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

合集下载

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 与中国饮食方式形成鲜明 对比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 餐,即把所有食物一一陈 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 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 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 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 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 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 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 人聚餐的情调。
宗教信仰的差异
• 中国以儒学为核心,以佛教为宗教癿文化体系 和西方以基督教为核心癿文化体系带来了丌同 癿文化特色。 •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癿历史,人们相信 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丐间癿一切,不此有关 癿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丌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 美,人们信奉基督教。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 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共享 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 从形式上形成了一种团结、 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 肴放在一桌的中心,它既是 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 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 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 相互加菜,在美好的食物面 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 重、礼让的美德。
日常交际中的差异
• 西方人直率而东方人谦让, 因而在对待称赞方面,东 自我感觉上的差异(蓝色表示西 西民族癿反映互丌相同。 方,红色表示东方人) 在西方,人们能大方地接 叐赞扬。由亍中国人长期 叐儒家教育癿影响,便养 成了谦虚谨慎癿秉性,对 待别人癿称赞和表扬常采 叏自谦或自否癿态度,丌 然就有骄傲自大之嫌。
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经历了一 个由抵触到认识到学习再到主动吸收 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 19丐纪二三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开 眼看丐界,师夷之长以制夷癿思想,主张学习 西方癿船坚炮利,接着冯 桂芬在《校宾庐抗议》 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 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癿主张。 到洋务运劢中,则収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就是说在对三纲五常、封建君主制度以 及正统儒学决丌触劢癿前提下, 吸收西方文化 中可以利用癿部分。用中学来包融西学。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一、引言在各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历史根源和所属性质等各方面的差异,文化碰撞的事例屡见不鲜。

而在当今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国应主动了解他国文化,在相互交流中理解包容,从而融会贯通。

电影《刮痧》便是文化冲突典型,该故事以亲情为主线,讲述了许大同一家在美因“刮痧”而引起误会,导致原本幸福的家庭破碎不堪,显示了中美双方未化的差异与碰撞,并以此将故事推向高潮。

但由于双方的善良、对文化的包容,许大同一家最终得以团圆,中美文化也因此得到了和谐共存与发展。

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圣路易斯。

主人公许大同是一位小有成就的电脑程序设计师,他来美八年、辛苦打拼,终于在美国创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并因此将父亲从中国接来养老。

电影伊始便定位在许大同的颁奖典礼,许大同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发自肺腑地说: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随后许父因为小丹尼斯肚子疼,看不懂药品的英文使用说明的他便运用中国传统的刮痧为小丹尼斯缓解疼痛。

但一次意外使得小丹尼斯撞破了头部被送进了医院,于是小丹尼斯背后的“伤痕”被医院的大夫发现后,大夫们十分慌张,立即联系了儿童福利局。

因此,许大同被指虐待儿童,不得与儿子丹尼斯相见。

但最终在朋友昆兰的帮助下,“刮痧之谜”解开,许大同得以与儿子重聚。

二、电影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哲学观点在电影中的法庭辩论环节,许大同为了辩护不得不运用“七经八脉”“丹田”等中国传统医学术语向法官解释“刮痧”的原理,但对中医丝毫没有了解的法官却是一头雾水,对许大同的说辞并不信服。

而身处美国的许大同也很难从美国的教科书中找到中国传统疗法刮痧的原理解释,因而深陷困境。

电影的这一部分十分联盟鲜明地映射了中西方文化的在医学方面的潜在文化差异。

从本质上来说,中西医学思想都受到了各自哲学观点的影响,因而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范文

《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范文

《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篇一一、引言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还反映了社会的历史、传统和习俗。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现象也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两种文化在冲突与融合过程中的表现、原因及影响,并分析如何实现文化间的和谐共存。

二、两种文化的冲突1. 价值观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东方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尊重长辈、重视和谐与稳定,而西方文化则更加强调个人主义、尊重个体权利和自由。

这两种价值观在交流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冲突。

例如,在一些跨国企业中,东西方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因为价值观的差异而产生分歧。

2. 习俗与传统的冲突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习俗和传统,这些习俗和传统在交流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冲突。

例如,在某些国家,人们可能认为某些行为是礼貌的,而在其他国家则可能被视为不礼貌。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甚至可能引发文化摩擦和矛盾。

三、文化融合的途径1. 相互尊重与理解实现文化融合的前提是相互尊重与理解。

人们应该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习俗和传统,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只有通过相互学习和理解,才能减少误解和冲突,为文化融合打下基础。

2.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促进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径。

人们可以通过参加国际会议、文化展览、语言学习等活动,增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此外,跨国企业可以推动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 创新与包容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创新与包容是关键因素。

人们应该勇于尝试新的交流方式,将不同文化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新文化。

同时,我们还应该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以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四、文化融合的影响1. 促进全球交流与合作文化融合有助于促进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有助于消除误解和偏见,为国际合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冲突与融合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冲突与融合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冲突与融合自古以来,文化交流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

中西文化交流也不例外,不断地展现着其多样性和丰富性。

然而,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意识形态冲突也逐渐浮现出来。

如何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应对意识形态冲突,以及如何推动文化融合,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冲突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代表着一种社会思想模式和生活方式。

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会形成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一些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则较重视集体主义。

当两种意识形态相遇时,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在意识形态方面,中西方的差异表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在政治体制方面,中国采用社会主义制度,而西方国家多数采用民主制度。

在价值观上,中国强调家庭、尊老、敬师之爱,而西方国家则注重个人生命权、自由权和人权。

这种差异会导致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一些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分歧。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文化差异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悠久的“劳动光荣、勤俭持家”的思想,而西方国家则强调创新和创造力。

这就导致了中西方之间的竞争,中国在传统制造业方面占有优势,而西方则在新兴科技领域更具竞争力。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融合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发展,而文化融合则更能体现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冲突同样也可以通过文化融合实现化解。

在文化融合方面,亚洲文化已经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和认可。

中国功夫、印度瑜伽等东方文化在西方国家受到了广泛关注,这表明亚洲文化以及其他非西方文化正在不断地与西方文化融合。

双方文化的融合也能够产生新的文化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此外,文化融合也为中西方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空间。

如英国著名品牌巴宝莉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时尚文化的一次成功融合。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文化曲折发展过程 中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文化的冲突与文化 融合是不能割裂开讨论的,更没有明显的时 间先后顺序。
因为出现了文化的冲突才有了文化融合 的可能,但同时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文化冲 突引发的缘由。不同民族的文化并无绝对的 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化都是适应了自身 的生存发展所需而逐渐形成的。所以,我们 要正确地对待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
面对西化派的抨击,本位文化论者提出了中国本 位文化建设的五条原则和三个办法。
二十世纪的本位文化与西化派的论战,实质是关 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论战。都是关于中国文化 建设的方案与建议。在中国文化价值信仰和义理系 统整体性崩溃的情势下,中国文化的革新与转换, 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势下,新民主主 义文化观便应运而生。
文化的冲突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封建统 治下的道儒之争、儒佛之争,还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西 文化的争论,都是文化冲突在特定形势下的特殊表现。
中西文化冲突,集中反映为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模 式冲突。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二)中西文化冲突的集中体现 1.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的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出现
五四运动的爆发受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
义在五四运动中得到了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当
时也招来了诸多批判。胡适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
一 、
情的发展,引发了一场“问题与主义”的争论,由此拉开

了实行资产阶级改良和实行无产阶级革命的争论。
西文化的冲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到五四运动,文化冲突主要反

浅析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浅析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浅析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1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所谓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相对于外国人而言汉语教学就成为了一种外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并培养外国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便于其在中国或在与中国人交流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证观点的认同;对于那些以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对外汉语教学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文化传播也即文化融合,指的是异质文化之间的彼此交流、相互接触、相互融合和推陈出新的过程。

文化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必经融合,并且融合也在互惠和互补中不断寻求一种平衡。

文化演进和发展的主流就是文化的融合。

由它所体现差异文化间的同一性在促成文化和谐以及相互依存中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积聚大量能够使得异质文化互相吸取、互相利用的一些利于自身的发展因素,更加决定着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同文化间的融合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看似简单的汉语教育,其传授的不仅仅是如何识字说话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输送,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五千年文化。

3 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自从80年代以来,中国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外语教学法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下列主要的教学法倾向: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力求正确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加强文化内容的教学;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继续贯彻实践性原则;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语言教学的规律,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正确处理语言的结构、意义和功能的关系,把结构和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汉语和学生母语的关系,有控制地使用学生的母语或媒介语。

4 对外汉语教学遇到的问题即文化冲突以及解决办法作为文化融合前的必经阶段,文化冲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形态各异,特征鲜明,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会遇到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信仰,因而不可避免的会有思想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就对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摘要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

赛珍珠是提倡女性解放的先驱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女性主义作家。

本文旨在从文化视角探讨赛珍珠《大地》中塑造的女主人公阿兰的形象,从而体现她对中国传统女性的关注和对当时男性主义至上的社会观念的有力抨击。

小说不但推动了当时及后来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也试图为当今的跨国、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赛珍珠《大地》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引言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是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她从小生长在中国,熟悉、热爱中国,尤其热爱中国农民,并以满腔热情在她的众多小说里表现了旧中国农村的重重灾难和中国农民的纯朴淳厚、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等优秀品质。

但她出生在美国,接受西方文化,加之她本人世界观和阶级的局限,对中国的介绍难免有些偏颇。

赛珍珠的文化思想由两部分组成:一为东方文化(主要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为西方文化。

那么,究竟哪种文化思想占主导地位呢?在对赛珍珠的作品,尤其是其代表作《大地》进行了仔细研读与认真思考之后,笔者认为,她是具有双重文化思想的,互有融合、互相渗透,颇具调和性。

东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她的文化思想中是表层,而西方文化则是实质。

《大地》以王龙一家人的生活为主线,以女主人公阿兰为主体,塑造了全新的、有血有肉的中国农民形象。

赛珍珠运用中国人的视角,以文化为切入点,描写中国农村和城镇生活,向西方阐释中国;以土地为纽带,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站在两种文化的交叉面上,既看到了两种文化的矛盾和对立,又看到了两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一赛珍珠的双重文化思想“对异域文化中普通大众而非对衣食无忧、养尊处优者的关注、交流与融合”是赛珍珠的一贯特点。

在中国,她长期与广大百姓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固步自封在洋人奢华的小环境里。

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近年来,随着全球交流日益紧密,中西方艺术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

这种碰撞与融合不仅在艺术作品中得以体现,更多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创作手法。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探讨中西方艺术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现状,并深入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一、艺术表现方式的互相借鉴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艺术作品表现方式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国传统艺术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而西方艺术则更注重形式和技巧的运用。

在互相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两者逐渐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举个例子,中国画受到西方油画的影响,出现了更立体、更写实的表现手法;而西方音乐中的交响乐团演奏方式也开始融入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乐器和曲调,创作出兼具东方韵味和西方和谐的音乐作品。

二、审美观念的碰撞与整合中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碰撞,不仅使艺术表现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对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虽然中西方存在着审美观念上的差异,但在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既有东方元素又贴近西方审美的新型审美观念。

例如,在电影中,中国的武侠元素和西方的动作场景结合,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风格;在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与西方建筑的现代风格相结合,创造出富有独特魅力的建筑作品。

三、创作方式的多元化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不仅带来了艺术表现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同时也推动了创作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在过去,中国艺术作品往往以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技法展现,而西方艺术则更注重材料的应用和创新。

两种不同的创作方式在交流中互相借鉴,使得创作手法更加多样化。

比如,中国陶艺家开始尝试与西方的陶瓷艺术相融合,创作出别具特色的陶瓷作品;在珠宝设计领域,东方的瑰丽与西方的精细工艺相结合,创造出华丽而独特的珠宝作品。

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不仅影响着艺术领域,也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如何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报告

如何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报告

关于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的调查报告彭应晓(会计121)张玲芳(会计121)范羽(会计121)杜艳梅(会计122)余慧霞(会计122)陈家友(农水121)李世超(农水121)张千(农水121)赵亮(农水121)文章摘要: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是我国文化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问题,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矛盾不仅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层面,文化价值观层面上的冲突甚至可以说更根本,更激烈。

在当前情况下,要想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走起中国文化困境,以中国传统文化解读西方文化,促进文化的再生和创新是良好的解决路线。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时代的文化精华通过不断的沉淀、积累,面对社会变革的趋势,面对中国的对外开放,特别是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侵入,其影响极其深远,当前解决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关系问题,成为了燃眉之急。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冲突融合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了解调查(一)解读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关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生活中就处处可见,比如中国建筑讲求的是对称、和谐、秩序、天人合一;西方建筑讲求的是非对称、对上帝无限超越精神的礼拜;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体现的是人伦关系、群体关系,与之相对,西方人的生活观念体现的是个人自由意志和自我完善。

(二)调查背景: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状态——面临双重危机,余英时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在面临着双重危机:从客观方面说,危机表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遭到极大破坏;从主观方面说,中国当下的文化氛围显示出普遍的急功近利和浮躁现象。

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受到很大的破坏:朝代更替、意识形态,阶级斗争、西方价值观带来的冲击,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

从韩国要申请中国的端午节作为自己的节日时,中国才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想起了保护。

所以很有必要认识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以及看了解的程度有多深。

(三)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融汇百家发展自我、去除糟粕提升自我挑战:思想观念倍受冲击、文化认同产生困境、传统文化后继乏人(四)调查设计1.调查对象:此次调查以大学生为主,其次还涉及社会上各职业的人。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中外文化冲突与糅合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中外文化冲突与糅合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中外文化冲突与糅合1. 引言《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作品,作者老舍通过描述主人公骆驼祥子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中的阶级固化、底层人民的苦难以及中外文化冲突与糅合等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中外文化冲突与糅合的角度对《骆驼祥子》进行分析。

2. 中外文化冲突的表现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外文化冲突的多个表现形式。

2.1 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冲突骆驼祥子作为一个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的农民工,他在与西方文化接触过程中体验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

例如,当他第一次去洋酒店工作时,他被西式的工作环境和礼仪所困惑,不知如何应对。

而当他学会了应对这些环境后,又遇到了传统农村与现代城市的价值观差异,他的努力与传统观念冲突,最终导致他在现代社会中的失败。

2.2 个体价值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在小说中,骆驼祥子为了追求个体价值,不断努力改变自己的境遇。

他通过努力工作来摆脱贫困,积攒资本,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他的个体价值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也逐渐显现出来。

他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背叛朋友,甚至犯罪,最终导致他的悲剧结局。

3. 中外文化糅合的舞台虽然小说中存在着中外文化冲突的描写,但是也有一些中外文化糅合的情节。

3.1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融入在小说中,西方文化逐渐开始在中国社会中融入。

洋酒店、洋房、汽车等西方事物的出现,代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融合。

这些西方事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既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又是一种文化的冲击和转变。

3.2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交流与碰撞在小说中,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骆驼祥子在与西方文化接触中,不断学习和改变自己,但是他也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冲击。

他在追求个体利益的同时,也在习得了一些西方文化的理念,例如自由、个人奋斗等。

这些中西方文化的糅合表明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4. 结论通过对《骆驼祥子》中外文化冲突与糅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题材在小说中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浅论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

浅论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经济的交往必将促使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因差异而产生冲突,由沟通而形成融合,这是一种趋势何为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在相互的交往中由差异而发生冲突这在国际上是常见的事,我们也不必过分忧虑。

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最终融为一体。

这种融合,一是把外来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就像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样,充分利用文化传播这一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增添生机和活力;另一种则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异质文化中去。

这种融合是在深切了解异质文化的深层意蕴的基础上,摈弃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异质先进文化所达到的时代水平。

如满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汉文化中。

据史料记载,日本人来华,“目睹东方文化发祥地的中国,有统一的政治组织,有灿烂如花的物质生活,更有崇高理想的精神生活,而因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爱慕与追求”。

“必须突进文化母国,直接移植优秀的文化,才能满足其欲望。

”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由于其层次的不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们的接受中也是不一样的,不论交流与融合的层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交流与融合中,为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有幸看过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为《拿来主义》的文章。

这篇文章阐明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拿来主义”。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

”鲁迅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以宽阔的胸怀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东西,用于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很大的飞跃,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拿来主义”,吸收了国外很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这是好的一面。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反思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反思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反思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一、“文明的冲突”论


1993年,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我认为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意识形态 或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 要原因。在世界事务中,民族国家仍然举足轻重, 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击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 间,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 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 1996年,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儒家的仁学



要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则达人”作为准则 “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其由人乎?” “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 必要条件。扬己和克己也许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的一个关 键。”——费孝通 “仁”是人自身内在的品德;“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 的礼仪制度。 治国平天下应该行“仁政”,行“王道”,而不应该行“霸 道”。

二、“文明的共存”与新轴心时 代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
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 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 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 洲则效仿拜占廷帝国。” ——罗素《中西文明比较》

德国的雅斯贝尔斯曾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认为在公元 前五百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 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 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老子、孔子;印 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形成了不同的文 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 化的主要精神财富,而且这些地域的不同文化,原来都是独 立发展出来的,并没有互相影响。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文明冲突与融合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文明冲突与融合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文明冲突与融合东西方文化一直以来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在于语言表达和宗教信仰上,更深层次的体现在价值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

正因为这种差异,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中经常会遭遇各种文明冲突。

然而,每一次文化冲突的背后都蕴藏着文明融合的种子。

文明冲突可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

古代的战争、殖民主义等都是文明冲突的典型案例。

例如,欧洲的殖民者在探索和征服新大陆的过程中,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宗教、技术和社会组织形式,迫使当地居民放弃自己的文化。

这种强制性的文化冲突导致了东西方之间的巨大鸿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敌视和误解。

然而,文明冲突并不意味着完全的隔离和对立。

事实上,在这些冲突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文明融合的种子。

东西方文化交流带来了相互之间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促使双方都对自己的文化进行重新思考和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开始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并逐渐演化出独特的混合体。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在音乐、电影、时尚等领域中的深度融合,这不仅丰富了文化形态,也使人们更加广泛地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文化。

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是现代中医在西方国家的传播与发展。

中医的传入西方国家经历了很多挑战和困难,比如语言障碍、不同的医学理论和方法等。

然而,通过不断地努力推广和解释,中医逐渐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接受和认可。

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将中医纳入国家医疗体系,与西方传统医学相辅相成。

这不仅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成功案例,也体现了文明冲突中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文化冲突和文明融合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将越来越频繁和紧密。

这为文明冲突和文化融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必须学会在交流中尊重和包容对方的文化差异,同时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

只有通过平等的对话和相互的理解,才能促进更深层次的文化融合,实现文明冲突的和解。

总之,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文明冲突与融合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内容摘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经济的交往必将促使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因差异而产生冲突,由沟通而形成融合,这是一种趋势。

在冲突与融合中,信息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交流与商品交换一样,都必须坚守诚信原则。

我们应把握时机,克服以往传播中存在的弊端,全面真实地宣传中国,让世界人民更好地认识中国;同时,也要全面真实地介绍世界,使中国民众更好地认识世界。

关键词:文化交流冲突融合信息传播诚信原则2001年,中国经过15年的谈判和努力,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

它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将在更广泛更深入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中国入世,不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是大有好处的。

这种好处也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也必将表现在由经济引起的政治、军事、法律、文化等诸多方面。

本文仅就入世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冲突和融合予以阐述。

一、中国入世意味着什么中国加入WTO将会促进我国经济步入全球化的轨道,按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办事,使中国的经济融于世界经济的大家庭之中;使中国人的头脑发生转变,按着世界人的一般规律去思考问题。

在这里,中国应以落伍者的姿态加快自己的行进步伐,以此来改变自己的面貌,同时也是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贡献。

中国近20多年来进行了许多伟大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都是从我们国家自身体制创新开始的,也就是说,内在型的体制创新处于主要地位。

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一百多个成员国都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个规则不是我们提出,同样我们也无权作原则性的修改——学习和适应将是我们进入WTO以后一个时期的艰巨任务。

过分地强调“中国特色”,以自己的特殊性去轻视或忽略大家共同制定的行动规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同时也是不允许的。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一) 西 方体 育 文化 的特 征
西方体 育文化是西 方文化 的重 要组成部分 。西 方文化主要由三部分组 成 :古希腊理 性逻辑 以及 自 由、 民主 、 科学 的传统 , 古 罗马 的政治 制度 和与之相 对应的法制传统 , 基督教信仰。这三种文化相 互融合 就形成了现代西方 文明。与西方 文化 相对应 的西 方

二、 中西体 育文化 冲突的具体表现
不同的地域养育不 同的人种 ,不 同的条件孕育 不同的文化。由于中西方 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人文地域 环境 、 生活 方式等存 着 巨大的差异 , 所 以, 必然 会产 生出迥然不同的体 育文化。
( 一) 物质 技 术 层 面 的差 异

中西方体 育文化特征 的பைடு நூலகம் 比分析
中西方体育文化 的冲突 与融合
◎赵春琪
( 周 口师 范 学 院 体 育 学 院 , 河南 周口 4 6 6 0 0 1 )
中国体育文化追 求“ 天人合一” , 强调人 与自然和
追求相统一。
谐统一 , 注重修身养性 , 反映 出一种健康的 、 中庸 的体 育观念和原理 ; 西方体 育文化则 强调科学实证 , 强调 征服 自然和个性发展 , 追求“ 更快 、 更高、 更强” 和超越 人的生理极限 , 注重运动的竞技技术。在体 育文化全
地域 性差异。根据地理环境 、 区域位置等 因素 的 不 同可 以将地域 文化分 为 内陆文化 与海洋文化。 中 国远离海洋 , 与世界上其他文 明相 隔离 , 是 典型的 内 陆文化 国家 ,自给 自足的小农经济是 中国最主要 的
生产 方式 , 在这种环 境 中, 中国形成 了 “ 注重个 人修 养、 内敛 平和” 的养生体 育文化 。西方体 育文化源于 海洋文 明, 古希腊是其典型代表。古希腊 地区土地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主义”: 意指西方世界在不了解的 前提下对于东方的情调、 元素的挪用(Appropriation)。
这一次,劳拉追随着“生命摇篮”的传说,又 一次将目标瞄准了古老的神秘世界——已经沉 入大海的月神庙。 劳拉收集来的各种线索都 显示着神秘的月神庙正是传说中“潘朵拉魔盒” 的埋藏地。“潘朵拉魔盒”是上古世界的神秘 宝藏,蕴含着足以毁灭整个人类的巨大能量。 但这样充满强大力量的宝藏自然也招来了邪恶 势力的窥伺。由香港黑社会头子陈洛(ChenLo) 所率领的犯罪集团,妄想夺取“潘朵拉魔盒”, 获得其中足以摧毁地球的神秘力量!为了阻止 犯罪集团背后所掩盖的邪恶野心,劳拉必须抢 先找回盒子,破坏陈洛的计划……
美国此举的目的何在?
美官员表示:此举系华盛 顿同阿拉伯国家“建立良 好关系的长久之计”。
《嗨》(《HI》)文化月刊是由 美国期刊集团代表美国国务院 对外新闻局发行的,白宫为其 投入了400万美元。
美国有关方面宣称:
出版该杂志属于布什政府在阿 拉伯世界树立美国“光辉形象” 的重要步骤,并希望能用不包 含政治内容的报道影响阿拉伯 国家年轻人,让他们从小喜欢 美国。
亨廷顿的世界八种文明:
西方文明即基督教文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儒教主要是中国文明、日 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 度教文明、斯拉夫文明即 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 明、非洲文明等
“文明冲突论”反映的是世界 多元文化的真实状况吗? 各种文明、文化之间除了碰撞、 矛盾、冲突、对抗外,有没有 对话、交流、渗透、融合呢?
第一节 世界多样文明的冲突和融合
第九章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融合、创造
要求: 1 、了解当代世界不同文化 冲突和竞争的基本情况。 2 、了解世界各种文化的冲 突和融合的发展趋势。 3、掌握我们应如何应对当 代世界不同文化冲突和竞争 。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
《嗨》的印数是5万份,在东耶路撒 冷、约旦和科威特等不少阿拉伯地 区的销售情况远谈不上“火爆”。 但很多人将其与名为“一起”的阿 拉伯语调频广播电台相比,这家美 国电台在中东地区已运营多年,它 将政治新闻和阿拉伯语歌曲、西方 流行音乐整合在一起,在当地很受 欢迎。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不 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1、多样文明的交流、融合是世界文明 发展的动力 2、文明的冲突并非国际冲突的根源 3、世界多样文明的关系:差异、矛 盾、冲突与统一、交流、对话
中西方文明的差异和长短优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中西方文化各自能存在 发展到今天,都有其存 在发展的原因。
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技术、政治制 度、科学与民主思想,对近现代 中国及其东方文化的发展、文化 道路的选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 用。 西方文明并不是一种最健康、最 完善、最积极、最有效的文明类 型。
美国险恶用心:
要在中东发动文化攻势
硬的军事上尽管取得了 对伊战争的胜利,但却 陷入阿拉伯世界的包围, 有步越南战争之后辙的 危险,因此考虑用软的 一招,发动文化攻势。
塔克尔: “我们正在打一场跟 反恐战争一样艰难的思想 战争。”
华盛顿官员: 将读者定位于18至35岁的阿拉伯青 年,认为他们是“阿拉伯世界未 来的领导人”,必须在他们的世 界观“未定型前”,向他们“灌 输正面的和积极的影响”,防止 其受拉登之流蛊惑,使阿拉伯世 界青年一代不再如同其父辈那样 “仇视白宫”。
杂志编辑和国务院的官员都表示: 只谈生活,不谈政治。伊拉克战争、 巴以冲突和“基地”组织等严肃话题 将来也不会在杂志中出现,因为《你 好》是个“纯生活、不包括任何政治 性内容的休闲出版物”,并将努力成 为通过纯粹的正面报道来“传播美国 价值观的绝妙的办法和途径”。
美国把杂志定位在“非政治性生 活杂志”,并明确指出,它不以 赢利为目的。 《嗨》在中东各国每本的售价约 合1至2美元。在开罗每本是5埃镑, 还不到1美元,与从海湾阿拉伯国 家进口的生活杂志价格相当,却 比从英国等西方国家进口的时政 杂志便宜很多。
塞缪尔· 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 《如果不是文明,那又是什 么?——冷战后世界的范式》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 重建》
“文明冲突论”的主要观点:
1、随着冷战的结束,今后国际关系的冲突主 要是宗教、文化、种族等方面的冲突; 2、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八大文明,冷战后文明 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美国为首的基督教文明与 其他文明的关系上; 3、儒家文明正与伊斯兰文明联合起来,从而 对西方文明的存在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 4、西方文明内部要团结起来,并以自己为中 心,接纳东欧与拉美,保持与日本和俄罗斯的 合作,利用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内部分歧, 确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的霸主地位。
《嗨》是一本明显带有美政府 宣传和洗脑工具特色的杂志, 是在阿拉伯国家传播美国的生 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工具,目的 是诱惑更多的阿拉伯青年去接 受西方和美国的文化和人生价 值观。
美在中东发动文化攻势, 对待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 会怎么样呢?
南方都市报:
由安吉丽娜-茱丽主演的 《古墓丽影Ⅱ》正在全球 热映。记者从中影公司得 到最新消息:影片在送审 时未获通过。
《古墓丽影2》
原因: 因情节和人 物设置被认 为有损华人 形象未获通 过。
中影公司审片员:
感觉西方人在恶意描写中国人,比如以 任达华为首的一个中国人的团体被描写 成下三滥,而且贯穿始终,他们穷凶极 恶,为非作歹,甚至就是人渣。美国对 少数国家总是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好 像华人永远都是干盗墓这种勾当的,里 面有个中国人居然还吓得尿裤子,还有 对长城等细节描写体现出他们对中国文 化极不了解,包括对中国社会治安的描 写极不符合实情,在内地居然出现了明 目张胆的黑社会!
一、强化世界意识,增强中国先进 文化的竞争力、感召力
二、强化创新意识,增强中国先进 文化的生命力、融合力 三、强化共存意识,增强中国先进 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
在当代,通过中国人民 的不懈奋斗,必将迎来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 潮,创造出更加灿烂的 中国先进文化。中华民 族必将对人类当代文明 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东方文明在强调集体主义、互助互 爱、情感、家庭、秩序等方面的价 值、观念,对于人类社会的全面进 步,特别是创造良好的生活质量、 保持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平衡、维护 社会各个层面的稳定等,都具有不 可比拟的积极作用,而这些正是崇 尚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西方 文明所缺乏的。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该杂志具体内容有哪些呢?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 杂志创刊号封面文章介绍了阿拉伯 学生在美国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其 他文章则主要集中在有关瑜珈、滑 沙以及阿拉伯裔美国歌手和演员的 情况上,介绍了美国的爵士乐、滑 板运动和阿拉伯诗歌在美国的流行 情况。
8月号的封面文章《阿拉伯音乐 攻入西方》,讲的是阿拉伯音乐 在欧美流行音乐界广受欢迎。 《民族多种、祖国一个》把美国 描述成一个“民族大熔炉”。 《你在家也能拿大学文凭》、 《黎巴嫩:网上相识、结亲》等, 则向阿拉伯青年介绍网络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