出来。
也就是说,议论文中的叙述并不占据文章的主体,它们是为了表达观点服务的,叙述的多寡取决于观点表达的需要,只是基本性的描述,让读者明白道理是有根据的即可。
3.完整程度,取决于主题我们知道,议论文中的叙述是为议论服务的,这个议论就是作者希望表达的主题。
所以,我们在叙述的时候,必须立足于主题基础,叙述的完整程度,也依据议论文的主题决定。
莫让浮云遮望眼(2018·全国卷Ⅱ满分作文)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是的,抓住主要方面,分析事物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但是本质往往被表象遮盖,不容易被发现,所以我们要拨开遮望眼的浮云,探索事物的本质。
二战期间,英美军队进行战机防护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加固弹痕多的部位,而统计学家沃德却力排众议,认为更应该加固弹痕少的地方。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或许我们认为沃德的成功缘于其敢于质疑,但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英美军方为什么会一致认为需要加固弹痕多的部位,而忽略了弹痕少的地方。
既然战机幸存下来,就说明其核心部位没有受到重创,那些没有返航的战机往往是因为核心部位被毁才无法返航的。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主题三 微抒情与大震撼 Word版含答案
主题三微抒情与大震撼微抒情与大震撼(一)——用比喻,有艺术地说[微技法]常见的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一般说来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作“比喻词”。
使用比喻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喻体必须是常见的、易懂的。
比喻是用喻体说明本体的,如果喻体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
例如:①群众是.汪洋大海,个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水,不,简直就是.一滴水中的一个原子。
用“大海”和“一滴水”来比喻群众和个人的关系已很好,再用“原子”来比,反而让人难以捉摸。
这是违反常见、易懂的原则的。
2.比喻要贴切。
必须对喻体和本体的共同点作认真的概括,如果信手拈来,喻而不当,就会不伦不类。
钱锺书在《围城》里描写苏小姐脸红的比喻就很贴切:②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这个比喻不是比一个固定的事物,是在比一个变化着的事物,所以比喻本身也要求是变化的。
苏小姐的脸红,从部分的红扩展到满脸都红,所以也要找一个变化着的喻体。
这里用“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作比,就很贴切,具有创造性。
3.要注意思想感情。
选用什么事物打比方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③另外的一个匪徒,趁着这个机会,侥幸地脱了身,顺着高粱地,像.兔子似的..向陈家庄奔去。
(峻青《黎明的河边》)用“兔子”比喻“匪徒”,具体形象地描绘了匪徒逃跑的狼狈相。
4.要注意区分比喻和非比喻。
譬如比喻和类比形式上相同,而实质上是不同的。
例如:④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⑤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鲁迅《故乡》)例④是明喻。
拿荷叶和舞女的裙相比,两者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只有修美、艳丽相似。
例⑤是类比。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一编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微案一 Word版含解析
第一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素养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
论点有如下特点:(1)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
(2)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
①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③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④有的□01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
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
(3)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中规中矩的论述类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为了使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
论据有两种:(1)□02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2)□03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
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安排要有一定的顺序。
对论据的要求有三点:一是□04典型;二是□05新颖;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联系。
3.论证。
论证是用□06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07怎样证明”的问题。
1.圈重点,抓关键。
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句(文眼句、中心句、结论句、过渡句及反复强化的词语等)。
2.梳思路,明结构。
对勾画内容进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
理清文章围绕论点是如何展开说理的,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了上述内容,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才不至于出现偏差,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才不至于出现遗漏,对文中“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才不至于出现偏移或错位。
2020版高考语文名师大一轮(课件+讲义+对点练) (51)
年实体书店渠道 “%”为单位的具体数值,横坐标是 元,据图2中柱状图显示,
和网店渠道的市 2010~2015的具体年份,每一年份又 2015 年 网 店 渠 道 市 场 销 售
场 码 洋 规 模 。 有两组数据:柱状图表示的是当年实 码洋规模是280亿元,与信
体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数值,曲线图 息点2全部吻合。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 权价值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 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 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 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
B.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
场码洋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C.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
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2015年,“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 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 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 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 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 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一微叙事与大哲理微叙事与大哲理(一)——自然现象巧譬喻[微技法]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
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
是相对于由人类引发的社会现象而言。
自然现象中常常蕴含着种种哲理。
我们可以通过譬喻的形式,把哲理挖掘出来。
在写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对象,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形形色色,千姿百态。
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都属自然现象。
我们在写作前,首先要确定对象。
决定写的时候,还要仔细观察,找出譬喻的相似点。
如“朝霞”可以是朝气的象征,“晚霞”可以是晚年的比喻;“月圆”可以是圆满的象征,“月缺”可以是分离的状态。
2.抓住特征,切合喻意做到形中有神,神中见形,形神结合。
例如以“柳”为写作对象,其特点是春的象征,可以是阳气的代表;“柳”与“留”谐音,也可以是离别的象征。
3.合理想象,突出主题在写作时,还要根据自然现象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恰当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把要表现的主题提炼出来。
如写蜡烛,可以提炼其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如写圆规,可以借此批评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现象。
[微美文]遮在粤语里,伞和遮是同音的。
帽子是伞,扇子是伞,彼时琵琶女的琵琶,此时我同学的口罩,都是伞,都是用来遮遮掩掩的物件。
——女人们太需要这些东西了。
雨打芭蕉,雨打新荷。
若那雨点只直直摔在地上,便不叫“琼珠”了,堪剩下个“乱撒”,毫无美感。
被截断才有矛盾,有矛盾才有美丽。
视线落到这些遮掩物上,“砰”地碎开,落下一地的翩翩遐思,不完整、不真切,抓心挠肝,欲罢不能。
所以那雨巷里撑着一把油纸伞的女子才在戴望舒的心里留下了痕迹。
芭蕉叶下,是谁勾起朱唇,巧笑嫣然。
[大领悟]这是以“伞”为话题的微作文。
作者巧用粤语里同音的“伞”和“遮”引入话题:截断与阻隔。
关于各种“伞”和“雨打芭蕉,雨打新荷”的自然现象的叙述与描写,还有戴望舒《雨巷》里那个女子的可望而不可即,都在运用巧妙的譬喻,集中突出主题:截断与阻隔造成矛盾,有矛盾才有美丽。
越是不可捉摸,越是妙不可言。
作者的语言灵动轻盈,丰富细腻的微叙事为哲理的生发做了极好的铺垫,短短的一篇二百字的微作文,摇曳多姿而又深邃幽远,极富时间感和空间感。
最后的画面定格意味深长。
微叙事与大哲理(二)——生命现象喻哲理[微技法]生命现象喻哲理类作文主要有两种行文思路。
1.由人及人可以从坚韧,生命的真谛;以奔跑的姿态度过生命;执着创造,装点生命;舞出生命的绚丽等角度来阐述哲理。
2.由物及人这里的“物”指有生命的事物。
如“大雁”,可以展现其壮志凌云;如“燕子”,可以写其为报春的使者;又如“狗”,褒义是忠实,贬义则为奴才。
在阐述的时候,一定要举重若轻,点选得不要太大,常见的选点有:相信自己、坚持不懈、无私奉献、自信达观、坚强不屈、平凡真诚、执着坚守、个性飞扬、身残志坚、平凡中彰显伟大、逆境中成就辉煌、俗世中坚守自己,等等。
[微美文]不放下若是释然,何需放下?放下固然豁达,不放下尤显勇气。
初生的婴儿坐婴儿车,成长后骑脚踏车,中年奔小车,老年免不了救护车,回归赤裸时躺殓车。
若不是欲念从未卸下,又岂会拥有如此绚烂丰满的人生?人生的每一次追求,都是不放下的欲念在膨胀,其实只要于旁人无碍,不放下又何妨?倘若从一开始便定格色彩,决意放下,照片上的色彩又岂能跳脱出黑白二色?放不下,就不放下吧。
[大领悟]这是一道考试作文题《放下·不放下》,考生选择了“不放下”。
他从生命现象入手,赫然直面人生,寄寓深刻哲理:“初生的婴儿坐婴儿车,成长后骑脚踏车,中年奔小车,老年免不了救护车,回归赤裸时躺殓车……”简直是触目惊心!然而又无人能够逃避。
考生选择了“车”这一视角,运用微叙事以几幅典型画面快速拼接了人的一生。
这种将人生片断化拼接剪辑的蒙太奇手法,夸大和强调了生命的转瞬即逝,令人触目惊心的同时,也让我们服膺作者的生命解读和生活态度:“若不是欲念从未卸下……照片上的色彩又岂能跳脱出黑白二色?”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又以巧妙的回环句轻松扣题:“放不下,就不放下吧。
”文中的微叙事,给了读者的心以重重一击,为后文生发大哲理做了震撼人心的热身运动。
要打开人们的心门,有时候的确需要这样的力度与锐度。
就好像一块巨石若是完好无损全无缝隙,它总会寸草不生;只有敲开一道缝隙,才有可能播下种去。
微叙事与大哲理(三)——日常小事说开去[微技法]“小事”是指日常生活中看起来似乎不被人们所注意的细小事情,它很平凡也很平常,但它却蕴涵着很重要的意义。
“小事”常常“不小”,所以不应忽视日常生活中那些平常的小事。
由日常小事说开去,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
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
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2.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能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这样才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3.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
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4.“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
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应避免在揭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阐述其哲理常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正反对比法。
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凡或平常而又不引人注意的小事,却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从一些小事情可看出一个人的高尚风格或优秀品德。
同时,常常做一点小小的好事,坚持下来,也可以建立起人们思想品德的“金字塔”。
一些常被人们忽视的小事却往往会对个人、集体和社会造成重大的危害,不可等闲视之。
二是纵横古今法。
列举从古到今的一些事例,采取夹叙夹议的形式,或递进,或引申,由浅及深地说明道理。
[微美文]刺如今凡尘间万物都已光滑,人亦是。
生活中刺愈少,人便愈肆意妄为了。
曾记得幼时被粗糙的凉席上的一根刺给刺伤,疼肿难耐却又无可奈何,但是却因此小心了许多。
人生没了疼痛,就像咖啡失去了苦味。
纵观古今中外,无痛不成文。
人生少了刺,便也失去了乐,不知疼痛如何,怎知快乐几何?很欣赏魏征的直言,于大唐盛世功不可没。
人若没了浩然正气,没了一针见血般的直截了当,只求圆滑地活在人间,有何意也?[大领悟]作者运用微叙事,从“幼时被粗糙的凉席上的一根刺给刺伤,疼肿难耐却又无可奈何,但是却因此小心了许多”的回忆说了开去,结合生活小事的记忆和体验思考,来反观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证明了开篇的论点:“生活中刺愈少,人便愈肆意妄为了。
”同时引申出下文的深入思考:对于自己,失了刺没了痛,也就失去了快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在深入思考中,作者用“纵观古今中外,无痛不成文”(这正如前人所说的“词穷而后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始工”)、“魏征的直言,于大唐盛世功不可没”的微叙事兼议论,夹叙夹议,渐渐推进,有自己童年真实的生活体验,有“人生没了疼痛,就像咖啡失去了苦味”的比喻联想,有历史人物的佐证,短短一百多字的微作文里,作者的思路表现得十分清晰,层次和手法富于变化,句句切入心扉。
微叙事与大哲理(四)——社会见闻谈关系[微技法]同学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常常会发现社会发展中许多美好的正能量,如感动中国人物、低碳生活、爱心捐助;无私奉献的老师、民警、清洁工;一心为公的老党员;扶危济困、见义勇为……但是也经常会发现社会发展中的许多不利因素,如假冒伪劣、贪污腐败、教育不公平以及应试教育、环境污染、战争,等等。
这些见闻都会引起社会反响,引发人们更深入的思考,都可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只要我们多关注社会,做一个有心人,就一定能选取到鲜活生动的材料,写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作文。
写作社会见闻类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种关系的处理:1.对立统一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也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如“自由与纪律”。
没有“自由”,也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
两者对立统一。
或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的约束。
2.权衡取舍即指各要素之间是是非利弊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
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
如“偏见与关爱”。
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倾注关爱”,如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
3.条件因果即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条件或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
如“痛苦与成功”。
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
但痛苦之后,并非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4.并列共存即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
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
如“谦虚与表现”“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
5.纵横对比即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的关系,纵着比,看社会发展变化趋势;横着比,看同时代同领域的不同状态。
如“长处与短处”,某些事纵着看是优点,但横着看又有缺点,这样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以上的几种关系不一定能涵盖所有的情况,几种关系间也有交叉现象,如“坚守与放弃”主要是权衡取舍关系,但也有对立统一关系。
[微美文]短暂和永恒欧洲的城市总是让人为之倾心,我以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把古典和现代融合得异常完美。
譬如巴黎,崭新的摩天大楼和古老的中世纪建筑在一起总不会显得突兀,却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这是一个城市应有的姿态,又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姿态。
这个世界总是在飞速发展。
当你身着这季最流行的服饰,下一季的发布会又即将开始;而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之迅速更让人觉得恐怖。
到最后你只是汹涌潮流中的那只可怜的跟屁虫,没有人会注意到你。
可可·香奈儿曾说:“时尚会过去,但风格永存。
”新的诞生是短暂的,而唯有从灵魂中散发出的美才得以永恒。
[大领悟]这篇微作文的话题是“新”。
作者从欧洲的建筑的古今共存说起,说到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弃旧图新,人们追赶时代的浪潮,失去自我,失去个性;在这些社会见闻纵横对比的微叙事之后,水到渠成地引出可可·香奈儿的话,“时尚会过去,但风格永存”;最后顺势以自己的语言归结出大哲理:“新的诞生是短暂的,而唯有从灵魂中散发出的美才得以永恒。
”布封说“风格即人”,没有灵魂的人也不会有属于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