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合集下载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第5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圣才出品】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第5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圣才出品】

第5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一、填空题1.中国古代与海外交往的几条主要通道被称为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案】海上丝绸之路【解析】海上丝绸之路从海上沟通着中国与外国的交往,史书中最早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达印度洋的海路,即从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出发,经东南亚抵达今印度东岸和斯里兰卡。

东汉时,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2.公元前138~前126年______通西域以后,我们的祖先就沿着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答案】张骞【解析】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

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往西域寻找被匈奴驱逐的大月氏人,以便与之联合,共同抗击匈奴。

在途中被匈奴扣留达十年之久,逃脱后,经楼兰、龟兹,翻越葱岭,经大宛、康居,终于到达大月氏,却遭拒绝。

尽管这一次未能与大月氏取得联盟,但却打通了一条由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使汉人与西域各国都互相了解到对方的存在和文化。

3.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留学的学生被称为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案】遣唐使【解析】对于中日之间的交流,日本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势,先后派出使团、留学生和学习佛法;在唐代,从公元630年~公元834年的两百余年中,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8次,其中有16次到了中国。

4.唐朝时______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答案】鉴真【解析】扬州大明寺僧人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排除一切险阻,六次冒死东渡,终于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东渡成功,并且在日本弘扬律宗,为中日文化交流写下光辉的一页,他自己也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

5.______翻译“四书”传到欧洲。

[北京大学2012年研]【答案】利玛窦【解析】利玛窦于公元1582年来华传教,并在1593年将“四书”译成拉丁文。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绪论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什么?2、简述广义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文化生成的历史地理环境1、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中国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因素。

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过(3000年)的文化体系。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和形态?2、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你怎样认识古代统治者的“重农轻商”政策或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

7、中国文化的早熟使中国人容易产生“瞻后”式思维方式和守旧的民族心态。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1、什么是宗法制度?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2、试分析论述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性。

4、试分析论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5、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条件是什么?请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模式、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6、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度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

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国上古时代,王位继承方式实行禅让制,即优者继承制。

phil--中外文化交汇

phil--中外文化交汇

•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 阳偃师)人,俗家姓名“陈祎”,“玄奘”是其法名,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大唐 西域记》 • 义净(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 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于咸亨二年(671) 经由广州,取道海路,经室利弗逝(苏门答腊巴邻旁,Palembang)至印度, 一一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往那烂陀寺勤学十 年,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历游三十余国,返国时,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 舍利三百粒至洛阳,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敕住佛授记寺。其后参与华严经 之新译,与戒律、唯识、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 • 法藏法师(643年-712年),唐朝佛学高僧,华严体系实际构建者。又称贤首 国师,华严宗三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 而且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 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 一、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梁启超指出:“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 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 算便是第二次。”
刀 耕 火 种
• 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 经济生活。多种粮食加工方法、瓜果蔬菜与粮食 作物均经少数民族传入内地。胡瓜、番茄、洋葱…… • 日常起居。西域坐具传入,受启发,中原居民不 断创新,桌椅板凳相继出现。 • 文学。少数民族产生了众多杰出作品,如藏族的 《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维吾尔的《福乐智 慧》《阿凡提的故事》。 • 史学。用蒙文创作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 《蒙古黄金史》并称为蒙古三大历史名著。此外有《青 史》《拉什德史》《异域史》等。藏族亦有不少经典著 作。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的课程。

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因为“文化”的内涵包罗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

因此本课程是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的概括与总结,尤其注重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总结。

三、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和科学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认识中国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新的先进文化。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1、文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如“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录音、录像,经典作品录像等。

3、辅助教材:文、史、哲各类相关著作。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1、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教学法建议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1、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的内容较多(包括绪论近二十章),一定要掌握和突出重点。

2、注意与已学过的课程相联系,如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力求达到融会贯通。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与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宽和时间上的延展。

中国文化自诞生之日起,便决非自我禁锢的系统。

以迁徙、聚合、贸易、战争为中介,中华各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相激相荡,中国文化因此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第一节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中国文化以中原定居文化为中心,经历三千年相冲突又相融合的历史整合,形成今天的面貌。

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1、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对峙。

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线为边际线。

400毫米等降水线的东南,是受太平洋及印度洋季风影响的湿润地区,适宜农业发展。

400毫米等降水线西北部,占压倒优势的是游牧经济。

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亦即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说:“中国”是有城廓可守,墟市可利,田土可耕,赋税可纳,婚姻仕进可荣的地区;“夷狄”则无城廓、耕地,不知礼仪,迁徙无定,以游牧为主,全民善骑战,极其勇猛剽悍。

汉时的匈奴,唐时的突厥,宋时的契丹、女真、党项,以及后起的蒙古,都是典型意义上的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生活流动,生产方式落后,性格强悍,“以弓马之利取天下”。

中原民族,当他们相对衰弱时,便退守农耕区边界线;相对强大时,则西出邀击,远征漠北。

汉武帝“发十万骑”远征匈奴,明成祖“五征漠北”,便是农耕民族向游牧人主动出击的实例。

为着确立一种退可守、进可攻的态势,中原农耕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历尽艰辛,耗费巨大财力、物力、人力,修筑起万里长城,创造出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

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明长城的线路走向,几乎与前述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这恰恰说明,长城是中华文化圈内农耕与游牧这两大部类文明形态的分界线,是农耕人护卫先进农耕文明,使其不致在游牧人无止境的袭击中归于毁灭的防线。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第五章 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 (5)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7)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7)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8)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8)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绪论一 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 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 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五章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五章

第五章多民族⽂化融合与中外⽂化交汇 这⼀章不是太重要的,内容不多,掌握要点即可。

出⼤题⽬的可能很⼩;简答题也不多。

第⼀节中国各民族⽂化的交融 1、中国⽂化并⾮封闭的系统,以迁徙、聚合、贸易、战争为中介,中华各族⽂化以及中外⽂化之间都在交融共进。

2、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经济类型是农耕、游耕与游牧。

3、秦汉以后,中国⽂化分为三个⽂化类型:即北⽅草原游牧⽂化,南⽅⼭地游耕⽂化和中原定居农业⽂化,其中中原定居农业⽂化是核⼼。

4、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是冲突、战争;另⼀⽅⾯是⽂化互补、民族融合。

5、游耕⽂化的特点:⼀是在耕作⽅式上⼑耕⽕种;⼆是与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活;三是由游耕模式决定了该民族在社会⽣活各个⽅⾯尚处于不成熟的⽔平。

(简记:⼑耕⽕种游动⽣活不成熟⽔平) 6、汉化即少数民族融⼊汉族;胡化是指汉族⼈融⼊北⽅游牧民族;夷化是指汉族⼈融⼊南⽅游耕民族。

7、少数民族对中国⽂化的贡献体现在经济⽣活、⾐着服饰、⽇常起居、⾳乐舞蹈、⽂化、史学等诸⽅⾯。

8、藏族的史诗《格萨尔》中世界内范围内英雄史诗的杰出代表。

9、⽤蒙⽂创造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和《蒙古黄⾦史》并称为蒙古三⼤历史名著。

第⼆节中外⽂化的交汇 1、中国⽂化在发展,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化、波斯⽂化、印度佛教⽂化、阿拉伯⽂化、欧州⽂化。

2、中外⽂化⼤交汇有两次:⼀次是汉唐时期,⼀次是明清以后。

3、从汉代开始,中国⽂化进⼊本⼟⽂化与外来⽂化的交汇期。

当时的外来⽂化,先是西域⽂化,后是南亚次⼤陆⽂化,后者对中国⽂化的影响尤深。

4、南亚次⼤祟的佛教⽂化是汉唐时期输⼊中国的外来⽂化的主体。

5、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化正宗,它是在改造了儒学和佛学的基础上产⽣的,是⽂化组合的典型。

6、梁启超曾将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州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秦统⼀⾄清乾隆末年为”亚州之中国“时期。

7、明清以后的中西⽂化交融,以历算为开始,从万历年间开始。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中国文化的母体中,亦有外来文化的因素,其先后受 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 伯文化、欧洲文化等。 中外文化交汇大的有两次。 一、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汉代晋唐时期, 二、中外文化第二次在交汇: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即 16世纪末叶。
第一节 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中国境内文化有着丰富的多样性,从根本 上讲这是因为环境的多样化而形成的。
中国境内民族尽管多姿多彩,大致可以分 为三种类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 地游耕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其中以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为核心。
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北方游牧民族指东北、内蒙边陲的守卫者,西 北部的拓荒者,主要民族有东北的蒙古族、满 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西北的回 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维吾尔族、哈萨 克族以及藏族等。 这些民族大都过着游牧、半游牧的生活,他们 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 阔草原或荒漠地带过着游牧生活,在文化方面, 他们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有的民族有自己 的文字,有的民族还使用几种文字,宗教和自 然神崇拜在少数民族中有着较深的影响。
如隋唐时期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即如
此。 二是影响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宋明时期,新儒学派 从佛学中汲取思想因素,与易、老、庄三玄相融,由 此产生了宋明理学。
二、中外文化第二次在交汇
中外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明朝万历年间,即16世纪中叶,这次文化大交 汇已延绵四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之中。也就 是说,这次文化大交汇有始无终。 张岱年《文化与价值》:鸦片战争之后100多 年,是“中国历史上大转变的时代,也是大动 荡、大转折的时代”,“更是千古未有的大变 局”。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三(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三(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三第五章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一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大中起了什么作用?1、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2、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

3、少数民族的棉布、纺织技术,坐具——马扎子,交椅,箜篌,琵琶等乐器的传入,丰富了中原人的经济生活,也在衣着复试,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学史学方面做出贡献,他们融入了中华文化,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吸收并改造外来的佛学,将它与中国儒学结合,产生了宋明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正宗,这也是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创造性转化。

二试析“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文化功能。

1、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

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通过优秀文化传统和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可以说使自身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又可对东其他民族的文化进程。

2、西学东渐使之明朝末年,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

这段时期以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为媒介,以香港为通商口岸,西方哲学、医学、数学、天文学、经济、政治、艺术等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学术思想、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科学文化的交流。

明朝万历年间,随着耶稣传教士的到来,对中国学术思想有所触动,此时的西方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中国这时的科技发展已经非常缓慢,大大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

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传入了大量的科学技术。

当时一些士大夫以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但是思想上没受到影响。

3、同时,明末清初产生的东学西渐,在东西文化史上从未中断,传递出独有的文化之光。

XX历史文化史专题复习: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XX历史文化史专题复习: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XX历史文化史专题复习: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龙去脉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

一、古代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古代文化与外域文化交流的状貌(1)秦汉宏阔的文化精神秦以前是中国本土文化起源与发展期,从汉代开始,便进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期。

先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

秦汉帝国的盛大根植于新兴地主阶级的生气勃勃、雄姿英发。

由统治精神状况所决定的社会文化基调处于一种不可抑制的开拓、创新的亢奋之中,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开拓进取、宏阔包容的时代精神作用于外部的广阔世界,则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秦汉时代,中国文化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其中最著名的文化活动是汉武帝时期导致丝绸之路开辟的张骞通西域。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和技术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中国文化因此增添了灿烂的色调和光彩。

(2)隋唐“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以强盛的国力为依据,以朝气蓬勃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唐文化体现出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

唐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

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美术;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医术、建筑艺术、马球运动等等,如同“八面来风”。

首都长安则是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都市,隋唐文化对外域文化的大规模吸收,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可称为卓越范例。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圣才出品】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圣才出品】

第5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1.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表5-1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杰出贡献多民族文化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融合与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中外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东亚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吸收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中国对世界的影响2.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表5-2 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3.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杰出贡献表5-3 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考点二: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1.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表5-4 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2.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延绵四个世纪至今。

这次的大融会是中国人面对水平超过自己的欧洲(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东西文化的强烈反差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的震撼,其程度大大超过以往。

(1)明代万历年间耶稣会士来华,通过介绍西洋科学、哲学、艺术,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敬重,以此扩大耶稣会的影响。

(2)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包括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以及自然科学。

一些先进人士认识到这些西洋学术值得中国认真采纳。

(3)徐光启等科学家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加以“会通”,晚明的数学与天文学等面目为之一新。

(4)初入关的满洲贵族统治集团对西方科学技术不带偏见,主张吸收。

康熙帝更是引进西学的杰出人物。

(5)18世纪,封建生产方式趋于没落,统治集团固步自封,使“西学东渐”的进程在雍正以后戛然中止。

(6)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打破了清帝国紧闭的大门,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系统迅即发生解体,此后欧洲近代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具有强制的性质,其规模与速度都大大超过明清之际。

(7)中国人采纳西方文化的基本线索是:首先接受的是“火器历法”,随之是“制械练兵”,然后是“西政”(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国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之对中国文化的特征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引发思考;帮助学生在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其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中国文化概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较之类似中国文化史有所不同,作为概论,主要是按内涵分类作专题论述,虽然有些专题也要讲述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变化发展的历程,讲述其发展顺序,但重点是阐明各个专题的特殊内容,它更具有专题性和特殊性,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它是相对独立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三、教材与教辅资料本课程教材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讲授要简明而有系统,既要对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枝节材料所淹没,要将历史的梳理与逻辑的分析相结合,提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论思维能力。

数千年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同时也带来因袭的重负。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熟悉传统文化、分析传统文化、变革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态度与务实精神,提高其人文素质。

五、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1.教学应以辅助学员联系现实开展自学为主。

2.可运用多种媒体教材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结合本地区学员的学习条件,提供多种方式的学习支持服务。

3.面授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教学,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思路与方法。

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可试用课题研究的方法,注意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安排好实践教学环节。

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学员开展实地考察和撰写中国文化分析报告。

鼓励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去对比分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 General Survey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代码:20102016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 4.02、学时:64 (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0)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4、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5、先修课程: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6、后续课程:民俗专题、古诗词欣赏7、开课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二、课程介绍“中国文化概论”是我校本科生的必修课。

开设本课程旨在在于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引导他们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探索研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基本概念、主要理论方法,以及主要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具体应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各族人民的智慧、创造力及多样性的文化,从而激发他们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共2学时)(一)教学内容:文化界说,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知识点:文化定义,文化的特征,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意义方法本章教学重点: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本章教学难点:对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认识(二)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文化基本知识,理解文化基本概念,懂得文化的内涵,掌握文化的外延,熟练掌握文化的意义。

2、能力、技能培养:了解文化的现实意义,初步掌握文化的目的,掌握现实意义,熟练掌握文化的内涵。

(三)实践与练习根据课后练习查阅资料(四)考核要求牢记知识点,掌握理论应用,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一章历史地理环境(共2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知识点: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知识点: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本章教学重点: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本章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二)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历史地理基本知识,理解历史地理基本概念,懂得历史地理的变迁,掌握历史地理的内涵,熟练掌握历史地理的意义。

中国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中国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中国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引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历史、语言、文化和传统。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一直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以及这些过程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历史背景1.1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国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源远流长。

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就有着不同民族的居民,如汉族、藏族、维吾尔族等等。

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面临着如何统一不同民族和文化的挑战,并通过各种手段促进民族融合。

1.2 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一直以来都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从陆地到海洋,通过商品和思想的传播,不同民族的人们得以互相了解和学习。

二、民族融合的重要性2.1 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皇朝都以融合各民族为目标,以此达到统一国家、实现共同繁荣的目的。

例如,元朝、清朝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吸纳和融合各个民族,并且帮助他们保留和发展自己的特色。

2.2 丰富国家文化中国的多民族国家为国家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提供了宝贵资源。

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包括汉族文化、藏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等,每个民族的特色和传统都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贡献。

三、文化交流的影响3.1 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不仅仅是民族融合的过程,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通过文化交流,中国各地区的经济高度发展,从而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交流、互利合作和共同繁荣。

例如,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3.2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文化交流也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念、信仰和习俗。

这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并增强了个体和团体之间的互相认同感。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二、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汉唐—— 西域·佛教 汉唐之际中国吸纳的外来文化主要是南 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 南北朝时期,佛教僧人进一步把佛教思 想和儒道思想相融合,开始创 造具有中国色彩的佛教宗派。 唐代的艺术因吸收佛教文化 而更加瑰丽多彩。 石窟艺术是人们欣赏古代佛教艺术的最 好的殿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对其他文化领域也产 生了深远影响。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 汇的有关情况,使学生明白中国文化是各民族 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文化曾对亚欧各国文化 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 中原文化与北方及南方文化交融的途径。 2、 少数民族在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 3、 中外文化两次大交汇的时间及内容,中 国文化对亚欧各国的影响。
第一节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三大文化类型即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定居农耕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游牧文化的交融北方游牧民族指东北内蒙边陲的守卫者西北部的拓荒者主要民族有东北的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西北的回族土族撤拉族保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及藏族等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 中外文化交汇
藏族的医学及其经典著作《四部医典》 布达拉宫 《藏文大藏经》 藏传佛教 回族民歌“花儿” 元代天文学家扎 马鲁,明代航海家郑和,进步思想家 李贽 四、历史上民族文化交融 比较明显的几个时期 一是汉代。汉匈文化交流频繁。 二是北朝。孝文帝 三是唐朝。唐太宗说:“自古皆贵 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中国人习惯于把人的精神融于自然 界之中,并把自然人格化、人格自然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进。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人把二者置 于对立状态。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控制 自然,向自然开战 “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有何现实意义(利与弊) “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其思想 价值和现实意义。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意义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意义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姓名:学号:专业:培养层次:入学批次:学习中心:评定成绩评语: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1年3月课程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论文卷纸要求: 1.满分100分。

2.论文字数在1500字以上。

无错别字。

3.抄袭、不按规定题目写作的论文以“0”分记。

4. 有明确、具体的内容,分析清楚;作用定性分析要清楚;论点、论据充分、确实,结论完整;评定成绩评语:题目: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意义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中国文化的国家。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中国的历史在不断向前推进,而这些进步都离不开中国多民族文化与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对于中国这个多民族的中国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与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才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与时间上的延伸。

也正是因为了有了中国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的交汇,才让今天的中国从清朝的东亚病夫到世界前四。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叙述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意义,力求为中国文化的研究寻找新的思路。

关键字:多民族文化融合中外文化交汇影响意义在改革开放突飞猛进的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无论我们是清晨或者傍晚在大街小巷在各种公园广场去散步去跳舞去做各种休闲游戏或者运动,我们都能看到来自祖国各地不同民族的人。

他们有来自北方的满族人有来自南方的汉族人甚至有来自西藏的藏族人,不同民族的人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都在尽情的享受着这美好的生活。

这就是中国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因为民族的大融合让各民族人民自己的衣食住行、艺术等文化在长期的共同活动中慢慢渗透、互相交融,各民族群众在一起团结友爱,亲如一家。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有:一、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让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 化的交汇:
什么是“游耕”?(即“游移耕作”) 它是人类学上的一个术语。其核心 要素是“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和“不 定居的生活”。 游耕文化游耕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游 耕是其经济基础。

游耕文化的特征为:

1、 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 “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 “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虫蛇死,以 为肥”。(李调元)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中国文化的母体中,亦有外来文化的 因素,其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 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 欧洲文化等。 中外文化交汇大的有两次。
一、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
汉代晋唐时期, 始于汉代。 外来文化有西 域(中亚和西亚) 文化与南亚次大 陆的佛教文化。
佛学本土化:



耶稣会士于明万历年间开始进入中土, 其直接目的是来华传教,肩负宗教殖民的使 命,方式是“学术传教”,即通过介绍西洋 科学、哲学、艺术来引起士大夫的注意,由 此扩大宗教影响。因此他们来华,客观上起 到了传播西洋文化的作用。
汉服:

延:最上面的木板, 又称冕板,前圆后方, 象征天圆地方之意。后 面比前面应高出一寸, 使呈向前倾斜之势,即 有前俯之状,象征国王 应关怀百姓的含义 充耳 :缨上左右各一块 的黄玉,悬挂于两耳边, 象征君王不能轻信谗言。Βιβλιοθήκη 汉服有如下基本特征:1
)右衽,无论男女都是左襟压右襟, 衣服的连接处在右腋下方,所以称为右 衽。这也是汉服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2 )上衣下裳 3 )系有腰带,腰带的结必须打在正中 间
汉族:丝、麻、毛 新疆:棉花 黎族:纺织术 (又名的松江人士黄道婆将其 带回故乡推广)


黎族是由古代 ‚百越‛族的 一支发展而来。 早在四五千年 前,黎族的先 民们就在海南 岛繁衍生息, 成为该岛最早 的居民。

‚跳竹竿‛是黎族最 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 民间舞蹈之一,也叫 ‚打竹舞‛。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 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 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泉州、广州, 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 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 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西南丝绸之路
早在汉王朝开辟西北丝路之先,已有一条 更古老的国际商道存在,那就是被历史尘封的 西南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由三大干线组 成,全长2000多公里。

二、中外文化第二次在交汇
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即16世纪末叶。 张岱年《文化与价值》:鸦片战争之后100多 年,是“中国历史上大转变的时代,也是大 动荡、大转折的时代”,“更是千古未有的 大变局”。 中国文化面临的是水平超过自己的西方文化

第二次文化交汇的标志:明代万历年 间西方耶稣会士来华传教。 万历年间,罗明坚、利玛窦(意大利 人)、庞迪我等天主教士由海路至中土, 崇祯十一年天主教士发展到3.8万人。清 时,德国人汤若望、比利时人南怀仁等 至中土,在清政府中任要职,传播西洋 文化并传教。

菠菜属一年生或二年生 草本 。又称菠薐 、波 斯草。以叶片及嫩茎供 食用。原产伊朗,2000 年前已有栽培。后传到 北非,由摩尔人传到西 欧西班牙等国。中国至 迟在唐代已有菠菜的栽 培。

西域的烹饪方法也传入中原,如乳酪、胡饼、 胡烧肉、胡羹、羊盘肠雌解法等都是从西域 传入中原地区的。
(二)衣着服饰
黄瓜原名叫胡瓜,
是汉朝张骞出使 西域时带回来的。 胡瓜更名为黄瓜, 始于后赵。


胡萝卜(Daucus carrot),又称红萝卜 原产亚洲西南部,阿富 汗为最早演化中心,栽 培历史在2000年以上。 公元10世纪从伊朗 引入欧洲大陆,约在13 世纪,胡萝卜从伊朗引 入中国,发展成中国生 态型。并于16世纪从中 国传入日本。


3、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熟 水平:商品交换与手工业生产不发达, 种植作物单一,渔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 重要地位,住宅简陋,保留原始婚俗风 习等。
南方游耕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 文化的影响:

由其经济方式所决定,南方游耕
民族与中原民族不存在争夺生存空
间的问题,双方关系总体而言较平
和。
海南黎族妇女精于纺 织,对于木棉和本地 棉花的纺织尤其独具 匠心。宋代以前,黎 族妇女就会纺织布, 织出彩色床单幕布。 ‚崖州被‛曾远销中 原。
广绣
广绣又叫粤绣,是广州及邻近的南海、番禹、顺德等 地民间刺绣工艺品的统称,它与苏绣、湘绣、蜀绣合 称中国四大名绣,《百鸟朝凤》和双面绣《金鱼》是 其代表作。 两面绣:又叫双面绣。这是在一块底料上,一针同 时绣出正反色彩一样的图案的一种绣法。它和单面 绣不同:单面的绣法只求正面的工致,反面的针脚 线路如何则可以不管;而两面绣则要求正反两面一 样整齐匀密。
一是在佛教基础上,相继产生了
中国化的佛学宗派,如隋唐时期的 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
即如此。

二是影响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宋明时期,新儒学派从佛学中汲取 思想因素,与易、老、庄三玄相融, 由此产生了宋明理学。
禅宗:禅是禅那dhyana的简称,汉译为
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 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 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 以名为禅宗。 真正创立者:六祖慧能 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一)经济生活
瓜果类,我们日常吃的蔬菜,大约有160多种。 汉地原产和从域外引入的大约各占一半。在 汉唐时 期,中原内地通过与西北少数民族交 流,引入了许多蔬菜和水果品种,如蔬菜有 苜蓿、菠菜、芸苔、胡瓜、胡豆、胡蒜等, 水果有葡萄、西瓜、番石榴 等,调味品有胡 椒、沙糖等。

两种文化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 等降水线。万里长城大致即沿此线展开。
两种文化交汇的重要途径:战争。
王夫之:
(一)中原农耕民族的文化特征:
有城廊可守,墟市可利,田土可耕,
赋税可得,婚姻仕进可荣
(二)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 无城廊、耕地,迁徙无定,以游牧为 主,全民族善骑战,勇猛彪悍。
汉:匈奴 唐:突厥
唐代的艺术
佛教绘画 《天王送子图》

孙思邈《千金方》载有印度药方 隋唐:天竺乐 宝塔

隋唐五代时期,回教、景教、袄教、摩
尼教相继传入中国 波斯人李眎《海药本草》 裴矩《西域图纪》
小结
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时间:从汉代到唐代。 外来文化主体:先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 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 内容: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 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中国文化系统不 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而 且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又反输给其它文化 系统。
民族融合
两种民族文化的关系对中国文化产生的
影响: 文明VS野蛮 先进VS落后 两大文化得以交汇融合,如春秋战国、 南北朝、汉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民族大融合时常发生。
民族融合的结果是
通过以儒家文化为 代表的中原定居农 业文化发挥主导作 用,使境内两大文 化类型抟合为一个 有机的整体,两大 文化类型实现共存 共荣。
位于甘肃嘉峪关市的一段明长城, 又称“悬壁长城”
(三)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
关系:冲突、战争是一个侧面;另一个 侧面是文化互补,民族融合。
游牧民族的优势:其一,孔武善战,骑
射为其绝技;其二,因生活的流动性而 富于变化,勇于创新,善于传播。 中原人学习骑射技术,游牧人学习先进 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乃至改变生活 习俗。
胡服

胡 服 骑 射
长袍马褂
旗袍
(三)日常起居
汉族:席地而
坐 西域:马札子 ‚胡坐‛

东汉末年,埃及的‚胡 床‛(折叠椅子)传入中 国。当时的汉灵帝酷好 胡俗,大殿里就摆放着 ‚胡床‛,引起了王公 贵族的争相模仿,结果 让‚胡床‛在京都洛阳 红极一时。《三国 志· 武帝纪》甚至记载 说,曹操在行军打仗时, 仍不忘带上‚胡床‛。

(七)其他
藏族《四部藏典》、《藏文大藏经》 壮族的壮锦、铜鼓、山歌 《突厥语大辞典》《农桑衣食撮要》 大型乐章《十二木卡姆》 回族李贽,萨都剌,纳兰性德

藏医

藏医兴起于松赞干布至赤松德赞时期,是 在藏族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 汉医、印度医学理论而形成的。
藏 医 养 生 图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 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 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 道。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 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 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游耕文化的特征

刀耕火种地 人们把树木砍倒、晒干, 然后放火烧,再播种旱 谷等作物,这就是“刀 耕火种”。“刀耕火种” 是利用积聚在热带雨林 中的矿物营养发展生产 的方式,也是用火去消 灭杂草与除去病虫害。
2、 与汉族“安土重迁”的生活方 式不同,游耕民族过着迁徙无定的 游动生活。 海南黎族“迁徙无常,村落聚散无 定” 湖南过山瑶“岁时迁徙无定处” 广西瑶人,畲族
宋:契丹、女真、党项,
元:蒙古
清:满族
游牧民族

水草丰茂时,以畜产品交换粮食、茶 叶和布帛、铁器,称为“茶马互市”。 水草枯乏时,南下劫掠。 硬弓长矛装备起来的骁勇骑兵

华夏——汉人
相对衰弱时,退守农耕区边界线; 相对强大时,西出邀击,或远征漠
北。 万里长城:退可守,进可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